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德阳市201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实施规定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提高初中教育质量,深化中考中招改革,促进高中阶段各类学校协调发展,按照“阳光招生”的要求,特制定德阳市201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该考试与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合并进行,以下简称“中考”)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实施规定。一、考生报名(一)报考条件1、德阳市辖区内应、往届初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历者。2、考生必须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3、报考中等师范学校的考生必须具备学习师范专业的素质。4、应届毕业生和年龄不超过18周岁的往届初中毕业生(1997年9月1日后出生)可报考普通高中;报考中等职业学校的考生,其年龄、婚否不限。5、凡父母在我市有合法稳定职业和住所(含租赁),在我市就读初中并取得初中阶段学籍的随迁子女(以下简称随迁子女),可在当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名参加中考。6、下列对象不能报考:(1)初中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2)触犯刑律而受到处罚的服刑者。(3)已取得高中学籍(含普通高中退学学生)学生。(二)考生报名1、中考报名时间为2015年3月20日3月26日,具体时间由各县(市、区)教育局确定并向社会公布,过期不再补报。2、报名时考生须交验居民二代身份证(或户口簿),考生的姓名、年龄、族别、身份证号码以身份证为准。网上报名结束后,由学校统一组织考生电子摄像。3、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是初中学生毕业的重要依据,参加毕业考试的学生才有资格领取毕业证。各学校不得以任何借口限制、阻挠学生报名参加考试,不得动员和组织学生提前结束学业离校。4、凡参加中考的考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到所在县(市、区)招办指定的报名点报名,报名采取网上报名的方式,并按规定缴纳报名考试费。应届初中毕业生由就读学校组织报名。社会考生到当地招办指定的报名点报名。5、随迁子女在就读学校所在地报名。报名时须提供父母的证明材料:县级公安机关出具的暂(居)住证明;有关单位出具的合法稳定职业证明(就业登记、劳动用工备案证明、营业执照、劳动合同,以及就读地认可的其他就业证明等任何一种证明),由各县(市、区)教育局审查,在县(市、区)教育局或招办和学校公示5日。6、各县(市、区)招办和中学应严格按报考条件审查报名资格,不得弄虚作假。任何单位和学校都不得另定报考标准。7、定向生(文件另发)、宏志班(见附件3)、特长生(见附件4)、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班(文件另发)按德阳市教育局相关规定报考。 8、考生报名号由12位数组成,第1、2位为年度号(15);第3、4位为德阳市码(55);第5、6位为县(市、区)码;第7位为报考类别码(1),第8-12位为考生报名流水号。考生报名流水号以学校相对集中分县(市、区)从00001开始连续编排。9、中考报名信息采集按德阳市招办德阳市2015年中考中招考生报名库结构规范执行(见附件6),毕业生学籍号、毕业学校标识码等由县(市、区)在学籍系统中统一导出并填写,准考证号由德阳市招办统一生成。10、各县(市、区)招办于4月10日前上传报名数据库到市招办。二、初中学生毕业条件(一)学生修满三年并完成全部课程。(二)综合素质评价的各项基础性发展目标合格。(三)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各学科成绩合格。三、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旨在全面反映初中毕业生的发展状况,评价结果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根据素质教育总体要求和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结合全市课程改革推进的实际情况,从科学性和可行性出发,对2006年制定的实施意见进行了修订,各县(市、区)、学校按照德阳市教育局关于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实施意见(德教20151号)组织实施。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须在学生参加招生考试前书面通知学生本人及其家长。评定为A等的学生名单应予以公示。对学生评定为“D”等时应非常慎重,并上报县(市、区)教育局综合素质评价委员会审查。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在九年级下期进行,原则上于2015年4月底以前完成。各县(市、区)教育局在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正式开展前,应对全体评价者分级进行培训,确保各校评价工作科学规范。