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种混合制冷剂各自的物理性质沸点临界温度临界压力.doc_第1页
5种混合制冷剂各自的物理性质沸点临界温度临界压力.doc_第2页
5种混合制冷剂各自的物理性质沸点临界温度临界压力.doc_第3页
5种混合制冷剂各自的物理性质沸点临界温度临界压力.doc_第4页
5种混合制冷剂各自的物理性质沸点临界温度临界压力.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甲烷物理性质甲烷是无色、无味、可燃和微毒的气体。甲烷对空气的重量比是0.54,比空气约轻一半。甲烷溶解度很 小,在20、0.1千帕时,100单位体积的水,只能溶解3个单位体积的甲烷。同时甲烷燃烧产生明亮的蓝色火焰,然而有可能会偏绿,因为燃甲烷要用玻璃导管,玻璃在制的时候含有钠元素,所以呈现黄色的焰色,甲烷烧起来是蓝色,所以混合看来是绿色。 熔点:-182.5 沸点:-161.5 蒸汽压53.32kPa/-168.8 饱和蒸气压(kPa):53.32(-168.8) 相对密度(水=1)0.42(-164)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0.5548(273.15K、101325Pa) 燃烧热:890.31KJ/mol 总发热量:55900kJ/kg(40020kJ/m3) 净热值:50200kJ/kg(35900kJ/m3) 临界温度():-82.6 临界压力(MPa):4.59 爆炸上限%(V/V):15.0 爆炸下限%(V/V):5.0 闪点():-188 引燃温度():538 分子直径0.414nm 标准状况下密度为0.717g/L,极难溶于水乙烯的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乙烯是一种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密度为1.25g/L,比空气的密度略小,难溶于水,易溶于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 外观与性状:无色气体,略具烃类特有的臭味。少量乙烯具有淡淡的甜味。 吸收峰:吸收带在远紫外区 pH:水溶液是中性 熔点():-169.4 沸点():-103.9 相对密度(水=1):0.61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0.98 饱和蒸气压(kPa):4083.40(0) 燃烧热(kJ/mol):1411.0 临界温度():9.2 临界压力(MPa):5.04 闪点(fp):无意义 引燃温度():425 爆炸上限%(V/V):36.0 爆炸下限%(V/V):2.7 溶解性: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酮、苯,溶于醚。溶于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丙烷物理性质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气体,纯品无臭。 熔点(): -187.6 沸点(): -42.1 相对密度(水=1): 0.58(-44.5) 着火点(): 450,易燃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1.56 饱和蒸气压(kPa): 53.32(-55.6) 燃烧热(kJ/mol): 2217.8 临界温度(): 96.8 临界压力(MPa): 4.25 闪点(): -104 引燃温度(): 450 爆炸上限%(V/V): 9.5 爆炸下限%(V/V): 2.1 溶解性: 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 在低温下容易与水生成固态水合物,引起天然气管道的堵塞。丙烷在较高温度下与过量氯气作用,生成四氯化碳和四氯乙烯ClC=CCl ;在气相与硝酸作用,生成1-硝基丙烷CHCHCHNO、2-硝基丙烷(CH)CHNO、硝基乙烷CHCHNO和硝基甲烷CHNO的混合物。上丙烷可从油田气和裂化气中分离得到2。在空气中燃烧化学方程式:CH8 + 5O点燃3CO + 4HO异戊烷物理性质中文名称: 异戊烷 英文名称: isopentane 中文名称2: 2-甲基丁烷 英文名称2: 2-methylbutane CAS No.: 78-78-4 分子式: C5H12 分子量: 72.15 结构: CH3-CH(CH3)-CH2-CH3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透明的易挥发液体,有令人愉快的芳香气味。 