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专题复习----自然灾害与防治.doc_第1页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自然灾害与防治.doc_第2页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自然灾害与防治.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 -自然灾害与防治对本专题知识的复习,应指导学生从三方面入手构建知识体系:一、把握每种自然灾害的分布和特点, 建立空间思维。归纳:九种自然灾害分布典型区域及主要特点1、洪涝灾害 东北、黄河流域、长江、淮河、珠江流域等。2、干旱高温 较广,如华北地区春旱;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华南地区干旱;西北、西南内陆地区干旱。3、台风 台、闽、粤、琼东南沿海地区 4、沙尘暴西北、华北5、寒 潮影响范围大,我国除青藏、滇南外,各地都受影响(包括海南、台湾等地)。6、地 震东部沿海;西南、西北、华北地区。7、滑坡、泥石流西南山区 8、赤潮 珠江口、杭州湾、渤海湾等9、咸潮东南沿海,如珠江三角洲二、了解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加以对比记忆,提高解题技巧1、洪涝灾害(1)自然原因: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如长江流域梅雨天气);夏季风强弱变化(副高强,南旱北涝;副高弱、南涝北旱);台风的影响;缺少天然入海河道(淮河);地势低洼(海河、珠江);水系支流多(扇形或树枝状水系);河道弯曲(荆江段);厄尔尼诺现象等。(2)人为原因:滥砍乱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围湖造田;使湖泊调蓄能力减弱;不合理水利工程建设。2、干旱高温(1)自然原因:降水少,气温高,蒸发旺盛。(2)人为原因:工农业发达、用水过多、水污染严重,造成水资源缺少。3、台风 热带或副热带海面温度在摄氏26度以上,保证有充足的水汽与热量,并且受一定的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4、沙尘暴(1)自然原因:快行冷锋天气影响;气候干旱,降水少;春季大风日多;地表植被稀广。(2)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5、寒潮强冷空气入侵造成 6、地震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拓展: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原因有: (1)震级:震级越大,烈度也越大。(2)震中距:其他条件相同时,震中距越小,烈度越大,震中烈度最大。(3)震源深浅:震源越浅,烈度越大。(4)地质构造:地面有断层处,烈度比震中距相同的其他地区烈度大。(5)地面建筑、危房或质量差、抗震性差的建筑物处烈度大。(6)人口密度:人口、建筑物密集区比人口稀少、建筑物少的地区烈度大。 7、滑坡、泥石流 (1)自然原因:地貌:山区;地质:地壳运动强烈,岩石破碎,山体中断层发育;水源:暴雨集中。(2)人为原因:破坏植被,工程活动不当。8、赤潮 (1)自然原因:气温高、静水、静风或海域相对封闭。(2)人为原因: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排入海洋中工业和生活污水多;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由于海洋开发程度高和养殖规模的扩大,污染了养殖水域。9、咸潮受天文、水文和气象等因素的共同影响,沿海地区海水通过河流或其他渠道倒流入侵内陆区域,造成水中的盐分达到或超过250毫克升的自然灾害。 三、对自然灾害的治理和防御 自然灾害中,有些灾害,如台风、寒潮、地震灾害,主要影响因素是自然因素;而其他灾害是由人为和自然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且随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人为因素导致自然灾害的破坏程度更加严重。我们研究自然灾害,为的是了解它,将其破坏影响降低到最低。所以,治理和防御灾害显得很重要。1、洪涝灾害 (1)生物措施:恢复植被,即植树造林,建设防护林体系;退耕还湖; (2)工程措施:修水利工程;裁弯取直;修建分洪、池洪区;加固大堤;开挖入海河道(淮河)。(3)防御措施:建立洪水预报预警系统。2、干旱高温 防御措施:因地制宜实行农林双结合农业结构;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营造防护林,改进耕作制度。即在缺水易发生干旱地区生活、生产用水的节约使用。 3、台风 预测和预防为主4、沙尘暴 生物措施:恢复植被(退耕还林,还牧)。 工程措施: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人工草场。 政策措施:制定草场保护法律,加强管理;推广轮牧,控制载畜量等。5、寒潮 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船在大风前返航。提醒有关部门作防寒准备。 6、地震 减轻灾害措施: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减灾意识;建立灾害滥测预报体系;提高建筑物抗震强度;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等。 7、滑坡、泥石流 恢复植被。 8、赤潮 预防和治理措施:加强监控;控制污染,减缓或扭转海域水体富营养化。9、咸潮 节水,保护水资源,不过度开采地下水等。由此可见,对所有自然灾害,采取的对策共同之处: 1加强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预警系统。 2实施一些预防措施,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如: RS、GIS等。 3建立健全各种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4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以及减灾意识。 但也应注意,对于人为造成的自然灾害,应针对人类不合理活动加以治理。如:洪涝灾害恢复植被 ;沙尘暴恢复植被,(控制载畜量,退耕还林,还牧);赤潮控制污染等。在本专题复习中,除了帮助学生整合知识主干,强化记忆和训练外,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外,还应帮助学生树立人地关系理念,具体来说:一、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环境问题其实分为原生环境问题(即自然灾害造成的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人为活动造成的环境问题),因此,即使没有人类的诞生,也有环境问题出现。只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环境问题是次生环境问题。随着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的增强,环境问题(包括自然灾害)越演越烈(如,台风、地震、洪涝等。见台风拓展三),严重 威胁人类生存。人类 才开始意识到“人地”是相互依赖的,为了人地和谐发展,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二、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自然灾害产生、破坏程度大小的影响: 自然灾害的发生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双重作用。而今,人为的破坏已经成为灾害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