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0章 特殊环境中的微生物第1节 医院环境微生物一、医院环境特征二、医院内感染微生物特点三、医院内感染的来源与途径四、医院内感染常见病原微生物五、医院的卫生细菌学监测一、医院环境特征(一) 医院是病人集中的场所v 医院的误诊、漏诊、混合收容以及人群中传染源、带菌者的大量存在,在诊治过程中级易造成院内交叉感染。v 病人的密集程度和相互接触机会决定了医院这个特殊环境对医院内感染所起作用的程度。(二) 医院病人多为易感人群v 住院前,病人的健康就已受到一定损耗,在医院中由于手术治疗和抗肿瘤药物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进一步降低了病人的抵抗力,致使一些正常菌群从和条件致病菌也会引起严重的感染。(三) 特殊的诊治手段v 部分医疗器械需要经人的皮肤、黏膜、血管和腔道进行检查和治疗,不同程度损伤了机体的防御屏障。经常应用的侵袭性诊治手段如尿道插管、纤维支气管镜、脑积水引流、体外循环等。二、医院内感染微生物特点(一) 多为条件致病菌或正常菌群v 引起医院内感染的细菌变化趋势是G+球菌逐渐减少,而由G-杆菌引起的感染不断增加,特别是一些毒力较弱的条件致病菌增加的幅度较大。v 人体各部位的正常菌群,如皮肤、口腔、消化道、上呼吸道等存在的金葡菌、链球菌、不动杆菌、大肠埃希氏菌等可在病人抵抗力低下、大量抗生素应用情况下引起医院内感染。(二) 病原体抵抗力较强v 处于营养极差环境中仍可繁殖并具有抵抗力:新鲜水中接种绿脓杆菌、经48h培养后仍有繁殖现象,并对一些消毒剂(戊二醛、醋酸、二氧化氯)具有抵抗力。(三) 常具有耐药性v 医院内感染的细菌,尤其是G-菌可产生耐药性,甚至成为多重耐药菌株(对本来敏感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抗生素呈耐药现象)。v 微生物对某一药物抵抗的同时,也可对化学结构相似的药物产生耐药,使得耐药现象扩大流行。医院内常见耐药菌株有金葡菌、痢疾志贺氏菌和绿脓杆菌。三、医院内感染的来源和途径(一) 感染来源交叉感染v 从医院内其他人获得的感染叫交叉感染。主要来源于病人和医务人员。病人之间、病人和医务人员之间相互传播。v 自身感染v 从病人自身获得的感染,也叫内源性感染。引起自身感染的微生物多是人体正常微生物群。环境感染接触污染环境获得的感染。病原体不能证明是他人或自身获得,但可以确定为某一环境因素造成。(二)感染途径q 医院内感染的主要部位肺部感染、尿路感染、手术伤口感染、胃肠道感染q 医院内感染的主要部位肺部感染v 病人口咽部微生物吸入。v 含细菌气溶胶吸入。v 其他部位感染的血源性播散。尿路感染、手术伤口感染、胃肠道感染(二)感染途径q 医院内感染的主要部位肺部感染、尿路感染、手术伤口感染、胃肠道感染v 导尿管消毒不彻底v 皮肤消毒不严密v 医务人员手不清洁v 导尿管留置时间长引起尿路感染的微生物主要是G-杆菌,约占80%,以加单胞菌多见; G+球菌,约占20%,以肠球菌和葡萄球菌为主。手术伤口感染v 手是伤口感染的重要原因v 各种手术及处理伤口的敷料和药液v 空气也是伤口感染的重要途径引起手术伤口感染的微生物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G-杆菌胃肠道感染v 胃肠道感染造成的急性胃肠炎是较为常见医院内感染,主要致病菌有沙门菌、志贺菌、致病性大肠杆菌、耶尔森菌等。四、医院内感染常见病原微生物(一)细菌q 葡萄球菌q 克雷伯菌属q 大肠埃希氏菌q 沙雷菌属q 不动杆菌属q 绿脓杆菌q 鼠伤寒沙门菌q 厌氧菌(二)病毒q 甲型肝炎病毒q 乙型肝炎病毒q 丙型肝炎病毒q 轮状病毒q 柯萨奇病毒q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三)真菌白色念珠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也存在于正常人的口腔、皮肤、胃肠道和阴道。正常情况下不致病,当机体抵抗力极度低下或某种原因造成局部菌群失调时,发生感染现象。q 新型隐球菌在土壤、粪便中均有存在。感染一般由呼吸道侵入,主要是由于吸入了含隐球菌的灰尘所致。五、医院的卫生细菌学监测人包括对医院工作人员和病人的监测。q 环境包括空气、物体表面和仪器设备的监测。得到各种监测资料制定有效控制计划(一)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的监测q 医院空气微生物监测医院空气中微生物含量可以反映空气污染或洁净的程度,是空气卫生学的重要指标。空气微生物监测在医院内感染监测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q 医院空气微生物监测采集医院空气标本可应用自然沉降法或气流撞击法。采样在时间和地点上应有一定代表性,在同一室内应该选择四角及中央5个点(房间小于10m2,可内、外、中3个点)。q 医院空气微生物监测应用空气采样器采样,一般置于距地面1.5m处,离门窗、人流处1m以上。采样人应穿隔离衣并戴口罩,采样时与采样器保持50cm以上距离。