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沽河特大桥跨S209省道 (48+80+80+48)m连续梁施工方案目 录第一章 编制依据1第二章 工程概况12.1、工程概况12.2、工程地质情况82.3、水文地质情况8第三章 施工部署83.1施工准备83.2施工进度计划安排103.3劳动力安排103.4主要机械设备103.5施工平面布置113.6施工临时用电布置113.7临时用水11第四章 施工方案124.1、桩基施工124.2、承台施工124.3、墩台施工194.4、刚构连续梁施工204.5、塔吊施工594.6、施工质量注意事项60第五章 冬期施工保温措施615.1、拌和站冬期施工保温措施615.2、钢筋加工冬期施工保温措施625.3、墩台冬期施工保温措施635.4、梁体冬期施工保温措施65第六章 夏期施工措施676.1混凝土的搅拌676.2混凝土的运输676.3混凝土浇注686.4养护和拆模696.5其他要求70第七章 施工安全防护方案717.1、主桥跨线位置情况717.2、总体施工方案727.3、总体工期安排747.4、安全防护方案757.5、安全保证措施82第七章 安全措施83第八章 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85附:临时设计检算91附件1:245#、247#墩0#节段支架计算书;91附件2:246#墩0#节段支架计算书;91附件3:245#、247#墩临时锚固计算书;91附件4:边跨现浇段支架计算书。9193中铁一局青荣城际铁路工程施工指挥部第一项目部 五沽河特大桥(48+80+80+48)m预应力混凝土刚构连续梁施工方案第一章 编制依据1)五沽河特大桥青荣城际施桥-08补01施工图2)有砟轨道预应力混凝土刚构连续梁(双线)(48+80+80+48m)施工图3)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J1155-2011)4)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2010 J1148-2011)5)五沽河特大桥青荣城际施桥-08补02施工图6)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刚构)悬臂浇注施工技术指南TZ324-20107)五沽河特大桥青荣城际施桥-08施工图8)铁路混凝土梁支架法现浇施工技术规程TB10110-20119)建筑施工计算手册(第二版)第二章 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新建青岛至荣成城际铁路五沽河特大桥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市和莱西市境内,主要跨越蒙沙河、五沽河、S209省道、S209省道,桥址范围内地形平坦,跨越多条乡村干道。本桥正线为双线,线间距4.6m,设计速度目标值采用250Km/h。该桥在DK71+786.78DK72+044.48处以48+80+80+48m现浇预应力混凝土刚构连续梁跨越S209省道,设计线路与S209省道线路交角17度,净高6.5m。施工平面图如下:主墩245#、247#墩位于S209省道两侧,246#墩位于S209省道中央,每个墩位16根直径1.5m桩基,最大桩长40.0m;一级承台尺寸14.6m14.6m3.5m,二级承台尺寸8.8m10.6m2.5m;245#、247#桥墩采用变截面圆端形桥墩,墩高均为11.0m、9.0m,246#墩为刚构墩,采用圆形墩,直径4.0m,墩顶向下3m处变宽为矩形4.0*4.0m,高5.5m,244#、248#边墩墩高分别为10.0m、8.5m,顶帽高3.0m。桥位处省道S209现有路面宽24.5m,路面高程31.8m,246#墩顶设计高程为39.4m,墩顶至路面最小高差7.6m。上部结构为48+80+80+48m现浇预应力混凝土刚构连续梁,梁顶宽12.2m。2)梁体概况五沽河特大桥跨S209省道(48+80+80+48m)双线预应力混凝土刚构连续梁。共分69个梁段,墩顶0#段长度为12.0m,圬工量为352.47m3,0#段重量约为916.42T。悬浇梁节段长度为2*2.7m、3.1m、7*3.5m,合拢段长度为2.0m,边跨直线段长7.75m,梁高3.85m,混凝土数量120.5m3,总重量约313.3T。最大悬浇梁节段重量为4#段,重量为151.68t。五沽河特大桥跨S209省道 (48+80+80+48)m连续梁施工方案五沽河特大桥跨S209省道 (48+80+80+48)m连续梁施工方案梁各截面梁高分别为:边跨直线段和跨中处为3.85m,中支点处梁高6.65m,梁横断面形式为单箱单室、变高度、变截面直腹板形式。桥面组成为挡砟墙内侧净宽9.0m,人行道栏杆内侧净宽12.1m,全桥梁顶宽为12.2m,梁底宽6.7m,245#、247#墩处加宽至7.9m。顶板厚度除梁端外均为40cm,梁端加厚至65cm,腹板厚度52至110cm,厚度按折线变化,底板厚度由跨中40cm变化至根部的100cm。中支点、端支点和中跨跨中处设置横隔板,横隔板处各设有进人孔洞一处。每个梁段各腹板距梁顶0.9m和2.05m处设置100mm通风孔,间距1.5-2.0m;排水方式采用两列式排水,于梁顶及人行道保护层内设置2%的横向流水坡,挡砟墙内侧设置150mm泄水孔。