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04.doc

往复式给煤机设计【优秀含6张CAD图纸+机械设备全套课程毕业设计】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463246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48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5-07-30 上传人:QQ14****9609 IP属地:陕西
45
积分
关 键 词:
往复 往复式给煤机 机械设计 机械设备 毕业设计 往复式给煤机设计 机械设备全套课程毕业设计
资源描述:

往复式给煤机设计【优秀含6张CAD图纸+机械设备全套课程毕业设计】

【带任务书+开题报告+审定表】【58页@正文15600字】【详情如下】【需要咨询购买全套设计请加QQ1459919609 】

任务书03.doc

封皮.docx

开题报告04.doc

往复式给煤机设计论文.doc

摘要.docx

毕业设计中期检查表.DOC

目录.doc

过程材料封皮01.doc

题目审定表02.doc

传动平台-A0.dwg

定曲柄-A3.dwg

总图-A0.dwg

托辊组件-A2.dwg

曲柄连杆成形图-A1.dwg

活曲柄-A3.dwg

任务书

题目名称往复式给煤机设计

一、设计(论文)目的、意义

目的是通过学生综合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本工程设计的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机械设计和工程实践能力。先通过设计计算给煤机的主要运动部件即给煤槽的运行速度和所受的运行阻力来求得电动机功率。用电动机功率来设计减速器。然后在设计出曲柄连杆机构,给煤槽,拖滚组件等主要运行部件。最后设计给煤机箱体,传动平台等辅助部件。最后完成给煤机的总体装配。在本次往复式给煤机的设计过程中,着重对减速器、传动平台、曲柄连杆机构、托辊进行了分析和设计。对重要的部件进行了受力分析、强度的校核,根据其常见失效形式、影响因素及基本设计要求,给出了重要部件的受力分析、强度和刚度的设计方法。

二、设计(论文)内容、技术要求(研究方法)

主要研究内容:

(1).查阅国内外有往复式给煤机的有关资料,翻译英文资料;

(2).了解和掌握往复式给煤机工作工程;

(3).进行各种有关资料的比较,并初步确定设计方案和思路;

(4).结构布局设计以及几何参数设计;

技术要求:

给煤量:;

往复行程:

三、设计(论文)完成后应提交的成果

(1)计算说明部分

设计说明书一份

(2)图纸部分

完成A0图纸2张,A2图纸2张,A3图纸2张。

四、设计(论文)进度安排

3月1日—3月14日(第1-2周):查阅相关资料,熟悉课题内容;

3月15日—3月28日(第3-4周):写开题报告,制定总体设计方案;

3月29日—4月11日(第5-6周):计算数据,进行具体机构设计;

4月12日—5月9日(第7-11周):绘制设计图纸;

5月10日—6月1日(第12-15周):撰写毕业论文,准备答辩。

五、主要参考资料

[1]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孙玉芹,孟兆新.机械精度设计[M].北京:精度测量,2001.

[3]王连明,陈铁鸣.机械设计[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

[4]龚建军,孪英艳.AutoCad2000基础教程[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

[5]冯辛安.机械制造设备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6]刘晓军,KA系列新型往复式给煤机的研制[J].选煤技术,2008.

[7]PACS-L: the public-access computer system of forum[EB/OL]. Houston, tex: University of Houston Libraries, 1989

摘  要

往复式给煤机在我国煤矿,选煤厂及其它行业应用已几十年。生产实践证明,给煤设备的可靠性,直接影响整个生产系统的正常运行。现有的往复式给煤机具有生产能力小、安装和拆卸不方便、受力不均匀等缺点。

给煤机设计的目的是通过综合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本工程设计的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机械设计和工程实践能力。先通过设计计算给煤机的主要运动部件即给煤槽的运行速度和所受的运行阻力来求得电动机功率。用电动机功率来设计减速器。然后在设计出曲柄连杆机构,给煤槽,拖滚组件等主要运行部件。最后设计给煤机箱体,传动平台等辅助部件。最后完成给煤机的总体装配。在本次往复式给煤机的设计过程中,着重对减速器、传动平台、曲柄连杆机构、托辊进行了分析和设计。对重要的部件进行了受力分析、强度的校核,根据其常见失效形式、影响因素及基本设计要求,给出了重要部件的受力分析、强度和刚度的设计方法。

通过本次综合实践和课程设计,让我体会到了以往在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让我对大学四年所学到的知识有了更深入更理性的认识。

关键词:往复式给煤机; 减速器;曲柄连杆机构;给煤槽;拖辊组件

ABSTRACT

Reciprocating feeder in China's coal mines, coal preparation plant and other industry application has been for several decades.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the reliability ofequipment to the coal, a direct impact on the whole production system the normal operation. Reciprocating the existing feeder with small production capacity , installation and removal of inconvenient, Shouli Bu uniform, and other shortcomings.

