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位名称 生物安全操作规程版 本 号:第一版文件编号:受控状态:发放编号:编 制:审 核:批 准:年月日发布实施目 录 文件编号 生物安全实验室标准操作规程文件编号 检测实验操作规程 BHC-1300A/B2生物安全柜操作规程 LMQ.C型立式灭菌器操作规程 个人防护设备使用规程 实验室消毒规程 危险废弃物处置规程 尖锐器具的安全操作规程 实验室紧急情况处理规程单位名称文件编号 版次第1版 0次修定生物安全实验室标准操作规程页 次共3页实施日期 1、 目的规定本中心各类生物安全实验室的使用程序。2、范围适用本中心各类实验室。3、操作步骤31一般操作311实验时,由实验室主任决定限制或禁止进入实验室。312接触传染源的人员在离开实验室取下手套后,要洗手。313实验室内严禁饮食、吸烟、清洗隐型眼镜和化妆。实验室内戴隐型眼镜的人,也要戴眼镜和面罩。食品要存放在工作区外专用的橱柜和冰箱中。314不能用嘴移液,只能用机械装置移液。315制定锐器安全使用规范。316所有的操作过程应尽量细心,避免产生气溶胶。317至少每天一次、或有活体洒出时,对工作台面进行消毒。318所有的培养物、储存物及其它规定的废物在释放前,均应使用可行的消毒方法进行消毒,如高压灭菌。转移到就近实验室消毒的物料应置于耐用、防漏容器内密封运出实验室。32特殊操作321实验时,关闭实验室的门。322实验室主任对进入实验室进行控制,限制项目有关人员及辅助人员进入。一般情况下,易感人员或感染后会出现严重后果的人员,不允许进入实验室。实验室主任对每种情况的估计和决定谁能进入实验室工作,负有最终责任。未成年人不得进入实验室。323实验室主任应制定规章和程序,只有告知潜在风险并符合进入实验室要求、遵守进出程序的人,才能进入实验室。324实验室应贴有危险警告标志和常用的生物危险符号,并显示以下信息:有关病源、实验室主任和有关责任人的姓名和电话表。325实验室人员接受适当的、和实验室中处理或将要处理的病源有关的免疫接种或测试(如,乙肝免疫接种或TB皮试),并建议根据所处理的病源定期进行皮试。326适当时,收集和储存适合于所有实验室人员和其他有风险人员使用的基本血清样品。327实验人员及其辅助人员应接受适当的培训,包括和工作有关的可能存在的风险、防止暴露的必要措施和暴露评估程序。当程序必需改变时,有关人员必须每年更新知识,接受附加培训。328实验室主任有责任确保所有人员熟练掌握标准微生物操作及技能,其中可能包括人致病菌或细胞培养物处理的重要技术,或由实验室主任或其他熟悉于微生物安全操作及技能的、称职的人员提供的培训课程。329必须经常对所有污染的锐器采取高度预防措施,包括针头和注射器、玻片、移液管、毛细管和手术刀。3210所有与传染源有关的开放操作,都应在遏制设施内的生物安全柜进行,不许在开放的实验台上、并在开放 的设施中开展工作。用背面为塑料质地的纸擦拭生物安全柜内的无孔台面,便于清洁。3211按日常程序、在有关传染源的工作结束后、尤其是传染源洒出或溅出后、或受到其他传染源污染后,实验室设备和工作台面应当使用有效的消毒剂消毒。13、培养物、组织,体液标本,或具有潜在传染性的废物要放入容器中,以防在收集、处理、储存、运输或装卸过程中泄露。3212实验室里所有可能被污染的废弃物品(如:手套、实验室外套等),在丢弃或重新使用之前,必须经过消毒。3213洒漏或偶然事件中,明显或可能暴露于传染源时,要立即向实验室主任报告。进行适当的医学评估、观察、治疗,保留书面记录。33实验室安全设备及装置331每个实验室有一个洗手池,洗手池的操作应该是免接触式或全自动的,洗手池应安装在门口附近。332墙面、地面、天花板应易于清洗、消毒;表面应光滑防水;对实验室常用化学试剂和消毒剂具有耐腐蚀性。333实验台表面应能防水、耐热、耐有机溶剂、耐酸碱和用于工作台面及设施消毒的其他化学物质。334实验室的操作台应能承受预期的重量。实验台、安全柜以及设备间的空间便于打扫。335有实验垃圾处理设施及其使用方法,该设施最好设在实验室内(即,高压锅、化学消毒剂、其他可行的消毒方法)。应有消毒设备使用方法。若垃圾运出实验室,应适当密封。336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应配置生物安全柜,安全柜放置地点应远离门、房间通风百叶窗、实验室内行走区。337生物安全柜至少每年经过测试和确证,则二级生物安全柜排出的、经过HEPA过滤的空气,可进入实验室循环。