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之论语孟子(十二年教材必背内容).docx_第1页
整理之论语孟子(十二年教材必背内容).docx_第2页
整理之论语孟子(十二年教材必背内容).docx_第3页
整理之论语孟子(十二年教材必背内容).docx_第4页
整理之论语孟子(十二年教材必背内容).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语1 ,作者:孔子及其弟子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第一论语2 ,作者:孔子及其弟子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第一论语3 ,作者:孔子及其弟子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学而第一论语4 ,作者:孔子及其弟子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第一论语5 ,作者:孔子及其弟子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第一论语6 ,作者:孔子及其弟子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第二论语7 ,作者:孔子及其弟子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第二论语8 ,作者:孔子及其弟子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第二论语9 ,作者:孔子及其弟子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为政第二论语10 ,作者:孔子及其弟子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第二论语11 ,作者:孔子及其弟子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里仁第四论语12 ,作者:孔子及其弟子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第四论语13 ,作者:孔子及其弟子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里仁第四论语14 ,作者:孔子及其弟子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第四论语15 ,作者:孔子及其弟子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里仁第四论语16 ,作者:孔子及其弟子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公冶长第五论语17 ,作者:孔子及其弟子三思而后行。公冶长第五论语18 ,作者:孔子及其弟子君子周急不继富。雍也第六论语19 ,作者:孔子及其弟子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在回也!”雍也第六论语20 ,作者:孔子及其弟子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第六论语21 ,作者:孔子及其弟子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第七论语22 ,作者:孔子及其弟子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述而第七论语23 ,作者:孔子及其弟子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第七论语24 ,作者:孔子及其弟子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第七论语25 ,作者:孔子及其弟子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泰伯第八论语26 ,作者:孔子及其弟子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泰伯第八论语27 ,作者:孔子及其弟子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第八论语28 ,作者:孔子及其弟子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第九论语29 ,作者:孔子及其弟子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第九论语30 ,作者:孔子及其弟子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子罕第九论语31 ,作者:孔子及其弟子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第九论语32 ,作者:孔子及其弟子过犹不及。先进第十一论语33 ,作者:孔子及其弟子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先进第十一论语34 ,作者:孔子及其弟子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颜渊第十二论语35 ,作者:孔子及其弟子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颜渊第十二论语36 ,作者:孔子及其弟子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无自辱焉。颜渊第十二论语37 ,作者:孔子及其弟子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子路第十三论语38 ,作者:孔子及其弟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第十三论语39 ,作者:孔子及其弟子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子路第十三论语40 ,作者:孔子及其弟子言必信,行必果。子路第十三论语41 ,作者:孔子及其弟子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宪问第十四论语42 ,作者:孔子及其弟子不怨天,不尤人。宪问第十四论语43 ,作者:孔子及其弟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第十五论语44 ,作者:孔子及其弟子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卫灵公第十五论语45 ,作者:孔子及其弟子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卫灵公第十五论语46 ,作者:孔子及其弟子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卫灵公第十五论语47 ,作者:孔子及其弟子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卫灵公第十五论语48 ,作者:孔子及其弟子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卫灵公第十五论语49 ,作者:孔子及其弟子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卫灵公第十五论语50 ,作者:孔子及其弟子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卫灵公第十五论语51 ,作者:孔子及其弟子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第十五论语52 ,作者:孔子及其弟子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第十五论语53 ,作者:孔子及其弟子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季氏第十六论语54 ,作者:孔子及其弟子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季氏第十六论语55 ,作者:孔子及其弟子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第十九孟子1 ,作者:孟子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梁惠王上孟子2 ,作者:孟子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梁惠王上孟子3 ,作者: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梁惠王上孟子4 ,作者:孟子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梁惠王上孟子5 ,作者:孟子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梁惠王下孟子6 ,作者:孟子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嵫基,不如待时。公孙丑上孟子7 ,作者:孟子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公孙丑上孟子8 ,作者:孟子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公孙丑下孟子9 ,作者:孟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滕文公上孟子10 ,作者:孟子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滕文公下孟子11 ,作者: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滕文公下子12 ,作者:孟子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离娄上孟子13 ,作者:孟子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离娄上孟子14 ,作者:孟子顺天者存,逆天者亡。离娄上孟子15 ,作者:孟子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离娄上孟子16 ,作者:孟子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离娄上孟子17 ,作者:孟子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叟哉!” 离娄上孟子18 ,作者:孟子事亲为大守身为大。离娄上孟子19 ,作者:孟子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离娄上孟子20 ,作者:孟子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离娄上孟子21 ,作者:孟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离娄上孟子22 ,作者:孟子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离娄下孟子23 ,作者:孟子言人之不善,当如后患何?离娄下孟子24 ,作者:孟子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离娄下孟子25 ,作者:孟子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离娄下孟子26 ,作者:孟子位卑而言高,罪也。万章下孟子27 ,作者:孟子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告子上孟子28 ,作者:孟子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告子上孟子29 ,作者:孟子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告子上孟子30 ,作者:孟子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告子下孟子31 ,作者:孟子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告子下孟子32 ,作者:孟子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尽心上孟子33 ,作者:孟子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