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突破训练.doc_第1页
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突破训练.doc_第2页
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突破训练.doc_第3页
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突破训练.doc_第4页
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突破训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突破训练1.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片段)司马迁(激愤 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 , 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想到这里,他尽力(控制 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 藏)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一行行工整的隶字。(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了此残生:_重于泰山:_(2)划去括号中不合适的词语。(3)读了这段话,你联想到哪些成语,请写两个。_、_(4)你读过史记中的故事吗?请写出两个。(5)把文中画横线的一句话改成另一种说法,意思不变。_2.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绿色装点人生 在武都区白龙江北岸,有一个叫柳树梁的地方,梁上有600多亩树林和一位老人有关。他叫李友忠,今年70岁,是武都区两水镇两水村的普通农民,老人从1989年开始在柳树梁种树,一种就是20年。当地群众说:“李老汉的头发白了,可柳树梁绿了。” 阳春三月,我们来到柳树梁,漫山遍野的松树、油橄榄覆盖着昔日的童山,成群的山雀鸣叫着飞来飞去,使山林充满生机。 在一片油橄榄树下面,李友忠老人正在浇水,他对我们说:“今年春天雨水少,现在气温回升又快,不多浇点儿水,树的生长就会受影响。”“这里原来是寸草不生的黄土梁,每到雨季,山洪泥石流沿一条条小沟流下来,冲毁农田,有时候直接影响村上群众的生命安全。天晴的时候,遇上大风,满山尘土飞扬。”李友忠回忆道。 当时,李友忠想栽树,可是家里穷,连娃娃上学的钱都得东借西凑,哪来的钱买苗种树?1989年,机会来了,他用办砖瓦厂积累的1万多元钱承包了村后柳树梁的一片荒山,为了提高树苗的成活率,李友忠从种洋槐入手,用了1个多月,种植了30亩,可之后的5个多月里,当地降雨量比往年偏少,加上没有掌提造林技术,几十亩树苗没有一棵成活。 李友忠没有灰心。第二年春天,经过多方咨询,他开始在陡坡上大规模兴修平台,由于量大,李友忠动员全家老小一起上阵,还雇了20多名劳力,经过3个月的时间,修出水平台50余亩。他买来柑橘、侧柏、松树等树苗进行栽植。 为了保苗,李友忠从5里之外的白龙江边靠人背富驮运水,在他的精心呵护下,当年秋天大部分树苗都扎根成活,看着绿油油的小树林,李友忠心里乐开了花。 就这样,每年春天,不管刮风下雨,李友忠都去栽树,一棵、两棵、三棵直到天黑才收工。截至1999年春天,先后植树500余亩。 面对着我们,李友忠动情地说:“我已种了20年的树,今后还要继续扩大面积,我老得种不动了,就让儿子、孙子去种,一辈一辈接着种下去 , 肯定能把荒山变成森林。”(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漫山遍野:_。寸草不生:_。(2)“机会来了”中的“机会”指的是_。(3)在文中找出描写昔日柳树梁面貌的句子;在文中找出描写今天柳树梁面貌的句子,说说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4)为了栽树,李友忠遇到了哪些困难?他又是如何做的?(5)读文中画线的句子,完成练习。读着文中画线的句子,我想到了_这个故事。这句话表现了李友忠的_精神。(6)你是如何理解“李老汉的头发白了,可柳树梁绿了”这句话的?3. 课内阅读。 很快,它又慢慢地活动起来了,看样子,劲头比上树的时候足多了。它匆匆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个滚儿。你猜怎么着,归拢的那堆红枣,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立刻,它的身子“长”大了一圈。也许是怕被人发现吧,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急火火地跑去了 我暗暗钦佩: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1)找出描写刺猬是怎样把红枣偷走的语句。(2)“劲头比上树的时候足多了”是因为_ (3)“聪明的小东西”指的是 , 这样称呼表现了作者对它的之情。4.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在发现镭之后的不断研究中,居里夫人也在不停地变化着。在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逐渐变得眼花耳鸣,浑身乏力。皮埃尔不幸早逝,社会对女性的歧视,更加重了她生活和思想上的负担。但她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1)这段话是围绕_(哪一句)写的,这个句子的中心词是_。