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学习之元代文学要点归纳.doc_第1页
中国古代文学学习之元代文学要点归纳.doc_第2页
中国古代文学学习之元代文学要点归纳.doc_第3页
中国古代文学学习之元代文学要点归纳.doc_第4页
中国古代文学学习之元代文学要点归纳.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编 元代文学元朝民族等级表l 等级 名称 民族 l 第一等 蒙古人 蒙古族 l 第二等 色目人 原西夏人和畏兀儿人等 l 第三等 汉人 原金统治区的汉族和契 l 丹、女真等族 l 第四等 南人 原南宋统治区的汉族 l 和其他民族幻灯片4元代文学概况l 元曲l 有元一代的文学代表。包括杂剧和散曲两部分。l 杂剧是在宋杂剧、金院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戏剧文学;散曲是金元时期我国北方兴起的一种合乐歌唱的诗歌新体式,包括小令和套数。l 元罗宗信中原音韵序:“世之共称唐诗、宋词、大元乐府,诚哉!”幻灯片5l 元末明初叶子奇草木子:“传世之盛,汉以文,晋以字,唐以诗,宋以理学;元之可传独北乐府耳。”l 近代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序:“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朝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幻灯片6l 关于元杂剧和散曲作家作品的数量:l 据元人钟嗣成录鬼簿、元末明初贾仲明录鬼簿续编辑录,杂剧作家约200人,作品近600种。据明代臧晋叔元曲选、今人隋树森元曲选外编选辑,现存元杂剧作品162种。l 据今人隋树森辑录的金元散曲所载,元代有姓名可考的散曲作家200多人,小令3800多首,套数400多套。幻灯片7l 南北方戏剧圈:l (一)北方戏剧圈以大都为中心,包括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如东平、汴梁、真定、平阳等地。杰出作家有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纪君祥等。剧作较多以水浒故事、公案故事、历史传说为题材,艺术风格绚丽多彩,常给人以激昂、明快的感受。l (二)南方戏剧圈以杭州为中心,包括温州、扬州、建康、平江、松江乃至江西、福建等东南地区。既流行南戏,又演出北方传来的杂剧。幻灯片8l 元曲四大家:l 关于元剧四大家,元明清三代许多评论家各有不同的提法,如周德清说“关、郑、白、马”(中原音韵),何良骏说“马、郑、关、白”(四友斋丛书),王骥德说“王、关、马、白”(曲律),徐复祚说“马、关、白、郑”(曲论)。但关、白、马总是被列入“四大家”之内的,有争议者只是王与郑。幻灯片9l 元杂剧的体制特点:l (一)一般由四折组成一个剧本,每折相当于今天的一幕。l (二)演剧角色可分末、旦、净三类。末分正末、小末;旦分贴旦、搽旦、小旦。l (三)在音乐上,一折只采用一个宫调,不相重复。l (四)全剧只能由正末或正旦一人主唱。正末主唱的称“末本”,正旦主唱的称“旦本”。幻灯片10l 关于“宫调”:l 我国历代称宫、商、角、变徵zh 、徵、羽、变宫为七声。其中以任何一声为主,均可构成一种“调式”。凡以宫为主的调式称“宫”(即宫调式),以其他各声为主的则称为“调”,如“商调”、“角调”等,统称“宫调”。周德清中原音韵记载,元代最通行的宫调有12种,即所谓“五宫七调”,元杂剧中实际应用的只有五宫四调,即仙吕宫、南吕宫、中吕宫、黄钟宫、正宫、大石调、双调、商调、越调,后通称“北九宫”。幻灯片11中国最自然之文学元散曲一、散曲概念 元散曲不仅是元代,也是中国重要的文学形式之一。 散曲虽号称元、明特产,但其根芽培植于宋、金时期。最初兴起于民间,是晚唐至宋代以来吸收了民间的曲词和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的乐曲逐渐形成的新诗体。 词在宋代被雅化后,已经成为比较典型的雅文学,而元散曲却作为一种通俗的诗歌形式在北方流行起来。 元人称散曲为“乐府”或“今乐府”,明初朱有燉在诚斋乐府中首次提出“散曲”一词,但当时仅指“小令”,后才加入“套曲”。 幻灯片12l 二、散曲与词的关系l 曲者,词之变。自金元入主中国,所用胡乐,嘈杂凄紧,缓急之间,词不能按,乃更为新声以媚之。l 明王世贞词藻l 词静而曲动;词敛而曲放;词纵而曲横;词深而曲广;词内旋而曲外旋;词阴柔而曲刚阳;词以婉约为主,别体则为豪放;曲则以豪放为主,别体则为婉约此词、曲精神之所异,亦即性质之所异也。l 任半塘散曲概论作法幻灯片13l 散曲可被看作是词的解放,词为诗余,曲为词余。二者异同如下:l 1.二者均有固定的词牌曲调。l 2.二者均为长短句,曲句与词句相比,长短差异更大,音乐上抑扬顿挫,比词更动听。l 3. 词主要追求文人化,文字典雅,格律细致;散曲则追求通俗化,接近生活用语,充分表达下层市民的思想感情。l 4. 体例上,词分上下阙或上中下阙;但曲不分段,一度到底,韵脚很密,句句押韵,看似格律严,但平仄可通押,创作上比词自由。l 5.词字数固定,曲之曲牌虽也有规定字数,但并不完全受限制。