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电商村”:食品专业村军埔.doc_第1页
广东“电商村”:食品专业村军埔.doc_第2页
广东“电商村”:食品专业村军埔.doc_第3页
广东“电商村”:食品专业村军埔.doc_第4页
广东“电商村”:食品专业村军埔.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WW.B203.COM FGH 广东“电商村”:食品专业村军埔阿里巴巴最新发布的监测显示,中国已经发现了14个成规模的“淘宝村”。广东揭阳揭东区锡场镇军埔村名列其中,这也是广东第一个有据可证的“电商村”。一群“85后”的年轻人,接过父辈们创业的“枪”,在一个传统的食品专业村,将淘宝店开得风生水起。而随着揭阳市委、市政府一系列政策的扶持,未来的军埔村将不仅是一个淘宝村它将被打造为“电子商务第一村”。南方日报记者唐柳雯谢思佳达海军实习生张悦发自揭阳策划统筹:谢思佳编者按省政府主办的“广货网上行”活动,今年已是第二年。随着活动不断深入推进,广东电子商务领域正在出现一批好的区域样本、行业样本。为了更近距离地观察新业态在广东生根发芽,南方日报记者深入采访,甚至采用体验式记录的方法,为读者解剖这些正在实践中的样本。电商街“军埔村的特别之处在于,几乎每个食品厂旁边,都有一家淘宝店。”国道206军埔路口50米外,是广东揭阳揭东区锡场镇军埔村的村口。往里看,一条街到底,满满挂着各色“淘宝店”的招牌。下午4时,是这里最热闹的时候。年轻人或骑着摩托车,或开着小轿车来回穿梭于各淘宝批发店拿货。条纹黑色T恤M码、老虎白色S码、星空L码三件在大小食品厂房改装成的仓库里,店主们忙着翻找货物,小伙子赤膊上阵,却还是满头大汗。转眼到了晚上7时。匆匆吃完晚饭后,网店“YES潮服饰”的股东杨鹏佳拿着100多张快递单开始打包,这是店里一天的订单。“明天快递公司会来拿走。”杨鹏佳说,明天上午10时,他们还要打包从前一天夜里到当天早晨的另一批订单。晚上11时,忙活了一天的淘宝店铺陆续打烊。整条街和军埔村一道,回到了粤东乡村静谧的夜。军埔村民已习惯把村里唯一的主干道叫做“电商一条街”。村里上点规模的网店多集中于此。军埔村的特别之处在于,几乎每一个食品厂门口,都有一家淘宝店。同属一间厂房,紧挨着“益士发食品厂”招牌的是一个颜色鲜艳的广告灯箱,上书“潮人VIP服饰淘宝店”。“以前家里是开食品厂的,现在腾出一部分场地来经营淘宝店。”店主告诉记者,军埔村所在的锡场镇素有经商传统,2003年曾被省科技厅评为“食品及食品机械”专业镇,远近闻名。近年来,军埔的食品厂和很多传统产业一样面临着生存困局,“创二代”们带来的电子商务让这里重新拾起了欢笑。回乡潮“这群年轻人好像约好一般,纷纷返回军埔村,在家里开起了淘宝店。”“这是昨晚刚去名牌店买的,几百块钱。他们跟我说现在外出不能穿得太随便。”记者见到26岁的军埔村电子商务协会会长许耿锋时,很难想象从前的他不修边幅,一头长发。今年以来,军埔的淘宝生意越做越大,不仅被阿里巴巴评为全国14个大型“淘宝村”之一,还吸引了包括政府、媒体、行业协会、研究机构等一波又一波的考察队伍。草根网商许耿锋作为会长,承担着与外界接洽的任务,他的衣着也逐渐“正式”了起来。在用开淘宝店赚来的钱修盖的三层半小楼里,许耿锋告诉记者,旺季时一天能卖出7000多件服装,营业额有七八万元;淡季一天也能卖出3000多件。今年3月回到军埔村之前,许耿锋和朋友在广州经营服装批发生意,同时也开设了淘宝店。在广州十三行,他们是出名的“潮汕帮”。“每天扛着麻袋扫货,也不注重外表,反正就是肯干、敢做敢拼。”许耿锋说。当初和许耿锋一起在广州打拼的,还有发小黄海金。由于长相酷似马云,村里人都叫他“小马云”。“小马云”是军埔村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早在2008年,还在梅州做服装生意的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开起了淘宝店。尝到了电子商务的甜头后,2009年,他转战广州,“因为广州的货源、物流、网络等方面都更方便。”黄海金说马云是他的偶像,有机会真想亲眼见见。一传十,十传百。听闻黄海金等人在广州谋得好出路后,村里的年轻人纷纷涌上广州。一时间,军埔村在广州的年轻人最多时达100多人。这些“85后”或在生意上合作,或在住宿上合租,都是在淘宝经营服装零售和批发生意。不过,几年间,在广州的经营成本逐渐上升让他们萌生去意。许耿锋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广州铺租一个月3万元,但回家后不用租房,仓库和店面的租金合起来每月1000多元,而且仓库和店面距离近,也不用请那么多工人了。这样算下来每月至少能省下2万多元。”今年3月,“不潮不快服饰”店主许壮滨将在广州的弟弟许壮鸿叫回家乡,在军埔村合伙开淘宝店。3年前,父亲病故,19岁的许壮滨接手家里的食品厂,许壮鸿则去了广州。“弟弟在广州时很辛苦,一个人在广州发货、拿货,开销每月要60008000元,我觉得很不划算。”许壮滨告诉记者,家里食品厂的利润也在逐年下降。仔细追问军埔村年轻人集中返乡的时间,多可追溯至去年年中。这群年轻人好像约好一般,纷纷返家开起了网店。刚回到家乡时,多数人与许壮滨兄弟相似,仍然在广州十三行拿货。生意越做越大后,逐渐做起了批发生意:从设计到原料采购,再找到周边的工厂加工,最后将货分销给村里如雨后春笋般兴起的小淘宝店。这批从广州“转移”回老家的85后是村里的淘宝大户,也是军埔淘宝事业的先行者和生力军:黄时加、许志鸿、许史东、杨鹏佳、许耿锋如今,这些名字在军埔村妇孺皆知,军埔村电子商务协会也由这些年轻小伙自发创立。