(2)这段话层次清楚地写了三个力面的受化,简要概括为:_的变化;_的变化;_的变化。(3)文段最后一句话,在句式表达上用了一组“_”句,富有节奏感。从内容上看居里夫人在科学上的成就越来越_,我们朗读的时候感情也在逐步_。(4)从这段话中我们感受到了居里大人有些怎样的品格?5.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欺负_ 性格_(2)“愈是寒冷”中“愈”的意思是( )(3)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句子的意思是( )(4)“气节”在课文中的意思_。6.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美研究显示 现有技术无法克隆人 美国科学家近日公布最新研究结果说,由于胚胎发育过程中存在固有缺陷,故目前没有可能对人和其他灵长目动物进行生殖性克隆。 匹兹堡大学医学院沙滕博士等人,利用现有4种细胞核移植技术,对724个恒河猴卵细胞进行克隆操作。研究人员共获33个克隆猴早期胚胎,但将其移植代孕动物体内后,这些胚胎经过初步细胞分裂无一真正孕育。 科学家们对此分析发现,克隆猴细胞分裂看似正常,但细胞内染色体实则出现紊乱。通常染色体在复制和排列过程中需要借助纺锤体,可克隆猴细胞中纺锤体结构杂乱无章,结果导致染色体数目出现异常。不仅如此,对克隆猴细胞纺锤体形成至关重要的绝大多数蛋白质也出现缺损。 研究人员指出,虽然已有科学家利用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出羊、鼠、猪、牛和猫等动物,但研究表明,现有技术对灵长目动物并不适用,其原因可能在于灵长目动物繁殖过程中,对纺锤体组装的要求,比其他哺乳动物“更为严格”。 匹兹堡神学院教授特纳评论说,沙滕等人的研究展示了灵长目动物克隆的难度,从而为“生殖性克隆不安全、应该禁止”,提拱了迄今最为有力的支持。(1)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生殖性克隆不安全,应该禁止”与“美研究显示现有技术无法克隆人”之间是什么关系?文章对二者之间的关系的论述是否合理?为什么?7.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解放以后,乡亲们在井旁边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1)石碑是_刻的。( )(2)井是_挖的。( )(3)对“吃水不忘挖井人”理解正确的是( )8. 课内阅读,回答问题。住宅里的所有电脑全部设在“暗处”,在室内见不到。它们各有各的职能,分工负责,同时又互相连接,以便对环境作出综合判断,为主人提供舒适的生活条件。(1)文中的“它们”指的是_。(2)这段话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3)这段话概括了电脑住宅中电脑的三大特点,分别是:_、_、_。9. 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 )落山涧( ),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 )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 )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1)在文中括号里给加横线的字注音。不少敌人坠_落山涧_,粉身碎骨。他刚要拧_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_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2)“居高临下”的意思是_;“山涧”的意思是_。(3)给文段拟一个小标题:_ 。(4)这段文字描写了壮士们的_和_,表现了壮士们_的精神。10.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鲁迅先生珍惜时间 有人说鲁迅是天才,可他自己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总想在较少的时间内为革命做更多的事情。他曾经说过:“节约时间,就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他工作起来从不知道疲倦,常常白天做别的工作,晚上写文章,一写就写到天亮。他在书房里,总是坐在书桌前不停地工作,有时也靠在躺椅上看书,他认为这就是休息。 鲁迅到了晚年,对时间抓得更紧。不管斗争多么紧张,环境多么恶劣,身体多么不好,他仍是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列主义,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甚至逝世前几天也坚持工作,一直战斗到离开人世的那一天,从没浪费过时间。鲁迅不仅爱惜自己的时间,也珍惜别人的时间,他参加会议,从来不迟到,绝不叫别人等他。他曾经说过:“时间就是生命,无缘无故地耗费别人的时间,和图财害命没有什么两样。”(1)找出短文中的两句名言。(2)“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3)为什么说“节约时间,就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4)这篇短文给你最大的启示是什么?11. 课外阅读,回答问题。张立勇,1975年出生于赣南山区崇义县一个小山村,高二时因家庭贫困中断学业,南下打工,开始了自学之路。1996年6月7日,在叔叔的帮助下,21岁的张立勇来到了清华大学第十五食堂当一名切菜工,这时的他,继续起早贪黑地学习。