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泄漏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1页
氨泄漏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2页
氨泄漏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3页
氨泄漏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4页
氨泄漏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电益阳发电有限公司2600MW机组烟气脱硝工程安装工程 紧急预案代 号HNYY-HNHD编 号HNHD-OO1氨泄漏事故应急预案 工 程 名 称:国电益阳发电有限公司2600MW机组烟气脱硝工程安装工程 作业项目名称:氨泄漏事故应急预案 编 制 单 位:湖南省火电建设公司 编写: 审核:审核: (机务)审核: (安全) 批准:湖南省火电建设公司2011年 07 月 02日目 录1. 工程概况12. 液氨的理化特性,对健康及环境的危害13. 液氨系统的安全设施检查34. 救援组织机构、人员和职责45. 报警及通讯联络56. 发生事故后的处理措施57. 人员紧急疏散和撤离88. 危险区的隔离99. 检测、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910. 受伤人员的救治1011. 现场保护和洗消1112. 应急救援保障1113. 预案分级响应条件1214. 事故应急救援终止程序1315. 应急培训计划1316. 演练计划1317. 附加说明1418. 附件141. 工程概况国电益阳发电有限公司2600MW机组3、#4炉烟气脱硝装置属于技造工程,锅炉尾部烟道结构采用烟气挡板调节再热气温,固态排渣,全钢构架、全悬吊结构,平衡通风、露天布置,尾部烟道带SCR选择性催化还原脱销装置。氨储存及蒸发系统为公用独立系统,根据烟气脱硝所采用的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技术(SCR)工艺的要求,液氨作为脱硝还原剂大量贮存于厂区氨站,常备体积约88m3液氨,形成了一个液氨贮存和蒸发系统。根据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六条的定义,氨站系统已形成了厂区的一个潜在重大危险源。因此加强对氨站的日常安全管理、防患事故的发生尤为重要。附:设备清册如下:序号设备名称 技术规格 单位 数量 1陆用流体装卸臂套12氨卸料压缩机理论排气量48m3/h,N15kW,排气压力1.21.6MPa台23液氨卧式储罐V88m3,设计压力2.16MPa台24液氨输送泵Q=1.2m3/h,H40m,N=1.5kW台25液氨蒸发器蒸发能力720kg/h台26气氨缓冲罐立式,20003590mm,V10m3,P0.8MPa台27洗眼器套18氨气稀释罐2200 H=3245mm,V10m3台19废水池个110废水输送泵Q=30m3/h,H50m,N22kW台111压缩空气储存罐V3m3,P0.8MPa台12液氨的理化特性,对健康及环境的危害2.1理化特性液氨,又称为无水氨,是一种无色液体。氨气是一种无色透明而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氨在20水中的溶解度为34%。水溶液呈碱性,1%水溶液PH值:11.7,相对密度0.60(空气=1)。液态氨蒸发时要吸收大量的热,所以氨可作致冷剂,接触液氨可引起严重冻伤。液氨在工业上应用广泛,具有腐蚀性,且容易挥发,所以其化学事故发生率相当高。2.2 危险特性危险性类别:根据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Z230-2010,属于第2、3类有毒气体。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 50160-2008,火灾爆炸危险性类别为乙类。与氟、氯等能发生剧烈反应。氨与空气混合到一定比例时,遇明火能引起爆炸,其爆炸极限为15.727.4%(引燃温度651)。液氨具有较高的体积膨胀系数。