发展路“父辈开厂,儿子开店,许家的故事实际是军埔村产业转型的缩影。”“家有厂厂有家厂家兴旺,父传子子传孙子孙满堂。”益士发食品厂也在“电商一条街”上,门前这副对联是老板许佩鹏亲笔所书。食品厂是军埔村“创一代”从事的主流行业,在“淘宝村”兴起之前,村里的年轻人多被长辈寄予了“子承父业”的希望,许家也不例外。如今,许佩鹏把他经营了20多年的家业交给了长子打理。令人意外的是,许家飘着浓浓巧克力香气的厂房内别有洞天许家二儿子许史东的“潮人VIP服饰”淘宝店也在厂房的另一侧。徐史东也是最早一批将广州的淘宝店“搬回家”的人。“一开始,爸爸只给我4个货架做淘宝,现在已经有40个货架,占到厂子1/3了。”许佩鹏则笑眯眯地说,全力支持小儿子做淘宝生意。父辈开厂,儿子开店,许家的故事实际是军埔村的缩影。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军埔人把食品产业做得有声有色,经济总量也迅速跃居锡场镇前列。伴随着食品行业的衰败,不少本应继承父业的年轻人纷纷将阵地转向电子商务。黄伟鸿就是“创二代”中的一员,其父黄作宏告诉记者,从去年开始,村里的食品厂大多举步维艰,纷纷寻求转行,这才同意儿子尝试淘宝。“食品市场现在对产品档次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村里的产品档次低,没有销路。”除此之外,恶性价格竞争也成为食品厂倒闭的主要原因之一。不过,同样的问题也在军埔村各淘宝店间发生:销量好的款式往往引来其他店家效仿,并以更低价出售。“今天你卖17块,明天我就卖16块,后天他卖15块”黄作宏说,这已经成为军埔村淘宝产业发展的最大阻碍。令他遗憾的是,“大家都深知害处,却不得不随波逐流。”转机出现在今年6月初,许耿锋、杨凯生、杨鹏佳等人陆续拜访黄作宏,不约而同地聊到了恶性竞争的话题。黄作宏是村里老人,他主动提出自己来当“中间人”。他告诉记者,他愿意出面调解是出于“以前的经验”。“过去20多年,军埔村食品业为价格恶性竞争付出了代价。以前食品厂有三四十家,现在只剩下二十多家。”父辈的经验为村里的年轻人指明了方向。黄作宏分别找到村里的淘宝大户谈话,建议大家自创品牌,拒绝互相抄袭,并签署了联名倡议书。事实上,军埔村民对“电商村”的发展“短板”十分清楚,其中包括对专业人才的需要、对营销知识的渴求等。许壮滨曾表示,淘宝后台数据统计分析是他现在最渴望学到的知识,“希望能有专家教我们数据分析。”7月27日,军埔村电子商务协会终于成立,“虽然网上的低价竞争很严重,但质量好的产品才是最后的胜利者。”一位小店主如是说。如今,军埔村正在打造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电商村”道路上摸索前进。名词解释“电商村”:根据阿里巴巴研究中心定义,“淘宝村”指大量网商聚集在农村,以淘宝为主要交易平台,形成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的电子商务生态现象。记者手记政府要学会抓住新业态军埔村“85后”的小生意一开始并没有受到当地政府的关注。锡场镇镇委书记郑宏光在给市领导汇报工作时随口提到此事时,没想到因此吸引了领导的目光。从“专业镇”到“淘宝村”再到“电商村”,偏居粤东的揭阳军埔村,正在进入产业的更新换代和转型升级,这为镇域经济、乡村经济转型升级开辟了一条可行的路子,为粤东西北依托珠三角延伸产业提供了选择路径,为粤东西北振兴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展路径探索。军埔村的实践证明,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完全有可能成为粤东西北振兴发展中的一个新抓手。军埔村的迅速成长,源于村民们自发地锁定了电子商务这一新业态。但是,让军埔村快速走上规范化、产业化道路的,是当地党委、政府对新业态的敏锐捕捉。记者在军埔村一周的体验采访中时时感受到,当地政府扮演了社会服务提供者的角色,而非市场运作的主导者。揭阳主要领导多次暗访军埔村,在详细听取村民需求后方制定扶持计划。概括起来看,政府“有形的手”主要做了五件事:通过扶持协会、加强培训,加强市场主体培育;通过推动各大制造业与电商村合作供货,加强市场要素丰富;通过零收费、上门服务、按需服务,加强市场服务提供;通过完善交通、教育、文化等配套建设,加强产业生态建设;通过贴息贷款、诚信基金建立,加强产业发展的制度规范。与此同时,军埔的“85后”勇于尝试和创新,为农村致富、青年创业提供了借鉴样本。值得庆幸的是,由“85后”点燃的转型火种并未受到父辈的压制,反而在“创一代”的支持下逐渐形成燎原之势。 本文来源:南方日报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南方报网 /阿里巴巴最新发布的监测显示,中国已经发现了14个成规模的“淘宝村”。广东揭阳揭东区锡场镇军埔村名列其中,这也是广东第一个有据可证的“电商村”。一群“85后”的年轻人,接过父辈们创业的“枪”,在一个传统的食品专业村,将淘宝店开得风生水起。而随着揭阳市委、市政府一系列政策的扶持,未来的军埔村将不仅是一个淘宝村它将被打造为“电子商务第一村”。南方日报记者唐柳雯谢思佳达海军实习生张悦发自揭阳策划统筹:谢思佳编者按省政府主办的“广货网上行”活动,今年已是第二年。随着活动不断深入推进,广东电子商务领域正在出现一批好的区域样本、行业样本。为了更近距离地观察新业态在广东生根发芽,南方日报记者深入采访,甚至采用体验式记录的方法,为读者解剖这些正在实践中的样本。