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小数教研课标解读(基本活动经验).doc_第1页
新世纪小数教研课标解读(基本活动经验).doc_第2页
新世纪小数教研课标解读(基本活动经验).doc_第3页
新世纪小数教研课标解读(基本活动经验).doc_第4页
新世纪小数教研课标解读(基本活动经验).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秀华(407458012)19:29:57感谢网络团队三组的各位老师还有高研班的老师们为本次活动做了大量的工作,感谢来自全国各地的网友们的热情参与,期待我们共同度过一个愉快的学习之夜!高研班虞文辉(348699671)19:31:11活动主题:课标解读(基本活动经验)高研班虞文辉(348699671)19:31:22活动形式:根据主持要求,逐一发送文本参与高研班虞文辉(348699671)19:31:31研讨话题1、课标有哪些地方明确提到“基本活动经验”?2、实验稿课标与2011版课标关于“基本活动经验”的内容叙述有哪些异同点。3、由“基本活动经验”你想到了什么?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的?4、名家关于“基本活动经验”的阐述。学习后您对“基本活动经验”有了什么新的认识。5、对应“基本活动经验”的提出,反思你的教学,举一个教学片断说明落实(或没有体现)“基本活动经验”。你可选择其一,进行思考主持人毕晓光(24119640)19:31:41各位老师:晚上好!我是新世纪版小学数学教材高级研修班的毕晓光,很荣幸今天有机会和大家共同探讨,交流2011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四基”中的“基本活动经验”的话题。高研班虞文辉(348699671)19:31:40研讨的要求。主持人:红色18号字体。聊友12号黑色字体。翟玉兰(956245626)19:33:16主持人毕晓光(24119640)19:32:06通过本次活动,大家共同探讨、交流,把握2011版课标中关于“基本活动经验”的内涵,剖析课例,研究教学案例,促进一线教师进一步解读和把握新课标。主持人毕晓光(24119640)19:32:44今天群里研讨活动的要求是:1. 研讨过程中为了整理文本方便,大家只发和问题有关的信息,无关的信息请下面单独私聊。表扬的话也请私聊。2. 由于前些天已经在群里公布了这次要研讨的5个方面的问题,所以请大家一定严格按照这5个问题出现的顺序,把自己准备好的文本材料粘在群里,大家共同探讨交流,每个问题交流的时间大约是15分钟,所以请想交流的老师抓紧时间!3. 大家发言的时候请用12号黑色字体。zssywws(499172979)19:33:26一两个版本明确提到“基本活动经验”的地方:1200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中没有明确提出“基本活动经验”这个词,在“基本理念”中提到“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2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前言部分的基本理念中提出:(1)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2)第二部分课程目标“总体目标”第一条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3)“关于课程内容的设置”中指出:“综合与实践”内容设置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四组王文森)主持人毕晓光(24119640)19:33:50第一个问题:课标有哪些地方明确提到“基本活动经验”?翟玉兰(956245626)19:34:43主持人毕晓光(24119640)19:33:50第一个问题:课标有哪些地方明确提到“基本活动经验”?qzssywws(499172979)19:34:04一两个版本明确提到“基本活动经验”的地方:1200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中没有明确提出“基本活动经验”这个词,在“基本理念”中提到“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2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前言部分的基本理念中提出:(1)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2)第二部分课程目标“总体目标”第一条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3)“关于课程内容的设置”中指出:“综合与实践”内容设置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四组王文森)高研班虞文辉(348699671)19:34:53摘录新旧课标其中一个关于“基本活动经验”地方“教学建议”,会发现其显著的差别。1、新课标有哪些地方明确提到“基本活动经验”?新课标“教学建议”中有提到:45页数学教学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注意使学生在获得间接经验的同时也能够有机会获得直接经验,即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等,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0页“教学建议”第4,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思想蕴涵在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是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与概括,如抽象、分类、归纳、演绎、模型等。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逐步感悟数学思想。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学生不断经历、体验各种数学活动过程的结果。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积淀,是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逐步积累的。