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分析及油田中考质量分析.doc_第1页
2007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分析及油田中考质量分析.doc_第2页
2007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分析及油田中考质量分析.doc_第3页
2007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分析及油田中考质量分析.doc_第4页
2007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分析及油田中考质量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7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分析及油田中考质量分析第一部分 试卷综合评价2007年中招语文试卷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理念和省教育厅中考文件的要求,在基本保持前几年中招试题模式总体稳定的基础上,作了新的探索和尝试。试卷结构简单合理;试卷长度适中;试题数量适当;阅读量适宜(总字数为五千字左右)。从三个维度综合考查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侧重考查了学生的语言文化积累,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语文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阅读材料适合学生的阅读水平,试题设置科学,指向明确,对今后的初中语文教学改革有良好的导向作用。但是,从学生整体得分情况来看,也有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为试卷的“梯度”不太明显,不利于选拔,从抽样(100份卷)调查来看,有63%的学生得分超过了102分,折合成100分计算的话,平均分数在85分以上,而且大部分学生集中在107分左右,上下不超过5分,好中差区分不大。当然,这也与我油田初中语文教学总体质量的提高有很大的关系。第二部分 试卷具体特点2007年中招语文试卷基本沿袭了我省近年来的中考模式,共分四大题,仍为24小题,满分为120分。在具体的题型设计上与往年相比有了较新的突破。1.取消了综合性学习考察题。由过去的五大块,变成了今年的四大块,但是,并不说取消了这一类考查题,而是将综合学习性题目穿插在了其他的试题里面,这样,整个试卷就显得简约而不简单,题目的综合性更强,每道题的覆盖面也更大了。2.选文(选题)关注生活,充满人文关怀今年中考语文试卷着力于考查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情况,着力于检测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真正着力于学生的发展;同时引导学生感悟生活、陶冶情操,充满人文关怀。像第一部分语文积累与运用的第7小题,紧扣时代脉搏,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关注了学生健康而又不失指导意义。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让我看着你、年轻人更要善于反省,在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的理解的同时,关注亲情,关注学生成长,侧重于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文题,不管是命题作文“我是一只渴望飞翔的鸟”,还是半命题作文“那一次,我很(快乐、内疚、受启发)”,都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试题的提示与要求非常明确,引导学生个性发展,关注人生和社会,从而使学生能够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3.文言文考查适当向课外延伸。今年文言文出现了课外对比阅读段。尽管去年已经有了课外文段,但仅仅是作为理解材料辅助学生阅读,并没有对课外文段进行考查,而今年的文言文部分除了课内的邹忌讽齐王纳谏,还有一篇新序里的宋昭公出亡一文,课内向课外的延伸,并且是对比阅读。考查面更广、更灵活。4.强调积累,降低了难度今年的中招语文试卷强调积累,包括生字词积累、文言词句的积累、古诗句的积累、名著阅读的积累等等,这些都紧扣课标和课本,考查基础,难易适度。