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葫芦丝、巴乌吹奏学习指南 葫芦丝、巴乌是云南少数民族独有的吹奏乐器之一;主要流传于傣族、彝族、阿昌族、德昂族、瓦族及白族等少数民族中,是表年男女表达爱慕思恋之情的乐器,它主要的特点是音色“轻、飘、柔”,曲调柔弱纤细、和谐,可用于独奏和合奏;同时又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能使人得到美的享受,它深受东南亚及海外港澳同胞的赞赏和高度评价,近年来,更有西欧人称葫芦丝为东方的萨克斯,葫芦丝已成为中国民乐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正闪闪发光。 葫芦丝的音域为一个八度一个音,音阶排列(筒音作“”)3567123(4)56。目前常用的葫芦丝有D调、调、调、调和调几种。 吹奏方法:(1)右手无名指、中指、食指用第一指肚分别开闭第一、二、三音孔,拇指托于主管下方。左手无名指、中指、食指用第一节指肚分别开闭,第四、五、六音孔,拇指开闭位于主管前下方的第七音孔。(2)深吸气、吸入的气尽可能多一些,吸气后,气息下沉,使气流在有控制的情况下有节制的均匀向外呼出,气息要平稳,不可忽强忽弱。(3)吹奏中,高音时用缓吹法(气流减少),低音用急吹法(气流加急)。发音指法备注气流加急气流较急气流较急气流适中气流适中气流适中气流适中气流较缓气流较缓本调开第三孔作“do”、“l”(筒音作5),表中表示开孔,表示闭孔。详细见这里: /laigao/hulusi.htm /hjohn/study_z_0.htm 葫芦丝的演奏姿势 1、葫芦丝的演奏姿势分站姿和坐姿两种: 站姿。要求是:身体自然站立,双脚略分开,呈外八字站稳,两腿直立,身体的重心点放在两腿之间(必要时可左右移动)。上身挺直,但不能僵硬。头部直仰,胸部自然挺起。目视正前方。双肩松驰平衡。两肘自然下垂,两臂不可夹住身体,要与腰间保持一定距离(约十公分左右)位于身体正前方中心线。乐器与身体形成45度到50度角。 坐姿。其上身的要求和站姿相同,一般坐在椅子的前三分之一处,双脚分立踏地,一脚稍前,一脚稍后,但不可架腿或两脚交叉。坐位高低要适当,以免影响呼吸肌肉的充分运动。 2、关于手型: 双手持葫芦丝,左手上右手下,手腕平直,手指自然弯曲,呈半握状。右手无名指、中指、食指用第一节指肚分别开闭第一、二、三音孔,(最下面为一孔)拇指托于主管下方(约第三、四音孔之间)。左手无名指、中指、食指用第一节指肚分别开闭第四、五、六音孔,拇指开闭位于主管前下方的第七音孔。左右手的小指分别负责开闭两侧副管的音孔。正确的手型,应是放松手臂和手腕,手指自然适度地向里弯曲,如果手指过于勾曲或过于平直都会造成手指肌肉和手心紧张,影响其动作的灵活性和持久性。开放音孔时,手指抬得不宜过高,也不要太低,一般两个手指的高度即可。过高影响演奏速度,太低则影响音准和音量。关闭音孔时,用指肚将其按住,严密不漏气即可,若按的太紧会造成手过度紧张。 3、关于口型: 上下嘴唇自然合拢,含住 “吹嘴”于口唇中央处,双唇肌和两边嘴角适当收缩。注意吹奏时两腮不可鼓起,否则将会阻碍肌肉的控制。 三、葫芦丝的调及指法: 葫芦丝的定调是以第三孔所发音乐的音高为准,受其乐器构造本身的限制,常用有以下几种调: 1.开第三孔为“do”即筒音作“ 5” C 大调指法表 (筒音做 5 ) 低音 5 低音 6 低音 7 1 2 3 4 5 6 第七孔 第六孔 第五孔 第四孔 第三孔 第二孔 第一孔 说明: 表示“闭” 表示“开” 表示“开半孔” 2 . 开第三孔为“fa”即筒音作“1” F大调指法表 (筒音做1) 1 2 3 4 5 6 7 高音1 高音2 第七孔 第六孔 第五孔 第四孔 第三孔 第二孔 第一孔 说明: 表示“闭” 表示“开” 表示“开半孔” 3 .开第三孔为“so”即筒音作“2” G大调指法表 (筒音做2) 2 3 4 5 6 7 高音1 高音2 高音3 第七孔 第六孔 第五孔 第四孔 第三孔 第二孔 第一孔 说明: 表示“闭” 表示“开” 表示“开半孔” 4 .开第三孔为“la”即筒音作“3” A 大调指法表 (筒音做 3 ) 3 4 5 6 7 高音1 高音 2 高音 3 升高音 4 第七孔 第六孔 第五孔 第四孔 第三孔 第二孔 第一孔 说明: 表示“闭” 表示“开” 表示“开半孔” 四、葫芦丝演奏中的呼吸方法 一般可归纳为三种:胸式呼吸、腹式呼吸、胸腹式呼吸(混合式呼吸法)。目前被公认为最科学的方法是混合式呼吸法。其优越性表现在整个呼吸肌肉群的协调动作,形成运动整体,因而气息的吸入量多,气息较深,呼气时也容易控制。 现将混合式呼吸法介绍于下:所谓呼吸即包括 “吸气”与“呼气”这两个方面。吸气时,身体各部位放松,口鼻同时吸气,注意不可提肩和带出任何声响。混合式呼吸是把气吸到小腹、胸腹之间以及胸腔。提肩会阻碍气息的下沉,将气息存储到了胸腔中,那就成了胸式呼吸了。要避免。 吸入的气尽可能多一些,扩张肺叶,胸腔中、下部和腹腔自然向外扩张使横隔膜下降。气后,气息下沉。这时腹部和腰部都充满气息的感觉,而胸部则觉得比较轻松。正确的气体贮藏部位应是胸腔下部和腹腔。因此,吸气时,腹部不仅不能往里收缩,而且要微微向外隆起,腰部也随之向周围扩张。 