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高考语文冲刺训练之文言文阅读_第1页
2008高考语文冲刺训练之文言文阅读_第2页
2008高考语文冲刺训练之文言文阅读_第3页
2008高考语文冲刺训练之文言文阅读_第4页
2008高考语文冲刺训练之文言文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8高考冲刺训练之文言文阅读海南省国兴中学 李占民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赵高案治李斯。李斯拘执束缚,居囹圄中,仰天而叹曰:“悲夫!不道之君,何可为计哉!昔者桀杀关龙逢,纣杀王子比干,吴王夫差杀伍子胥。此三臣者,岂不忠哉,然而不免于死,身死而所忠者非也。今吾智不及三子,而二世之无道过于桀、纣、夫差,吾以忠死,宜矣。且二世之治岂不乱哉!日者夷其兄弟而自立也,杀忠臣而贵贱人,作为阿房之宫,赋敛天下。吾非不谏也,而不吾听也。凡古圣王,饮食有节,车器有数,宫室有度,出令造事,加费而无益于民利者禁,故能长久治安。今行逆于昆弟,不顾其咎;侵杀忠臣,不思其殃;大为宫室,厚赋天下,不爱其费:三者已行,天下不听。今反者已有天下之半矣,而心尚未寤也,而以赵高为佐,吾必见寇至咸阳,麋鹿游于朝也。” 于是二世乃使高案丞相狱,治罪。赵高治斯,榜掠千余,不胜痛,自诬服。斯所以不死者,自负其有功,实无反心,幸得上书自陈,幸二世之寤而赦之。李斯乃从狱中上书曰:“臣为丞相治民,三十余年矣。逮秦之地狭隘,先王之时秦地不过千里,兵数十万。臣尽薄材,谨奉法令,阴行谋臣,资之金玉,使游说诸侯,阴修甲兵,饰政教,官斗士,尊功臣,盛其爵禄,故终以胁韩弱魏,破燕、赵,夷齐、楚,卒兼六国,虏其王,立秦为天子。罪一矣。地非不广,又北逐胡、貉,南定百越,以见秦之强。罪二矣。尊大臣,盛其爵位,以固其亲。罪三矣。立社稷,修宗庙,以明主之贤。罪四矣。更克画,平斗斛度量文章,布之天下,以树秦之名。罪五矣。治驰道,兴游观,以见主之得意。罪六矣。缓刑罚,薄赋敛,以遂主得众之心,万民戴主,死而不忘。罪七矣。若斯之为臣者,罪足以死固久矣。上幸尽其能力,乃得至今,愿陛下察之!”书上,赵高使吏弃去不奏,曰:“囚安得上书!” 赵高使其客十余辈诈为御史、谒者、侍中,更往覆讯斯。斯更以其实对,辄使人复榜之。后二世使人验斯,斯以为如前,终不敢更言,辞服。奏当上,二世喜曰:“微赵君,几为丞相所卖。” 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 注:中子:次子。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厚赋天下,不爱其费 爱护 B于是二世乃使高案丞相狱 牢狱 C榜掠千余,不胜痛 拷打 D逮秦之地狭隘 及时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吾以忠死,宜矣。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 加费而无益于民利者禁 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C 今行逆于昆弟,不顾其咎 则责攸之、袆、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D 幸二世之寤而赦之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3下列对省略句成分的补充,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二世)心尚未寤也 B幸(斯)得上书自陈 C(斯)不胜痛,自诬服。 D(二世)辄使人复榜之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斯在狱中想到关龙逢、比干、伍子胥这些才智过人的臣子都很忠诚,却被夏桀、商纣和夫差杀死,所以自己尽忠而死是应该的。 B李斯认为二世治国无道,竟不顾后果杀死亲兄弟自封为皇,残害忠良,重用奸臣,大规模修建阿房宫,对百姓横征暴敛,其治必不长久。 C李斯在狱中上书时采用正话反说的手法,故意给自己罗列了七大罪状,以让奏书能够顺利地上报二世,希望二世能觉悟醒察并赦免他。 D李斯虽遭受严刑拷打,但仍不顾一切地以实情对答,他自恃口才好,有功于朝廷,即使二世派人验证他也不改口供,终于获得二世的欢心。5断句和翻译(9分)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断句。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 (2)翻译下面的句子。 李斯拘执束缚,居囹圄中。 译文: 尊大臣,盛其爵位,以固其亲。 译文: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610题。 (张)稷字公乔,幼有孝性,所生母刘无宠,得疾。时稷年十一,侍养衣不解带,每剧则累夜不寝。及终,哀恸过人,杖而后起。见年辈幼童,辄哽咽泣泪,州里谓之淳孝。长兄玮善弹筝,稷以刘氏先执此伎,闻玮为清调,便悲感顿绝,遂终身不听。 性疏率,朗悟有才略,起家著作佐郎,不拜。父永及嫡母相继殂,六年庐于墓侧。