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课程论文.doc_第1页
社会心理课程论文.doc_第2页
社会心理课程论文.doc_第3页
社会心理课程论文.doc_第4页
社会心理课程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心理学课程论文姓 名: 郭 振 学 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专 业: 社会学 学 号: 2012110007 任课教师: 屈勇 中国和日本报与观的比较社会学专业 郭振 2012110007摘要:随着社会学本土化研究的深入,研究社会心理方面的学者对于中国社会文化的研究逐渐摆脱国外相关理论的框架束缚,并取得了一系列丰富的成果,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对中国人“关系”的研究上。报与观作为关系连接和延伸的一种纽带和桥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正是报的运作方式构成了中国不同于其他西方国家的“关系”结构,而日本与中国虽然一衣带水,其报与观仍有所不同,本论文将通过中日报与观的一系列比较,进一步展现我国不同于他国的报与观的特点和这种报与观在“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关键词:报与观 报恩 报仇 中日比较一、“报”的内涵报在中国社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甚至于是一个核心化的文化概念,对于这个概念的研究最早始于杨联陞于20世纪50年代发表的报中国社会关系的一个基础一文,但在近60年中,对于报的研究尚不充分。就目前的研究取向来看,报的研究在社会科学领域中大致被归为社会学中的社会交换和社会资源两种范畴,翟学伟认为上述两种视角都不足以概括报作为一种本土化的概念其在中国文化中的独特意蕴和它在关系网络中的独特作用,而本土现有的研究主要从其道德和文化方面考虑没有但却没有形成理论化的体系1。报在古代中国的文字中有回答、回应之意,这是报的泛指意义,而我国文化意义中的报则是特指,指的是对于恩和仇的回复和回应,所以在中国的词汇中,“报恩”和“报仇”成为同报搭配最为频繁的词语。而“恩”和“仇”的内容通常要么是物化的方面,诸如资源和利益之类,要么是非物化的方面,像面子、感情、身份和地位的侵犯等等。报的概念大致与西方的交换概念相似,很多社会学家认为这是一个双向的概念,即交换是双方对于资源或感情的投注,是双方通过比较而理性选择的结果,而霍曼斯从单向个体的角度把交换当做个体所得到的酬赏或惩罚,翟学伟认为霍曼斯解释的交换同报的概念相类似,它比较接近行为心理学关于人和动物趋利避害的研究,而从个人的角度,报是一个动态性的概念,它源于外界的刺激,报展现了一个个体在来自外界环境的刺激时所作出的反应和基于某种原则的策略上的选择。然而,如果按照上述定义报的概念,难免陷入西方交换理论的范畴,而作为不同于西方文明的中国,因其特殊的文化模式,报也有不同于交换理论的差异存在,而这种差异正是我们切入深刻思考报的特殊意义的地方。我们必须承认的一点是“报”具有极强的时空性特征,从时间上看,报不是一次单纯的交换性行为,“父债子还”“冤冤相报何时了”这些俗语都表明报在时间上的延续性,另一方面,报也存在空间上的限制,而这种空间更为确切的说应该是一种建构的“情境”,如“一报还一报”就展现了报在各种不同情境中的具体运用,而这个特征则是许多学着在分析报的原理时极其容易被忽略的。在西方国家,布迪厄提出了“场域”的概念,认为人们的行动都是在场域中的行动,场域中具有位置和资源,而人们之间的交换是通过这些位置的资源和流动来进行的,加芬克尔也提出了“场景”的概念,强调了人在交换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许琅光在对中美两国的生活方式后提出了“情境中心”理论,阐明了情境在关系中的建构性功能2,而结合翟学伟对于“报”的概念的讨论(他认为报不是开放的,而是存在着一个模糊的边界),我认为“报”可以定义为“在持续封闭的情境下个人对于来自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和策略性回复”。