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古生物地史学复习题.doc_第1页
2012古生物地史学复习题.doc_第2页
2012古生物地史学复习题.doc_第3页
2012古生物地史学复习题.doc_第4页
2012古生物地史学复习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生物地史学习题第二章1、什么叫化石(fossil)?研究化石的意义是什么?保存在岩层中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遗体和遗迹,研究意义:为研究生命的起源和进化提供证据,确定地层时代,进行地层划分和对比,恢复古地理、古气候和古环境,为古板块运动和演化提供证据。2、什么是石化作用?有几种主要形式?地史时期的生物遗体及其生命活动的痕迹在被沉积物埋藏后,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年代,随着沉积物的成岩作用,经过物理化学作用的改造而形成化石 。 矿质填充作用:生物硬体组织中的一些空隙,通过石化作用被一些矿物质沉淀充填,使生物硬体变得致密和坚实。置换作用:石化作用过程中,原来生物体的组成物质被溶解,并逐渐被外来矿物质填充。常见置换作用有硅化、钙化、白云石化、黄铁矿化。碳化作用:石化作用过程中生物遗体中不稳定的成分经分解和升馏作用而挥发和消失,仅留下较稳定的碳质薄膜而保存成为化石。3、化石形成和保存的主要条件是什么?生物本身条件最好具有硬体 生物死后的环境条件 低能、碱性、还原等埋藏条件 化学、生物成因的沉积物 时间条件 迅速、长期埋藏 成岩条件 压实小和重结晶作用微弱4、化石的分类等级是什么?界(kingdom)、门(phylum)、纲(class)、目(order)、科(family)、属(genus)、种(species)5、化石命名的优先律、单名法、双名法、三名法是什么意思?单名法:属(各亚属)及其以上单位的学名用一个词位来表示,第一个字母大写。双名法:种的命名用用两个词表示,在种名前加上它所属的属名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种名。种名第一个字母小写,属名第一个字母大写。三名法:亚种的命名在属和种名之后,加上亚种名。亚种名第一个字母仍小写。优先律:生物的有效学名是符合国际动物、植物和菌类学命名法规所规定的最早正式刊出的名称。第三章1、什么是集群绝灭与背景绝灭?地史上短时期内许多门类生物近乎同时绝灭,使生物界绝灭率突然升高的绝灭方式。地史上绝大部分时期具较低的平均绝灭速率(百万年0.11个种)的绝灭方式。2、什么是渐变论和间断平衡论?达尔文认为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自然选择作用使微小的变异在极其漫长的世代遗传中积累出现性状分歧,进而在遗传中积累达到种的等级,就形成新种,他认为自然界没有飞跃,这种观点被称为渐变论。生物界即存在相对均匀、缓慢、渐进的发展变化,也存在不均匀、突然、瞬时的发展变化过程,这两种过程相互交替出现。生物演化是突变与渐变的辨证统一。3、什么是生物进化的不可逆性?已演变的生物类型不可能恢复祖型,已灭亡的类型不可能重新出现。生物器官一经退化,就不会在其后代中恢复原状,已经退化消失了的器官也不会再度出现。4、什么是相关律和重演律?环境条件变化使生物的某种器官发生变异而产生新的适应时,必然会有其他的器官随之变异,同时产生新的适应。生物总是在其个体发育的早期体现其祖先的特征,然后才体现其本身较进步的特征,个体发育是系统发生的简单重演。5、地史上集群绝灭有几次?各在什么时期?5次:奥陶纪(O)志留纪(S) D3f1D3f2(法拉斯法门) PT TJ KE第四章1、蜒壳的基本形态及构造?指出图中构造名称2、四射珊瑚有哪四种构造组合带型?每种类型包括哪些构造?单带型 隔壁+横板 双带型 隔壁+横板+鳞板 隔壁+横板+泡沫板 隔壁+横板+中轴 隔壁+横板+中柱三带型 隔壁+横板+鳞板+中轴 隔壁+横板+泡沫板+中轴 隔壁+横板+鳞板+中柱 隔壁+横板+泡沫板+中柱 泡沫型 泡沫板充满整个珊瑚体 3、比较四射珊瑚与横板珊瑚的不同点?4、图示四射珊瑚构造特征?图示横板珊瑚构造特征?5、如何确定双壳纲的前后?确定壳的前后可据下列特点: 一般喙指向前方; 壳前后不对称者,一般后部较前部为长; 放射及同心纹饰一般由喙向后方扩散; 新月面在前,盾纹面在后; 有耳的种类,后耳常大于前耳; 外套湾位于后部; 单个肌痕时,一般位于中偏后部。