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S教育理念的物理师范生素质培养研究.pdf_第1页
基于STS教育理念的物理师范生素质培养研究.pdf_第2页
基于STS教育理念的物理师范生素质培养研究.pdf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服务 并且针对每一个阶段的特点 国外高校的就业指导 制定了特定的目标和采取与之相应的指导 咨询手段 同 时全程个性化的指导过程对学生职业发展理念的树立和职 业决策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而对比国内很多大学大 学 在临近快毕业时 才教一些怎么去就业 考证的应急 东西 应该倡导从大学初始 让大学生有心理准备 在大 学期间让学生在学生和职业人之间进行不断的角色转换 3 积累经验 增加指导应按照课程分类开设 同时根据不同的年 级 阶段进行相应的调整 在前期侧重帮助学生奠定就业 的思想准备 丰富学生就业体验的机会 让学生根据就业 目标选择发展方向并逐步引导其知识技能以及情感发展 中后期侧重帮助学生提高就业能力 过程中重要的还是应 该订立目标 设立引导机制 拓展学生的体验 认知 自 我建构的能力 三 多元化的社会体验 1 探索校企合作 突出实践特色 坚持 走出去 请进来 的原则 不断深化校企合 作 许多大学都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见习 这是学生感受 社会工作生活的机会 参观见习一般由专业系部来组织 这样能有选择地进入到与学生自身专业更贴合的企业中对 专业就业有个认识 加强学校和企业的联系 是开拓就业市 场的重要方式 也是降低学生就业成本的重要途径 伴随 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办学层次的提高 积极探索校企 合作新模式 加强与地方骨干企业的交流和合作 为学生 提供创业就业渠道和实践平台 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是 学院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 一方面 服务基地可以为学生 提供实习见习 勤工俭学 创业体验等机会 逐步提高学 生的就业创业意识和水平 另一方面 学校可发挥人才优 势 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开发和人才培训等服务 从而达 到学校和企业互惠双赢 共同发展的目的 2 搭建多元个性的创业平台 目前 我国大学生创业的比例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偏 低 很多打算创业的学子首要的顾虑是怕失败 最大的期 盼是希望国家通过政策引导 希望学校提供相关的平台助 推创新发展 以学校主动牵头 调动各方社会资源助推学 生就业创业 为学生就业创业提供相关各方共同参与的信 息共享和互动平台 形成合力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良性 机制 通过围绕学生创业所需 汇集学校 政府 企业等 相关机构资源 以 大赛 培养 的模式 通过引导式的集 训和闯关比赛 引领学生学习创业 体验创业 培养创业 精英人才 提升学生的创业综合能力和创业实战经验 四 发挥辅导员的引导 湖北大学的湛利华在其文献中提出辅导员是大学生成 长成才的指导者与领路人 毕业班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工 作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职业规划 求职择业 中 大学生往往遭遇心理瓶颈 辅导员充分发挥教育引导 作用 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自我认知 准确定位 从而解 决问题 作为辅导员要掌握就业专业知识 分析学生就业 特点 了解当前就业形式和国家政策 做好就业知识的宣 4 79 80 传和个性化的指导 结 语 一边是高等院校毕业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 另一 边是企业困惑于缺少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 这种持续多年 的结构性矛盾 正在被新建本科院校转型的尝试所打破 相对于老牌本科院校而言 新建本科科院校刚刚获得培养 本科生机会 缺乏历史积淀与教学经验 专业设置趋同化 现象明显 在大中专院校扩招以及就业困难的大环境下 新建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受到冲击在所难免 但是获得 资格提升的院校本身有一定的优势专业 而且在专业建设 时没有老牌院校的已经成型的路线和思维模式 因此新建 院校应该重新调整教育定位 按照建设国内知名应用技术 大学的发展目标 推进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 突出应用型 人才培养 在优势专业上继续开拓并且要面对创新的风 险 把竞争疲软的专业带出红海 2015年第3期6月25日出版 第 2 卷 第 3 期 2015 年 6 月 广 西 民 族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OURNAL OF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基于STS教育理念的物理师范生素质培养研究 百色学院物理与电信工程系 广西 百色 533000 摘 要 STS教育注重科学与社会 人文 技术的联系 符合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所提出的提升科学素养的目标 师范生 作为未来教育事业的接班人 在职前教育中渗透STS教育理念 对他们未来的工作方向有重大影响 文章针对物理师范生的 现状 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 