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teacher.doc_第1页
导学案: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teacher.doc_第2页
导学案: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teacher.doc_第3页
导学案: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teacher.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学案:第二单元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教师版年级:高二 编写:张美垚 审定:新邵五中语文组 日期:2012102一、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与“意象”“意境”的内涵。 能力目标:能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诗歌鉴赏方法欣赏诗歌;情感目标: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中国古代诗歌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深厚无比的文化底蕴和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从而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学习古代文学的兴趣。二、重难点 1、理解“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与“意象”“意境”的内涵; 2、学会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诗歌鉴赏方法欣赏诗歌;三、课时:1课时四、学习过程学点一:1、 思考什么是“意象”和“意境”?意象:含有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意境:诗人主观情感与客观物象相互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 2、 结合课文,你怎样理解“置身诗境”?共有几种情况?通过对诗歌意象的把握,联系生活体验或审美经验,发挥想象,进入作者主观描绘或作品所涵有的诗歌意境,理解诗歌内容,感受作品的意境,获得审美体验。共有以下两种情况:1、 借助已有生活体验和审美经验,和诗人取得共鸣;2、 有些作品想象奇特,描写的情景是我们日常生活少见或未经历过的,我们可以通过联想或想象或类比,进入诗人所描绘的诗境,获得新奇的情感或审美体验。学点二:结合课文,我们可以怎样理解“缘景明情”?包括哪些具体情况? 通过对诗歌意象的把握,联系生活体验或审美经验,发挥想象,进入作者主观描绘或作品所涵有的诗歌意境,理解诗歌内容,感受作品的意境,获得审美体验,揣摩作者情感。包括四个方面:略。方法指导,学以致用:鉴赏方法:吟诵抓意象联想或想象意境明情按照以上方法,鉴赏以下诗歌回答下面问题。作者介绍:王维(701761),字摩诘,开元进士,任过大乐丞、右拾遗等官,累迁至给市中,终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但仕途坎坷,中年遭遇挫折,安禄山叛乱时,曾被迫出任伪职,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逐渐走上了明哲保身、远祸自全的道路,思想日趋消极。他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画家,被后人称为“诗佛”,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早年王维积极入世,是至情至性之人,用诗笔写爱情,如红豆,写亲情和友情,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居于蓝田辋川别墅,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轼在东坡志林中曾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这首山居秋暝选自王右丞集。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无论律诗、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1.暝:日落,黄昏。 2.新:刚刚。 3.喧:喧哗,这里指洗衣服姑娘的欢笑声。 4.浣女:洗衣服的姑娘。浣(hun),洗。 5.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反用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句意。