两个肌痕有大小不同时(异柱),前小后大。6、头足纲缝合线类型及其特征?菊石式:鞍、叶都分出许多小叶。齿菊石式:鞍浑圆,叶部呈锯齿状。棱菊石式:叶部呈尖棱状,鞍叶数目较多。无棱菊石式:鞍、叶都呈宽圆状,鞍叶数目较少。鹦鹉螺式:无明显的鞍叶之分,呈平缓的波状。腹中央壳口7、鹦鹉螺类体管划分的依据是什么?有哪几个类型?依据隔壁颈的长短、弯曲程度和连接环形状划分。5种类型:无颈式:隔壁颈甚短或无,无连接环直短颈式:隔壁颈短而直,连接环直亚直短颈式:隔壁颈短而直,仅尖端微弯,连接环微外凸弯短颈式:隔壁颈短而弯,连接环外凸全颈式:隔壁颈达到或超过后一隔壁,连接环有的存在8、三叶虫头甲的构造特征有哪些?9.三叶虫的面线类型及其特征?三叶虫面线:穿过眼和眼叶,眼叶前端的为面线前支,眼叶后端的为面线后支。根据面线后支延伸方向分四种类型:后颊类面线后支交于后边缘前颊类面线后支交于侧缘角颊类面线后支切于颊角隐颊类(边缘式)面线处在头甲边缘,从背视看不到,如隐头虫a.侧视图;b.正视图1后颊类;2前颊类;3角颊类;4边缘式10、图示腕足动物壳体外部构造特征?11、正笔石的十种胞管类型及其特征?12、笔石的生态及地史分布特征?固着(树形笔石)或漂浮(正笔石)。可以生活在滨海半深海。往往保存在页岩中,即黑色笔石页岩,反映了缺氧的还原环境:页岩相、黑色笔石页岩相。地史分布:2C1(O-S盛)第五章1、脊椎动物亚门的分类?2、两栖纲的一般特征及进化意义?(1)成年用肺呼吸,肺功能不完备,靠湿润的皮肤帮助呼吸(2)具四肢(3)早期身披骨甲或硬质皮膜防止水分蒸发。3、爬行纲的进化特征?具有羊膜卵,包裹胚胎,防止干燥和机械损伤。可在陆地上进行繁殖。4、从猿到人的发展演化经历哪些演化阶段?(1)、南猿440100万年,分布于非洲南部和东部,具有粗壮的颌及厚层珐琅质的齿,直立行走,身高1.3米,脑量400-500ml。(2)、能人250160万年,头骨壁薄,眉脊不明显,脑量500700ml,颊齿比南方古猿非洲种窄,直立行走,可以使用砾石制成的石器。(3)、直立人18030万年,在亚、欧、非洲等地有发现,如我国云南的元谋人;陕西蓝田人,是直立人的不同亚种。北京猿人也属于直立人的一种。(4)、智人早期智人(2010万年)(山西丁村人)(德国尼人)晚期智人(10万年-现代)(旧石器时代)(周口店山顶洞人)(法国克罗马农人)4、说出下列蕨类植物叶中标出的构造名称。5、地史时期植物界演化阶段?菌藻植物阶段(Ar-S3)水生。低等菌类和藻类。为单细胞或多细胞组成的丝状体或片状植物体,无根茎叶的分化,不具维管束。裸蕨植物阶段(S3-D2) 植物登陆。生活于滨海潮湿低地。裸蕨为主,有原始的石松、节蕨、真蕨。蕨类植物阶段(D3-P2)蕨类植物:石松纲、节蕨纲、真蕨纲+裸子植物:种子蕨纲、科达纲繁盛。C-P:第一造煤期(全球最大造煤期)。裸子植物阶段(P3-K1)裸子植物:苏铁纲、银杏纲、松柏纲+真蕨纲繁盛。T3-K1:第二造煤期。被子植物阶段(K1-Q)E(古近纪): 乔木;E3后出现灌木、草本。Q:与现代的植物面貌相似。E+N(古近纪-新近纪):第三造煤期。第六章1、什么叫标准化石和指相化石,有什么重要意义?指那些演化快、地理分布广、数量丰富、特征明显,易于识别的化石。利用这些化石既可以鉴定地层的时代,也可以用于地层年代对比。指相化石指能够反映某种特定的环境条件的化石,可以推断环境2、形态功能分析法深入研究化石的基本构造,力求阐明这些构造的功能,据此重塑古代生物的生活方式。第七章1、相对比定律只有那些目前可以观察到彼此毗邻的相和相区,才能原生的重叠在一起。(或)在连续沉积的地层中,相邻沉积相在纵向上的依次变化和在横向上的依次变化是一致的。2、沉积环境的主要判别标志?1)物理标志物理标志反映沉积环境的沉积介质的性质(水、风、冰川、泥石流、重力流)及其动力条件,主要以沉积岩的结构,构造反映出来。a沉积物(岩)的结构,包括粒度、分选性、磨圆度、球度、支撑类型b沉积物(岩)的构造,包括层面构造和底面构造,如波痕、冲刷痕、流痕、重荷模、冲刷摸 、刻压痕、层理构造(随流体动力能量、速率变化有水平层理、小波痕交错层位,大波痕交错层理、平行层理、反丘交错层理)反映快速堆积的块状构造,递变层理以及浪成波痕交交错层理,特殊条件下形成的层理潮汐层理、爬升层理、变形层理等等。c沉积岩的组构主要指沉积物中两轴延长的颗粒或生物遗体化石的定向排列,砾石的叠瓦状排列等等。除层理构造之外,还有泄水构造、渗虑构造、暴露构造等等。2)生物标志生物标志包括两个方面:生物遗体化石和生物遗迹化石。