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关一小2014新理念培训讲稿.doc_第1页
城关一小2014新理念培训讲稿.doc_第2页
城关一小2014新理念培训讲稿.doc_第3页
城关一小2014新理念培训讲稿.doc_第4页
城关一小2014新理念培训讲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效实施教学评价第十六讲:评价的意义和方式培训时间:2014年3月6日培训地点:会议室主讲教师:吴小季培训学时:2学时培训内容:一、人是怎样形成和发展自我的?是从他人的目光和评价中获得的,我们将自己投身于社会环境中,投身于人群中,与环境作用,与他人交流,在与环境作用和与他人交流中,不但获得对环境和他人的“理解”,也获得环境、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从而理解自己,在理解自己时,获得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方向。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具有更大的影响1、接受评价的对象是成熟度较低、自我发展水平较低的小学生,他们缺乏自我认识能力。所以外界的评价对他们的自我发展影响力更大。2、在教师的关系角色中,教师是权威形象和社会代言人的角色,更加容易被学生及学生家长认同。3、教师的评价往往形成同班同学、乃至更大群体的相似评价,这样就容易形成一个相对一致的评价氛围,成为时刻影响学生成长的环境。三、评价的类型1、关注过程行为的评价和关注结果人格的评价。2、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3、高厉害评价和低厉害评价。4、横向评价和纵向评价。5、即时评价和延时评价。有效实施教学评价第十七讲:有效评价中的真培训时间:2014年3月20日培训地点:会议室主讲教师:吴小季培训学时:2学时培训内容:一、 评价中的真。即真实与真诚。帕尔默说: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缺乏真实和真诚的评价仅仅是一种技术。二、真实性评价具有以下特点:1、真实性评价任务侧重学生产出高质量产品或行为的能力2、真实性评价提倡小组评价、自评和互评;为学生提供明确任务和标准;倡导合作;3、真实性评价突出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采用标准参照而非常模参照的评价标准;4、真实性评价能够照顾到学生的各种差异,包括文化、学习风格、智力倾向、学习基础等各方面的差异;5、强调评价与课程、教学的统一,有助于教师检查自己是否在测量所教的内容;6、真实性评价的关注点是学生能够做什么,而不是知道什么;7、真实性评价是一个多元性的评价方式,它采用多种途径在非结构化的情景中评价学生学习结果;8、评价纳入课堂教学之中,成为学习的一部分。9、真实性评价为“全人”评价,秉承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学生的智力发展贯穿于自己的生命的全过程。有效实施教学评价第十八讲:有效评价中的善培训时间:2014年4月3日培训地点:会议室主讲教师:吴小季培训学时:2学时培训内容:一、在我心中,教学评价中的善意味着宽容和慈爱。“做人要厚道。”这是电视中看电影手机听到的。厚道是什么呢?大概就是不要与他人为难,使他人难堪的意思。当然这里可以从主观的故意和客观的效果两个方面来看。厚道与心胸有关,与修为有关,也可能与年龄和情景有关。例:曾经听一位老师上“画角”听课,看到了这样一个情节:当学生画出“40度”的角后,老师要求学生说出画的方法和程序。前面几位同学都说得明白清楚,估计这位同学也是清楚的。但走上去以后,她只说了“射线端点与量角器中心点重合”,没有说出“射线与量角器0刻度线重合”。是不懂还是口误呢?我判断是口误,因为前面的同学都说清楚了,而且她也画正确了。如果看成口误,厚道一点,该怎么处理呢?我认为,只需要简单提醒就可以了。但老师在这里把它当成了错误一再强调,使得这位同学很难堪。在老师的批评中,我似乎读到了这样的思考:这个问题本来先就该强调,但前面的同学一直没有出现这样的问题,现在我终于找到了你这个“靶子”,我可得好好说一说。这是不是有失厚道呢?如何厚道呢?在这里,老师要把自己摆在了儿童的位置,将心比心地理解和宽容。例:英国夏山学校尼尔校长在夏山学校中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尼尔与一名14岁的男孩谈话时发现男孩的手指已被香烟的尼古丁熏黄了,便递给他一只香烟。男孩说他从不抽烟。尼尔微笑地说,你不要骗我啦。于是,师生一起抽着烟。尼尔知道男孩是因为偷窃而被原学校开除的,就问他:我知道你经常骗人,你骗钱的最好方法是什么?男孩赶紧声称:尼尔先生,我从不骗人。