吸气方法的练习,非常重要,管乐用的最多的就是气,若用气不对,不但不能演奏好,还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这里提供几种方法:第一,先将胸腹内的气息全部吹出,然后在全身非常轻松的状态下吸气。如果这时胸、腹腔内有一种冷气进入的感觉,就说明吸气方法和气体贮藏部位基本正确。其次,还可以自己体会你在闻花香以及剧烈运动(如长跑、登山等)后的深吸气的吸气动作。吹奏时的吸气,要求在较短时间内吸入大量空气,因此,一般是口与鼻同时吸气,放松喉头。 呼气时,要求腹肌、腰肌和横隔膜始终要有控制(即保持一定的紧张度),使气息在有控制的情况下有节制地、均匀地向外呼出。随着气息地呼出,腹肌、腰肌等有关肌肉群随之逐渐收缩,横隔膜也随之复位。这里特别需要强调一点:刚呼气时,切不可立即收腹(应略向外“顶”)。因为立即收腹将造成腹部往里挤压,迫使本来下降的横隔膜提前复位,从而把气息挤到胸部,增加胸部的负担。这样,不仅不利于控制呼气的速度,而且时间长了会影响演奏者的身体健康。当气息吹出约二分之一时,腹部分自然而然地往里收,这样的呼气过程是比较正确的。还有不要等到气息全部用完了才去吸。 总之,吹奏中的呼气始终要在一定压力的推动下均匀地输送出来。气息要平稳,不可忽强忽弱。要达到这种要求,必须反复练习。可以通过吹长音来进行练习,也可以对着自己的手背呼气练习。通过练习,学习者将感觉到气息的速度、压力、稳定程度等,从而增强有意识控制气息的能力。 说明两点:长短、强弱等具体情况,灵活把握吸气量。 吹奏中有“急吹”和“缓吹”。急吹者气压大,气速较快。缓吹便是气缓慢地呼出。一般情况下,吹奏低音时用急吹法,吹奏中、高音时用缓吹法。掌握和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对于吹奏葫芦丝以及其他管乐器至关重要,必须引起学习者的高度重视。 五、葫芦丝的演奏技法 葫芦丝在演奏的某种程度上相对于竹笛、唢呐等民族吹管乐器要简单一些,没有那么多复杂的技法,这也是由于它构造本身的局限所致,但是它甜美的音色却好似极富表现力。葫芦丝在演奏中常用的技法有以下几种: 1.吐音。吐音是葫芦丝演奏中较重要的技法。吐音又分为单吐、双吐、三吐三种。 单吐。利用舌尖部顶住上腭前半部(即“吐”字发音前状态)截断气流,然后迅速地将舌放开,气息随之吹出。通过一顶一放的连续动作,使气流断续地进入吹口,便可以获得断续分奏的单吐效果,完成单吐的过程。单吐一般在音符上方用“T”标示。根据音乐表现的需要,单吐又可以分为断吐和连吐两种。 双吐。双吐是用来完成连续快速分奏的技巧。首先用舌尖部顶住前上腭,然后将其放开,发出“吐”字。简言之,在“吐”字发出后,立即加发一个“苦”字,将“吐苦”二字连接起来便是双吐。双吐的符号是“TK”。 三吐。三吐实际上是单吐和双吐在某种节奏型上的综合运用,符号为“TTK”或者“TKT”,即“吐吐苦”或者“吐苦吐”。 2.连音。连音是常用技巧之一。适用于抒情如歌的乐句或乐段。用符号“”(连音线)表示,连音线内的音除了吐第一个音,其余的音均不用吐,吹奏连音时要强调连贯、流畅。 3.滑音。滑音及技法在葫芦丝演奏中被广泛使用,其效果具有圆滑、华丽的特点,应用滑音技法可以模拟人声和弦乐器上的抹音效果。滑音又有上滑音、下滑音、复滑音三种。 4. 震音。利用震音技巧可以获得如同歌唱般的“声浪”效果,极大的丰富音乐的表现力,是人们揭示内心活动、抒发内心情感的重要手法之一。震音又有气震音和指震音两种。 5. 颤音。颤音是由两个不同音高的音快速交替出现而构成。具体要求是原音发出后紧接着快速而均匀的开闭其上方二度或三度音的音孔,符号为“tr”或 “tr ” 6.叠音、打音。两种演奏的技法和效果上差不多,关于它们的定义也是众说不一。就是在某个音出现前的瞬间加奏一个时值极短的高二度过三度的音,叠音用符号“ 又 ”表示,打音用符号“扌”表示。 除了上述一些常用技法另外还有“倚音”等,在此不作一一叙述。 /laigao/hulusi.htm /hjohn/study_z_0.htm2007年02月28日 星期三 21:36葫芦丝最常用的指法,也最适合初学者的一套指法表4音的指法给出了两种按法,原因是葫芦丝在制作中因为选材或其他原因会造成4音偏差,故在指法上留有校正余地,在吹奏中要凭听力确定用哪种指法。什么样的人适合学吹葫芦丝对普通业余爱好者来说,学葫芦丝并没有什么生理上的特殊要求。只是学吹葫芦丝需要一定的肺活量,同时,气息是一个不够直观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学习时也不好掌握,因此,气息的训练较为复杂,应该说只要年龄达到10岁以上,都可以学吹葫芦丝或其他管乐器。但是,对于想从事专业或有更大发展空间的学习者而言,要求就要全面一些,包括生理上的,如唇、齿、指、肺活量、身体灵敏度,另外素质上也有一定的要求,如音准概念、节奏概念、音乐感受力等。许多要求是天生具备的,并不通过努力就可以获得的,很多人可以吹的很好,但是最终不能达到艺术的顶峰,这和本人的先天所具有的一些条件是分不开的。我个人看来,成人学习葫芦丝要想达到一个比较高的境界是十分的困难的,但是完全可以达到吹的很熟练,各种技巧也可以大概练出个7、8分,另外表现力方面等等都可以通过努力获得。也就是说只要自己主观上努力了,还是一样可以把音乐作品很好的演奏并表现出来!