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化学综合实验【例1】(2014河南二模)一溴乙烷为无色液体,熔点-119.1 ,沸点38.4 ,常用于汽油的乙基化、冷冻剂和麻醉剂。制备一溴乙烷的反应原理为nabr+h2so4hbr+nahso4 ,ch3ch2oh+hbrch3ch2br+h2o。实验室可用如下装置制备一溴乙烷:某学生的实验过程和具体操作可简述如下: 查阅资料可知:可能产生的副产物有:ch3ch2och2ch3、ch2brch2br、ch2ch2、br2、so2,其中1,2-二溴乙烷为无色液体,熔点9.3 ,沸点131.4 。油层a用浓硫酸处理可以除掉乙醚、乙醇和水等杂质。请结合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过程中锥形瓶置于冰水混合物中的目的是。(2)水层a中的离子除na+、h+、oh-和br-外,还一定含有,检验该离子的方法是。(3)油层a、b均呈微黄色。该学生猜测油层b除一溴乙烷外还可能含有其他一种或多种副产物,为验证其成分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操作。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步骤1:将油层b转移至中,再加入足量稀na2so3溶液充分振荡,静置 步骤2:取步骤1的水层少量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酸化,再加入适量新制氯水及少量ccl4,充分振荡,静置溶液分层,下层呈橙红色,证明步骤3:将步骤1的油层充分洗涤、干燥后装入蒸馏装置中,至温度计升高至45 左右馏出蒸气的温度稳定在38 左右,不再有蒸气馏出时,将蒸馏烧瓶中残留液体置于冰水浴中冷却,凝结成白色固体,则证明油层b中含有1,2-二溴乙烷(4)该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加入了10 ml乙醇(0.17 mol),足量浓硫酸,适量水,以及0.15 mol溴化钠,最后蒸馏获得了10.9 g一溴乙烷产品。请计算产率为(用小数表示,保留两位小数)。答案(1)防止产品挥发损失(2)s取少量水层a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酸化,再滴加少量的bacl2溶液,若产生浑浊,有s,否则无s(3)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分液漏斗液体分层,下层液体逐渐褪为无色油层b中含有br2水浴加热(4)0.67解析95%乙醇、水和浓硫酸,冰水冷却,边搅拌边缓慢加入nabr粉末,反应生成的hbr和乙醇发生取代反应得到一溴乙烷,分液小火加热得到馏出液,在分液漏斗中分层得到油层a,再边用冰水冷却,边加入适量浓硫酸,通过分液得到水层b和油层b,得到一溴乙烷。(1)一溴乙烷的沸点较低,易挥发,所以锥形瓶置于冰水混合物中的目的是防止产品挥发损失,减少损耗。(2)制备一溴乙烷所用试剂有浓硫酸,所以水层a中的离子除na+、h+、oh-和br-外,一定还有s;s的检验方法是:取少量水层a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酸化,再滴加少量的bacl2溶液,若产生浑浊,有s,否则无s。(3)步骤2中溶液出现分层现象,所以将油层b转移至分液漏斗中,便于分离溶液;一溴乙烷中可能含有ch3ch2och2ch3、ch2brch2br、ch2ch2、br2、so2等杂质,而使溶液显黄色。一溴乙烷的密度比水大,na2so3溶液可以吸收br2、so2在溶液的上层,一溴乙烷等油层在溶液的下层,所以出现的现象是液体分层,下层液体逐渐褪为无色;步骤2中用新制氯气和四氯化碳溶液萃取,溶液分层,下层呈橙红色,证明原油层b中含有br2;步骤1的油层中含有一溴乙烷、ch2brch2br等,一溴乙烷的沸点较低,所以控制温度在38 左右时馏出的馏分是一溴乙烷,常用水浴加热的方法,控制温度。(4)乙醇的物质的量大于溴化钠的物质的量,所以理论上生成0.15 mol的一溴乙烷,实际得到=0.1 mol的一溴乙烷,所以产率= =0.67。【例2】(2015山西祁县模拟)已知:正丁醛是一种化工原料。某实验小组利用如下装置合成正丁醛。发生的反应为ch3ch2ch2ch2ohch3ch2ch2cho。反应物和产物的相关数据列表如下:沸点/密度/gcm-3水中溶解性正丁醇117.70.810 9微溶正丁醛75.70.801 7微溶实验步骤如下:将6.0 g na2cr2o7放入100 ml烧杯中,加30 ml水溶解,再缓慢加入5 ml浓硫酸,将所得溶液小心转移至b中。