在日本,缺乏专门对于报的研究,在其词语中出现报的俗语要比我国少得多,但是在其文学作品中,对于报恩和复仇的故事则数见不鲜,如鹤妻子和赤穗义臣传等等。总体来看,作为东亚大文化体系中的一员,日本文化曾深受中华文化的熏陶,日本也存在其自身的报与观,如果我们以上述定义来考察日本的报的观点,二者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但是从两国报的范围、解决的方式和带来的后果看,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分析这些差别能让我们通过报的不同点一窥两国的文化差异。二、报的对象和范围中国人的“关系”,正如费孝通所说的“不是一捆一捆扎着的柴火,而是投入水中石子溅起的波纹”,总体上表现出中国人关系的差序性。这种差序性经常被文化学者归结为一种“伦”,而中国人的人际关系网就是由这些“伦”所构成,而根据身份的亲疏远近和地位的高低尊卑,人们通常认为中国的关系由“五伦”组成,即君臣、父子、夫妻、兄弟和朋友,“五伦”对应的准则分别是忠、孝、节、悌和信,所以我们经常被称为“伦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呈多重同心圆结构并相互交叠,报就在这些关系中展开,与“报”相应的一个概念就是“人情”。“人情”作为一个词语,其意义大致有三种:一是作为个人情感的人皆有之的一种感觉心理状态,二是人与人进行社会互动或者交往时与对方进行交换的资源,其表现形式多样化,诸如金钱或帮助之类的表达,但是这种融入人情味的资源一般而言是难以客观衡量的,三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往的原则规范和一系列的标准,即人与人的相处之道。就传统文化的内涵来看,我们常常表达的“人情”更确切的是后两种意义居多3。人情的报与是有其确定的对象的,也就是前面提到的“伦”,而人情也在其间流动,以其特定的形式延续下去。这种“人情”一般是固定的,不太容易发生圈子内的转变。日本人强调的“报”的范围大致上也呈多重同心圆结构,关系的亲密程度向外渐渐疏远,测量的标准是“娇宠”感情的有无,据此标准可以分为三个圈子:“身内”、“仲间”和“他人”的圈子,且这三个圈子分别对应着三种报与法则4。“身内”圈子对应着“amae法则”,这是一个由关系最亲密的人组成的最富感情的交换圈子,这个圈子中的交换趋向于一种无限定的、有时间延迟的高情感性交换,其原型是幼年儿子与母子的关系。“仲间”圈子对应着“义理法则”,这个圈子由那些相互认识或熟悉,有一定感情投注但不亲密,感情浓度不是很高的人组成的伙伴,通常这个圈子被认为是必须“远虑”的圈子,因为这种关系可视为感情因素尚未完全进入、需要仔细把握的人际关系状态,这是一种半感情、半计算的心理状态。“他人”世界相对应的是“公平法则”,“他人”处于人际关系圈子的最外一层,既非人情世界,也非义理世界,它并不附带任何感情关系,这是一种完全计算性、功能性和去感情的交易类型,行为者之间的关系随着交换过程的完成而彻底终结,付出与酬报没有时间差,从西方社会学理论来看,可以归结为典型的社会资本交换。三、报的不同方式总体上来看,日本人把报恩当做是一种美德,而且是一种必须要偿还的债务,日本人对于报恩有一个基本的前提,即人一出生就蒙受重恩,人应当怜悯、帮助贫穷的双亲,不殴打自己的妻子,必须抚养自己的子女,而所有这一切却不能用金钱债务的形式来衡量,也不能像商业中的成功那样获得回报。日本人把报恩分成各种具有不同规范的不同范畴:一种是数量及持续时间上都是无限的,又可以视之为“义务”,一种是数量相当、须在特定期限内还清的,称为“情义”。这些报的规范在日本就如同一捆捆理顺了的柴火,各种规范都在各自的对象范围内运行,用日本人的一个观点就是“各得其所”,也就是每个人都处于特定的固定位置,每个人都必须根据自己的位置来进行适合自己位置的行为,不能逾越也不能不遵守那种应然的行为规范。报恩也亦然,对于各个圈子里面的人们的报恩是有不同的准则的,对于父母的以为,对君主的忠孝,对朋友的情义都适用于不同的标准。对于日本人来讲,这两种义务都是无条件的,这种还报于人的道德具有无上崇高的绝对性,十七世纪以来的日本一再从中国的伦理体系中吸收营养,“忠”和“孝”成为报体系中地位最重要的一部分,处于报金字塔的顶层,是必得无条件偿还的。