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第八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页
福建省福州市第八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页
福建省福州市第八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3页
福建省福州市第八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4页
福建省福州市第八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州八中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 一、单项选择题(共35小题,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 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但奇怪的是他们不是直接向他们心目中的最高神“帝”请求,而要托祖先转达,据此我们可以断定商代a祖先的地位高于神 b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形成c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d国家大事完全通过占卜来决定2商朝灭亡后,“小邦”周还没有力量对商朝故地实行有效的控制。为此,武王的做法是a“封商纣子禄父殷之馀民”b“武王征九牧之君”c“乃褒封神农氏之后于焦”d“于是封功臣谋士”3荀子儒效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材料所述现象,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a稳定了西周的政治秩序b形成了家国一体的观念c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建立d导致了诸侯争霸的局面4明成祖朱棣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他对内开拓疆土,加强君主专制;对外派遣郑和下西洋,加强与亚非国家的联系,成功地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永乐盛世”。但后来的封建史家仍以“篡位”视之,主要是因为他皇位继承a破坏了分封制 b不符合古代宗法制 c是以武力夺取帝位的d损害了封建史家的利益5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中国也。”其中“中国之政”主要指a.皇帝制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6台湾学者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写道:“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种政治结构出现的积极意义主要是 a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b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c从民主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d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7关于秦朝设郡的数目,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如王国维秦郡考考证共有48郡,谭其骧秦郡新考推定为46郡。某同学在考证秦朝设郡的具体数目时,收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其中最可信的应是a秦简的记载b史家的学术观点c民间的传说d史记中的记载8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汉武帝对内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下中央集权官僚体制运作的理论与方法”。下列属于汉武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措施的有平定“七国之乱” 颁布“推恩令” 形成“中朝”“外朝”体制 建立对地方高官的监察制度 a b cd9元朝开始实行行省制。行省辖区不仅地域辽阔,且省界犬牙交错,使其无山川险阻可依。“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合湖南、湖北为一,而洞庭之险失;合浙东、浙西为一,而钱塘之险失;又合内江、外江为一,而蜀之险失。”从其布局特点可以判断元统治者的用意主要在于a扩大地方行政管理范围及权限 b促进各地区间的经济平衡发展c防范地方割据以巩固中央集权 d南北纵向分区有利于民族融合10元朝时右丞相铁木迭儿掌管宣政院,他的儿子也为宣政院使。元史奸臣传记载了时人的批评,称其“无功于国,尽居贵显”。宣政院的“贵显”在于a向各省宣达政令 b负责中央官员选拔 c管理佛教事务和吐蕃地区 d掌管蒙古兵马征发11明朝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皇帝不满内阁票拟发回重拟时,如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以上材料主要表明a明朝内阁的权力高于皇权 b内阁事实上成为决策机构c明朝皇权较前代有所弱化d内阁对皇权存在一定制约12清末御史张瑞荫的奏折中说:“自设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指屈,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若内阁,则权属于臣。”与材料的看法一致的是a.军机处实际上掌握了最高行政权 b.军机处有助于树立官场廉政之风c.军机处官员多是平庸之辈 d.内阁制有利于加强皇权13学完古代中国政治制度这一单元后,有四位同学分别撰写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 a浅议西周分封制 b谈北宋“重文轻武”的特点与影响c元朝行省制的影响 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14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的基本趋势是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严密逐渐强化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a. b. c. d. 15下表中的相关史实,表述完全正确的是战争名称时间战争影响a鸦片战争1840-1842英法两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b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圆明园遭到破坏c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清政府被迫开放南京、苏州等地为商埠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导致义和团运动爆发16“虽然现在这一事件已被公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但当时清政府并没有认识到这些条约规定的严重性。”这一事件是指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7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上述言论针对的是a领事裁判权b片面最惠国待遇c居住及租地权 d“门户开放”政策18作为台湾附属岛屿之一的钓鱼岛,历史上很早就属于中国管辖,这一点可见之于中日史籍图志,中国对钓鱼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近代日本通过下列哪个不平等条约强行割占了钓鱼岛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9“道光后期以来,满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转折点,在西太后身上,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与“转折点”直接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20慈禧曾说:“我本来执定不同洋人破脸的,中间一段时期,因洋人欺负太甚了,也不免有些动气。