3)梁体混凝土材料梁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5,封锚采用强度等级为C55补偿收缩混凝土,主墩临时固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挡砟墙及电缆槽束墙采用C40混凝土,防水层的保护层采用C40纤维混凝土。4)预应力体系钢绞线均采用符合GB/T5224-2003标准的15.2mm高强低松弛钢绞线,抗拉强度标准值fpk=1860MPa,各块段预应力数量见下表:各块段预应力束数量表块段号245#、247#墩边跨预应力束编号245#、247#墩中跨预应力束编号246#墩预应力束编号0#T1 T2 T3 T4 T5 T6 T7 T8 T9 T10-1 T11 T12-2 T10-2 T12-1 Ty F1 F2 F3 F4 F5 F6 F7 F8 F9 F10 F11 F12 F13 F14 F15 T1 T2 T3 T4 T5 T6 T7 T8 T9 T10-1 T11 T12-2 T10-2 T12-1 Ty F1 F2 F3 F4 F5 F6 F7 F8 F9 F10 F11 F12 F13 F14 F15 T1 T2 T3 T4 T5 T6 T7 T8 T9 T10-1 T11 T12-2 T10-2 T12-1 Ty F1 F2 F3 F4 F5 F6 F7 F8 F9 F10 F11 F12 F13 F14 F15 1#T3 T4 T5 T6 T7 T8 T9 T10-1 T11 T12-2 T10-2 T12-1 Ty F3 F4 F5 F6 F7 F8 F9 F10 F11 F12 F13 F14 F15 B14 By2T3 T4 T5 T6 T7 T8 T9 T10-1 T11 T12-2 T10-2 T12-1 Ty F3 F4 F5 F6 F7 F8 F9 F10 F11 F12 F13 F14 F15 B8 By1T3 T4 T5 T6 T7 T8 T9 T10-1 T11 T12-2 T10-2 T12-1 Ty F3 F4 F5 F6 F7 F8 F9 F10 F11 F12 F13 F14 F15 B8 By12#T4 T5 T6 T7 T8 T9 T10-1 T11 T12-2 T10-2 T12-1 Ty F5 F6 F7 F8 F9 F10 F11 F12 F13 F14 F15 B14 By2 B13T4 T5 T6 T7 T8 T9 T10-1 T11 T12-2 T10-2 T12-1 Ty F5 F6 F7 F8 F9 F10 F11 F12 F13 F14 F15 B8 B7 By1T4 T5 T6 T7 T8 T9 T10-1 T11 T12-2 T10-2 T12-1 Ty F5 F6 F7 F8 F9 F10 F11 F12 F13 F14 F15 B8 By1 B73#T5 T6 T7 T8 T9 T10-1 T11 T12-2 T10-2 T12-1 Ty F7 F8 F9 F10 F11 F12 F13 F14 F15 B14 By2 B13 B12T5 T6 T7 T8 T9 T10-1 T11 T12-2 T10-2 T12-1 Ty F7 F8 F9 F10 F11 F12 F13 F14 F15 B8 By1 B7 B6T5 T6 T7 T8 T9 T10-1 T11 T12-2 T10-2 T12-1 Ty F7 F8 F9 F10 F11 F12 F13 F14 F15 B8 By1 B7 B64#T6 T7 T8 T9 T10-1 T11 T12-2 T10-2 T12-1 Ty F9 F10 F11 F12 F13 F14 F15 B14 By2 B13 B12 B11T6 T7 T8 T9 T10-1 T11 T12-2 T10-2 T12-1 Ty F9 F10 F11 F12 F13 F14 F15 B8 By1 B7 B6 B5T6 T7 T8 T9 T10-1 T11 T12-2 T10-2 T12-1 Ty F9 F10 F11 F12 F13 F14 F15 B8 By1 B7 B6 B55#T7 T8 T9 T10-1 T11 T12-2 T10-2 T12-1 Ty F11 F12 F13 F14 F15 B14 By2 B13 B12 B11 B10T7 T8 T9 T10-1 T11 T12-2 T10-2 T12-1 Ty F11 F12 F13 F14 F15 B8 By1 B7 B6 B5 B4T7 T8 T9 T10-1 T11 T12-2 T10-2 T12-1 Ty F11 F12 F13 F14 F15 B8 By1 B7 B6 B5 B46#T8 T9 T10-1 T11 T12-2 T10-2 T12-1 Ty F12 F13 F14 F15 B14 By2 B13 B12 B11 B10 B9T8 T9 T10-1 T11 T12-2 T10-2 T12-1 Ty F12 F13 F14 F15 B8 By1 B7 B6 B5 B4 B3T8 T9 T10-1 T11 T12-2 T10-2 T12-1 Ty F12 F13 F14 F15 B8 By1 B7 B6 B5 B4 B37#T9 T10-1 T11 