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阶段二近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 专题十一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内容索引 考点一 顺乎世界之潮流 考点二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专题综合 时空线索归纳 考点一 顺乎世界之潮流 一 林则徐和魏源的主要思想 b 1 林则徐 近代中国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 主持编写 四洲志 华事夷言 等 四洲志 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 华事夷言 介绍了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 这些书籍为当时的抗英斗争提供参考 2 魏源 编成 海国图志 是当时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 也是探寻学习西方富国强兵道路的启蒙书 书中阐述 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思想 知识排查 二 维新变法代表人物 主要主张及其影响 b 1 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1 康有为 出版 孔子改制考 打着孔子的旗号宣传维新变法理论 托古改制 2 梁启超 发表 变法通议 宣传民权学说 提倡维新变法 指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只有顺应时代潮流 才是中国的出路 3 严复 1898年 翻译 天演论 出版 认为人类社会同样受 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的天演法则的支配 其进化论思想成为维新派批判封建顽固派守旧不变 激发人们要求变法图强的理论武器 2 影响 维新思想直接指导和动员了维新变法运动 1 维新思想是爱国的 在民族危亡时刻 提出通过维新变法的方式 挽救民族危机 充满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 2 维新思想是进步的 要求改革封建制度 建立君主立宪制度 发展资本主义 力图让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顺应历史发展趋势 具有进步意义 3 维新思想具有启蒙作用 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 宣传天赋人权 自由平等观念 批判封建君权 猛烈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 具有启蒙意义 4 维新派对封建制度的批判 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微点拨康有为采用 儒表西里 托古改制 的方式宣传维新思想 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托古改制 体现了康有为思想的灵活性 策略性和妥协性 三 近代民主共和思想及其出现的背景 加试 c 1 民主共和思想 1 代表人物 孙中山 章太炎 邹容等 2 1894年兴中会誓词 明确提出了 驱除鞑虏 恢复中国 创立合众政府 的主张 3 1903年 章太炎发表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批判康有为的保皇立宪主张 指出中国的出路只有革命 同年 邹容发表 革命军 4 1905年 同盟会明确将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定为政治纲领 后发展为三民主义 2 背景 1 维新变法运动失败 改良道路在中国受挫 2 辛丑条约 签订后 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的侵华工具 民族危机空前加剧 3 19世纪末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壮大 1 维新思想的四大特色 1 由技术到制度 向西方学习由技术层面发展到制度层面 2 中西融合 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利用孔子的学说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理论的合理性 3 由理论到实践 把维新思想转变为维新变法活动 最终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 4 救亡图存 通过维新变法的方式挽救民族危亡 重点深化 2 康梁维新思想与西方文艺复兴思想的比较 1 他们都旨在宣传资产阶级新思想 2 他们都借助传统文化的形式 以减少阻力 文艺复兴借助古希腊罗马的传统文化来宣传新思想 维新派是借助孔子的名义来宣传变法 3 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低 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3 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做的贡献 1 政治上 维新思想在政治上有力地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 2 经济上 使资产阶级大受鼓舞 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 思想文化上 促使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 敢于放眼世界 追求新思想 特别是进化论和资产阶级民权等学说的进一步传播 起到了巨大的启蒙作用 1 加试题 2016 10月浙江选考 1905年 民报 第一号刊载了四幅人物画 目录标题分别是 世界第一之民族主义大伟人黄帝 世界第一之民权主义大家卢梭 世界第一之共和国建设者华盛顿 世界第一之平等博爱主义大家墨翟 民报 此举的根本目的是 a 以中西杰出人物为标杆树立人生新坐标b 考订黄帝 墨翟 卢梭和华盛顿的历史地位c 利用报刊媒介进行民主革命的舆论动员d 立足三民主义理论评价中西历史人物 解析 考点训练 1 2 3 4 5 解析 根本目的 多从阶级属性及其核心追求方面去解读 1905年 民报 创立 其是宣传民主革命思潮的主阵地 从这一角度分析备选项 可知c项最佳 1 2 3 4 5 2 2016 丽水学考满分加餐练 下列近代重要文献 按照出现顺序正确的是 资政新篇 海国图志 法俄革命之比较 新学伪经考 a b c d 解析 资政新篇 是1859年太平天国时期颁布的 海国图志 是1842年鸦片战争后魏源创作的 法俄革命之比较 是1918年李大钊发表的 新学伪经考 是19世纪末康有为在维新变法时期的著作 因此先后顺序是 故选择b项 解析 1 2 3 4 5 3 2016 浙江新高考联盟学考交流 梁启超指出 近代中国 新思想之输入 如火如荼矣 然皆无组织 无选择 本末不具 派别不明 惟以多为贵 出现这一现象的时代背景是 a 救亡图存运动的推动b 阶级成分日趋复杂c 西方新思想不断涌现d 世界市场日益形成 解析 1 2 3 4 5 