在0时,液氨的饱和蒸汽压力为4.379 Kgf/;40时,饱和蒸汽压力达到15.85Kgf/。因此,如果不能控制好液氨储罐的温度和压力,有可能发生超压泄露甚至爆炸。2.3 氨对健康的危害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氨可引起组织溶解性坏死、皮肤及上呼吸道粘膜化学性炎症及烧伤、肺充血、肺水肿及出血等。2.4 中毒症状轻度中毒:眼、口有辛辣感,流涕、咳嗽,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头昏、头痛,眼结膜充血、水肿,口唇和口腔、眼部充血,胸闷和胸骨区疼痛等。重度中毒:吸入高浓度氨时,可引起喉头水肿、喉痉挛,发生窒息。外露皮肤可出现II度化学灼伤,眼睑、口唇、鼻腔、咽部及喉头水肿,粘膜糜烂、可能出现溃疡。氨气对人的毒性浓度Mg/m3时间Min反 应6500-70001750-450070055330可即时死亡可危害生命立即咳嗽强烈刺激现象,可忍受1.25min175-350140-21028鼻和眼刺激,呼吸和脉搏加速尚可工作,但明显不适14070-1407030眼和上呼吸道不适,恶心,头痛可以正常工作呼吸变慢,皮肤电阻逆转67.29.83.50.745鼻咽有刺激感无刺激作用可以识别气体感觉到气体2.5环境危害对大气、地下水、土壤等可造成污染,对动植物造成冻伤。3.液氨系统的安全设施检查3.1 氨区设置由于氨的危险特征,氨区应设置相应安全标志,修建围墙或围栏将氨区隔离,禁止非专业人员随意进出。液氨常温储存宜选用卧罐或球罐,氨区应设置氨泄漏检测仪及防晒、冷却水喷淋降温装置或良好的绝热保温措施。3.2 防火堤设置液氨储罐周围设置防火堤,并在防火堤不同方向的适当位置设至少2个踏步或坡道。3.3 装卸场所要求卸车位的装卸液氨管道上,应设置便于操作的紧急切断阀,液氨严禁就地排放。3.4 消防要求3.4.1液氨储存、装卸场所应建立健全岗位防火责任制。消防给水管网应布置成环状,向环状管网输水的进水管不应小于两条。消火栓应沿道路布置,并宜靠近十字路口。灭火器应设置在位置明显或便于取用的地点,且不得影响安全疏散。灭火器的摆放应稳固,其铭牌朝外。手提式灭火器宜设置在灭火器箱内挂钩、托架上,灭火器箱不得上锁。3.4.2液氨贮罐顶部均安装有防晒棚和降温喷淋装置。3.4.3氨区设有2组雨淋消防喷淋系统。3.4.4防氨面具10套,正压式氧气呼吸器10套,正压式空气呼吸器10套,全密封阻燃防化服5套、湿毛巾、化学安全防护眼镜、防冻衬纱橡胶手套、工作靴存放于指定地方。3.4.5设备物资储备:可燃气体浓度测试仪、风向仪、救援绳索100米、不同规格带压堵漏器材和工具、防爆电筒、密封胶、稀盐酸等。3.6抢修器材厂区机修车间均配备电、气焊及其它维修设施。3.7仪控管理运行人员应定时巡检氨站设备及检视各仪表设备数据,及时排查问题点,做好运行记录,将问题报告相关专业人员。定期校核仪表等仪控设备,保证仪表设备正常运行。4.救援组织机构、人员和职责4.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根据液氨事故危害程度和应急救援的需要,公司设有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和应急救援现场指挥部,负责应急救援的管理工作。一般事故(贮罐出现渗漏、滴漏)由车间级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应急救援。较大事故(贮罐开裂、厂区内有危害)由公司级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应急救援。重大事故(贮罐开裂、厂区以外也受到危害)由公司级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在组织应急救援的同时,应立即上报当地政府、公安消防部门请求应急救援。4.2组成人员4.2.1公司级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人员总指挥:副总指挥:成员: 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下设现场指挥部。