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次复备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洪水学区语文备课组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认识12个生字,会写“井、乡”等六个字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体会毛主席事事为百姓着想、和乡亲们同甘共苦、齐心协力的崇高思想。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教学难点:正确书写生字。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学习。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过程: 一、课前说话训练:二、激发学生兴趣,歌舞创境1.课件播放舞蹈。师:你喜欢他们的表演吗?那么,你都看懂或听懂什么了?二次复备.教师相机小结,学生认识生字过渡: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瑞金市沙洲坝的老乡们是怎样怀念这位伟人的,好吗?3.齐读课题4.认识生字“忘、挖、井。”5.你知道课文中的“挖井人”是谁?“不忘挖井人”的人又是谁吗?说说自己的理由。三、检查预习:1.指名读课文。2.开火车认读生字。四、初读课文、小组交流识记生字。.生自由读课文前先说说初读课文的要求,读完后找出或检验上面问题的答案,体会自主学习的快乐。.师讲毛主席为乡亲们挖井的故事。认识“战士、时刻、想念。”.师指字板。聪明的小悟空们,再来施展一下你们的法力,把这些字在课文中做出自己喜欢的标记,好吗?.同桌互相读词,说出对方的优点和不足。5.游戏:交朋友6.小组成员相互交流自己的方法。五、练习书写“忘、想、念”.说说这几个字在字型上有什么特点。二次复备.写好每个字最关键的地方在哪里?谁还有不同意见?(学生边说,老师边范写“忘”字).学生独立写其余个字,随时进行指导。六、总结、作业小朋友们,毛主席是伟大的,人们世世代代歌颂他、赞美他,因为他的一生中有很多光辉事迹。下节课把你们搜集到的有关毛主席的图片、资料、小故事或小节目等准备好,从多方面认识这位伟人,领略他的风采!师生一起在我爱北京天安门的歌舞中结束。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认读字词卡片。2.指名读课文。二、再读课文,感悟文章。.生自由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你想请几名同学来读课文,为什么?(目的是明确文中的自然段);你希望他们怎么读?(目的是使朗读的同学能发扬优点,发现不足)三、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质疑。(一)指名读第1段1. 提问: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时在哪儿住过?“这儿”指哪儿? 2. 要求:回答出在一个小村子住过,也就是瑞金二次复备城外的沙洲坝。让学生读读第一句,然后把两句合起来读读。(二)自由读的形式读第2段。1. 讨论:乡亲们有什么困难?怎样解决的?2.朗读这段,指名35人。(三)齐读第3段。1. 自己在书上划出石碑上的话。2. 提问:乡亲们在石碑上刻着什么?为什么要立这块石碑?四、小组汇报交流,教师归纳五、指名读全文六、小结:这课书告诉我们什么事?乡亲们为什么立这块碑?七、作业:1书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激光照排设备及系统项目立项申请报告模范
- 百威包装设计
- 2025届宜春市万载县数学三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知识产权宣讲家课件
- 景观设计原理课件
- 2025年市政工程考试的地方政策试题及答案
- 行业标准培训课件
- 搭建框架中级经济师的试题及答案
- 基础会计课程能力标准(教学大纲)
- 办公室设计前期调研分析
- 耳石症的诊断与治疗
- 企业形象设计(CIS)战略策划及实施计划书
- 19G522-1钢筋桁架混凝土楼板图集
- 2023年上半年中级信息系统监理师下午真题
- 农学专业深度解析模板
- 储罐内喷铝施工方案
- 2024年江西省高考地理真题(解析版)
- 绍兴市粮食批发市场经营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 毕业研究生登记表(适用于江苏省)
- 2024年光伏行业供应链数字化建设白皮书
- 网络传播概论(第5版)课件 第七章 网络传播建构的关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