各县(市、区)教育局基教科(股)应于2015年5月15日前,将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数据库形式)报送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 四、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一)考试权责中考由德阳市教育局统一组织,具体工作由市、县(市、区)教育局负责实施。(二)考试科目构成及成绩呈现方式1、中考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和体育。2、文科综合包括政治、历史、地理学科内容,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学科内容。3、考试科目原始分值总计760分。其中:语文、数学、英语每科满分120分。文科综合满分150分,其中思想品德60分、历史60分,地理30分。理科综合满分200分,其中物理95分(笔试85分,实验操作10分),化学70分(笔试60分,实验操作10分),生物35分(笔试30分,实验操作5分)。体育满分50分。4、中考学科成绩及总分成绩以A、B、C、D、E五个等级(见附件5)和分数两种方式呈现(等级用于呈现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成绩,分数用于高中阶段学校录取)。(三)命题原则及要求1、中考命题坚持以学生为本,切实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命题,不出繁、偏、怪题。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实际的联系,切合初中教学实际,重视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有助于学生的创造性发挥。试题难度适宜,具有一定的区分度,兼顾不同学生的学习实际和不同学校对录取新生的要求。低、中、高档难度题目比例为6:3:1。2、文科综合考试着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掌握,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使试题贴近学生生活,适当设计一些开放性试题,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见解。3、语文考试全面考查学生掌握和运用汉民族语言的能力,强调对语言文化知识积累与表达运用的考查。阅读试题内容以课外文字材料为主,注重对文章整体的感知、理解和领悟能力的考查。写作表现文体意识,鼓励学生写真情实感。4、数学考试在考查学生基本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的同时,着重考查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设计一定的结合现实情境的问题和开放性问题,不出繁、难的计算题和证明题。5、英语考试着重考查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降低对语法的要求,不出偏、难的语法试题。听力考试分值为20分。6、理科综合考试注重结合具体问题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分析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适当增加开放性题目。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见附件2。7、文科综合考试采取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的方式。8、体育考试着重考核学生是否具有健康的体质、良好的锻炼习惯、一定的锻炼技能(见附件1)。9、中考范围详见德阳市教科所编制印发的德阳市201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高中阶段招生考试)说明。10、中考由德阳市教育局统一命题、制卷,请将填好的德阳市201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订单(见附件7)于5月15日前报市招办。(四)通知成绩及查分中考成绩由市招办发布,各县(市、区)招办和初中学校是通知成绩的主体渠道,负责通知到考生本人。为方便考生及时查询成绩,将开通网络查询路径。评卷工作结束后,考生可通过登陆德阳招生考试网(WWW.ZK678.COM)“中考查询”栏目查询成绩。6月20日下达考试成绩,需要查分的考生6月21日18:00前向所在学校提出申请,查分只复核考生答卷是否有漏评、加分错、登分错,不重新评阅答卷。查分结果只向考生提供所查科目成绩,考生不得查阅答卷。五、志愿填报(一)普通高中网上志愿可填报5个学校,一、二、三志愿为第一平行志愿,四、五志愿为第二平行志愿。定向生、宏志班、拔尖创新人才基地班、特长生按相关办法(方案)经审核汇总报市相关科室认定后,由市招办统一生成志愿。 (二)报考高中阶段学校的考生网上志愿填报分两个时段: 5月15日至5月22日进行志愿填报;6月14日中午12:00至6月18日下午18:00进行志愿调整。 考生因遗忘志愿填报密码需恢复初始密码的,由基教科统一受理,经基教科审核考生身份证、准考证后,会同市招办集中办理。受理时间:5月23日6月18日上午12:00,集中办理时间为志愿调整阶段。 (三)为顺利开展网上填报志愿工作,市招办将在4月中下旬组织网上填报志愿演练,时间另行通知。 (四)志愿填报工作由市招办牵头组织,各县(市、区)招办具体实施,各初中学校要为学生网上填报志愿提供条件。六、考试及评卷(一)中考时间6月12日(星期五)6月13日(星期六)6月14日(星期日)上午9:0011:00语 文9:0011:00数 学9:0011:00英 语下午2:304:30理科综合2:304:40文科综合注:文科综合考试2:30-3:00为闭卷考试时间,3:10-4:40为开卷考试时间(其中3:003:10为监考教师收一卷、发二卷的时间,考生除取资料外,不得离开座位)。