齐永明中,为豫章王嶷主簿,与彭城刘绘俱待以礼,未尝被呼名,每呼为刘四、张五。以贫求为剡令,略不视事,多为小山游。会山贼唐宇之作乱,稷率部属保全县境。所生母刘先葬琅邪黄山,建武中改葬,物资委积。于时虽不拒绝,事毕随以还之。自幼及长,数十年中,常设刘氏神座。出告反面,如事生焉。 永元末,为侍中,宿卫宫城。梁武师至,兼卫尉江淹出奔,稷兼卫尉卿,都督城内诸军事,无恙。时东昏淫虐,北徐州刺史王珍国使直阁张齐行弑于含德殿。稷乃召右仆射王亮等列坐殿前西钟下,且遣博士范云等诣武帝,告之以事。梁朝初,为散骑常侍,中书令。及上即位,封领军将军。武帝尝于乐寿殿内宴,稷醉后言多怨辞形于色。帝时亦酣,谓曰:“卿兄杀郡守,弟杀其君,袖提帝首,衣染天血,如卿兄弟,有何名称?”稷曰:“臣兄弟无名称,至于陛下则不得言无勋。东昏暴虐,帝率义师来伐,臣与之。”帝捋其须曰:“张公可畏。”中丞陆杲弹稷云:“领军张稷,门无忠贞,官必险达,杀君害主,以为常。”帝留其表,竟不问。 累迁尚书左仆射。帝将幸稷宅,以盛暑留幸仆射省。旧临幸供具,皆酬太官馔直。帝以稷清贫,手诏不受。宋时孝武帝经造张永,至稷三世,并降万乘,论者荣之。 稷性明烈善与人交历官无畜聚奉禄皆颁之亲故家无馀财。为吴兴太守,下车存问遗老,引其子孙置之右职,政称宽恕。初去郡就仆射征,道由吴,乡人候稷者满水陆。稷单装径还都下,人莫之识,其率素如此。 (节选自南史卷三十一列传第二十一 稍有改动) 【注】 兼卫尉:官职名;东昏:侯爵名;直阁:官职名。率素 :朴素6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年庐于墓侧 庐:居住B起家著作佐郎,不拜 拜:拜谢 C出告反面 反:同“返”, 回来 D稷醉后言多怨辞形于色 形:显露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每剧则累夜不寝 至于陛下则不得言无勋B闻玮为清调 为吴兴太守C与彭城刘绘俱待以礼 帝以稷清贫 D论者荣之 奉禄皆颁之亲故8下列各组中,全都能够表现张稷“孝性”“率素”的一组是( ) A每剧则累夜不寝 B闻玮为清调,便悲感顿绝张公可畏 臣兄弟无名称 C略不视事,多为小山游 D出告反面,如事生焉下车存问遗老 稷单装径还都下9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 A张稷幼年时就有孝顺的品德,母亲去世后,他忧伤过度,终身不再听母亲弹奏过的乐曲清调。 B张稷性格随便,担任县官时,平时不问政事,但在山贼作乱之时,能够保全一县平安。 C作为臣子的张稷在君王面前不卑不亢,敢于争论,深得武帝的喜爱。虽然有人弹劾张稷不是忠贞之臣,但武帝并没有相信。 D张稷为官明达,为人宽厚,做太守时政事深得民心,以宽恕被人称道。10断句和翻译。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划线部分断句。 稷 性 明 烈 善 与 人 交 历 官 无 畜 聚 奉 禄 皆 颁 之 亲 故 家 无 馀 财。 (2)翻译下面的句子 臣兄弟无名称,至于陛下则不得言无勋。下车存问遗老,引其子孙置之右职,政称宽恕。三、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唐介,字子方,江陵人,知莫州任丘县。当辽使往来道,驿吏以诛索破家为苦。介坐驿门,令曰:非法所应给,一切勿与。稍毁吾什器者,必执之。皆帖伏以去。沿边塘水岁溢害民田中人杨怀敏主之欲割邑西十一村地潴涨潦介筑堤阑之民以为利。通判德州,转运使崔峄取库绢配民而重其估。 介留牒不下,且移安抚司责数之。 峄怒,数驰檄按诘,介不为动。既而果不能行。 入为监察御史里行,转殿中侍御史。张尧佐骤除宣徽、节度、景灵、群牧四使,介与包拯、吴奎等力争之,又请中丞王举正留百官班庭论,夺其二使。无何,复除宣徽使、知河阳。介谓同列曰:是欲与宣徽,而假河阳为名耳,不可但已也。而同列依违,介独抗言之。仁宗谓曰:除拟本出中书。介遂劾宰相文彦博守蜀日造间金奇锦,缘阉侍通宫掖,以得执政;今显用尧佐,益自固结,请罢之而相富弼。又言谏官吴奎表里观望。语甚切直。 帝怒,却其奏不视,且言将远窜。 介徐读毕,曰:臣忠愤所激,鼎镬不避,何辞于谪?帝急召执政示之曰:介论事是其职。至谓彦博由妃嫔致宰相,此何言也?进用冢司,岂应得预?时彦博在前,介责之曰:彦博宜自省,即有之,不可隐。彦博拜谢不已,帝怒益甚。梁适斥介使下殿,修起居注蔡襄趋进救之。贬春州别驾,王举正言以为太重,帝旋悟,明日取其疏入,改置英州,而罢彦博相,吴奎亦出。又虑介或道死,有杀直臣名,命中使护之。梅尧臣、李师中皆赋诗激美,由是直声动天下,士大夫称真御史,必曰唐子方而不敢名。 潴:水停聚处。11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皆帖伏以去 顺从 B峄怒,数驰檄按诘 诘责。 C而同列依违 犹豫不决,模棱两可D进用冢司,岂应得预 计划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皆帖伏以去 驿吏以诛索破家为苦B改置英州,而罢彦博相请罢之而相富弼C却其奏不视介论事是其职D介留牒不下,且移安抚司责数之 却其奏不视,且言将远窜 1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唐介“刚直无畏”性格的一组是( )(3分) 稍毁吾什器者,必执之 民以为利 遂劾宰相文彦博 明日取其疏入,改置英州 峄怒,数驰檄按诘,介不为动 必曰唐子方而不敢名 A B C D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唐介居官为民谋利,边界上塘水漫溢侵害农田,杨怀敏将要划田蓄洪,唐介则筑堤拦水,百姓都认为唐介办得好。