当二级生物安全柜通过建筑物排气系统排出空气时,安全柜的排气管路的连结,应避免对安全柜的空气平衡或建筑物排气系统的空气平衡产生干扰(如,在安全柜排气管和排气管道间形成空气隙)。338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内应有眼睛冲洗装置。339光线适宜于开展所有的工作,避免反光和闪光,以免妨碍视觉。单位名称文件编号 版次第1版 0次修定检测实验操作规程页 次共1页实施日期 1、目的为规范本中心各实验室病原微生物实验操作,特制定本程序。2、适用范围各类病原微生物培养、检测。3、操作步骤31艾滋病抗体筛查依据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4年版)。32免疫类: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检测依据诊断试剂盒使用说明书操作。33结核分枝杆菌抗酸染色依据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手册(1999年版)操作。34各类食品中的微生物检测依据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GB/T4789-2003)操作。35生活饮用水及其他水中的微生物检测依据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5750-2006)操作。36化妆品中的微生物检测依据化妆品卫生检验规范(2007年版)操作。37公共场所中的微生物检测依据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操作。38卫生用品、消毒药械中的微生物检测分别依据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GB15979-2002)和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操作。39疾病控制中的微生物检测依据分别依据霍乱防治手册(卫生部1999年第五版)、卫生防疫微生物检验操作规程(1991年版)和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GB/T4789-2003)操作。310医院消毒中的微生物检验分别依据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GB/T4789-2003)、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GB15979-200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和GBJ48(试行)医院污水、污泥操作。单位名称文件编号 版次第1版 0次修定型生物安全柜操作规程页 次共2页实施日期 1、目的规范生物安全柜的操作与维护工作,确保仪器正常运作,以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中心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柜的操作。3、职责31操作人员按照本规程操作仪器,对仪器进行日常维护,作使用登记。32保管人员负责监督仪器操作是否符合规程,对仪器进行定期维护、保养。33实验室负责人负责仪器综合管理。4、工作程序41操作前应将本次操作所需的全部物品移入安全柜,避免双臂频繁穿过气幕破坏气流;并且在移入前用70%酒精擦拭表面消毒,以去除污染。42打开风机510分钟,待柜内空气净化并气流稳定后再进行实验操作。将双臂缓缓伸入安全柜内,至少静止1分钟,使柜内气流稳定后再进行操作。43安全柜内不放与本次实验无关的物品。柜内物品摆放应做到清洁区、半污染区与污染区基本分开,操作过程中物品取用方便,且三区之间无交叉。物品应尽量靠后放置,但不得挡住气道口,以免干扰气流正常流动。44操作时应按照从清洁区到污染区进行,以避免交叉污染。为防可能溅出的液滴,可在台面上铺一用消毒剂浸泡过的毛巾或纱布,但不能覆盖住安全柜格栅。45柜内操作期间,严禁使用酒精灯等明火,以避免产生的热量产生气流,干扰柜内气流稳定;且明火可能损坏HEPA滤器。46工作时尽量减少背后人员走动以及快速开关房门,以防止安全柜内气流不稳定。47在实验操作时,不可打开玻璃视窗,应保证操作者脸部在工作窗口之上。