容易题约占80%,稍难题约占10%,较难题约占10%。比如古诗文的考查,过去很少有给上句对下句的题目,大部分为理解运用性的诗词背写,而今年的古诗文考查全是给上句背写下句的极其简单的默写。再如书写,去年是按照要求续写一句话,今年是直接抄写,没有一点难度。作文由往年的话题材料作文和命题作为改为半命题和命题作文,没有了审题障碍,变得简单明了。现代文阅读的主观题答案后面大部分都有“意思对即可”的评卷要求,降低了很大的难度。总之,今年中考语文试题,内容全面又突出重点,重能力而不轻知识,突出了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和创造性。较好地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使不同层次的考生都能够进行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第三部分 学生答题情况及分析虽然本次中招语文考试成绩比较理想,但反映出来的问题仍然是较为严重的,所折射出来的教学信息仍值得我们深思和反省。下面具体针对答题情况和错误类型进行具体的分析。第一板块:积累与运用学生得分情况相对较好,满分28分者占18,25分以上者67。得满分的同学审题细致,书写正确整洁,表达要点分明。出错的地方反映出来的问题有:一是古诗文默写,题目很简单,但是仍有很多同学错字连篇,例如“思而不学则殆”中的“殆”、“ 采菊东篱下”中的“篱”、“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汗”等等,学生背是背下了,但眼高手低,一写就错,也反映我们老师把关不严,这些问题应该说是很常见的问题,在平时的教学中只要严格要求,是不该成为问题的。二是文学常识填空题,错得不可理解,有差不多一半学生不会写“三调芭蕉扇”中的“芭蕉”二字,像“多乎哉?不多也!”这句话,出自谁写的什么小说?这是一句很经典的话,可惜有很多学生竟然答错了。孔乙己的“乙”也写成“以”“忆”“己”等,这说明,我们的语文教学有脱离课本的倾向,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太重视拓展延伸了,尤其是在最后的复习期间,有些老师完全丢开了课本,搞题海战术,这是不可取的。三是第7题的阅读材料题。本题实质上是一道综合性学习题,题目给了一个表格,两则材料,要求学生阅读后,分析概括,归纳表达,综合考查学生的诸多语文能力。第1、2小题的答案共11个字,可学生的答案大多在70个字左右,但因为有“意思对即可”的评分要求,所以,很多拉拉杂杂写了90多字的学生也得了满分。尽管如此,却仍然反映出我们的学生概括归纳能力不强,语言表达不精练、不简洁等很多毛病,可见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注重锻炼学生的概括归纳等能力。这里还要说明的是,有的学生答“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快乐一辈子”。这条标语不是不好,而是太宽泛,针对性不强,可以适合任何人群,任何环境,并非特指户外青少年活动。第二板块:现代文阅读(一)让我看着你分析:这一题属于记叙文阅读范畴,选材感人,具有人文性,与学生生活贴近,容易找到感情触发点。学生答卷得失与分值情况为:第8小题考查学生对记叙文六要素的把握,学生做得还不错,反映了我们的语文教学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还是比较重视的。第9小题考查学生对画线句子和加点词的理解与分析能力。本题考生失分最多,满分率仅为20%,很多考生一是语言概括不准确,二是只答出一层意思。这一类考试题目年年都考,我们应该在这上面多下功夫,可以让学生总结出答题规律与套路,进行强化训练。第10小题考查学生对特殊问题的理解、分析与判断能力,本题满分率为35%,失分原因是一部分学生审题不严密,两个问题只回答了一个,还有就是所答非所问,反映了分析不到位,表达不明确,不规范的通病。提醒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教给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第11小题考查学生对指示代词所指代内容的判断与概括,答案只有“捐献眼角膜”五个字,可没有一个学生的回答完全与答案一致,一般学生的答案都在20个字左右,比如“尽自己的力量帮助别人,让他幸福,自己也快乐!”或者用词宽泛(“把自己的器官捐献给其他更需要这一器官的人”)或用词不当(“交换眼角膜”)。这仍旧说明我们在现代文阅读教学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大现代文阅读的投入。