两者都能反映沉积环境,如生物遗体化石种类,反映盐度,水深(浮游、底栖)水动力条件(原地、异地、保存好坏)等等,遗迹化石对水深和环境更为敏感。3)化学标志沉积物的原生颜色、自生矿物、矿物成熟度、稀有元素含量、同位素等,可以反映沉积环境的氧化还原电位、盐度、气候(干、湿)气温。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孤立地看待上述环境识别标志,在野外观察和室内分析时特别要注意各种标志的综合分析,尤其它们自下而上的变化,总结垂向层序(沉积序列)单一的标志对于沉积环境都具有多解性,而沉积序列是唯一解的。3、紫红色泥岩,具食盐假晶,产三叶虫,属何种环境?干旱气候滨浅海4、鲍马序列?是一种浊流沉积的典型层序,由自下向上变细的五个层段组成,最底部由具递变层理的杂砂岩组成(a段),底面具有槽模,沟模等冲刷铸模,往上为b段,具有平行层理的砂岩;c段为具小波痕交错层理,变形层理的粉砂岩,d段为具有水平纹理的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最顶部E段,为块状泥岩。5、横向堆积作用、纵向堆积作用、生物筑积作用?沉积物的颗粒在介质搬运过程中沿水平方向位移,当介质能量衰减时而沉积下来。纵向堆积作用指在水流运动能量较低或静水条件下,主要是悬移物质从水体中垂直向下沉降, 造架生物原地筑积而形成地层的作用方式。一般呈丘状隆起,岩层多具块状构造。第八、九章1、地层划分与地层对比的概念?根据岩层具有的不同特征或属性把岩层组成不同单位的工作。根据不同地区或不同剖面地层的各种属性的比较,确定地层单位的地质时代或地层层位的对应关系的工作。2、地层划分与对比的方法有哪些?岩石学方法:单一岩性法:根据岩石的颜色、成分、结构、构造的不同,划分成具有单一岩性的自然层,1、2、3。标志层法:标志层:厚度不大、特征突出、分布广泛、易于识别的特殊岩层。如华北地台区下奥陶统顶面,上石炭统底部的G层铝土矿就是华北地区的一个良好标志层,它为下奥陶统和上石炭统的划分和对比提供了许多方便,可使华北上下古生界的划分对比工作大大简化 穿时性标志层:砂岩夹层、煤层等,用于岩石地层单位对比。非穿时性标志层:火山灰层和小行星撞击事件层等,用于年代地层单位对比。地层结构法:有的地层中岩层结构或组合常有一定的规律,(1)一种岩石为主夹有其它少量岩石; (2)两种岩石互层; (3)沉积旋回。如华北石炭二叠系太原组砂岩粉砂岩泥质 岩灰岩组成有序多层式结构。重矿物法:比重2.9。锆石英、磷灰石、电气石、金红石、钛铁矿。利用重矿物的组合和含量进行地层划分和对比。生物地层方法 标准化石法: 演化快、分布广、数量多、特征明显、易于识别。化石组合法:在一定的地层层位中所共生的所有化石的综合。构造运动面方法:地质构造发展的主控因素是地壳运动,地壳运动的性质和强度决定了地层之间的关系。 利用地层之间的各种关系划分和对比地层。放射性同位素年龄法:放射性元素在衰变过程中,释放出能量并转变为终极元素。U-Pb法、K-Ar法、Rb-Sr法、Th-Pb法、Sm-Nd法地球物理法 地震法: 测井法:电测井、核测井、声波测井、地层倾角测井等等 古地磁法(磁性地层法)剩余磁性:岩石形成时受当时地磁场影响而磁化的结果,具有全球一致性。 地磁极的倒转也反映在岩石中:地磁极向年代表。 地球化学法稳定同位素法:元素(比值)法:3、张夏组时属中寒武世晚期,分布于华北及东北南部,命名地点在山东长清县张夏镇。张夏组为一套浅海鲕状灰岩为主的碳酸盐岩沉积,具波痕交错层理,属高能环境,含细粒海绿石。4、组合带(Assemblage zone)、延限带(Range zone)、顶峰带?延限带:任一生物分类单位在整个延续范围之内所代表的地层。从发生绝灭所占用的地层。顶峰带:某些化石属、种最繁盛时期的一段地层。组合带:特有的化石组合所占有的地层。5、岩石地层单位和年代地层单位及其关系(10分)岩石地层单位主要根据地层的岩性特征进行划分,对比,建立起不同等级的地层系统,岩石地层单位以组为基本单位。按级别可分为群,组、段、层。组的构成强调基本层序。年代地层单位是以地层形成的时限(或地质时代)作为依据划分的地层单位,年代地层单位与统一的地质年表中的年代单位是相互对应的,可分为宇,界、系、统、阶,时带,分别与地质年代单位宙、代、纪、世、期、时相对应。岩石地层单位虽然也有先后顺序之分,但它的划分与对比不受等时面的限制,与时间地层单位也没有相互对应的关系,岩石地层单位可以穿越年代地层单位的界线(即可以穿时的)而年代地层单位则不受岩石特征的限制,从理论上讲,它是严格等时的。