q 物体表面细菌污染的监测物体表面采样时,将内径为5cmx5cm的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生理盐水的棉拭子在规格板空格处涂抹10次(往返为1次),移动规格板用同样方法涂抹采样,连续采样10处;将棉拭子放入无菌生理盐水或液体增菌培养基中,检查菌落总数或其他致病菌与条件致病菌。对医院门把手、水龙头和医疗器械采样时,仅用生理盐水棉拭子涂抹10次即可。q 医务人员手细菌污染的监测用浸有生理盐水的棉拭子在被检人员手指掌面往返涂抹2次,放入采样管内。一般不作为常规监测项目,在需要调查医院内感染事件,有必要查找与病人的接触关系时才进行检测。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细菌菌落总数卫生标准环境类别范围标准空气CFU/m3物体表面CFU/m3医务人员手 CFU/m3I类洁净手术室、洁净病房1055II类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房、早产儿室、普通保护性隔离室、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20055III类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房和房间5001010IV类传染科及病房1515(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q 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常用生物学测试法和化学测试法q 紫外线消毒效果监测常用紫外线强度仪测定和人工染菌检查法q 消毒剂使用过程中效果监测常用生物学测试法第 2 节公 共 场 所 微 生 物一、公共场所环境特征二、公共场所微生物来源及种类三、公共场所微生物检测与标准四、公共场所微生物的危害及预防一、公共场所环境特征q 人群密集,人员流动性大;q 公共设施及物品供公众重复使用;q 人群中健康与非健康个体混杂;q 不同公共场所特色各异,管理苦难。二、公共场所微生物来源及种类q 来源v 自然来源:土壤,放线菌、酵母菌、真菌。v 人为来源:呼出气体、人体脱落物。空气污染指示菌链球菌,检出率与室内人群密度、空气污染程度及细菌总数呈正相关。q 空气微生物v 种类:细菌占多数,球菌比例最高。v 分布:城市农村,交通干道、商场、影剧院污染较重。v 意义:极易传播呼吸道疾病。q 公共用品微生物v 概念:公共用品(public articles)指公共场所中专门供给客人反复使用和从业人员专门用于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各种用品、用具、设备和设施的总称。v 种类: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霉菌、乙肝病毒、寄生虫卵等。q 公共用品微生物v 分布:饮具、毛巾、梳子、拖鞋、脸盆、浴缸。v 意义:消化道疾病,皮肤的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病毒的感染。q 空气微生物检测:空气细菌总数为指标。v 平皿沉降法:最普通的采样方法,简单但不是很理想。v 空气采样器法:目前规定撞击式采样作为空气微生物采样的首选方法。q 利用撞击原理,恒定收集空中的微生物到含琼脂培养基平皿中。检测后的含琼脂培养皿经过恒温,定时培养,形成菌落,最后进行菌落计数计算,得到单位空气中微生物数。q 当检测仪接通内部真空泵产生负压,将厘米距离的空气吸进检测头的前端窄缝中,窄缝的后端喷嘴出口处形成强进的高速喷射气流,空气中被检验的微生物粒子通过较长的窄缝时也随之获得高速运动,当高速气流接进采集面时,微生物粒子受惯性作用直接撞击到含有琼脂培养基的平皿上,空气受阻,只能按照既定的路线沿采集面向四周扩散,同时又借助高速扩散气流通过微孔红外传感器推动内部旋转,将粒子均匀分布在平皿表面。q 公共用品微生物检测v 旅店业: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为指标。v 理发美容业:大肠菌群和金黄色葡萄球菌。v 公共浴池:霉菌和酵母菌。v 游泳场所: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q 从业人员健康检查v X线胸透、便检、皮肤检查、内科检查、乙肝表面抗原检查。v 旅店业、公共浴室、理发美容店、游泳场等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人员每年检查1次,其他每2年检查1次。