(二)考点设置要求1、各县(市、区)考点设置应相对集中,既要保证考试管理的规范性,又尽可能方便考生就近参考。德阳市201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考点、考场设置表(见附件8)、考试预案等应于5月15日前报德阳市招办。2、各县(市、区)教育局应根据实际情况,严格按考点设置要求,从考点环境、食宿条件、交通、卫生及安全、供水供电、社会治安等各方面周密安排,确保考试顺利进行。3、考试期间,德阳市教育局将派出巡视员对各县(市、区)考试情况进行巡查。各县(市、区)也必须派出巡视员对本县(市、区)各考点考试情况予以巡查。(三)考试试卷领取及保管1、中考试卷领取时间为6月10日,领取地点和办法另行通知。2、中考试题和参考答案属国家秘密材料。各县(市、区)招生办及各考点要认真做好安全保密工作,不得有任何失密、泄密等事件发生,违者将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触犯刑律者将移交司法部门惩处。(四)试卷评阅中考的试卷评阅工作由德阳市教育局统一组织实施。七、信息发布(1)市教育局在德阳教育网(/)、德阳招生考试网(WWW.ZK678.COM)、德阳教育周刊登载德阳市201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实施规定,在市主流媒体发布中考中招政策和相关信息。(2)德阳市教育局统一制作印发德阳市2015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简章,各学校要在醒目位置张贴。(3)德阳市教育局统一制作印发德阳市2015年中考中招要解,各学校要将中考中招要解发至每一位初三学生手中。(4)发布招生信息是增强学生知情权、扩大社会知晓面,确保“阳光招生”,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各学校要认真作好招生信息发布工作。八、招生录取(一)招生计划及范围1、招生计划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根据自身办学条件,向所在县(市、区)教育局提出申请,经县(市、区)教育局审核,德阳市教育局同意后作为当年的招生计划。2015年全市普通高中学校招生计划为16296人,定向生按指令性计划的51%下达。全市中等职业中专学校招生计划另文下发。2、招生范围省级以上示范高中和民办普通高中面向全德阳市招生,其余学校面向本县(市、区)招生。中等职业学校:面向全省招生。(二)录取办法1、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工作由德阳市教育局统一组织,统一制定录取办法,统一设置录取场,统一实施录取。2、高中阶段学校录取批次提前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班经招生学校考核合格后上报市教育局审核认定,于提前批次统一录取。单报中等职业学校的考生,在完成初中学业毕业后,由市教育局统一录取(录取办法另文下发)。第一批:宏志班、定向生、特长生、民办普通高中学校。第二批:全市所有普通高中。第三批:普通高中调剂录取、中等职业学校(非提前批次)录取。3、出档规则(1)出档对象:填报普通高中的考生其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为“C”等及以上的方可出档;填报中等职业学校的考生无限制出档。(2)出档依据:依照各学校的招生计划和考生志愿,按1:1的比例出档。(3)出档排序办法:从以下第条开始顺次排序,如有两名及以上考生的排序相同,则顺次向下一条检索,直至区分出排序先后。考生总分名次排序;考生语文、数学、英语成绩合计的名次排序;考生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成绩合计的名次排序。4、招生学校录取(1)提前批录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班、单报中等职业学校的考生。(2)第一批录取宏志班、特长生、定向生的录取:严格按照市教育局审核认定的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名册,根据招生计划和出档规则以1:1比例出档、录取。民办普通高中学校的录取:根据学校招生计划和考生志愿,按投档规则以1:1比例出档、审核、录取。(3)第二批录取限定省级以上示范高中录取的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等级在B等及以上、其他高中录取的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等级在C等及以上、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总分等级为C2等及以上的考生。根据学校招生计划和考生志愿,按投档规则以1:1比例出档、审核、录取。第一次出档按一、二、三平行志愿(10分差)投档后,未满额,由四、五平行志愿补充。在各批次录取过程中,以1:1比例投档满额的学校,如有退档,按“退1补1”原则补投考生档案。(4)调剂录取8月30日前结束所有的退档、指令性计划补录和指导性计划的录取工作,调剂录取工作另行通知。(5)择校生录取择校生的报名录取在指令性计划录取结束后进行,具体程序是:报名登记。考生凭准考证到意向高中学校报名,高中学校查询成绩并对符合条件的考生予以报名登记。统一审核。高中学校对报名登记的择校生统一造册(见附件10),上报基教科审核认定。录取注册。招生学校按审核通过名单通知考生并开展录取工作,待招生工作全面结束后完成学籍注册。招生指令性计划未完成前不得进行择校生录取,统一审核时间为7月30日前。