这主要是因为衬字与正字的配合,正字固定,衬字可较为随便地添加。幻灯片14l 衬字:曲牌规定格式之外另加的字,其作用是补充正字语意的缺漏,使内容更加完整充实,语言更加周密丰富,字句与音乐旋律更加贴合。l 可加衬字,是曲与诗词的主要区别之一。它使曲文在遵守格律的前提下,有更大的灵活性,行文造字更为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小令所用的衬字较少,套曲则比较多。l 如:关汉卿【南吕一枝花】不伏老黄钟尾: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搥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 l 如:贯云石【正宫塞鸿秋】代人作 末句依格本应七字(平平平仄平平仄),但写作十四字“今日个病恹恹,刚写下两个相思字”。 本格之外所增加的七个字,即为衬字。 幻灯片15l 散曲的形式l 散曲一般包括套曲和小令两种主要的形式。l 小令原是流行于民间的体制短小的独立只曲,句调长短不一,但有一定的腔调,用韵与字数相对自由,可加衬字,多用于书写个人感情或描绘事物。l 套曲与诸宫调相似,即以小令为单位,将属于同一“宫”或同一“调”的几支或更多的小令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起来,组成联套,又称“散套”或“套数” ,可加衬字。l 套曲可用来叙述较完整的情节,描绘较复杂的心理感情,亦可发论谈理,比小令丰富充实。幻灯片16 杂剧元曲 寻常小令 散曲 小令 带过曲 套数幻灯片17双调夜行船 马致远l 秋思l 尾曲离亭宴煞蛩吟罢一觉才宁贴,鸡鸣时万事无休歇。争名利,何年是彻?l 看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闹攘攘蝇争血。裴公绿野堂,陶令白莲社。爱秋来时那些: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想人生有限杯,浑几个重阳节?嘱咐俺顽童记者:便北海探吾来,道东篱醉了也。双调沉醉东风渔父 黄芦岸白苹渡口,绿杨堤红蓼滩头。虽无刎劲交,却有忘机友,点秋江白鹭沙鸥。傲煞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元好问幻灯片20l 好问字裕之。七岁能詩。年十有四,从陵川郝晋卿学,不事举业,淹贯经传百家,六年而业成。下太行,渡大河,为箕山、琴台等诗,礼部赵秉文见之,以为近代无此作也。于是名震京师。l 兴定五年第,历内乡令。正大中,为南阳令。天兴初,擢尚书省掾,顷之,除左司都事,转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金亡,不仕。l 为文有绳尺,备众体。其诗奇崛而绝雕刿gu ,巧缛而谢绮丽。五言高古沈郁。七言乐府不用古题,特出新意。歌谣慷慨挟幽、并之气。其长短句,揄新声,以写恩怨者又数百篇。兵后,故老幻灯片21l 皆尽,好问蔚为一代宗工,四方碑板铭志尽趋其门。其所著文章诗若干卷、杜诗学一卷、东坡诗雅三卷、锦机一卷、诗文自警十卷。l 晚年尤以著作自任,以金源氏有天下,典章法度几及汉、唐,国亡史作,己所当任。时金国实录在顺天张万户家,乃言于张,愿为撰述,既而为乐夔所沮而止。好问曰:“不可令一代之迹泯而不传。”乃构亭于家,著述其上,因名曰“野史”。凡金源君臣遗言往行,采摭所闻,有所得辄以寸纸细字为记录,至百余万言。今所传有中州集及壬辰杂编若干卷。年六十八卒。篡修金史,多本其所著云。金史卷126列传第六十四文艺下 幻灯片22颍亭留别 其一故人重分携,临流驻归驾。乾坤展清眺,万景若相借。北风三日雪,太素秉元化。九山郁峥嵘,了不受陵跨。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怀归人自急,物态本闲暇。壶觞负吟啸,尘士足悲咤。回首亭中人,平林淡如画。 幻灯片23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五首其二 惨澹龙蛇日斗争,干戈直欲尽生灵。高原水出山河改,战地风来草木腥。精卫有冤填瀚海,包胥无泪哭秦庭。并州豪杰知谁在,莫拟分军下井陉。幻灯片24l 其四:l 万里荆襄入战尘,汴州门外即荆榛。l 蛟龙岂是池中物,虮虱空悲地上臣。l 乔木他年怀故国,野烟何处望行人?l 秋风不用吹华发,沧海横流要此身。癸巳四月二十九日出京塞外初捐宴赐金,当时南牧已骎骎。只知灞上真儿戏,谁谓神州遂陆沉。华表鹤来应有语,铜盘人去亦何心。兴亡谁识天公意,留着青城阅古今。幻灯片26 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缪mio钺yu一九三五年曾於【国风】期刊中对於元好问有一段评论:金自大定,明昌以遗,文风蔚起,遂於蔚末造笃生遗山,卓为一代宗师。其诗嗣响子美,方轨放翁,古文浑雅,乐府疏快。国亡以文献自任,所著【壬辰杂篇】虽失传,而元人纂修【金史】,多本其书,故独称雅正。诗文史学,萃於一身,非第元 明之后无与颉颃xi hng ,两汉以来,固不数数觏也。 摸鱼儿 雁丘词l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 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为谁去。 