两种地层单位的界线局部可以是一致的,但大多数情况下是相互穿越的。6、组与阶“组”是岩石地层单位。组具有岩性、岩相和变质程度的一致性。它可以由一种单一的岩性组成,也可以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岩性互层、夹层或有规律的交替组合而成。现代地层学中强调了组的基本层序,表明对于两种以上岩性组成的地层单位提出了更高、更客观的要求,组的上、下界必须是清楚的,它们可以是不整合的,也可以是岩性、岩相突变的界面。组的内部不能有不整合界面,组的厚度必须在1:5万的地质图上能反映出来,它的分布范围在1:5万地质图上能够表达,否则不宜建组,组以地名命名。阶是区域性年代地层单位,指在一个“期”的时间内形成的地层,它比统低一级,比“亚阶”或时带高一级。阶的界面必须是等时的。组与阶的界线可以是相同的,但更多的前者是穿越后者的,我国的阶大多数是在组的基础上,经区域性生物地层研究之后建立起来的,因此常常一名两用,如长兴组和长兴阶,但是它们的含义是不一样的,长兴组与大隆组常为压盖或相变关系,但长兴阶有时就包含了两个组在内。7、地质年代单位和年代地层单位各代表什么概念? 年代地层单位指在特定的地质时间间隔内形成的地层体。年代地层单位对应的时间阶段叫做地质年代单位。8、界线层型(Boundary stratotype)与单位层型(Unit stratotype)?给两个命名的地层单位之间的地层界线下定义和识别这个界线做标准的特殊岩层序列中的一个特定的点。给一个命名的地层单位下定义和识别一个命名地层做标准用的一个特殊岩层序列中特定的间隔的典型剖面。9、论述岩石地层单位系统。岩石地层单位是根据地层的岩石学特征进行划分的,包括群、组、段和层,其中“组”是基本地层单位。“组”具有岩性、岩相和变质程度的一致性。它可以由一种单一的岩性组成,也可以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岩性互层、夹层或有规律的交替组合而成。现代地层学中强调了组的基本层序,表明对于两种以上岩性组成的地层单位提出了更高、更客观的要求,组的上、下界必须是清楚的,它们可以是不整合的,也可以是岩性、岩相突变的界面。组的内部不能有不整合界面,组的厚度必须在1:5万的地质图上能反映出来,它的分布范围在1:5万地质图上能够表达,否则不宜建组,组以地名命名。“群”是比组高一级的地层单位,群内可以包含一个以上的组,或者由厚度巨大,内部难于划分岩性相似的地层单独建群(不分组)。群内的“组”必须是岩性变质程度相近,成因相关的组组合而成。群的顶、底界一般为不整合面或岩性的突变面。群必要时可划分为几个亚群;有共同特征的几个群也可合并为一个超群,群不是一个必须划分的地层单位,群以地方名称命名。“段”比“组”低一级,比“层”高一级的岩石地层单位,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岩性构成“组”的再分,其上、下岩性差异必须是明显的或旋回性的地层,将不同的旋回划分为段,段的命名较“自由”,可以序数词命名,也可用岩性命名或地名命名,视使用者易于掌握。“层”是最小的岩石地层单位,通常用来表示组内一特殊的岩层、矿层,化石层或作为标志层绘制在1:5万地质图上。群、组、段、层,组是基本的岩石地层单位,是必须建立的地层单位。岩石地层单位的建立可以不管它的时代,但是地层单位一旦建立起来,就必须搞清它的时代,时限和空间穿时性以及它与其上下岩石地层单位的时间顺序。第十章1、地史中恢复古板块的方法?1)地质学方法:寻找不同板块拼合碰撞标志地缝合带。地缝合带往往发育深大断裂,两侧地块的发展演化史往往有重大差异,沿缝合带断续分布蛇绿岩套,代表消减的洋壳残留,并常见有混杂堆积等海沟俯冲带的典型产物。此外沉积组合类型,地层序列,古地理,生物古地理分区,古气候等可帮助我们识别两个相互分离的独立板块。火山岩组合也受到不同构造环境的控制,如大洋中脊拉斑玄武岩和洋岛玄武岩都具有一定的地球化学特征,仅见于洋壳海域,钙碱型安山岩喷发是火山岛弧或安底斯火山弧活动带的典型产物,在稳定大陆板块内部可出现大面积的溢流玄武岩喷发,而被动大陆边缘拉张裂谷中,往往出现流纹岩与玄武岩共生的双峰模式,与活动大陆边缘岛弧火山岩不同。活动大陆边缘自海沟向大陆方向可以看到不同岩浆岩类型或同一岩类中,钾钠元素含量有规律增加或减少的变化。2)古地磁学方法根据岩石内古地磁的测定,并通过退磁措施,消除以后地壳运动对原有剩余磁性的叠加影响,测定当时地磁方向的磁偏角(D)的磁倾角(I)等剩余磁性,恢复岩石形成时的磁化方向,运用公式,tanI=tan求出古纬度(),这是确定古板块的古纬度和方位的唯一定量资料来源。