教学中注重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设计有效的数学探究活动,使学生经历数学的发生发展过程,是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例如,在统计教学中,设计有效的统计活动,使学生经历完整的统计过程,包括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展示数据、从数据中提取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说明问题。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统计活动经验,加深理解统计思想与方法。“综合与实践”是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载体。在经历具体的“综合与实践”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验如何发现问题,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完成的问题,如何把实际问题变成数学问题,如何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如何选择合作的伙伴,如何有效地呈现实践的成果,让别人体会自己成果的价值。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会逐步积累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经验。2、实验稿课标相关位置的内容叙述有:对比,实验稿课标“教学建议”(和以上同样位置)提到:51页,第一学段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64页,第二学段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信心。80页,第三学段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主持人毕晓光(24119640)19:34:59其他老师对这个问题还有建议吗?高研班高艳玲(38634259) 19:35:0345页:数学教学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注意使学生在获得间接经验的同时也能够有机会获得直接经验,即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等,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0页“教学建议”第4,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思想蕴涵在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是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与概括,如抽象、分类、归纳、演绎、模型等。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逐步感悟数学思想。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学生不断经历、体验各种数学活动过程的结果。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积淀,是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逐步积累的。教学中注重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设计有效的数学探究活动,使学生经历数学的发生发展过程,是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例如,在统计教学中,设计有效的统计活动,使学生经历完整的统计过程,包括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展示数据、从数据中提取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说明问题。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统计活动经验,加深理解统计思想与方法。“综合与实践”是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载体。在经历具体的“综合与实践”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验如何发现问题,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完成的问题,如何把实际问题变成数学问题,如何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如何选择合作的伙伴,如何有效地呈现实践的成果,让别人体会自己成果的价值。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会逐步积累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经验。高研班王利(1696061478) 19:36:13二、学段目标第一学段(13年级)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注意使学生在获得间接经验的同时也能够有机会获得直接经验,即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等,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 数学教学活动要注重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 为使每个学生都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数学的知识技能,而且要把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目标有机结合,整体实现课程目标。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需要日积月累。