5、德阳市普通高中新生录取通知书由市教育局统一印制,并加盖“德阳市教育局高中阶段学校统一招生录取专用章”和各招生学校的录取专用章方能生效。五年制高职学校及三年制中职学校新生录取通知书按省教育考试院规定发放。6、德阳市高中阶段学校新生名册(含择校生。见附件10)由各普通高中学校统一填写,交县(市、区)教育局汇总初审,于7月30日前报市教育局基教科审核,录取名册与高中阶段学校新生学籍注册挂钩,未经统一录取并通过审核的学生不予注册学籍。九、加分政策(一)加分(降分)项目项 目加分分值备注1、少数民族考生,归侨、归侨子女、华侨子女,港澳台籍考生及符合政策的留学人员子女52、德阳市表彰的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5初中三年3、获得国家专利和德阳市及以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大赛、电脑制作大赛一等奖的学生5初中三年4、国家、教育部举办的中学生体育竞赛个人项目前八名,集体项目前八名的主力队员;省、省教育厅举办的中学生体育竞赛个人项目前六名,集体项目前六名的主力队员;市教育局主办的中学生体育竞赛个人项目前三名,集体项目前三名的主力队员5初中三年5、省优秀艺术人才大赛一等奖,市艺术节、音乐节、舞蹈节一等奖的主要演员5初中三年6、烈士子女,因公牺牲军人的子女,一至四级残疾军人、平时荣获二等功或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的现役军人子女,作战部队、驻国家确定的一、二、三类艰苦边远地区和西藏自治区、解放军总部划定的三类以上岛屿部队现役军人子女,在飞行、潜艇、航天、涉核等高风险、高危害岗位工作的现役军人子女烈士子女按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四川省军区政治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烈士纪念工作的实施意见(川委办201321号)执行;其他按四川省实施细则(政干2012118号)执行7、见义勇为死亡或致14级残疾人员的子女按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综治办等部门关于加强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川(办发20135)号执行(二)上报材料及要求1、符合项目1的考生需交验户口簿、证书或父母工作单位证明。2、符合项目2的考生需交“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获奖证书。3、符合项目3、4、5的考生需交获奖证书。4、符合项目6、7的考生需提供相关证明文件(或证件)。5、所有申请加分(降分)考生均需填报德阳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享受加分政策学生审核表(附件9)。所交户口簿、证书系指原件复印件,各县(市、区)教育局必须在复印件上加盖确认章。加分材料含电子文本(分类按报名号从小到大依序排列)于2015年5月15日前报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逾期视为弃权。(三)加分(降分)办法加分由德阳市教育局认定并进入学生考试总成绩,加分(降分)政策只能享受最高分一种。中考加分(降分)学生名单将在德阳教育周刊、德阳教育网和德阳招生考试网上公示。十、考试收费标准中考中招收费项目及标准严格按省物价局、省财政厅关于规范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报名考试收费标准的通知(川价函200672号)规定执行。每生报名考试费60元,其中39元留各县(市、区)用于组考;21元于5月20日前交市教育局,用于命题、制卷、阅卷、录取、信息处理等工作。费用按报名人数上交,不得随意减免、截留。十一、招生录取纪律全市中考中招工作涉及面大、社会关注程度高,各县(市、区)教育局、招委要在德阳市教育局、招委统一领导下,精心组织,认真实施,确保德阳市2015年中考中招工作让人民满意。全市教育系统在中考中招工作中,要严格执行“六条禁止性规定”(简称“六条禁令”)和“三个一律”。(一)六条禁止性规定1、严禁封锁招生信息。全市高中阶段学校的招生信息由德阳市教育局在德阳教育网、德阳招生考试网上发布。生源学校必须向全体学生公开中招信息,并将招生信息传递至每一个参考学生。2、严禁用经济手段组织生源。生源学校(含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招生学校收取或变相收取生源组织费,招生学校(含个人)不得采取任何形式的经济手段组织生源。3、严禁违反计划招生。各招生学校不得占用指令性计划招收已被其它学校录取的新生。未经批准,不得擅自改变计划招生。4、严禁公办普通高中乱招“择校生”。公办普通高中“择校生”招生要从招收人数、分数(等级)、钱数上加强监管、审核,从源头上杜绝“择校生”招生中的腐败行为。“择校生”收费标准为(每生每期):四川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1500-2500元;四川省二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1500-2500元;市级示范学校1000-1500元;城市一般高中1000元;农村一般高中700-1000元。“择校生”收费不得突破上限,也不得低于下限(注:中江县、罗江县的普通高中经批准可以适当降低下限收费标准)。5、严禁违规宣传。学校不得以任何形式向社会宣传本校中考排列名次,不得利用新闻媒体、悬挂横幅、校园网站等各种形式宣传炒作中考升学率和中考状元。6、考生志愿由考生本人填写,任何学校、个人不得对考生填报志愿进行干预。(二)三个一律所有招生信息必须一律公开;所有示范性普通高中一律不得招收D等生,非示范性普通高中未经批准也不得招收D等生;所有普通高中学校必须严格执行招生计划,一律不得擅自增加招生计划。