“啊,这可不行,你得试一试才行。我可知道许多方法。”于是,尼尔与他交流了一些骗人方法,让男孩听得目瞪口呆。很显然,尼尔并不是要教唆男孩抽烟、骗人,他只是在用这样一种方式传递一种信息“我们是一伙的”。这一次“一伙的”对男孩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使他“这一生都不会忘记这次谈话”。这个故事启发我们思考突围的办法。办法是什么呢?教师工作不是先定位于“改造”和“影响”,而是先定位于“接纳”和“参与”。被学生理解了,接纳了,敌对关系变成了朋友关系,影响和改变也就有了基础和可能。这样,我们在试图影响学生之前,我们可以想一想;我们是否和他是“一伙的”?是否被学生看成了“一伙的”?有效实施教学评价第十九讲:有效评价中的美培训时间:2014年4月17日培训地点:会议室主讲教师:吴小季培训学时:2学时一、表扬和批评仍是教学评价中的一对法宝,表扬赞美要发自内心,要有真情实感评价必须动情,完成一项作业要是赞美他说:“你的想象力真丰富,真是爱动脑,善于观察,爱思考的孩子。” 古语说:“忠言逆耳利于行。”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往往少不了批评这种方式,并且也是常用的教育方法,而批评学生要充满爱心,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二、作业的评价是对学生学习的肯定,课程改革纲要标举“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这一价值目标,每个学生都是具有自己的智力特点、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的潜在人才,教师就应当选择相宜、多样的评价方法。我们的评价不是对学生的表现作出简单的评判和鉴定,而应对学生的劳动成果给予充分的肯定,要让学生有自信,充分利用好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挖掘出每一位学生的潜力。三、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在重视教师与他人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评价的同时,更应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可以采用问卷形式,也可采用建立学生学习档案的方式。注重对学生作业活动表现的评价,更需要通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其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予以评价,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第二十讲:在观课议课中教学同伴互助培训时间:2014年5月8日培训地点:会议室主讲教师:吴小季培训学时:2学时培训内容:观课议课是校本教研的重要组织形式,是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方式和途径,对实施新课程改革、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水平有不可低估的促进作用。一、 观课议课对专业成长的影响。观课议课可以促成专业引领。广大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十分渴望得到专家的引领,或听专家的学术报告,或观摩名师的示范课,但由于教学任务繁重,没有充裕时间,教学经费紧张,没有外出机会等原因而无法成行,只能看专家的课堂实录,观看的名师录像课,只能学习专家的授课模式,学习名师的教改经验,而无法与专家、名师直接、平等的对话和交流。这样缺乏专家的“零距离”引领,效果是有限的。如果能够依托本土人力资源把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成绩突出的优秀教师组织起来,着力打造一支能够有效进行专业引领的“土专家”队伍,充分发挥他们的“领头雁”作用,就能使大部分教学能力需要提升的教师或新任教师在观课议课活动中,通过“传、帮、带”,使之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高瞻远瞩,以适应角色和环境的要求,使专业引领落到实处。观课议课可以促进同伴互助。很多教师认为在同一个学校呆久了,大家的思维方式都发生了趋同现象,在过去的听评课中,你的意见我的意见都差不多,这时候的同伴互助是“萝卜煮萝卜,还是萝卜味儿”,结果是大家觉得在浪费时间,没有什么意思。而现在的观课议课是在“专业引领”下的“同伴互助”,可以比喻为“萝卜炖肉”。