电商街“军埔村的特别之处在于,几乎每个食品厂旁边,都有一家淘宝店。”国道206军埔路口50米外,是广东揭阳揭东区锡场镇军埔村的村口。往里看,一条街到底,满满挂着各色“淘宝店”的招牌。下午4时,是这里最热闹的时候。年轻人或骑着摩托车,或开着小轿车来回穿梭于各淘宝批发店拿货。条纹黑色T恤M码、老虎白色S码、星空L码三件在大小食品厂房改装成的仓库里,店主们忙着翻找货物,小伙子赤膊上阵,却还是满头大汗。转眼到了晚上7时。匆匆吃完晚饭后,网店“YES潮服饰”的股东杨鹏佳拿着100多张快递单开始打包,这是店里一天的订单。“明天快递公司会来拿走。”杨鹏佳说,明天上午10时,他们还要打包从前一天夜里到当天早晨的另一批订单。晚上11时,忙活了一天的淘宝店铺陆续打烊。整条街和军埔村一道,回到了粤东乡村静谧的夜。军埔村民已习惯把村里唯一的主干道叫做“电商一条街”。村里上点规模的网店多集中于此。军埔村的特别之处在于,几乎每一个食品厂门口,都有一家淘宝店。同属一间厂房,紧挨着“益士发食品厂”招牌的是一个颜色鲜艳的广告灯箱,上书“潮人VIP服饰淘宝店”。“以前家里是开食品厂的,现在腾出一部分场地来经营淘宝店。”店主告诉记者,军埔村所在的锡场镇素有经商传统,2003年曾被省科技厅评为“食品及食品机械”专业镇,远近闻名。近年来,军埔的食品厂和很多传统产业一样面临着生存困局,“创二代”们带来的电子商务让这里重新拾起了欢笑。回乡潮“这群年轻人好像约好一般,纷纷返回军埔村,在家里开起了淘宝店。”“这是昨晚刚去名牌店买的,几百块钱。他们跟我说现在外出不能穿得太随便。”记者见到26岁的军埔村电子商务协会会长许耿锋时,很难想象从前的他不修边幅,一头长发。今年以来,军埔的淘宝生意越做越大,不仅被阿里巴巴评为全国14个大型“淘宝村”之一,还吸引了包括政府、媒体、行业协会、研究机构等一波又一波的考察队伍。草根网商许耿锋作为会长,承担着与外界接洽的任务,他的衣着也逐渐“正式”了起来。在用开淘宝店赚来的钱修盖的三层半小楼里,许耿锋告诉记者,旺季时一天能卖出7000多件服装,营业额有七八万元;淡季一天也能卖出3000多件。今年3月回到军埔村之前,许耿锋和朋友在广州经营服装批发生意,同时也开设了淘宝店。在广州十三行,他们是出名的“潮汕帮”。“每天扛着麻袋扫货,也不注重外表,反正就是肯干、敢做敢拼。”许耿锋说。当初和许耿锋一起在广州打拼的,还有发小黄海金。由于长相酷似马云,村里人都叫他“小马云”。“小马云”是军埔村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早在2008年,还在梅州做服装生意的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开起了淘宝店。尝到了电子商务的甜头后,2009年,他转战广州,“因为广州的货源、物流、网络等方面都更方便。”黄海金说马云是他的偶像,有机会真想亲眼见见。一传十,十传百。听闻黄海金等人在广州谋得好出路后,村里的年轻人纷纷涌上广州。一时间,军埔村在广州的年轻人最多时达100多人。这些“85后”或在生意上合作,或在住宿上合租,都是在淘宝经营服装零售和批发生意。不过,几年间,在广州的经营成本逐渐上升让他们萌生去意。许耿锋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广州铺租一个月3万元,但回家后不用租房,仓库和店面的租金合起来每月1000多元,而且仓库和店面距离近,也不用请那么多工人了。这样算下来每月至少能省下2万多元。”今年3月,“不潮不快服饰”店主许壮滨将在广州的弟弟许壮鸿叫回家乡,在军埔村合伙开淘宝店。3年前,父亲病故,19岁的许壮滨接手家里的食品厂,许壮鸿则去了广州。“弟弟在广州时很辛苦,一个人在广州发货、拿货,开销每月要60008000元,我觉得很不划算。”许壮滨告诉记者,家里食品厂的利润也在逐年下降。仔细追问军埔村年轻人集中返乡的时间,多可追溯至去年年中。这群年轻人好像约好一般,纷纷返家开起了网店。刚回到家乡时,多数人与许壮滨兄弟相似,仍然在广州十三行拿货。生意越做越大后,逐渐做起了批发生意:从设计到原料采购,再找到周边的工厂加工,最后将货分销给村里如雨后春笋般兴起的小淘宝店。这批从广州“转移”回老家的85后是村里的淘宝大户,也是军埔淘宝事业的先行者和生力军:黄时加、许志鸿、许史东、杨鹏佳、许耿锋如今,这些名字在军埔村妇孺皆知,军埔村电子商务协会也由这些年轻小伙自发创立。发展路“父辈开厂,儿子开店,许家的故事实际是军埔村产业转型的缩影。”“家有厂厂有家厂家兴旺,父传子子传孙子孙满堂。”益士发食品厂也在“电商一条街”上,门前这副对联是老板许佩鹏亲笔所书。食品厂是军埔村“创一代”从事的主流行业,在“淘宝村”兴起之前,村里的年轻人多被长辈寄予了“子承父业”的希望,许家也不例外。如今,许佩鹏把他经营了20多年的家业交给了长子打理。令人意外的是,许家飘着浓浓巧克力香气的厂房内别有洞天许家二儿子许史东的“潮人VIP服饰”淘宝店也在厂房的另一侧。徐史东也是最早一批将广州的淘宝店“搬回家”的人。“一开始,爸爸只给我4个货架做淘宝,现在已经有40个货架,占到厂子1/3了。”许佩鹏则笑眯眯地说,全力支持小儿子做淘宝生意。父辈开厂,儿子开店,许家的故事实际是军埔村的缩影。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军埔人把食品产业做得有声有色,经济总量也迅速跃居锡场镇前列。伴随着食品行业的衰败,不少本应继承父业的年轻人纷纷将阵地转向电子商务。黄伟鸿就是“创二代”中的一员,其父黄作宏告诉记者,从去年开始,村里的食品厂大多举步维艰,纷纷寻求转行,这才同意儿子尝试淘宝。