T12-2 T10-2 T12-1 T14 Ty F13 F14 F15 B14 By2 B13 B12 B11 B10 B9T9 T10-1 T11 T12-2 T10-2 T12-1 Ty F13 F14 F15 B8 By1 B7 B6 B5 B4 B3 B2T9 T10-1 T11 T12-2 T10-2 T12-1 Ty F13 F14 F15 B8 By1 B7 B6 B5 B4 B3 B28#T10-1 T11 T12-2 T10-2 T12-1 T14 Ty F14 F15 B14 By2 B13 B12 B11 B10 B9T10-1 T11 T12-2 T13 T10-2 T12-1 Ty F14 F15 B8 By1 B7 B6 B5 B4 B3 B2 B1T10-1 T11 T12-2 T10-2 T12-1 T13 Ty F14 F15 B8 By1 B7 B6 B5 B4 B3 B2 B19#T11 T12-2 T12-1 T14 T15 Ty F15 B14 By2 B13 B12 B11 B10 B9T11 T12-2 T13 T12-1 Ty F15 B8 By1 B7 B6 B5 B4 B3 B2 B1T11 T12-2 T12-1 T13 Ty F15 B8 By1 B7 B6 B5 B4 B3 B2 B110#T12-2 T12-1 T14 T15 Ty B14 By2 B13 B12 B11 B10 B9T12-2 T13 T12-1 Ty B8 By1 B7 B6 B5 B4 B3 B2 B1T12-2 T12-1 T13 Ty B8 By1 B7 B6 B5 B4 B3 B2 B111#T13 B8 By1 B7 B6 B5 B4 B3 B2 B1T13 B8 By1 B7 B6 B5 B4 B3 B2 B112#T14 T15 B14 By2 B13 B12 B11 B10 B9梁纵向预应力体系:本连续梁纵向预应力腹板束88束,类型均为9-75,顶板束共计70束,其中T10-1、T10-2、T11、T12-1、T12-2类型为19-75,其余为15-75,底板束计40束,其中B1B6为19-75型,B7B12为17-75型,其余为B13、B14为15-75型。全桥纵向预应力均采用双端张拉,并左右对称进行,最大不平衡束不超过1束。、横向预应力体系:采用15.2mm钢绞线,配用BM15-4及BM15P-4型锚具及锚固体系,采用内径7019mm扁型金属波纹管成孔,顺桥向间距50cm,张拉采用YDC240Q型千斤顶,采用单端张拉,张拉、锚固端交替布置。、竖向预应力体系:采用25mm预应力混凝土用螺纹钢筋,型号为PSB830,应符合预应力混凝土用螺纹钢筋(GB/T20065-2006)要求,锚固体系采用JLM-25型锚具,管道形成采用内径35mm铁皮管成孔,张拉才YC60B型千斤顶,顺桥向间距50cm。5)普通钢筋光圆钢筋(HPB235)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钢第一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螺纹钢筋(HRB335)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钢第二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1-2007)规定。6)防水层及保护层材料及施工工艺应符合 “客运专线铁路常用跨度桥面附属设施(通桥(2008)8388A)”要求。2.2、工程地质情况本连续梁位于冲洪积平原及剥蚀平原区,地形平缓,表覆局部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积层素填土,大部分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粉质黏土、细砂、中砂、粗砂、砾砂,地基承载力在180KPa350KPa之间;下伏白垩系上统王氏群泥质粉砂岩、砂岩及砾岩,辉绿岩局部产出,承载力较高,在400KPa800KPa之间。本桥地震基本烈度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反应谱特征周期0.45s,最大冻结深度为0.62m,场地类别为类。2.3、水文地质情况经取水样及土样化验分析,在化学侵蚀环境中,地下水及地表水对混凝土结构无侵蚀性。第三章 施工部署3.1施工准备3.1.1、 现场准备(1)熟悉了解现场情况及周围环境情况,落实现场临时占地,提出临时用地申请并联系办理有关手续,修建施工现场临时设施。(2)清除现场地上地下障碍物,实现“四通一平”即水通、电通、路通、通讯通,平整场地。(3)开工前提交水电供应申请,办理变压器报装及水源引接手续,争取在开工后尽快完成水电临时线路的铺设工作。 3.1.2、 技术准备(1)在接到桥梁墩台身、现浇梁设计图纸后,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审图,并尽快组织组织召开施工技术专题会,明确具体施工时间、施工方法及要求。(2)在图纸会审之后,依据施工技术专题会讨论的施工方法及要求。编写施工方案,并组织对各工种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3)及时编制各种材料计划,提供给物资设备部门。