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句定义.doc_第1页
判断句定义.doc_第2页
判断句定义.doc_第3页
判断句定义.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2判断句的定义在汉语语法学史上,各家给判断句下的定义有所不同,有的定义侧重形式标准,有的定义侧重语义标准,有的定义兼顾形式与语义,以下是几家有代表性的观点:王力中国现代语法)(1943/l985):“判断句是用来断定主语所指和谓语所指同属一物,或断定主语所指的人物属于某一性质或种类的。”王力古代汉语(1962/1981):“判断句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为谓语,表示判断的。”郭锡良等古代汉语(1981)、向熹简明汉语史(1993):“判断句表示某种事物是什么东西或不是什么东西,某种事物属于某一类或不属于某一类。”朱振家古代汉语(1988):“判断句是用名词、代词、名词性词组直接作谓语,表示判断的,谓语所表示的内容和主语所表示的内容是同一关系或类属关系。”许嘉璐古代汉语(1992):“判断句是用谓语所指对主语所指进行判断的句子,用以断定两者是否属同一事物,断定主语所指的属性或类别。谓语通常由名词或名词性结构充当。”张世禄古代汉语教程(2000):“判断句是表明判断对象是(不是)谁或什么的句子。古代汉语判断句的谓语往往由名词性成分充当,因此,判断句大多是名词谓语句。”张双棣等古代汉语知识教程(2002):“判断句是根据谓语同主语之间的表达关系给句子分类得出的一种句类,判断句的谓语一般是对主语表达的人或事物进行分类,判断主语表达的人或事物属于哪一类人或事物,或不属于哪一类人或事物。”纵观以上各家定义,虽然侧重点不同,概括范围大小有所不同,但基本看法一致,并无认识上的冲突。语法研究中的定义最好从语法形式上作出明确界定,如果不能单独从形式上作出界定,那么兼顾语义,形式与语义相结合。给判断句下定义显然不能单纯从语法形式上作出界定,必须同时考虑形式与语义这两方面。从形式上看,古汉语判断句多由名词性成分充当谓语。古汉语判断句与名词谓语句存在着不完全的对应关系,学术史上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是把判断句直接归类为名词谓语句的。从语义上看判断句是谓语所指对主语所指进行归类,或者对其作性质、属性方面的说明的。基于以上认识,本文作如下界定:判断句是谓语对主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进行归类,或对其性质、属性等进行判断的句子;判断句的谓语主要由名词性成分充当。一、判断句的定义我国系统的语法研究始于清代的马建忠,他的马氏文通是我国语法学开山之作。他在实字卷之三表词三之七中论道:“凡以表决断口气,概以是、非、即、乃诸字参与起、表两词之间,故诸字名断词,或无断词,则以助字煞之,或两者兼用亦可。断词,一曰决词。”他还论道:“壮字先乎表词而有决断口气者,则断词、助字皆可删也。不删者唯助字为常。”3马氏所谓“断词”即今天我们所说的判断词,他虽未明确给判断句以定义,但他最早为我们论述了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基本表达方式。他认为判断句有三种表达方式:(1)在起、表两词之间加判断词。起、表两词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主语和谓语。(2)通过助词“者”、“也”表示判断。(3)有“状字”,即我们现在所通称的表词表达判断,就可以删去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判断词”或“副词”,借此表达判断语气。如果“状字”先于“助字”。“系词的产生和发展”一节中认为:“上古汉语里判断句以不用系词为常,与现代汉语正相反”,“汉语真正系词的产生,在大约公元第一世纪前后,即西汉末年或东汉初年”,“系词是在判断句中把名词谓语联系于主语的词。”4J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这一节重点论述了系词的产生和发展,但仍未明确给判断句以定义。王力先生在后来的中国语法理论提出“以名词(或性质相似的伪语)为谓语的句子我们把它叫做判断句。在现代,判断句需用系词做主语和谓语的媒介,借此与描写句分别,在上古,判断句也像描写句,一般地不用系词,但判断句可用也字。”“判断句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断定主语所指和判断语所指同属一类事物;第二类是断定主语所指的事物与判断语所指的事物属于某一性质或种类的。5j在这部著作中王力先生明确给判断句以定义,认为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为谓语的句子属于判断句,并指出了古今汉语表达判断的区别,确定了判断句的功能。王力先生对判断句的定义是从判断句的谓语构成上来讲,对判断句所做的分类是从判断句的功能上来说的.