第12小题考查学生对人物的分析能力。满分(4分)者约占88,但仍反映出学生语言概括不准确的通病。本题得分较高还与评分规则很宽有关系,本题题目是“母亲是怎样一个人?结合文中的具体事例简要分析”,答案里总结了母亲的五个性格特征,学生只要回答出一个就可以,而举例就容易了。得3分以下的学生要么是分析不准确,要么是审题不严,没有举出具体的事例。(二)年轻人更要善于反省分析这一篇文章内容很有教育意义,很好地考虑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也体现了试卷的实用性价值。试题命制重在考查学生对文章理解、分析能力、表述能力,同时突现学生个性,倡导学生有创意地表达。第13题是判断文章的中心论点,是议论文考查中最常见的考题。部分学生语言欠准确,没有抓住主要词“更”,变成“年轻人要善于反省”;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概括。由此可见,回答错误的原因是分析能力与语言概括能力较差,可能有一部分学生根本就没有仔细阅读文章,因为文章标题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一眼就可以看出来的,如此简单却仍然出错,说明学生根本就没有科学的阅读方法,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第14小题的题目是“第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本题得分较低。这类题目在中招试卷里是经常出现的,答案也是基本固定的,无非就是 “从结构引出话题,为下文做铺垫”或是从内容上作简单回答即可。但是从试卷上看,有很多学生不知道从何入手来回答问题,表面看是术语问题,其实症结在于文体不清(与说明文、记叙文文体混为一谈),说明我们老师平时训练不够,没有指导学生进行比较区分。第15题做得很好,有90%的学生得满分,只有个别学生不会筛选信息,自行概括。本题只要仔细地阅读文章是一定可以找出答案的,它就是文章中间几段的三个首括句。第16题,考查的仍然是画线句子中加点词有什么作用。与前面不同的是这里考查的是议论文里句子与词语的作用,本题做得一般,大多数能答出语言严密,但不能结合原句。第17题是一道近年来少见的客观选择题,满分率为98%。好的原因是几乎没有难度。第三板块:文言文阅读学生得分分析:本大题得分较高,失分率较低,满分率约为32%。第18、19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积累和句子翻译,得分较为理想,但也存在部分学生不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这一问题,比如19题的“甚”字错的较多,问题是没有将之译成单一的程度副词,而是在后面附加了形容词,变成“很长”、“很久”、“很多”等。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文言文学习的要求,不偏不重,注重基础,注重理解,注重积累。第21、22题也较为理想,但存在着审题不清的情况。21题不能从齐国和宋国两个方面来答,只答出一个方面导致失一半分;22题失分的原因是不能结合个人来谈。古诗词鉴赏答得较好,第23题满分在90左右。但也有得0分的,一是对诗歌根本就不理解,造成表达混乱,虽然写得满纸都是字,但没有一句是答到点子上的;二是诗句找得不对。第24题是名句赏析,反映出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对句意不理解,导致回答错误;二是角度不对,表述不当,抓不住要害。名句赏析也是年年必考的题目,建议教师要作为教学训练的重点,落实在实处,教会学生赏析的角度,从那些方面来赏析,怎样规范自己的语言等等。第四板块:作文评析命题共两个题。第一题为命题作文那一次,我很(快乐、内疚、受启发,第二题是命题作文我是一只渴望飞翔的鸟,并提出了简明的要求。由于审题无难度,又是写学生平常的生活,所以距离拉得不大。根据考生答卷情况估计,一类文(46-50分)约占21,二类文(40-45分;三类文35-39分;四类文29分以下)约占65。两道作文题完成情况总体良好,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题,即半命题作文,题目的下面有一句要求“从括号里的三个词语中任选一个,填写在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估计很多学生没有认真看清题目的要求,想当然地将三个词语后想象成省略号,自作主张换填成别的词语来写,造成跑题现象。处理此类试卷时考虑到中招考试是决定一个孩子上学的大事,语文写作毕竟考查的是其表达能力,故未将之一棍打死,而是将之降为四类作文,然后看他的构思、立意、语言等方面有无可加分之处。