(4)组织技术及管理人员现场勘察地形、地貌情况。(5)备齐工程技术资料管理设备,各种试验设备和计量设备资料齐备,检验合格。 3.1.3、 物资准备(1)开工前落实各项施工用料的计划。(2)对各种材料的进场时间、数量等要提前做好计划,认真组织,专人负责,分阶段陆续进场,提前订货,按时进场,保证使用。 3.1.4、 施工队伍准备(1) 根据本桥施工特点,组织专业施工队伍,满足本工程各专业施工要求。(2) 根据开工日期和施工进度计划安排,制定劳动力需用量计划,组织劳动力进场,并对进场人员进行入场教育。3.1.5、 机械设备准备(1)根据施工总体部署,明确现场使用的设备,按照施工要求,准时进场。(2)根据主要机具需用量计划,及时组织设备进场、安装、调试,保证使用。(3)现场设立施工机械设备的存放和检修场地。(4)现场245#墩右侧、247#、247#墩左侧设置塔吊已建设验收完毕,可以投入使用。3.2施工进度计划安排(1)施工准备: 2012.9.12012.9.24(24天)(2)桩基础: 2012.9.252013.1.20(117天)(3)承台施工: 2013.1.212013.3.10(48天)包括桩身检测(4)墩柱施工: 2013.2.202013.3.17(25天)(5)0段施工: 2013.3.62013.4.15(42天)包括支架搭设、预压、塔吊安装及挂篮安装预压(6)1#10#段悬臂梁施工: 2013.4.162013.7.15(90天)(7)边跨合拢: 2013.7.222013.8.5(15天)(8)中跨合拢: 2013.8.122013.8.26(15天)(9)挂篮拆除: 2013.9.32013.9.9(7天)(10)桥面附属:2013.9.132013.10.12(30天)3.3劳动力安排根据工期安排及工程量情况,本工程高峰期共组织劳动力110人。3.4主要机械设备 施工机械设备(如下表)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序号名称规格型号计划投入数量(台)1汽车吊LT104022自卸汽车斯太尔13钢筋加工设备各型14混凝土搅拌站HZS9015混凝土输送车海诺66混凝土泵车海诺27旋挖钻28冲击钻29水 泵根据需要10泵车211张拉设备根据需要3.5施工平面布置(1)施工平面布置原则本工程主要施工项目为墩台工程和上部工程。进行施工平面设计时,本着方便施工,全局考虑,节约用地,减少投入的布置原则。(2)现场施工平面布置1) 根据平面总体布置的原则,承台施工完的墩台先施工。2) 加工区及材料堆放区存放在边跨外侧的临时钢筋加工场。3) 修建临时施工便道,以方便土方及材料运输。3.6施工临时用电布置于DK72+200处架设510KVA变压器一台,以保证临时用电需要。当遇到非常停电的发生,本工程在施工现场常备1台250kw柴油发电机组,确保24小时施工现场不间断供电。3.7临时用水施工用水需采用1#(DK65+400)拌和站内深水井中取水。水样经即墨市防疫站检验,能够满足施工要求。第四章 施工方案4.1、桩基施工根据地质情况,桩基施工时采用旋挖钻机成孔,本联刚构连续梁桩基础拟投入2台旋挖钻和2台冲击钻进行施工。其中246#墩位于S209省道中央,施工前,对S209省道进行道路改移。4.2、承台施工4.2.1承台基坑开挖及防护245#墩基坑最大深度6.5m,承台一角距离S209省道路肩仅2.0m;247#墩基坑最大深度6.8m,承台一角离S209省道路肩2.5m;246#承台位于S209省道中央,基坑最大深度6.4m,均属于深基坑开挖,因此,承台施工前,为确保S209省道的行车安全,先进行S209省道的改移工作,然后进行承台施工,承台基坑开挖时采用分层放坡开挖的方式进行。由于地下水水位较高,在承台施工前在距承台边5.5m处打井,每侧设置两个,采用井点降水将地下水位降至承台底以下(井点布置图如下图),基坑开挖时,采用1:0.25比例放坡分层开挖。为便于承台模型安装,基坑的四周净尺寸比承台尺寸大1.0m。基坑开挖前应先做好原有排水系统的改移工作。基坑顶距开挖线1.0m以外挖排水沟,防止地表水侵入基坑。基坑开挖完毕后,人工配风镐凿除桩头,进行桩基完整性检测,合格后进入下道工序。4.2.2承台施工承台放样分两次进行,第一次为基坑开挖放样,待挖到设计标高后,浇筑混凝土垫层,用全站仪进行第二次精确定位,用墨线弹出轮廓线,以便绑扎钢筋和支立承台模板。钢筋集中加工,采用平板车运输至现场安装;模板采用大块钢模,现场人工配合机械安装就位;混凝土采用拌合站集中搅拌,罐车运至现场采用溜槽或吊车浇筑,当混凝土倾落高度大于2.0m时,设置串筒辅助浇注,以防止混凝土离析。模板拆除后在养生期内按照规定对承台混凝土进行养护。承台施工拆模后进行基坑回填,回填必须进行分层夯实。具备压路机碾压条件的采用压路机进行碾压。4.2.3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1)大体积混凝土热工计算一级承台尺寸为14.6m14.6m3.5m。所采用的C40混凝土配合比为,承台混凝土配合比C40(水泥(P.O42.5):水泥:粉煤灰:细骨料:粗骨料:减水剂:引气剂:水=1:0.33:2.41:3.33:0.013:0.004:0.48)其中水泥质量为315kg,砂为760kg,石子1049kg,水151kg。