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杏南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页
福建省厦门市杏南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页
福建省厦门市杏南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3页
福建省厦门市杏南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厦门市杏南中学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又到了展示你才能的时刻了,别匆忙,别紧张,请微笑着拿起语文试卷,愉快地接受检验,相信你平日的辛勤耕耘定会在这里收获到累累硕果。 第一部分 语文积累与运用(32分)1.将下面的文字抄写在田字格中,要求正确、端正、整洁。(2分)仁者不忧,智者不惑 ,勇者不惧。2. 古诗文填空(15)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夜久语声绝, 。(杜甫石壕吏) ,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少壮不努力, 。(汉乐府长歌行) ,猎马带禽归。(王绩野望) ,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迷津欲有问,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核舟记所记载的核舟虽然极小,但所雕人物却神态各异,栩栩如生,例如佛印就强调他“佛印绝类弥勒, , ,神情与苏黄不属”,船尾居左的舟子不仅动作生动“左手抚炉,炉上有壶”,而且神态生动“其人 , ”。大道之行也提到对美好社会的构想:大道之行也, , , 。3.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题(6分)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 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ss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根据拼音写出括号里的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2分)差使 ss 幸运的事情不会连续到来叫福无双至,而不幸的事接连发生自然叫 。(2分)将文段中划线句子用一句比喻句描述。(2分)4.依次填入下面空缺处的词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我武装力量,除补上野战军一年多战争的消耗以外,还增加了大约二十万人左右。契柯拉耶夫所属的那一连红军,在猛烈的炮火 下,直奔方场,占领了那座桥。这一支和坟上的快点完的那一支一模一样,是一对。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a.热烈埋伏赫然赞叹b.激烈遮蔽显然赞赏c.激烈掩护显然惊叹d.猛烈掩护明显赞扬5.名著阅读。(共3分)请从朝花夕拾、骆驼祥子中任选一部填空。 选择的作品名: 作者: (1分) 故事的主人公: (1分) 人物性格: (1分)6.综合性语文学习莲香荷韵(4分)不经意间,夏已经飘然远走。在这霜寒露冷的季节,我们怀念清塘里亭亭玉立的荷花,飘飘荡荡的荷叶,丝丝缕缕的清香。请大家一起重回夏日,欣赏无边的荷韵吧。品荷:诗中荷香,翻开中国的文化史,扑面而来的是莲淡淡的清香,让人默默地感动。爱莲说除外,关于莲的名句,你能诵读一句吗?(2分)颂莲:莲花在淤泥里孕育,在阳光里生长,在高温里盛开,在清风里结实。莲之魂,象征着清纯、高洁、脱俗、正直、娴静、深情、不甘于流俗的精神。请仿照实例,赞颂 诗人笔下莲花那丰富的内涵和魅力。(2分)示例:我是周敦颐笔下的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在世俗污浊中独善其身。仿写:我是周敦颐笔下的莲, 第二部分 阅读(38分)二、阅读文言文,完成710题(13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7.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1)谈笑有鸿儒( ) (2)无案牍之劳形( )(3)可爱者甚蕃( ) (4)花之隐逸者也( )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何陋之有 水陆草木之花 b、有仙则名 名之者谁 c、濯清涟而不妖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d、陶后鲜有闻 芳草鲜美9.