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 第8讲 气候类型的判读与全球气候变化课时专练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高考地理一轮 第8讲 气候类型的判读与全球气候变化课时专练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高考地理一轮 第8讲 气候类型的判读与全球气候变化课时专练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高考地理一轮 第8讲 气候类型的判读与全球气候变化课时专练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高考地理一轮 第8讲 气候类型的判读与全球气候变化课时专练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高考地理一轮课时专练(人教版专用):(八)第8讲气候类型的判读与全球气候变化某地理学习小组为了深入理解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与成因,做了一些探究。读某理想区域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图k811在探究中,假设太阳直射点只在赤道上,没有回归移动,甲地的气候类型在地球上将无法再找到,据此分析甲地实际所在的半球及其气候类型分别是( )a北半球、地中海气候b北半球、温带季风气候c南半球、地中海气候d南半球、温带海洋性气候2研究表明,若在北半球,甲、乙两地虽然位于同一纬度,但其气候类型不同,造成其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差异b人类活动对下垫面影响的差异c太阳辐射强弱的差异d所处海陆位置的差异在伐木后的树桩上可以看到许多同心圆,这就是树木的年轮。长在自然状态下的树木,其年轮记录了它们生长时的环境状况信息,如气温的高低、降水的多少等。一旦我们能够确定年轮的确切年份,就可以了解当时的气候了。 读下图回答34题。图k823若上图中甲、乙两树木分别为同一地区同一树种的两棵树木的年轮,下列关于图示说法不正确的是()a18601890年间该地区气温较1860年之前有明显下降b甲树木生长的年代与乙树木约重合45年c通过甲、乙两图的对比,可以分析该地区前后约40年的气候情况d乙图中树木约在1900年前后停止生长4关于树木的年轮说法正确的是()a在我国森林和草原的过渡地带,年轮的宽窄主要受热量状况的影响b温带季风气候区的树木年轮与同纬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相比表现得更加匀称c在干旱的山区,迎风地带树木的年轮往往比背风地带窄d厄尔尼诺现象来袭时,致使美国西南部冬季更加湿润,从而形成更宽的年轮读世界两区域略图,完成第5题。图k835两地在气候上的共同点是()a冬季盛行风向相同b夏季有梅雨和伏旱c气温年较差都较大d冬季降水量都较多下图为甲城市的位置及其气温和降水月分配图。据此完成67题。图k846甲城2月的气候特点是()a高温少雨b温和多雨c高温多雨d低温少雨7造成甲、乙两城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太阳辐射b大气环流c地形d洋流读我国某地气候统计图,回答89题。图k858该地最可能位于()a云贵高原b河西走廊c长江中下游平原 d东北平原9下列关于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被为亚热带落叶阔叶林b地表呈现千沟万壑的景观c喀斯特地貌广布,滑坡频发d昼夜温差较大,光照充足全球气候变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下图是全球温度上升3后,世界不同区域靠雨水生长粮食产量的增减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图k8610有关升温3对靠雨水生长粮食地区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a全球变暖对全球各地区粮食生产都有害无益b. 低纬度和南半球地区粮食产量有小幅增产c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部分地区粮食产量会增加d西半球粮食产量普遍会增加,东半球相反11据图推断,如果全球温度升高3,下列几个地区全年降水量增幅最大的可能是()a澳大利亚 b西亚c南美洲 d中亚12读自然界碳元素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图k87(1)碳元素是生态环境中的重要物质,它不但参与地球上的物质循环,而且参与能量流动。写出图中各数字所表示的作用或结果:_;_;_;_。(2)据图说出大气中co2增多的主要人为原因。(3)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发展低碳经济,人类可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13读南美洲部分区域气候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图k88(1)写出图中字母a、b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2)分别写出图中受单一气压带控制和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而形成的气候类型(写字母)。 (3)简述c、d两地气候的特征。(4)c、e两地气候类型相同。说明c气候区面积广大的主要原因,并简述e地气候类型的成因。.2014高考地理一轮课时专练(人教版专用):(八)【基础演练】1c2.d解析 第1题,结合题干知甲地气候类型的形成受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控制,应该分布于3040之间,据此判断其所在的纬度位置及半球。第2题,甲、乙两地分别处于大陆的西岸和东岸,海陆位置的差异造成大气环流形势的差异,是形成气候差异的根本原因。甲地位于北纬40以北的大陆西岸,常年受西风带控制,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乙地位于北纬40以北的大陆东岸,受季风环流的影响,为温带季风气候,如亚洲东部;在北美洲东部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3c4.d解析 第3题,18601890年间树木年轮较1860年之前密集,气温下降明显;对比甲、乙两图知其生长年代约重合45年;通过甲、乙两图的对比,至少可以分析该地区前后约45年的气候变化;乙树木在1900年前后年轮结束,说明其停止生长(可能被砍伐)。第4题,森林和草原的过渡地带,年轮的宽窄主要受水分状况的影响;温带季风气候区气温和降水季节变化大,树木年轮与同纬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变化大;在干旱的山区,迎风地带降水较多,树木的年轮往往比背风地带宽。【能力提升】5d解析 结合经纬网及两区域海陆位置知,分别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地的冬季风为西北季风,经过海洋(日本海)带来水汽,在山地迎风坡形成降水;影响地的冬季风为东北季风,也经过海洋(孟加拉湾),带来水汽。6c7.b解析 第6题,结合图示明显看出,甲地2月降水量达120多毫米,气温在25左右,可以概括为高温多雨。第7题,结合两地所处地理位置知,甲地为热带草原气候,乙地为地中海气候,由于大气环流形势的差异使其具有不同的气候特征。8b9.d解析 第8题,由该地气候资料可知,该地降水稀少且主要集中于夏季,蒸发旺盛,结合四个选项气候特征即可判断最可能为河西走廊。第9题,河西走廊地处内陆,昼夜温差较大,光照充足。10c解析 读图可知,气温升高,低纬度的大部分国家粮食产量会减产,因为温度升高往往伴随着干旱的加重,造成供水不足。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部分地区因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粮食产量会增加。11b解析 气温升高,低纬度大部分地区因供水不足,粮食会减产,而地处较低纬度的西亚地区粮食却能大幅度增产,说明该地区的降水变化与同纬度其他地区不同,降水的增加是粮食增产的重要原因。12(1)光合作用沉积作用海平面上升气象灾害增加 (2)大量燃烧矿物燃料、毁林。(3)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开发利用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强全球合作;提高人类保护大气的意识,倡导低碳生活方式等。 解析 第(1)题,结合图示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判断各数字的作用或结果。第(2)题,co2的增多一方面是由于大量使用煤炭和石油;另一方面是由于毁林造成吸收co2的能力减弱。第(3)题,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可从减少矿物燃料,提高新能源利用比重,加强国际合作并提高人们保护大气意识等方面采取措施。【选做题】13(1)a为热带沙漠气候,b为高山气候。(2)受单一气压带控制的是a、c,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的是d。(3)c终年高温多雨;d终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4)c地区平原面积广大。e处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地带;沿岸有巴西暖流经过。解析 a位于安第斯山脉西部的副热带地区,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形成热带沙漠气候;b位于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