根据承台施工计划,若安排在一月份白天施工,则估计室外气温在-10左右。据此进行热工计算如下出机温度及入模温度计算混凝土出机温度计算:冬期混凝土施工定期检测水、外加剂及骨料加入搅拌机时的温度,每个工作班不少于4次。为便于以下热工计算,暂对拌和水、水泥、砂和骨料的温度进行假定(均为可实现的温度),现以Tw=60、Tce=0、Tsa=0、Tg=0分别表示之。砂子的含水量为3%,石子的含水量为1%。砂子中含水重量为Ws=760*3%=22.8 kg,石子中含水重量为Wg=1049*1%=10.49kg扣除砂、石子中含水重量后,实际应加水重量为:Mw=151-22.8-10.49=117.71 kg 根据已知条件及混凝土拌和物温度计算公式:T0=0.92(MceTce+MsaTsa+MgTg)+4.2Tw(Mw-WsaMsa-WgMg)+C1(WsaMsaTsa+WgMgTg)4.2Mw+0.92(Mce+Msa+Mg)拌和后混凝土出机温度为11.0。混凝土经运输和灌注成型后的温度计算混凝土由出机到灌注过程中的温度损失,因运输工具、倒运次数、运输时间、出机温度和室外温度的变化而异,混凝土经过运输和成型后的温度(入模温度)可按下式计算:T2=To-(at+0.032n)(Ts-To)式中 T2混凝土经过运输和成型后的温度(); t 混凝土自运输至成型的时间(h);平均取40min n 混凝土倒运的次数;取2次 Ts 室外气温();平均取-10a 温度损失系数;采用混凝土运输车a=0.25。拌和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为5.1。当室外气温不同,采用不同温度的拌和水所拌制的混凝土的理论的出机及入模温度见下表:混凝土施工不同时段温度计算表序号室外温度环境温度出机温度入模温度Ts砂石水泥水T0T2TsaTgTceTw1302728321527.17 27.82 2252125271623.59 23.92 3201820221619.96 19.97 4151515171616.33 16.03 5101010121612.05 11.57 65555208.35 7.58 70000408.12 6.25 8-500-5509.59 6.22 9-1000-106011.05 6.20 综上所述,为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室外气温在10以下时通过控制水温可满足要求,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满足要求。(大体积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超过28)。混凝土的绝热温升混凝土绝热温升公式为T(t)=WQ(1-e-mt)/C式中:T(t) 混凝土龄期为t时的绝热温升() W每m3混凝土的水泥用量(Kg/m3),根据配合比选定报告W=315 Kg/m3 Q每千克水泥水化热总量,取377(kJ/kg) C混凝土的比热,取0.96kJ/(kg.K)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kg/m3 m与水泥品种、浇筑温度等有关的系数,取0.384 t混凝土龄期(d)各龄期砼水化热绝热温升计算表龄期mt1e-mtWQ/(C)T(t)Tt=10.3840.319 51.516.420 T(1)016.420 t=31.1520.684 35.224 T(3)T(1)18.804 t=62.3040.900 46.356 T(5)T(3)11.132 t=93.4560.968 49.874 T(7)T(5)3.518 t=124.6080.990 50.986 T(9)T(7)1.112 t=2810.7521.000 51.499 T(28)T(26)0.513 混凝土内部实际最高温升计算混凝土内部的中心温度计算公式为Tmax= To + TtTmax砼内部中心最高温度()To砼的入模温度()Tt在t龄期时砼的绝热温升最高值()不同浇筑块厚度、不同龄期的降温系数,查表所得。Tmax= WQ/(C)=51.5各龄期砼中心最高温度计算表时间To()Tt()Tmax()t=127.170.5751.500 56.53 t=30.6560.65 t=60.6259.10 t=90.5957.56 t=120.4851.89 由上表可知,混凝土内部的中心最高温度出现在第3天左右。凝土内部采用循环水降温:在大体积混凝土内部设置循环水降温。根据混凝土截面大小,在混凝土内部每12m设置一层降温水管。降温水管采用导热性能良好的48mm钢管,从钢管的一端注入冷水(水温与混凝土内部温度温差不大于15),从另外一端抽出热水,继续循环利用,布置方案如下图所示:混凝土浇筑过程严格按照分层施工,层厚不大于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放慢浇筑速度,使得混凝土内部温度在浇筑过程尽可能的散发,从而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加强大体积混凝土养护和温度控制。在混凝土表面、底面、中心埋设测温管,进行温度监控,每昼夜不少于4次,入模温度的测量,每工班不少于2次。