“食品市场现在对产品档次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村里的产品档次低,没有销路。”除此之外,恶性价格竞争也成为食品厂倒闭的主要原因之一。不过,同样的问题也在军埔村各淘宝店间发生:销量好的款式往往引来其他店家效仿,并以更低价出售。“今天你卖17块,明天我就卖16块,后天他卖15块”黄作宏说,这已经成为军埔村淘宝产业发展的最大阻碍。令他遗憾的是,“大家都深知害处,却不得不随波逐流。”转机出现在今年6月初,许耿锋、杨凯生、杨鹏佳等人陆续拜访黄作宏,不约而同地聊到了恶性竞争的话题。黄作宏是村里老人,他主动提出自己来当“中间人”。他告诉记者,他愿意出面调解是出于“以前的经验”。“过去20多年,军埔村食品业为价格恶性竞争付出了代价。以前食品厂有三四十家,现在只剩下二十多家。”父辈的经验为村里的年轻人指明了方向。黄作宏分别找到村里的淘宝大户谈话,建议大家自创品牌,拒绝互相抄袭,并签署了联名倡议书。事实上,军埔村民对“电商村”的发展“短板”十分清楚,其中包括对专业人才的需要、对营销知识的渴求等。许壮滨曾表示,淘宝后台数据统计分析是他现在最渴望学到的知识,“希望能有专家教我们数据分析。”7月27日,军埔村电子商务协会终于成立,“虽然网上的低价竞争很严重,但质量好的产品才是最后的胜利者。”一位小店主如是说。如今,军埔村正在打造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电商村”道路上摸索前进。名词解释“电商村”:根据阿里巴巴研究中心定义,“淘宝村”指大量网商聚集在农村,以淘宝为主要交易平台,形成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的电子商务生态现象。记者手记政府要学会抓住新业态军埔村“85后”的小生意一开始并没有受到当地政府的关注。锡场镇镇委书记郑宏光在给市领导汇报工作时随口提到此事时,没想到因此吸引了领导的目光。从“专业镇”到“淘宝村”再到“电商村”,偏居粤东的揭阳军埔村,正在进入产业的更新换代和转型升级,这为镇域经济、乡村经济转型升级开辟了一条可行的路子,为粤东西北依托珠三角延伸产业提供了选择路径,为粤东西北振兴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展路径探索。军埔村的实践证明,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完全有可能成为粤东西北振兴发展中的一个新抓手。军埔村的迅速成长,源于村民们自发地锁定了电子商务这一新业态。但是,让军埔村快速走上规范化、产业化道路的,是当地党委、政府对新业态的敏锐捕捉。记者在军埔村一周的体验采访中时时感受到,当地政府扮演了社会服务提供者的角色,而非市场运作的主导者。揭阳主要领导多次暗访军埔村,在详细听取村民需求后方制定扶持计划。概括起来看,政府“有形的手”主要做了五件事:通过扶持协会、加强培训,加强市场主体培育;通过推动各大制造业与电商村合作供货,加强市场要素丰富;通过零收费、上门服务、按需服务,加强市场服务提供;通过完善交通、教育、文化等配套建设,加强产业生态建设;通过贴息贷款、诚信基金建立,加强产业发展的制度规范。与此同时,军埔的“85后”勇于尝试和创新,为农村致富、青年创业提供了借鉴样本。值得庆幸的是,由“85后”点燃的转型火种并未受到父辈的压制,反而在“创一代”的支持下逐渐形成燎原之势。 本文来源:南方日报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南方报网 /阿里巴巴最新发布的监测显示,中国已经发现了14个成规模的“淘宝村”。广东揭阳揭东区锡场镇军埔村名列其中,这也是广东第一个有据可证的“电商村”。一群“85后”的年轻人,接过父辈们创业的“枪”,在一个传统的食品专业村,将淘宝店开得风生水起。而随着揭阳市委、市政府一系列政策的扶持,未来的军埔村将不仅是一个淘宝村它将被打造为“电子商务第一村”。南方日报记者唐柳雯谢思佳达海军实习生张悦发自揭阳策划统筹:谢思佳编者按省政府主办的“广货网上行”活动,今年已是第二年。随着活动不断深入推进,广东电子商务领域正在出现一批好的区域样本、行业样本。为了更近距离地观察新业态在广东生根发芽,南方日报记者深入采访,甚至采用体验式记录的方法,为读者解剖这些正在实践中的样本。电商街“军埔村的特别之处在于,几乎每个食品厂旁边,都有一家淘宝店。”国道206军埔路口50米外,是广东揭阳揭东区锡场镇军埔村的村口。往里看,一条街到底,满满挂着各色“淘宝店”的招牌。下午4时,是这里最热闹的时候。年轻人或骑着摩托车,或开着小轿车来回穿梭于各淘宝批发店拿货。条纹黑色T恤M码、老虎白色S码、星空L码三件在大小食品厂房改装成的仓库里,店主们忙着翻找货物,小伙子赤膊上阵,却还是满头大汗。转眼到了晚上7时。匆匆吃完晚饭后,网店“YES潮服饰”的股东杨鹏佳拿着100多张快递单开始打包,这是店里一天的订单。“明天快递公司会来拿走。”杨鹏佳说,明天上午10时,他们还要打包从前一天夜里到当天早晨的另一批订单。晚上11时,忙活了一天的淘宝店铺陆续打烊。整条街和军埔村一道,回到了粤东乡村静谧的夜。军埔村民已习惯把村里唯一的主干道叫做“电商一条街”。村里上点规模的网店多集中于此。军埔村的特别之处在于,几乎每一个食品厂门口,都有一家淘宝店。同属一间厂房,紧挨着“益士发食品厂”招牌的是一个颜色鲜艳的广告灯箱,上书“潮人VIP服饰淘宝店”。“以前家里是开食品厂的,现在腾出一部分场地来经营淘宝店。”