在柜内操作时动作应轻柔、舒缓,防止影响柜内气流。48安全柜应定期进行检测与保养,以保证其正常工作。工作中一旦发现安全柜工作异常,应立即停止工作,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并通知相关人员。49工作完全后,关闭玻璃窗,保持风机继续运转1015分钟,同时打开紫外灯,照射30分钟。410安全柜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柜内台面污染物可在工作完成且紫外灯消毒后用2%的84消毒液擦拭。柜体外表面则应每天用1%的84消毒液擦拭。411柜内使用的物品应在消毒后再取出,以防止将病原微生物带出而污染环境。单位名称文件编号 版次第1版 0次修定型立式灭菌器操作规程页 次共2页实施日期 1.目的规范灭菌器的操作方法,确保正确使用灭菌器。2.适用范围适用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LMQ.C型立式灭菌器的操作。3.职责3.1操作人员按照本规程操作仪器,对仪器进行日常维持,作使用登记。3.2保管人员负责监督仪器操作是否符合规程,对仪器进行定期维护、保养。3.3实验室负责人负责仪器综合管理。4.工作程序4.1使用前的准备工作4.1.1在灭菌前,器械必须冲洗干净,避免血迹以及其它杂质的存在。4.1.2用温水清洗橡胶管,同时确保管子是两头开口的空心管没任何急拐弯、扭曲、扭结。4.2操作过程4.2.1打开门,把蒸馏水注入灭菌器内,直到水位没过最高电热管10毫米为止。4.2.2将灭菌物品置于消毒框内,放入灭菌室内。4.2.3打开电源开关,单个器械程序指示灯点亮,屏幕显示灭菌温度为134、灭菌时间为8分钟,若选择其它程序按程序键,这里将会出现相应的灭菌程序。也可自行设定,按设置键,这里屏幕上数值闪动(设置灭菌),灭菌然后按下程序键(13),可以使温度递增,再按下设置键,屏幕上时间数值闪动(灭菌时间),同上可用程序键进行参数调整若液体类程序,再按下设置键屏幕上时间数值闪动(保温),保温同上可用程序键进行参数参数调整。(灭菌温度调节范围100-136,灭菌时间调节范围0-60MIN,保温温度范围45-60)。4.2.4关上门,按下开始键,回热灯亮,开始加热升温。4.2.5升温过程:电源指示灯和加热灯牌亮状态,电热管加热,温度上升。4.2.6当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进入灭菌阶段,灭菌指示灯亮,灭菌时间开始倒计时。系统通过温度控制,以保持恒压,灭菌过程中逸汽阀一直嘶嘶冒汽,以保证灭菌器内蒸汽的饱和度。4.2.7灭菌时间为0时,灭菌灯灭,灭菌结束。如果选择程序为非液体程序,可以打开排水阀泄放室内压力。如果程序为液体类程序,灭菌结束后程序将进入保温阶段,灭菌器保温24小时后自动停止。4.2.8确认压力表示数为0后,打开门,取出灭菌物品。4.2.9关闭电源或进行下一次操作。4.3设备的维护和保养4.3.1在开始保养之前,要确保设备已断电。同时,灭菌容器内无压力。4.3.2每日用一块纱布擦净门胶圈。4.3.3每周4.3.3.1取出提篮,用带有清洁剂和水的纱布,擦净灭菌容器的内壁、提篮。不要使用钢渣绒或钢刷,以免损害灭菌室内壁。4.3.3.2清洗各除去灭菌容器室内的水垢。4.3.3.3用一块软布擦净灭菌器外罩。4.3.3.4检查安全阀。4.3.4定期检查,每年一次,紧固接头和检测通断状态,应该由专业电工完成。4.4使用注意事项4.4.1每次进行灭菌操作必须有专人看管,不得离开工作岗位。4.4.2每次消毒完毕须关掉水电开关,并将锅内的水排掉,以延长锅体寿命。4.4.3 经常保持灭菌锅内的清洁、干燥。单位名称文件编号 版次第1版 0次修定个人防护设备使用规程页 次共1页实施日期 1、目的为加强保护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健康,制定本规程。2、范围本中心各实验室工作人员。3操作步骤31一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个人防护要求:311工作场所应配备有足够的清洁专用工作服和乳胶手套,并有专柜存放。污染的工作服和手套应放置在有适当标记的防漏袋中消毒。312实验时应穿戴专用工作服和手套,手套应戴在工作服外面。穿戴工作服和手套时不得离开实验室。工作完全结束离开实验室之前方可除去手套和工作服。使用过的工作服和手套不得带离实验室,一次性手套和工作服不得清洗和再次使用。