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余姚市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浙江省余姚市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浙江省余姚市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浙江省余姚市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4页
浙江省余姚市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余姚三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卷(选择题 共60 分)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多选、不选或错选,该题不得分,选对一题得2分):右图是一幅经纬网图,读图回答1-3题。1图中数码代表的四地中,位于西半球低纬度地区的是( )a b c d2图中地位于地的( )a东南方 b西北方 c东北方 d西南方3某人从地出发,先向正南方向,后向正东方向至地,其路程约为( )a6600km b5000km c3330km d4200km 412月22日,一艘轮船航行在某大洋上,当太阳处在船头顶上方时,听到伦敦广播电台格林尼治时间是2点,那么这艘船当时所在位置是:a23.5s、150e b23.5s、150wc23.5n、150e d0、150w读等高线示意图2,已知a b,读图回答第57题。5有关m、n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是( ) m为山坡上的洼地 n为山坡上的洼地 m为山坡上的小丘 n为山坡上的小丘a. b.c. d.6若b海拔高度为200m, a海拔高度为300m,则m、n处的海拔高度为( ) 200m300 300m400 100n200 200n300a. b. c. d.7若图中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同为a或同为b,则m、n处的地形可能( ) 同为洼地 同为小丘 同为缓坡 一处为小丘,一处为洼地 a. b. c. d.读图3完成下题。8对图中地理事物分布的正确叙述是 ( ) a菜地位于稻田正北方 b果园位于菜地正西方向 c菜地位于河流北岸 d果园位于铁路线北侧读右下图,完成9-10题9甲、乙、丙三艘船同时出发驶向180o经线,而且同时到达,速度最快的是a甲b乙c丙d乙和丙10有关甲、乙、丙附近三个阴影区域比例尺大小叙述,正确的是a甲的比例尺最小,丙的比例尺最大b甲、乙、丙的比例尺相同c甲大于乙,乙大于丙d乙的比例尺最小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1113题。11.图中g处最适宜开展的运动项目是( ) a.跳伞运动 b.攀岩运动 c.跳水运动 d.滑雪运动12.沿图中ef作剖面线,则山谷有几个( ) a.1个 b.2个c.3个 d.4个右下图中ab为晨昏线,d地所在经线两侧日期不同,c地为晨昏线与某经线的交点,且c地该日夜长为9小时20分。读图后完成13-14小题13此时北京时间为:a2:00 b0:00 c14:00 d22:0014下列地理现象中发生在此时间的有 中国北极黄河站出现极昼现象 寒潮、台风在我国频繁肆虐 洞庭湖正值枯水期 咸海水位达一年中最高悉尼居民早晨上班时看到日出东北 下图中,沿甲图ef、mn所作的地形剖面分别为乙图和丙图。读图回答15-17题。15该地的地形是( )a山峰 b山脊 c山谷 d鞍部16地与地相比较( )a海拔高、坡度小b海拔高、坡度大c海拔低、坡度大d海拔低、坡度小17在等高线为50 m的地形图中,5条等高线重叠于某断崖处,该断崖处的相对高度可能为()a180 m b220 mc320 m d480 m读两种类型的环境问题示意图,回答下列18-19题:18以水资源为例,图中所示发展中国家 ( ) a技术落后,人均使用水资源的数量少,对环境的影响小b使用单位水资源产生的环境问题小,最终对环境的影响也小c人口过多,消耗的水资源总量大,容易出现水资源危机d对水资源的危害程度远远大于发达国家19以能源为例,图中所示发达国家 ( ) a能源消耗总量大,产生的污染问题不大b由于经济发达,技术水平高,对地球产生的危害小c使用单位能源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大,对环境总的影响小d人口数量少,但人均消耗的能源数量大20下列有关我国淡水供需情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水资源量不足b长江及其以南地区由于河流水污染与湖泊富营养化等原因,存在水质性缺水问题c黄河、淮河、海河流域,是我国水资源最为紧缺的地区d内流河区虽然降水少,但因地广人稀、需水量不多,而不存在水资源短缺问题21亚马孙热带雨林遭到破坏后,不属于其产生的影响是 ( )a水土流失加剧 b全球温室效应增强 c生物多样性减少 d南极臭氧空洞扩大右图是我国某地生态农业系统图。