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地理位置.doc_第1页
山西地理位置.doc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然地理位置一、山西省地处我国黄河中游,华北西部的黄土高原地带,东邻河北,西界陕西,南接河南,北连内蒙古自治区。因地处太行山之西,故名山西。春秋时代为晋国故地,因而简称晋。山西东有巍巍太行山作天然屏障,西、南以滔滔黄河为堑,北抵绵绵长城脚下。因外河而内山,故有表里山河的美称。 山西的地理坐标为北纬3436-4044,东经11015-11432。 二、面积、地形 山西省南北长680多公里,东西宽380多公里,总面积15.63万平方公里。从地图上看,其轮廓呈由东北倾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 山西地形较为复杂,境内有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山西境内有六大盆地即大同。忻州、太侯、临汾、运城。长治盆地此外,东部还散布着阳泉、寿阳、襄垣、黎城、晋城等小盆地)、台地等多种地貌类型,整个地貌是被黄土广泛覆盖的山地型高原,大部分在海拔1,000米至2,000米之间。三、主要山脉、河流 东有太行山,西有吕梁山,北有恒山、五台山,南有中条山,中有太岳山。主要河流有汾河、海河两大水系。境内有大小河流1000多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河长在150公里以上的有240条,大于4000平方公里、河长在150公里以上的有汾河、沁河、涑水河、三川河、昕水河、桑干河、滹沱河、漳河等。汾河最长,全长659公里。被称为中华民族文化摇篮的黄河,北自偏关县老牛湾入境,飞流直下,一泻千里,抵芮城县风陵渡而东折,南至垣曲县碾盘沟出境,途经19县560个村庄,流程965公里。目前,山西省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40.8亿立方米,引黄入晋工程竣工后,将从根本上解决山西缺水问题,年引水总量12亿立方米,向太原供水6.4亿立方米,向朔州、大同供水5.6亿立方米。四、气候特征 山西地形多样,高差悬殊,既有纬度地带性气候,又有明显的垂直变化。山西地处中纬度,距海不远,但因山脉屏障,夏季风影响不大,属于暖温带、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在-4-14C之间。气温地区分布总趋向是自南向北、自平川向山地递减。西部黄河谷地、太原盆地和晋东南的大部分地区,平均温度在810C之间。临汾、运城盆地年均温度达1214C。冬季气温全省均在0C以下,夏季全省普遍高温,7月份气温介于2126C之间。山西无霜期南长北短,平川长山地短。大同盆地为110140天,五台山仅85天,忻州盆地以北和东部山区135155天,临汾、运城盆地则长达200220天。全省年降水量在400-650毫米,但季节分布不均匀,夏季6月8月降水高度集中且多暴雨,降水量约占全年的60%以上。全省降水受地形影响很大,山区较多,盆地较少。山西有三个多雨区,一是晋东南太行山区和中条山区,二是五台山区,三是吕梁山区。经济地理位置山西省位于中纬地带大法东侧的内法地区,黄河中游地段、大行山西侧的黄土高原东部。这样的地理位置对山西经济发展是极其有利的。具体体现在:(1)它与国内各主要经济发达中心地区的空间距离都不+分远(除珠江三角洲较远外)。东南紧临沿海省份,距长江中下游地区也不算远,与我国主要大城市北京、天津、沈阳、大连、青岛、上海、武汉空间距离也不算远,且文通方便。硬于向外寻求经济技术,发展经济。(2)山西处于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带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带的中问地带,具有结合邵的特点,有利于以自己的经济力t向西扩散。(3)山西交通条件比较优越,有省际铁路七条,出省口岸八个,再加土正在兴建的神府大同、侯马西安、阳泉涉县诸线,共计出省口岸有十个以上,而且全省铁路电气化比例较高。 交通地理位置山西省总面积15.67万km2,辖11 个地级市107 个县( 市、区)。2007年底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119869km,从公路技术等级看,国道4364km,省道9328km,县道18104 km。覆盖全省的公路运输网络基本形成,全省11 个地级市实现了高速公路联通,68% 的市到县、57% 的相邻县( 市) 由二级以上公路连通,100% 的乡镇通了油路,80% 的建置村通水泥( 油) 路,公路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明显提高。2005年底全省铁路总里程3039km,其中高铁2512km,铁路网密度达1.95km/ 百km2,已经形成北、中、南三大运输通道和大同、太原和侯马3 大铁路枢纽。先后建成太原武宿国际机场、长治王村机场、运城关公机场和大同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约400 万人次的情况下对发展山西经济是一有利因素。煤炭资源开发促进了地方公路和铁路建山西省是全国重要煤炭工业基地,承担着全国煤炭生产任务,其中2/3 要外送全国和出口。晋中和晋东3 大煤炭生产基地先后建设了孝柳静、林台、阳涉等地方铁路,在加速县域经济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交通基础设施布局的均衡化。城市作为区域的增长极,往往是区域的交通枢纽,具有较高的交通优势度。目前已经形成以太原、运城、长治、大同4 个交通优势度比较突出的核心区。太原及其周边地区交通优势度最高,沿高速和铁路向南延伸的趋势明显;运城地处晋陕豫三省交界地区,交通设施组合状况和区位优势突出;长治地处盆地,地势开阔,一直是晋东南的交通枢纽;大同历史上晋冀蒙三省交界处的商贸中心,与内蒙、河北和北京的联系密切。这些地区是全省人口和产业的主要集聚区,交通优势度的空间格局同人口和产业的分布格局具有一定的耦合性。同时,这也反映出这些地区是全省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发展的支撑能力和保障水平最高。国家主干线建设是塑造山西省交通优势度主骨架。山西省地处我国中部,具有承东启西通南北的区位优势。国家重要公路和铁路干线过山西,先后建成了同蒲、太焦、石太、京原等铁二连浩特广州、北京昆明、青岛银川等高公路,基本形成了“大”字型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