313当防护用品破损或污染物泼溅时应立即更换。314应着不露趾防滑防水的工作鞋。32二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个人防护要求:321进入工作场所操作时应穿专用防护服,戴防护帽和防护口罩,必要时使用面部保护装置。322在从事有可能出现渗漏的实验工作时,应穿戴防水鞋或防水鞋套。33其他可能接触感染性或潜在感染性材料相关场所的个人防护应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参照同等级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要求执行。单位名称文件编号 版次第1版 0次修定实验室消毒规程页 次共2页实施日期 1.目的规范微生物实验室和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的消毒隔离工作。2.适用范围微生物实验室和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3.职责所有工作人员都有遵从本规程。4.具体步骤4.1实验室基本要求4.1.1实验室相对独立,实验室核心区包括实验间及缓冲间,明确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并有明显标识。4.1.2各区域交叉处应设置有效氯2000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湿的脚垫。4.1.3实验室内所有物品应专用,须带出时必须严格消毒。4.1.4实验人员进入实验室应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如隔离衣、防护眼睛、口罩、一次性手套等。实验过程中注意自身防护,并防止操纵过程中的交叉污染。4.1.5培养基、组织、体液等必须放在防漏密闭的容器中储运。4.1.6血清学试验、样品的处理和分装应在BSL-2安全柜内进行。4.1.7样品离心使用密封的离心杯,以防溅出。4.1.8实验过程中使用的器材、实验废弃物均应按废弃物处理程序进行消毒处理。4.1.9当传染性标本溢出或溅出后,应有专业人员立即消毒和清理。4.1.10实验完毕,先消毒物体表面,再按规定程序脱下个人防护用品放入包装袋内就地高压消毒,并进行空气消毒。4.1.11离开实验室前,必须按有关规定消毒双手。4.2消毒方法4.2.1仪器等表面消毒:工作结束后,用含有效氯1000的消毒液或75%乙醇溶液擦拭消毒,作用20分钟以上。4.2.2实验器材的分类消毒:将使用后的锐器方入防刺破、防渗漏的密闭专用锐器处置盒内,121高压消毒30分钟。其他器材方入有效氯为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内浸泡1小时以上。处理时应避免皮肤损伤。4.2.3工作台等物体表面消毒:工作完毕,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或75乙醇溶液擦拭消毒,作用20分钟以上。4.2.4个人防护用品消毒:实验结束,将隔离衣、口罩、帽子、手套、鞋套等121高压消毒30分钟。防护镜浸泡在75乙醇或有效氯为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中,作用30-60分钟。4.2.5手的消毒:用典伏或75的乙醇擦拭,作用1-3分钟。4.2.6空气消毒:每次实验前后用紫外灯照射消毒,每次不少于1小时,每立方米空间安装紫外灯瓦数1.5W,距紫外灯1米处照射强度70W/。4.2.7纸张消毒:应用80ml/m3福尔马林,密闭熏蒸消毒6小时后方可带出。4.2.8地面消毒:工作结束,应用含有有效2000mg/L的消毒液喷洒拖地。4.2.9废弃物的处理:实验的废弃物应放入适当的容器内,就地121高压消毒30分钟,消毒后的废弃物集中收集、焚烧处理。单位名称文件编号 版次第1版 0次修定 危险废弃物处置规程页 次共1页实施日期 1、目的 为妥善处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特制定本程序。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本中心各实验室实验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固态、半固态和液态废弃物的收集、标识、贮存、处置管理。