唐介是刚直不阿,不畏权势的谏官,他对张尧佐突然让四个同党担任地方官的行为感动愤怒,于是据理力争,毫不考虑个人的安危。 C从文中可以看出,朝廷中有的人明哲保身,不敢直言,相比之下,唐介的精神更显得可贵。 D唐介的刚正无畏受到了梅尧臣、李师中的赞美,士大夫都称他是真正的御史。15断句和翻译(9分)(1)沿边塘水岁溢害民田中人杨怀敏主之欲割邑西十一村地潴涨潦介筑堤阑之民以为利。(3分)(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唐介,字子方,江陵人,知莫州任丘县。(2分) 介徐读毕,曰:“臣忠愤所激,鼎镬不避,何辞于谪?(4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蒋济字子通,楚国平阿人也。建安十三年,孙权率众围合肥。时大军征荆州,遇疾疫,唯遣将军张喜单将千骑,过领汝南兵以解围。济乃密白刺史,伪得喜书,云步骑四万已到雩娄。权信之,遽烧围走,城用得全。拜济丹阳太守。民有诬告济为谋叛主率者,太祖闻之,曰:“蒋济宁有此事!有此事,吾为不知人也。此必愚民乐乱,妄引之耳。”辟为丞相主簿西曹属。关羽围樊、襄阳。太祖以汉帝在许,近贼,欲徙都。济说太祖曰:“刘备、孙权,外亲内疏,关羽得志,权必不愿也。可遣人劝权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太祖如其言。权闻之,即引兵西袭公安、江陵。羽遂见禽。文帝践阼,出为东中郎将。帝问曰:“卿所闻见天下风教何如?”济对曰:“未有他善,但见亡国之语耳。”帝忿然作色而问其故,济具以答,于是帝意解。明帝即位,迁为中护军。时中书监、令号为专任,济上疏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蔽,古之至戒也。”诏曰:“夫骨鲠之臣,人主之所仗也。济才兼文武,服勤尽节,每军国大事,现有奏议,忠诚奋发,吾甚壮之。”景初中,外勤征役,内务宫室,怨旷者多,而年谷饥俭。济上疏曰:“陛下方当恢弘前绪,光大遗业,诚未得高枕而治也。凡使民必须农隙,不夺其时。夫欲大兴功之君,先料其民力而燠休之。”诏曰:“微护军,吾弗闻斯言也。”齐王即位,迁太尉。是时,曹爽专政,丁谧、邓颺等轻改法度。以随太傅司马宣王屯洛水浮桥,诛曹爽等,进封都乡侯,邑七百户。济上疏曰:“太傅奋独断之策,陛下明其忠节,罪人伏诛,社稷之福也。夫封宠庆赏,必加有功。今论谋则臣不先知,语战则非臣所率。”固辞,不许。是岁薨,谥曰景侯。(选自三国志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权闻之,即引兵西袭公安、江陵 引:率领B太祖以汉帝在许,近贼,欲徙都 徙:迁移C凡使民必须农隙,不夺其时 夺:改变D微护军,吾弗闻斯言也 微:如果没有17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的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有此事,吾为不知人也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B帝忿然作色而问其故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 C许割江南以封权 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D夫骨鲠之臣,人主之所仗也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18以下六个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蒋济“骨鲠之臣”的一组是 ( )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未有他善,但见亡国之语耳凡使民必须农隙,不夺其时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蔽,古之至戒也诚未得高枕而治也陛下明其忠节,罪人伏诛,社稷之福也A B C D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孙权带兵围攻合肥,而此时曹操正带兵攻打荆州,加之军中发生瘟疫,能派的救兵很少;蒋济用计让孙权主动撤兵,合肥得以保全。B蒋济为人刚直,敢于直言。文帝问天下“风教”,他大胆进言,以“但见亡国之语耳”回答;明帝时,他以“诚未得高枕而治也”告诫皇上要爱惜百姓。C凭着跟随太傅司马宣王诛杀曹爽等人的功劳,皇帝加封蒋济为都乡侯,邑七百户,他坚决推辞,皇帝没有答应。D蒋济文武兼备,忠诚奋发,在数位人主手下任职,都提出恳切建议,深受人主的器重。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123题。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也。