葫芦丝的起源葫芦丝的历史悠久,其渊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主要流行于傣、阿昌、佤、得昂和布朗等少数民族聚居的的云南 得宏、临沧地区,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葫芦丝又名葫芦箫,阿昌语称“拍勒翁”,佤语称“拜洪廖”,它是由葫芦笙演进而成的,由于它吹出的颤音有如抖动的丝绸那样飘逸轻柔而得名。葫芦丝常用于吹奏山歌等民间曲调,或用它独奏,最适合演奏旋律流畅的乐曲或舞曲,曲调中一般长音较多,合音丰富,乐声柔美和谐,能交好的抒发演奏者的思想感情。葫芦丝在傣、阿昌等族人民中最为普及,是娱乐是助兴的乐器,每个村寨都有很多制作葫芦丝的能工巧匠,青年男女传情达意或人们走在路上,以及在田间劳动,也经常吹响葫芦丝,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很多欢乐。葫芦丝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民族音乐工作者对葫芦丝进行了不断的改革,1950年云南省歌舞团首先把葫芦丝的音域扩展为14个音。近年来北京的一些文艺团体又研制了两种新型的葫芦丝。其中的六管葫芦丝,可以吹奏单音、双音、单旋律加持续音以及两个合音旋律加持续音。即保留了原来乐器特有的音色和风格,有增大了音量,扩展了音域,丰富了音响色彩和表现力。葫芦丝的构造葫芦丝形状和构造别具一格,它由一个完整的天然葫芦、三根竹管和三枚金属簧片做成,整个葫芦做气箱,葫芦低部插进三根粗细不同的竹管,每根插入葫芦中的竹管部分,镶有一枚铜质或银质簧片,中间的竹管最粗,上面开着七个音孔,把它成为主管,两旁是附管,上面只设簧片,不开音孔(指传统葫芦丝),只能发出与主管的共鸣的和音。通常左面附管发“3”音,右边附管不发音(或发低音6音)。葫芦丝的音高、音域当葫芦丝主管七个音孔全部按住时,吹出的音为低音5,七个音孔全部打开时吹出的音为“6”这就是葫芦丝的音高。吹奏时采用超吹的方法,以全按做低音5,用不同的气息和指法变化可以吹奏出一个八度音来,将七个 音孔全部关闭(又称筒音),就可以吹出六声音阶来,加上一个八度另一个音在葫芦丝上即可吹出低音5、6、7、外加12356八个音来。葫芦丝的音域为一个八度另一个音,排列以全按做低音5为例,即(低音3、5、6、7)123(4)56。葫芦丝的定调主管七孔葫芦丝的定调是以主管开第三孔的实际音高为准,如主管第三孔所发的音作为宫音“1”的调,就是葫芦丝的本调,如第三孔所发实际音高为降B就是降B调葫芦丝,这里要说明一点,就是以第三孔实际音高为准,在吹奏指法上并不是只开第三孔这个音,而是同时开放一、二、三、三个音孔。葫芦丝的保养葫芦丝在出厂时,都将簧片调整为最佳状态,使用者不可以在拨动簧片,有时由于吹奏时用气不当,会造成葫芦丝簧片的变形,轻则音域变窄,音色变差。严重时则吹不出声来,已经变形的簧片,应请有经验的专业人员修理,切将簧片放在原来的管体上调整,不能随意拆下与另外的葫芦丝簧片互换,这是因为调换了管体,则改变了耦合震动条件,而不能正常发音,这正是与其他乐器的不同之处。葫芦丝不可以用力猛吹,它是用超吹法演奏的乐器,一般平吹发不出葫芦丝特有的音色(基音除外),因此吹奏时用气要适当,应由缓到急,特别是吹奏高音“5、6”时气息要渐缓,吹奏低音“567”时气流要急,气息要下沉,有一种下坠的感觉,否则会使簧片下陷和曲折,失去应有的弹性,造成损坏。要防止在吹奏时将杂物带到葫芦丝里,最好在吹奏前先漱口,保证口内干净。平时要轻拿轻放,不吹时,最好把在特制的盒子里存放,以免受损。葫芦丝的选购葫芦丝的构造很特别,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既天然葫芦、竹管和铜质簧片,所以在选择上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都应该加以认真筛选。葫芦丝的外表造型要精细美观,然后再分别看一下三个组成部分。 气箱葫芦的选择:要选择成熟的葫芦、颜色发黄、皮厚结实;不成熟的葫芦则皮薄、颜色发白、容易损坏。 竹管的选择非常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音色的好坏。一支好的葫芦丝首先竹质应该细密老成,相对来讲有一定的重量,过轻了则不妥。 簧片的选择尤为重要,簧片的好坏应有一定的技术标准、震动频率、抗疲劳能力等,这些指标受条件所限都无法加以验证,只能通过试奏感觉簧片震动与竹管耦合发出的声音好坏来加以选择。 选购葫芦丝最重要的就是音准问题,由于温差的变化对簧片震动频率影响很大,一支好的葫芦丝反差越小越好,相对稳定。鉴别音准,用全按做低音5的指法先吹奏最低音5(这个音不稳定多数偏高)和做高音6,如果这两个音试奏没有问题,再吹一下音阶看一下每个音是否发音干净,没有杂音(嘟噜)声。对附管的要求:主要标准就是音高与主管相同,音色干净音量要比主管要小一些(音量不能超过主管,否则喧宾夺主)。如上述的条件都能满足,这就是一支好的葫芦丝。葫芦丝的演奏姿势葫芦丝要讲究姿势,这不仅是演奏形象问题,更重要的是为了适应演奏者的生理特点,充分发挥技巧,更好的表现音乐内容。葫芦丝的演奏姿势分为坐、立两种。1、立式就是站着吹奏的姿势,一般在独奏是采用这种姿势,要求身体战立,自然放松成垂直状,两脚稍分开,胸要挺,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两臂稍微弯曲,两肘部下垂,管体稍向前,与上身成45度角,切忌过分挺胸和歪斜。