4.2.2车间级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组成人员指挥: 副指挥:成员: 4.3主要职责4.3.1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主要职责1)组织制订液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启动并组织公司级应急救援。3)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4)确定现场指挥人员。5)批准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6)明确事故状态下各级人员的职责。7)危险化学品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8)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4.3.2车间级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主要职责1)启动并组织车间级应急救援。2)实施车间的所有事故现场处理工作。2)危险化学品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3)组织车间的应急预案演练。4)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数据。5.报警及通讯联络5.1报警装置24小时有效的报警装置为固定电话,接警部门为公司保卫部。电话:5.2通讯联络24小时有效的内部,外部通讯联络手段为固定电话。生产部办公室电话:运行值班室电话: 检修值班室电话:6.发生事故后的处理措施无论何人何时发现液氨贮罐发生泄漏、着火、爆炸事故,应立即通知公司保卫部和生产部办公室。保卫部安排消防队迅速出警赶到现场抢险。生产办公室接到氨储罐泄漏、着火、爆炸报警后,迅速通知要求运行和检修车间查明氨储罐发生事故的部位和原因,凡能通过堵漏或倒槽措施而消除的则以自救为主,如险情无法控制,应及时向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报告。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接到车间无法控制的事故报告后,马上通知各有关部门,启动液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下达按应急救援预案处置的指令同时通知指挥部成员,由指挥部成员通知各应急救援队成员迅速赶往事故现场(到达现场的人员要有专人记录名单,现场核对后报生产部办公室)。6.1泄漏处理液氨贮罐泄漏时,由检修车间专业技术人员及公司消防队员立即穿好防化服,戴好空气呼吸器,做好防护后进入现场。首先察看现场有无中毒人员,若有人员中毒,应以最快速度将中毒受伤者脱离现场,其次开启所有液氨贮罐顶部喷淋装置进行喷淋,关闭所有液氨贮罐的进出口阀门,并将消防水龙带接到消防栓上,用大量清水喷向泄漏区进行稀释、溶解、同时判断液氨泄漏的压力和泄漏口的大小及其形状,准备好相应的堵漏的材料,堵漏工作准备就绪后,立即用堵漏材料堵漏。在堵漏时如果条件允许,可同时进行倒槽处理,溶解的废氨水用废水泵或移动泵送指定场所处理。6.2氨站发生泄漏情况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u: f; N+ C-(1)(1)在正常生产中仪表、阀门、人孔等密封点出现轻微泄漏。处理方法为:关闭事故设备的入口阀,关闭泄露仪表的隔离阀,使用不同形状的堵漏垫、堵漏楔、堵漏胶、堵漏带等器具实施封堵。待设备及管道中的气氨向生产区卸压后,充氮气置换泄露设备及管道内的氨气,最后对漏点进行修复。阀门漏一般是压盖、法兰连接处或是阀芯漏,直接用工具拧紧阀门压盖、法兰螺栓能处理。人孔漏的话一般是垫子失效,只有倒罐置换干净做更换处理。) i* j( N; F. G9 e; H7 S& e,(2)在卸氨过程中,装卸臂接口阀门、转动臂密封圈出现泄漏。处理方法为:; N3 7 K1 H: oaaaa、应检查泄漏点,若是因司机没有连接好卸车臂和槽车接口,应停止卸氨重新连接。b、若泄漏较大,关闭卸氨阀门和运氨槽车阀门。+打开消防栓或喷淋软管,用水对泄漏的液氨进行稀释,待氨排尽后,再检修更换。阿飞( (3)液氨贮罐、阀门、管线突然出现大量泄漏。