他每天早上4点多起床,菜墩前、窗口前要站八九个小时,一天下来,腰酸腿软,人困马乏,没看上几页书,眼睛就睁不开了。后来,张立勇发现喝烫水治瞌睡。每次看书前,他就先灌满一壶开水,故意把舌头烫得钻心痛,以此驱散瞌睡虫。满分为670分的托福考试,清华高才生想考过600分也不易,可张立勇头回上场就爆冷门,考出了630分的好成绩,令清华学子刮目相看。现在,他的打算是:几个月后拿下北京大学国际贸易专业本科文凭,圆一个迟到10年的大学梦,然后考虑出国开开眼界。今后他肯定能找到更适合自己的人生舞台。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中断 _ 易_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刮目相看:_ 找出描写张立勇刻苦学习的句子。_12. 课外阅读,回答问题。划船的启示 富尔敦是美国的工程师、发明家。富尔敦小时候只爱画画,不爱读书。一天,老师对他说:“孩子,你只是图画画得好,别的(功 攻)课都不行,会(流 留)级的。要重视科学知识的学习呀!”可是,他把老师的话当作耳边风。 有一次,富尔敦去(钓 钩)鱼。他坐的小船遇上了大风,划起船来费劲极了。他想:“装上风帆只能随风飘游,还有什么好办法能改变这种(壮 状)况呢?” 不一会儿,风停了,富尔敦坐在空船里,把脚浸在河水中,心里还盘算着,不知不觉小船已经荡到河中心了。他惊喜地发现,原来是两只脚不断摆水的结果。 他又想:“能不能用十字叉的轮子来代替划船的桨?轮子该怎么造?造好后装在什么位置最合适?船身又该怎样改装呢这些问题靠画画不能解决,怎么办呢?这时候,富尔敦才领悟到老师的话是对的,决心重视学习科学知识。 从此,富尔敦发奋读书,进步很快,后来成为第一艘蒸汽轮船的发明者。(1)把括号里不恰当的字划掉。(2)从这篇短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轻视_省力_(3)下列选项中,能准确概括出本文中心的一项是( )13. 课内阅读,回答问题。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1)根据意思写词语。A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_B创造出的新事物或新方法。_(2)短文连用了两个_句,请你再仿写一个句子。_。14.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老人愣愣地望着她家那扇门;我呢,愣愣地望着老人。他满脸的皱纹很深很深,很不快乐的样子。我心里说不出的难过,只想代二婶给他那一个铜板,但是身边真的没有钱。看看手里吃了一半的烤山薯,结结巴巴地说:“老伯伯,我也没给钱呢。”(1)选文中描写老人神态的词语是_,你觉得老人此时心中在想什么?_。(2)“我”的心里是怎样想的?15.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普罗米修斯摇摇头,坚定地回答_为人类造福_有什么错_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_但决不会承认错误_更不会归还火种_ 火神不敢违抗宙斯的命令,只好把普罗米修斯押到高加索山上。普罗米修斯的双手和双脚戴着铁环,被死死地锁在高高的悬崖上。他_不能动弹,_不能睡觉,日夜遭受着风吹雨淋的痛苦。_如此,普罗米修斯就是不向宙斯屈服。(1)给第1自然段的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普罗米修斯摇摇头,坚定地回答_为人类造福_有什么错_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_但决不会承认错误_更不会归还火种_ (2)在文中横线上填上关联词。他_不能动弹,_不能睡觉,日夜遭受着风吹雨淋的痛苦。_如此,普罗米修斯就是不向宙斯屈服。(3)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出普罗米修斯是一个_的英雄。我们在读第1自然段时应读出普罗米修斯不答应火神的那种_和_的态度。(4)第2自然段讲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了_而受到的_。16. 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说到恐龙,人们往往想到凶猛的霸王龙或者笨重、迟钝的马门溪龙;谈起鸟类,我们头脑中自然会浮现轻灵的鸽子或者五彩斑斓的孔雀。二者似乎毫不相干,但近年来发现的大量化石显示: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早在19世纪,英国学者赫胥黎就注意到恐龙和鸟类在骨骼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在研究了大量恐龙和鸟类化石之后,科学家们提出,鸟类不仅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根据这一假说,一些与鸟类亲缘关系较近的恐龙应该长有羽毛,但相关化石一直没有被找到。20世纪末期,我国科学家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顿时使全世界的研究者欣喜若狂。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科学家提出了一个怎样的假说? _依据是什么?_又是什么让科学家“欣喜若狂”?结合课文说说。_理解“点睛之笔” 。_17.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_。孔君平_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_,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_。”