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10.甲乙两文在写法上共同之处是 ,甲文借陋室表达了作者 ,乙文借莲花表达了作者 。(3分)三、现代文阅读(25分)(一)老王(12分)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登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他只说:“我不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自己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 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早埋了。” “呀,他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 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11.第一自然段“镶嵌”一词原意是什么,此处有何表达效果?(3分)12.你如何理解文章划线的句子。(2分)13.“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有怎样深刻的含义?(3分)14.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如同“老王”这样遭遇的人,应该如何对待?请简要谈谈。(4分)(二)男孩的14岁(13分)男孩终于鼓起勇气向父亲坦白了自己的想法:“我要退学,我一天都不想在教室里呆,我一进学校就烦!”男孩想,父亲会揍他一顿,至少会骂他个狗血喷头。奇怪的是,父亲非但没有揍他,甚至连骂都没有骂一声。父亲只是靠着门框蹲着,低头狠命抽烟,一支接一支,a弄得整个老堂屋硝烟弥漫,如同战争打完硝烟弥漫的战场,宁静而可怕。终于,父亲吐出一口烟雾,重重地说了声“好吧”,然后就上床睡觉了。b简短而有力的话语,如一块石头在男孩心窝上砸了一个坑。男孩知道,父亲默许了,默许的很沉重,让男孩想反悔都反悔不起。尽管如此,但男孩还是很庆幸,少年的恐惧是很快就会被胜利的喜悦冲淡的,终于不上学啦,不用早起啦,男孩想。但男孩想错了。第二天天刚亮,父亲便喊男孩起床。将母亲平时用的锄递给男孩说:“你不上学啦,以后就别让你娘下田啦。”那时,麦子刚收割完。天气干燥,田里极旱。父亲说:“锄第一遍麦茬地很关键,锄好了整个夏天都不会长草。”于是,男孩便跟在父亲背后锄地,父子锄禾日当午便夏季田野中的一道沉重的风景。不动手时男孩怎么也不会想到,麦茬地比柏油路还硬,收效显著的活并不好干。第一天下午收工,男孩手上磨出了好几个晶莹剔透的水泡,里面像是着了火,霍霍烧的人生疼。第二天下午收工,男孩的双手已经麻木啦,夜里一觉醒来,手皮发紧,手腕发酸,连拳头都握不住。第三天早起,男孩伸出肿胀的手让父亲看,希望能引起父亲同情放自己一天假,哪怕不放假夸奖自己一声也好。但父亲看了看说:“刚开始干农活都是这样,慢慢就好了。”c父亲将“农活”二字咬的很硬,目光像钉子,声音如冰雹,冷漠而坚定。母亲在一旁看着这一切,想上前说话,但她观察了好几次父亲的脸,终于没有敢说出来。第一遍地锄完了。男孩想,终于可以松口气啦。可是丢下饭碗的父亲抬头看了看西边的红霞说:“准备浇地吧,看来一段时间天不会下雨啦。”天旱河水也紧缺,河经常断流。白天浇不完,夜里不得不睡在河边等水。男孩便迷糊着惺忪的睡眼来到西边地头,离地头不远处有一座坟,坟上堆着干燥的麦茬。月光皎洁,水流泛动着月光,离坟还很远。男孩于是便坐在坟上等水,等着等着不知不觉的就躺下了,连日的疲劳铺天盖地地袭向男孩当夜,男孩病倒了,发高烧,说胡话。第二天醒来时,母亲坐正坐在床边抓着男孩起满泡的手流泪。见男孩醒了,母亲说:“你昨夜高烧到39度多,一夜不停地说胡话,说什么我明天还要上学,娘你早点喊醒我,别让我迟到了”男孩一听,大哭起来。其实,男孩几天前就后悔了。饭桌上,父亲说,想上学可是你自己说的,要上就得上出个名堂,不准再打退堂鼓。这一次,父亲的话多了点,声音沉重而坚定,不容商量。两年后,男孩考上县里的高中。三年后,男孩考上了大学。临走前的天晚上,一家人坐在饭桌旁说闲话,无意中又提到这件事,母亲说:“你爹的心真硬。”父亲抽了两口烟对男孩说:“哪个当爹的不疼自己的儿呀”。那个男孩就是我,那年我14岁。 (选自读书文摘2013年第7期)15.阅读全文,说说男孩的心理变化过程。(3分)16.点评是一种个性化鉴赏的阅读方式。请你从划线的a、b、c三初中任选一处,结合文章进行点评。(3分)17.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父亲”形象的分析理解。(3分)18.文中父亲说“哪个当爹的不疼自己的儿呀”,请结合生活实例说说你的父亲是如何疼爱你的?(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