横汾fn路,寂寞当年萧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自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 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第二章 我国古代杰出的戏剧家关汉卿l 关于关汉卿的评论资料:l 1、元熊自得析津志: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l 2、明臧晋叔元曲选序:关汉卿辈争挟长技自见,至躬践排场,面傅粉墨,以为我家生活,偶倡优而不辞者。l 3、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关汉卿之词,如琼筵醉客。观其词语乃可上可下之才。盖所以取者初为杂剧之始,故卓以前列。l 4、天一阁本录鬼簿于传末附贾仲明凌波仙吊词:珠玑语唾自然流,金玉词源即便有,玲珑肺腑天生就。风月情忒惯熟,姓名香,四大神州。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帅首,捻杂剧班头。l 5、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关汉卿之窦娥冤、纪君祥之赵氏孤儿,即列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l 6、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关汉卿一空倚傍,自铸伟词,而其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故当为元人第一。幻灯片31l 散曲 南吕 一枝花(不伏老) l 攀出墙朵朵花,折临路枝枝柳。花攀红蕊嫩,柳折翠条柔。浪子风流。凭着我折柳攀花手,直煞得花残柳败休。半生来折柳攀花,一世里眠花卧柳。l 【梁州】我是个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愿朱颜不改常依旧。花中消遣,酒内忘忧。分茶攧竹,打马藏阄,通五音六律滑熟,甚闲愁到我心头?伴的是银筝女银台前理银筝笑倚银屏,伴的是玉天仙携玉手并玉肩同登玉楼,伴的是金钗容歌金缕捧金樽满泛金瓯。你道我老也,暂休。占排场风月功名首,更玲珑又剔透,我是个锦阵花营都帅头,曾玩府游州。 幻灯片32l 【隔尾】子弟每是个茅草岗沙土窝初生的兔羔儿乍向围场上走,我是个经笼罩、受索网苍瓴毛老野鸡碴踏得阵马儿熟。经了些窝弓冷箭蜡枪头,不曾落人后。恰不道人到中年万事休,我怎肯虚度了春秋。 l 【尾】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铛铛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会蹴踘,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天哪!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幻灯片33 关汉卿一生共著杂剧67部,今存窦娥冤、鲁斋郎、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蝴蝶梦、拜月亭等18部,其中“旦本”戏12个。最脍炙人口的作品是窦娥冤。幻灯片34蝴蝶梦 故事情节:中牟县农民王老汉到长街买纸笔,路遇皇亲葛彪骑马出游,无理责怪王老汉冲着马头,就把王老汉活活打死。王老汉的三个儿子寻找葛彪论理,又将葛彪打死。兄弟三人被押解开封府。包公审理赵顽驴偷马案后伏几而入睡,梦见一只大蝴蝶救起坠入网中的两只蝴蝶,却不救入网的另一只小蝴蝶。醒来正好审理王家三兄弟打死葛彪一案,三兄弟都把打死葛彪的罪名揽在自己的身上。包公判老大、老二抵命,王母都反对,因为老大老二是已故丈夫前妻的儿子,判小儿偿命,王母却沉默了。最后,包公使用了移花接木的掉包计,将赵顽驴顶替杀人罪犯,救出了王家三兄弟。幻灯片35拜月亭剧情l 书生蒋世隆与王瑞兰在兵荒马乱时候的离合故事。共四折一楔子。剧情是:战乱逃亡之中,王瑞兰与母亲失散,书生蒋世隆也与妹瑞莲失散。世隆与瑞兰相遇,共同逃难中产生感情,私下结为夫妇。瑞莲则与瑞兰的母亲结伴同行。瑞兰的父亲偶然在客店遇到瑞兰,嫌弃世隆是个穷秀才,门户不相称,催逼瑞兰撇下生病的世隆,跟自己回家,在路上又与老妻及瑞莲相遇。瑞兰一直惦念着世隆,焚香拜月,祷祝世隆平安,心事被瑞莲撞破。二人得知情由,姐妹之外又成姑嫂,愈加亲密。蒋世隆与逃难途中的结义兄弟分别高中文武状元,被势利的瑞兰之父招为女婿。世隆与瑞兰相见,知她情贞,夫妻终于团聚。瑞莲则与世隆的结义兄弟成婚。 幻灯片36救风尘 写汴梁城涉世不深的风尘女子宋引章,本打算嫁给洛阳秀才安秀实。后结识了郑州知府的儿子周舍。周舍是个富商,又是一个惯熟的玩弄女性风流子弟。宋引章鬼迷心窍,贪图周舍的钱财,又为他的虚情假意所迷惑,不顾自己的风尘姐妹赵盼儿的百般劝阻,执意嫁给周舍。宋引章嫁给周舍后,不出赵盼儿所料,一进门就挨了五十下杀威棒,从此朝打暮骂,倍受折磨。不得已,宋引章只好写信向赵盼儿求救。赵盼儿得知后,决定利用周舍贪恋女色、喜新厌旧的弱点,假意说只要周舍休了宋引章就主动嫁给周舍。