3)生物古地理方法生物古地理指生物相和生物区系两个概念,生物区系主要指因温度控制和地理隔离两大因素长期形成的生物分类和演化体系上的重要区别,温度控制对陆生生物来说主要受气候分带制约(包括纬度和地形高差形成的气候分带)海生生物主要受与纬度有关的海水温度控制(局部受地形,海流影响纬度偏高)。地理隔离对陆生生物来说主要受海洋阻隔,对海生生物来说既有大陆,地峡的阻隔因素,也有洋盆的深海阻隔因素,后者对底栖生物分布有明显影响。地史时期大陆,海洋分布及其古纬度位置,由于板块运动的不断变化,必然在生物区系性质上有所反影。两个完全不同的生物区系,相邻近在咫尺,说明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板块。2、什么是构造旋回及构造阶段?地球岩石圈的构造演化具有明显规律性的旋回现象,这种全球性的构造旋回现象称为构造旋回。构造旋回所占有的时间为构造阶段。第十一章1、华北板块的形成和演化阶段(1)太古宙陆核的形成,太古宙可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早太古代以基性喷发为主,陆源沉积物较薄,表壳岩零星出现,中太古代火山岩以中、基性为主,仍很发育,但沉积岩类已遍布全区,代表表壳岩分布的沉积厚度明显增大。晚太古代沉积岩比例明显增大,火山岩以夹层形式出现,沉积岩有明显分带现象。山东,内蒙等地甚至出现富含有机碳质的沉积,表壳岩已广布于华北地区。早、晚太古代的花岗岩侵位发生在三个时期:32.4亿年花岗岩及云英闪长岩侵位;29亿年花岗岩类侵位;2725亿年花岗岩类侵位。其规模逐步增大,说明硅铝壳不断扩大、增厚,至晚太古代末期,硅铝壳已初具规模,形成华北板块的雏形陆核。(2)古元古代陆核增生和原地台形成期古元古代陆核经历了拉张裂陷闭合抬升及大量花岗岩体侵入,吕梁运动使初期分裂的陆核重新拼接,并使地壳进一步固结,原始板块的最终形成。早、中期发育了规模不等的火山碎屑沉积序列,晚期出现的山麓磨拉石堆积代表基底沉积。(3)中新元古代似盖层和盖层形成期进入中元古代是裂陷槽发育阶段,在华北板块范围内形成三个沉积区,燕山海槽(北东东向展布);豫西陆棚海(南接秦岭海槽);胶辽深海槽(北北东向展布)这一阶段,沉积层巨厚,达上万米,且有成熟较高的陆源碎屑(石英砂岩碳酸盐泥质岩)沉积,被称为似盖层沉积。中元古代末期的(10亿年)的芹峪运动使华北地区整体抬升。至新元古代沉积范围缩小,青白口群无火山物质,厚度变薄,属真正稳定类型沉积。中上元古界之间平行不整合接触,代表华北陆块的形成。2、扬子板块的南华系和震旦系有何特点?标准剖面的位置?层序及古环境?上扬子区的鄂西震旦系:上覆:1 水井沱组:黑色页岩,含三叶虫化石 Z2 灯影组:白云岩。圆管螺,文德带藻。 (浅海蒸发相) Z1 陡山沱组:泥灰岩、泥质白云岩夹黑色页岩。下部石膏、磷、锰。藻类、海绵骨针。(深水滞流环境海侵)- - - - - - - - - - N2 南沱组:冰碛砾岩。藻类。(大陆冰川、近岸冰海)- - - - - - - - -澄江运动 N1 莲沱组:凝灰岩、砂岩、砾岩(底砾岩)。藻类。 (河流相-河口湾、水下三角洲) 下伏地层:Pr1 崆岭群第十二章1、寒武纪扬子板块的古地理和古构造(包括典型剖面、剖面分析和空间变化)滇东昆明附近下寒武统剖面S2- - - - - - 2:双龙潭组:灰岩、泥灰岩夹页岩。产沟颊虫(Solenoraria)、小东北虫(Manchurielle ) 浅海 200m 陡坡寺组:灰黄色、黄绿色页岩夹砂岩及薄层灰岩。产高台虫(Kaotaia)、副野营虫(Paragraulos)。 浅海 100m1:龙王庙组:灰色泥质白云质灰岩夹页岩。产中华莱德利基虫( Redlichia chinensis )、小荷菲特虫(Hoffetella)。咸化海 (与馒头组同时代) 180m 沧浪铺组: 砂岩、粉砂岩夹砂质页岩及页岩。古油栉虫(Palaeolenus)、马氏莱德利基虫(Redlichia mai) 滨海 200m 筇竹寺组: 下部黑色灰绿色页岩夹薄层粉砂岩,底部为含磷石英砂岩。中上部泥砂质沉积,产始莱德利基虫(Eoredlichia)、云南头虫(Yunnanocephalus)。 潮下低能海湾正常浅海 400m 梅树村组: 磷块岩。产小壳动物化石。 滨海潮间潮下带 20m- - - - -Z 灯影组寒武纪扬子地区海侵广泛,地层两分性明显,下统为泥砂质及碳酸盐岩沉积,化石丰富;中上统以白云质碳酸盐岩沉积为主,化石稀少。