混凝土浇筑体的表层温度,宜以混凝土表面以内50mm处温度为准。混凝土浇注完毕后,立即覆盖并洒水养护,因四周钢模板散热系数大,也要用土工布或其它保温材料提前覆盖保温,避免内外温度梯度过大。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拆模前后,采用篷布(或塑料布)将暴露面进行混凝土覆盖,周边密封好,作为保温棚,测量棚内温度,将混凝土内外温差控制在20。并在混凝土的暴露面上铺设养生用草帘,设专人对其洒水或采取自流水方案,保持混凝土表面处于湿润状态,防止混凝土表面因脱水而产生干缩裂缝。大体积混凝土拆模时,混凝土芯部与表层、表层与环境温差不得大于20(梁体上述温差不大于15)。大体积混凝土脱模后应继续养护,养护时间按下述条件执行: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时,不小于28天。4.3、墩台施工墩身施工前凿除墩台身与基础结合表面的水泥浆及预留钢筋的附着水泥浆,清除松散砼,同时进行凿毛处理,并用洁净水冲洗干净,桥墩墩身施工缝采用同样方法进行处理。墩身、墩帽及支撑垫石施工采用常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钢筋在集中制作,分组绑扎,主筋接长采用搭接焊或闪光对焊,搭接数量按同一截面不超过50控制。墩台模板采用大块模板,模板吊装采用汽车吊进行吊装。墩柱模板四周由轮扣脚手搭设工作平台,缆风绳四边拉紧,保证柱的中心位置和垂直度准确。混凝土浇筑采用一次浇筑。混凝土水平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大于30cm,混凝土下落高度超过2.0m时,设置串筒或其它减速装置。灌注混凝土时经常检查模板、钢筋及预埋件的位置和保护层尺寸。墩身混凝土施工完并初凝后,马上进行洒水养护或用胶带纸固定塑料薄膜进行全密闭覆盖养生。钢筋绑扎时,注意安装桥墩内综合接地钢筋及套筒,墩身内接地钢筋直径16mm的结构钢筋,钢筋焊接要求双面焊不小于5d且不小于55mm,单面焊不小于10d且不小于100mm,焊缝厚度不小于4mm。并且与基础内综合接地钢筋相连接。接地钢筋各部分应焊接牢固可靠,混凝土浇筑前进行电气回路测量,满足要求后方可浇注。墩台混凝土浇筑前还须预埋好沉降观测标和芯部混凝土测温管。支撑垫石采用专用模板一次浇筑完成,浇筑过程严格控制垫石的平面及高程控制在规范规定范围内。由于246#墩为刚臂墩,墩身施工时,墩身部分主筋必须整体预埋,严禁截断接长,主筋下蹲勾住承台中层钢筋,上端勾住梁体钢筋,箍筋采用单面焊接时,不得焊伤主筋,且墩身净保护层不得小于45mm。混凝土浇注时墩顶梁段与桥墩整体浇注,施工缝设置应符合要求,设置在梗肋底下方0.51.0m范围内。4.4、刚构连续梁施工4.4.1.梁部情况介绍刚构连续梁上部结构为48+80+80+48米连续梁,桥面右侧设声屏障,二期恒载192KN/m。主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为单箱室梁,梁顶宽12.2 m,底宽6.7m至7.9,腹板为直腹板,腹板厚度52110cm,底板厚度40100cm,顶板厚度40cm,中间支点根部梁高6.65m,跨中梁高3.85m,全桥在端支点、中支点及中跨跨中处设有7处横隔板。连续梁箱采用纵、竖、横三向预应力。连续梁梁体每侧共分为12个施工阶段。其中0#段长12.0m,共计混凝土352.47m3;梁体自0#节段左右各划分为10个悬浇段对称布置,节段长度分别为2.7*2m、3.1m、3.5m*8,节段最大重量位于4#段,重151.68吨;中跨合拢段、边跨合拢段长度2.0m;两边跨各有7.75m的现浇段。连续梁共计C55混凝土4953.03m3,普通钢筋773.52t,钢绞线211.4t,高强度精轧螺纹钢31.85t。4.4.2.施工方案介绍根据本桥设计及实际情况,主桥245#、246#、247#墩0节段采用1000mm螺旋管支架现浇施工,不再使用轮扣式扣件支架施工,主桥梁110块采用挂篮悬臂浇筑,各节段砼对称全截面一次浇注;直线段(边跨现浇段)12段采用满堂碗扣钢管支架法现浇施工;边跨合拢段根据现场情况利用现浇段钢管支架及挂篮底、侧模现浇施工合拢,中跨合拢段采用悬挂支架现浇合拢,全截面砼一次浇注。所有临时支撑及支架均进行设计检算满足要求后方进行施工。支架拼装完成后,进行分级加载预压,预压荷载按照梁重量的120%考虑。挂篮采用三角挂篮,设计最大承载200T。0#段及挂篮滑移外模采用专门加工的钢模,滑动节底模采用钢模,0#段底模采用支架作为底模支撑面,上铺竹胶板。内模采用木模,内模支架采用钢管支架。在各阶段施工时,按照安装挂篮锚固需求,预埋好各种预留锚固孔道,以便挂篮拼装能准确就位。现浇梁预留管道密集,浇筑混凝土时预先在波纹管内放入比波纹管内径小5mm的PVC塑料管,混凝土浇注过程和浇筑完成来回抽拔塑料管,保证预应力管道畅通。竖向预应力压浆孔设在梁腹板侧面,在竖向预应力波纹管引出20mm的塑料管,并用密封胶带密封,以保证注浆时清理孔道和孔内空气排出。预应力筋张拉采用专用配套千斤顶进行张拉,张拉采取张拉应力与伸长量双向控制,张拉完成后及时对孔道进行清理和压浆处理。4.4.3. 0#段施工方案4.4.3.1 245#、247#墩0#段支架方案1)外模支架方案根据现场实际情况0#段采用螺旋焊管支架现浇施工,待0#段施工完毕后再拼装挂篮。