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复式给煤机设计【优秀含6张CAD图纸+机械设备全套课程毕业设计】
【带任务书+开题报告+审定表】【58页@正文15600字】【详情如下】【需要咨询购买全套设计请加QQ1459919609 】
任务书03.doc
封皮.docx
开题报告04.doc
往复式给煤机设计论文.doc
摘要.docx
毕业设计中期检查表.DOC
目录.doc
过程材料封皮01.doc
题目审定表02.doc
传动平台-A0.dwg
定曲柄-A3.dwg
总图-A0.dwg
托辊组件-A2.dwg
曲柄连杆成形图-A1.dwg
活曲柄-A3.dwg
任务书
题目名称往复式给煤机设计
一、设计(论文)目的、意义
目的是通过学生综合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本工程设计的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机械设计和工程实践能力。先通过设计计算给煤机的主要运动部件即给煤槽的运行速度和所受的运行阻力来求得电动机功率。用电动机功率来设计减速器。然后在设计出曲柄连杆机构,给煤槽,拖滚组件等主要运行部件。最后设计给煤机箱体,传动平台等辅助部件。最后完成给煤机的总体装配。在本次往复式给煤机的设计过程中,着重对减速器、传动平台、曲柄连杆机构、托辊进行了分析和设计。对重要的部件进行了受力分析、强度的校核,根据其常见失效形式、影响因素及基本设计要求,给出了重要部件的受力分析、强度和刚度的设计方法。
二、设计(论文)内容、技术要求(研究方法)
主要研究内容:
(1).查阅国内外有往复式给煤机的有关资料,翻译英文资料;
(2).了解和掌握往复式给煤机工作工程;
(3).进行各种有关资料的比较,并初步确定设计方案和思路;
(4).结构布局设计以及几何参数设计;
技术要求:
给煤量:;
往复行程:
三、设计(论文)完成后应提交的成果
(1)计算说明部分
设计说明书一份
(2)图纸部分
完成A0图纸2张,A2图纸2张,A3图纸2张。
四、设计(论文)进度安排
3月1日—3月14日(第1-2周):查阅相关资料,熟悉课题内容;
3月15日—3月28日(第3-4周):写开题报告,制定总体设计方案;
3月29日—4月11日(第5-6周):计算数据,进行具体机构设计;
4月12日—5月9日(第7-11周):绘制设计图纸;
5月10日—6月1日(第12-15周):撰写毕业论文,准备答辩。
五、主要参考资料
[1]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孙玉芹,孟兆新.机械精度设计[M].北京:精度测量,2001.
[3]王连明,陈铁鸣.机械设计[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
[4]龚建军,孪英艳.AutoCad2000基础教程[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
[5]冯辛安.机械制造设备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6]刘晓军,KA系列新型往复式给煤机的研制[J].选煤技术,2008.
[7]PACS-L: the public-access computer system of forum[EB/OL]. Houston, tex: University of Houston Libraries, 1989
摘 要
往复式给煤机在我国煤矿,选煤厂及其它行业应用已几十年。生产实践证明,给煤设备的可靠性,直接影响整个生产系统的正常运行。现有的往复式给煤机具有生产能力小、安装和拆卸不方便、受力不均匀等缺点。
给煤机设计的目的是通过综合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本工程设计的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机械设计和工程实践能力。先通过设计计算给煤机的主要运动部件即给煤槽的运行速度和所受的运行阻力来求得电动机功率。用电动机功率来设计减速器。然后在设计出曲柄连杆机构,给煤槽,拖滚组件等主要运行部件。最后设计给煤机箱体,传动平台等辅助部件。最后完成给煤机的总体装配。在本次往复式给煤机的设计过程中,着重对减速器、传动平台、曲柄连杆机构、托辊进行了分析和设计。对重要的部件进行了受力分析、强度的校核,根据其常见失效形式、影响因素及基本设计要求,给出了重要部件的受力分析、强度和刚度的设计方法。
通过本次综合实践和课程设计,让我体会到了以往在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让我对大学四年所学到的知识有了更深入更理性的认识。
关键词:往复式给煤机; 减速器;曲柄连杆机构;给煤槽;拖辊组件
ABSTRACT
Reciprocating feeder in China's coal mines, coal preparation plant and other industry application has been for several decades.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the reliability ofequipment to the coal, a direct impact on the whole production system the normal operation. Reciprocating the existing feeder with small production capacity , installation and removal of inconvenient, Shouli Bu uniform, and other shortcomings.
