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试题_第1页
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试题_第2页
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试题_第3页
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试题_第4页
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七年级 语文 下册第二单元 试题 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一) (二) (三)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 (共 10 分 ) 1 根据拼音写汉字,并改正句中的错别字。 (2 分 ) 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 q( ) q( ) 险阻的道路。在这一段道路上,实在亦有一种奇绝壮绝的景至。 q q_ _ 改为 _ 2按要求填空。 (4 分 ) (1)木兰诗中描写边塞艰苦战斗生活 的诗句是 , 。描写战斗惨烈旷日持久的诗句是 , 。 表现木兰归乡心切的诗句是 , 。 ( 2) 请写出两句描写黄河的古诗词。 3. 口语交际( 2 分) 抗美援朝胜利后,在一次酒宴上,一名外国记者由衷地对彭德怀元帅说:“彭元帅,您是中国人民的伟大的儿子。”彭德怀微微一笑:“不,”仅仅把那位记者的话略加改动,调整了一下顺序,就很好的突出了伟大的祖国,反映了自 己的谦虚情怀。 请问,彭德怀改动后的话是怎样的? 4名著阅读 (2 分 ) “有一次我偷偷地看她,她把我的五戈比放在手掌上,瞧着它们,默默地哭了。一滴混浊的泪水挂在她那副像海泡石似的大鼻孔的鼻尖上。”这段内容选自世界名著 ,作者是 ,作品中的主人公 就是作者的乳名。 二 .古诗文阅读 (共 20 分 ) (一) 阅读下面的古诗 , 回答 问 题。 ( 5 分)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 “ 家中有阿谁? ”“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5 用诗中 的 句子回答:主人公 的 家现在怎样? ( 2 分) 6 全诗表达了一个怎样 的 主题? ( 3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问题。( 15 分) 2 王 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也。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闻粲在门,倒屣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邕曰: 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 初, 粲与人共行,读道边碑。人间曰:卿能诵乎 ?曰:能。 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 。” 其强记默识如此。性善算,作算术,略尽其理。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 是人常以为宿构;然复精意覃思,亦不能加也。 三国志 王 粲 传 注 蔡邕 :东汉末年文学家。 车骑填巷,宾客盈坐 :意思是到 蔡邕 家的人很多。倒屣 ( q):急于迎客,把鞋子穿倒了,形容对来客的热情欢迎。王公:特称 王 粲 的祖父王畅。强( qing)记:记忆力强。属 (zh)文:写文章。宿构:预先谋划准备。 精意覃 (tn)思:精心深思。 加:超过。 7用“ /”画出下面句子在朗读时的停顿。 (2 分 ) 时 邕 才 学 显 著 。 8解释文段中加点字的意思。( 3 分) 奇: 。 一 。 识 。 9说说文段中画线句“ 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 ”的意思。( 2 分) 10文段中写了王 粲 的哪些才能?(摘选文段中概括性词语回答。)( 3 分) 。 11用自己的话说出“ 粲 至”“一坐尽惊”的原因。( 2 分) 。 12就 蔡邕 的言行 ,从某一角度简要谈谈你的感受或体会。( 3 分) 。 三 .现代文阅读 (共 40 分 ) ( 一 ) .阅读 下列文段 ,回答文后问题( 20 分)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 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 ,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 我 ”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 你们走吧。” 3 13文中韩麦尔先生为什么“哽住了”? ( 3 分 ) 14.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钟声响了意味着什么?“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号声暗示了什么? (4 分 ) 15文中对韩麦尔的刻画运用 _、 _、 _描写,这些描写人物的方法,集中体现了韩麦尔先生 _ _的思想感情。文中最能表达韩麦尔先生心声的 _。( 7 分) 16韩麦尔先生“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写完之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话也不说”。