处理方法为:a、迅速打开喷淋及消防装置,用大量水冲洗,防止气氨向周围扩散。b、如泄漏点在罐体的根部阀后,迅速切断根部阀及泄漏部位与其它系统相关联阀门,通知检修;如泄漏点在罐体根部阀前,应立即派人切断该罐与其它系统的联接,开启该罐与备用罐相联之阀门,用倒罐的方法,将罐中液氨压至备罐中,将压泄完后,切断其与备罐之间联系,通知检修抢修。c、如泄漏点在贮罐罐体,处理方法按a条和b条漏点在根部阀前处理方式。d、如泄漏点在管线,首先根据风向,用大量消防水顺风向冲洗泄漏液氨,然后切断泄漏管线上距离泄漏点最近且方便操作之前后阀门,通知检修人员抢修漏点。e、有关领导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到现场,下达处置指示,泄漏严重应通知附近无关人员撤离现场,并发出报警。f% X: D8 S# J. c3 k f& H# m5、救援人员应穿戴好相应的防护用品,查明泄漏部位,采取堵漏措施。防止泄漏物进入阴沟和排水道,增强通风。场所内禁止吸烟和明火。g、事故处理完毕,确认无其它泄漏源后立即组织抢修,然后由生产单位负责人召集有关人员调查事故原因,总结处理经验,并写出事故报告。6.2.1 堵漏方法6.2.1.1 泄压排空当罐体开裂尺寸较大而无法止漏时,开启降温喷林、消防喷淋及消防水带在事故现场布置多道水幕,在空中形成严实的水网,尽可能地将泄露区域给覆盖住,中和、稀释、溶解泄漏的氨气。启动废水泵或临时移动泵将废水输送到指定区域处理,不能让废水流入公司污水管网。对附近的雨水口、地下管网入口进行封堵,防止造成二次水污染事故。尽量将罐内残余液氨导入空罐或其它备用罐中。6.2.1.2 器具堵漏a 、 管道壁发生泄漏,又不能关阀止漏时,可使用不同形状的堵漏垫、堵漏楔、堵漏胶、堵漏带等器具实施封堵。b、微孔泄漏可以用螺丝钉加粘合剂旋入孔内的办法封堵。c、罐壁撕裂泄漏可以用充气袋、充气垫等专用器具从外部包裹堵漏。d 、带压管道泄漏可用捆绑式充气堵漏袋,或使用金属外壳内衬橡胶垫等专用器具施行堵漏。e 、阀门、法兰盘或法兰垫片损坏发生泄漏,可用不同型号的法兰夹具并注射密封胶的方法实施封堵,也可以直接使用专门阀门堵漏工具实施堵漏6.3着火处理液氨贮罐发生着火时,由检修车间专业技术人员及消防队员穿戴好防护用品后进入现场,首先察看现场有无受伤人员,若有人员受伤应以最快速度将受伤者脱离现场,其次开启所有液氨贮罐顶部喷淋装置进行喷淋,关闭所有液氨贮罐的进出口阀门,并将消防水龙带接到消防栓上,用大量清水喷向泄漏区进行稀释、溶解,并用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火灭后要立即判断液氨泄漏的压力和泄漏口的大小及其形状,准备好相应的堵漏材料(如软木塞、橡皮塞、粘合剂等),堵漏工作准备就绪后,立即用堵漏材料堵漏。在堵漏时如果条件允许,可同时进行倒槽处理,溶解的废氨水用废水泵送指定场所处理。现场指挥人员要密切注意各种危险征兆,若遇到火势难以熄灭,着火处火焰变亮耀眼,伴有尖叫、安全阀打开,罐体晃动等爆裂征兆时,指挥员必须适时做出准确判断,及时下达撤退命令,现场人员看到或听到事先规定的撤退信号后,应迅速撤退至安全地带。6.4爆炸处理液氨贮罐发生爆炸后,由检修车间专业技术人员及消防队员做好防护后进入现场,首先察看现场无中毒、受伤者,若有人员中毒受伤,应以最快速度将中毒受伤者脱离现场,其次开启所有液氨贮罐顶部喷淋装置进行喷淋,关闭所有液氨贮罐的进出口阀门,并将消防水龙带接到消防栓上,用大量清水喷向爆炸区进行稀释、溶解,溶解的废氨水启动废水泵送指定场所处理。7.人员紧急疏散和撤离当氨储罐事故能对企业内、外人员构成威胁时,必须在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由安全警戒队负责治安和交通指挥,对事故救援无关人员及可能威胁到的附近居民进行紧急疏散和撤离,疏散的方向,距离和地点应是安全地点。7.1事故现场人员的撤离由公司通知各车间,各车间立即通知各岗位人员迅速撤离,撤离时应对人员进行清点,若有未撤离的人员,应由消防队员做好防护后到现场作搜寻。7.2非事故现场人员的疏散,由公司下达疏散撤离的指令,公司后勤处室接到指令后,通知厂区其他人员按指定的路线进行撤离。7.3周边区域单位、居民人员疏散,由公司应急救援疏散组人员通知周边区域各单位,各村庄及公司生活区居民按指示的路线进行疏散。