吕淑湘先生在中国文法要略中认为:“判断句是解释事物的涵义或判别事物的同异。”他认为判断句有两个用途:“一是解释事物涵义,二是申辩是非。凡否定判断句都是明辨是非,肯定判断句有解释和申辩两种作用。”6吕先生也是从功能角度给判断句下以定义。杨伯峻先生在文言语法认为“判断句是以是、为诸动词为谓语的句子,这种动词在句中只起联系作用,是可有可无的。文言文中一般不用它。因之,在谓语结构方面体现出的是以名词、名词语为谓语。”7J杨先生同样是从谓语的构成上界定判断句的.其后大部分专家、学者认为判断句是以名词或名词性成份为谓语的句子,如潘允中的汉语语法史概要,8,许仰民的古汉语语法,9于富章古汉语语法新编,0李书华、黄汉垂文言语法讲话等。l刘景农先生在汉语文言语法中认为“判断句是用来断定人或事物的名称、类别或属性的,无论在文言或现代里,大都以名词做谓语的主要成分。”21向熹先生在简明汉语史中认为“判断句是表示某种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某种事物属于某一类或不属于某一类。汉语判断句大都用名词做谓语。”3向先生既明确了判断句的功能,又对判断句从谓语的构成上做了说明。杨伯峻、何乐士两位先生在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中认为判断句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情形,“广义地说,凡是对主语的性质、情况进行判断的都是判断句。它包括具有此种作用的名词谓语句、动词谓语句和形容词谓语句。别狭义地说,判断句只指具有以下条件的句子:(l)主谓两部分有等同关系(2)主语多由名词、代词充任在主语谓语之间多由系词联系。”4杨伯峻、何乐士两位先生对判断句所做的界定既从功能上明确其作用,又指明了判断句的谓语构成,比较全面。我们在对本文中对判断句进行研究时采用杨伯峻、何乐士两位先生关于判断句所做的广义界定。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表达日趋严密。语言所要表达的内容日趋复杂,人们既有对人、事所做的简单判断,更有对复杂情况的判断,这就不是单一的名词谓语句能够胜任的,所以我们采用杨、何两位先生关于判断句的广义定义,当然,大部分判断句仍然是名词谓语句。0.2.2语法学中的判断句系词0.2.2.1王力先生的观点王力先生认为现代中国语里的句子可以分为三类一叙述句二描写句三判断句17王力先生指出判断句是用来断定主语所指和谓语所指同属一物或断定主语所指的人物属于某一性质或种类的18王力先生认为判断句可分为两类A断定主语所指和谓语所指是否属一物,如:他是李德耀。B断定所指的人或物属于某一性质或种类,如:他是好人。“是”字在王力先生看来是主语和谓语之间的连系物它是把谓语介绍给主语的因而王力先生把它叫做系词判断句的谓语包括系词王力先生称之为判断语判断语中的首品叫做表位现代中国语的判断句可分为三部分:一主语二系词三表位王力先生认为除了普通的判断句外还列举了几类由描写句变来的判断句叙述句带判断性由叙述语变来的判断语没有主语和系词的判断句判断句的形式当叙述句用的王力先生自己排除了他认为并没有断定主语所指的人物属于某性质或某一种类所以不是真正的判断句0.2.2.2吕叔湘先生的观点吕叔湘先生把汉语的句子分为叙事句、表态句、判断句和有无句四大句类吕先生指出判断句解释事物的涵义或判辨事物的同异,如:项脊轩旧南阁也。19从这个定义出发吕先生把判断句分为解释性判断句和申辩性的判断句解释性的判断句主要的用途是传记式句子说明某人是什么人或注释式句子说明某物即某物例如:天下者,高祖天下。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申辩性的判断句主要是申辩事物的是非凡是否定的判断句都是申辩是非的。例如: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 惠施20吕先生认为在基本式判断句里主语和谓语都是名词或指称词在白话中主语和谓语间必须加一个系词是否定用不是构成判断句文言里肯定的句子可以用连系词可以不用否定的句子非用连系词非字不可0.2.2.3周法高先生的观点周法高先生把中国语中通行的句型sentence types分为两种判断句和说明句周先生指出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的关系如为相等的关系即A B我们叫它作判断句determinative sentence当然所谓相等是语法上的相等并不是逻辑上的相等。例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论语公治长问其仆曰追我者谁也其仆曰庚公之斯也孟子 离娄下21从上述两个例句出发周法高先生阐述了他关于判断句中各成分的看法周先生把第一个例句归纳为A/B也型第二个例句归纳为/B也型他把A叫做主语subject把B叫做表语determinator有时在A和B中间加上一个连系的记号叫做系词周先生举的例子是仁内也非外也孟子告子上同时周法高先生把B后的也叫做记号marker周法高先生按五种不同的标准给判断句分类其标准分别为主语的有无记号的有无判断句的肯定与否定判断句的性质系词0.2.2.4杨伯峻何乐士的观点杨伯峻何乐士两位先生在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22一书中专辟一章讲判断句,他们把判断句分为广义判断句和狭义判断句。