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或闭户视书,累月不出;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时人多谓之痴,惟族兄文业每叹服之,以为胜己,由是咸共称异。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获免。及文帝辅政,籍尝从容言于帝曰:“籍平生曾游东平,乐其风土。”帝大悦,即拜东平相。籍乘驴到郡,坏府舍屏鄣,使内外相望,法令清简,旬日而还。帝引为大将军从事中郎。有司言有子杀母者,籍曰:“嘻!杀父乃可,至杀母乎!”坐者怪其失言。帝曰:“杀父,天下之极恶,而以为可乎?”籍曰:“禽兽知母而不知父,杀父,禽兽之类也。杀母,禽兽之不若。”众乃悦服。籍虽不拘礼教,然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性至孝,母终,正与人围棋,对者求止,籍留与决赌。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及将葬,食一蒸肫,饮二斗酒,然后临诀,直言穷矣,举声一号,因又吐血数升,毁瘠骨立,殆致灭性。裴楷往吊之,籍散发箕踞,醉而直视,楷吊唁毕便去。或问楷:“凡吊者,主哭,客乃为礼。籍既不哭,君何为哭?”楷曰:“阮籍既方外之士,故不崇礼典。我俗中之士,故以礼仪自居。”时人叹为两得。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由是礼法之士疾之若仇,而帝每保护之。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尝登广武,观楚、汉战处,叹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登武牢山,望京邑而叹,于是赋豪杰诗。景元四年冬卒,时年五十四。(节选自晋书?卷四十九)20、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或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 全:安全B、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 致:让招来C、籍虽不拘礼教,然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 臧否:褒贬D、乃赍酒挟琴造焉 赍:携带2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籍由是不与世事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B、钟会数以时事问之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C、法令清简,旬日而还 吾尝终日而思矣D、主哭,客乃为礼 今君乃亡赵走燕2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阮籍嗜酒并能够发出长啸之声,得意时,竟忘记了自己的形骸和举止。当时人多说他痴呆,只有他同族兄长阮文业每每赞扬佩服他,从此大家都一齐称赞他有奇异的才能。B、阮籍不愿参与世事,经常饮酒至醉,这是因为他对当时的世态有着清醒的认识,也正因此,钟会想找出他的差错来治他的罪,却没有机会找到借口。C、文帝很赏识阮籍的才干,曾授予他东平相的职位。阮籍到任,拆毁了原来的府宅屏障,为的是老百姓能自由出入相府,他制定的法令宽松简约,一切安排妥当后,十来天他便回京了。D、阮籍常有怀才不遇的感叹,他认为刘邦、项羽之所以在历史上留名,实在是因为那时没有人才,表现出对刘、项的不屑,同时也可以看到他自视之高。23、翻译下列句子(9分)(1)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3分)答:(2)有司言有子杀母者,籍曰:“嘻!杀父乃可,至杀母乎!”(3分)答:(3)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3分)答: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428小题。 鲁宗道,字贯之,亳州谯人。少孤,鞠于外家,诸舅皆武人,颇易宗道,宗道益自奋厉读书。袖所著文谒戚纶,纶器重之。举进士,为濠州定远尉,再调海盐令。县东南旧有港,导海水至邑下,岁久湮塞。宗道发乡丁疏治之,人号“鲁公浦”。 天禧元年,始诏两省置谏官六员,考所言为殿最,首擢宗道与刘烨为右正言。谏章由阁门始得进而不赐对,宗道请面论事而上奏通进司,遂为故事。宗道风闻。多所论列帝意颇厌其数。后因对,自讼日:“陛下用臣,岂欲徒事纳谏之虚名邪?臣窃耻尸禄,请得罢去。”帝抚谕良久,他日书殿壁日“鲁直”,盖思念之也。 章献太后临朝,问宗道日:“唐武后何如主?”对日:“唐之罪人也,几危社稷。”后默然。时有请立刘氏七庙者,太后问辅臣,众不敢对。宗道不可,日:“若立刘氏七庙,如嗣君何?”帝、太后将同幸慈孝寺,欲以大安辇先帝行,宗道日:“夫死从子,妇人之道也。”太后遽命辇后乘舆。时执政多任子于馆阁读书。宗道日:“馆阁育天下英才,岂纨绔子弟得以恩泽处邪?”