7.4应急救援人员的撤离,公司应急救援人员在发现事故现场出现危险状况时(如液氨贮罐将要爆炸等),应由现场指挥部下达紧急撤离命令,撤离到指定的区域,同时要将撤离的报告马上报告到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7.5紧急疏散时应主意:7.5.1氨物质有毒有腐蚀性,需要佩戴个体防护用品或采用简单有效的防护措施,并有相应的监护措施。7.5.2应向上风方向转移;明确专人引导和护送疏散人员至安全区,并在疏散或撤离的路线上设立哨位,指明方向。7.5.3不要在低洼处滞留。7.5.4要查清是否有人留在污染区与着火区。7.5.5疏散时,被疏散人员严禁驾驶车辆及骑摩托车。8.危险区的隔离液氨储罐为四级重大危险源,当此危险源可能对企业周边人员和环境构成威胁时,必须在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设定危险区。从储罐区至下风向10km为危险区,因此必须加以隔离。危险区内与抢险救援无关的人员应当及时疏散,所涉及的公路,铁路应当通知政府有关部门进行断路,使其改道行驶,直至指挥部下达撤消危险区的命令后,方可使其恢复正常状态。9.检测、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9.1检测空气中氨的检测由公司化学车间负责,所取气样要符合规定,取样化验人员要做好安全防护,最少为两人同行,否则不得参与检测取样工作,检测的数据要及时向指挥部报告,若现场检测人员感到不适或接到撤离的指令后,应立即撤离。9.2抢险、救援为确保事故伤害不扩大化,所有抢险救援人员,必须按规定戴好呼吸器、穿好防化服,所使用的工具为防爆工具,在抢险救援时,不得独自行动,作业时严格执行公司的安全管理规定,并高度警觉,听从现场救援指挥部的指令。9.3 调度应急救援队伍的调度由现场救援指挥部统一领导、指挥。9.4 后续应对为防止事故护扩大,应加大喷淋水量,增大消防水量,尽可能稀释泄漏出的液氨,若事故有所扩大,应及时通知公安消防大队增援,同时将情况上报政府主管部门请求增援,事故扩大后,根据实际情况重新核定致死、浓度区和有害浓度区并相应调整疏散人员的范围。10受伤人员的救治受伤人员从事故现场救出后,由公司医务室救护人员按受伤情况进行分类抢救,现场抢救后,轻者送公司医务室治疗,重者应立即送就近医院治疗。10.1现场救治方法10.1.1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衣着,应用2%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彻底冲洗,被烧伤的皮肤应暴露在空气中并涂上药物。经过以上处治的人员应迅速送往医院诊治。10.1.2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5分钟,冲洗时迅速开闭眼睛,使水充满全眼。10.1.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向鼻内滴入2%硼酸水,并用硼酸水漱口,可以喝大量的0.5%柠檬酸水或食醋,以免助长氨在体内扩散。如呼吸困难给予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10.2治疗方案11.2.1皮肤污染和灼伤,用大量清水及时冲洗,再用硼酸溶液洗涤,此后可按一般灼伤处理。10.2.2眼灼伤时也应早期用水冲洗,使用油膏防止粘连,并且要注意改善局部循环和应用激素等。10.2.3吸入中毒者脱离现场,给氧气吸入,控制肺水肿发生。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在治疗过程中应防止喉头水肿或痉挛,特别在中毒后24-48小时之间容易发生溃烂的气管内膜脱落而造成窒息,应注意预防。10.2.4外部医疗机构,工厂最近医院为 ,电话: 或拨打120急救电话。11.现场保护和洗消11.1现场保护由公司保卫部部长负责,公司应急救援的治安警戒队到达现场后,负责现场的保护工作,以便调查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为预防和制定防护措施提供第一手资料。11.2现场洗消事故现场的洗消由化学车间主任负责组织实施,现场洗消由化学车间及消防人员负责,他们做好防护后进入现场,用大量清水或稀酸溶液对泄漏区进行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废水送指定场所处理。