儿应声答曰:“_。”(1)按原文内容填空。梁国杨氏子九岁,甚_。孔君平_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_,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_。”儿应声答曰:“_。”(2)判断对错。“为设果”是说孔君平给孩子端来了水果。文中“家禽”的意思和现在所说的“家禽”的意思相同。“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这句话点明了文章要讲的主要人物以及人物的特点,有总起全文的作用。(3)“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说一说,孩子的回答巧妙在哪里。18.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不明白父亲为什么中了彩还不高兴,闷闷不乐地回到家里,向母亲诉说刚才的情形。母亲安慰我说:“不要烦恼,你父亲正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难道我们中彩得到汽车是不道德的吗?”我迷惑不解地问。(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闷闷不乐:_。迷惑不解:_。(2)文中“闷闷不乐”是形容谁的心情?为什么会闷闷不乐?(3)父亲面临“道德难题”具体指什么?(4)联系课文内容说说父亲是怎样解决这个道德难题的?1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船底鱼 在辽阔的海洋中,生活着一种中小型的鱼鮣(yn)。鮣的体型长得苗条匀称。它行动敏捷,善于游泳,性格活泼,并具有吸附在大型的鲨鱼、海龟、鲸的腹部或船底的习惯。所以,人们称它为船底鱼。 鮣吸附在物体上,在周游四海的过程中,遇上了饵(r)料丰富的海区或者见到它的“船主”大型鲨鱼捕食时吃剩下来的一些残食,、就悄悄地离开自己乘的“船”,去吃上一顿可口的美餐。然后,再寻找一条新“船”,继续前进。一旦找不到“船”,它便吸附在附近的礁石及其他固定的物体上,作短暂休息。这时,它的细长尾巴,似海藻随海飘动,以此引诱鱼类,待有良机,继续吸附上新“船”。鮣在大海中乘船周游,_省力气,_还靠着船只和鲨鱼等大型海洋动物的威力免受敌害侵袭,真是一举两得的美事!(1)写出下列各词的反义词。前进_ 短暂一一_ 附近_(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良机:_ 周游:_(3)在文中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鮣在大海中乘船周游,_省力气,_还靠着船只和鲨鱼等大型海洋动物的威力免受敌害侵袭,真是一举两得的美事!(4)鮣乘的“船”指的是_。鮣离开乘的“船”去吃一顿可口的美餐,这个“美餐”是指_。(5)在大海中乘船周游,一举两得,“一举两得”指的是_。20. 你觉得课文中作者描写的哪些地方最美?试着把你认为最美的地方画下来吧!21. 阅读课文凡卡片段并完成下列各题。 凡卡呵了一口气,蘸了蘸笔尖,接着写下去。 “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打,因为我给他们的小崽子摇摇篮的时候,不知不觉睡着了。老板揪着我的头发,把我拖到院子里,拿皮带揍了我一顿。这个礼拜,老板娘叫我收拾一条青鱼,我从尾巴上弄起,她就捞起那条青鱼戳我的脸。伙计们捉弄我,他们打发我上酒店去打酒,他们叫我偷老板的黄瓜,老板随手捞起个家伙就打我。吃的呢,简直没有。早晨吃一点儿面包,午饭是稀粥,晚上又是一点儿面包;至于菜啦,茶啦,只有老板自己才大吃大喝。他们叫我睡在过道里,他们的小崽子一哭,我就别想睡觉,只好摇那个摇篮。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要不,我就要死了!”(1)凡卡称老板的孩子为“小崽子”带有_的感情。( )(2)“老板随手捞起个家伙就打我”的“捞”字意思是( )(3)文中“打发”的意思是( )(4)把第二段分成两层,第一层应到( )2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队伍出发了,行军灶打头,跟着就是小孩和军官,他俩并排着走。小孩子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他好像把身边的军官完全忘了。 森林越来越密。弯弯曲曲的小路穿过密密的白桦树林,穿过杂草丛生的空地,又爬上了长满古松的小山。 “你们这里有游击队吗?”军官突然问。 “你说的是一种蘑菇吗?没有,我们这里没有这种蘑菇。这里只有红蘑菇、白蘑菇,还有洋蘑菇。”孩子回答。 军官觉得从孩子嘴里什么也问不出来,就不再问了。(1)照第1自然段中的样子写句子。(有时候有时候有时候)(2)对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他好像把身边的军官完全忘了。(3)说说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4)你认为“小夜莺”是个怎样的孩子?2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蜻蜓点水 美丽又明澈的小湖,平静地躺在阳光下面,在轻风的吹拂下,微微地笑着。 蜻蜓在湖面上飞,得意地弹弹翅膀,忽高忽低,忽上忽下,非常休闲自在。 蜻蜓逢人便说:“我真爱这个美丽的湖呀,世界上还有谁比我更理解这个湖呢?只有我才知道这个湖水有多深,有多冷。” 蜻蜓高兴地唱着自我陶醉的歌,在湖面上飞来飞去,不时用尾巴在湖面上点一下,湖面上立即就出现一个小小的漩涡,漩涡慢慢地荡漾着,散了,不见了。 蜻蜓满意地说:“请看,这就是我的成绩。” 湖边的青蛙听见了,不觉哈哈大笑! 蜻蜓张大了眼睛问:“你笑什么?”