Coal feeder designed to be learned by applying their expertise to carry out the engineering design practice, students of innovation and integrated use of the knowledge capacity, improve their mechanical design and engineering practice.The design specification is: first through the design calculations for coal is the main moving parts to the coal shafts running speed and suffered the motor running resistance to achieve power. To the final design of coal chassis, transmission platforms, such as auxiliary components. Coal-to finalize the overall assembly. Reciprocating in this coal to the design process, focusing on reducer, transmission platform, crank linkage, Idler for the analysis and design.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the stress analysis, strength check, in accordance with its common failure mode, Factors and basic design requirements,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stress analysis, strength and stiffness of the design method.

This comprehensive practice and course design, made me understand the past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of defects and shortcomings, let me on the four-year knowledge with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more rational.

Keywords : Reciprocating to the coal; Reducer; Crank linkage; Suppling coal shaft ; Drag roller components.

目    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1

1.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1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1

1.3 设计研究的主要内容2

第2章 往复式给煤机的总体结构设计3

2.1 给煤机总体外型设计3

2.2 曲柄连杆尺寸的确定4

2.3 给煤机的受力分析5

2.3.1 往复式给煤机的运行阻力5

2.3.2 产生运行阻力的因素及力的计算5

2.4 本章小结7

第3章 给煤机电动机和减速器选型8

3.1  电机选型8

3.2  减速器设计8

3.2.1 减速器选型9

3.2.2 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9

3.3 齿轮的设计及校核计算10

3.3.1 第一对齿轮的设计10

3.3.2 第二对齿轮的设计17

3.4 轴的设计及校核计算23

3.4.1 中间轴的设计及校核23

3.4.2 输入轴的设计及校核27

3.4.3 输出轴的设计及校核31

3.5 轴承的选择与校核计算35

3.5.1 输入轴上的轴承选择与校核35

3.5.2 中间轴上的轴承选择与校核36

3.5.3 输出轴的轴承选择与校核36

3.6 键的选择与校核计算37

3.6.1 中间轴上键的选择与校核37

3.6.2 输出轴上键的选择与校核38

3.7 轴系部件的结构设计38

3.8 减速器箱体的设计40

3.9 本章小结41

第4章 给煤机零部件设计42

4.1曲柄连杆的设计42

4.1.1 曲柄轮毂键的设计及校核42

4.1.2 曲柄连杆其余零件的选取43

4.2给煤槽的设计43

4.3拖辊组件的设计及校核45

4.3.1辊轮轴的设计计算45

4.3.2辊轮轴强度的校核48

4.4闸门的设计50

  4.5本章小结51

结  论52

参考文献53

致谢54

第1章 绪  论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往复式给煤机在我国煤矿、选煤厂及其它行业应用已有几十年。给煤设备是煤矿生产系统的主要设备之一,给煤设备的可靠性,特别是关键咽喉部位给煤设备的可靠性,直接影响整个生产系统的正常运行。生产实践证明,该设备对煤的品种、粒度、外在水份等适应能力强,与其他给煤设备相比,具有运行可靠、性能稳定、噪音低、完全可靠、维护工作量小等优点。

通过设计,确定往复式给煤机的总体结构和零部件结构,包括必要的结构尺寸确定、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材料的选取等,以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

随着煤炭工业的发展,煤矿井型不断地扩大,现有K型往复式给煤机生产能力小,不能满足大型矿井的要求。因此,改进和扩大现有K型往复给煤机是完全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王启义.中国机械设计大典(第4卷).[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社,2002.1

[2] 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第5卷)[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1

[3] 王大康、卢颂峰.机械设计课程设计[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社,2001.1

[4] 王洪欣、李木等.机械设计工程学[Ⅰ][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社,2001.1

[5] 王洪欣、李木等.机械设计工程学[Ⅱ].[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社,2001.1

[6] 王启义.中国机械设计大典(第3卷).[S]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社,2002.1

[7] 王启义.中国机械设计大典(第2卷).[S]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社,2002.1

[8] 曾正明.机械工程材料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9] 单丽云等.工程材料.徐州.[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0