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努力挖掘教学内容中可能蕴涵的、与上述四个方面目标有关的教育价值,通过长期的教学过程,逐渐实现课程的整体目标。因此,无论是设计、实施课堂教学方案,还是组织各类教学活动,不仅要重视学生获得知识技能,而且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独立思考或者合作交流感悟数学的基本思想,引导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积累基本经验,帮助学生形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良好的学习习惯。4. 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思想蕴涵在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是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与概括,如抽象、分类、归纳、演绎、模型等。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逐步感悟数学思想。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学生不断经历、体验各种数学活动过程的结果。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积淀,是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逐步积累的。“综合与实践”是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载体。在经历具体的“综合与实践”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验如何发现问题,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完成的问题,如何把实际问题变成数学问题,如何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如何选择合作的伙伴,如何有效地呈现实践的成果,让别人体会自己成果的价值。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会逐步积累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经验。主持人 毕晓光(24119640) 19:36:43请大家仔细看看发言老师的内容,有什么建议和想法?高研班虞文辉(348699671)19:37:29请阅读大家所发布的内容,如果有老师已经发布,请不要重复发送高研班-张孝萍(534359856)19:39:30史宁中教授所说:“基本活动经验是指学生亲自或间接经历了活动过程而获得的经验。高研班高艳玲(38634259)19:39:11实验稿课标第二学段的教学建议中提到: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信心。高研班虞文辉(348699671)19:39:14大块头老师的问题,在后面的问题中回复您顺嘉信衣博(75357635)19:39:16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快乐有理(124320822)19:40:38怎么不在群一里进行?翟玉兰(956245626)19:41:28顺嘉信衣博(75357635)19:39:16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内蒙古王毅(89376762)19:39:24太快了幺弦*余振兴(54814522)19:39:50能不能减少一次出现的字数第一组钱松(86964187)19:39:51数学活动经验是指学习者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感性知识、情绪体验和应用意识感性知识是指具有学生个人意义的过程性知识,也包括学生大脑中那些未经训练的、不那么严格的数学知识;情绪体验是指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的成功体验、对数学严谨性与数学结果确定性的感受以及对数学美的感受与欣赏等;应用意识包括“数学有用”的信念、应用数学知识的信心、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与思考问题的意识以及拓展数学知识应用领域的创新意识,而且应用意识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核心成分,正如朱德全教授指出的:“应用意识的生成便是知识经验形成的标志”11基于对数学基本活动的认识,我们认为可以把演绎活动经验和归纳活动经验称之为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主持人毕晓光(24119640)19:40:12请发言的老师慢一点!让大家都看完!网团三组孙艳艳(932523392)19:40:08首先是“数学”的,所从事的活动要有明确的数学目标,没有数学目标的活动不是“数学活动”。小学数学是研究最基本的数量关系、图形关系、随机关系(主要是统计关系)的。其次是“经验”的,经验是一种感性认识,包含双重意义,一是经验的事物,二是经验的过程。数学经验是数学的感性认识,是在数学活动中积累的。再次是“活动”的,苏联著名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也是思维活动的教学。那么包括抽象思维、数学证明、数学解题在内的整个数学教学活动都是“数学活动”,这样就过于泛化。我理解的“数学活动经验”所指的“活动”其特定含义主要是对数学材料的具体操作和形象操作探究活动。翟玉兰(956245626)19:42:49大块头大石(30006184)19:40:14基本活动经验与我们平常所说的学习经验有什么不同吗?武汉秋燕(151911302)19:40:30太快了高研班.潘红艳(724213315)19:40:43。如何界定新增两个“基本”之一的“基本活动经验”?有专家认为,“意指在数学目标的指引下,通过对具体事物进行实际的操作、考察和思考,从感性向理性飞跃所积淀下来的认识”;也有专家认为,“数学活动经验,专指对具体、形象的事物进行具体操作所获得的经验,以区别于广义的数学思维所获得的经验”;还有人认为,“数学活动经验是指学习者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感性知识、情绪体验和应用意识”。