枢密使曹利用恃权骄横,宗道屡于帝前折之。自贵戚用事者皆惮之,目为“鱼头参政”,因其姓,且言骨鲠如鱼头也。再迁尚书礼部侍郎、祥源观使。疾剧,帝临问,赐白金三千两。既卒,皇太后临奠之赠兵部尚书。 宗道为人刚正,疾恶少容,遇事敢言,不为小谨。为谕德时,居近酒肆,尝微行就饮肆中,偶真宗亟召,使者及门久之,宗道方自酒肆来。使者先入,约日:“即上怪公来迟。何以为对?”宗道曰:“第以实言之。”使者日:“然则公当得罪。”日:“饮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真宗果问,使者具以宗道所言对。帝诘之,宗道谢日:“有故人自乡里来,臣家贫无杯盘。故就酒家饮。”帝以为忠实可大用,尝以语太后。太后临朝,遂大用之。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四十五) 【注】不赐对:不能跟皇帝当面谈意见。章献太后:姓刘,是宋真宗的皇后。真宗去世后,仁宗即位时年幼,章献太后遂垂帘听政。后归政仁宗,卒谥“章献明肃”。七庙:历代帝王为进行宗治统治,设七庙供奉七代祖先。七庙只有天子才能设立。2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少孤鞠于外家 孤:幼年丧父 B诸舅皆武人,颇易宗道 易:轻视,看不起 C欲以大安辇先帝行 先:已故的。多用于尊长 D宗道屡于帝前折之 折:指责2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宗道请面论事而上奏通进司,遂为故事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B后因对,自讼曰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 c使者及门久之,宗道方自酒肆来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I)宗道曰:“第以实言之。” 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26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能够表现鲁宗道为人刚正的品德的一组是( ) 诸舅皆武人,颇易宗道,宗道益自奋厉读书 宗道请面论事而上奏通进司 臣窃耻尸禄,请得罢去 若立刘氏七庙,如嗣君何 枢密使曹利用恃权骄横,宗道屡于帝前折之 饮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 A B C D2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鲁宗道任海盐县令时,县东南原来有小河道,能够引海水到城下。但是年久堵塞,宗道派遣乡丁疏通治理好了这条河道。人们从此称这条河道为“鲁公浦”。 B宗道在朝廷上多次进谏从传闻得知的事情,皇上心里很是讨厌他说得太多。鲁宗道为自己辩解不成无奈辞职,皇上在大殿上写上“鲁直”二字,来表示对宗道的思念。 C宗道曾指责章献太后不应该在七庙中设立自己的牌位,又当众阻拦太后的车队。要求太后不能无视先皇礼制弃车乘辇。对于这些指责,章献太后都能虚心接受并一一改正。 D鲁宗道为人忠实,有次陪故人去酒店饮酒时遇到皇上紧急传唤他,他如实告诉了皇上,皇上果然不但没有怪罪他,反而重用了他。2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陛下用臣,岂欲徒事纳谏之虚名邪?臣窃耻尸禄,请得罢去。(3分) (2)自贵戚用事者皆惮之目为“鱼头参政”,因其姓,且言骨鲠如鱼头也。(4分) (3)宗道为人刚正,疾恶少容,遇事敢言,不为小谨。(3分)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932题。子刘子自传刘禹锡子刘子,名禹锡,字梦得。其先汉景帝贾夫人子胜,封中山王,谥日靖,子孙因封为中山人也。初,禹锡既冠,举进士,一幸而中试。间岁,又以文登吏部取士科,授太子校书。官司间旷,得以请告奉温清。是时年少,名浮于实,士林荣之。及丁先尚书忧,迫礼不死,因成痼疾。既免丧,相国扬州节度使杜公领徐、泗,素相知,遂请为掌书记。捧檄入告,太夫人曰:“吾不乐江淮间,汝宜谋之于始。”因白丞相以请,曰:“诺。”居数月而罢徐、泗;而河路犹艰,遂改为扬州掌书记,涉二年而道无虞,前约乃行,调补京兆渭南主簿。明年冬,擢为监察御史。 贞元二十一年春,德宗新弃天下,东宫即位。时有寒隽王叔文,以善奕棋得通籍博望,因间隙得言及时事,上大奇之。如是者积久,众未之知。至是起苏州掾,超拜起居舍人,充翰林学士,遂阴荐丞相杜公为度支、盐铁等使。翊日,叔文以本官及内职兼充副使。未几,特迁户部侍郎,赐紫,贵振一时。予前已为杜丞相奏署崇陵使判官,居月馀日,至是改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等案。初,叔文北海人,自言猛之后,有远祖风,唯东平吕温、陇西李景俭、河东柳宗元以为信然。三子者皆与予厚善,日夕过,言其能。至秋,其所施为,人不以为当非。叔文实工言治道,能以口辩移人。既得用,自春至秋,其所施为,人不以为当非。时上素被疾,至是尤剧。诏下内禅,自为太上皇,后谥日顺宗。东宫即皇帝位,是时太上久寝疾,宰臣及用事者都不得召对。