12.应急救援保障12.1内部保障12.1.1应急救援队(1)检修车间:负责人.(2)医疗救护队:负责人.(3)公司保卫部:负责人.(4)应急疏散队:负责人.(5)交通管制队:负责人 人员 :(6)物资供应队:负责人 人员:(7)物资运输队:负责人 运输车队人员:(8)化学车间: 负责人(9)后勤保障队:负责人12.1.2应急通讯系统各岗位、部门均安装有固定电话,公司保卫处配有对讲机,应急救援队负责人都配有手机,消防队员和处室人员家中安装有固定电话(手机)。12.1.4应急电源(1)应急电源公司有 备用发电设备,能够保证工厂在出现停电时作为应急电源使用。(2)应急照明各车间及保卫处都配有应急照明灯,以备在紧急停电时使用。12.1.5应急救援器材(1)灭火器材:5kg手提式干粉灭火器4个,30 kg推车式干粉灭火器2个。(2)防护器材:防氨面具5套,正压式氧气呼吸器5台,正压式空气呼吸器5台,防化服2套,存放于指定位置。(3)消防车2辆。12.1.6保障制度(1)责任制度:公司根据各部门、单位的实情制定有安全责任制,在安全责任制的基础上,每年初公司与车间、车间与班组、班组与个人都层层制订了安全目标责任书。(2)值班制度:公司建立了公司领导、生产调度、运行24小时值班制度。(3)培训制度:公司建立了新入厂职工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制度、转岗人员培训制度、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制度以及日常安全教育制度。(4)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对重大危险源实行了承包和监控。(5)安全检查制度:包括现场检查及消防物资、应急、救援器材的检查、维护和保养。(6)演练制度:液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每年组织一次,时间定于每年的“安全生产月”期间。12.2外部救援12.2.1政府协调应急救援力量。12.2.2应急救援信息咨询,可向国家应急救援中心咨询,请求派专家救援抢险。13.预案分级响应条件液氨为易燃有毒、具有刺激性的压缩气体,可能发生的事故有液氨贮罐泄漏、着火和爆炸。13.1液氨贮罐出现渗漏、滴漏,启动车间级应急救援预案,进行抢险救援。13.2液氨贮罐开裂,厂区内有危害时,启动公司级应急救援预案,进行抢险救援。13.3贮罐爆炸、开裂,厂区以外也受到危害时,在启动公司级应急救援预案的同时,应立即上报当地政府,启动政府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14.事故应急救援终止程序14.1液氨贮罐发生的泄漏、着火、爆炸得到控制后,在通过倒槽、稀释后,全部将罐内液氨处理完毕,稀释的废氨水收集送化学车间废水处理系统,周边地区大气中氨浓度小于30mg/m3时,由事故应急救援总指挥宣布液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结束。14.2液氨事故应急救援结束后,由生产办公室通知各相关部门事故危险已解除,由应急疏散队负责通知周边村庄及公司生活区人员,事故危险已解除,可以返回居住区。15.应急培训计划为便于在发生液氨事故时能够迅速组织抢险救援和人员的疏散撤离,应定期对应急救援人员和公司员工以及周边居住人员进行应急培训和教育。应急带压堵漏人员应经过培训,并持有相应的作业资格证书。15.1应急救援人员培训:公司的应急救援人员应选择身体状况良好,具有较高文化素质,便于通讯联系,以及具有丰富的本岗位工作经验的人员组成,为提高应急救援人员的救援能力和水平,由各应急救援专业队负责人每年对其队员进行不低于两次的培训。15.2员工应急响应的培训,公司的员工每季度由所在车间进行应急响应的培训。15.3周边人员应急响应的培训,公司周边的村民,应由公司办公室协助村委进行应急响应的知识宣传教育,周边企业人员应由公司生产处协助周边企业搞好响应的知识宣传,公司居民由公司办公室对住户进行应急响应的知识宣传教育。16.演练计划为确保在发生液氨事故时,能够及时组织应急救援,每年都要定期开展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