[10] 唐大放、冯晓宁.机械设计工程学.徐州[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

[11] 甘永立.几何量公差与检测.上海[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12] 徐灏.机械设计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13] 刘鸿文.简明材料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14]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机械设计大典编委会.中国机械设计大典.[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15] 张耀宸.机械加工工艺设计手册.[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87

[15]陈宏钧.实用机械加工工艺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

[16]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Feeder for the controlled loading of Bulk solids onto conveyou Belt.south Aftica,1983

[17]PACS-L: the public-access computer system of forum[EB/OL]. Houston, tex: University of Houston Libraries, 1989

[18] Kim, C.Y., Ahn, B.S, Cho, S.S., and Kim, S.H., “The Integrated Methodology of Rough Set Theory an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for Business Failure Prediction,” The Journal of MIS Research, Vol. 9, No.4, 1999, (in press).


内容简介:
毕业设计(论文) 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 牟白 系部 机电工程系 专业、班级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 自动化 B06-4 指导教师姓名 马慧良 职称 讲师 从事 专业 机械 是否 外聘 是否 题目名称 往复式 给煤 机设计 一、 课题研究 现状 、 选题 目的 和意义 研究现状: 随着当前我国基本建设规模的快速发展,各类矿山机械对质量、工期、工艺、安全、成本及社会效益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而推动了与之相关的国内外工程机械市场的快速发展。 往复式给煤机在我国煤矿,选煤厂及其它行业应用已几十年。生产实践证明,给煤设备的可靠性 ,直接影 响整个生产系统的正常运行。现有的往复式给煤机的具有生产能力小、安装和拆卸不方便、受力不均匀等缺点,因此 ,改进并扩大现有型往复给煤机的产量是完全必要的。 目的和意义: 往复式 给煤 机是利用机构在某些位置是输送槽有相当大的加速度的特点,是物料在惯性力的作用下克服摩擦力而发生滑动,滑动方向恒自左向右。从而达到输送物料的目的。往复式给煤机由槽形机体和带有曲柄连杆装置的活动地板组成的曲柄滑块机构,地板是工作机构。 传动原理:当电动机开动后,经弹性联轴器、减速器、曲柄连 杆 机构拖动倾斜的底板在 托辊上作直线往复运动, 当底板正 行时 ,将煤仓和槽形机体内的煤带到机体前端 ;底板逆行时 ,槽形机体内的煤被机体后部的斜板挡住 ,底板与煤之间产生相对滑动 ,机体前端的煤自行落下。 将煤均匀地卸到运输机械或其它筛选设备上。 本毕业设计是学生独立完成往复式给煤机系统的机械类 设计 ,目的是通过学生的综合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本工程设计的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机械设计和工程实践能力。 二、 设计(论文) 的基本内容 、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基本 内容 : 往复式 给煤 机是利用机构在某些位置时输送槽有相当大的加速度的特点,使 物料在惯性力的作用下克服摩擦力而发生滑动,滑动方向恒自左往右,从而达到输送物料的目的。 拟解决的问题: 总体方案的布局, 传动装置的设计及校核。 SY-025-BY-3 nts三、 技术路线 (研究方法) 1.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课题。 2.对比分析现有的设计方案,选择最适合本次设计的方案。 3.根据设计要求设计计算各个机构 。 4.根据选择的设计方案,进行总体设计。 5.完成设计图纸和说明书,准备答辩。 四、 进度安排 3 月 1 日 -3 月 14 日(第 1-2 周):查阅相关资料,熟悉课题内容; 3 月 15 日 -3 月 28 日(第 3-4 周):写开题报告,制定总体设计方案; 3 月 29 日 4 月 11 日(第 5-6 周):计算数据,进行具体机构设计; 4 月 12 日 5 月 9 日(第 7-11 周) :绘制设计图纸; 5 月 10 日 6 月 1 日(第 12-15 周):撰写毕业论文,准备答辩。 五、 参考文献 1朱孝录 .中国机械设计大典 M.江西: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2冯辛安 .机械制造设备设计 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4张少实 .材料力学 M.哈尔滨: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5. 5王连明 ,陈铁鸣 .机械设计 M.哈尔滨: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8. 6侯真秀 .机械系统设计 M.哈尔滨: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0. 7陈明 .机械原理 M.哈尔滨: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0. 8王连明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M.哈尔滨: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6. 6刘晓军, KA 系列新型往复式给煤机的研制 J.选煤技术, 2008. 7PACS-L: the public-access computer system of forumEB/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往复式给煤机设计【优秀含6张CAD图纸+机械设备全套课程毕业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463246.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