在a中加入4.0 g正丁醇和几粒沸石,加热。当有蒸气出现时,开始滴加b中溶液。滴加过程中保持反应温度为9095 ,在e中收集90 以下的馏分。将馏出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去水层,有机层干燥后蒸馏,收集7577 馏分,产量2.0 g。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能否将na2cr2o7溶液加到浓硫酸中,说明理由:。(2)加入沸石的作用是,若加热后发现未加沸石,应采取的正确方法是 。(3)上述装置图中,b仪器的名称是,d仪器的名称是。(4)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填字母)。a. 润湿b. 干燥c. 检漏d. 标定(5)将正丁醛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分液时,水在(填“上”或“下”)层。(6)本实验中,正丁醛的产率为。答案(1)不能,因为浓硫酸的密度大,且遇到水放出大量的热,容易发生迸溅(2)防止暴沸冷却后补加(3)滴液漏斗直形冷凝管(4)c(5)下(6)51%解析(1)因为浓硫酸的密度大,且遇到水放出大量的热,所以不能将na2cr2o7溶液加到浓硫酸中,否则容易发生迸溅。(2)加入沸石的作用是防止暴沸,若加热后发现未加沸石,应该冷却后补加。(3)b仪器的名称是滴液漏斗,d仪器的名称是直形冷凝管。(4)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须进行的第一项操作是检漏。(5)正丁醛密度为0.801 7 gcm-3,小于水的密度,故分层水层在下方。(6)设正丁醛的产率为x,则正丁醇的利用率为x,根据关系式,c4h10oc4h8o74724x g2 g解得:x=51%【例3】(2015河北唐山模拟)实验室用乙酸和正丁醇制备乙酸正丁酯。有关物质的相关数据如下表: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密度/gcm-3沸点/溶解度/100 g 水正丁醇740.80118.09冰醋酸601.045118.1互溶乙酸正丁酯1160.882126.10.7操作如下:在50 ml三颈烧瓶中,加入18.5 ml正丁醇和13.4 ml冰醋酸, 34滴浓硫酸,投入沸石。安装分水器(作用:实验过程中不断分离除去反应生成的水)、温度计及回流冷凝管。将分水器分出的酯层和反应液一起倒入分液漏斗中,水洗,10% na2co3洗涤,再水洗,最后转移至锥形瓶,干燥。将干燥后的乙酸正丁酯滤入烧瓶中,常压蒸馏,收集馏分,得15.1 g乙酸正丁酯。请回答有关问题:(1)冷水应该从冷凝管(填“a”或“b”)端管口通入。(2)仪器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步骤“不断分离除去反应生成的水”,该操作的目的是。(4)步骤中用10% na2co3溶液洗涤有机层,该步操作的目的是 。(5)进行分液操作时,使用的漏斗是(填字母)。(6)步骤在进行蒸馏操作时,若从118 开始收集馏分,产率偏(填“高”或“低”),原因是。(7)该实验过程中,生成乙酸正丁酯的产率是 。答案(1)a(2)ch3cooh+ch3ch2ch2ch2ohch3cooch2ch2ch2ch3+h2o(3)使用分水器分离出水,使平衡正向移动,提高反应产率(4)除去产品中含有的乙酸等杂质(5)c(6)高会收集到少量未反应的冰醋酸和正丁醇(7)65%解析(1)为了增强水的冷凝效果,冷水应该从冷凝管下口a端管口通入。(2)在仪器a中乙酸与正丁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产生乙酸正丁酯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ch2ch2ohch3cooch2ch2ch2ch3+h2o。(3)步骤“不断分离除去反应生成的水”是因为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减小生成物水的浓度,可以使该平衡正向移动,提高反应产率。(4)步骤中得到的酯中含有未完全反应的挥发出的乙酸,用10% na2co3溶液洗涤有机层,该步操作的目的就是除去产品中含有的乙酸等杂质。(5)进行分液操作时,使用的是梨形漏斗,c正确。(6)由于正丁醇的沸点是118.0 ,乙酸的沸点是118.1 ,所以步骤在进行蒸馏操作时,若从118 开始收集馏分,正丁醇和乙酸也混在其中,使得收集的产物质量偏多,所以产率偏高。(7)乙酸正丁酯的物质的量是=0.13 mol,n(乙酸)=0.23 moln(正丁醇)=0.2 mol,所以反应产生的酯应该按照醇来计算,该实验过程中,生成乙酸正丁酯的产率是 100%=65%。