梅树村阶以小壳动物化石为准,包括梅树村组和筇竹寺组下部,筇竹寺组的古老三叶虫Parabadiella.Eoredlichia等的出现和消失为上下界,沧浪铺阶是三叶虫繁盛阶段,Redlichia开始出现,并延续到早寒武纪未。龙王庙阶以油栉虫科大量消失为特征,并出现R.chinensis。组与阶在本标准剖面上是一致的,但离开标准剖面组的界线往往是穿时的。梅树村组平行不整合于下伏震旦系上统灯影组白云岩岩溶侵蚀面上,梅树村组下部磷块岩,混有陆源碎屑,并夹薄层白云岩,代表海侵开始属海侵体系域(TST),中部海绿石夹层为凝缩段,上部磷块岩及顶部白云岩属高水位体系域(HST),白云岩顶层面有明显的溶蚀沟及充填物,说明海平面曾短暂下降,是白云岩暴露的标志。筇竹寺组底部2030cm含磷硅质岩和海绿石粘土岩,夹蒙脱石粘土岩,是典型的凝缩段,其下部不含三叶虫的黑色粉砂岩是海侵体系域,上部富含三叶虫的灰质,褐黑色粉砂岩,向上变粗,属高水位体系域(HST)。沧浪铺组滨海砂岩是一个新的海侵开始,向上变细为砂页岩夹砂岩,属海侵体系域(TST),龙王庙组白云岩是高水位体系域的典型特征,因此本区下寒武统可划分为三个层序,组成一个二级旋回。鄂西宜昌剖面寒武系下统自下而上亦可分为四组:水井沱组,石牌组,天河板组,石龙洞组,同样构成一个二级旋回。中统覃家庙组由薄至中层白云岩组成,属纹层状白云岩和叠层石白云岩互层,在灰岩夹层中含少量Anomocarella厚190米。上统三游洞组为厚层白云岩,化石稀少,厚170米。其顶部已属奥陶系,中上寒武统形成一个二级旋回。扬子区寒武纪是一个略为西高东低的陆表海,康滇与陆始终高出水面,并不断扩大,早寒武世两个层序在区内均可见到,以梅树村组为代表的第一个层序,自西向东变薄为钙质,硅质磷质沉积,第二个层序是扬子区最大海侵期,形成下部含磷硅质粘土岩和含镍、钒、铀的炭质粉砂质页岩缺氧,滞流仅含漂游生物的海盆,上部高水位体系域空间分异明显,以东经105为界,西为砂泥岩为主夹碳酸盐岩,底栖三叶虫为主,为近岸滨浅海沉积,东为陆源碎屑,变细,变少,碳酸盐岩增加,含底栖三叶虫及造礁古杯类生物,为清沏,温暖,富氧,盐度正常的陆表海。早寒武世末期为白云岩沉积。中,上统岩性分异不明显,由白云岩、白云质灰岩组成,西高东低,仍以105(东经)为界,西部中寒武纪中晚期康滇古陆略有扩大,邻近古陆为夹砂岩的白云岩往东陆源物质减少,东部全为白云岩沉积,西部中、晚寒武世海侵扩大,海水略有加深,东部多为高能颗粒白云岩及核形石白云质灰岩。西部干热,川西南、黔北等地带见膏盐沉积。总体上寒武纪扬子区为西略高东低缓倾斜的稳定类型陆表海。2、试述华北板块寒武纪地质发展史(标准剖面、岩性、环境及横向变化)。答:华北寒武纪标准剖面:O1-3 凤山组:灰岩、竹叶灰岩、白云灰岩(方头虫) (亚浅海) 长山组:灰岩、竹叶灰岩、泥灰岩互层(长山虫) (滨海亚浅海) 崮山组:黄绿色页岩夹灰岩、竹叶灰岩(蝙蝠虫、蝴蝶虫)(亚浅海) -2 张夏组:灰岩、鲕状灰岩夹薄层灰岩(德氏虫、叉尾虫)( 滨海-亚浅海) 徐庄组:暗紫色页岩夹薄层灰岩(毕雷氏虫) (滨海) 毛庄组:紫红色页岩夹灰岩(山东盾壳虫) (滨海) -1 馒头组:紫红色页岩夹泥灰岩,底部硅质灰岩(莱得利基虫)(滨海) Ar(太古宙):泰山群早寒武世早期华北地区是一片古陆剥蚀区。早寒武世中期华北地区稳定下降,地势北高南低,海水从秦岭洋向北侵,在淮南、豫西、陕北陇县、宁夏贺兰山地区首先形成陆棚浅海环境,沉积了滨浅海碎屑岩和含磷砂岩,称猴家山组或辛集组。沧浪铺晚期海水在北部侵入燕山、辽南。早寒武世晚期华北地区继续下降,东部浅海向西扩大到太行山,向北扩大到中条山,西部海水向东扩达到贺兰山以东的鄂尔多斯西缘。沉积馒头组紫红色页岩。中寒武世华北东部浅海向西扩大到吕梁山,鄂尔多斯缩小。早期(毛庄徐庄期)沉积紫红色页岩夹灰岩、薄层灰岩;晚期(张夏期)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水体动荡,常形成鲕状灰岩。晚寒武世华北几乎全部为陆表,地壳升降频繁,形成灰岩与竹叶状灰岩互层。地势南高北低,在淮南、豫西和晋南上升为陆,海水变浅,沉积白云岩(三山子组)。其余地区与下奥陶统为连续沉积。北部燕辽地区相对下降,为滨浅海灰岩沉积。此时地形呈跷跷板式变化。综观华北地区,寒武纪时地势是西高东低,海侵由东向西逐步推进。简述早古生代生物界的特征?简述早古生代华北与扬子板块古地理特征?3、笔石页岩相以黑色页岩及硅质页岩为主,含丰富的笔石等浮游生物化石,而不含或少见底栖生物化石。