诸多的说法虽有差异,但其目标方向是一致的,那就是,在数学教育教学中要高度重视数学活动以及学生在活动中所积累的活动经验。qzssywws(499172979)19:40:43请按照主持人的提示进行回答,不要错位,影响阅读高研班虞文辉(348699671)19:40:58发布内容如果是课标中的,请注明课标中的页码;如果是引用的,请注明原作者。网团三组袁明(147512113)19:41:11课标在前言部分“二、课程的基本理念部分中“3、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提到“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高研班虞文辉(348699671)19:41:46第一个问题:课标有哪些地方明确提到“基本活动经验”?高研班虞文辉(348699671)19:41:52请切题主持人毕晓光(24119640)19:42:09请大家再慢一点!看清楚发言老师的内容在交流!高研班 万里春(108354962) 19:44:54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武秀华(407458012)19:45:51在具体的学段目标中,一般目标中运用了“经历、体验、探索”等行为动词表述的过程性目标,一般都需要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需要我们关注。qzssywws(499172979)19:46:53个人认为,基本活动经验一是基于活动,用于活动,实践中产生的二是经验是系统的,有用的,可以反复使用的三是基本是重中之重的,典型的,贯穿于学习始终的。(四组王文森)高研班-张孝萍(534359856) 19:48:35活动经验要在不断做的过程中积累。“积累”在这里是关键,不能指望有一两次这样的活动学生就有数学活动经验,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为学生提供这样的机会。高研班王利(1696061478) 19:47:33在小学里把话说白了就是会想问题,会想问题这件事情不是老师教出来的,是学生悟出来的。在长期的独立思考的过程中,他逐渐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渐形成的一种积累的东西。这种东西就是我想说的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活动经验可以有很多种东西,比如:组织活动的经验、参与活动的经验等各种经验。但是我认为最本质、最核心的就是让我们的孩子会想问题,勤于思考能够善于思考,这是很重要的。(史宁中)网团三组陈春艳(214036439) 19:48:14课标中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第一组钱松(86964187) 19:48:40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建立在人们的感觉基础上的,又是在活动过程中具体体现的,与形式化的数学知识相比,它没有明确的逻辑起点,也没有明显的逻辑结构,是动态的、隐性的和个人化的这些经验包括检索、抽取数学信息的经验,选择和运用已有知识的经验、建立数学模型的经验,应用数学符号进行表达的经验,抽象化、形式化的经验,选择不同数学模型的经验,预测结论的经验,对有关结论进行证明的经验,调整、加工、完善数学模型的经验,对所得结果进行解释和说明的经验,巩固、记忆、应用所得知识的经验等等这些经验的最基本的成分是演绎活动经验与归纳活动经验高研班-孙枚(1528681058) 19:49:06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一些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应该也属于基本经验吧。主持人 毕晓光(24119640) 19:49:11时间关系,第一个问题大家先交流到这里!下面请大家发言时一定仅仅围绕第二个问题:实验稿课标与2011版课标关于“基本活动经验”的内容叙述有哪些异同点? 广东郑老师 19:49:26对于“经验”的定义,人亲身经历,从多次实践得到的知识或技能。(第一组 郑彦伟)高研班黄辉琳(458596230) 19:49:54活动经验是需要积累的,但这个过程需要时间,这就有了矛盾,给予了时间活动是可以积累经验,只是教学时间是一定的。高研班高艳玲(38634259) 19:50:14杜威认为,“一盎司经验胜过一吨理论”。积累基本数学活动经验是基于“动态的数学观”,把数学看成是人类的一种活动,是一种充满情感、富有思考的经历体验和探索活动。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可以这样理解:指在数学教学目标的指引下,通过对具体事物进行实际的操作、考察和思考,形成和积累的过程知识。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有三个要素:第一,是数学的。所从事的活动要有明确的数学目标。第二,是经验的。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经验”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实践得来的知识或技能;二是经历所以,经验是一种感性认识,包含双重意义,一是经验的事物,二是经验的过程。第三,是活动的。主要指对数学材料的具体操作和探究活动。