凡违背上述“六条禁令”“三个一律”的学校和个人,一经查实,市教育局将会同纪检监察部门对当事学校予以通报,对学校负责人予以批评。对情节严重或整改不力的,按照管理权限由市、县教育局纪检监察部门对当事学校及负责人给予纪律处分。十二、加强中考中招工作督查考核(一)成立中考中招工作督查组。为确保“六条禁令”和“三个一律”的执行,规范招生秩序,实现“阳光招生”,由教育局纪工委牵头成立中考中招工作督查组。组长:黄光贵副组长:曾宪金吴艳 张旺贵成员单位:纪工委办 基教科 职成高教科 学生科 电教馆技装处 市招办 县(市、区)教育局 普通高中学校主要职责:检查各阶段工作执行情况,调查违规招生行为,处理违规招生事件。(二)加强对中考中招工作的考核。市教育局将对中考中招政策宣传、学生志愿填报、招生纪律执行、定向生任务完成等情况进行单独考核,并将结果纳入各县(市、区)年度目标综合考核。附件:1.德阳市2015年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实施方案2.德阳市2015年初中理科实验操作考试实施办法3.德阳市2015年普通高中“宏志班”招生实施办法4.德阳市2015年普通高中招收体育、艺术特长生实施办法5.德阳市201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成绩等级划分表6.德阳市2015年中考中招报名数据库结构规范7.德阳市201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订单8.德阳市201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考点、考场设置表9.德阳市2015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享受加分政策学生审核表10.德阳市2015年普通高中新生花名册附件1德阳市2015年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353号)文件精神,大力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积极推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根据德阳市教育局关于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规定相关要求,制定2015年我市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以下简称“体育考试”)工作实施方案。 一、考试目的和意义实施体育考试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社会、学校、家长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关心和重视,是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增强学生体质的重要举措之一。体育考试旨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养成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基本要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二、考试对象2015年参加德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报名的所有学生。 三、体育考试项目、评分标准及计分办法(一)体育考试项目及方式:考试采用“2+1”方式,即2项必考项目加1项抽考项目。必考项目:1分钟跳绳和男生引体向上(女生仰卧起坐)。 抽考项目:立定跳远。(二)评分标准考试评分标准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为参考依据,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见2015年德阳市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评分表)。(三)计分办法体育考试总分为50分,2项必考项目满分各为20分,1项抽考项目满分为10分。2项必考项目和1项抽考项目分别以百分制计分的百分之二十和百分之十折算后的实得分计入总分(小数点后保留1位数)。体育考试成绩除了以50分记入升学总分外,还将以A、B、C、D、E五个等级呈现,其等级量化标准为:A:45,50;B:40,45);C:35,40);D:30,35);E0,30)。四、考试时间与场地要求 体育考试的时间在4月20日至5月10日进行。各县(市、区)教育局根据本地实际,确定具体考试时间并及时将日程安排报市教育局备案,市教育局将开展体育考试工作专项督查。 县(市、区)教育局采用相对集中的方式组织学生参加考试。每位考生的全部考试项目必须在当天内连续完成。项目的考试顺序由县(市、区)自行安排。如遇暴雨及其他突发情况,主考有权决定停考或缓考,但必须作出合理安排,不得影响正常考试秩序和公平性。县(市、区)各考场设置应完全符合考试场地标准要求,且利于封闭。考前必须对场地器材的安全性和准确性进行检验。考试器材应是同一技术参数且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智能化器材。各学校应组织学生进行中考体育模拟考试,让考生了解测试细则、安全要求及注意事项,增强对考试场地和器材的适应性。5、 特殊考生的考试及成绩评定(一)因残、因病考生免考或缓考的规定1、因残疾、伤病不能参加体育考试的考生,均应办理免考手续。由考生及其家长向考生所在学校提出申请,填写德阳市初中毕业生残疾或伤病免予体育考试申请表,并提供具有资质的伤残等级鉴定机构或本市二级乙等以上医院证明。