由于“土专家”的参与,使不同的观课议课对象有了不同的视觉、经验和信息,而多样的、丰富的视觉与信息更有利于全面认识和理解教学,从而更好地改进教学。观课议课可以促使自我反思。教师的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通过反思的长期积累,必有“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收获。当让反思成为一种习惯时,教师也许会惊奇的发现,自己既有专家的智慧,也有成为专家的机会。二、 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的区别。听课与观课有所不同。在过去的听课中,听课教师往往习惯于坐在教室的后排,观察教师的言行,如何导入新课,如何设计教学环节,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教学思路是否清晰,语言是否简炼,多媒体使用是否恰当,学生发言是否积极,课堂气氛是否活跃,在这里也有“观”的成分,但是更多地关注了教师的教学行为,看学生的表现也是为了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有些不太认真的教师,干脆在听课记录上记下教师的板书了事。好多时候学生一活动,听课教师就无事可做,学生一开始做练习题,听课教师就可以“撤退“了,老师不讲了,还有必要“坚守”吗?现在的观课,强调用多种感官收集课堂信息,在多种感官中,“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通过眼睛的观察,课堂的情景与故事、师生的精神与状态都将成为感受的对象。观课教师需要观察课堂上发生了什么,观察的对象不仅有教师,而且包括学生。学生的活动和状态就成了观课的核心。把观课的焦点从教师转移到学生,把重心从关注教学活动转移到关注学习状态,从关注教育过程转移到关注课堂情景。评课与议课有所不同。一是目的不同:“评”是对课的好坏下结论、作判断,旨在甄别、鉴定;“议”是帮助教师认识教育观念、教学设计、教的行为、学的行为、学的效果之间的具体联系,采取行动改变其中的相应环节,旨在诊断、发展。二是角色定位不同:“评”有被评的对象,下结论的对象,有“主”、“客”之分,执教教师只能坐在“被告席”上接受“审判”,没有说话和辩解的机会,不管“评”的怎样,只有无条件接受,稍一“辩护”就被扣上不虚心接受批评的“帽子”;“议”是参与者围绕共同的话题进行交流,地位是平等的,改变了执教者“被帮助者”的“被评”地位,有了辩护权,可以为自己的设计意图进行解释。三是取向不同:评课活动主要将“表现、展示”作为评课取向,执教者重在展示教学长处,评课者重在指出执教者的优点和缺点,要么言辞尖锐,要么是老好好;议课活动以“改进、发展”作为献课取向,不但不怕出现问题,而且鼓励教师主动暴露问题以获得帮助,求得发展。议课者要善于发现献课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并沿着“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螺旋式前进。四是话语结构不同:评课是“总的说这是一节成功的课”“这节课的优点不说了,不足有”“我认为应该这样改进”;议课是“对于这个问题,我想要知道你是怎么想的”“假如我来执教,我将这样教”“我这样教,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三、观课议课实施的三个步骤。观课前的沟通。观课前要知道执教者的内容主题、教学目标、活动设计等,让观课教师了解执教者的献课取向,获得共同的话题、议题,观课教师要商定课堂观察重点,以便分别指导,还要确定议课的时间和地点。有条件的可以把执教者的教案提供给观课者。课堂观察。观课者根据观课需要,携带观课工具进入课堂,选择好观察位置、观察角度。观课要集中焦点,不必面面俱到。可以确定以下观课的重点:学生是否参与了教学活动,参与的广度、深度和质量如何,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是否具有发展性和激励性,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如何,合作学习是否有效。也可以关注师生关系,关注启发和提问,关注教学思路和流程,关注时间的分配和把握,关注多媒体运用的时机和频率。观课过程中,根据事先商定的观课重点,大家就能有所选择,把该观察的重点观察的仔细一点,对于主题以外的东西,注意到当然好,没有注意到,也不会影响观课议课活动的质量。同时做好观察记录,记下自己的思考和灵感。课后议课。一是议课要议出联系。在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观念支撑和影响教的行为,教的行为引起和转化为学生学的行为,学习行为直接导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