虽是没阻拦他们,始终总没叫他们十分尽意的胡闹。我若由他们尽意的闹,难道一个使馆有攻不下来的道理?”慈禧所称的“他们”是指a顽固派 b洋务派 c义和团 d太平军21“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这首童谣的出现是由于发生了a一二八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22国民革命军第129师师长刘伯承在战士不情愿换掉已经穿戴了多年的红军装、五星帽,而要换上青天白日帽徽时说:“这帽徽是白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向红军帽告别吧!”他这样说的主要目的是a倡导国共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 b争取抗战局面,保障工农割据 c促成统一战线,确保民族大解放 d坚持正面战场,彻底消灭日军23雅虎知识堂评价某战役“是国共合作、共创民族抗战伟业在战役上配合的典范从阎锡山接受周恩来建议,建立战地动员会,到八路军吸收友军阵地战、阻击战经验,整个战役过程中无不闪烁着民族团结精神的光辉同时也为新形势下的国共合作积累了经验。”它评价的战役是a太原会战 b淞沪会战 c徐州会战 d百团大战24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多次会战,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a.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侵略计划 b.消灭了日本大量有生力量c.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d.掌握了抗日战争的主动权25马克思说:“推动这次大爆炸(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b.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c.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爆发的根源d.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宗旨261853年,英国一家报纸曾登文指出:“叛乱运动的最后成功将是敌视在中国的外国人的信号,我们的损失将是很大的。我们的所得将是零。”文中的叛乱是指太平天国运动 表明中外民族矛盾趋于缓和暗示太平天国运动面临双重敌人说明侵略者极端仇视中国革命a b. c. d.27“以天国的理想作为现实奋斗的目标,以政治上的平等与经济上的平均作为政治动员的口号。”下列文献内容能够印证该观点的是a海国图志b天朝田亩制度c资政新篇d中外纪闻281911年4月21日,中国海军巡洋舰“海圻”号出航,出使英国参加乔治五世国王的加冕庆典,并出访美国、古巴。13个月后,它回到上海,应升起的国旗是a. 大清王朝的龙旗 b. 中华民国的五色旗 c. 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旗 d. 新中国的五星红旗29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国民全体。”在当时,其本质意义在于a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b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c否定了君主专制政体d使人民获得了政治权利30参加过辛亥革命的老人吴玉章曾经说过“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这种变化最能说明 a.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b.帝国主义扶植袁世凯c.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实现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1武昌起义后全国有15省先后宣布独立,各省先后担任最高军政长官(都督)者背景不尽相同,其中新军将领13人,革命党5人,咨议局议长3人,巡抚3人,布政使1人,提督1人,督练公所总参议1人。据此可知辛亥革命a具有广泛社会基础 b具有明显的妥协性c属于资产阶级革命 d属于自上而下的革命32历史上的标语口号浓缩地表现着不同时代的内容和特征,下列标语口号按其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打倒列强,除军阀”;“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a.b. c. d.331923年,陈独秀说:“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遂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潮,由空想而实际运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陈独秀所说的“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指a.武装革命b.无产阶级革命c.民族革命d.国民革命34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义和团运动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 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35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道“今天我们却把历史切断,一概想模仿外国制度,明明知道这一制度与现实不符合,却想推翻现实来迁就制度其实应该是推翻制度来迁就现实的,绝非是推翻现实来迁就制度的。”下列史实符合这一观点的是a维新变法 b辛亥革命c洋务运动 d新民主主义革命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计30分。)36.(14分)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变革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唐初每事先经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1)据材料一慨括唐代“三省”的职能。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三省六部制的作用。(5分)材料二 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蔽矣。”(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选官制度?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制度对当时社会政治有何影响?(5分)材料三(北宋)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相互牵制。后来,又把全国州郡分为十五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安抚使(管军事)、提举常平(管常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四司,统称“监司”,也都由文臣担任,只有安抚使用武人 朱绍候中国古代史(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宋官制变革带来的影响。(2分)(4)综上所述,唐宋政治制度的变革带来了哪些启示?(2分)37(16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材料二 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此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军事两个方面论证材料一的观点。(6分)(2)驳斥材料二中日本对美英两国宣战的理由。(4分)(3)依据材料一、二,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6分)福州八中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 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23456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