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 射线与物质的的相互作用一 带电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1. 电离与激发:当带电粒子穿过物质时与物质的核外电子发生静电作用,使核外电子脱离原子核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的过程成为电离2. 散射:带电粒子穿过物质时运动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3. 韧致辐射:带电粒子受物质原子核电场的作用,运动方向和速度发生改变,能量的部分或全部以射线的形式发射出来的现象。4. 湮灭辐射:正电子与物质中的自由电子结合,转化为两个方向相反,各为0.511毫电子伏的光子,而自身消失的现象。5. 吸收:射线使物质电离或激发时,射线的能量全部消耗,射线消失,不复存在,称为射线的吸收。二 光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1. 光电效应:光子与介质的核外电子碰撞,能量全部传递给电子,而使其脱离原子轨道而发射出来,而电子整个被吸收消失的过程。脱离轨道的电子称为光电子。2. 康普顿效应:能量较高的光子与核外电子碰撞将部分能量传递给电子使其脱离原子核束缚成为高速运行的电子,而光子运动速度与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3. .第二章 仪器 第一节 核探测仪器的基本原理1. 核探测仪器的基本原理:电离作用、荧光现象、感光作用2. 探头:根据需要将探测器和最基本的电路封装在一起组成的独立结构,包括准直器、晶体、光导、光电倍增管矩阵。3. 相机的工作原理:第二节 相机第三节 SPECT及双探头复合探测1. SPECT的成像特点:为断层图像,可以准确显示组织器官及病变的大小、形态、位置及器官的功能变化。2. SPECT数据采集和断层图像重建:采用大视野相机探头通过可旋转机架围绕患者旋转。常用的图像重建技术为滤波反投影技术。3. PET探头的基本结构:晶体、光电倍增管及高压电源。4. CT能清晰地显示器官的解剖结构,PET能够显示器官的功能代谢变化,可联合使用,定位定性。 第三章 放射性药物第一节 放射性药物的概念分类及特点1. 放射性药物:是指含有放射性核素,用于医学诊断和治疗的一类特殊制剂。第二节 诊断用放射性药物1. 照相机和SPECT成像所用的理想放射性核素应该是同质异能跃迁和电子俘获方式单纯发射的光子射线。光子能量以100250千电子伏为最理想。TI、Xe、Ga、I等第三节 治疗用放射性药物1. 目前使用最多的放射性核素衰变方式为衰变,其能量在1MeV以上最为理想,有效半衰期以一天或数天比较理想,放射性药物的靶非靶比值越高越好。治疗是利用射线的辐射生物学效应。2. PET最常用的正电子发射核素主要是由加速器生产,使用最多的标记核素为碳11、氧15、氮13、氟18第四节 放射性药物中核素的来源1. 核反应堆生产2. 回旋加速器生产3. 回旋加速器生产4. 发生器生产:99mTc第四章 辐射防护第一节 辐射计量单位1. 照射量:射线空间分布的辐射量,即在离放射源一定距离的物质受射线的多少,用X射线和射线全部在空气中停留下来所产生的电荷量来表示,单位是伦琴R2. 吸收剂量:单位质量的物质吸收射线的平均能量,单位为戈瑞Gy,1Gy等于100拉德rad3. 当量剂量:是按权重因子WR加权的吸收剂量,单位为希沃特焦每千克,是衡量射线生物效应和危险度的辐射剂量。国际单位为SV,,1 SV等于100雷姆rem第二节 作用于人体的放射源1. 天然本底辐射:人尅生活环境中自然存在的宇宙射线、宇宙射线感生核素、地球辐射等。第三节 放射线对人体的影响1. 产生辐射生物效应的根本原因在于放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导致生物分子的电离与激发的直接作用,及由此产生的自由基的继发作用,主要为水自由基对生物分子的损害作用。第四节 辐射防护的原则和措施1. 辐射防护的原则:实践的正当性,放射防护最优化。2. 外照射的防护措施:(1) 时间:操作应熟练迅速(2) 距离:照射比率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3) 设置屏蔽:X、射线用铅和钨,射线用有机玻璃、铝、塑料等。3. 