探讨了STS教育在师范生教学过程中的渗透策略 包括创设参与式学习环境 渗入式培养师范 生人文素质 促进师范生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几个方面 为物理专业师范生素质培养模式的完善奠定基础 关键词 STS教育 物理师范生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8891 2015 03 0115 03 Quality Cultivation of Normal Students for Physics Based on STS Education SUN Mei juan Department of Physics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Baise University Guangxi Baise 533000 No 3 oI 32 Jun 2015 教育教学研究 Abstract STS education focuses on the links between science and society humanities and technology in line with the goal of China to enhance the scientific literacy of the proposed reform of basic education The pre service education penetrated with STS education philosophy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the work for normal students future successors to the cause of education Due to normal students status quo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hysics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penetration strategies of STS Education for normal students teaching process including the creation of participatory learning environment the cultivation of their humane quality and the promotion of their research capabilities Key words STS education normal students for Physics teaching strategy 师范生作为未来教师的储备 其专业知识 教师技 能 人文素养都是不可缺少的素质 然而 目前传统的 师范教育模式 过多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 而忽略科 学 人文 实践等知识的培育以及知识之间存在的联 系 为适应中国对于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不断需求 关于 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基础教育改革正在推进 由 此对于教育的直接实施者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入职前的 师范教育阶段是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准备阶段 为职业 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所以探索职前师范教育机制和教育 改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针对物理专业师范生的现 状 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 探讨STS教育在师范生教学过 程中的渗透策略 为物理专业师范生素质培养模式的完 善奠定基础 一 STS教育理念及中国研究进展 STS 即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简称 STS 教育 理念强调科学 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提倡科学技术在社 会生活 生产中的应用 是近年来科学教育改革中新兴 的科学教育构想 STS教育认为人们不仅应当具有科学知 识 科学方法 科学精神和态度 还应该认识科学与社 会 人文 技术之间的关系 并运用科学的知识和价值 1 观分析解决一些社会问题 中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明确地将科学 技术 和社会教育作为重要理念之一 并广泛体现在学科课程 2 标准 教科书中 这标志着中国STS教育的研究和实践 已引起人们的关注 并将成为科学教育改革的主流 随 着中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现代科技革命所带来的社 会问题也日益突出 所以现代科学教育要体现以人为 本 要促进科学与社会 科学与人文的整合 坚持走可 持续发展战略 将STS教育融入科学教育中 以学生的全 面发展为根本 这是时代的需要 针对高等教育中师范 教育模式中开展STS教育 更有利于解决传统师范教育中 的缺点和不足 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 掌握技术 形成 技能的同时 形成正确认识 对待 应用科学知识的观 3 4 7 念 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 孙美娟 收稿日期 2015 03 15 基金项目 2013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 