这种还报的绝对性使得日本人在处理各种不同层次的恩和仇时能够泾渭分明,有条理地进行处理这种“报”。而就本尼迪克特看来,中国人并没有将这些“忠孝之道”看做是无条件的,她认为中国的道德之上还存在着“仁”,它几乎概括了西方所指良好人际关系的一切,在中国的伦理道德体系中把“仁”作为一切人际关系的基石,如果一个人“不仁”,带来的结果必然就是消极的还报方向,所谓“你不仁,休怪我无义”就是最好的解释。“仁”的推行给了君主的子民以揭竿而起反对其统治的理由,而朋友之间无论多么亲密,来往多么密切,只要违背了这个标准,就有导致其关系破裂的可能性5。四、报的家庭结构差异报在中国形成封闭循环性的结构并非只与儒家提出的“来而不往非礼也,往而不来亦非礼也”的礼仪相关,它有其更加深刻的社会根源。报的这种交换结构同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极其吻合,更准确地说是与其中的家庭结构密切联系。在中国传统社会,由于长期的封建制度,人们几乎被绑定在了土地上,土地不能流动,严厉的封建制度控制了人们的自由流动,这种限制使人们形成对土地的依赖,但是单个个体无法承担大自然和生活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所以家庭在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血缘关系在整个家庭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这种血缘关系是伴随着礼物和人情的流动而加强的,通常主家若有红白事宜一般“自己人”是要去帮忙的,而“自己人”的概念主要是同宗具有一定血缘关系的家庭。即使家族内部可能存在着矛盾和纠纷,人们也不太可能离开整个大家族而独立出去,这一点主要由家庭资源的传承和转移系统决定的。通过将中国和西方、日本的家庭资源传承方式做比较可以看出,西方和日本在权威资源和物质资源上的转移分配是一致的,而日本在转移家庭资源的时候,将权威资源和物质资源都分配给长子,而在中国则不然:权威资源由长子继承,而物质资源则均分给每位家庭成员。那么这种不同的分配方式造成的后果在于:日本的这种家庭资源分配方式迫使除长子以外的其他家庭成员自谋生路,削弱了家庭成员之间土生土长的家庭纽带关系,家庭成员之间不再相互依赖,使得日本家庭更加小型化,同时家庭逐渐走向社会,人们用社会上普遍认同的准则来处理家庭中的一系列事务,报的标准是社会上认可的观念;在中国,由于每个成员都可以分得财产,土地的精耕细作也可以养活相当的人口,人们不必要去外面冒着风险,而只需要维持在同一个家庭之内即可,同一个家庭内部因为财产的分配不均会引发家庭成员的勾心斗角,但是因为血缘和地缘关系的不可选择性,一般不会引起公开的关系破裂和失败,因而斗智和谋略就显得相当重要。人情的报与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报与并不限于家庭之内,中国人的思维观念是一种外推式的方式,推而广之,国亦是家,在国家这张庞大而纵横交错的关系网中,人们习惯用家庭内部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解决社会问题,从而使社会家庭化了,那么报的标准不是普世化的应然观念和道德,而是从家庭内部内化出来而形成的习以为常的准则。翟学伟认为,中国人行为上的报可以分为三个层次:送礼与还礼,行为与事件上的互惠与互助,信仰上的祈求与保佑。前两个层次是两个社会都普遍存在的,但在第三个层次上却有所不同。他认为,中国人对于虚拟世界的幻想是日常世界对应性的投射,而且具有交换的封闭性和稳定性特征。在虚拟社会中,中国人将日常生活中期望得到回报的诸方面与各神灵相对应,而且传统的报应观受到了因果轮回观和家族链的影响,出现的结果必然是封闭的,即“善恶到头终有报” 6。而在日本,这种对于神灵的无限期待和禁欲观却从没成为社会的主流,轮回的思想和涅槃的思想从没成为人们佛教信仰的一部分,他们对死后世界的幻想也很不感兴趣,尽管日本是一个佛教大国,他们却更多的极其强调冥想、自我催眠和入定以激发自身的潜能,达到感官的敏锐,实现终极的“顿悟”,也就是说,日本人在行为上的报实质上只有物质上的施与和事件上的行动两种体现,并不包括一个虚拟的封闭结构体系。