【例4】(2015江西上饶二模)乙醛能与银氨溶液反应析出银。如果条件控制适当,析出的银会均匀地分布在试管壁上,形成光亮的银镜,这个反应又叫银镜反应。银镜的光亮程度与反应条件有关。某课外活动小组同学在课外活动中对乙醛的银镜反应进行了探究。. 探究银镜反应的最佳实验条件的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序号银氨溶液/ml乙醛的量/滴水浴温度/反应混合液的ph出现银镜时间1136511521345116.531565114413301195135011661580113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只进行实验1和实验3,其探究目的是 。(2)推理当银氨溶液的量为1 ml,乙醛的量为3滴,水浴温度为40 ,反应混合液ph为11时,出现银镜的时间范围是。(3)进一步实验还可探究对出现银镜快慢的影响。. 探究对废液的回收处理:银氨溶液放久后会变成氮化银而引起爆炸,直接排放会污染环境,且造成银资源的浪费。通过查找资料,已知从银氨溶液中提取银的一种实验流程如下:(4)操作的方法是把ag2s和铁粉放到烧杯中加浓盐酸搅拌煮沸,使ag2s变成银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过滤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填字母)。(5)操作应在(填实验室设备名称)中进行。(6)要洗去试管壁上的银镜,采用的试剂是(填名称)。答案. (1)比较乙醛用量不同时生成银镜的时间(速度或质量均可)(2)6.59 min(3)银氨溶液的用量不同或ph不同. (4)ag2s+fe+2hcl2ag+fecl2+h2sbef(5)通风橱(6)稀硝酸解析(1)对比实验1和实验3的反应条件,其他条件相同,只有乙醛的用量不同,其实验目的是:比较银镜反应中,乙醛用量不同对生成银镜的影响。(2)由实验2和实验4知:银氨溶液的量为1 ml,乙醛的量为3滴,反应混合液ph为11时,水浴温度为45 ,出现银镜时间为6.5 min,水浴温度为30 ,出现银镜时间为9 min,其他条件相同,随着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故当银氨溶液的量为1 ml,乙醛的量为3滴,水浴温度为40 ,反应混合液ph为11时,出现银镜的时间应在6.59 min之间;银镜反应实验如果条件控制适当,析出的银会均匀地分布在试管壁上,形成光亮的银镜,银镜的光亮程度与反应条件有关。(3)要探究银氨溶液的用量对出现银镜快慢的影响,需设计对比实验:银氨溶液的用量不同,保持乙醛的量、水浴温度、反应混合液的ph相同,测量比较生成银镜的时间。(4)把ag2s和铁粉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泸州市重点中学2026届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情景交际公开课课件
- 人教版 2024 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早期现代化的初步探索和民族危机加剧》测试卷(附答案)
- 学校常态化疫情防控方案
- 恒丰银行反洗钱培训课件
- 小学语文第一单元的复习方案
- 2026届安徽省滁州西城区中学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 宣化叉车实操考试试题及答案
- 新安化工考试试题及答案
- 无领导面试题及答案
- 双方签定协议书
- 2024-2025学年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培优卷(北师大版)含答案
- 2025福建福州市鼓楼区国有资产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公开招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0套)
- 2025年12345热线考试题库
- 多余物控制管理办法
- 2025年卫生健康行业经济管理领军人才试题
- 河南省洛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物理试卷
- 雅思介绍课件
- 《电商直播运营》教案-任务1 直播平台与岗位认知
- 反邪教宣讲课件
- 2025年重庆市高考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