2、坐式一般合奏时采用这种姿势,要求身体自然放松地坐在椅子上,两腿稍微分开,身体要正,头要直肩要平,左右手肘部与身体成45度角,切忌过分放松和僵硬。葫芦丝的持法要求手指自然放松,成弧形持葫芦丝,双臂和肘部肌肉要放松,指肚接触孔应有周边缘感,吹奏时在气流的作用下,指肚共振,微有麻感,其音色富有弹性,过于压紧则手酸,音窒,对演奏不利。另外手指开孔时,不宜抬的过高,否则会使手指僵硬,影响演奏速度。一般手指抬到距离音孔上方2-3厘米即可。风门、口风与嘴劲1、风门指吹奏时上下嘴唇之间气息经过的空隙处。风门可大可小,是随着音的高低而变化的。吹奏低音时缩小风门 ,吹奏高音时放大风门。风门的位置不可偏左偏右,应在嘴唇的正中处,上下嘴唇要含住葫芦丝吹孔,这要根据葫芦丝的吹孔制作情况来决定是否上嘴唇要比下嘴唇略有突出(一般正常情况下上下嘴唇应一致),两腮不可鼓起,要用力向里收。2、口风经过风门吹出来的气息就是口风。口风有缓急之分,口风的选择可以对吹气的强度和用气量起到控制作用,由于葫芦丝属于竖吹型簧管耦合震动类乐器,主要由簧片和竹管组成耦合震动而发音,吹奏时用嘴含住吹孔,用超吹的方法,气流通过气箱(葫芦),使簧片的簧舌部分震动,并激发管内空气柱的共鸣而发音。演奏时一般不使用基因(用缓吹方法吹出的筒音)。风门的缓急变化是高腹部、横隔膜及胸腔的活动来配合控制的,三方要控制好。3、嘴劲嘴劲的大小是依据风门的大小和口风的缓急来确定的。一定要注意嘴劲和风门口风的密切配合。虽然在吹奏葫芦丝时口风、嘴劲均有缓急之分,但由于吹奏葫芦丝是采用超吹的方法,所以缓急是相对的,是有极限的,也就是说它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其原因是由葫芦丝自身的条件而限定(音域过窄)。一支葫芦丝可以演奏几个调由于传统葫芦丝在制作上有七个发音孔(主管),一个发音孔一个音(不能象竹笛那样通过气息的变化在一个音孔上可以吹出八度音来),加上一个筒音一共可以吹出八个音来。所以一般传统葫芦丝通过移动宫音位置,改变原有的指法,理论上应该可以吹出五到六个调来,但由于受音域和音阶排列的限制,目前传统葫芦丝只能转四个调,而且常用的调只有两个,既筒音作低音“5”和筒音作“1”且本调(筒音作5)最为常用。以C调葫芦丝为例,除可以吹出本调(第三孔作1)还可以吹出 G调(筒音作“1”),它是民族调式五声音阶为基础的六声调式,在吹奏乐曲上有一定的局限性,不是所有乐曲都能演奏,要根据乐曲的音域情况适当的来选择,最佳调就是以第三孔作“1”演奏,若乐曲需要转调可通过更换葫芦丝来解决,一般常用葫芦丝有降B、C、D、F调等。关于附管的合理运用关于附管的运用,初学者练习的时候一般应该是关闭附管的,这样有利于将来的演奏。因为放开附管吹奏比较轻松,咕音也好控制。关闭附管对控制能力的要求相对要高些,等到你将来需要关闭附管演奏时,会遇到很多麻烦!附管的利用是有道理的,不能随便的运用,要根据乐曲的风格,合理的运用,附管主要是为了渲染乐曲的气氛,随着乐曲的需要在特定的时候把它打开,如表现欢快情绪的乐句、或双吐、三吐一般多利用附管。另外,不要对附管产生依赖,只是在需要的时候打开它就可以了,葫芦丝的演奏大部分还是不需要附管的!准备学习葫芦丝者必读当你对葫芦丝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当新葫芦丝拿到手里时,最急的就是想要把它吹出声来,正因为如此,由于你的用气方法不当,甚至是不会用气,使得葫芦丝发出一种怪怪的“喔”音,严重影响了你的情绪!这是因为你在气息的运用上没有掌握好,由于气息力度不够,未能使簧片与竹管产生耦合振动,所以发不出葫芦丝应有的音来。另一方面在增强力度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呼气方法,且不能呼气过猛,要均匀逐渐的加力,一旦发出正确的声音就要及时把握好这一瞬间的感觉,然后反复练习。应该注意“呼气过猛会使簧片变形,严重时会发不出音来,只有掌握好正确的呼吸方法后,才可以进行吹奏。葫芦丝是用超吹的方法发音的,超吹是比葫芦丝上原有的基因高八度,主要是通过吹奏者的呼吸力度和唇部肌肉控制力的加强,呼吸速度加快,以及腹部肌肉的控制力来实现的。气息与手指的配合也是初学者要注意的,首先要注意手指要按住指孔不能漏气,气息要平稳,这一点非常重要,当手指变化时,气息应用不应受到影响。葫芦丝上最容易吹出的音是“1”,最不容易吹出的是高音“5、6”和低音“5、6”所以,当初学者拿起葫芦丝吹奏时,先吹1音,然后可以按指法表和练习曲反复练习,直到熟练为止,如果掌握了这些,你就可以根据教学区或交流区的方法经验继续学习下去了。葫芦丝的学习进度吹奏类乐器的基本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这么说,一个没有葫芦丝基础的人学习葫芦丝,如果按照正常的进度,掌握循序渐进的原理,在思想把这项学习重视起来,加上个人主观的努力,从最基本的开始,一般三个月左右可以掌握好准确的发音,以及气息的初步控制能力,半年内可以掌握简单的技巧,及一些简单的综合性较强的练习曲。半年后可以进入较难些的技巧练习,在这个阶段可以适当练习一些稍有难度的乐曲。一般来说,一年以后可以小有效果(小成),通过这个阶段的学习,可以把大量初中级的乐曲演奏下来,而且一切技法都有了一定的基础。