江苏 刘玲(290759068) 19:50:21滴水石穿的过程qzssywws(499172979) 19:50:341200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中没有明确提出“基本活动经验”这个词,在“基本理念”中提到“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2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前言部分的基本理念中提出:(1)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2)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总体目标”第一条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3)“关于课程内容的设置”中指出:“综合与实践”内容设置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四组王文森)高研班虞文辉(348699671) 19:50:51教学建议中有明显的不同高研班虞文辉(348699671) 19:51:44新课标“教学建议”中有提到:45页数学教学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注意使学生在获得间接经验的同时也能够有机会获得直接经验,即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等,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0页“教学建议”第4,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高研班虞文辉(348699671) 19:52:04对比,实验稿课标“教学建议”(和以上同样位置)提到:51页,第一学段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64页,第二学段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信心。80页,第三学段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广东郑老师 19:53:041、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中,总目标的第一点明确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2、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第一点“教学建议”里面提到“数学教学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注意使学生在获得间接经验的同时也能够有机会获得直接经验,即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等,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武秀华(407458012) 19:55:39 “数学活动经验”不是一个新词,却因为进入了新修订的数学课程标准而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请问旧的课标中是不是也提到这些内容呢?2011版课标中关于基本活动经验新的描述中有哪些发展。高研班黄辉琳(458596230) 19:56:00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通过讲解就可以获得,所以很多教师就没愿花时间在活动上,这是以前的一大通病。高研班虞文辉(348699671) 19:57:11新课标,实际对“基本活动经验”做了不同于实验稿课标的界定幺弦*余振兴(54814522) 19:57:37在两个版本的课标中在总体目标部分都提到了“数学活动经验”,只不过在实验稿中是将“数学活动经验”包含于数学知识,在修订稿中单列为基本活动经验高研班黄辉琳(458596230) 19:57:44而活动中不仅能获得活动经验,而且这些经验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后续学习意义更大。高研班虞文辉(348699671) 19:58:13我们首先要把这个界定弄清楚,然后找到实验稿课标原有的叙述,找到新课标新的叙述,来发现变化和未变化之处高研班 万里春(108354962) 19:58:19新课标对于基本活动经验强调的比较多的是:帮助学生思考经验积累,问题提出的经验的积累,创新性活动的积累等高研班陈铭铭(516748185)19:59:09我更觉得是在活动中对已有的一种经验的迁移的能力网团三组张宝玉(34494631)19:59:53应该都是建立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高研班虞文辉(348699671)19:59:56实质,是更强调小学数学的核心价值,即“数学思维”的培养主持人毕晓光(24119640)20:00:59关于这个问题,其他老师还有没有什么建议和想法?高研班虞文辉(348699671)20:01:03就是教学中,增加基本的数学活动,在活动中积累经验,学会思考高研班万里春(108354962)20:01:09的确,活动的设计应与数学思考密切相关。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同时要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网团三组袁明(147512113)20:01:09高研班虞文辉(348699671)20:01:12这个“数学活动”,是要界定的高研班郑彦伟20:01:14说明更能体现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网团三组袁明(147512113)20:01:23“综合与实践”是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载体。在经历具体的“综合与实践”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验如何发现问题,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完成的问题,如何把实际问题变成数学问题,如何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如何选择合作的伙伴,如何有效地呈现实践的成果,让别人体会自己成果的价值。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会逐步积累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经验。网团三组袁明(147512113) 20:01:432011版第18页主持人 毕晓光(24119640) 20:01:46慢一点!让大家都看清楚!高研班王利(1696061478) 20:01:13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后,强调在注重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基本思想”,积累“基本活动经验”。