意谓任凭它春芳消散,王孙也可以久留,因为秋色同样迷人,使人留恋。随意:任凭。春芳歇:春天的芳华消散了。春芳:春天的芳华;歇,消散、逝去。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此处指诗人。留:居。学点三:1、诗歌中主要写了哪些意象?有何作用? 新雨空山 松间明月,石上清泉,晚归浣女,泛舟渔人 既烘托了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氛围,也反衬出了其内心向往的生活。 学点四:2、作者在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 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营造出了一幅清新空灵、恬淡幽静、活泼优美、色泽明净的山中黄昏秋景图。(由远至近,动静结合、虚实相生) 学点五:3、这种意境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思想感情)? 通过诗句景物的描写,诗人以物芳而明志洁,反映了诗人对于归隐田园的向往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4、“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怎么理解?其中哪一个字最能表现以上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点六:5、王维诗中有画。试用自己的话把诗歌改写成一个写景散文片段,注意意境的描绘。 【1】 我在空旷寂静的山中徘徊,刚下过的秋雨还残留着它冰凉的痕迹,在不知不觉间,这秋天的薄暮已经悄悄地依附在了我身边。天上的一轮皓月在松涛里静静地散下一片惬意,耳边回荡的都是清澈的泉流滑过溪石的声音。静美的秋暝是如此美好,直到不远处的竹林里响起了一阵温柔的喧嚣,是那些俏丽的浣纱女子款款归来,连莲花都娇美地不住抖动,她们自渔舟而下的翩翩脚步踏乱了这一山一水的心神。春花任凭它凋谢去吧,我已有了这属于我的秋天,这空寂的深山,满藏着我诗人的留恋,更何况那些从纸醉金迷里挣脱的贵族少年?又如何? 【2】秋日雨后,山显得空荡荡的,仿佛尘世间的一切嘈杂都随着秋雨渗入土中,一切安谧且幽静。 夜,来得静悄悄的却十分迅速。晴朗的夜晚,皓月当空,银色的月光仿佛瀑布般一泻千里,却缓缓地落到地上,柔柔地将一切包裹住。好一派美丽的秋月夜景。 月光透过松树间的空隙照到地上,若隐若现,亦真亦幻,仿佛下了一场小雨,万物都披上了一层“雪纱”,细细地聆听,会有泉水击石的声响。“丁冬,丁冬”,虽然机械地重复着这一单调的旋律,但却富有韵律,忽远忽近,似有似无。 竹林中传来阵阵笑语喧哗,原来是浣纱洗衣的姑娘们洗罢衣服,踏着月光回家去了;水上的莲叶轻轻摇曳,却没有秋风掠过,再仔细一看,原来有渔舟顺流而下。 山中之景是那么清澈明净,长风是那么朴实淳厚。看似喧嚣,却又如此和平恬静;看似恬静,却又如此充满生机。叫我怎能不流连忘归,叫我怎能不想置身其中。春草就随它的意衰败吧,我自可留在山中,效仿陶公,种豆南山,采菊东篱,静静地欣赏这里的秋景。 向往那种生活,心似白云常自在,意如流水任东西。 【3】秋风拂过,留下一片宁静。黄昏时分,辋川山庄景色旖旎,使我不得不自醉其中。空静的山庄中刚下过一场秋雨,天气已显出秋的凉意,被秋感染的山显得更伟岸通灵,仿佛透露着一种力量与风雅。 皎洁的月光照进松树林,使土地披上了一件班驳的大衣,清澈的泉水从石头上流过,温和地滋润着石上的青苔。一切显得那么祥和,那么悠然,好似自己的心也被洗得一尘不染。 竹林深处隐约传出阵阵清脆的笑声,那是洗衣服的姑娘们回来了,灿烂的笑容挂在脸上,竹子仿佛也跟着快乐起来了,伴着微风轻轻摇曳。水面上泛起层层涟漪,碧绿的荷叶摇动着尽显君子的洒脱,原来是打渔的小船打破了这一份宁静,却也带来了无限的生机。 虽然春天的花草枯萎凋谢了,但秋天的美永远值得欣赏。虽然春天美得更明艳,但秋天的深沉,秋天的韵味却无与伦比。这山庄的秋色更把完整的秋展现在了我的眼前,丝毫不乏一种自然美,质朴美。 带着一颗归隐的心置身于如此美的奇境中,是一种享受。我愿意永远看着松树林,看着荷塘,看着青山,做一个面朝自然的人。学以致用:用“吟诵抓意象联想或想象意境明情”的方法找出以下诗歌的意象,联想意境,体会揣摩作者作品的情感,并在试卷下方写出来。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注释1、空林:疏林; 2、烟火迟:因久雨林野润湿,故烟火缓升。 3、藜(l):一种可食的野菜。这里指蔬菜; 4、黍(sh):谷物名,古时为主食。 5、饷:送饭食到田头。 6、饷东菑(z):给在东边田里干活的人送饭。菑:已经开垦了一年的田,指初耕的田地。 漠漠:形容广阔无际。 阴阴:幽暗的样子。 7、夏木:高大的树木,犹乔木。夏:大; 8、啭(zhun):鸟的宛转啼声。 9、山中句:意谓深居山中,望着槿花的开落以修养宁静之性。槿(jn):植物名。落叶灌木,其花朝开夕谢。古人常以此物悟人生枯荣无常之理。其花早开晚谢。故以此悟人生荣枯无常之理。 11、清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