对于报仇,往往是指向报恩的另外一面,指因为作恶或伤害而引起的仇恨心理。对于仇,中国人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价值观,一种倡导有仇报仇,以牙还牙的价值观,如搜神记中的眉间尺为替父报仇而刎首取孝;另一种认为若依照交换结构中欠的原则,会无限制地导致复仇的升级和扩大,构成一种报仇的稳定结构,所以也有倡导以德报怨和以直报怨的价值观的存在以避免“冤冤相报何时了”的悲剧的延续。而在日本的报仇文化中,仇被视为一种责任和必须履行的义务,甚至于被当做一种荣誉而存在,报仇是社会普遍承认的一个标准,具有社会化的倾向,如果一个人的名声遭到玷污而不去洗刷,那么就会被别人视为一种耻辱。这点同中国的报仇倾向是不同的,报仇是中国人自己的事情,尽管有时会被别人视为美谈,那是因为这种行为合乎儒家提出的忠孝之理,但他的精神境界无论有多么崇高,都与中国的“和气”和“中庸”之道相违背,最终不能为社会所提倡7。五、报与观的冲突有一点我们必须承认,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必然是一个多种角色的集合体,一个人可能既是父亲,也是公司的职员,还是一个国家的公民,问题在于这个社会的行为准则在各种行业,各个领域和各个地区都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就会产生矛盾和冲突,这种冲突也体现在两国的报与观上。在菊与刀中,本尼迪克特提出了“耻文化”和“罪文化”的区别,而从她的标准来看,日本人应当属于一种“耻感文化”,即个人因为感到自己的行为不符合社会的期望而懊恼并且无法通过其他方式来排遣,在这种状况下,报有向其他方式或其他对象转化的可能性,也有可能把自己本身作为一种发泄的对象而产生自杀行为8。许琅光提出的“心理社会均衡”也考察了人类的交换问题,他把人看做是一个人与人、心与物交互影响的动态均衡体,把交换模式视作“基本人际状态”均衡体的一个维度,并与感情的配置和控制机制结合在一起构成动态均衡过程的一个部分。从这种“PSH”(心理社会均衡)视角来看,在日本人的报中存在着更大的灵活性,那些本来属于高感情的关系如亲子关系变成冷淡的义理关系,而那些没有感情关系的“他人”也有可能变成高感情关系的“身内”。这种灵活性使得日本人报与观的变通性很强,在他们的观点中,“各得其所”是其行为处事的一个标准,而他们也力图当一个“完人”,比如在“忠”和“孝”之间发生冲突时,他们会二者兼顾,而自杀则是在无可选择的情况下的抉择。“罪感文化”则是以绝对的道德标准施以教化,并以人们发展的道德感作为基础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中国社会可以归属于此类,儒家伦理为中国的传统社会设定了一系列应然的行为准则,每一伦都有一伦的标准,因为个人存在于一个固定的大家庭和固定的地方,就决定了个人的无选择性,所以在遇到冲突的时候,只能求全,做个“十全九美之人”,依照特定的单一的标准行事,所谓“忠孝两难全”就体现了这种报的相对固定性。六、报的监控系统一种报与观的延续不断是有特定的条件,而它又必须要有一定的机制来维护他的运转,我把它当做是一种报与观的监控系统。在前面提到过的日本社会可以看做一种“耻感社会”,而这种耻感文化下,行为的规范依靠的是外部的约束力,“耻”在日本人生活中的首要地位意味着任何人都很注意自己行为的公众评价,他仅根据想象来推测这些评价是什么,但他会按照他人的评价来调整行为9。日本人家庭中的小孩在幼年的培养过程中会逐渐学会如何按照一个他人的评价来行为处事,如果他违反了那些行为准则,那么这对于整个家庭来说是给家庭带来了污名,他个人必须为此负责,而他的家庭成员不仅不会包庇他,反而会同那些其他的人一样因其玷污了家庭的名誉而指责他,甚至会抛弃他,不再承认他为其家庭的一员,因为在日本的家庭中,日本人高度尊重家庭而不太重视家庭中每位成员及成员相互间的家族纽带,这样的话,实际上是通过社会化的公众舆论控制来对于报进行了严密的监视。在故事四十七士中,四十七名家臣为替主公雪耻报仇而杀害自己的妻子、父亲和儿女,最终以雪仇自杀而告终,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