代表水深、滞流的非补偿海环境。第十三章1、南丹型“南丹型”是华南泥盆系中、上统台内裂陷槽深水、滞流,贫氧沉积的代表,空间上呈北北东或北西向的带状分布,明显受同沉积断裂的控制,由黑色泥岩,泥灰岩、硅质岩组成,含菊石、竹节石及无眼三叶虫等化石。2、象州型“象州型”是华南泥盆系一种近岸,富氧环境下的浅海台地沉积类型。分布广泛,以广西中部象州,二塘、横县六景,郁江沿岸中泥盆统和湖南中部上泥盆统为代表。岩性以泥岩,泥灰岩,灰岩,白云岩及砂泥质岩为主,化石丰富,多为底栖固着类型,如层孔虫,珊瑚、腕足类,苔藓虫,海百合等,伴生有鹦鹉螺,腹足类,介形虫,竹节石等3、广西(加里东)运动对华南地史发展的影响广西(加里东)运动使扬子陆块与华夏地块碰撞形成了东南造山带,除桂东南钦(州)防(城)地区残存海槽和滇东一带有陆相泥盆系外,华南其它地区为遭剥蚀的古陆或山地。4、石炭纪华北板块的古地理和古构造(包括典型剖面、剖面分析和空间变化)P11 太原组: 第三段:上:东大窑灰岩:浅海相 C22 中:黑色粘土质页岩、灰岩夹煤。滨海沼泽相 下:七里沟砂岩:灰白色粗粒石英砂岩 平原河流至三角洲平原相 第二段:上:灰岩为主,夹页岩、煤。浅海相 中:黑色页岩、粉砂质页岩夹煤。滨海沼泽相 下:灰白色中、粗粒石英砂岩。平原河流至三角洲平原相 第一段:上:砂质页岩、黑色页岩夹灰岩、煤。滨海沼泽至浅海 下:晋祠砂岩:灰白色含砾粗粒石英砂岩。河流至三角洲平原相 C21本溪组:上:页岩、砂质页岩夹灰岩、煤、砂岩。滨海沼泽至浅海相 下:铝土矿(G层铝土矿) 红色粘土 赤铁矿(山西式铁矿)- - - - - - 风化壳(间断时间:1.3亿年) O1 上马家沟组加里东运动使华北板块在早奥陶世以后隆升为陆,长期遭受剥蚀,夷平,至晚石炭世开始接受沉积,本溪组底部代表古岩溶面上风化壳再沉积的铁铝质岩,其典型代表为山西式铁矿和华北地区广泛分布的G层铝土矿,往上为砂泥岩夹含蜒灰岩,及黑色页岩夹煤层,属滨海平原沉积。往上太原组可划分为三个沉积旋回,每一个旋回的底部以中一粗粒砂岩开始,向上变细,由砂岩,粉砂岩,泥岩,黑色页岩夹煤层组成,代表三次海平面的波动(升降),总体而言第二旋回代表了最大海平面上升,而太原组顶面则代表了重要的海平面下降事件。晚石炭世早期本溪组岩性,厚度变化有明显规律,辽宁太子河流域本溪一带,厚达160-300米,夹海相灰岩5-6层。煤层可采;至河北唐山厚约80米,夹海相灰岩三层,薄煤2层;至山东中、西部厚约40-65米,不含可采煤层;至山西太原厚度减至50米以下,仅夹海相灰岩一层,也不含可采煤层。太子河流域本溪组包含二个化石带,下部为Eostaffella带,上部Fusulina-Fusulinella带。至河北唐山及山西太原一带,仅见上部化石带,由此证明晚石炭世东北低向山西河北一线升高,海侵自北向南。再往南至河北峰峰,河南焦作及豫,皖太部地区缺失本溪组沉积。而在苏北贾汪一带,本溪组厚达100米,灰岩夹层总厚达50米,岩性和所含蜒类化石与华南相似,说明苏北一带海侵来自南方,可能与秦岭海槽东延部分的古海域有关。晚石炭世晚期太原组华北南部海侵范围更为广泛,在皖北,豫南及鄂尔多斯一带均有明显超覆,但在北部本溪,北京,大同以及鄂尔多斯东胜等地却出现陆相含煤沉积。同时,灰岩夹层数量也发生变化,河北唐山仅有少数灰岩夹层,往南至晋东南泌水盆地和冀南磁县一带,太原组厚80-100米,灰岩夹层增至六层,海相化石丰富,更往南至皖北,淮南一带,灰岩层数可达12层,累计厚达80米,由此可见晚石炭世晚期华北转变为北高南低地势,海岸线南移,太原组的含煤性一般以北纬34303730带为最佳,其间正处滨海平原沼泽广布地段。第十四章1、中国三叠纪的古地理和古构造轮廓早、中三叠世继承了古生代以来的构造古地理格局;以秦岭海槽为界,显示出“南海北陆”的特征,南部海区以龙门山康滇古陆为界,东为华南稳定的浅海;西为活动的多岛洋盆地,晚三叠世华南为海陆交互和沉积,随着江南古陆为主体的湘黔桂高地的形成,华南分为东西两个滨浅海沉积区。西部龙门山前及滇黔桂一带早期为浅海海湾,晚期海退为近海盆地。晚二叠世末,北方华北陆块与塔里木陆块,两伯利亚及劳亚古大陆连成一体,三叠纪在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形成一系列,大小不等的内陆河湖盆地,大型的有塔里木,准噶尔,鄂尔多斯,宁武沁水,此外,还有东北零星分布的小型的山间盆地。