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8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考点9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专题3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高考考法突破 考法1细胞吸水和失水情况的判断 考法2 实验 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分析与判断 应试基础必备 考点8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考点8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应试基础必备 1 渗透作用 1 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 具有半透膜 膜两侧具有浓度差 2 半透膜 可以是生物性的选择透过性膜 如细胞膜 也可以是物理性的过滤膜 如玻璃纸 2 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 动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条件 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质浓度时 细胞吸水膨胀 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质浓度时 细胞失水皱缩 外界溶液浓度等于细胞质浓度时 水分子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 2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以成熟植物细胞为例 条件 成熟植物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 是一个渗透系统 考点8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应试基础必备 3 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 1 实例 植物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a 不同植物 如番茄 水稻 对同一离子的吸收能力不同 b 同种植物对不同离子的吸收能力不同 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对碘的吸收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 2 结论 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生物膜具有的特点 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 一些离子 小分子也可以通过 而其他的离子 小分子 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考点8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返回考点目录 高考考法突破 考法1细胞吸水和失水情况的判断 1 漏斗内液面上升的原因 s1溶液浓度高于s2溶液 单位时间内由s2溶液进入s1溶液的水分子数多于s1溶液进入s2溶液的水分子数 导致液面上升 2 漏斗内液面停止升高的原因 随着液面差 h不断增大 漏斗管内液体压力不断增大 使水分子流出漏斗的速度加快 同时半透膜两侧溶液的浓度差不断减小 使水分子流入漏斗的速度减慢 最终导致水分子进出漏斗的运动达到平衡 漏斗内液面停止升高 考点8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角度1对渗透现象的解释如图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 高考考法突破 角度2渗透系统的组成及分析1 渗透作用模型和成熟植物细胞与外界溶液形成的渗透系统比较 考点8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高考考法突破 2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1 区别 半透膜是无生命的物理性薄膜 是指某些物质可以透过而另一些物质不能透过的多孔性薄膜 物质能否通过取决于分子的大小 选择透过性膜是具有生命的生物膜 载体的存在决定了其对不同物质是否吸收的选择性 细胞死亡或膜载体蛋白失活后 其选择透过性丧失 2 共性 都允许水分子自由通过 而不允许大分子物质通过 考点8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3 探究物质能否通过半透膜的方法 以碘和淀粉为例 高考考法突破 角度3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判断1 细胞吸水 失水发生的条件 主要涉及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 具有半透膜 膜两侧具有浓度差 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属于半透膜 细胞丧失生命活力后 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也会丧失 不再是半透膜 2 细胞吸水 失水的判断方法 通过比较外界溶液和细胞液的浓度大小来判断 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时 细胞失水 当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时 细胞吸水 当外界溶液浓度与细胞液相等时 细胞失水和吸水量相等 处于动态平衡 3 植物不同层次失水的现象 植物细胞失水出现质壁分离 植物器官 如根 茎 失水使长度变短 植物个体失水出现萎蔫 4 决定细胞失水或吸水速率的因素 细胞液与外界溶液的浓度差的大小 一定范围内 浓度差越大 细胞失水或吸水的速率就越大 考点8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考点8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高考考法突破 考法2 实验 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分析与判断 考点4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多种多样的细胞 1 实验原理 1 2 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 外界溶液中的水分经原生质层进入细胞液 质壁分离复原 2 实验步骤 高考考法突破 3 相关方法 本实验所用的方法为引流法 角度2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实验材料及试剂的选择1 实验材料 要选择有大的液泡且最好液泡带有颜色的细胞作实验材料2 试剂 1 常选用0 3g ml的蔗糖溶液作为试剂 2 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 l的kno3溶液 3 盐酸 酒精 醋酸等溶液能杀死细胞 使原生质层失去选择透过性 不适于作质壁分离的溶液 考点8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角度3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应用1 判断细胞的死活2 测定细胞液浓度范围3 观察植物细胞的细胞膜4 比较不同植物细胞液浓度或溶液的浓度大小5 鉴别不同种类的溶液 如kno3和蔗糖溶液 本考点结束 考点8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考点9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高考考法突破 考法3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判断 考法4影响物质跨膜运输因素的分析 考法5物质运输的综合 应试基础必备 考点9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应试基础必备 1 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考点9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 物质跨膜运输方式 1 离子 小分子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比较 应试基础必备 2 大分子物质的运输方式 胞吞和胞吐 考点9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返回考点目录 高考考法突破 考法3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判断 2 根据运输方向判断 顺浓度梯度的跨膜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 逆浓度梯度的跨膜运输方式一定是主动运输 3 根据达到平衡时的浓度判断 若达到平衡时细胞内外仍存在浓度差 则是主动运输 角度1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分析判断1 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判断方法 1 根据分子的大小 是否需要能量和载体进行判断 考点9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高考考法突破 2 不同条件下运输方式的判断 1 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 胞吞 胞吐和主动运输 2 需要载体参与 不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 协助扩散 3 无机盐离子的运输方式 无机盐离子的运输方式并非都是主动运输 在顺浓度梯度情况下 也可通过被动运输方式进出细胞3 常见物质的运输方式总结 凡是脂溶性小分子和气体分子的运输方式一定是自由扩散 如水 氧气 二氧化碳 甘油 酒精等 无机盐离子以及氨基酸 葡萄糖 除进入红细胞外 等有机物的基本组成单位大都是主动运输 葡萄糖进入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属于协助扩散 角度2物质跨膜运输的实验探究 1 浓度从低到高 主动运输 2 抑制呼吸作用 物质跨膜运输中止 主动运输 3 抑制载体蛋白 物质跨膜运输中止 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 抑制载体蛋白 物质跨膜运输无影响 自由扩散 考点9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考点9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高考考法突破 考法4影响物质跨膜运输因素的分析 1 浓度差对物质跨膜运输的影响 2 载体数量对跨膜运输的影响 考点9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3 氧气含量对跨膜运输的影响 4 温度对跨膜运输的影响 考点9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高考考法突破 考法5物质运输的综合 考点9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角度1动植物生命活动中物质运输的综合 1 细胞的物质运输包括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 也包括细胞内的物质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阳疾控考试题库及答案
- 语文成教考试题库及答案
- 易班安全考试题库及答案
- 化工原理A2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锅炉水处理作业人员(特种作业)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新疆甜菜种植与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合同
- 2025年贵州社区工作者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
- 浙江省高考试题及答案
- 港口督导员考试题及答案
- 水城县农机安全培训课件
- GB/T 39634-2020宾馆节水管理规范
- GB/T 13234-2018用能单位节能量计算方法
- 营业线施工单位“四员一长”施工安全知识培训考试题库
- 紧急采购申请单
- 全球卫生治理课件
- 工程地质学:第7章 岩体结构及其稳定性
- 实验室生物安全程序文件
- 非洲猪瘟防控讲座课件
- 重症肌无力新斯的明实验的临床评估百度课件
- 预备队员考核表
- 37°球面型管路连接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