宫掖事秘,而建桓立顺,功归贵臣。于是叔文首贬渝州,后命终死。予出为连州,途至荆南,又贬朗州司马。居九年,诏征,复授连州。后被足疾,改太子宾客分司东都。 注温清:冬天温暖,夏天清凉。寒隽:出身寒微的杰出人物。通籍博望:可以进出太子的宫苑。2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先汉景帝贾夫人子胜 先:祖先 B超拜起居舍人,充翰林学士 超:破格 C日夕过,言其能 过:经过 D东宫即皇帝位,是时太上久寝疾 寝:卧3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子孙因封为中山人也 不如因而厚遇之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B一幸而中试。 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C名浮于实,士林荣之 上大奇之 D三子者皆与予厚善 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孟子梁惠王下)3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A刘禹锡才华横溢,一次性考中进士,隔了一年,又在吏部取士科考中考核合格,就此登上了仕途。B刘禹锡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先是因丁尚书事件染成痼疾,后又因王叔文事件遭逢贬官,经历颇为曲折。 C王叔文实为治国大才,在其施政过程中,举措很得民众认同,后因宫廷之变,最终被赐死。D刘禹锡在自传中,大书特书王叔文事迹,并非文思旁逸,实为借人立言,王叔文之理想,亦为刘禹锡之情怀。 32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吾不乐江淮间,汝宜谋之于始(2分) 译文: (2)而河路犹艰,遂改为扬州掌书记,涉二年而道无虞,前约乃行(4分) 译文: (3)如是者积久,众未之知(2分) 译文: (4)叔文实工言治道,能以VI辩移人(2分) 译文: 2008高考冲刺训练之文言文阅读答案1C( A“爱”,吝惜。B “狱”,案件。D“逮”,及,至。)2A (因为,介词。后者选自岳阳楼记。B表转折,连词 /表顺接,连词;选自逍遥游。C这样,代词/他们,代词;选自出师表。D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选自赤壁赋。)3D (省略的应是“赵高”。)4D (李斯屈打成招,最终未获二世的欢心。)5(9分)(1)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3分。每错三处扣一分,扣完为止。其中“吾欲兔”句中“黄犬”、“东门”后可断可不断。) (2)李斯被拘捕捆绑,关在监狱中。(3分。被动句1分,“束缚”1分,“居囹圄”大意1分。) 尊重大臣,提高他们的爵位,来巩固他们同秦王的亲密关系。(3分。“盛”1分,“固”1分,“其亲”大意1分。)参考译文: 赵高查办李斯。李斯被拘捕捆绑,关在监狱中,仰天长叹道:“可悲啊!无道的昏君,怎能替他出谋划策呢,从前夏桀杀死关龙逢,商纣杀死王子比干,吴王夫差杀死伍子胥。这三个大臣,难道不忠诚吗!然而却免不了一死,他们虽然尽忠而死,只可惜忠诚的对象错了。现在我的才智比不上这三个人,而二世的暴虐无道超过了夏桀、商纣和夫差,我因尽忠而被杀,死得其所了。况且二世治国难道不乱吗!不久前杀死自己的兄弟而自立为皇帝,杀害忠良之士,重用卑贱之人,修建阿房宫,向天下百姓横征暴敛。我不是没有劝谏,可是他不听我的。大凡古代圣明的君王,饮食有节制,车马器用有规定的数量,宫殿居室都有限制,颁布命令、治办事情,增加费用却无益于百姓利益的,一律禁止,所以才能够长治久安。现在二世对自己的兄弟,施以有悖于常理的残暴手段,不顾及这样做会有什么罪孽;迫害杀戮忠臣,也不考虑这样会有什么灾殃;大规模修筑宫殿,加重天下百姓的赋税,不吝惜钱财:这三件事做了之后,天下百姓不听从他。现在天下已有一半人造反了,但二世心中还未醒悟,却让赵高辅助,我一定会看到敌人攻进咸阳,麋鹿在朝廷上游荡。” 这时二世派赵高审理丞相李斯的案件,要定他的罪。赵高审讯李斯,拷打了他一千多杖,李斯忍受部了,冤屈地招供了。李斯不想死的原因,是他自认为对秦国有大功,又确实没有反叛之心,希望能够上书为自己辩护,也希望二世能醒悟并赦免他。李斯于是在监狱中上书说:“我担任丞相治理百姓,已经三十多年了。我来秦国时领土还很狭小,先王的时候,秦国的土地不超过千里,士兵才几十万。我竭尽了自己微薄的才能,小心谨慎地奉行法令,暗中派遣谋臣,资助他们金银珠宝,让他们到各国游说,同时暗中准备武装,整顿政治教化民众,任用英勇善战的人为官,尊重功臣,给与他们很高的爵位和俸禄,因此终于胁持住韩国,削弱了魏国,击败了燕国、赵国,削平了齐国、楚国,最后兼并了六国,俘获了他们的国君,拥立秦王为天子。这是我的第一条罪状。秦国的疆域并不是不广阔,但还要在北方驱逐胡人、貉人,在南方平定百越,以显示秦国的强大。这是我的第二条罪状。尊重大臣,提高他们的爵位,用以巩固他们同秦王的亲密关系。这是我的第三条罪状。建立社稷,修建宗庙,以显示主上的贤明。这是我的第四条罪状。更改尺度衡器上所刻的标志,统一度量衡和文字,颁布天下,以树立秦朝的威名。