3、操作步骤31废弃物分类存放在专用塑料袋内311感染性废物:1、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如棉球、棉签、纱布、一次性医疗用品与器械等;2、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3、废弃的血液、血清;4、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与器械。312损伤性废物:1、医用针头;2、载玻片、玻璃试管、安瓶等。313药物性废物:1、废弃的一般性药品;2、废弃的疫苗、血液制品等314化学性废物:1、实验室废弃的化学试剂;2、废弃的过氧乙酸、戊二醛等化学消毒剂等。32各实验室工作人员将产生的废弃物按照上述标准分类放置,由行政管理科派专人收集登记后按相关规定处理。33有效氯消毒剂:500mg/片,检验科常用消毒浓度为1500mg/L,应用3片配置1L,并用检测试纸定期检测。34各实验室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在实验室内进行化学消毒或压力蒸汽灭菌,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35半自动生化分析仪下排液经消毒处理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36痰、血、粪及其它固形标本,焚烧或加2倍量漂白粉溶液或二氯异氰尿酸钠溶液,拌匀后作用2h-4h;若为肝炎或结核病者则作用时间应延长至6h后倒入厕所或化粪池。单位名称文件编号 版次第1版 0次修定尖锐器具的安全操作规程页 次共1页实施日期 1、目的规范实验室尖锐器具的安全操作方法。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中心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尖锐器具操作。3、工作程序31锐器包括针、注射器、加样器和玻璃器皿等。32除特殊情况外,禁止在实验室使用针、注射器及其他尖锐器具,尽可能使用塑料器材代替玻璃器材。33尽可能应用一次性注射器,用过的针头禁止折弯、剪断、折断、重新盖帽,从注射器取下,禁止用手直接操作。用过的针头必须直接放入防穿透的容器中,消毒后用毁形机进行毁形处理。非一次性尖锐器具必须放入厚壁容器中,并运送到特定区域消毒,最好进行高压消毒。34尽可能使用无针注射器和其他安全装置。35禁止用手处理破碎的玻璃器具,必须用其他工具处理,如刷子、夹子或摄子,装有污染针、利器及破碎玻璃的容器,在丢弃之前必须消毒。单位名称文件编号 版次第1版 0次修定实验室紧急情况处理规程页 次共2页实施日期 1、目的为确保检验工作的正常进行,及时正确地处理检验过程中出现的意外事故或突发事件,制定本工作程序。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中心各实验室检验过程中意外事故或突发事件的处理。3、工作程序31造成或可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务写作常用好词好句汇编
- 自考计算机基础历年真题解析
- 制造业绩效工资方案设计与应用
- 办公室文件管理及归档规范
- 中考化学历年真题与详细解析
- 文学概论重点考点解析与练习
- 安全技术交底记录标准范本
- 小学科学探究实验设计思路
- 2025年固体废物培训试题及答案
- 企业知识管理体系搭建思路
- DZ∕T 0270-2014 地下水监测井建设规范
- 增强型水泥基泡沫保温隔声板建筑地面工程应用技术标准
- 虚拟现实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
- 志愿者安全培训课件
- 私募基金管理人尽职调查清单
- 居民自建桩安装告知书回执
- 科普:农药毒性分类
-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1篇3细胞结构与细胞通讯教学课件
- 【执业药师考试】执业药师历年真题
- FZ/T 81004-2022连衣裙、裙套
- GB/T 34875-2017离心泵和转子泵用轴封系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