2、因考前或临场发生伤病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体育考试的学生,由学生本人提出书面申请,经学校或考场负责人签字同意,可予以缓考。缓考者应另行参加补考,补考仅限一次。如因伤病仍不能参加补考的学生,须办理免考手续。(二)因残、因病免考考生的成绩评定办法因残疾、伤病获准免考的学生,其体育考试总成绩按30分计。(3) 对因残、因病免考考生的认定 由学校对因残、因病免考考生进行初审,公示5个工作日后,报县(市、区)教育局。县(市、区)教育局须对因残、因病申请免考的考生进行统一审核,通过审核的考生名单须进行公示。各县(市、区)教育局要将免考考生汇总名单和公示结果一并报市教育局备案。申请表及审批材料存入学生档案。六、工作要求(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各县(市、区)教育局、学校要高度重视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要把体育考试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好,切实组织好体育考试各项工作。社会考生的体育考试工作由各县(市、区)教育局统一组织。市直属中学的体育考试工作由旌阳区教育局统一组织。(二)加强培训,操作规范。各县(市、区)教育局必须对参与组织工作的人员开展全员培训,使其全面熟悉考试规则,严格执行规定程序。要事先做好预测演练,注重细节,做好应急预案。要提前到考点学校进行现场考察,根据每个学校的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测试工作。(三)严肃考试,公开公平。全市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工作,坚持“五统一”、“三公开”、“一公示”。“五统一”即:统一测试人员、统一项目标准、统一测试器材、统一安排时间、统一场地要求。“三公开”即:公开考试内容程序、公开测试方法、公开评分标准。“一公示”即:公示考生成绩。学生的体考成绩应于考试结束时当场公布,考生确认;学校要在校内醒目处张榜公示本校所有考生的各项目成绩和总成绩,公示7天期满无误后,再由县(市、区)教育局统一上报市教育局学生科。(四)加强联动,确保安全。各县(市、区)教育局、学校要高度重视体育考试中的安全问题,落实安全责任制。县(市、区)教育局要会同公安、交通、卫生等部门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体育考试中可能发生的交通、食宿、人身等安全隐患,确保学生安全和考试工作的顺利进行。(五)体育考试成绩统计分析在5月20日前完成,成绩录入使用全市统一的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报名号登记造册。各县(市、区)教育局于5月20日前将加盖公章的体育考试成绩册及电子文档,报送市教育局学生科,联系电话2517433,邮箱:。请各县(市、区)教育局将具体实施办法于2015年4月10日前报送市教育局学生科。德阳市2015年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项目测试方法一、1分钟跳绳(一)场地器材在室内外平坦防滑的地面或塑胶场地,使用学生体质测试智能化器材作为考试器材进行测试操作。(二)测试方法及要求:1、根据自己的身高和平时锻炼情况,选择适当长度的绳体试跳几次后开始测试。2、测试中,严格按照测试器材的技术要求进行操作。违例者,监考员立即纠正。绳体掉落、手柄掉落、绳体打结等,可立即调整并继续测试,以最终成绩为准。3、双脚起跳,使用正摇单摇。4、每人1次测试机会,听到起跳信号后起跳,听到结束信号后停止测试。5、测试完毕,查看手柄显示屏上测试成绩,宣告测试成绩后学生离开。6、如有身体不适,应立即报告,到医疗站就诊。二、引体向上(一)场地器材室内外不限,高单杠。使用学生体质测试智能化器材作为考试器材进行测试操作。(二)测试方法及要求:1、正手握杠,身体悬垂静止无摆动、屈膝、挺腹等附加动作后,听到开始信号即开始测试。2、每人1次测试机会。3、测试中,严格按照测试器材的技术要求进行操作,身体面对操作台方向,跳起两手正握杠,分开与肩同宽,身体呈直臂悬垂姿势,进入预备状态。听到开始信号后,两臂同时用力向上引体。当下颌超过横杠且大、小臂成一定角度时,表示完成1次。还原呈直臂悬垂姿势,再次两臂同时用力向上引体。循环完成以上动作且身体不能落地。4、考生考试时若出现反手握杠或首次悬垂静止后有摆动、屈膝、挺腹等附加动作,监考员应立即纠正,呈正确姿势后方可开始测试。5、两次引体间隔时间不超过10秒钟。6、身高较矮不能握杠时,监考员可提供帮助。7、如有身体不适,应立即报告,到医疗站就诊。三、仰卧起坐(一)场地器材室内外平坦的地面。使用学生体质测试智能化器材作为考试器材进行测试操作。(2) 测试方法及要求1、 每人1次测试机会。2、坐在感应垫上,两脚放入搁脚杆内固定下肢,两手抱头,根据自己身高情况调整身体位置,屈膝成90度,上身平躺在测量感应垫上进入预备状态。听到开始信号后仰卧起坐。每做1次仰卧动作和起坐动作被光电测量感应后,接收器会发出1次提示声,主机计数1次。听到结束信号提示后停止测试。3、起坐时两肘没有触及膝盖,仰卧时两肩胛没有触及测量感应垫,接收器则不发出提示声,该次不计数。4、两手没有抱头、膝关节没有屈膝成90度、借用肘部撑垫完成起坐时,视为犯规,监考员立即纠正,并提醒减去该次计数。5、测试完毕,注意收听主机播报的最终测试成绩,然后离开。6、如有身体不适,应立即报告,到医疗站就诊。四、立定跳远(一)场地器材在室内外平坦防滑的地面或塑胶场地上使用学生体质测试智能化器材作为考试器材进行测试操作。(二)测试方法及要求1、每人测试两次,取其中最好一次计算成绩。记录以厘米米为单位。2、受试者两脚自然分开站立,站在起跳线后,脚尖不得踩线。