后发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研究 编号 2013JGB233 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孙美娟 1988 女 湖北荆州人 百色学院物理与电信工程系教师 研究方向 高校STS教育教学 114 115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参考文献 1 毛芳才 基于大学生就业力培养的就业指导课教学策略研究 J 就业与创业 2012 7 2 史历 程森成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J 湖南社会科学 2009 5 3 湛利华 辅导员专业化视角下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研究 J 就 业指导 2013 12 4 许建国 中外高校就业指导全程化比较研究 J 太原城市职业 技术学院学报 2011 8 责任编辑 谢雪莲 二 在物理师范生教学中开展STS教育的依据 目前 中国基础课程改革正在不断推进 如何全面 提升中国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其中所关注的一个重要议 题 科学素养涵盖了一个人所具有的科学知识 所掌握 的科学方法 所具备的科学技能 并能运用科学的知识 和观念分析一些社会问题并作出正确决策 由此 在教 育中渗透STS理念符合现代社会对人的科学素养的更高要 求 教师是教育的直接实施者 而师范生作为未来的人 民教师 他们的科学素质如何 能否适应高层次 高质 量教育的需求 对于基础教育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 义 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阶段性和终身性的特点 入职 前的师范教育阶段被认为是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准备阶 4 段也是重要阶段 为职业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以物理师 范生为研究对象 因其具有的学科知识 专业性 和 师范性 质量的好坏将影响到中学物理教育的成 败 年轻的师范生处于学习接受知识的黄金阶段 本身 较容易接受新的理念和新的技术 因此如果能从师范教 育阶段就开始渗透STS教育理念 依据STS教育理念探索 切实可行的提高师范生科学素质的策略 将影响到将来 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及他们今后的工作的目标与方向 同时形成社会所需要的素质结构 促进中国基础教育新 课程的改革 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价值 三 STS教育在教学过程中的渗透策略 STS 教育体现出开放性 人文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主 要是指科学技术教育 还包括明确社会责任感 树立正确 5 300 302 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 具有创新精神等等 如何才能在物理师范生培养中寻求具有指导性和实践性的 渗透策略呢 此文依据STS教育理念界定的基本内容 对 当前高校物理专业师范生科学素质的现状进行审视和总 结 针对性的探讨物理专业师范生科学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 创设参与式学习环境 学生主体参与是在教学环境条件下师生互动的过 程 有助于增强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认识 STS教育 提倡将学生置于由教师所创设的学习环境中 学生直面 应答性学习环境 发现意义解决课题 建构知识 教师所创设的学习环境可从 学校 到 社会 积极 调动调动学校 社会中可用科学教育资源 设计符合 STS教育理念的方案 教师的作用不再只是教授 而且要 组织环境 较之以往 STS教学模型更具开放性 自主 性 学生获得了更多的自由 更能释放自我个性 展现 6 114 115 自我 在大学物理教育中渗入STS教育的教学过程应 由如下几个环节组成 创设问题情境 诱导探究过程 指 导分析论证 指导归纳总结 帮助理解掌握 鼓励运 用 这几个环节都是围绕物理 技术和社会生活相关知 识进行展开 充分体现STS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 例如 热学 是物理师范生的必修课 热力学第一 定律 第二定律则是该课程的重难点内容 主要说明能 量转化和守恒以及能量转化的方向和限度 掌握该内容 后 同学将明白如何提高热机效率 减少能源损耗 热 力学第一定律 第二定律涉与人们日常生活 生产息息 相关 当学习有关能量的问题 可与环境保护相联系 让学生针对目前资源浪费 空气污染 臭氧层破洞等环 境问题做社会调研并提出改进方案等 学习环境由课堂 延伸到社会 联系生活实际 增长了科学知识与技能 同时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有别于传统模式的教学 STS教 育促使师范生更多地去关注社会生活中的事实现象 寻 找新的视角和切入点 形成新的认识 启迪科学思维 并影响到将来师范生的教学方式及他们今后的工作方 向 二 渗入式培养师范生人文素质 一般而言 人文 泛指以人为讨论对象的各种社 会文化现象 所谓 人文素质 则包括人的人格 气 7 质 修养 近几年中国各类教育开始广泛关注人文教 育 提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应相互相融共同发展 但 实际上忽视人文教育的状况并未得到改善 融合始终停 7 留于想法和思路而未能变成可行的操作 物理学科是科 学教育的代表性学科 如果能在物理师范生的教育中改 善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关系 