1、基础处理本刚构连续梁0#段长12.0m,桥面宽12.2m,一级承台尺寸为14.6*14.6m,钢管可直接立于承台顶部,在承台施工时,在承台内预埋纵横各52根20mm钢筋网片,以及竖向112根25mm钢筋与钢管进行焊接相连。2、支架搭设根据现场实际情况0#段施工采用钢管支架现浇施工,0#段支架由钢立柱、主横梁、平联、斜撑、分配梁组成。立柱采用1000mm螺旋管,立柱上采用2cm厚钢板焊接牛腿,横向放置贝雷梁,然后放置底模纵梁(2I28b),之后再放置横向分配梁(I12.6),最后布设纵向桁架、横向10*10cm方木及底模竹胶板;侧模临时支撑纵梁则采用I40b工字钢,顺桥向与墩身联结,以满足平面失稳的构造要求。牛腿施工时,在钢管支墩灌注混凝土前,在钢管开30mm宽度的缝,然后穿入钢板,钢板四周在钢管外侧采用12mm的贴角焊缝焊接,灌注完混凝土后再焊接盖板,各联结杆件之间均采用12mm的贴角焊接。(详见0#段施工支架计算书)。安全通道:与支撑支架分离搭设,基础按脚手架基础处理,通道宽度不小于1.0m,坡度1:1为宜,人行斜道小横杆间距不超过1.5米。爬梯台阶间距不大于300mm。设置护栏杆,上部护身栏杆1.2米,下部护身栏杆距脚手板0.6米,同时设180mm宽档脚板,通道外侧采用密目网垂直封闭。3、支架预压O#段支架搭设完毕且验收合格后,进行支架加载预压,加载重量为节段作用在支架上重量的1.2倍(0#段总重减去墩顶上3.0m范围的重量,约需1m3混凝土块300个)。加载时按照60%、100%、120%三级加载,各级加载后静停1h后测量竖向及横向变形值,第三级加载完成后24h开始卸载,卸载时按100%、60%、0%三级卸载,并逐级观测变形值。2)内模支架方案0#段内模支架采用满堂钢管支架,支架置于底模上,钢管顶部安装U型顶托,顶托上放置I14工字钢,以保证整个支架均匀受力。根据上部荷载情况,钢管间距详细如下:搭设高度H=4.0m(取最大高度,扣除底板、顶板及模板厚度),步距h=1.2m,排数=4排,立杆纵距la=0.9m,立杆横距lb=0.9m。 支架力学检算见后附资料。4.4.3.2 246#墩0#段支架方案0#段支架由钢立柱、主横梁、平联、斜撑、分配梁组成。钢立柱采用1000mm螺旋焊管,共设置2排钢管,每排2根,钢管立柱之间采用10槽钢连接,立柱立于承台顶上,浇注承台时在承台顶部预埋25钢筋与立柱焊接,焊接采用双面焊,焊缝12mm;立柱上焊接2cm厚钢板牛腿,牛腿上放置钢楔,然后放置贝雷梁,其上再铺设桁架,最后满铺方木及竹胶板。钢管立柱顺桥向与墩身联结,满足平面失稳的构造要求。牛腿施工时,在钢管支墩灌注混凝土前,在钢管开30mm宽度的缝,然后穿入钢板,钢板四周在钢管外侧采用12mm的贴角焊缝焊接,灌注完混凝土后再焊接盖板,各联结杆件之间均采用12mm的贴角焊接。(详见0#段施工支架计算书),具体结构见下图:支架预压:O#段支架搭设完毕且验收合格后,进行支架加载预压,加载重量为节段作用在支架上重量的1.2倍(0#段总重减去墩顶上6.0m范围的重量,约需1m3素混凝土块174个)。加载时按照60%、100%、120%三级加载,纵向放置6排,共计5层,第一层每排8个,第二层每排7个,第三层每排6个,第四层每排5个,第五层3个(详细见下图)。各级加载后静停1h后测量竖向及横向变形值;当第三级加载静停24h后开始分级卸载,卸载时按100%、60%、0%三级卸载,并逐级观测变形值。4.4.3.3 0#段临时支撑及锚固体系方案连续梁临时固结采用在墩两侧布设临时支墩并埋设临时锚固钢筋的方式进行墩梁固结。临时支墩采用1000mm的螺旋焊管,墩两侧各2根,螺旋管纵向间距9.0m,横向间距5.6m,基础为在承台顶面预埋20mm的螺纹钢筋,竖向预埋25mm螺纹钢筋与钢管焊接,焊接采用双面焊满焊,焊缝不小于12mm,每个临时支墩顶部预埋112根25mm钢筋伸入0#段底板内,预埋钢筋伸入墩顶1.0m,伸入0#段长度0.74m,支墩顶至底板0.36m范围内采用硫磺砂浆填充,以便于拆除临时支墩。为提高临时支墩的稳定性能,浇注墩柱时,在墩柱中预埋I28a工字钢,临时支墩施工时,与临时支墩焊接相连;支墩之间横联采用I28a工字钢,斜撑则采用12.6槽钢连接。临时固结布置图如下:245#、247#墩固结示意图246#墩临时固结示意图4.4.3.4 支座安装施工连续梁主墩采用LXQZ球型钢支座,型号为LXQZ-35000型支座,边墩为LXQZ-7000型支座。根据设计要求正确安装固定、横向、纵向及多向支座,并根据图纸要求设置支座预偏量。 支座上下座板安装时必须水平,固定支座上下座板应互相对正,活动支座上下座板横向应互相对正,纵向预留预偏量=1+2(1为梁在预应力、二期恒载及收缩徐变引起的各支点的偏移量,2为各支点处梁体由于实际合拢温度与设计合拢温度之间的温差引起的偏移量),多向活动支座和纵向活动支座背离固定墩预先设置。采用重力灌浆方式安装支座,施工前先凿毛支座就位部分的垫石表面,保证在垫石顶与支座底面留有足够的空隙,清除锚栓预留孔中的杂物,安装灌浆用模板,并用水将垫石表面浸湿;支座四角采用钢垫块调整标高,就位后,在支座与垫石之间预留20-30mm的空隙,以便灌注无收缩高强度灌注材料。灌注前计算浆体体积,备料足充,一次灌满,灌浆时,先灌注支座预留锚栓孔,当支座孔接近灌满时,再由支座中心部位向四周注浆,直至支座底板周边间隙观察到灌浆材料全部灌满为止。