当然音乐学习博大精深,要想把它学习的更上一层楼,你还需要更加的努力,还要增强对乐曲的理解能力,以及音乐的艺术表现,以期形成自己的个人演奏风格!练习时间的安排每天合理的安排练习时间,对于学习者,是非常重要的。葫芦丝的练习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也就是说练习必须有连续性。下面是我总结出的一些练习安排,不知道对大家是否有帮助?双休日多加练习,休息日的练习时间要相对充足些,是提高水平的黄金时期。平时应该在晚饭后或午休期间,或工作学习之余练习,或在工作学习中处于一种休息、调节的需要,也可以做适当的练习,当然这要看你从事的工作是否方便。每天的练习时间不应该少于11.5个小时,如果在假期,练习时间更应该长一些,记住,不要饿着肚子练习,也不要在饭后马上练习!如何安排好每日的练习内容在葫芦丝学习到一定程度以后,一般来说,就要练习比较平均的内容,长音、快速活指练习曲、技巧练习、乐曲等几个方面内容。当然初学者就不需要学习这么多的内容,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练习这么多的内容,就要求我们合理地安排练习内容,建议如下:1、每天坚持练习长音和练习曲,长音可以使我们保持气息的平稳,练习曲可以使我们保持手指运动和舌头运动。要知道管乐中气息是最难练习的,气息的练习会伴随练习者的终生。即使是时间较为紧张的朋友,长音和练习曲的练习也最好不要中断。2、技巧练习和乐曲需要花费的时间较多,因此建议最好有一块比较完整的时间。因为这两者都包含了较多的技术内容和乐感训练,没有一定的时间练习,根本达不到练习的目的,如果在工作、学习结束静下来练习,效果会更好些。3、初学者的练习内容会相对少一些,刚入门者,要求更多的是发音练习或长音。那么,在练习中就要注意自己的口型、气息等方面,尽快按时完成练习内容。4、每次的练习都应该全身心的投入,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对自己的要求,有的放矢进行练习,在没有完全掌握之前,切不要快练,养成正确的练习习惯,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提倡慢练,慢练的好处都有哪些无论是什么作品,我们首先接触的是音符和节奏,其中音符的内容包括长短(也就是时值)、发音状态(连、吐音等),节奏更是变化万千。那么这就要求我们在第一时间要认清楚,在我们还不具备快速视谱能力的时候,慢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上面问题,同时也逐渐锻炼我们正确的视谱能力。每个乐句均包含有其独特的表情与力度,恰当的表情与力度能给音乐增加色彩,能够使演奏更加引人入胜。因此在解决音符与节奏的同时,我们要尽可能地照顾到表情与力度。如何做到表情与力度同步,慢练是会有帮助的。我们在练习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速度记号,它们有时是固定的,有时却是变化的,如何使自己的速度达到要求,特别是达到快速的要求,只有通过慢练,逐步地把速度加快,因此,慢练是最重要的基础。在演奏中,随着进度的不断加深,我们会遇到很多技术难题,慢练实际上就是把乐谱中的一切结构扩大,使我们有时间去想,去做出反应,去解决,同时也有时间聆听我们自己的演奏,去改正存在的问题。慢练的好处如此多,朋友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慢练呢!葫芦丝练习方法我认为学好葫芦丝首先要多听一些好的葫芦丝演奏,提高分析和鉴别能力,了解乐曲的音高节奏速度力度音色变化和各种不同的技法,加强对乐曲的理解,提高艺术表现能力。另外还要多看一些比较优秀的演奏者的演奏,弄清各种好的演奏效果是通过什么样的技巧演奏出来的,看他们都用些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去感动听众,自己在练习时也要经常对着镜子观察自己的演奏姿势和各种手法是否正确,发现了问题及时纠正。另外就是要多动脑子想,搞清哪些演奏方法更科学,怎么样才能尽快掌握,通过多想也可以防止一些不良的习惯把学习引入歧途。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多练,只有通过反复的练习才能熟练的掌握各种演奏技巧和表现手法,多练也必须要和听、看,想、结合起来,多练多想多看多听,争取每次练习都要有体会,有收获,做到每次都能发现自己的进步,同时必须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学习葫芦丝一开始就会遇到许多问题,一个解决了又会出现新的问题,有的时候几个问题混到一起,给学习和演奏造成很多的困难。所以我们必须根据不同的学习阶段所产生的问题,找出问题的关键和产生问题的原因,集中较多的时间用适当的方法加以解决。比如最初的问题主要是发音问题,能否使葫芦丝发出自然,响亮圆润而纯正的声音来,在音色达到了基本要求后,随之又会出现音准问题,音准对于葫芦丝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必须从开始就严格要求要在加强听辨能力的基础上找出并克服造成按音不准的错误动作。