这一题学生写“快乐”、“内疚”的居多,写“受启发”的很少。学生写作时“快乐”与“内疚”的过程虽然有,但无具体的细节描写,因而显得平淡;还有的用一件很小的事来表“快乐”、“内疚”或“受启发”,显得不深刻。第二题,得一类文的同学在立意上不局限于向往自由,而是对成才、实现理想有自己的思考。但也有的学生对题目理解不到位,将“飞翔的鸟”理解得过于狭窄,机械地写了小鸟,没有引申挖掘鸟的深层含义,以至于文章显得很肤浅。还有的在行文过程中人称混乱,人与鸟互换不清,一会儿是“我”,一会儿是“鸟”。作文存在的问题还有:1、结构模式化,比较机械。一些作文采用“题记-正文(小标题)-后记”等形式,却不知这种结构的内涵,题记起不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有考生写“这是我十六岁与爸爸的冰淇淋”(莫名其妙,毫无意义)。小标题则拟成“出生-长大了-后来”。2. 书写不认真,字迹潦草,一逗(或一点)到底的现象很严重。3. 在内容上,有事件不具体,文体不分的情况,既不是抒情散文,也不是议论文,更不是记叙文。4. 审题不认真,私自改写标题。除了上面提到的第一题换填别的词语之外,第二题还有的同学将题目改为“我渴望飞翔”、“我是一只小小鸟”等。第四部分 教学建议一、领会新课程标准,明确课标具体要求,使教学更具针对性。二、重视阅读教学,在培养学生语言感悟、分析综合、筛选信息、语言表达等能力上多下功夫。三、扎扎实实抓好学生语文基本功的培养,加强对学生正确书写、认真书写、周密思维等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四、加强文学修养,注重文化积淀。运用多种方法,激励督促学生背诵优秀的古典诗文和现当代名家名篇(对照课标及时补充苏教本中没有的古诗文篇目),并强化名篇名句的默写。五、作文是一种综合能力体现,反映出一个学生的思想修养、文化素养、兴趣爱好、思维方式、表达技巧、课外视野、欣赏品位等等。是每位教师需要关注和引导的问题。考场上的高分作文得益于平时多读书、多思考、多练习,如果平时读书少、练习少,缺乏分析与思考,考场上作文想得高分就不太容易。但我们也可以采用一些应对技巧使作文得到较理想的分数。第一、卷面书写要干净整洁。相同水平的作文,字写得好的考生得分一定比字写得差的考生高,甚至即使是作文写得不好但字写得好、卷面干净整洁的文章,比作文写得好但字体很差、卷面不整洁的文章得分可能还要高。所以我们先要注意卷面干净整洁,让评卷老师给你一个较高的印象分。第二、几年来的作文题,都比较注重文章立意的正面性、主流性,内容、思想的健康性。在要求考生写出真情实感的前提下,更倾向于友情、亲情,孝心、爱心,坚强、勇敢,求真、求善,热爱社会、热爱国家等积极向上的主题。而那些负面的、偏激的东西是被中招作文所严格拒绝的。因此,像一些对社会不满、对人生绝望、抨击教育、攻击老师、描写中学生早恋及其他没有积极意义的内容,就应该避开不写。相反,主题积极、立意较高,尤其是赞美老师的文章,得分一定会高一些。第三,审清题意。审好题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审不好题就会出现跑题现象。作文一旦跑题,就将进入最末一类进行评分,因此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第四,确定文体。重点对常用文体进行写作练习,主题要明确,体裁要分清。选择了哪一种文体,必须按照该文体的规范去写,不能写成“四不像”的文章。 第五,积累素材。注重真事、真话、真情方面的材料积累,可从场所:家、校、上学路上;人物:家人、老师长辈、同学朋友;自己:成长、转变、启示三个方面进行积累。第六,学习技巧。教师要从审题、立意、选材、构思、开头、结尾、铺陈、过渡、照应等方面进行强化性讲解和示范,要注意文章的起、承、开、合,以及“化大为小,以小见大”“独辟蹊径,表现个性”等技巧。第七,模拟与阅读。可选择不同类型的文体及文题,写出几篇模拟作文,将写好的作文修改好并储备起来,以便考试时灵活化用。另外,还应该多读一些优秀范文,积累更为丰富的语言和素材。第八,引导学生在考场上还是写自己较擅长的文体。六、要让学生注意审题,看清题干的要求,掌握答题的技巧。比如今年的作文第一题,要求从所给的三个词中任选其一填在横线上进行作文,有的考生另起炉灶,自找词语填空作文。还要注意答案的完整,特别是主观题的答案一定要完整。造成考生被扣分的原因大多是由于考生不了解试题分值设置与答案要点的关系,不会列点来答题,从而造成答案不完整。一般情况下,如果试题只有一问,偶数的分值(如2分或4分)意味着其答案可能包含两点,答题时要尽可能分成两点列出;奇数的分值(3分)意味着答案可能是三点,答题时要尽可能分成三点列出。此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