宋引章得到休书后,赵盼儿便带着宋引章一同回汴梁。周舍发现上当后,一路追赶,从宋引章手里抢过休书当场撕碎,但他没有想到那是赵盼儿早已准备好的假休书。他们争执着到郑州府,赵盼儿当场拿出真休书。于是,太守李公弼判定:周舍重打六十大板,与民一起当差;宋引章归安秀实为妻。幻灯片37单刀会 全剧围绕三国时期蜀、吴矛盾而展开故事。鲁肃为了向关羽讨还荆州,设下圈套,邀请关羽赴宴。关羽明知是鸿门宴,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毅然单刀赴会。宴会上,甲士拥出,关羽挟持鲁肃,和他拒理力争,说荆州本来就是“汉家基业”。凭借自己的智慧勇力,关羽安全返回。窦娥冤:关汉卿最杰出的作品,元杂剧最著名的悲剧。 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 此剧为元曲悲剧的第一杰作。 青木正儿元人杂剧概说(一)取材:东海孝妇的故事;西汉刘向说苑;汉书于定国传;搜神记东海孝妇。幻灯片42 汉时,东海孝妇养姑甚谨。姑曰:妇养我勤苦。我已老,何惜馀年,久累年少。遂自缢死。其女告官云:妇杀我母。官收系之,拷掠毒治。孝妇不堪苦楚,自诬服之。时于公为狱吏,曰:此妇养姑十馀年,以孝闻彻,必不杀也。太守不听。于公争不得理,抱其狱词,哭于府而去。幻灯片43 自后郡中枯旱,三年不雨。后太守至,于公曰:孝妇不当死,前太守枉杀之,咎当在此。太守即时身祭孝妇冢,因表其墓。天立雨,岁大熟。 长老传云:孝妇名周青。青将死,车载十丈竹竿,以悬五幡。立誓于众曰:青若有罪,愿杀,血当顺下;青若枉死,血当逆流。既行刑已,其血青黄,缘幡竹而上标,又缘幡而下云。幻灯片44(二)剧情: 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是元杂剧中最著名的悲剧。楔子写窦娥因为父亲窦天章借了高利贷,只好被抵押给蔡婆作童养媳。 第一折,写十三年后,蔡婆儿子死去,窦娥失去丈夫,成为年轻寡妇。于是与蔡婆相依为命。一次,蔡婆外出向赛卢医讨债,赛卢医将蔡婆骗到一个僻静处企图将她勒死。在危急关头,被泼皮张驴儿父子撞见,救了她的命。幻灯片45 张驴儿为了霸占家产以及两个女人,来到蔡婆家,要挟窦娥嫁给自己,蔡婆嫁给其父。蔡婆勉强答应,窦娥坚决不从。第二折,张驴儿趁蔡婆生病,要挟赛卢医卖给他毒药,然后把毒药下在蔡婆想吃的羊肚汤中。不曾想,羊肚汤却被张驴儿父亲吃了。于是,张驴儿把毒死其父亲的罪行嫁祸于窦娥,威胁窦娥如果私了,就嫁给他;否则就告到官府。窦娥对官府存有幻想,宁愿见官以明清白。在官府,窦娥遇到糊涂官,受尽酷刑,但窦娥绝不屈服。幻灯片46但为了让相依为命的婆婆免于惨无人道的酷刑,只得屈招,因而被判死刑。第三折是全剧的高潮,写窦娥赴法场时,充分认识到官府的黑暗,升华了她的反抗精神。在临刑前,她发下三桩誓愿:一是一腔热血都飞在白练上;二是六月飞雪;三是楚州亢旱三年。结果一一实现。 第四折,写窦天章官拜两淮提刑肃政廉访使,窦娥的冤魂前来父亲面前诉冤,窦天章为之昭雪。幻灯片47 第一折【油葫芦】: 莫不是八字儿该载着一世忧?谁似我无尽头!须知道人心不似水长流。我从三岁母亲身亡后,到七岁与父分离久,嫁得个同住人,他可又拔着短筹,撇的俺婆媳每都把空房守,端的个有谁问,有谁瞅? 我将这婆侍养,我将这服孝守,我言词须应口。幻灯片48 第一折【寄生草】你道他匆匆喜, 我替你倒细细愁。愁则愁兴阑珊咽不下交欢酒,愁则愁眼昏腾腾扭不上同心扣,愁则愁意朦胧睡不稳芙蓉褥!幻灯片49 第二折【斗虾蟆】空悲戚,没理会,人生死,是轮回。感着这般病疾,值着这般时势,可是风寒暑湿,或是饥饱劳役,各人症候自知。人命关天关地,别人怎生替得,寿数非干今世。相守三朝五夕,说甚一家一计。又无羊酒缎匹,又无花红财礼,把手为活过日,撒手如同休弃。不是窦娥忤逆,生怕傍人论议。不如听咱劝你,认个自家晦气。割舍的一具棺材,停置几件布帛,收拾出了咱家门里,送入他家坟地。这不是你那从小儿年纪,指脚的夫妻。我其实不关亲,无半点凄惶泪。休得要心如醉,意似痴,便这等嗟嗟怨怨,哭哭啼啼。幻灯片50 第二折 【牧羊关】大人你明如镜,清似水,照妾身 肝胆虚实。 【采茶歌】打的我肉都飞,血淋漓,腹中冤枉有谁知!则我这小妇人毒药来从何处也?天哪,怎么的覆盆不见太阳晖!幻灯片51窦娥幻灯片52 第三折 (净扮公人,鼓三通,锣三下,刽gu子麾旗提刀押正旦带枷上,刽子云)行动些行动些,监斩官去法场上多时了。(正旦唱): 【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生埋怨。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元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幻灯片53 (刽子云)你如今到法场去,上面有甚么亲眷要见的,可教他过来见你一面也好。(正旦唱)可怜我孤身只影无亲眷,只落得吞声忍气空嗟怨。早已是十年多不睹爹爹面。(刽子云)你适才要我往后街里去是什么主意?(正旦唱)怕则怕前街里被我婆婆见。(刽子云)你的性命也顾不得,怕她见怎的?(正旦云)俺婆婆若见我披枷带锁赴法场餐刀去呵,(唱)枉将她气杀也么哥,枉将她气杀也么哥,告哥哥临危与人行方便。(叨叨令)幻灯片54 【耍孩儿】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若没些儿灵圣与世人传,也不见得湛湛青天。