初学者都要把基本功当做重点来看待,要用相当长的时间逐步练习各种不同长短,快慢、分连等常用的技法。这一阶段也可适当的练习一些简单的颤音、滑音、装饰音等常用的手指技巧,但千万不要过早地追求其他复杂的技巧。解决基本技巧后,再结合音色力度和节奏等方面的变化逐步练习一些比较复杂的技巧。在能够比较正确并熟练的掌握了葫芦丝的主要技巧后,因该在继续巩固提高的同时,着重研究各种表现手法,努力提高演奏的艺术感染力。主要就是深入细致的练习一些不同内容不同风格的曲子,从中找出一些有规律的东西加以利用。对与练习时间,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掌握,因葫芦丝的特殊结构,我个人认为不宜练习太久,否则对葫芦丝容易造成损坏。以每次一个半小时比较合适。初学者练习基本功的时间应该适当的长些,少练些乐曲。有一定基础的人也要拿出一定的时间坚持练习基本功,但l练习乐曲的时间可以相对长些。有一定基础的人可以每天拿出半小时的时间练习基本功,其中包括复习和巩固前一天学过的,使之更加熟练。然后对于尚未掌握的内容可以多花些工夫来练习。从基本方法音色音准节奏等方面严格要求,经过半个小时的练习,两个手的手指基本活动开了,可以休息一会,然后再进行乐曲的练习。练习乐曲主要是掌握所练乐曲的应用技巧和难点。逐段练习重点曲目,复习已经熟练的乐曲。练习一般是以所练重点曲目为主。怎样练习,效果更好在掌握正确的演奏方法的基础上坚持练习,从基本功练习的角度来说,进行练习首先应该强调掌握正确的演奏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演奏水平。特别是有些技法是否正确,对演奏水平的提高有着极其关键的影响。任何的演奏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支配下实现的,也就是“条件反射”的结果,每一个熟练的演奏动作,都是通过反复的练习,从而使相应的条件反射得到巩固或强化的结果。对于已经形成的熟练动作,叫做“定型”动作,在正确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练习,将形成正确的定型动作。反之,将形成错误的定型动作。也就等于是巩固了缺点或毛病。若毛病已成定型,克服毛病要比掌握新的技法还要困难得多,因此,练习时一定要重视掌握正确的演奏方法。此外,练习要持之以恒,每天都应该坚持练习,因为即使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却并不等于有了功底,方法只是入门,坚持天天练习才能工夫过硬。何况有些技巧非坚持刻苦练习是不能达到熟练程度的。只有通过千万次的反复练习,才能逐步得到改进或提高。练习项目应该坚持联系曲与乐曲并重,练习中既要训练技巧,又要重视艺术表现和突出风格特点,以期获得比较全面的发展。每天的练习顺序,开始可以进行一些基本的练习,比如,长音、吐音、活指练习等。然后选择自己生疏的技巧或难度比较大的乐曲的片断进行练习,最后练习乐曲。不论是练习乐曲或练习曲,要尽量避免吹错,否则对形成正确的定型会有妨碍,开始练习时,如在某处反复出错,就容易形成错误定型,正式演奏时也就往往会在这个地方抛锚。基础训练好比穿针引线,宁可动作慢点,但要准确,不应图快而使线穿不进针里去,练习也是如此,只有慢练才会掌握正确的方法,才会掌握的更准确,熟练后再恢复原速度。以内容带技巧和加强艺术实践:在基本功练习中,要注重技巧为内容服务,练习时一定要从作品的内容出发,聚精会神的注意艺术表现,应该避免那种漫不经心、一遍遍过的方式,这样只会把作品吹油了,达不到实际效果。练习时注意表现内容,不仅能培养艺术表现力,同时还能进一步促进演奏技艺的提高。基础练习达到一定程度时,就要参加艺术实践,积极热情的参加各类演出,从中也能获得很好的锻炼,丰富自己的演奏经验。 善于练习,不断总结:每次练习的时间不要太长,如练习乐曲,先集中精力吹几遍,再动脑筋总结一下,找出不足之处,重点练习,最后再进行完整的练习。对于某些技巧的练习,要注意劳逸结合,这种反复不断的单调动作,不但容易使精神疲劳,并且会失去学习的兴趣,不利于提高。因此,每次练习时间不用过长,大约持续10分钟左右就可以停一停,然后再进行练习!最好用两支葫芦丝交替练习,每天的练习大概在一个小时到两个小时之间即可。练习基本功的“要点”及“重要性”每天的基本功练习一定要坚持,并且要有目的的去练习。没目的毫无意义的练习,必然会产生练习乏味,兴趣减退,技术上也就不会有什么进展。优美动听的音色对于吹奏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每天应至少进行1015分钟的长音练习,要养成这个习惯,这对于加强嘴唇的持久力,提高音色质量,以及体会自然呼吸都有好处。在练习过程中肯定会遇到问题与难点,这时不能急噪,要冷静地有耐心有决心,加上反复的练习体会,问题及难点自然会解决的。过度的练习是不提倡的,但是过少的练习也是必然无效果的,要脚踏实地,认认真真的坚持练习,天长日久,无论是在兴趣上还是在技巧上都会有预想不到的效果。对于基本功的重要性谁也不会怀疑,凡是有志于学习吹奏的人们,都愿意学习掌握基本功,并通过艰苦持久的基本功训练全面掌握演奏技巧,说句实在话,专业的演奏员或者技艺高超的演奏大师没从来都没有放松,也不可能放松自己的基本功练习,可以说基本功练习帮你入门,促进提高你的演奏技巧得以保持在最佳状态,这也充分说明基本功练习决不仅仅是初学者的科目,它将伴随所有演奏者度过整个艺术生涯。