熔点(): -159.4 沸点(): 27.8 相对密度(水=1): 0.62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2.48 饱和蒸气压(kPa): 79.31(21.1) 燃烧热(kJ/mol): 3504.1 临界温度(): 187.8 临界压力(MPa): 3.33 闪点(): -56 引燃温度(): 420 爆炸上限%(V/V): 7.6 爆炸下限%(V/V): 1.4 溶解性: 不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主要用途: 用于有机合成,也作溶剂。 危害危险健康危害: 主要有麻醉及轻度刺激作用。可引起眼和呼吸道的刺激症状,重者有麻醉症状,甚至意识丧失。慢性影响:眼和呼吸道的轻度刺激。皮肤长期接触可发生轻度皮炎。 燃爆危险: 本品极度易燃。 危险特性: 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强烈反应, 甚至引起燃烧。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氮气物理性质氮在常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且通常无毒。氮气占大气总量的78.12%(体积分数),在标准情况下的气体密度是1.25g/L,氮气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中大约只溶解0.02体积的氮气。氮气是难液化的气体。氮气在极低温下会液化成无色液体,进一步降低温度时,更会形成白色晶状固体。在生产中,通常采用黑色钢瓶盛放氮气。其他物理性质见下表: 项 目属 性化学式N2相对分子质量28.013熔点63.15K,-210沸点,101.325kPa(1atm)时77.35K,-195.8临界温度126.1K,-147.05临界压力3.4MPa,33.94bar,33.5atm,492.26psia 临界体积90.1cm3/mol 临界密度0.3109g/cm3 临界压缩系数0.292液体密度,-180时0.729g/cm3液体热膨胀系数,-180时0.00753 1/ 表面张力,-210时12.210-3 N/m,12.2dyn/cm 气体密度,101.325 kPa(atm)和70F(21.1)时1.160kg/m3,0.0724 lb/ft3气体相对密度,101.325 kPa(1atm)和70F时(空气=1) 0.967汽化热,沸点下202.76kJ/kg,87.19 BTU/1b 熔化热,熔点下25.7kJ/kg,11.05 BTU/1b气体定压比热容cp,25时1.038kJ/(kg k),0.248 BTU/(1bR)气体定容比热容cp,25时0.741kJ/(kg k),0.177 BTU/(1bR)气体比热容比,cp/cv1.401液体比热容,-183时2.13kJ/(kgk),0.509 BTU/(1bR)固体比热容,-223时1.489kJ/(kgk),0.356 BTU/(1bR)溶解度参数9.082(J/cm3 )0.5液体摩尔体积34.677cm3 /mol在水中的溶解度,25时17.2810-6(w)气体黏度,25时175.4410-7Pas,175.44P液体黏度,-150时0.038mPa s,0.038 cp气体热导率,25 时0.02475W/(m K)液体热导率,-150时0.0646W/(m K)临界温度 (1)定义或解释 物质处于临界状态时的温度。 物质以液态形式出现的最高温度。 (2)说明 每种物质都有一个特定的温度,在这个温度以上,无论怎样增大压强,气态物质不会液化,这个温度就是临界温度。因此要使物质液化;首先要设法达到它自身的临界温度。有些物质如氨、二氧化碳等,它们的临界温度高于或接近室温,对这样的物质在常温下很容易压缩成液体。有些物质如氧、氮、氢、氦等的临界温度很低,其中氦气的临界温度为一268。C。要使这些气体液化,必须相应的要有一定的低温技术,以使能达到它们各自的临界温度,然后再用增大压强的方法使它液化。 通常把在临界温度以上的气态物质叫做气体,把在临界温度以下的气态物质叫做汽。 临界温度物质处于临界状态时的温度,称为“临界温度”。降温加压,是使气体液化的条件。但只加压,不一定能使气体液化,应视当时气体是否在临界温度以下。如果气体温度超过临界温度,无论怎样增大压强,气态物质也不会液化。例如,水蒸汽的临界温度为374,远比常温度要高,因此,平常水蒸汽极易冷却成水。其他如乙醚、氨、二氧化碳等,它们的临界温度高于或接近室温,这样的物质在常温下很容易被压缩成液体。但也有一些临界温度很低的物质,如氧、空气、氢、氦等都是极不容易液化的气体。其中氦的临界温度为-268。要使这些气体液化。必须具备一定的低温技术和设备,使它们达到它们各自的临界温度以下,而后再用增大压强的方法使其液化。 