待灌浆材料终凝后,可拆除模板,检查是否有漏浆,必要时进行补浆。4.4.3.5 0#段施工1)平整墩身周围的场地,按照支架的设计方案搭设临时支架,临时支架采用螺旋钢管搭设。临时支架的安装完成后认真检查各各杆件的连接情况及是否按照设计施工。2)安装永久支座及浇筑临时支墩混凝土。永久支座安装前认真检查支座的轴线及高程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临时支墩采用C50的混凝土,临时支墩采用C50混凝土,支墩顶面及底面均铺设一层塑料薄膜,使其与墩顶及梁底砼面隔离,高程高出永久支座2mm。3)模板工程安装底模。底模采用2cm厚的竹胶板,10cm*10cm方木按30cm间距钉在底模竹胶板上,以增加底模的刚度。外侧模安装0#段箱梁两端采用悬浇挂篮施工的外侧模,箱梁中部的外侧模新加工定型钢模进行安装。内模支架及模板安装内模主要采用组合钢模,另辅以部分木模,端模安装0#段堵头端模采用小块钢模拼装,钢模外用普通钢管设背杠,背杠拉杆与梁段纵向钢筋焊接。4) 钢筋安装梁体钢筋均采用搭接焊接长,搭接接头单面焊焊接长度大于10d,同一截面钢筋接头不超过50%。梁体钢筋最小保护层除顶板顶层为30mm外,其余均为35mm,绑扎扎丝的尾段不得伸入保护层内。钢筋绑扎顺序为:先绑扎底板底层钢筋网腹板箍筋(第一层),横隔板钢筋网底板第二层钢筋网腹板纵向钢筋、横隔板内横向钢筋安装竖向粗钢筋安装横隔板内横向粗钢筋腹板、横隔板内架立钢筋绑扎腹板箍筋及横隔墙竖向钢筋网绑扎顶层钢筋网安装纵向预应力管道及横向预应力束绑扎表层钢筋网绑扎桥面预埋钢筋。施工中为确保腹板、顶板、底板钢筋的位置准确,应根据实际情况加强架立钢筋的设置,采用增加架立数量或增设W型或矩形的架立钢筋等措施。钢筋安装时如与预应力束(管道)相碰时,适当移动钢筋的位置,竖向预应力筋与纵向波纹管道(横向束)相碰时应适当移动竖向筋的位置。钢筋绑扎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及技术交底进行施工,预应力管道精心操作,定位准确、牢固。0#段钢筋管道密集,钢束管道位置采用定位钢筋固定,定位钢筋牢固地焊接在钢筋骨架上,定位钢筋基本间距60cm,在钢束曲线段适当加密到不大于30cm,并保证管道位置正确。当预应力管道位置与骨架钢筋发生冲突时,保证管道位置不变,适当移动普通钢筋位置。5)预应力施工0#段为三向预应力结构,纵向预应力采用高强度(fpk=1860MPa)、低松弛钢绞线,其中将预埋顶板15-75钢绞线管道34束,19-75钢绞线管道8束,腹板9-75钢绞线管道30束,采用金属波纹管成孔,波纹管焊接接长;梁体顶板及横隔板横向预应力钢束,采用高强度(fpk=1860MPa)、低松弛采用4-75预应力钢绞线45束,扁形金属波纹管成孔。腹板竖向预应力筋采用25精轧螺纹钢筋104根,压浆管道对于腹板束、顶板束在0段管道中部设置三通管,以利于排气,保证压浆质量。预应力张拉顺序为先腹板束,后顶板束,从外到内左右对称进行,先张拉纵向再竖向再横向,并及时压浆。预应力采用双控措施,预施应力值以油压表读数为主,以预应力筋的伸长值进行校核。预应力施工过程中应保持两端的伸长量基本一致。(1)纵向预应力钢束腹板纵向预应力钢束F1-F2采用9-75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采用BM15-9锚具锚固。钢绞线锚下张拉控制应力为1265MPa。其预应力布置如附图(单位:mm)。纵向预应力图( 单位:cm)纵向预应力管道采用内径100mm金属波纹管成孔,波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妇幼保健试题库及答案
- 扭矩系数试验课件
- 扫地车安全教育培训总结课件
- 2025年注会会计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中职护理基础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化工职称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体育教育自考试题及答案
- 情景课件教学课件
- 泰安数学中考试题及答案
- 悯农重点课件
- 2024年儿童保健技能大赛理论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屋顶拆除施工方案设计
- 实验室用危化品的管理
- 医药代表大客户管理经验分享
- 无人机飞行安全应急预案
- 2024-2025学年中职历史世界历史高教版(2023)教学设计合集
- 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三四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英语试卷
- 高企认定研发项目及科技成果转化专题培训
- 大学低值耐用品和易耗品管理办法
- 基本公共卫生健康教育服务村医培训课件
- 【完整打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表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