基本功是指每天必须要做的长音练习,以及葫芦丝吹奏方面的一些技巧,比如单吐、双吐、连音、滑音、颤音等,只有把这些技巧熟练掌握,才可以达到演奏的要求。这也好比学习乒乓球前,首先要进行一些推挡、正手攻球、搓球等基本技术是一个道理的!如果不注意基本功的练习,而直接去吹奏乐曲,那你的学习会走许多弯路!关于呼吸技巧呼吸反过来读就是吸呼,所以必须首先学会正确的吸气,才能进行正确的呼气(吹奏)。人体为了维持正常的生理需要,一般每分钟呼吸十二至十六次,你根本不用去想就会自然而然地呼吸,而且基本上呼与吸时间相等。而吹奏乐器就截然不同了,我们是根据音乐的需要(在正常生理需要前提下)有意识地强行快速吸入大量空气,而慢慢地将气呼出生(吹出),这样的呼吸就有技巧了。腹式呼吸的技巧是建立在自然呼吸的基础上。吸气时,双肩及胸部保持平稳状态,千万不能双肩上耸,不考虑胸部,集中精力使腹部、丹田位置及腰部左、右、后腰向外扩张,这样横隔肌下垂,肺部最大限度吸入空气,这就是正确吸气方法。为什么不考虑胸部呢,因为一想胸部就会双肩上耸,丹田及腰部怎么也感觉吸不上气,而这实际上正是胸式呼吸,像做深呼吸一样,两臂上举,腹部和腰部反而向里收缩,这就大错特错了。练习吸气可以先不用乐器,待找到正确的感觉后,再用乐器练习,实际上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平常人们的自然呼吸过程主要通过鼻腔,再仔细体会还会感觉到腹部有自然的起伏动作,而吹奏时改用嘴吸气却找不着这种感觉了。这时告诉朋友们一个方法,练习先用鼻子吸气,找闻东西的感觉,比如假设有一盆花在你面前,人用鼻子去闻,将气慢慢吸入,这时你能体会到腹部自然向外扩张,腰部也有向外扩张的感觉,这就是正确的自然呼吸的感觉,以后逐渐加快吸气速度,再试着不改变腹部、腰部动作的情况下而改用嘴吸气,这样你就掌握了腹式呼吸的正确吸气方法。吹奏时随着气的呼出腹部逐渐收缩,但丹田一定要绷住劲,找向外拉的感觉,这就是控制。葫芦丝的呼吸方法呼吸只是一种下意识的动作,那么如何运用呼吸使葫芦丝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而气息是能量的来源,是决定成声体振动过程的力量,能否掌握好正确的呼吸方法,并在葫芦丝吹奏中得以应用,这是十分重要的课题。我们知道,在吹奏时无论是音的强度或是它 的延续,都要看吹奏者的呼吸如何,呼气愈长发出的声音也就长。所以要做到吸气短促、迅速而无杂音,呼气平稳、均匀而延长。如何能满足呼吸的基本要求,必须掌握科学的方法。目前被认为最科学的方法是混合式呼吸法,其优越性表现在整个呼吸肌肉群的协调动作,形成运动整体,因而气息的吸入量多,呼气时也容易控制,。如何吸气当拿起葫芦丝含住吹孔时,首先两边嘴角要微微张开,舌头自然向后缩一点,同时用嘴和鼻子很快将空气吸入,形成吸气,(要注意吸气不要留下太大的痕迹,否则会带动气箱里的簧片而发出咕音。)这时胸腔及腹部有明显的扩张感,此时必须注意肋间肌肉和腹部肌肉的动作协调,以求完成合理吸气,这就是胸腹式结合吸气。练习方法是把点燃的蜡烛吹灭,这时你通常会下意识的深吸一口气,这时的吸气往往自然松弛,或者弯下腰做深吸气,最容易感觉到你自己的腹部周围有明显的扩张感,这样容易找到正确吸气的感觉。如何呼气最佳的呼气就是呼出的气流越均匀,则发出的声音越平稳,呼出的气流越充实,发出的声音越宽厚。初学者呼吸中容易产生的问题吸气时挺胸收腹,双肩耸起,颈部肌肉紧张,横隔膜向上提起,使气息憋在上胸部,外表看来似乎气息饱满,实则吸气量很小,因为肺叶受隔膜挤压,不能充分张开,同时由于方法错误,演奏时间稍长,常会引起胸部憋闷或阵痛,此外在呼气时,横隔膜、腹肌对于气息的控制能力也大大减弱,是不可取的。吹奏时,不加掌握横隔膜、腹肌的控制力量,而使之完全松懈下来,使气息失去节制,造成呼气过猛或不均匀不平稳等现象,从而使演奏的流畅与连贯程度受到严重的影响。以上两中常见毛病都是由于没有正确掌握呼吸方法而造成的。纠正的办法是参照正确的呼吸方法所讲的要领,细心体会,反复练习,以求尽快正确掌握胸腹式呼吸法。只要方法正确,不需要太久的时间就可以把这个重要的项目掌握。最详细的关于呼吸的方法呼吸是人体生理的正常活动,吸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正确的呼吸方法对于吹奏者非常重要,方法不对既不能吹好葫芦丝,还会影响身体健康;方法正确符合人体生理的自然规律,不但能很好地演奏,还能锻炼吹奏者的肺扩量,使人体得到更多的氧气,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的能力。腹肌和横膈膜的运动能促使肠胃的蠕动,增强食物的消化,促进人体的健康。呼吸的生理机制由胸廓的节律性扩大和缩小,以及由此引起的肺被动地扩张(吸气)和回缩(呼气)而实现。以肋骨运动为主的呼吸运动形式称为“胸式呼吸主要依靠胸廓中、上部肋间肌的运动使气吸人胸腔。其明显特征是肩向上抬,呼吸运动主要在胸廓中进行,吸气时横膈膜有些向上收,不能主动帮助呼吸动作,影响了胸腔容积向下扩展,因胸廓扩张受肋骨制约,所以吸气量不能达到人体吸气的最大容量,加上抬肩使上部肌肉紧张,呼气时也不易控制,因此容易使人紧张、疲劳。