这是我的第五条罪状。修筑道路,兴建游观之所,以显示主上志满意得。这是我的第六条罪状。减轻刑罚,减少赋税,以顺遂皇上赢得民心的意愿,使百姓都拥戴皇上,至死不忘皇上的恩德。这是我的第七条罪状。像我李斯这样做臣子的,所犯的罪足以处死本来已经很久了,皇上希望我竭尽所能才得以活到今天,希望陛下明察。”奏书呈上之后,赵高让狱吏丢在一边不上报,说:“囚犯岂能上书!” 赵高派十多个门客假扮成御史、谒者、侍中,轮流前往审问李斯。李斯改为以实情对答,赵高就让人再严刑拷打他。后来二世派人去验证李斯的口供,李斯以为还和以前一样,最终不敢再改口供,在供词上承认了自己的罪状。赵高把判决书呈给皇上,二世很高兴地说:“没有赵君,我几乎被丞相出卖了。” 二世二年七月,李斯被判处五刑,在咸阳街市腰斩。李斯与他的次子一同被押解出狱时,回头对儿子说:“我想和你再次牵着黄狗一同出上蔡东门追逐狡兔,难道还可以吗?”于是父子二人相对而哭,三族的人都被处死了。6B(3分) “拜”解释为“授予官职”,引申解释为“上任”。 7A(3分)“则”均为连词,解释为“就”。(B项:动词,“弹奏” 动词,“担任”;C:介词,“用” ;介词,“因为”;D:代词,代“张稷家” 代词,代“奉禄”) 8D(3分)(D表现张稷的孝心,表现张稷的朴素;A表现张稷的孝心,是武帝对张稷的评价;B表现张稷的孝心,是张稷回答武帝的话,表现张稷的不卑不亢;C表现张稷的“疏率”,表现张稷的为官之道。 9A(3分)原文只写到张稷对母亲淳孝,因思念亡母而终身不听弹筝(或弹清调古筝曲),并没有写其母亲弹奏过乐曲清调。10(1)断句(3分):稷性明烈 / 善与人交 / 历官无畜聚 / 奉禄皆颁之亲故 / 家无馀财。断句2处正确得1分,3处正确得2分,全对得3分。(2)翻译:我们兄弟是没有什么名声值得称道,但对陛下您而言,就不能说我们没有功勋。(3分)(“名称”翻译正确得1分,“则”翻译正确得1分,“至于陛下则不得言无勋” 译出大意得1分)(做吴兴太守时,)刚到任就去访问遗老,任用他们的子孙担任高级职务,政治以宽恕而被称道。(3分)(“引”翻译正确得1分,“右职”翻译正确得1分,“下车存问遗老”译出大意得1分)译文: 张稷字公乔,幼年时就有孝顺的品德。他的生母刘氏不受宠爱,得了疾病。当时张稷十一岁,侍养母亲衣不解带,每当母亲病情加重时,则一连几夜不睡。母亲去世以后,他哀伤过度,拄着拐杖才能起来。见了年辈相同的幼童,就哽咽流泪,州里的人们称他是淳孝。长兄张玮善于弹筝,张稷因为母亲刘氏曾经先会这一艺术,所以听见张玮弹奏清调,便觉得悲伤欲绝,于是便终身不再听它。 他性格随便,开朗聪悟而有才略,起家为官先任著作佐郎,没有上任。父亲张永和嫡母丘氏相继去世,六年中一直住在墓旁的房内守丧。齐朝永明年间(483493),担任豫章王嶷的主簿,和彭城的刘绘都受到礼待,不曾被呼叫名字,常常被称呼为刘四、张五。因为家贫,请求做剡县令,平时不问政务,常常进行小山漫游。正遇上山贼唐宇之作乱,张稷率领部下保全了县境。生母刘氏先是临时安葬在琅邪黄山,建武年间举行改葬,别人资助的物品堆积很多。当时虽然没有拒绝,事后又随之归还了他们。从幼年到成年,几十年中,常年设着刘氏的神座。外出相告,回来面见,如同事奉活人。永元末年,担任侍中,守卫宫城。梁武帝的军队开到,兼卫尉江淹出逃,张稷兼卫尉卿,都督城内诸军事,平安无事。当时东昏侯荒淫暴虐,北徐州刺史王国珍便派直阁张齐行刺于含德殿。张稷于是召右仆射王亮等人列坐在殿前西面的大钟下面,并且派博士范云等人,前往见武帝,把这件事情告诉给武帝。 梁朝初年,他担任散骑常侍、中书令。皇上即位后,封为领军将军。武帝曾在乐寿殿内设宴,张稷在酒醉后话多,怨忿的言辞流露在外。武帝当时也喝得很多,对他说:“你的哥哥杀死郡守,弟弟杀死君王,袖中提着皇帝的头颅,衣服染有天子的鲜血,像卿家兄弟,有什么名声值得称道?”张稷说:“我们兄弟是没有什么名声值得称道,但对陛下您而言,就不能说我们没有功勋。东昏侯暴虐,您也亲率义师来讨伐,也有臣的参与啊。”武帝捋着胡须说:“张公实在可畏!”中丞陆杲弹劾张稷说:“领军张稷,家风缺少忠贞,做官必求显达,杀君害主,成为常事。”武帝把奏表留在宫中,最终也没过问。几次升迁,担任了尚书左仆射。武帝将要到张稷住宅中去,因为正在盛暑,留在了仆射府衙。旧时迎待皇上所用的器物,都要交给宫官作为饭资。武帝因为张稷清贫,手写诏令不让宫官接受。南朝宋时,孝武帝就曾顺路到过张永家,到张稷已经接连三代都有皇帝光临其家,当时谈到此事的人都很替张家感到荣耀。张稷性情明达刚烈,善于与人结交,历来做官都没有积蓄,薪俸都送给了亲友,家中没有多余的钱财。做吴兴太守时,刚到任就去访问遗老,任用他们的子孙担任高级职务,政治以宽恕而被称道。当初离开郡里而接受做仆射的征召,路经吴地,乡里迎候张稷的人布满水中和陆地。张稷装束简单地直接回到都城,人们都未曾认出他,他朴素就像这样。11D(预,干预)12A(A一是连词,表修饰;二是介词;B 连词,表顺承; C 代词,他的;D 连词,而且)13D(写百姓得利;写唐介被皇帝改迁;写士大夫对唐介的敬仰。) 14 (张尧佐突然让四个同党担任地方官的行为的说法不对。见译文。) 15、(1)沿边塘水岁溢/害民田/中人杨怀敏主之/欲割邑西十一村地潴涨潦/介筑堤阑之/民以为利。(3分)(错漏两处扣1分,扣完为止)(2)唐介,字子方,是江陵人。(唐介)任莫州任丘县知县。(判断句1分,“知”1分)唐介慢慢地把他的奏疏读完,说:我被忠愤所激,即使对我处以烹刑我也不回避,贬谪远方又有什么可推脱的?