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痰通络汤治疗痰瘀阻络型中风8.6.doc_第1页
化痰通络汤治疗痰瘀阻络型中风8.6.doc_第2页
化痰通络汤治疗痰瘀阻络型中风8.6.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痰通络汤治疗风痰瘀阻型缺血性中风30例开封市中医院 孟占鹏摘要:目的 观察化痰通络汤治疗风痰瘀阻型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方法 把60例风痰瘀阻型中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化痰通络汤;两组疗程均为14天。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和愈显率经x2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显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化痰通络汤治疗风痰瘀阻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可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关键词:缺血性中风 风痰瘀阻型 化痰通络汤缺血性中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风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升高,严重危害着人们的生命和健康,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笔者 2012年5月2013 年 5月,应用自拟化痰通络汤治疗缺血性中风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全部患者均为我科2012年5月2013 年 5月住院患者,且经CT及MR检查确诊,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最小45岁,最大72岁,平均63岁,以5565岁之间最多,病程最短1天,最长一周。治疗组30 例,男17例,女13例; 伴高血压22例,糖尿病8例,同时合并高血压、糖尿病5例。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 伴高血压23例,糖尿病7例,同时合并高血压、糖尿病5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性差异( P0.05),具有可比性。1.2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95 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梗死的诊断标准1,并经头部CT或MR检查确诊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且患者意识清楚,发病时间6小时1周。中医病证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诊科研协作组起草制定的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2。中风风痰瘀阻型诊断标准:主症: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次症:头晕目眩,痰多而粘,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或弦涩。1.3 治疗方法13 1 对照组 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生产,批号J20080078)、阿托伐他汀钙片(北京嘉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H20093819),同时给予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沈阳药大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批号H20093280)80 mg加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日2次;血栓通注射液(广西桐州制药股份有限公司Z20025652)0.5 g加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日1次;同时结合病情给予调控血压、血糖、营养支持及电针等康复治疗治疗。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化痰通络汤加味治疗。处方如下:法半夏15g、陈皮12g、茯苓15g、枳实12g、川芎15g、丹参15g、水蛭6g、地龙15g、石菖蒲20g、远志12、香附9g。日 1 剂,水煎 400 ml,分 2 次口服,2周为1个疗程。其中饮食呛咳病人给予胃管中注入中药汤剂。1.4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疗效评定标准,中医证候疗效判定制定。临床治愈:症状与体征消失,功能完全恢复,能劳动和活动者;显效:症状与体征显著减轻,功能基本恢复,生活自理者;有效:症状与体征均有减轻,功能有所改善,生活不能自理者;无效: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2 结果 见表1。治疗组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有效率为73.3%,两组有效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P0. 05,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组别 n 基本治愈 显著进步 进步 无效 有效率对照组 30 9 6 7 8 (73.3)治疗组 30 15 8 5 2 (93.3)3 讨论中风的病机以风、火、痰、瘀、虚五者为主,其本在于肝肾阴虚,其标为风、火、痰、瘀充斥于体内,瘀阻经络,而以痰瘀二者尤为重要,痰瘀是中风病急性期发病的基础,气血逆乱是该病的主要病机,风挟痰瘀闭阻络脉是该病的关键。王永炎教授指出,痰瘀互阻是中风急症的主要病机3。现代医家任继学将中风归结为“瘀塞经络”和“络伤血溢”4,这些均说明风挟痰瘀闭阻络脉是该病的关键。因此,近年来许多学者对中风的“痰瘀致病”理论极为关注,并把从痰瘀论治的施治法则作为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基本治疗方法之一5。依据病因病机,我们提出在急性期熄风化痰,活血通络的治疗原则。自拟熄风通络化痰汤治疗风痰瘀阻型。方中法半夏、橘红、茯苓、枳实化痰祛湿,川芎、丹参活血化瘀;配以水蛭、地龙加强活血逐瘀通络之力,加强其豁痰之效;香附乃气病之主药,治血者必先行气,治痰者,必先理气,气通则瘀可化,气顺则痰自消。诸药合用,共奏祛风化痰、疏经通络之效。对于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有良好疗效。1 中华神经科学会 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 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 6) : 379 380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563 王永炎1中风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