两脚原地同时起跳,起跳后第一落点必须落在跳毯范围内,落地后向前方走出跳毯,再从侧面绕回,不得有垫步或连跳动作。3、发现犯规时,此次成绩无效。4、可以赤足,但不得穿钉鞋、皮鞋、塑料凉鞋参加测试。5、如有身体不适,应立即报告,到医疗站就诊。德阳市2015年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评分表等 级1分钟跳绳(男)1分钟跳绳(女)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立定跳远(男)单位:厘米立定跳远(女)单位:厘米备注优秀成绩分值成绩分值成绩分值成绩分值成绩分值成绩分值1801001721001510052100250 10019910017598167982499819898168961609614955095247961969616094153942469419594150921439224392193921409013390139048902419019190良好136871298723887189871308412384128545 8523584185841248111781118042 802318118281及格116781097840782267817778108751017510763876221751737510372967297236 7421772177294698869868347221269165698666806632702076616166756369637643068200 63155636460586066028661936014960不及格60505450550266419150147505340484044024621874014440463042303302260183301413037203320220142517820137202810251011012201731013310德阳市2015年初中毕业生免予参加升学体育考试申请表姓 名性别就读学校班级学籍号出生日期民族免考原因及病史概况证明出具单位出具时间家长签字班主任签字体育教师签字学校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县(市、区)教育局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说明:因病或残疾原因不能参加升学体育考试的学生,必须填写本申请表,并出具本市二级乙等以上医院有关证明材料,经学生家长签字和体育教师核实后,由学校进行公示。公示无误后,由学校上报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审查并公示。县(市、区)审查合格、公示无异议后汇总,并报德阳市教育局备案。- 29 -德阳市2015年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成绩册县(市、区)教育局(盖章): 实考人数: 报送时间:序号考号姓名性别毕业学校体育考试总成绩1分钟跳绳引体向上/仰卧起坐立定跳远备注成绩分值成绩分值成绩分值- 50 -附件2德阳市2015年初中理科实验操作考试实施办法一、参考范围、考核科目全市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均应参加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试。二、报名及考试时间全市实验操作考试的报名与中考报名合二为一,中考报名号就是实验操作考试报名号。考试时间:2015年4月20日开始实验操作考试,5月5日前完成考试。具体时间及日程安排由各县(市、区)教育局确定。考试完成后封存好试卷及机读卡以县为单位统一送交市教育局技装处。德阳市直属学校及经开区学校统一由旌阳区教育局负责组织实施,社会力量办学及其他形式办学学校的实验操作考试工作由所在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三、考核内容和方法1、考试内容:严格控制在初中教学大纲及现行教材规定的学生分组必做实验范围之内,主要考核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达到应知会用的目的。2、命题:物理、化学和生物使用四川省统一命题及评分标准,由德阳市对命题及评分标准进行统一修订和制卷。全部考题及评分标准在考前规定时间内发到各县(市、区)电教馆(站)、中心,在考试前15天向考生公布。3、考点设置:本着就近、方便考生的原则,集中统一设置考点。各考点学校应分设满足集中考试要求的理、化、生实验室,实验仪器、器材配备必须达到I类配备要求,能同时开齐25组以上学生分组实验,考试所需实验器材、药品齐全、充足。对装备不达标的学校,不设为考点学校。各县(市、区)装备部门要通过实验操作考核,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对学校教学仪器设备配备情况的检查制度,按照分类要求重点装备的原则,指导、督促学校按要求配齐教学仪器。4、考试:各考点应采用两次点名制,即考前30分钟和考前10分钟各点一次名。物理、化学分设10个实验操作试题,生物分设5个实验操作试题。20名考生依次抽签各确定一个题号的考核试题。同一考生三科考试均使用同一组号的试题,每科考试时间10分钟,考生考完第一科实验后,依次到下一科实验室参加考试。5、计分:实验操作考试卷面计分为30分。其中物理、化学、生物满分各为10分,物理、化学以100%计入总分,生物以50%计入总分,理科实验操作考试总分为25分。为了加强对实验操作考试的管理、统计分析,指导实验教学,实验操作考试的计分采用机读卡方式。即由学生涂写报名号、姓名、科目,再由主考教师现场将分项得分填涂机读卡,同时在机读卡得分栏填写考试总分,最后由学生签字认可,主考教师现场将每位考生成绩如实登记在德阳市初中理科实验操作考试情况登记表上。机读卡及德阳市初中理科实验操作考试考生情况登记表现场密封后,各县集中交德阳市教育技装处。6、查分:为确保学生成绩的准确,考生可以申请查分,操作方法及时间与文考相同。