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歌乐山烈士陵园红岩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心得体会.doc_第1页
参观歌乐山烈士陵园红岩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心得体会.doc_第2页
参观歌乐山烈士陵园红岩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心得体会.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参观歌乐山烈士陵园红岩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心得体会今年寒假期间,我和几个朋友到重庆去玩,在这过程中我参观了歌乐山烈士陵园。在渣滓洞,白公馆监狱旧址,我们重温了江竹筠、韩子栋、许云峰、罗世文、许建业、许晓轩、陈然等众多革命烈士的英雄故事,离开歌乐山,心情许久不能平静,深为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和崇高风范所震动,作为一名基层监狱领导,如何立身处世,以后如何建立自己的信仰,引起了我的深入思考。 一、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伟大的红岩精神 歌乐山烈士陵园是为纪念重庆市解放前夕被国民党反动派残杀的300多名革命志士而修建的。这些革命烈士,为了全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幸福生活,有的放弃了自己优越的社会地位和生活而投身革命,有的是国民党高级将领为了崇高的革命事业而弃暗投明;他们牺牲了家庭,牺牲了亲人,然后是牺牲了自己生命;他们在国民党的监狱里经受住了严刑拷打,任由监牢、镣铐、老虎凳以及皮鞭的拷打和折磨,仍然用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支撑着自己,时刻牢记自己的入党誓言,体现了共产党人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崇高革命气节。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国民党反动统治中心重庆。在风雨飘摇的岁月里,这些中国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为了实现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力促抗日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投降、倒退、分裂,与国民党顽固派展开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他们在极其险恶的斗争环境中,在特殊的战场上,深怀民族大义,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不顾个人安危,不怕流血牺牲、出生入死,以实际行动捍卫业已形成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他们的精神和气节正是中国共产党人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原因所在,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铸就了伟大的红岩精神。 二、学习发扬红岩精神,时刻做到“三不忘”(一) 时刻不忘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红岩精神的实质,是无产阶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崇高理想、坚定信念、高尚情操和优秀品格的集中反映,是在特定的斗争环境中表现出来的共产主义精神。“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把牢底坐穿”,可见其理想信念是何等的坚定。靠着对共产主义事业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一代又一代革命志士前赴后继,使中国革命一步一步走向胜利。我们作为新中国的新一代接班人,要继续刻苦努力的学习,不忘革命前辈们当时付出的巨大努力,发扬他们那种为建立新中国而英勇献身的精神。 (二)时刻不忘革命烈士的期望和牺牲,以巨大的精神力量勤奋做好监狱工作。在渣滓洞、白公馆监狱这个特殊的战场上,杨虎城、叶挺、罗世文、车耀先、许建业、江竹筠等一大批英烈“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他们在敌人疯狂的屠刀下,宁死不屈、视死如归,临刑时大义凛然、从容就义,他们用鲜血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他们以宝贵的生命谱写的英雄诗篇。他们之愿望就是要建立一个崭新的中国,建设繁荣富强民主的新中国。今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