一次普通的和医学显像所受的辐射相当于地球一年所受的天然本地辐射剂量。第五章 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与显像1. 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是用放射性核素或其标记的化学分子为示踪剂,检测放射性核素衰变过程中产生的射线,达到显示标记化合物的踪迹的目的,用以检测标记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客观存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核医学技术。第二节 放射性核素现象1. 放射性核素脏器和组织显像:是根据放射性核素示踪的原理,利用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的化学分子在体内的特殊代谢分布,在体外获得脏器和组织功能和结构的一门核医学技术。用于核素显像目的的示踪剂称为显像剂。2. 显像剂在不同组织、器官及病变部位选择性聚集的机制:(1) 合成代谢:甲状腺对I的摄取(2) 细胞吞噬(3) 循环通路(4) 选择性浓聚(5) 选择性排泄(6) 通透弥散(7) 离子交换和化学吸附(8) 特异性结合3. 显像类型与特点:(1) 静态显像:显像剂在脏器内或病变处浓度达到高峰且处于稳定状态时进行的显像。(2) 动态显像:显像剂进入人体后迅速以设定的速度动态采集脏器的多帧连续影像或系列影像。(3) 局部显像在临床上最为常用。(4) 阳性显像:热区显像,是显像剂主要被病变组织摄取,正常组织摄取很少或不摄取,在静态影像上病变组织放射性比正常组织高呈现热区改变的显像,如亲肿瘤显像、心肌梗死灶显像、放射免疫显像。(5) 阴性显像:冷区显像,是显像剂主要被正常组织摄取,病变组织几乎不摄取,在静态影像上显示正常组织器官的形态,病变部位呈现放射性分布稀疏或缺损区。如心肌灌注显像、肝胶体显像、甲状腺显像。(6) 静息显像:显像剂进入人体,受检者处于安静状态,没有受到生理性刺激或药物干扰时进行的显像。(7) 负荷显像:受检者在生理刺激或药物干扰状态下进行的显像,如心肌负荷显像、脑血流药物负荷显像。4. 异常图像的分析:(1) 静态显像分析要点:位置、形态大小、放射性分布、对称性(2) 动态图像分析要点:显像顺序、时相变化第六章 体外分析1. 放射免疫分析:RIA是以放射性核素标记的配体为示踪剂,以【配体与结合体的结合为基础,在试管内检测微量生物活性物质的检测技术。2. 免疫放射分析IRMA与放射免疫分析的主要区别:(1) 标记的是抗体而不是抗原(2) 抗体过量(3) 为非竞争性结合(4) 抗原与抗原抗体复合物为正相关(5) 放射性免疫分析为斜率大于零的直线,免疫放射分析为斜行向下的直线(6) 免疫放射分析比放射免疫分析灵敏度高第七章 内分泌系统第一节 甲状腺1. 甲减诊断以T4较敏感2. 甲亢治疗时以FT3为准3. 亚临床甲状腺炎(亚甲炎)时,甲状腺摄碘率低而血清T3 T4水平升高,成分离现象,可用来诊断亚甲炎。4. 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抗甲状腺微粒抗体TMAb5. 用甲状腺摄131I率诊断甲亢的标准:符合(1)(2)或(1)(3)者均可诊断为甲亢(1) 各时间点的摄碘率均高于正常参考值得上限(2) 2小时与24小时摄碘率之比大于0.8或4小时与24小时摄碘率之比大于0.85(3) 摄碘高峰提前出现6. 过氯酸盐释放试验可用于判断是否存在甲状腺碘有机化障碍,原理为:过氯酸盐能够被甲状腺上皮细胞摄取,它的摄取能够竞争性抑制碘的摄取,并能将甲状腺中未被有机化的碘置换出来7.甲状腺静态显像方法:(1)123I 131I 99mTc201Tl(铊):67Ga(镓)-枸橼酸131I-间碘苄胍(MIBG):99mTc-MIBI131I-抗甲状腺球蛋白单克隆抗体8. 甲状腺结节核素显像的表现和临床意义(1) 热结节:功能自主性甲状腺瘤、先天性以叶缺如功能代偿(2) 温结节:功能正常甲状腺瘤、结节状甲状腺肿、甲状腺炎(3) 凉结节:甲状腺囊肿、甲状腺癌、甲状腺囊性变、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结节内出血钙化(4) 冷结节:同凉结节9. 冷结节的良恶性判断第十章 心血管系统一心肌血流灌注显像1. 心肌显像的显像剂:201Tl(铊)、99mTc-MIBI(99mTc-MIBI)、2. 