怎样理解韩麦尔先生的举止和表情? ( 3 分) 17“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是因为什么? ( 3 分) (二) .阅读 下面文段,回答 问题( 20 分)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也是世界上屈指可数 的 名川。她从巴颜咯拉山起步,接纳千溪百川,一路浩浩荡荡,奔腾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省区,注入浩瀚 的 大海。黄河全长 5464 公里,流域面积 75 万多平方公里,像一条金色 的 巨龙,昂首横卧在我国北部辽阔 的 大地上。 在古代,黄河流域 的 自然环境是很优越 的 。那时,这里 的 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到处是青山绿野,植物种类繁多,为原始人类 的 生存提供了有利条件,殷代以后,黄河中下游流域成为我国开发最早 的 地区,经济发达,人口 fn yn较快,政治文化也较先进,因此,黄河流域成了中华民族成长 的 摇篮。 相传中华民族 的 始祖 黄帝生长在黄河中游,他和他 的 族系主要活动 的 区域也在黄河中游,后来建立夏、商、周王朝 的 都是他 的 hu y,他们自称 “华 ”(或 “夏 ”),聚居在中原地区,人们认为 “ 中原 ” 位居四方之中。所以后世称之为 “ 中华 ” 。现在 “ 中华 ”又成了整个中国 的 代称。 黄河是我国古代文明 的 发祥地(创立基业 的 地方)之一,在新石器时代中期,黄帝族就开始使用彩陶。从河南湎池仰韶村,西安半坡村等地发掘出 的 古代文化遗 址中,可以看见大约 5000 年前人们使用 的 简陋 的 木,石农具,居住 的 木结构房屋,储粮 的 窖穴,以及许多图案精美 的 彩色陶器。这些地下出土 的 资料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 的 悠久和艺术才能 的 高超。 (A)被人们称为 “仰韶文化 ”或 “彩陶文化 ”。 (B) 我国历史上七大古都中 的 安阳、西安、洛阳和开封,都在黄河流域。以古都长安为中心 的 唐代文化 (C)影响着世界各国尤其是亚洲邻国 的 文化。 黄河以丰富 的 乳汁哺育了中华民族,而中华民族 的 优秀儿女在她身旁 的 辛勤劳动,创造了光辉灿烂 的 文化。黄河,不愧是中华民族 的 摇篮,我国文化 的 发源地。 18 根据拼音填写 的 词语是,。 ( 2 分) 19 将 “曾是当时世界文化 的 高峰 ”一句,还原于 “A”、 “B”、 “C”三处中最恰 当 的 是处。( 2 分) 20 给文章拟一个恰当 的 标题 。 ( 2 分) 4 21 请概括第四段、第五段 的 段落大意。 (4 分 ) 第四段: 第五段: 22 文中加点词语 “相传 ”“之一 ”用语准确而有分寸,请简要说明。 ( 4 分) “相传 ”: “之一 ”: 23 为什么说黄河是中华民族成长 的 摇篮 ?( 3 分) 24 黄河能成为中华民族 的 摇篮 的 原因是什么? ( 3 分) 四 .作文 (共 50 分 )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家乡的山,家乡的水,家乡的人都会给你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请以家乡的人、事,景物为话题,补足下列文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紧扣话题;( 2) 文体不限;( 3)有真情实感;( 4) 600 字以上。 题目: 家乡的 _ 5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答案 1 崎岖 “ 至 ”改为“致” 2 (1)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 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3我是伟大中国人民的儿子 4童年 高尔基 阿廖沙 5. 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6.全诗 通过 对一个久别家乡重归故里 的 老兵回家时所见情景 的 描述, 表现 了他 的 孤独和凄凉, 反映 了战争 的 残酷无情,也 体现 了人民对战争 的 厌恶和憎恨之情。 . 7.时 /邕 /才学显著 ( 1 分画出 其中一处即该给分,其它处画线均不给分) 8着重(以为奇) 全(满) 记(各 1 分,意思准确的其它答案均给分) 9 于是让 王 粲 背诵碑文, 王 粲 背得不差一字。或 王 粲 一字不差地背诵出碑文。 10强记默知;善算;善属文 11没想到 蔡邕 热情欢迎的客人竟是一个年幼矮小的孩子。 12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参考答案: 蔡邕 关爱,推重年轻人才的心胸令人感动(敬佩):或年轻人才的成长需要前辈的关爱和支持;或,人要有才,更要有高尚的品格。 13因为祖国被占领,自己不能教法语而极度悲痛。 14最后一课结束。德语要 代替法语。 15动作 语言 表情 无限热爱自己的祖国 法兰西万岁 16一是表达了对祖国土地被占领的痛苦,二是坚信法兰西必胜。 17因为“我”感到他不仅是一位法语教师,而更是一位令人敬佩的爱国志士。 18 繁衍,后裔。 19 C 20 黄河 中华民族 的 摇篮。 21 介绍黄河 的 古代文明, 介绍黄河文化 的 辉煌成就和巨大影响。 22 “相传 ”表明材料来源于传说,并不十分可靠。 “之一 ”表示并非唯一,还有其他。 23 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 是中华民族 的 发源地 。 24 黄河流域环境优越,有利于人类生存。 25.作文可考虑从内容、表达、文面三个方面综合评分。可分为五类卷:一类卷 50 45 分;二类卷 44 40 分;三类卷 39 35 分;四类 卷 3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