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doc_第1页
中国近代史.doc_第2页
中国近代史.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抗争与探索史 (一)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 1、1839年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 2、鸦片战争中,关天培等爱国将领为国捐躯。 3、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等英勇杀敌或壮烈殉国。 4、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时清将领英勇抗击。 5、1932年一二八事变中19路军将士英勇抗日。6、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7、1937年七七事变卢沟桥守军英勇抗击日军进攻。8、全国抗战开始后,正面战场上的国民党爱国将士同日军顽强战斗,打破了日军速灭中国的神话。 (二)农民阶级反封建反侵略斗争和探索 1、三元里抗英斗争(1841) 2、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1)意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建立了政权,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它的失败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它的光辉业绩,激励着中国人民继续奋斗。 (2)失败原因: 农民阶级没有科学理论作指导。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3、义和团运动(18981900) (1)口号:“扶清灭洋”(具有爱国性质,但却有致命的弱点:笼统排外的性质与对清政府的警惕性不足) (2)意义:是中国近代一次以农民为主的反帝爱国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 强调:农民阶级由于其阶级的、时代的局限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作为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地主阶级探索强国之路的主张和实践 1、抵抗派掀起“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鸦片战争时期,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开始面向世界,探索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救国主张,但未能付诸实践。 2、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1)代表人物: (2)根本目的、(3)主要内容、前期、后期、(4)影响: (四)资产阶级的探索和实践 资产阶级的发展壮大: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土壤中产生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甲午战争后,随着民族工业初步发展,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资产阶级队伍进一步壮大。 1、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戊戌变法(1898、6、119、21) (1) 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 (2) (2)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3)意义: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预政权。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2、资产阶级革命派掀起辛亥革命(1911) (1) 代表人物:孙中山 (2)革命纲领:三民主义 (3)意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虽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但它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4)失败根本原因:由于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性,没有充分依靠和发动广大群众。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继续坚持民主革命立场。维护共和民主,但也屡遭失败,在苏联和中共帮助下,孙中山实现伟大转变,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和中国共产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推动了国民大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3、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发起新文化运动(1915年开始) (1)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 (2)口号:“民主”与“科学” (3)主要内容:前期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李大钊成就最高) (4)影响: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 (五)无产阶级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 1、代表人物: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家。2、革命思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创建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提出建立农村根据地、开展武装斗争、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主张,消灭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3、意义: 使中国人民结束了被压迫被奴役的悲惨命运,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代。使占世界1/4的人口摆脱了殖民主义统治,大大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也使亚非拉人民增强了民族解放斗争的胜利信心。 4、基本经验(胜利原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党领导革命军队开展武装斗争;组织了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五个阶段 1919年5月至1923年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阶段,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时期。 1924年1月至1927年7月,是国民大革命时期,也称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掀起了近代前所未有的国民大革命高潮。 1927年8月至1937年7月,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又称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也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时期。 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是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是近百年来真正意义的全民族抗战,中国共产党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1945年9月至1949年10月,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也称为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人民解放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革命与反革命力量的总决战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1)产生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方式:商人、地主、官僚投资于新式工业。有影响的企业:陈启沅的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影响:产生了民族资产阶级及两面性。(2)初步发展时间:甲午战争以后。原因:资本输出加剧了中国自然经济分解;清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概况:商办企业数量增加;私人投资总额增加。影响: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3)短暂发展时间:19121919年(一战期间)。原因:客观:欧洲帝国主义国家忙于大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主观:民族资产阶级受辛亥革命鼓舞以实业救国。,特点:短暂,主要发展的是轻纺工业。影响:资产阶级掀起新文化运动。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阶级条件,是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最重要的条件。(4)断续发展及日渐萎缩时间: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原因:外因:帝国主义的侵略。内因: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特点:断续发展,日渐萎缩。(5)奄奄待毙时间:抗日战争时期。原因:外因:日本帝国主义对沦陷区进行资源的掠夺。内因;官僚资本的排挤和剥夺。概况:民营工业纷纷倒闭。(6)纷纷破产时间:解放战争时期原因:外因:美国加紧对中国经济的侵略。内因:国民党发动内战,肆意掠夺,苛捐杂税层出不穷。概况:上海、天津、广州等城市工厂、商店纷纷倒闭,大量工人失业。影响:工人参加国统区人民民主运动,成为反蒋的第二条战线。(7)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时间:1951年。原因:严峻的经济形势需要恢复发展国民经济;私营工商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很大。结果:1951年民族资本主义出现黄金时代。意义:有利于国民经济恢复发展,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打好基础。(8)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时间:19531956年方式:采取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采取赎买的方式。结果:1956年,完成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的高潮。 归结学习中国近代史的感想: 1、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侵华的屈辱史,它警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青年学生应勿忘国耻,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