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二煞】你道是暑气暄,不是那下雪天;岂不闻飞霜六月因邹衍?若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的六出冰花滚似绵,免着我尸骸现;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 【一煞】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如今轮到你山阳县。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幻灯片57思考讨论:窦娥的悲剧形象 1、窦娥身上集中了哪些不幸? 2、窦娥的反抗精神体现在哪些方面? 3、窦娥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第三章 王实甫和西厢记王实甫的生平与创作 l 钟嗣成录鬼簿:名德信,大都人。l 晚年自述l (套数【商调集贤宾】退隐之【后庭花】曲) :l 住一间蔽风霜茅草丘,穿一领卧苔莎粗布裘,捏几首写怀抱歪诗句,吃几杯放心胸村醪lo酒。这潇洒傲王侯,且喜的身登身登中寿。有微资堪赡shn赒(zhu,接济),有亭园堪纵游。保天和自养修,放形骸任自由。把尘缘一笔勾,再休题名利友。幻灯片60l 王实甫的生平与创作 l 王实甫共创作杂剧14 种l 流传3 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四丞相高会丽春堂吕蒙正风雪破窑记l 残剧种:韩彩云丝竹芙蓉亭苏小卿月夜贬茶船l 佚失 9 种l 王实甫的生平与创作 l 关于王实甫的评论资料:l 1、明贾仲明凌波仙吊词:风月营密匝匝列旌旗,莺花寨明飚飚排剑戟。翠红乡雄纠纠施谋智。作词章风韵美,士林中等辈伏低。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l 2、明朱权太和正音谱: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幻灯片62l 3、金圣叹第六才子书批语:有人来说西厢记是淫书,此人日后定堕拔舌地狱。何也?西厢记不同小可,乃天地妙文。l 4、王季思、黄秉泽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王实甫:王实甫以他的杰出杂剧西厢记 耀中国古代剧坛。在元代堪与关汉卿比肩;在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可同屈原、司马迁、李白、杜甫、罗贯中、施耐庵、汤显祖、曹雪芹等并列。l 西厢故事的演变l 主要有三个重要阶段:l 1、最早源于唐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又名会真记):肯定张生“非礼不可入”“始乱终弃”的行径;贬斥莺莺为“尤物”“祸水”。鲁迅称其“遂堕恶趣”。l 2、宋秦观、毛滂调笑令莺莺,赵德麟有商调蝶恋花鼓子词十二首,摒弃“女人祸水”论和对张生“始乱终弃”的称扬;故事成为文人创作和民间说唱的热门题材。 l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又称董西厢):改变了会真记中“非礼不可入”的张生的形象,创造了一个充满青春活力,珍惜爱情的书生形象。塑造了老夫人,红娘的形象。矛盾冲突也由崔张矛盾转为老夫人与年青人的矛盾;单线结构 。l 3、元代王实甫在董西厢的基础上又将其改编成杂剧西厢记。l 王氏的创新在于不仅将叙事体的讲唱文学变成代言体的戏剧,而且对故事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进行了大胆改造创新。l 思想上强调“情”:“永志无别离,万古常完聚,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l 关汉卿拜月亭:“愿天下心厮爱的夫妇永无分离。”l 白朴墙头马上:“愿普天下姻眷皆完聚。”l 反映了元代社会宋儒礼教松弛、尚情重欲抬头的思潮。王西厢发出了最强音。l 艺术上突破了杂剧创作的规矩,吸取借鉴院本、南戏的形式进行创造:变一本四折为五本二十一折演完一剧;突破元杂剧一人主唱的通例,变一人唱为多人唱。l 设置了相互制约的两组矛盾,双线并举,进展曲折,关目自然,富于变化。幻灯片66一、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 主要内容:“贞元中,有张生者,性温茂,美风容,内秉坚孤,非礼不可入。”曾游于蒲州,住在普救寺内。正巧他的姨母“崔氏妇”也带着女儿莺莺住在这里,当时正逢乱军“大掠蒲人”,崔氏母女“旅寓惶骇,不知所托。”由于张生的保护,“遂不及于难”。此后,张生与莺莺经历一番周折,而相爱至深,私自结合。不久,张生赴长安。数月后,“复游于蒲,会于崔氏者又累月。”张生又以“文调及期”,西赴长安,于是与莺莺分手。第二年,张生因“文战不胜”,“遂止于京”。曾“赠书于崔”,崔莺莺亦有回复。复信表达了由衷的深情。而张却已变心,把莺莺说成是“妖孽”,以所谓“予之德不足以胜妖孽,是用忍情 ”抛弃了莺莺。