“这是数学教育目标现代演变的一个主要标志”山西-任巧珍(763309578) 20:05:34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曾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活动经验,离不开活动,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是在参与数学活动过程的基础上获得的。没有经历数学活动,就谈不上获得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也就是说,有经历,不一定有经验,没有经历,一定没有经验。武秀华(407458012) 20:06:26我拿到两个版本的课标对比后,虽然新课标多处提出“基本活动经验”但是并不是2011版课标独有。只是我们没有把它作为一个单独的研究领域而已。高研班 万里春(108354962) 20:06:36个人观点,新课标更多的是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与数学思维的提升置于同等地位。可见,二者是密不可分的。主持人 毕晓光(24119640) 20:06:53第二个问题只能探讨,交流到这里了!下面开始第三个问题:由“基本活动经验”你想到了什么?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的?请发言的老师慢一点!高研班-孙枚(1528681058) 20:06:56实验稿是提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积累数学经验,新课标则是对积累数学经验作为规定顺德袁晓波(605279887) 20:06:562011版把经历和感悟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个人认为“基本”活动经验的提出,是建立在学生广泛参与的基础上,这种经验可以是成功的,也可以是失败的,是降低了参与的难度,增加了开放的力度,是对实验版的拓展和延伸,具有连续性。幺弦*余振兴(54814522) 20:06:59老师们可以注意在两个版本中用词的区别实验稿“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修订稿“基本”的活动经验。主持人 毕晓光(24119640) 20:07:11慢一点!安徽-高山流水(68649218) 20:07:41今晚是解读新课标吗?武秀华(407458012) 20:07:47我觉得万里春的交流很具有互动性。老师们要注意大家的观点。尽量有点研讨的味道。不仅仅是复制粘贴。主持人 毕晓光(24119640) 20:08:40要看清其他老师的观点,在进行探讨,交流!高研班虞文辉(348699671) 20:09:25在平时的思考中接触到小学数学教学的本质,其精髓在新课标中昭然若揭,这更鼓励我们的探索和研究,而新课标中提出的“基本数学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也正解决了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发展中的一些问题,比如:无数学味道之操作活动的泛滥;重视活动的活跃气氛忽略活动的数学本质,等等。下面结合一些例子,谈谈自己对“基本活动经验”思考。高研班-杨梅(346442486) 20:09:38基本活动经验就是让孩子愿意想问题,会想问题,桐城 姜向阳(347930936) 20:09:38能不能结合教学的实际交流高研班-张孝萍(534359856) 20:10:42我觉得经验不等于经历高研班虞文辉(348699671) 20:09:55举例一,四年级下册“三角形内角和”,教师通常把注意力集中在去找方法得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个结论,根据“基本活动经验”,我们来思考,这样的课,属于“探索与发现”类型,那么如何“探索与发现”呢?数学的活动应该是什么样的呢?“设疑猜测-(初步探索:量,算)”初步结论验证结论(拼)-解释应用”,如果能够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考,这节课就会给学生不同的活动体验,学生也会得到积极的数学的活动经验,那么这种活动经验,就可以迁移到四边形的内角和或者更多的奥秘的探索发现中去。张久权(598364908) 20:10:02完全同意,武老师的“我对新旧课标的对比,个人觉得我们还要坚持一以贯之和与时俱进的观点。”对于修订课标的理解、学习,是在继承上发展。不是抛弃原有的,重起炉灶。山东省刘勇(531638959) 20:10:19我一直在看,也一直在想:我们如何了解学生的想法?高研班钱松(86964187)20:10:20高研班虞文辉(348699671)20:10:30举例二,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通常的教学都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观察、测量、剪拼活动来发现和总结长方体的特征,根据“基本活动经验”我们来思考,这样的课属于概念认知课中的特征抽象类型,那么,这样的课,它的数学活动应该是什么样的呢?“设疑猜测(推测:研究什么:可能有什么特征)”初步结论(测、量、比较等直观动手活动)-验证结论(分析、推理、判断、归纳)-解释应用”,在这样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在直观建构的基础上发展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就会得到积极的积累。高研班郑彦伟20:10:38基本活动经验要体现出它的主体性和实践性,教学中老师如何通过运用操作性的教具和学具,通过实物操作、观察、体验来建立对数学的感觉,形成对学习对象的数学经验。高研班虞文辉(348699671)20:10:56举例三,五年级下册“容积单位”,教学中教师通常结合生活中的例子直接解释“液体的体积一般用升和毫升做单位”,然后告诉“从里面量棱长1立方分米的立方体容积所容纳的液体的体积就是1升”,相较于传统教学,现在教学中出现的亮点就是估测,知道1升和1毫升的概念后,出示不同的盒子和瓶子,感受它们的大小,使学生建立空间认知。如果从“基本活动经验”来思考,这样的课可以如何设计和组织呢?“设疑(巩固体积和容积的意义)猜测(引出计量液体一般用的单位:立方米、升和毫升;产生新的疑问:1升和1毫升究竟是多少?)