以膈和腹壁肌肉运动为主的呼吸运动形式称为“腹式呼吸”。它的特点是整个腹腔(包括平常讲的“小肚子”,也称丹田)向外扩张。腹部无骨骼包围,伸缩范围大,吸气量较大。但由于胸部没充分运动,整个腹部运动内脏移位较大,气吸在下部,呼气时较费力,容易使人疲劳。用胸的下部和腹的上部同时运动力主的呼吸称为“胸腹式呼吸”,它是人体在自然状态下呼吸的有意识扩大。吸气时胸腔的下部和腹腔的上部同时向四周扩张,胸腔与腹腔之间的横隔膜同时下沉,随着肌肉运动,鼻子吸气,肺内进入空气。吸气时下腹(小肚子)肌肉同时收缩,不便小肚向外扩张,而让气在上腹和下胸吸满。呼气时胸下部肌肉和腹上部肌肉同时收缩,横服膜向上顶,下腹肌肉和臀部肌肉以至提肛肌都处于收缩状态,使吸人的气形成压力,源源不断地从口腔中吹出。开始体会胸腹式呼吸的方法,可以平静地躺在床上仔细琢磨身体平常自然呼吸时的方法,然后再将其扩大,进行深呼吸。这样就能正确掌握胸腹式呼吸的要领。吹奏时的呼吸与平时的呼吸是有所不同的,因吹奏中吸气量大,一般都用口鼻同时吸气,以加快速度。吸气也分慢吸和快吸两种,一般在乐曲开始前和演奏速度慢、旋律优美的曲子中可用慢吸的方法。要求吸气饱满充足,但也不要吸到不能再吸的极限,以免肌肉紧张,吹奏时无法控制。快吸一般用在快速乐曲中和没标换气记号的连续吐音之间(俗称“偷吸”)。吸气时间有长有短,肌肉紧张度有大有小,但吸气方法都使用胸腹式。吹奏时的呼气不是平常从两个鼻孔和口腔中自然呼出去的,而是从由嘴控制的“风门”(上下嘴唇之间,气息经过的空隙)吹出去的,所以胸腹肌肉收缩形成的压力和两颊以及嘴唇的有力控制(又称”嘴劲”、“口劲”),使吹出的一股气息(又称,旧风U形成均匀的、有节制的、有压力的气柱将葫芦丝吹响。吹奏中的呼气也不要呼到不能再呼的极限,以免肌肉紧张发颤,而应留二分余气,便于下次吸气迅速,使乐曲吹奏能自然连贯地进行。为了增大肺扩量,使气息更充足,平常可坚持长跑、游泳和做深呼吸运动。演奏中,如何把握气息的顺畅保持气息的顺畅要注意以下几点:1、吸九分气、吹八分气,虽然说要想吹出大量的气就要先吸入较多的气,但是将气吸到十分饱满时,就会造成整个上半身,特别是胸部的紧张,继而发生胸闷憋气的现象。吹气时,如果将气完全吹尽再换气,就会使换气紧张,继而造成气息补充不足。呼吸时一定要遵守上面的原则。2、注意乐谱的换气记号。自由、盲目性的换气,不仅会造成气息补充的不足与紧张,同时会破坏乐句的完整,使旋律的进行杂乱无章。这一点在练习新乐曲时要特别注意,要养成严格按谱演奏的良好习惯。3、注意生理上的松弛。生理上的紧张是实际演奏中的重大障碍,生理上的紧张往往会造成耸肩、挺胸、皱眉、脖子发硬、双臂及手指僵硬等现象,这些情况都会造成呼吸紧张。如何进行气息训练吹奏长音是进行气息训练的重要方法。长音的练习分为平直长音与力度变化长音练习两种。进行平直长音练习时,每个音吹奏8拍,不要使用腹震音,保持各音力度的平稳与音色的饱满。进行力度变化长音练习时,每音同样吹奏8拍,也不要使用腹震音,力度由弱强弱,要注意强音的厚实与弱音的纯净。对于想把葫芦丝学好的朋友来说,长音的练习尤其重要,因为长期持之以恒地吹奏长音,是训练气息力度、气息变化、音色、发音的纯净度、体会气息下沉部位乃至锻炼整个生理控制的良好方法,学习者切不可因为长音练习枯燥无味就忽视长音的持久性练习!演奏中,在呼吸方面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在吹奏乐曲的过程中,应预先设计好换气的位置,吹奏中常在乐句末尾、下句开始之前换气。较长的乐句,则可以在句中小的停顿处急速换气等等,总之,在以不影响乐曲的连贯与流畅为原则。在演奏中,如果等一口气用完了再换气,不仅会影响到乐曲的节奏,还会有喘不过气来的感觉。因此,在第一口气没用完时就应该换第二口气。如果某个音需要延长,则应在这个音演奏完了再换气。在乐曲的结束音之前,一般不要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商业银行合同的签订
- 七年级体育与健康 素质考核说课稿
- 2024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6单元 20我们家的男子汉说课稿 新人教版
- 2024年五年级数学上册 1 小数乘法第6课时 积的近似数说课稿 新人教版
- 基本初等函数2.1-2.2教学设计
- 中医医生考编试题题库及答案
- 中医考试资格试题及答案
- 2025年4月陕西省榆林市经开区九年级(下)历史中考模拟(一)(含答案)
- 个人购房贷款逾期还款合同模板
- 出租车司机权益保障与运营管理合同
- TPM管理知识培训
- 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解析(地市级)
- 关于无梁楼盖和梁板式楼盖经济性的比较
- 第十四杂环化合物
- RB/T 306-2017汽车维修服务认证技术要求
- 《数学软件》课程教学大纲
- 《细胞工程学》考试复习题库(带答案)
- 粤教花城版小学音乐歌曲《哈哩噜》课件
- 第六讲:RCEP服务贸易与投资解读课件
- 展筋丹-中医伤科学讲义-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 检测检验作业指导书(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