Coal feeder designed to be learned by applying their expertise to carry out the engineering design practice, students of innovation and integrated use of the knowledge capacity, improve their mechanical design and engineering practice.The design specification is: first through the design calculations for coal is the main moving parts to the coal shafts running speed and suffered the motor running resistance to achieve power. To the final design of coal chassis, transmission platforms, such as auxiliary components. Coal-to finalize the overall assembly. Reciprocating in this coal to the design process, focusing on reducer, transmission platform, crank linkage, Idler for the analysis and design.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the stress analysis, strength check, in accordance with its common failure mode, Factors and basic design requirements,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stress analysis, strength and stiffness of the design method.
This comprehensive practice and course design, made me understand the past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of defects and shortcomings, let me on the four-year knowledge with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more rational.
Keywords : Reciprocating to the coal; Reducer; Crank linkage; Suppling coal shaft ; Drag roller components.
目 录
摘要Ⅰ
AbstractⅡ
第1章 绪论1
1.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1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1
1.3 设计研究的主要内容2
第2章 往复式给煤机的总体结构设计3
2.1 给煤机总体外型设计3
2.2 曲柄连杆尺寸的确定4
2.3 给煤机的受力分析5
2.3.1 往复式给煤机的运行阻力5
2.3.2 产生运行阻力的因素及力的计算5
2.4 本章小结7
第3章 给煤机电动机和减速器选型8
3.1 电机选型8
3.2 减速器设计8
3.2.1 减速器选型9
3.2.2 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9
3.3 齿轮的设计及校核计算10
3.3.1 第一对齿轮的设计10
3.3.2 第二对齿轮的设计17
3.4 轴的设计及校核计算23
3.4.1 中间轴的设计及校核23
3.4.2 输入轴的设计及校核27
3.4.3 输出轴的设计及校核31
3.5 轴承的选择与校核计算35
3.5.1 输入轴上的轴承选择与校核35
3.5.2 中间轴上的轴承选择与校核36
3.5.3 输出轴的轴承选择与校核36
3.6 键的选择与校核计算37
3.6.1 中间轴上键的选择与校核37
3.6.2 输出轴上键的选择与校核38
3.7 轴系部件的结构设计38
3.8 减速器箱体的设计40
3.9 本章小结41
第4章 给煤机零部件设计42
4.1曲柄连杆的设计42
4.1.1 曲柄轮毂键的设计及校核42
4.1.2 曲柄连杆其余零件的选取43
4.2给煤槽的设计43
4.3拖辊组件的设计及校核45
4.3.1辊轮轴的设计计算45
4.3.2辊轮轴强度的校核48
4.4闸门的设计50
4.5本章小结51
结 论52
参考文献53
致谢54
第1章 绪 论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往复式给煤机在我国煤矿、选煤厂及其它行业应用已有几十年。给煤设备是煤矿生产系统的主要设备之一,给煤设备的可靠性,特别是关键咽喉部位给煤设备的可靠性,直接影响整个生产系统的正常运行。生产实践证明,该设备对煤的品种、粒度、外在水份等适应能力强,与其他给煤设备相比,具有运行可靠、性能稳定、噪音低、完全可靠、维护工作量小等优点。
通过设计,确定往复式给煤机的总体结构和零部件结构,包括必要的结构尺寸确定、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材料的选取等,以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
随着煤炭工业的发展,煤矿井型不断地扩大,现有K型往复式给煤机生产能力小,不能满足大型矿井的要求。因此,改进和扩大现有K型往复给煤机是完全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王启义.中国机械设计大典(第4卷).[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社,2002.1
[2] 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第5卷)[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1
[3] 王大康、卢颂峰.机械设计课程设计[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社,2001.1
[4] 王洪欣、李木等.机械设计工程学[Ⅰ][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社,2001.1
[5] 王洪欣、李木等.机械设计工程学[Ⅱ].[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社,2001.1
[6] 王启义.中国机械设计大典(第3卷).[S]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社,2002.1
[7] 王启义.中国机械设计大典(第2卷).[S]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社,2002.1
[8] 曾正明.机械工程材料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9] 单丽云等.工程材料.徐州.[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0
[10] 唐大放、冯晓宁.机械设计工程学.徐州[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
[11] 甘永立.几何量公差与检测.上海[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12] 徐灏.机械设计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13] 刘鸿文.简明材料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14]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机械设计大典编委会.中国机械设计大典.[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15] 张耀宸.机械加工工艺设计手册.[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87
[15]陈宏钧.实用机械加工工艺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
[16]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Feeder for the controlled loading of Bulk solids onto conveyou Belt.south Aftica,1983
[17]PACS-L: the public-access computer system of forum[EB/OL]. Houston, tex: University of Houston Libraries, 1989
[18] Kim, C.Y., Ahn, B.S, Cho, S.S., and Kim, S.H., “The Integrated Methodology of Rough Set Theory an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for Business Failure Prediction,” The Journal of MIS Research, Vol. 9, No.4, 1999, (in p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