心脏断层图像:横轴断层为环形、水平长轴断层为横行马蹄形、垂直长轴为倒立马蹄形3. 异常图像:(1) 可逆性缺损:可逆性心肌缺血(2) 固定缺损:心肌梗死、心肌瘢痕、冬眠心肌(3) 部分可逆性缺损:心脏负荷显像缺损,再分布或静息显像部分缺损。固定缺损与可逆性缺损共存。心肌梗死伴缺血或侧枝循环形成二心肌代谢显像:4图像分析.(1) 灌注代谢不匹配:心肌细胞缺血但仍存活,是PET诊断冬眠心肌的标准(2) 灌注代谢匹配:局部心肌无存活或形成瘢痕组织的标志。三心脏神经受体显像5.显像剂:MIBG PIN HED FMR6.冷热区:热区病变,冷区正常四心肌显像的临床应用1.冠状动脉心肌缺血2.心肌梗死3.存活心肌的判断4.其他心脏病:心肌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糖尿病心肌损害、微血管性心绞痛五冠状动脉心肌缺血1.心肌缺血的诊断2.冠心病危险度的分级3.冠心病预测4.冠心病治疗疗效的评价第九章 神经系统1 最常用的脑血流灌注显像剂为锝99M标记的ECD和HMPAO2 可应用于:(1) 脑血管疾病:如脑梗死后交叉性小脑失联络。(2) 癫痫:发作期血流灌注增加,发作间期血流灌注减少。第十章 呼吸系统一 肺灌注显像1. 显像原理:放射性颗粒一过性嵌顿与肺1500分之一的毛细血管内,并不会引起血流动力学的改变。2. 显像剂:锝99m标记的大颗粒聚合人血清蛋白MAA、人血清蛋白微球HAM二 肺灌注显像的临床应用1. 肺血栓栓塞:肺灌注显像异常不能确定为肺栓塞,只有与肺通气显像不匹配的异常肺灌注显像才是肺栓塞的诊断标志。2. 肺减压手术后肺功能评价和预测3. COPD评价 第十一章 骨骼系统第一节 骨显像的原理、方法和分析一 骨显像原理锝99m标记的MDP和PYP与骨组织的无机盐成分以离子交换、化学吸附或与骨中的有机成分结合而沉积在骨中,浓聚的多少与局部骨组织血流灌注量、无机盐代谢更新速度、成骨细胞活动的有关。在骨显像中,正常组织呈现热区,病变呈现冷区。二 显像剂1. 锝99m标记的PYP和PPI2. 锝99m标记的MDP和HMDP最常用的为锝99m标记的MDP三 骨显像的方法1. 动态显像(三时相骨显像):(1) 血流像,显示的是大血管的血流速度和通畅情况(2) 血池像,显示的是软组织的血液分布情况(3) 延迟像,也就是静态像,反应的是骨骼的代谢情况2. 骨静态显像:36小时后进行骨显像四 静态显像图分析1. 正常图像:扁骨浓于长骨,长骨干骺端浓于骨干,粗长骨浓于细长骨,大关节浓于小关节。正常可见很淡的双肾影和膀胱影,偶可见输尿管,一侧排泄受阻时,肾影增浓。2. 异常影像:(1) 异常放射性浓聚:恶性肿瘤(2) 异常放射性稀疏或缺损:骨囊肿、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炸面圈样改变)(3) 超级显像:恶性骨肿瘤广泛性骨转移(4) 混合型第二节 骨与关节显像的临床应用1. 转移性骨肿瘤: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脊柱和骨盆多发显像剂异常浓聚),胃癌,视网膜母细胞癌,鼻咽癌,甲状腺癌2. 原发性骨恶性肿瘤:成骨肉瘤(好发于青少年,最恶性的骨肿瘤异常浓聚区,显像剂均匀分布,稀疏缺损提示肿瘤有坏死溶解),软骨肉瘤,尤文肉瘤,多发性骨髓瘤(好发中老年,主要侵犯中轴骨,表现为冷区,周围成轮圈样改变),骨巨细胞瘤3. 骨折:主要用于细小骨折和部位隐蔽的骨折。新近骨折显示出较强的放射性浓聚。4. 类风湿型关节炎:非特异性摄取增加,先于X线检查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异常。5. 第十二章 肿瘤显像第一节 肿瘤代谢显像一 糖代谢显像1. 显像剂:F18标记的FDG2. 临床应用:寻找原发灶,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期作用,复发转移与残存疾病的诊断,监测治疗效果及预测生存期二 氨基酸代谢显像(可用于肿瘤及炎症的鉴别)显像剂:C11和F18标记的氨基酸第二节 Ga67和Tl201肿瘤显像1. Ga67为非特异性肿瘤显像剂,诊断肝细胞癌的灵敏度为百分之八十到百分之九十。2. Ga67和Tc99m标记的硫胶体联合应用:硫胶体显示肿瘤为冷区,Ga67为热区,原冷区缺损有放射性填充,则原发性肝癌的可能性最大。3. Tl201肿瘤显像的临床应用:脑肿瘤,甲状腺癌,乳腺癌,骨和软组织肉瘤,其他肿瘤第三节 Tc99m标记药物的肿瘤显像1 Tc99m标记的MIBI为优良的心肌显像剂,阳性可诊断乳腺癌、肺癌、脑肿瘤、甲状腺癌。