将对物理新课程改革具有促 进意义 对大学生本身自由发展和完善将产生深远影 响 STS 教育强调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应敢于质 2015年第3期6月25日出版 疑 树立起科学的批判精神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善于 2 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以及反思的意识和习惯 目前可 在保持教材不变的阶段 渗入STS教育的内容 以达到对 学生开展人文教育的最佳境界 研究性学习为提高学生人 文素养创造了良好环境 笔者针对本校物理师范生组织 天体物理研究 兴趣小组 学生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自己 提出研究课题 从而锻炼和发展了他们发现 提出问题的 能力 促进了与他人合作 交往的能力 在探究的过程中 学生会遇到困难 经历挫折后亦会尝到成功的喜悦 成果 汇报要求学生能够从多角度论证 清晰准确陈述自己的观 点 还是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珍惜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 等 这些都是人文素质中的优良品质 三 促进师范生教育科研能力养成 STS教育注重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强调培养学生的科 研创新能力 然而 很多物理师范生反映 大学期间基 础理论课程居多 缺少教育科研方面的训练 为符合中 学物理教师应具有的科研能力的要求 师范教育应依据 发展方向促进师范生科研能力的养成 否则他们进入教 8 师岗位后将难以有效进行教育科研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从物理学内容 中体现出来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研究方法对培养学生的科 研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师范生培养应从教育理念的转 变 课程的设置等过程中改变传统重视知识本位的做 法 发挥教育实践环节的重要作用 教育实践与物理教 育科研能力的培养之间可达到 教学相长 的效果 针 对物理专业的师范生 要结合专业知识特点提供丰富的 科研案例 布置一定的科研任务 尝试不同形式的教学 方式促进学生教育科研能力的形成 笔者组织的 天体 物理研究小组 让本科生参与科研 锻炼他们文献查阅 能力 外文翻译水平以及科技论文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 严谨的科研态度 为他们将来进入教师岗位后开展教育 科研工作作铺垫 结 语 STS教育注重科学与社会 人文 技术的联系 符合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所提出的提升科学素养的目标 师范 生作为未来教育事业的接班人 在职前教育中渗透STS教 育理念 对他们未来的工作方向有重大影响 针对物理 师范生的现状 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 探讨了STS教育在 师范生教学过程中的渗透策略 包括创设参与式学习环 境 渗入式培养师范生人文素质 促进师范生教育科研 能力的培养几个方面 进一步将在实践中进行严格的量 化分析 在上述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验证并改进培养物理 专业师范生素质的策略 2015年第3期6月25日出版孙美娟 基于STS教育理念的物理师范生素质培养研究 116 117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参考文献 1 黄晓 STS教育视野中的物理课程构建 D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 学位论文 2002 2 方丽梅 关于 STS教育 渗透到大学物理教育中的思考 D 四川师范大学 2004 3 贾竹君 在大学物理教学中渗透STS教育的实践研究 J 湖南科 技学院学报 2009 12 4 李建玲 新课程背景下高校物理专业师范生素质培养研究 D 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 5 贾竹君 STS教育及其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J 湖南科 技学院学报 2006 5 6 郑永春 尹志会 张郡亮 谈STS教育和大学物理教学 J 教育 与职业 2010 8 7 李正福 高师物理师范生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发展的个案研究 D 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 8 胡丽 中国高师物理师范专业教育类课程设置的调查研究 D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 责任编辑 谢雪莲 二 在物理师范生教学中开展STS教育的依据 目前 中国基础课程改革正在不断推进 如何全面 提升中国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其中所关注的一个重要议 题 科学素养涵盖了一个人所具有的科学知识 所掌握 的科学方法 所具备的科学技能 并能运用科学的知识 和观念分析一些社会问题并作出正确决策 由此 在教 育中渗透STS理念符合现代社会对人的科学素养的更高要 求 教师是教育的直接实施者 而师范生作为未来的人 民教师 他们的科学素质如何 能否适应高层次 高质 量教育的需求 对于基础教育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 义 