店主告诉记者,军埔村所在的锡场镇素有经商传统,2003年曾被省科技厅评为“食品及食品机械”专业镇,远近闻名。近年来,军埔的食品厂和很多传统产业一样面临着生存困局,“创二代”们带来的电子商务让这里重新拾起了欢笑。回乡潮“这群年轻人好像约好一般,纷纷返回军埔村,在家里开起了淘宝店。”“这是昨晚刚去名牌店买的,几百块钱。他们跟我说现在外出不能穿得太随便。”记者见到26岁的军埔村电子商务协会会长许耿锋时,很难想象从前的他不修边幅,一头长发。今年以来,军埔的淘宝生意越做越大,不仅被阿里巴巴评为全国14个大型“淘宝村”之一,还吸引了包括政府、媒体、行业协会、研究机构等一波又一波的考察队伍。草根网商许耿锋作为会长,承担着与外界接洽的任务,他的衣着也逐渐“正式”了起来。在用开淘宝店赚来的钱修盖的三层半小楼里,许耿锋告诉记者,旺季时一天能卖出7000多件服装,营业额有七八万元;淡季一天也能卖出3000多件。今年3月回到军埔村之前,许耿锋和朋友在广州经营服装批发生意,同时也开设了淘宝店。在广州十三行,他们是出名的“潮汕帮”。“每天扛着麻袋扫货,也不注重外表,反正就是肯干、敢做敢拼。”许耿锋说。当初和许耿锋一起在广州打拼的,还有发小黄海金。由于长相酷似马云,村里人都叫他“小马云”。“小马云”是军埔村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早在2008年,还在梅州做服装生意的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开起了淘宝店。尝到了电子商务的甜头后,2009年,他转战广州,“因为广州的货源、物流、网络等方面都更方便。”黄海金说马云是他的偶像,有机会真想亲眼见见。一传十,十传百。听闻黄海金等人在广州谋得好出路后,村里的年轻人纷纷涌上广州。一时间,军埔村在广州的年轻人最多时达100多人。这些“85后”或在生意上合作,或在住宿上合租,都是在淘宝经营服装零售和批发生意。不过,几年间,在广州的经营成本逐渐上升让他们萌生去意。许耿锋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广州铺租一个月3万元,但回家后不用租房,仓库和店面的租金合起来每月1000多元,而且仓库和店面距离近,也不用请那么多工人了。这样算下来每月至少能省下2万多元。”今年3月,“不潮不快服饰”店主许壮滨将在广州的弟弟许壮鸿叫回家乡,在军埔村合伙开淘宝店。3年前,父亲病故,19岁的许壮滨接手家里的食品厂,许壮鸿则去了广州。“弟弟在广州时很辛苦,一个人在广州发货、拿货,开销每月要60008000元,我觉得很不划算。”许壮滨告诉记者,家里食品厂的利润也在逐年下降。仔细追问军埔村年轻人集中返乡的时间,多可追溯至去年年中。这群年轻人好像约好一般,纷纷返家开起了网店。刚回到家乡时,多数人与许壮滨兄弟相似,仍然在广州十三行拿货。生意越做越大后,逐渐做起了批发生意:从设计到原料采购,再找到周边的工厂加工,最后将货分销给村里如雨后春笋般兴起的小淘宝店。这批从广州“转移”回老家的85后是村里的淘宝大户,也是军埔淘宝事业的先行者和生力军:黄时加、许志鸿、许史东、杨鹏佳、许耿锋如今,这些名字在军埔村妇孺皆知,军埔村电子商务协会也由这些年轻小伙自发创立。发展路“父辈开厂,儿子开店,许家的故事实际是军埔村产业转型的缩影。”“家有厂厂有家厂家兴旺,父传子子传孙子孙满堂。”益士发食品厂也在“电商一条街”上,门前这副对联是老板许佩鹏亲笔所书。食品厂是军埔村“创一代”从事的主流行业,在“淘宝村”兴起之前,村里的年轻人多被长辈寄予了“子承父业”的希望,许家也不例外。如今,许佩鹏把他经营了20多年的家业交给了长子打理。令人意外的是,许家飘着浓浓巧克力香气的厂房内别有洞天许家二儿子许史东的“潮人VIP服饰”淘宝店也在厂房的另一侧。徐史东也是最早一批将广州的淘宝店“搬回家”的人。“一开始,爸爸只给我4个货架做淘宝,现在已经有40个货架,占到厂子1/3了。”许佩鹏则笑眯眯地说,全力支持小儿子做淘宝生意。父辈开厂,儿子开店,许家的故事实际是军埔村的缩影。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军埔人把食品产业做得有声有色,经济总量也迅速跃居锡场镇前列。伴随着食品行业的衰败,不少本应继承父业的年轻人纷纷将阵地转向电子商务。黄伟鸿就是“创二代”中的一员,其父黄作宏告诉记者,从去年开始,村里的食品厂大多举步维艰,纷纷寻求转行,这才同意儿子尝试淘宝。“食品市场现在对产品档次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村里的产品档次低,没有销路。”除此之外,恶性价格竞争也成为食品厂倒闭的主要原因之一。不过,同样的问题也在军埔村各淘宝店间发生:销量好的款式往往引来其他店家效仿,并以更低价出售。“今天你卖17块,明天我就卖16块,后天他卖15块”黄作宏说,这已经成为军埔村淘宝产业发展的最大阻碍。令他遗憾的是,“大家都深知害处,却不得不随波逐流。”转机出现在今年6月初,许耿锋、杨凯生、杨鹏佳等人陆续拜访黄作宏,不约而同地聊到了恶性竞争的话题。黄作宏是村里老人,他主动提出自己来当“中间人”。他告诉记者,他愿意出面调解是出于“以前的经验”。“过去20多年,军埔村食品业为价格恶性竞争付出了代价。以前食品厂有三四十家,现在只剩下二十多家。”父辈的经验为村里的年轻人指明了方向。黄作宏分别找到村里的淘宝大户谈话,建议大家自创品牌,拒绝互相抄袭,并签署了联名倡议书。事实上,军埔村民对“电商村”的发展“短板”十分清楚,其中包括对专业人才的需要、对营销知识的渴求等。许壮滨曾表示,淘宝后台数据统计分析是他现在最渴望学到的知识,“希望能有专家教我们数据分析。”