2、简述中生代生物界的特征? (1)、海生无脊椎动物以菊石类繁荣为特征,所以中生代称为“菊石的时代”(2)、脊椎动物以爬行动物(尤其是恐龙)繁盛为特征,所以中生代又称为“爬行类的时代”或“恐龙的时代”(3)、植物以裸子植物占优势,所以中生代又称为“裸子植物的时代” 3、T-P-N动物群与E-E-L动物群T、P、N动物群是早白垩世湖生生物组合中的双壳类动物群,以类三角蚌(Trigonioides)一褶珠蚌(Plicatounio)一日本蚌(Nippononaia)为代表,简称T-P-N动物群。E-E-L属东亚地区晚侏罗世的热河动物群最著名的代表,东方叶支介(Eosestheria)一类蜉游(Ephemeropsis)一狼鳍鱼(Lycoptera)动物群的简称。4、印支运动及其意义印支运动1934年法国地质学家J.Fromaget)将印支半岛,晚三叠世前诺利克期与前瑞替克期的两个造山幕,命名为印支褶皱,1945年黄汲清首先将阿尔卑斯旋回划分为印支,燕山,喜马拉雅三个亚旋回,以印支旋回称呼我国中生代初期的地壳运动,目前一般认为印支运动在时间上包括三叠纪期间到早侏罗世之前的地壳运动,空间上分布于我国西部特提斯带,发育有三江、松潘、甘孜、西秦岭及南秦岭的印支褶皱带。同时印支运动是我国东部构造古地理格局的转折点(以南海北陆转化为东西分异)是亚洲大陆与太平洋之间构造体制演化的新阶段。5、燕山运动及其地史意义翁文灏于1927年以燕山为标准地区创名,目前认为燕山运动为整个侏罗纪,白垩纪期间广泛发育于我国境内的重要的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褶皱、断裂变动、岩浆喷发、侵入活动及部分地区的变质作用,燕山运动是我国重要的变形期与成岩成矿期,也是我国基本构造格架的形成期与改造期。燕山运动以后,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一线东侧岩浆活动较侏罗纪减弱,且向东迁移。白垩纪中、晚期出现松辽、华北、江汉、苏北等大型盆地。而此线以西的大型盆地趋向萎缩。川滇地区更为明显。燕山运动对整个环太平洋带都有重要影响。古太平洋板块与古亚洲大陆东缘和对美洲大陆西缘的俯冲,形成环太平洋火圈(火山活动带)。6、任举中国地史中的二个成煤期并说其古地理环境石炭二叠纪是我国最早的成煤期,华南早世炭世晚期可采煤层,自滇东、黔西、广西、湘、粤至赣南、浙西都有分布,属近海湖沼环境含煤沉积,华北晚石炭世太原组煤层质量好,规模大,亦属近海盆地沼泽相沉积。二叠纪华北太原组中上部,山西组普遍含重要煤层,石盒子群下部在豫西、淮南一带有可采煤,在华南青藏区,聚煤层位由东往西穿时抬升。茅口期聚煤限于闽、浙、粤,龙潭期是华南主要聚煤期,分布广,富煤带在黔西六盘水地区;长兴期出现在藏东妥坝、藏北双湖,华南东部为近海平源湖沼环境含煤沉积,而西部为冲积平原沼泽含煤沉积,华北山西组属三角洲平原沼泽环境含煤沉积。晚三叠世一侏罗纪聚煤期晚三叠世是我国南北方共同的聚煤期,华南属海陆交互的近海聚煤湖沼沉积,北方为陆相湖沼含煤沉积,分布较广,但含煤性较差。早一中侏罗世我国北方是仅次于石类一二叠纪的重要聚煤期,属大型湖沼盆地含煤沉积,著名的鄂尔多斯盆地,储量巨大。白垩纪聚煤期,东北、内蒙是早白垩世早期著名的成煤区,其聚煤环境为断陷盆地湖一沼沉积。古近纪和新近纪聚煤期,古近纪早期聚煤作用发生在东北鲁东一带,晚期转度至河北、山西境内,以及南岭以南的广东沿海和广西有色一带,小型盆地湖沼沉积。新近纪聚煤作用发生在云南中小型盆地。上述四个聚煤期任选两个。7、我国东部白垩系沉积有何特点?中国东部白垩纪是第二沉降带形成的时期。主要有松辽,华北、江汉、苏北等大型盆地。辽西盆地早白垩世早期是晚侏罗世该地区火山喷发后,地壳的回沉,底部为盆地初始沉降形成的砂砾岩,往上为黄绿色粉砂岩、灰黑色页岩夹含油页岩,属湖泊沉积,产著名E-E-L动物群和淡水软体动物,与底部平行不整合接触,其上下白垩统中、下部为沙海组,阜新组为大型湖泊沼泽砂泥岩含煤沉积,是我国白垩纪重要的成煤区。下白垩统上部孙家湾组为冲积相的紫红色砂砾岩为主,夹砂页岩,表明盆地被充填萎缩封闭。孙家湾组与下伏阜新组呈角度不整合接触。代表燕山运动II幕。其后大型坳陷盆地转换至松辽盆地,形成我国最重要的含油岩系松花江群。松花江群下伏早白垩世含煤岩系,在层序、化石组合、磁性地层上部可与辽西对比,松花江群泉头组在横向追索与孙家湾组可直接相连。在气候上同属干热气候,与全球气候最高温度的阿尔布期暖热气候一致。青山口期、盆地加速沉降,水体加深,海泛型动物化石出现,沉积了一套黑色泥,页岩,夹灰绿色泥岩,粉砂岩,油页岩,菱铁矿透镜体,产淡水半咸水无脊椎动物、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