2 甲状腺癌的显像(1) 双核素显像:Tc99m显像甲状腺为冷结节,锝99m标记的MIBI显像原缺损区有放射性填充现象(2) 双时相显像:Tc99m标记的MIBI早期或延迟显像,正常甲状腺组织和良性病变延迟像时有明显放射性分布消退,恶性肿瘤浓聚为热区。 第十四章 消化系统第一节 消化道出血显像1. 显像剂:99mTc标记红细胞(常用,有利于进行多次延迟显像,适用于消化道急性及间歇性出血)、99mTc胶体2. 99mTc标记红细胞:常用,有利于进行多次延迟显像,适用于消化道急性及间歇性出血第二节 异位胃黏膜显像1. 美克尔憩室异常影像:表现为放射性核素的异常浓聚区,多位于右下腹,与胃影同时显像,多时相动态显像其位置形态较固定,有时显影影像可随时间有所增强。2. 食管通过显像对贲门失弛缓症有较高的诊断敏感性。第四节 放射性核素肝胆动态显像1. 显像剂:99mTc-DIA、99mTc-PAA2. 正常影像:血流灌注相、肝实质相、胆管排泄相、肠道排泄相3. 临床应用:诊断急慢性胆囊炎、胆管先天性囊性扩展、先天性胆道闭锁4. 延迟24小时显影,肠道内出现放射性,则可诊断为新生儿肝炎,若24小时后肠道内仍无放射性,则可诊断为新生儿胆道闭锁5. 肝外慢性完全性阻塞性黄疸,肝影淡,消退迟缓,胆道肠道持续不显影。不完全阻塞性黄疸时,肝显影正常,胆管肠道延迟显影第六节 肝血流灌注和肝血池显像1. 显像剂以99mTc标记的红细胞最为常用2. 肝血管瘤的诊断:胶体显像上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的放射性缺损区,在肝血池显像上表现为过度填充。肝血流灌注相中血流灌注正常或略低,而在肝血池30-60分钟显影中为病灶局部放射性增多,是肝血管瘤的典型表现。第七节 肝胶体显像肝癌、肝囊肿、肝脓肿、肝血管瘤表现为放射性缺损区或减低区。 第十五章 泌尿系统第一节 肾动态显像1.正常影像(1)血流灌注相:显示肝内小动脉和毛细血管的血流灌注(2)功能动态相:2-4分钟肾实质显像最清楚2.肾动态显像的临床应用:判断肾实质功能,对上尿路梗阻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诊断肾血管性高血压,移植肾的监测。 第二节 肾功能测定1. 肾图的结果分析:(1) a段:其高度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肾血流灌注量(2) b段:可反映肾有效血浆流量和肾小管的分泌功能(3) c段:可反映肾血流量和肾功能2. 正常高峰时间小于5分钟 第十六章 血液和淋巴显像第一节 骨髓显像1. 骨髓显像的三种类型:红细胞生成骨髓显像(显像剂为52Fe、59Fe)、网状内皮细胞骨髓显像(放射性胶体骨髓显像,在临床最为常用)、粒细胞生成细胞骨髓显像2. 显像方法:常规进行前位后位全身显像,放射免疫骨髓显像进行前检查肝功能、肾功能、血尿常规、心电图等,为避免变态反应,常进行抗体注入前皮试,或使用地塞米松。3. 正常图像:正常成年人中轴骨、肱骨和股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妇科病例分析:从痛经到急腹症的诊断与治疗
- 呼吸科气管切开疑难病例讨论
- 髋关节骨折的护理常规
- 初中生命与健康知识精讲
- 学前教育核心体系解析
- 预防艾滋病安全教育课件
- 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专题培训
- 顺德英语说课课件
- 项链说课课件
- 城镇污水管网建设工程风险管理方案
- HG-T20678-2023《化工设备衬里钢壳设计标准》
- 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论文
- 中小学校长管理案例
- 《电力设施治安安全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要求》
- 工程项目部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 四川建筑安全员-C证考试(专职安全员)题库及答案
- 光伏验收报告
- 职业倦怠量表MBI-HSS
- 学校桌椅采购投标方案
- 盘扣式外脚手架施工方案
- 初中数学目录(浙教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