(“徐”1分,被动1分,“何辞“1分,大意1分)参考译文 唐介,字子方,是江陵人。(唐介)任莫州任丘县知县,当时辽使往来干道上,驿吏被辽使勒索以致无法维持生计,苦不堪言。唐介坐在驿站门口,下令说;不是规定所应该给的,一切都不给。(只要)谁稍微毁坏我们的东西,就把他抓起来。(辽使)都顺从地离开了。靠近边界的池塘每年泛滥,毁坏了民田,宦官杨怀敏负责处理这件事,想要划城西十一村的田地作为积水的地方,唐介(主持)筑了堤来拦住洪水,百姓都认为办得好。在德州当通判时,转运使崔峄拿府库里的绢配给百姓,但提高了价钱。唐介扣留文牒不下发,而且交给安抚司指责崔峄。崔峄发怒,屡次发公文责问唐介,唐介不为所动。不久果然不能实行。 (唐介)入朝担任监察御史里行,又转任殿中待御史。张尧佐骤然之间被任为宣徽使、节度使、景灵使、群牧使四使,唐介与包拯、吴奎等极力争谏,又请中丞王举正纠合百官集体在朝廷上向皇上论争,削去了他的两个使职。没多久,又任命张尧往为宣徽使,兼任河阳知府。唐介对同僚说:这是皇上要给张尧佐宣徽使这一职位,而借何阳知府这个虚名罢了,我们不能就此罢休啊。同僚们都模棱两可,只有唐介上言抗争。仁宗对他说:任命的提议出自于中书省。唐介趁机弹劾宰相文彦博在蜀州做郡守时制造了一种镶金的绸缎,用这种绸缎通过宦官打通后宫,而得到执政要职;现在重用张尧佐,是用来加强自己的势力,请求皇上罢免文彦博的宰相职务而任命富弼为宰相。又说谏官吴奎表里不一,看风行事。唐介的话都诚恳正直。 皇上大怒,推开他的奏疏不看,而且说要把他贬谪远方。唐介慢慢地把他的奏疏读完,说:我受忠愤所激,即使对我处以烹刑我也不回避,贬谪远方又有什么可推脱的?皇上连忙召来执政给他们看奏文说:唐介上疏谈论大事是他的责任。至于说文彦博靠嫔妃的力量做了宰相,这是什么话呢?任用官员,她们怎么可参预呢?当时文彦博在面前,唐介责问他说:文彦博应当自己反省一下,如果有这回事,就不能隐瞒。文彦博拜倒在地,不住地谢罪,皇上更加愤怒。梁适呵斥唐介叫他下殿,修起居注蔡襄连忙向前替唐介开脱。结果,唐介被贬到春州。王举正向皇上说这种处罚太重,皇上马上有所醒悟,第二天收回疏文,改贬英州,同时罢免了文彦博的宰相之职,吴奎也被贬京外。皇上又担心唐介可能在路上死去而使自己担了杀忠直大臣的名声,就叫近侍大臣护送唐介到任所。梅尧臣、李师中都写诗赞美唐介,从此他的忠直声誉传遍天下,士大夫都称他是真正的御史,称呼他时一定称他唐子方而不敢直呼他的名。 16C(夺:耽误,“行年四岁,舅夺母志”中“夺”为“改变”。 )(3分)17B(B项均表顺承。A项第一个“为”表目的,可译为“来”,第二个“为”是动词,根据上下文可译作“建立”;C项第一个“以”表修饰,不译;D项第一个“所”与“仗”构成“所”字结构,第二个“所”与“为”一起表被动)18B(“骨鲠”是刚直的意思。说明他有远见;是对皇上的赞颂。 )(3分)19D (“都提出恳切建议”错)(3分)【参考译文】蒋济,字子通,楚国平阿人。建安十三年,孙权率兵围攻合肥。这时,太祖的大军正在攻打荆州,军中发生了瘟疫,只有派遣将军张喜一个人带领一千骑兵,加领汝南的士兵来解合肥之围。蒋济于是秘密禀报刺史,假称得到了张喜的书信,说前来救援的步兵骑兵共有四万人,现在已到雩娄。孙权相信了,立即烧毁围城的营阵就撤离了,合肥城因此得以保全。后来任命蒋济为丹阳太守。有一个人诬告蒋济是谋叛主要策划人,太祖听说后,说:“蒋济难道会做这种事!如果做了这种事,那我是不了解人了。这一定是愚蠢的老百姓故意扰乱,道听途说罢了。”征召蒋济担任丞相主簿西曹属。关羽带兵围攻樊城和襄阳。太祖认为汉献帝在许都,离关羽的军队比较近,想要迁都。蒋济劝阻太祖说:“刘备、孙权,表面关系亲近,实际上却各有打算,关羽军事上得势,这是孙权一定不希望看到的。可派遣人去游说孙权,劝他在后面偷袭关羽,许诺割让江南来赐封孙权,这样樊城的围困就自动解除了。”太祖按照他的话去做。孙权听了后,立即带兵向西偷袭公安、江陵。关羽于是被孙权擒获。文帝即位,蒋济从京城出来,担任东中郎将。文帝问他说:“你所看到的天下风俗教化好不好?”蒋济回答说:“没有听到其他的好话,只听到要亡国的话罢了。”文帝显出愤怒的神情,并问他其中的原因,蒋济都一一地回答,于是文帝的怒气消解了。明帝即位,蒋济升为中护军。当时中书监、令专有大权,蒋济上疏说:“大臣权力太大,国家就有危险,左右的人太受宠幸,皇上就会受蒙蔽,这是自古以来最大的警诫啊。”明帝下召表扬说:“刚直的大臣,是国君所仰仗的。蒋济文武兼备,任职勤劳,极尽节操,每有军国大事,当场有提出建议的奏议,对朝廷忠诚,做事奋发努力,我非常欣赏他的勇敢。”景初年间,对外征战频繁,国内大建宫室,长期分离的人很多,并且连年饥荒,谷物匮乏。蒋济上疏说:“陛下正当发扬前人的事业,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功业,实在还未到高枕无忧地治理的时候。”凡是要役使老百姓时,一定要在农闲时候,不能耽搁他们耕作的时间。那些想建立伟大功业的国君,先要估计老百姓的能力并安抚他们的疾苦。”明帝下诏表扬说:“除了护军(蒋济 ),我听不到这样的话。”齐王即位,蒋济升迁为太尉。这时,曹爽专政,丁谧、邓颺、等随意改变法律法规。凭着跟随太傅司马宣王屯兵洛水浮桥,诛杀曹爽等人的功劳,加封为都乡侯,邑七百户。蒋济上疏说:“太傅独自决断,想出高明的计谋,陛下彰显他忠心和节操,罪人伏法,这是国家的福气。分封、宠爱、庆贺、赏赐,一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