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阶段性和终身性的特点 入职 前的师范教育阶段被认为是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准备阶 4 段也是重要阶段 为职业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以物理师 范生为研究对象 因其具有的学科知识 专业性 和 师范性 质量的好坏将影响到中学物理教育的成 败 年轻的师范生处于学习接受知识的黄金阶段 本身 较容易接受新的理念和新的技术 因此如果能从师范教 育阶段就开始渗透STS教育理念 依据STS教育理念探索 切实可行的提高师范生科学素质的策略 将影响到将来 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及他们今后的工作的目标与方向 同时形成社会所需要的素质结构 促进中国基础教育新 课程的改革 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价值 三 STS教育在教学过程中的渗透策略 STS 教育体现出开放性 人文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主 要是指科学技术教育 还包括明确社会责任感 树立正确 5 300 302 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 具有创新精神等等 如何才能在物理师范生培养中寻求具有指导性和实践性的 渗透策略呢 此文依据STS教育理念界定的基本内容 对 当前高校物理专业师范生科学素质的现状进行审视和总 结 针对性的探讨物理专业师范生科学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 创设参与式学习环境 学生主体参与是在教学环境条件下师生互动的过 程 有助于增强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认识 STS教育 提倡将学生置于由教师所创设的学习环境中 学生直面 应答性学习环境 发现意义解决课题 建构知识 教师所创设的学习环境可从 学校 到 社会 积极 调动调动学校 社会中可用科学教育资源 设计符合 STS教育理念的方案 教师的作用不再只是教授 而且要 组织环境 较之以往 STS教学模型更具开放性 自主 性 学生获得了更多的自由 更能释放自我个性 展现 6 114 115 自我 在大学物理教育中渗入STS教育的教学过程应 由如下几个环节组成 创设问题情境 诱导探究过程 指 导分析论证 指导归纳总结 帮助理解掌握 鼓励运 用 这几个环节都是围绕物理 技术和社会生活相关知 识进行展开 充分体现STS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 例如 热学 是物理师范生的必修课 热力学第一 定律 第二定律则是该课程的重难点内容 主要说明能 量转化和守恒以及能量转化的方向和限度 掌握该内容 后 同学将明白如何提高热机效率 减少能源损耗 热 力学第一定律 第二定律涉与人们日常生活 生产息息 相关 当学习有关能量的问题 可与环境保护相联系 让学生针对目前资源浪费 空气污染 臭氧层破洞等环 境问题做社会调研并提出改进方案等 学习环境由课堂 延伸到社会 联系生活实际 增长了科学知识与技能 同时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有别于传统模式的教学 STS教 育促使师范生更多地去关注社会生活中的事实现象 寻 找新的视角和切入点 形成新的认识 启迪科学思维 并影响到将来师范生的教学方式及他们今后的工作方 向 二 渗入式培养师范生人文素质 一般而言 人文 泛指以人为讨论对象的各种社 会文化现象 所谓 人文素质 则包括人的人格 气 7 质 修养 近几年中国各类教育开始广泛关注人文教 育 提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应相互相融共同发展 但 实际上忽视人文教育的状况并未得到改善 融合始终停 7 留于想法和思路而未能变成可行的操作 物理学科是科 学教育的代表性学科 如果能在物理师范生的教育中改 善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关系 将对物理新课程改革具有促 进意义 对大学生本身自由发展和完善将产生深远影 响 STS 教育强调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应敢于质 2015年第3期6月25日出版 疑 树立起科学的批判精神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善于 2 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以及反思的意识和习惯 目前可 在保持教材不变的阶段 渗入STS教育的内容 以达到对 学生开展人文教育的最佳境界 研究性学习为提高学生人 文素养创造了良好环境 笔者针对本校物理师范生组织 天体物理研究 兴趣小组 学生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自己 提出研究课题 从而锻炼和发展了他们发现 提出问题的 能力 促进了与他人合作 交往的能力 在探究的过程中 学生会遇到困难 经历挫折后亦会尝到成功的喜悦 成果 汇报要求学生能够从多角度论证 清晰准确陈述自己的观 点 还是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珍惜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 等 这些都是人文素质中的优良品质 三 促进师范生教育科研能力养成 STS教育注重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强调培养学生的科 研创新能力 然而 很多物理师范生反映 大学期间基 础理论课程居多 缺少教育科研方面的训练 为符合中 学物理教师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