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梦助推中国梦.doc_第1页
教育梦助推中国梦.doc_第2页
教育梦助推中国梦.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梦助推中国梦梁启超先生在中国水深火热之时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于是中国觉醒了,一路走来有血有泪。曾今,我们站在角落里偷偷羡慕美国人的“美国梦”。今天,我们终于可以扬眉吐气的谈,我的梦,中国梦!公元 2012年12月29日,中国历史上必将浓墨重彩: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在北京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把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定义为中国梦。“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人民的幸福”离不开人才的培养,追求中国梦,必须牢记基础教育的使命。教育部部长袁贵仁2013年3月7日,在政协教育界别联组会议上明确指出,“教育中国梦”就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他说:“我们教育的孩子应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成为能够适应21世纪世界发展潮流需要的有用人才。”这是追寻中国基础教育梦必须具有的基本理念、基本原则和基本目标。 袁部长提出“中国教育梦”不仅是非常及时的、合适的,而且也是雄心勃勃的。之所谓 “非常及时、合适”,是因为紧接着“中国梦”后提出,并且深具传统与现代兼有的教育思想;说“雄心勃勃”,是因为充满无限壮志豪情,振奋人心。 “有教无类”出自论语卫灵公,是孔子办学的主要思想主张。意思是说,不因为贫富、贵贱、智愚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对谁都可以进行教育。通俗地讲,就是人人有学上。有教无类的提出,隐含了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的公平理念、人人都能够接受教育的人本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教育史乃至文化史的源远流长和精髓所在。2000多年前,“有教无类”还仅仅是一个美丽的梦,是孔子等历代贤人志士追逐的理想。真正把这个理想变成现实的,是2000多年后的今天,是新中国的教育实践。从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小学入学率20%,初中入学率6%,文盲率高达80%,到2009年,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3.5%以下,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我们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逾百年的历程,实现了人人有学上的千年梦想。这一梦想的实现,实属不易;实现这一梦想的意义,更加远大。目前,在9个发展中人口大国中,我国是唯一一个全面实现全民教育目标的国家。针对特殊群体,中央采取了倾斜政策。建立国家贫困生资助体系,从2007年起,每年受到资助的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分别为1600万人和400万人,分别占在校生总数的90%和20%。切实落实“两为主”政策,确保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号召“无障碍准入,有条件考试”,大力解决他们在流入地参加中考、高考问题。保障残疾儿童受教育的权利,建立了从幼儿园到高中的特殊教育体系。真正做到了用法律、用政策、用制度保障所有中国适龄儿童。这,将意味着所有适龄儿童都能上学,无论出身如何,也无论身心是否康健,只要年满6周岁,国家都会竭尽全力给孩子提供免费的、有质量的义务教育。“因材施教”,意味着每个受教育者都能在教师悉心呵护之下,根据自己的天资和特长茁壮成长。“终身学习”,意味着人人“活到老,学到老”,在学习型社会中通过学习不断发展自己、充实自己、完善自己。“人人成才”,意味着每一个学生,都能通过接受教育,追逐自己的理想,成为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由此可见,“中国教育梦”的确非常给力,值得我们一起梦想,携手努力实现。教育梦助推中国梦,不仅是当代教育人的梦想,更是教育人奋发有为的原动力。正是在这种原动力的推动下,有教无类之梦得以实现。但梦想并没有止步,人人上好学、人人都能成才的另一个远大的梦想又摆在了眼前。虽然,圆梦之路更加艰辛,但我们相信只要有梦,就有未来;只要有对梦想的追逐,就有灿烂的明天。志存高远而当脚踏实地。在这个穷乡僻壤的村落,我们诸多的教师将奉献全部的爱给那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们,从点滴做起,从乡村里的学前教育做起,从义务支教的微小行动做起,立前路之明灯,燃燎原之星火。为造福乡村学子,为振兴乡村教育,为民族崛起,为十三亿中国人共同的梦想,放飞我们心中的爱!总之,“中国教育梦”是“中国梦”在教育领域内的具体体现,也是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既有提法一脉相承的。我们相信,袁部长所提出的“中国教育梦”,不仅是他作为全国教育主管行政部门的领导对中国的个人“教育梦”,更是全国人民共同的“教育梦”。现在,我们的教育梦已经有了,接下来就应该通过坚持不懈的改革,排除万难,以人为本,科学发展,逐步实现。在当今举国上下都为中国梦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