7、考务组织与培训:各考点应设考点主任、副主任一人。主考教师、监考教师及各类保障人员若干人。各考室实行一个监考教师对应二名考生。为保证考试的公开、公平、公正,各考点要交叉选聘监考人员,并对监考人员进行考前培训,掌握统一的评分标准。四、其它事宜1、实验操作考核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持续时间长,各地务必做好宣传动员和考前准备各项工作,严密组织,精心实施。监考人员要高度负责,细心观察学生实验操作步骤,坚持评分标准,确保此项工作正常进行。2、各县(市、区)要加强实验操作考核的安全工作,务必出台相应的安全预案,做到有备无患。3、本实施办法未尽事项参照德阳市教育局德阳市初中理科实验操作考核考务规程(德教办200832号)通知有关规定实施。附表:1.2015年度实验操作考试基本情况表2.德阳市2015年初中理科实验操作考试考点学校申报表附表12015年实验操作考试基本情况表 县(市、区)教育局 填报时间: 2015年 月 日2015年度考试科目考点学校名称考点参考人数考试起止时 间毕业考试人 数升学考人 数物理化学生物合 计参考学校总数:考点学校总数:全县起止时间:请在4月10日之前报市技装处。附表2德阳市2015年初中理科实验操作考试考点学校申报表申报学校名称(盖章):联系人联系电话邮政编码现有实验室间数: 间其中物理 间;化学 间;生物 间;现有实验人员: 人其中物理 间;化学 间;生物 间;能开实验组数: 组其中物理 间;化学 间;生物 间;按2007年部颁标准现差仪器、药品设施的主要品种和数量:申请实验操作考点学校采取的措施:学校校长意见及承诺(考场组织、安全、纪律等):县(市、区)教育局审查意见(盖章):请在4月10日之前报市技装处。附件3德阳市2015年普通高中“宏志班”招生实施办法为全面落实德阳市委、市政府“民生工程”,全面推进教育公平,扶助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完成普通高中学业,特制定德阳市2015年普通高中“宏志班”招生实施办法:一、“宏志班”举办及承办德阳市2015年普通高中“宏志班”由德阳市人民政府举办,四川省德阳市第五中学承办。二、“宏志班”招生范围及人数2015年普通高中“宏志班”面向全市2015级应届初中毕业生,招生名额50名。三、“宏志班”学生招收条件(一)综合素质评价为A等。(二)学业考试总分成绩为A1等。(三)身心健康,没有不适合高中学习的疾病。(四)家庭经济困难,城市“低保”和农村特困户或遭遇特殊变故,仅靠家庭支持难以完成高中学业。(五)荣誉军人及残疾人家庭子女。四、“宏志班”报名、录取办法(一)申请就读“宏志班”的2015级应届初中毕业生应持本人身份证(或户口本)、填写好的德阳市普通高中“宏志班”入学资格审查表(见附件);在校期间获奖证书复印件;城市户口提供父(母)“低保证”或“下岗失业证”复印件;荣誉军人家庭的提供父(母)“荣誉军人证”复印件;残疾人家庭的提供“残疾证”复印件于2015年4月20日5月20日在香港马会五中旌湖校区(原德阳五中)报名,经五中初审后报市教育局基教科。(二)“宏志班”的录取工作由德阳市教育局统一组织,并进入第一批次、按考生总分成绩由高到低进行录取。“宏志班”学生的录取通知书加盖有德阳市教育局录取专用章,由招生学校发放。(三)“宏志班”录取学生名单将在德阳日报等新闻媒体上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五、“宏志班”学生待遇(一)三年在校学习期间学费、书本费、住宿费全免。(二)三年在校学习期间生活费定额补贴。(三)单独编班,成立专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工智能教育培训手册
- 工作总结:提升专业能力业务水平
- 2025新疆克拉玛依市面向高校应届毕业生招聘事业编制高中教师48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农学中的农业科技示范园规划设计
- 2025年天津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法事故直接原因的分析考试试题
- 2025年唐山市市直事业单位招聘277人笔试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年事业单位笔试-江苏-江苏审计学(医疗招聘)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有色金属行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产业链金融创新报告
- 2025四川达州宣汉县养老服务中心招聘临时工作人员10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医学遗传学病例诊断与咨询考核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秋季新学期教学工作会议校长讲话:一心一意抓质量一点一滴见成效一步一脚印做教学
- 2025至2030年中国烘焙工具产业竞争现状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JG/T 264-2010混凝土裂缝修复灌浆树脂
- 2025贵州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考试题库(2025公需课课程)
- 心电图机操作(课堂PPT)
- 贝多芬F大调浪漫曲—小提琴谱(带钢伴谱)
- 科远DCS系统方案
- 压力传感器(课堂PPT)
- 动物的家ppt课件
- Tip-edge Plus差动直丝弓技术
- 深圳市政府投资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检查用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