导体由普通状态向超导态转变时的温度称为为超导体的转变温度,或临界温度,用Tc 表示液体能维持液相的最高温度叫临界温度。 英文表述:In physical chemistry, thermodynamics, chemistry and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a critical point, also called a critical state, specifies the conditions (temperature, pressure and sometimes composition) at which a phase boundary ceases to exist. There are multiple types of critical points such as vaporliquid critical points and liquidliquid critical points.附录1:水蒸汽饱和温度和压力的关系表(表压力) 6 ?6 # % Q0 d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1 / q* B& ; f) ) r8 C& ?3 w( Wh & # J+ b7 j# E0 99.1 119.9 133.3 143.4 151.7 158.7 164.8 170.3 175.2 179.8 Y R* V6 w3 F$ % m* t/ z8 j1 148 187.9 191.5 195 198.2 201.3 204.2 207 209.7 212.3# O& b) 2 2 2 214.8 216.9 219.5 221.9 224.6 226.7 228.3 230 231.9 233.86 i* f5 W8 Z# g8 S# # T3 235.6 237.4 239.1 240.8 242.5 244.1 245.7 247.3 248.8 250.3# P4 4 G2 D2 I N) G4 251.8 253.2 254.6 256 257.4 258.7 260 261.3 262.6 263.9# - B/ b5 l1 0 l0 , L5 256.1 266.3 267.6 268.7 269.9 271 272.2 273.3 274.4 275.54 t. 5 e a6 276.6 277.7 278.7 279.8 280.8 281.8 282.8 283.3 284.8 285.8: _1 c0 q) 7 286.7 278.7 288.6 289.6 290.5 291.4 292.1 292.7 293 294.8+ S- s0 F% c* m! n& 9 |7 3 d8 w) N8 295.8 296.7 297.5 298.4 299.2 300 300.9 301.7 302.5 303.3/ U! Y8 9 304.1 304.9 305.6 306.4 307.2 308 308.7 309.5 310.2 310.9 m. ; ?1 R( Z C10 311.7 312.4 313.1 313.8 314.6 315.3 316 316.7 317.3 318$ l3 i& z6 11 318.7 319.4 320.1 320.7 321.4 322.1 322.8 323.4 324 324.62 Y; Q2 12 325.3 325.9 326.6 327.2 327.8 328.4 329 329.6 330.2 330.82 M2 n9 O( 13 331.4 332 332.6 333.2 333.8 334.3 334.9 335.5 336.1 336.68 W( Pl) 14 337.2 337.8 338.4 338.9 339.5 340 340.5 341 341.6 342.1& F5 H15 342.7 343.2 343.7 344.2 344.8 345.3 345.8 346.3 346.8 347.3; Z2 q2 16 347.8 348.3 348.8 349.3 349.8 350.3 350.8 351.3 351.8 352.3 Y! R+ v# X0 : s5 r) M$ C , X+ W$ q/ r8 v, E% y( E有一个压力对应饱和温度的近似关系,把压力单位换算成bar后,开四次方再乘以100,即对应的 饱和温度,如0.1MPA即1bar,开四次方后再乘100。一般情况下可以进行近似处理:2bar 的饱和蒸汽的温度是120度,3bar 的饱和蒸汽的温度是130度,以此类推。丙烷,乙烯,异戊烷 冷剂储罐,操作温度25度,压力0.3-3.9MPa,设计压力4.31,设计温度应该是多少?(我图纸上的是66度)这个冷剂储罐为卧式容器,长度6450mm,内径1600,请问安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