7月27日,军埔村电子商务协会终于成立,“虽然网上的低价竞争很严重,但质量好的产品才是最后的胜利者。”一位小店主如是说。如今,军埔村正在打造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电商村”道路上摸索前进。名词解释“电商村”:根据阿里巴巴研究中心定义,“淘宝村”指大量网商聚集在农村,以淘宝为主要交易平台,形成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的电子商务生态现象。记者手记政府要学会抓住新业态军埔村“85后”的小生意一开始并没有受到当地政府的关注。锡场镇镇委书记郑宏光在给市领导汇报工作时随口提到此事时,没想到因此吸引了领导的目光。从“专业镇”到“淘宝村”再到“电商村”,偏居粤东的揭阳军埔村,正在进入产业的更新换代和转型升级,这为镇域经济、乡村经济转型升级开辟了一条可行的路子,为粤东西北依托珠三角延伸产业提供了选择路径,为粤东西北振兴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展路径探索。军埔村的实践证明,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完全有可能成为粤东西北振兴发展中的一个新抓手。军埔村的迅速成长,源于村民们自发地锁定了电子商务这一新业态。但是,让军埔村快速走上规范化、产业化道路的,是当地党委、政府对新业态的敏锐捕捉。记者在军埔村一周的体验采访中时时感受到,当地政府扮演了社会服务提供者的角色,而非市场运作的主导者。揭阳主要领导多次暗访军埔村,在详细听取村民需求后方制定扶持计划。概括起来看,政府“有形的手”主要做了五件事:通过扶持协会、加强培训,加强市场主体培育;通过推动各大制造业与电商村合作供货,加强市场要素丰富;通过零收费、上门服务、按需服务,加强市场服务提供;通过完善交通、教育、文化等配套建设,加强产业生态建设;通过贴息贷款、诚信基金建立,加强产业发展的制度规范。与此同时,军埔的“85后”勇于尝试和创新,为农村致富、青年创业提供了借鉴样本。值得庆幸的是,由“85后”点燃的转型火种并未受到父辈的压制,反而在“创一代”的支持下逐渐形成燎原之势。 本文来源:南方日报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南方报网 /阿里巴巴最新发布的监测显示,中国已经发现了14个成规模的“淘宝村”。广东揭阳揭东区锡场镇军埔村名列其中,这也是广东第一个有据可证的“电商村”。一群“85后”的年轻人,接过父辈们创业的“枪”,在一个传统的食品专业村,将淘宝店开得风生水起。而随着揭阳市委、市政府一系列政策的扶持,未来的军埔村将不仅是一个淘宝村它将被打造为“电子商务第一村”。南方日报记者唐柳雯谢思佳达海军实习生张悦发自揭阳策划统筹:谢思佳编者按省政府主办的“广货网上行”活动,今年已是第二年。随着活动不断深入推进,广东电子商务领域正在出现一批好的区域样本、行业样本。为了更近距离地观察新业态在广东生根发芽,南方日报记者深入采访,甚至采用体验式记录的方法,为读者解剖这些正在实践中的样本。电商街“军埔村的特别之处在于,几乎每个食品厂旁边,都有一家淘宝店。”国道206军埔路口50米外,是广东揭阳揭东区锡场镇军埔村的村口。往里看,一条街到底,满满挂着各色“淘宝店”的招牌。下午4时,是这里最热闹的时候。年轻人或骑着摩托车,或开着小轿车来回穿梭于各淘宝批发店拿货。条纹黑色T恤M码、老虎白色S码、星空L码三件在大小食品厂房改装成的仓库里,店主们忙着翻找货物,小伙子赤膊上阵,却还是满头大汗。转眼到了晚上7时。匆匆吃完晚饭后,网店“YES潮服饰”的股东杨鹏佳拿着100多张快递单开始打包,这是店里一天的订单。“明天快递公司会来拿走。”杨鹏佳说,明天上午10时,他们还要打包从前一天夜里到当天早晨的另一批订单。晚上11时,忙活了一天的淘宝店铺陆续打烊。整条街和军埔村一道,回到了粤东乡村静谧的夜。军埔村民已习惯把村里唯一的主干道叫做“电商一条街”。村里上点规模的网店多集中于此。军埔村的特别之处在于,几乎每一个食品厂门口,都有一家淘宝店。同属一间厂房,紧挨着“益士发食品厂”招牌的是一个颜色鲜艳的广告灯箱,上书“潮人VIP服饰淘宝店”。“以前家里是开食品厂的,现在腾出一部分场地来经营淘宝店。”店主告诉记者,军埔村所在的锡场镇素有经商传统,2003年曾被省科技厅评为“食品及食品机械”专业镇,远近闻名。近年来,军埔的食品厂和很多传统产业一样面临着生存困局,“创二代”们带来的电子商务让这里重新拾起了欢笑。回乡潮“这群年轻人好像约好一般,纷纷返回军埔村,在家里开起了淘宝店。”“这是昨晚刚去名牌店买的,几百块钱。他们跟我说现在外出不能穿得太随便。”记者见到26岁的军埔村电子商务协会会长许耿锋时,很难想象从前的他不修边幅,一头长发。今年以来,军埔的淘宝生意越做越大,不仅被阿里巴巴评为全国14个大型“淘宝村”之一,还吸引了包括政府、媒体、行业协会、研究机构等一波又一波的考察队伍。草根网商许耿锋作为会长,承担着与外界接洽的任务,他的衣着也逐渐“正式”了起来。在用开淘宝店赚来的钱修盖的三层半小楼里,许耿锋告诉记者,旺季时一天能卖出7000多件服装,营业额有七八万元;淡季一天也能卖出3000多件。今年3月回到军埔村之前,许耿锋和朋友在广州经营服装批发生意,同时也开设了淘宝店。在广州十三行,他们是出名的“潮汕帮”。“每天扛着麻袋扫货,也不注重外表,反正就是肯干、敢做敢拼。”许耿锋说。当初和许耿锋一起在广州打拼的,还有发小黄海金。由于长相酷似马云,村里人都叫他“小马云”。