-定义(体会计量单位的统一的必要,了解其意义,了解其与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的关系)-估测(建立对1升和1毫升的空间认知;知道计量液体还有其他的)”,在“估测”环节,也需要重视“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可以这样来处理,估计出一个范围,即界定出一个上限和一个下限,确定一个范围,这样的活动能真正体现估计的价值和意义,然后,再体会继续用更小的单位来计量(估计),使估计值更接近一个准确值,渗透极限的数学思想,这样的学习对学生是非常有意义的。翟玉兰(956245626)20:12:49高研班万里春(108354962)20:11:46由“基本活动经验”,我想到了日本数学家米山国藏说过:“作为知识的数学,出校门不到两年就可以忘了。唯有深深铭记在头脑中的数学的精神、数学的思路、研究方法和着眼点等,这些随时随地发生作用,使他们终身受益。”高研班虞文辉(348699671)20:11:43以上三个例子,是近期的一个浅思。李海东(976569714)20:11:50刘加霞老师举个一个例子:她的女儿在小学三年级时参加北京市“育英杯”游泳比赛(50米蛙泳),参加这次比赛她应该取得好成绩(平时训练时成绩就很好)。但由于入水后她想看看自己是否犯规,就停顿、然后向后张望了几下。正是由于这“几下张望”,她只获得了第七名,成绩是51秒69。对此,她“耿耿于怀”,比赛一结束就说“妈妈,发奖肯定是发前十名的”。但我只能遗憾地告诉她“体育比赛获奖名次只取前六名”,她很难过。隔了一天,她又说起了游泳比赛,对我说:“妈妈,他们肯定是弄错了,我的成绩应该是52秒09,不应该是51秒69啊?”山东省刘勇(531638959)20:11:57请注意我的问题:我们如何了解学生?李海东(976569714)20:12:19上网查找,原来1秒=1000毫秒,“秒”后面相邻两个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甚至有这么小的时间单位:1秒=1000000000000000飞秒,我感到非常震惊,当然女儿的体验不像我这么强烈。从数学活动经验积累的角度看,我和女儿的上述经历是否为我们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时经历了哪些活动过程或思考过程甚至情感体验过程?我们两人的体验程度一样吗?高研班虞文辉(348699671)20:12:37第三个问题:由“基本活动经验”你想到了什么?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的?东台-卜正华(791265220)20:13:50我认为积累基本活动经验在我们一线教师的平时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四能”(发现问题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碧水荷(754301837)20:13:52从基本经验,我想到的是解决问题时的一种直觉山西-任巧珍(763309578)20:13:54我想到的是:学生经历过的肯定会容易理解。网团三组陈春艳(214036439)20:14:04我们课堂要关注学生活动经验的形成,发展,运用高研班杜继瑛(2233207776)20:14:32数学活动经验分为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从静态上看,数学活动经验是知识,是学生经过数学学习后的对整个数学活动过程产生的认识,包括体验、感悟和经验等,虽然这只是学习个体主观上粗浅的、感性的认识,但毕竟是从数学活动中体验到的,获得的认识是有意义的。从动态上看,数学活动经验是过程,是经历,学习个体必须主动地通过眼、耳、鼻、舌等感官直接接触客观外界,不断地尝试而获得。实践越多,获得的经验越多、越丰富,并且后继习得的经验在学习过程中本着优胜劣汰的原则,或丰富或修正或淘汰先前经验,呈动态性发展。 高研班郑彦伟20:15:20学生的基本活动经验实际上是一个经验建构的过程高研班王利(1696061478)20:14:36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探究的过程、思考的过程、反思的过程中形成。桐城姜向阳(347930936)20:15:43问题的提出活动方案的制定活动实施结论或模型应用活动反思高研班王文森(499172979)20:15:44张丹主编提出“基本活动经验”的核心是“如何思考”的经验。我们不妨重温一下史宁中校长沈阳会上关于这一点的思想。江苏刘玲(290759068)20:15:50在理解三角形,三边关系时,我们需要让学生去摆、围三角形,通常会选择用小棒,围的过程是学生积累基本活动经验的过程。这里的基本活动经验为解决教学难点服务高研班虞文辉(348699671)20:15:50张丹老师:提出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的最重要的原因,是要切实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特别是创新精神。实际上,一个人要具有创新精神,可能需要三个基本要素: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机遇。其中,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形成,不仅仅需要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的积累,更需要思想方法、活动经验的积累。也就是说,要创新,需要具备知识技能、需要掌握思想方法、需要积累有关经验,几方面缺一不可。潜江-万正茜(277956259)20:16:09基本活动经验,感觉在生活中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高研班虞文辉(348699671)20:16:08史宁中教授说:“创新能力依赖于三方面:知识的掌握、思维的训练、经验的积累,三方面同等重要。” 高研班高艳玲(38634259) 20:16:15学生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的内化有别于知识的获取,它需要学生在活动化的课堂教学中生成,具有活动性。我们应该将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多动手、多思考、多交流,通过刺激各种感觉器官,让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获得经验。高研班 王文森(49917297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