解析近代中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救亡图存成了中华民族近代历史发展的主题 出于此目的 中国先进分子不断向西方学习各种新思想 故a项正确 阶级成分日趋复杂不见得就要向西方学习 故b项错误 西方新思想是否涌现与中国是否学习之间也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 故c项错误 世界市场日益形成主要是经济活动 虽然可能传播新思想 但是主要是客观传播 不能必然导致中国这样的落后地区 如火如荼 输入 故d项错误 1 2 3 4 5 4 2016 浙江新高考联盟学考交流 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 维新派高举救亡图存的旗帜 要求通过 使中国走向富强之路 横线处的内容是 a 变法 发展资本主义b 革命 发展资本主义c 变法 发展社会主义d 革命 发展社会主义解析维新派主张自上而下变法运动 发展资本主义 故a项正确 革命 发展资本主义的是资产阶级革命派 故b项错误 维新派是资产阶级派别 要求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故c项错误 维新派主张变法 走资本主义道路 故d项错误 解析 1 2 3 4 5 5 2016 绍兴学考满分加餐练 康有为和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政治实践中的两位重要历史人物 他们思想主张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 a 宣传西方民主思想b 反对君主专制制度c 暴力推翻清朝统治d 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解析康有为 孙中山都主张学习西方的民主思想 反对君主专制 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故a b d项错误 康有为主张改良 孙中山主张革命 故c项正确 解析 1 2 3 4 5 返回 考点二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一 新文化运动1 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及代表人物 b 1 标志 1915年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青年杂志 后改名为 新青年 新文化运动从此拉开了序幕 2 代表人物 陈独秀 李大钊 胡适 鲁迅 蔡元培等 2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b 提倡科学与民主 反对愚昧与专制 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 知识排查 3 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d 1 积极性 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在民主和科学的旗帜下对封建专制思想发起全面进攻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新思潮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 促进了民众的觉醒 唤起了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 特别是青年学生 也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 它对中国的政治 思想 伦理 观念 文学 艺术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 局限性 新文化运动对传统的批判 也有一定的片面性 他们把一切中国文化都看作是落后的 甚至把一些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也当作封建文化加以否定 而把一切西方新文化都看作是进步的 这种形式主义的偏向 产生了许多消极的影响 微点拨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领域的继续 辛亥革命是从政治上反封建 而新文化运动是从思想上反封建 二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 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 b 1 十月革命前 梁启超是中国较早介绍马克思的人 称他是社会主义的鼻祖 1906年 革命党人朱执信在 民报 上发表了 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 介绍了马克思 恩格斯的生平和思想 2 十月革命以后 特别是五四爱国运动后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 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 1918年11月 李大钊发表了 庶民的胜利 和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两篇文章 1919年5月 新青年 出版了 马克思主义专号 李大钊发表的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介绍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 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和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分别开设与社会主义有关的课程 向学生宣传社会主义思想 2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加试 c 1 使中国人民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理论武器 2 为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 为中共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微点拨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四个阶段 1 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 地主阶级学 器物 2 从戊戌变法到20世纪初 资产阶级学 制度 3 1915年至1919年 民主主义者学 思想文化 4 五四运动后 无产阶级学习 马克思主义 1 新文化运动的特点 1 以民主与科学为核心 批判封建正统思想 实质是实现民主政治 2 有思想和文学两条战线 其目的是通过营造新文化氛围来实现民主政治 3 存在着对西方文化绝对肯定和对东方传统文化绝对否定的局限性 4 以五四运动为界 分为两个阶段 前期宣传资产阶级文化 后期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流 重点深化 2 20世纪前后中国近代化的表现 1 经济上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发展过程中 