而作者最后却说:“时人多许张为善补过者。予常于朋会之中,往往及此意者,夫使知者不为,为之者不惑。” 幻灯片67l 陈寅恪读认为,张生就是元稹本人,崔张故事为元稹的一段亲历。而“莺莺所出必非高门,实无可疑”,因为l “若莺莺果出高门甲族,则微之无事更婚韦氏。惟其非名门之女,舍而别娶,乃可见谅于时人。舍弃寒女,而别婚高门,当日社会所公认之正当行为也。”l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这样评论莺驾传:“元稹以张生自寓,述其亲历之境,虽文章尚非上乘,而时有情致,固亦可观,惟篇末文过饰非,遂堕恶趣。” 幻灯片68l 崔莺莺的性格是复杂的,思想感情是矛盾的。她大胆地热烈地爱张生,但又始终充满了哀怨和痛苦,她事实上并不曾得到过爱情的欢乐。她写给张生的信中说:“君子有援琴之挑,鄙人无投梭之拒”,“及荐枕席,义盛意深,愚幼之心,永谓终托”;她赠给张生的玉环,意在“玉取其坚润不渝,环取其始终不绝”,可见她的爱情之深之坚。但是,读者又清楚地感觉到,莺莺的爱情又始终处于矛盾和动摇之中,并充满着哀怨。这又应该如何解释呢?这是否仅仅是封建教养带给她的局限性呢?这是她与张生分别时的一段文字:幻灯片69l 崔已阴知将诀矣,恭貌怡声,徐谓张曰:“始乱之,终弃之,固其宜矣,愚不敢恨。必也君乱之,君终之,君之惠也;则殁身之誓,其有终矣,又何必深感于此行?然而君既不怿,无以奉宁。君常谓我善鼓琴,向时羞颜,所不能及。今且往矣,既君此诚。”因命拂琴,鼓霓裳羽衣序,不数声,哀音怨乱,不复知其是曲也。左右欷歔,崔亦遽止之,投琴,泣下流连,趋归郑所,遂不复至。 幻灯片70l 二、董西厢对莺莺传的“改造” l 董西厢与莺莺传最根本的不同是作品所写矛盾冲突的不同,因而它们的主题思想也就不同。莺莺传的矛盾冲突主要在莺莺和张生之间;而董西厢的矛盾冲突则是以张生、莺莺、红娘为一方,以老夫人、郑恒为另一方。正因此,才使董西厢的主题思想上升到反对封建制度,背叛封建礼教的高度。l 董西厢的人物形象,无一不突破了莺莺传的原型,而富有崭新的个性特征。幻灯片71l 董西厢与莺莺传产生深刻差异的原因:l 1、作品产生时代不同l 2、作者的不同l 3、作品的形式和对象不同幻灯片72西厢记版本l 元本失传。明刊本、清刊本各近四十种,近人校注本五十种左右。l 1、校注本:最早为弘治本,其后王骥德新校注古本西厢记、凌濛初刻本西厢记及五本解证、毛奇龄论定西厢记影响较大。今人吴晓铃、张燕瑾、王季思校注本较好。幻灯片73l 2、题评本:l 徐士范重刻元本题评音释西厢记l 王世贞、李贽元本出相北西厢记l 李贽李卓吾先生批评北西厢记李卓吾先生批点西厢记真本l 汤显祖、李贽、徐渭三先生合评元本北西厢l 徐渭重刻订正元本批点画意北西厢l 汤显祖汤海若先生批评西厢记l 陈继儒鼎镌陈眉公先生批评西厢记l 署名毛奇龄评注、康熙十五年(1676)学者堂刻本西厢记幻灯片74l 3、插图本l 刻于明代初年的新编校正西厢记残页,有插图而无注释和眉批。最早。l 全本插图西厢记以弘治本为最早。每页皆有插图,上图下文。1982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将其作为明刊全图印行。l 文征明、仇英绘图仇文书画合璧西厢记(抄本)。民国初年上海文华图书公司影印本。l 陈洪绶、董其昌、蓝瑛等绘图北西厢记西厢记剧情l 普救寺相遇相慕(陷入困境)张生解围、老夫人许婚(矛盾似乎解决)老夫人赖婚(再入困境)红娘帮助、崔张私定终生(爱情出现高潮)幽情败露、老夫人大发雷霆(剧情骤紧)红娘抓住老夫人弱点据理力争(矛盾似乎解决)老夫人提出附加条件(矛盾又出现)郑恒骗婚(再度横生枝节)红娘与郑恒和老夫人斗争(夫妻团圆)幻灯片77西厢记的人物形象l 1、崔莺莺:中国封建社会里书香门第闺阁少女的典型形象。她性格深沉、幽静、温柔、善良、多情。最为感人的是青春的觉醒以及对爱情的忠贞。l 莺莺的反抗,走的是一条曲折、艰难,甚至充满痛苦的道路。究其原因,第一是由于封建势力的专横和严酷,使得她的反抗不得不更为谨慎、隐蔽,不得不处处提防,步步为营。其次,由于她所要摆脱的不光是老夫人的约束,更主要的是封建意识对心灵的桎梏。l 佛殿邂逅:“尽人调戏亸du着双肩,只将花笑捻。” l “临去那秋波一转”l 隔墙和诗l 道场传情l 母亲赖婚时:“扑剌剌将比目鱼分破”,l “把甜句儿落空了他,虚名儿误嫌了我” l 月夜听琴:“不问俺口不应心的狠毒娘,怎肯着别离了志诚种?” l 传简约会(闹简,赖简)l “对人前巧语花言,没人处便想张生,背地里愁眉泪眼”l 自荐枕席l 2、张生善良、聪慧、痴情的书生,封建礼教叛逆者。 l 执着诚挚,“傻角”、“疯魔汉”、“志诚种”:l “向诗书经传,蠹虫似不出费钻研”l “往京师去应举”抛在一边l 进京投考,“坐想行思”,“心头横躺着俺那莺儿”l 接莺莺信时,看得“高似金章,重似金帛,贵似金赀”。 l 软弱:“银样蜡枪头”,l “解下腰间之带,寻个自尽” l 答应老夫人赴京应试 l 3.红娘:封建礼教的拆除者,崔、张爱情的撮合者市民阶层新人物的代表l 剧中最动人的形象。(主唱七折戏) l 热情机智,勇敢泼辣,富有正义感。l 传书递简,l 拷红:四两拨千斤l “二十分才,二十分识,二十分胆。”汤显祖 l 西厢记反封建主题局限性:l 只在爱情婚姻自由方面与封建礼教发生冲突,并不彻底 。 