第 3 节微生物学实验室微生物第 4 节极 端 环 境 微 生 物Extreme environment micro-organisms ; Extremophiles.What are extremophiles?v EXTREMOPHILES are organisms that require extreme environments for growth. v Extremophiles are organisms that are fond of or love (-phile) environments including high temperature, pH, pressure and salt concentration, or low temperature, pH, nutrient concentration, or water availability.v Extremophiles are also organisms that can tolerate extreme conditions including high levels of radiation or toxic compounds, or those living in conditions that we consider unusual.v Most extremophiles are microorganisms that thrive under conditions that from a human perspective are clearly extreme.v 通俗的讲,极端环境微生物是指生长在极端环境下的一大类微生物。 v 它们偏好极端的环境,如高温,低温,高盐,极端pH,极端营养条件等等。v 还包括一些能耐受极端条件,如强辐射,强毒性等一些非常规理化环境。v 许多的极端环境微生物还生存在人类未能探知的环境。不同生物的pH极限红色为古细菌,蓝色为细菌,浅绿色为藻类,棕色为真菌,黄色为原生动物,绿色为植物,紫色是动物。不同生物的温度极限红色为古细菌,蓝色为细菌,浅绿色为藻类,棕色为真菌,黄色为原生动物,绿色为植物,紫色是动物。极端环境微生物大肠杆菌8099及8170黑色变形芽孢作为对照。经2万Gy 60Co下辐照48小时后置于37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 三军大于1963年设置了强度为2.03.8万居里的60Co辐射源,该源长期保存于地下一个蓄满经净化处理的洁净水的深井中。自1963年该辐射源设置日起井水未曾更换。由于该井水持续近40年长期受到强辐射源的作用,已成为独特而宝贵的强辐射极端环境。从该环境中分离到的细菌CQ0205,已具备较强的对辐射损伤的抵抗或修复能力。 从特殊环境样品中分离寻找抗辐射微生物源于1956年Anderson等从辐射灭菌的肉类罐头中首次分离出来一种对辐射及其他DNA损伤剂都具有极强抗性的微小球菌(Deinococcus radiodurans),该细菌在接受几百万拉德射线后粉碎为数百个片段,但能在一天内将其恢复。日本Asgarani于2000年报道发现了一株对辐射的抗性较Deinococcus radioduran更强的菌株Rubrobacter radiotolerans, 从该菌中不仅找到了新的DNA损伤修复基因,还从细菌的粗提液中纯化出了仅对损伤DNA特异的R-内切酶。 医院内感染微生物特点 医院内感染的来源和途径 公共场所环境特征 什么是极端环境微生物极端环境微生物三军大于1963年设置了强度为2.03.8万居里的60Co辐射源,该源长期保存于地下一个蓄满经净化处理的洁净水的深井中。自1963年该辐射源设置日起井水未曾更换。由于该井水持续近40年长期受到强辐射源的作用,已成为独特而宝贵的强辐射极端环境。从该环境中分离到的细菌CQ0205,已具备较强的对辐射损伤的抵抗或修复能力。 从特殊环境样品中分离寻找抗辐射微生物源于1956年Anderson等从辐射灭菌的肉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森林防灭火知识培训简讯课件
- 森林管护培训课件
- 森林消防知识培训
- 森林安全知识培训简报课件
- 2.1住宿革新乡宿品牌的打造与推广2024040376课件
- 2025年新闻媒体行业编辑岗位招聘笔试预测试题集
- 2025年PMP项目经理认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教师资格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建筑设计师招聘考试模拟题及解题技巧
- 2025年边防巡逻员招聘面试常见问题与答案
- 《分娩指导及助产技巧》课件
- 图像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洞察分析
-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
- JTGT 3832-2018 公路工程预算定额 说明部分
- (新)旅行社部门设置及其职责
- 酒店会议服务标准流程作业指导书
- 网络攻防原理与技术 第3版 教案 -第12讲 网络防火墙
- 第一响应人应急培训
-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思维导图
- 《认识感官》课件
- 工程伦理课程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