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机器 出现一批近代企业 积累了技术和人才 促进了近代化的发展 2 思想上 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 也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促成了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是思想解放运动 文学革命运动 推动了思想的近代化 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及民主共和等思想 使救国道路的探索又前进了一步 3 政治上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 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使社会制度向民主化又迈进了一步 4 社会生活上 衣食住行更加文明 交通通讯及传媒更加近代化 1 2016 4月浙江选考9 近代有学者认为 若尽废古书 行用土语为文字 则都下引车卖浆之徒 所操之语 按之皆有文法 凡京津之稗贩 均可用为教授矣 这一言论意在 a 推广民间俚语b 提倡文言文复兴c 否定外来文化d 抵制白话文运动解析 若尽废古书 则 凡京津之稗贩 均可以用为教授矣 意为 假考完全废除文言文 那么京津之稗贩都可以当教授了 可见该学者对这种事持否定态度 抵制白话文运动 故选d项 解析 考点训练 1 2 3 4 5 2 2016 浙江文综 18 20世纪初 有学者认为 张三李四是同时人 张三记了古典来做古文 李四又记了古典 去读张三做的古文 我想 古典是古人的时事 要晓得那时的事 所以免不了翻着古典 现在两位既然同时 何妨老实说出 一目了然 该学者旨在 a 强调科学地看待读经问题b 提倡使用白话文c 纠正 文学革命 的形式主义偏向d 既反对白话文也反对文言文 解析 1 2 3 4 5 1 2 3 4 5 解析本题的题眼在于 老实说出 一目了然 材料所述的中心意思 正是新文化运动中文学革命的内容 即提倡浅显易懂的白话文 故选b项 排除d项 a c两项不是材料的主旨 均排除 3 2016 宁波学考满分加餐练 陈独秀指出 要帝制不再发生 民主共和可以安稳 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 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由此可见 陈独秀认为 民主共和可以安稳 的前提条件是 a 推翻袁世凯统治b 反对尊孔读经c 进行思想文化革命d 发展民族工业解析 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 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体现了要进行思想文化革命 与推翻袁世凯统治 反对尊孔读经没有直接关系 故a b项错误 c项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民族工业的发展 故d项错误 解析 1 2 3 4 5 4 2016 浙江新高考联盟学考交流 有著名学者指出 新文化运动之 新 不在 民主 与 科学 而在个人主义 对此正确的理解应是新文化运动 a 促进了思想与个人的解放b 民主与科学的内容已缺乏新意c 对广大民众的影响较小d 阵营内部存在分歧 解析 1 2 3 4 5 解析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由材料 新 在个人主义 可得出促进了思想与个人的解放 故a项正确 新文化运动提倡 民主 与 科学 反对封建专制和迷信 故b项错误 材料没有涉及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故c项错误 材料中只有一种观点主张 不能看出阵营内部存在分歧 故d项错误 1 2 3 4 5 5 加试题 2016 浙江新高考联盟学考交流 李大钊介绍马克思唯物史观 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文章是 a 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 b 庶民的胜利 c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d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1 2 3 4 5 解析 返回 1 2 3 4 5 返回 解析 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 是朱执信写的文章 不是李大钊 故a项错误 庶民的胜利 和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都是介绍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没有介绍马克思主义 故b c项错误 1919年7月 李大钊撰写了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一文 比较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 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这篇文章的发表 在全国产生了极大影响 一大批时代青年就是通过学习李大钊的这篇文章 转而寻求马克思主义真理 故d项正确 专题综合 时空线索归纳 线索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重点深化 综合训练 2015 浙江文综 39 节选 近代的民主思想和科学精神从欧洲兴起后 传播到全世界 1915年 在民主和科学的大旗下 中国新文化运动拉开了序幕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三晚清以降 国人科技意识因 师夷 而增长 康有为 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电影剧本创作聘用合同模板
- 2025房产不动产抵押合同范本:商业地产项目抵押融资
- 请假条写作课件
- 红酒杯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2025标准机械设备采购合同书样本
- 语言基础知识培训简报课件
- 2025农业作物种子买卖服务合同
- 2025制片合同范本模板
- 2025出国留学合同
- 在线支付服务接入合作协议
- 统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历史全册教材问题参考答案
- 2025年中级消控笔试题目及答案
- 2024年中国防锈油行业调查报告
- 办公软件培训课件
- 成人氧气吸入疗法-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
- 2025年职业指导师(中级)考试试卷:职业指导师考试备考策略
- 2025年度辅警招聘考试题(含答案)
- 初三心理健康教育开学第一课
- 初一新生入学教育
- 卫生院健康检查管理制度
- 高二秋季开学第一课班会课件:启航高二把握未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