“小马云”是军埔村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早在2008年,还在梅州做服装生意的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开起了淘宝店。尝到了电子商务的甜头后,2009年,他转战广州,“因为广州的货源、物流、网络等方面都更方便。”黄海金说马云是他的偶像,有机会真想亲眼见见。一传十,十传百。听闻黄海金等人在广州谋得好出路后,村里的年轻人纷纷涌上广州。一时间,军埔村在广州的年轻人最多时达100多人。这些“85后”或在生意上合作,或在住宿上合租,都是在淘宝经营服装零售和批发生意。不过,几年间,在广州的经营成本逐渐上升让他们萌生去意。许耿锋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广州铺租一个月3万元,但回家后不用租房,仓库和店面的租金合起来每月1000多元,而且仓库和店面距离近,也不用请那么多工人了。这样算下来每月至少能省下2万多元。”今年3月,“不潮不快服饰”店主许壮滨将在广州的弟弟许壮鸿叫回家乡,在军埔村合伙开淘宝店。3年前,父亲病故,19岁的许壮滨接手家里的食品厂,许壮鸿则去了广州。“弟弟在广州时很辛苦,一个人在广州发货、拿货,开销每月要60008000元,我觉得很不划算。”许壮滨告诉记者,家里食品厂的利润也在逐年下降。仔细追问军埔村年轻人集中返乡的时间,多可追溯至去年年中。这群年轻人好像约好一般,纷纷返家开起了网店。刚回到家乡时,多数人与许壮滨兄弟相似,仍然在广州十三行拿货。生意越做越大后,逐渐做起了批发生意:从设计到原料采购,再找到周边的工厂加工,最后将货分销给村里如雨后春笋般兴起的小淘宝店。这批从广州“转移”回老家的85后是村里的淘宝大户,也是军埔淘宝事业的先行者和生力军:黄时加、许志鸿、许史东、杨鹏佳、许耿锋如今,这些名字在军埔村妇孺皆知,军埔村电子商务协会也由这些年轻小伙自发创立。发展路“父辈开厂,儿子开店,许家的故事实际是军埔村产业转型的缩影。”“家有厂厂有家厂家兴旺,父传子子传孙子孙满堂。”益士发食品厂也在“电商一条街”上,门前这副对联是老板许佩鹏亲笔所书。食品厂是军埔村“创一代”从事的主流行业,在“淘宝村”兴起之前,村里的年轻人多被长辈寄予了“子承父业”的希望,许家也不例外。如今,许佩鹏把他经营了20多年的家业交给了长子打理。令人意外的是,许家飘着浓浓巧克力香气的厂房内别有洞天许家二儿子许史东的“潮人VIP服饰”淘宝店也在厂房的另一侧。徐史东也是最早一批将广州的淘宝店“搬回家”的人。“一开始,爸爸只给我4个货架做淘宝,现在已经有40个货架,占到厂子1/3了。”许佩鹏则笑眯眯地说,全力支持小儿子做淘宝生意。父辈开厂,儿子开店,许家的故事实际是军埔村的缩影。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军埔人把食品产业做得有声有色,经济总量也迅速跃居锡场镇前列。伴随着食品行业的衰败,不少本应继承父业的年轻人纷纷将阵地转向电子商务。黄伟鸿就是“创二代”中的一员,其父黄作宏告诉记者,从去年开始,村里的食品厂大多举步维艰,纷纷寻求转行,这才同意儿子尝试淘宝。“食品市场现在对产品档次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村里的产品档次低,没有销路。”除此之外,恶性价格竞争也成为食品厂倒闭的主要原因之一。不过,同样的问题也在军埔村各淘宝店间发生:销量好的款式往往引来其他店家效仿,并以更低价出售。“今天你卖17块,明天我就卖16块,后天他卖15块”黄作宏说,这已经成为军埔村淘宝产业发展的最大阻碍。令他遗憾的是,“大家都深知害处,却不得不随波逐流。”转机出现在今年6月初,许耿锋、杨凯生、杨鹏佳等人陆续拜访黄作宏,不约而同地聊到了恶性竞争的话题。黄作宏是村里老人,他主动提出自己来当“中间人”。他告诉记者,他愿意出面调解是出于“以前的经验”。“过去20多年,军埔村食品业为价格恶性竞争付出了代价。以前食品厂有三四十家,现在只剩下二十多家。”父辈的经验为村里的年轻人指明了方向。黄作宏分别找到村里的淘宝大户谈话,建议大家自创品牌,拒绝互相抄袭,并签署了联名倡议书。事实上,军埔村民对“电商村”的发展“短板”十分清楚,其中包括对专业人才的需要、对营销知识的渴求等。许壮滨曾表示,淘宝后台数据统计分析是他现在最渴望学到的知识,“希望能有专家教我们数据分析。”7月27日,军埔村电子商务协会终于成立,“虽然网上的低价竞争很严重,但质量好的产品才是最后的胜利者。”一位小店主如是说。如今,军埔村正在打造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电商村”道路上摸索前进。名词解释“电商村”:根据阿里巴巴研究中心定义,“淘宝村”指大量网商聚集在农村,以淘宝为主要交易平台,形成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的电子商务生态现象。记者手记政府要学会抓住新业态军埔村“85后”的小生意一开始并没有受到当地政府的关注。锡场镇镇委书记郑宏光在给市领导汇报工作时随口提到此事时,没想到因此吸引了领导的目光。从“专业镇”到“淘宝村”再到“电商村”,偏居粤东的揭阳军埔村,正在进入产业的更新换代和转型升级,这为镇域经济、乡村经济转型升级开辟了一条可行的路子,为粤东西北依托珠三角延伸产业提供了选择路径,为粤东西北振兴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展路径探索。