l 4、老夫人:封建家长的典型l 封建礼教的维护者l 关爱女儿按封建阶级的要求:三从四德 l 赖婚,l 拷红,l 逼试幻灯片82西厢记的艺术成就l 北曲“压卷”之作王世贞曲藻l “古今至文”李贽焚书童心论l “古曲之中,取其全本不懈,多瑜鲜瑕者,唯西厢能之。”李渔闲情偶寄l “作词章,风韵美,士林中等辈伏低。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l 贾仲明录鬼簿续编l “第六才子书”金圣叹l 第一,体制的改造。“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ll 第二,体制和形式上的突破和创新。l 全剧五本二十折,体制上突破元杂剧一本四折的常例l 多角色司唱,摆脱元杂剧一人主唱的成规:l 张生、莺莺、红娘主唱、对唱和接唱 ll 第三,将复杂的矛盾冲突有机地组合为一个艺术整体。西厢记采用了双线复合结构:l 围绕崔、张的爱情,设置了二对戏剧矛盾:l 一是以老夫人为代表的封建家长和以张生、莺莺、红娘为代表的叛逆者的矛盾;l 二是张生、莺莺、红娘三人之间的性格冲突。l 一主一辅两条线索,相互制约,起伏交错,推动剧情的发展。l 第四,成功地塑造了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l 西厢记中几个主要人物如莺莺、张生、红娘性格鲜明,形象逼真。l 善于根据人物的社会地位、生活教养和相互之间的具体关系,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如:l 莺莺和红娘:不同阶级l 莺莺和张生:男女地位不同 l 通过人物自己的语言和行动,同时运用心理描写、烘托渲染等手法,在一系列矛盾冲突中,把人物的性格一层层展现出来,使人物性格的发展真实可信。如:l 莺莺 :老夫人为代表的封建势力 自身封建意识的精神枷锁 l 第五、语言锤炼和运用方面也有突出成就。l 大量吸收民间口语和古典诗词中有生命力的语汇,经过精心的陶冶、锤炼,形成了自己的语言风格特点:既有民间语言的新鲜、活泼,又有古典诗词的细腻、精炼;既有口语的平易、浅近,又有书面语言的典雅、华美和流畅。l “门掩着梨花深院,粉墙儿高似青天。”l “玉宇无尘,银河泻影,月色横空,花阴满庭。” 写花园夜景 l “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写暮景离愁l “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 朱权太和正音谱幻灯片86 端正好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幻灯片87 苏幕遮(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幻灯片88西厢记的影响l 是一首有生命的人性战胜无生命的礼教的凯歌。l 明清两代关于西厢记的注本、评点本、插图本大量刊行,说明其影响之广远。l 从牡丹亭、红楼梦到“五四”新文学,都浸润着它的思想和精神。幻灯片89l 郭沫若西厢艺术上之批判与其作品之性格:反抗精神,革命,无论如何,是一切艺术之母!元代文学不仅限于戏曲,全是由这位母亲产生出来的。这位母亲产生出来的女孩儿,总要以西厢为最完美、最绝世的了。西厢是超时空的艺术品,有永恒而且普遍的生命。西厢是有生命的人性战胜了无生命的礼教底凯歌、纪念塔。幻灯片90西厢记长亭送别 (夫人、长老上云)今日送张生赴京,就十里长亭,安排下筵席。我和长老先行,不见张生小姐来到。(旦、红同上,旦云)今日送张生上朝取应,早是离人伤感,况值那暮秋天气,好烦恼人也呵!“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 (旦唱)【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得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迍迍行,车儿快快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幻灯片91 (红云)姐姐今日怎么不打扮?(旦云)你那里知道我的心哩!(旦唱) 【叨叨令】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则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揾湿做重重叠叠的泪。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凄凄惶惶的寄。 (做到了科,见了夫人了) (夫人云)张生和长老坐,小姐这壁坐,红娘将酒来。张生,你向前来,是自家亲眷,不要回避。俺今日将莺莺与你,到京师休辱没了俺孩儿,挣揣一个状元回来者。幻灯片92 (末云)小生托夫人余荫,凭着胸中之才,觑官如拾芥耳。(洁云)夫人主张不差,张生不是落后的人。(把酒了,坐)(旦长吁了)(旦唱)【脱布衫】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酒席上斜签着坐地,蹙愁眉死临侵地。 【小梁州】我见他阁泪汪汪不敢垂,恐怕人知。猛然见了把头低,长吁气,推整素罗衣。 【幺篇】虽然久后成佳配,奈时间怎不悲啼。意似痴,心如醉,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 (夫人云)小姐把盏者!