凡对主语的性质情况进行判断的都是广义判断句包括具有此种作用的名词谓语句动词谓语句和形容词谓语句。而狭义判断句只必须符合如下三个条件:一主谓两部分有等同关系,二主语多由名词代词充任谓语由名词或其短语充任,三在主谓之间多有系词连系。狭义判断句按系词的有无又分为无系词判断句和有系词判断句。杨何两位先生把判断句联系主谓的词叫做系词视之为动词中的一个专门小类在主谓之间起联系作用表示主谓之间的判断关系0.2.3本论文中所采用的观点本论文所研究的判断句主要是杨伯峻何乐士两位先生所说的狭义判断句但是这种判断句有如下特征在逻辑语义上主谓两部分有等同关系即王力先生所说的主语所指和谓语所指同属一物或有从属关系即王力先生所言之主语所指的人物属于某一性质或种类主语多由名词代词充任谓语由名词或名词短语充任句中多有系词连系主谓对主谓的关系表示判断有的格式举例涉及杨何两位先生所说的广义判断句1.1判断句对于古代汉语的判断句,前贤已经作了很多研究.判断句的范围,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杨伯峻、何乐士(2001)指出:“广义地说,凡对主语的性质、情况进行判断的都是判断句。它包括具有此种作用的名词谓语句、动词谓语句和形容词谓语句。狭义地说,判断句只指具有以下条件的句子:(一)主谓两部分有等同关系;(二)主语多由名词、代词充任;(三)在主谓之间多有系词连系。”l然而,本文所讨论的判断句是狭义判断句。简单地说,它是指用名词性谓语来断定主语的名称、类别或属性的句子。检索结果表明,在先秦汉语名谓句中,判断句占了绝大多数。根据句子所表达的意义,可以把它们分为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两种形式。1.1.1肯定判断句。例如:()l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宣也。(论语述而)(2)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类之纲纪也。(荀子劝学)(3)宋,步找之适也。(左传信公二十四年)(4)鲁,主金也。(左传文公十五年)(5)楚囚,里至也。(左传成公九年)(6)今楚,互垂立强旦也:大王,五工立置土也。(战国策楚一)1.1.2否定判断句。句中都必须有否定词。例如:(7)我心匪五。(诗经邺风柏舟)(8)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左也;无羞耻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左也.(孟子公孙丑上)(9)今也南蛮触舌之人,非步工立道。(孟子滕文公上)(10)曹大子其有忧乎,非皿应也。(左传桓公九年)(11)得一夫而失一国,与恶而弃好,非谋也。(左传庄公十二年)(12)劳师以袭远,非逝且也。(左传.嘻公三十二年)值得注意的是,在先秦汉语名谓句的否定判断句中,否定词只能用,1卜(匪)”,而没有发现用“弗”、“毋”、“勿”、“未”、“否”等否定词的例子。然而,有些判断句的谓语部分虽然含有否定词,但整个句子却表示肯定的意思.例如:(13)溥天之下,莫非工上。率土之滨,莫非工里。(诗经小雅北山)(14)人不知而不温,不亦丑工乎?(论语学而)例(13)中“莫非”两个否定词连用,是用双重否定来表示肯定;例(14)是一个反问句,而否定反问句同样表示肯定的意思。在表示判断义的名谓句中,有一类谓语前置句。前置谓语的语用功能是强调。根据句子的语气,可以分为陈述谓语前置和疑问谓语前置。A.陈述谓语前置。例如:(15)坐人哉,樊须也.(论语子路)(16)丑至哉,若人。(论语子路)(17)丑哉,舜也!(孟子.滕文公上)上述例句表明,表示陈述判断的谓语前置句,其主语多是指人名词,谓语则用“君子”“小人”等名词来强调人物的品质。B.疑问谓语前置。例如:(18)包哉,尔所谓达者?(论语颜渊)(19)堆与,哭者?(礼记檀弓上)(20)工邪,言伐营者?(吕氏春秋重言)表示疑问判断的谓语前置句,它的主语多为“者”字结构、“所”字结构等名词性结构.而它的谓语一般是代词,且多为疑问代词,如例(18)的“何”、例(19)的“谁、也可以是带上疑问语气的其他代词,如例(20)的“子”。3.1判断义先秦汉语名谓句的判断义是指NPZ表示NP:的类别和属性。它有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之分。例如:(52)南冥者,云他也。(庄子逍遥游)(53)君命无二,直之剑也。(左传嘻公二十四年)(54)且成师以出,闻敌强而退,非去也。(左传宣公十二年)(55)鲍子曰:谁非丑立至?(左传哀公六年)例(52)(53)表示肯定判断,例(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