军埔村的实践证明,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完全有可能成为粤东西北振兴发展中的一个新抓手。军埔村的迅速成长,源于村民们自发地锁定了电子商务这一新业态。但是,让军埔村快速走上规范化、产业化道路的,是当地党委、政府对新业态的敏锐捕捉。记者在军埔村一周的体验采访中时时感受到,当地政府扮演了社会服务提供者的角色,而非市场运作的主导者。揭阳主要领导多次暗访军埔村,在详细听取村民需求后方制定扶持计划。概括起来看,政府“有形的手”主要做了五件事:通过扶持协会、加强培训,加强市场主体培育;通过推动各大制造业与电商村合作供货,加强市场要素丰富;通过零收费、上门服务、按需服务,加强市场服务提供;通过完善交通、教育、文化等配套建设,加强产业生态建设;通过贴息贷款、诚信基金建立,加强产业发展的制度规范。与此同时,军埔的“85后”勇于尝试和创新,为农村致富、青年创业提供了借鉴样本。值得庆幸的是,由“85后”点燃的转型火种并未受到父辈的压制,反而在“创一代”的支持下逐渐形成燎原之势。 本文来源:南方日报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南方报网 /阿里巴巴最新发布的监测显示,中国已经发现了14个成规模的“淘宝村”。广东揭阳揭东区锡场镇军埔村名列其中,这也是广东第一个有据可证的“电商村”。一群“85后”的年轻人,接过父辈们创业的“枪”,在一个传统的食品专业村,将淘宝店开得风生水起。而随着揭阳市委、市政府一系列政策的扶持,未来的军埔村将不仅是一个淘宝村它将被打造为“电子商务第一村”。南方日报记者唐柳雯谢思佳达海军实习生张悦发自揭阳策划统筹:谢思佳编者按省政府主办的“广货网上行”活动,今年已是第二年。随着活动不断深入推进,广东电子商务领域正在出现一批好的区域样本、行业样本。为了更近距离地观察新业态在广东生根发芽,南方日报记者深入采访,甚至采用体验式记录的方法,为读者解剖这些正在实践中的样本。电商街“军埔村的特别之处在于,几乎每个食品厂旁边,都有一家淘宝店。”国道206军埔路口50米外,是广东揭阳揭东区锡场镇军埔村的村口。往里看,一条街到底,满满挂着各色“淘宝店”的招牌。下午4时,是这里最热闹的时候。年轻人或骑着摩托车,或开着小轿车来回穿梭于各淘宝批发店拿货。条纹黑色T恤M码、老虎白色S码、星空L码三件在大小食品厂房改装成的仓库里,店主们忙着翻找货物,小伙子赤膊上阵,却还是满头大汗。转眼到了晚上7时。匆匆吃完晚饭后,网店“YES潮服饰”的股东杨鹏佳拿着100多张快递单开始打包,这是店里一天的订单。“明天快递公司会来拿走。”杨鹏佳说,明天上午10时,他们还要打包从前一天夜里到当天早晨的另一批订单。晚上11时,忙活了一天的淘宝店铺陆续打烊。整条街和军埔村一道,回到了粤东乡村静谧的夜。军埔村民已习惯把村里唯一的主干道叫做“电商一条街”。村里上点规模的网店多集中于此。军埔村的特别之处在于,几乎每一个食品厂门口,都有一家淘宝店。同属一间厂房,紧挨着“益士发食品厂”招牌的是一个颜色鲜艳的广告灯箱,上书“潮人VIP服饰淘宝店”。“以前家里是开食品厂的,现在腾出一部分场地来经营淘宝店。”店主告诉记者,军埔村所在的锡场镇素有经商传统,2003年曾被省科技厅评为“食品及食品机械”专业镇,远近闻名。近年来,军埔的食品厂和很多传统产业一样面临着生存困局,“创二代”们带来的电子商务让这里重新拾起了欢笑。回乡潮“这群年轻人好像约好一般,纷纷返回军埔村,在家里开起了淘宝店。”“这是昨晚刚去名牌店买的,几百块钱。他们跟我说现在外出不能穿得太随便。”记者见到26岁的军埔村电子商务协会会长许耿锋时,很难想象从前的他不修边幅,一头长发。今年以来,军埔的淘宝生意越做越大,不仅被阿里巴巴评为全国14个大型“淘宝村”之一,还吸引了包括政府、媒体、行业协会、研究机构等一波又一波的考察队伍。草根网商许耿锋作为会长,承担着与外界接洽的任务,他的衣着也逐渐“正式”了起来。在用开淘宝店赚来的钱修盖的三层半小楼里,许耿锋告诉记者,旺季时一天能卖出7000多件服装,营业额有七八万元;淡季一天也能卖出3000多件。今年3月回到军埔村之前,许耿锋和朋友在广州经营服装批发生意,同时也开设了淘宝店。在广州十三行,他们是出名的“潮汕帮”。“每天扛着麻袋扫货,也不注重外表,反正就是肯干、敢做敢拼。”许耿锋说。当初和许耿锋一起在广州打拼的,还有发小黄海金。由于长相酷似马云,村里人都叫他“小马云”。“小马云”是军埔村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早在2008年,还在梅州做服装生意的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开起了淘宝店。尝到了电子商务的甜头后,2009年,他转战广州,“因为广州的货源、物流、网络等方面都更方便。”黄海金说马云是他的偶像,有机会真想亲眼见见。一传十,十传百。听闻黄海金等人在广州谋得好出路后,村里的年轻人纷纷涌上广州。一时间,军埔村在广州的年轻人最多时达100多人。这些“85后”或在生意上合作,或在住宿上合租,都是在淘宝经营服装零售和批发生意。不过,几年间,在广州的经营成本逐渐上升让他们萌生去意。许耿锋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广州铺租一个月3万元,但回家后不用租房,仓库和店面的租金合起来每月1000多元,而且仓库和店面距离近,也不用请那么多工人了。这样算下来每月至少能省下2万多元。”今年3月,“不潮不快服饰”店主许壮滨将在广州的弟弟许壮鸿叫回家乡,在军埔村合伙开淘宝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