读图,回答22-23题。22图中各字母代表的含义,正确的是( ) a一粮食 b一养禽 c一秸秆 d一发电 a b c d23关于该地农业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有利于实现秸秆还田,增加土壤肥力 加剧农村燃料、饲料、肥料相争的矛盾有利于改善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增加农业生产成本,降低劳动生产率a b c d发展“绿色”食品,避免“白色污染”,增强环保意识,是保护环境、提高人类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据此回答24-25题。24“绿色食品”是指 ( )a绿颜色的营养食品 b.有叶绿素的营养食品 c.经济附加值高的营养食品 d.安全、无公害的营养食品25通常所说的白色污染是指 ( )a.冶炼厂的白色烟尘 b.石灰窑的白色粉尘c.聚乙烯等白色塑料垃圾 d.白色建筑废料下图是某地区土地利用现状示意图,读图回答26-28题。26.如果现状布局合理,则当地盛行风向可能是 a.东南风 b.东北风c.南风 d.西南风27.如果要布局新的居住用地,较合理的地区是a. b. c. d.28.适宜在p点布局的是 a.钢铁厂 b.造纸厂c.印染厂 d.自来水厂api是英文air pollution lndex”的缩写,意思是空气污染指数。我国的空气质量周报采用空气污染指数(apl)的形式报告。监测的项目有:总悬浮颗粒物(tsp)或飘尘(pml0)、二氧化硫(s02)、氮氧化物(nox)。总悬浮颗粒物是飘浮在空气中的尘粒的统称,二氧化硫主要是含硫煤燃烧造成的,而氮氧化物则主要是汽车尾气产生的,这两类污染都会造成对人体呼吸系统和眼部刺激,还会造成酸雨现象。据此回答2930题。29api的大小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但也与一定的大气状况相关联。下列状况,能促使api增大的是 ( ) a晴朗微风天气 b大风阴雨天气c空气强烈对流 d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30近年来,我国北方城市在春季时,总悬浮颗粒物(tsp)明显偏高的原因主要是 ( )a大量燃烧煤炭用于取暖 b沙尘暴时有发生c春耕播种,土地裸露 d春运高峰,交通流量剧增第卷( 共 40 分)二、综合题(3小题,共40分)31下图为我国晋南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7分)(1)图中西部山脉的走向大致是 。(2分)(2)请在下图中画出沿ab线的地形剖面图。(3分)(3)请在图中画出源于地的河流。(2分)(4)指出图中的一处错误,并说明理由。(4分)(5)甲、乙、丙三个乡村聚落,最有可能发展为城市的是 ,(2分)试分析主要原因(4分)32读图甲完成下列各题。(11分,第5小题4分)(1)如果此刻“北京时间”为九点整,那么图中a地经度为 。(1分)(2)若某地的地方时为11点40分,且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66.5,一年内没有太阳直射现象。那么该地的地理坐标可能是 。(2分)(3)在昼夜平分的纬线上属东半球范围的那一段中,且为昼半球的部分所跨经度为( )(2分)a小于90 b大于90 c等于90d180(4)假设一飞机从美国某航空母舰(60w,40n)起飞,每小时1110千米的速度向北匀速飞行,计划沿经线绕地球一周,因故在杭州笕桥军用机场(29.8n)降落,飞机飞行了 _小时。(取整数)(2分)(5)图乙是图甲的极地投影图。请在图乙上画出夜半球及飞机的路径(用箭头表示)。并注明起飞处e和降落处f。(4分)33读我国东部地区图,回答:(12分) (1)写出图中常受台风影响的沿海省份的简称 。(2分)(2)a地区的干旱对小麦的生活很不利,其发生的季节是 ,(1分)原因: 。(2分)b地区8月份易出现 天气,(1分)形成原因是: 。(2分)(3)一般认为,赤潮是在一定条件下,海洋藻类及其它浮游生物在短时间内爆发性繁殖,引起海水颜色变化的一种异常现象。赤潮不仅对海洋水产养殖和捕捞业造成重大危害,也对海洋环境造成破坏。近些年来,我国近海赤潮发生频率加大。请分析赤潮多发生在近海的原因:(2分)(4)当赤潮形成后,流经该地的洋流将对赤潮产生怎样的影响:(2分)2012年12月余姚三中第二次月考高二地理试卷参考答案31(15分)(1)东北西南(2分)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米)(2)(3分) (3)(2分)河流参考图33.(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