(红递酒了,旦把 盏了)(旦唱) 幻灯片93 【上小楼】合欢未已,离愁相继。想着俺前暮私情,昨夜成亲,今日别离。我谂知,这几日相思滋味,却原来此别离情更增十倍。 【幺】年少呵轻远别,情薄呵易弃掷。全不想腿儿相挨,脸儿相偎,手儿相携。你与俺崔相国做女婿,妻荣夫贵,但得一个并头莲,强似状元及第。 (红云)姐姐,不曾吃早饭,饮一口儿汤水。(旦云)红娘呵,什么汤水咽得下。(唱)【满庭芳】供食太急,须臾对面,顷刻别离。若不是酒席间子母每当回避,有心待与他举案齐眉。 【幺】虽然是厮守得一时半刻,也合着俺夫妻共桌而食。眼底空留意,寻思起就里,险化做望夫石。 幻灯片94 (夫人云)红娘把盏者。(红把酒科了)(旦唱) 【快活三】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假若便是土和泥,也有些土气息、泥滋味。 【朝天子】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眼面前茶饭怕不待要吃,恨塞满愁肠胃。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一个这壁,一个那壁,一递一声长吁气。 (夫人云)辆起车儿,俺先回去,小姐随后和红娘来。(下)(末辞洁科)(洁云)此一行别无话说,贫僧准备买登科录看,做亲的茶饭,少不了贫僧的。先生在意,鞍马上保重者。“从今经忏无心礼,专听春雷第一声。”(下)(旦唱)幻灯片95 【四边静】霎时间杯盘狼籍,车儿投东,马儿向西,两意徘徊,落日山横翠。知他今宵宿在那里?有梦也难寻觅。 (旦云)张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早便回来。 (末云)小姐心儿里艰难。小生这一去,白夺个状元,真乃是“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归”。(旦云)君行别无所赠,口占一绝,为君送行:“弃掷今何在,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末云)小姐之意差矣,张珙更敢怜谁?谨赓一绝,以剖寸心:“人生长远别,孰与最关亲?不遇知音者,谁怜长叹人?”(旦唱)幻灯片96 【耍孩儿】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伯劳东去燕西飞,未登程先问归期。虽然眼底人千里,且尽生前酒一杯。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 【五煞】到京师服水土,趁程途,节饮食,顺时自保揣身体。荒村雨露宜眠早,野店风霜要起迟!鞍马秋风里,最难调护,最要扶持。 【四煞】这忧愁诉与谁?相思只自知,老天不管人憔悴。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衰柳长堤。 幻灯片97 【三煞】笑吟吟一处来,哭啼啼独自归。归家若到罗帏里,昨日个绣衾香暖留春住,今夜个翠被生寒有梦知。留恋你别无意,见据鞍上马,阁不住泪眼愁眉。(末云)有甚言语嘱付小生咱? (旦唱) 【二煞】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则怕你“停妻再娶妻”。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此一节君须记: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 幻灯片98 (末云)再谁似小姐?小生又生此念。仆童赶早行一程儿,早寻个宿处。(末念)泪随流水急,愁逐野云飞。(下)(旦唱) 【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我为甚么懒上车儿内,来时甚急,去后何迟! (红云)夫人去好一会,姐姐,咱家去!(旦唱) 【收尾】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旦、红下) 马致远 汉宫秋一、作者简介l 马致远(1250-1321),号东篱,大都人。马致远在元代梨园声名很大,有“曲状元”之称,中原音韵中把他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他的散曲与杂剧都很有名,创作杂剧十五种,今存七种,代表作是汉宫秋。据其现存的散曲,其生平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l 青年:追求功名,济世报国;l 中年:宦途多艰,牢骚满腹;l 晚年:淡薄名利,求仙慕道;幻灯片101l 二、汉宫秋故事梗概:l 西汉元帝听信佞臣毛延寿的谗言,诏令天下选美入宫。成都秭归县王昭君,因家道贫穷未向毛延寿行贿,被他点破影图发入冷宫十年。后元帝夜巡后宫,见到天下绝色的昭君,大为所动,封之为明妃。毛延寿担心罪行暴露,逃往匈奴进献昭君美人图,挑唆呼韩邪单于索取昭君和亲。大兵压境,满朝文武束手无策。昭君自请出塞和番,在行至汉匈交界的黑江时投江自尽。元帝日夜思念昭君,梦见昭君私自逃回,却被雁叫长门之声惊醒。幻灯片102l 三、“昭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