青蛙说:“要彻底了解这个湖,只有深入到这个湖中,花很大功夫探测,要花许多时间体验,才能知道这个湖水有多深,有多冷。像你这样用尾巴点点水,能知道些什么?朋友别夸夸其谈了,还是深入实际做点工作吧!” 蜻蜓听了,虽然红了脸,但是还是不以为然地弹弹翅膀飞了。(1)蜻蜓满意地说:“请看,这就是我的成绩。”这里的“成绩”表面是指_。其中的含义是指_。(2)“湖边的青蛙听见了,不觉哈哈大笑。”青蛙笑的是:_。(3)青蛙的话讲了三点意思,一是_,二是_,三是_。(4)蜻蜓听了青蛙的话“红了脸”说明_,“还是不以为然地弹弹翅膀飞了”说明_。(5)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4.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滥竿充数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悦之,廪(ln)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mn)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注】使人:叫人。必:总是。处士:没有做过官的人。请:要求。廪食:公家供给粮食。以:跟别人相同。好:喜欢。(1)联系注释与土下文解释句子。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2)南郭先生逃跑的原因是_。25. 课内阅读,完成练习。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 ),毫不( )。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1)语段选自课文_。(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3)语段是围绕“_”这句话来写的,船夫的驾驶技术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A._;B._;C._。因此,语段的写作方法是先_后_。(4)我会联系上下文,补充成尼斯的景色或人们的活动。我看到_;看到_;还看到_。26. 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1919年春天,年轻的画师徐悲鸿考取了巴黎高等美术学院,后来又向法国的绘画大师达仰学画。达仰看中这位刻苦努力的中国学生,热情地指导他,这却引起了一些人的嫉妒。 一天,一个外国学生很不礼貌地冲着徐悲鸿说:“徐先生,我知道达仰看中你,但你别以为进了达仰的门就能当画家。你们中国人就是到天堂去学习,也成不了才!” 徐悲鸿被激怒了,但是他知道,靠争论是无法改变别人的无知和偏见的,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当时,巴黎的博物馆里陈列着许多欧洲绘画大师的作品,每逢节假日,徐悲鸿就进馆去临摹。他画呀,画呀,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经过潜心临摹,徐悲鸿的画技有了很大的提高。 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过去了,徐悲鸿在巴黎高等美术学院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结业考试。他创作的油画在巴黎展出时,轰动了整个画界。那个外国学生看了徐悲鸿的作品,非常震惊,他找到徐悲鸿,鞠了一躬说_。问题:(1)联系上下文,把文章的结尾补写完整。注意正确使用标点符号。(2)找出下面句子中的联想部分。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3)联系上文,说说“功夫不负有心人”的意思。(4)填空。文章第_自然段和第_自然段写了徐悲鸿励志学画的经过,这两自然段是_关系。(5)用自己的话说说徐悲鸿奋发努力学画的原因。27.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余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1)解释划线词的含义。以至于斯也斯_(2)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中心。(不超过10个字)28. 课内阅读。 “等等,老屋!”一个小小的声音在它门前响起,“再过二十一天,行吗?主人想拿走我的蛋,可是我想孵小鸡。我找不到一个安心孵蛋的地方。” 老屋低头看看,墙壁吱吱呀呀地响:“哦,是老母鸡啊。好吧,我就再站二十一天。” 二十一天后,老母鸡从破窗户里走了出来,九只小鸡从门板下面叽叽叫着钻了出来:“叽叽,谢谢!”老屋说:“再见!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 (1)“小小的声音”是_发出的。(2)故事中“小猫刚刚离开,老母鸡又来请求老屋不要倒下,”根据生活经验和生活知识,我猜到老屋应该会觉得_。(3)我们从选文中可以体会到( )。29. 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邓政委的棉衣 1947年8月,大别山上已经是寒霜季节。由于我军远离后方,被服供应不上,邓小平政委和十几万将士仍穿着单薄的旧棉衣。战士们心疼地说:“我们没什么,要是把政委冻坏了,还怎么指挥我们打仗?”于是便聚在一起,专门为邓小平同志做了一套新棉衣。 第二天,副官长抱着这套新棉衣走进政委的小屋。他看到政委正伏在桌上聚精会神地看文件,便轻手轻脚地走到跟前,小声说:“首长,这是您的新棉衣。”政委放下笔,搓搓手,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