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语同西欧语句式比较.doc_第1页
俄语同西欧语句式比较.doc_第2页
俄语同西欧语句式比较.doc_第3页
俄语同西欧语句式比较.doc_第4页
俄语同西欧语句式比较.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俄语句式同西欧语句式的比较摘要:俄语作为印欧语系的语言,其基本句式应同总的印欧语基本句式一致。俄语句式同西语句式比较过程中的最大障碍主要来自俄语的单部句。导入零主语的概念之后,一部分单部句相当于西欧语言中的无人称句;有些单部句实质上是双部句。另外,S-V-O-C句式中的补足语在结构上同其它成分处在同一层级上,把它们排除在句子模式之外是不合理的。关键词:印欧语系;零主语;补足语 目前我国俄语专业的生源主要是在中学学过英语或其它西欧语言的学生。这种状况使俄西语言比较教学成为十分必要且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 语言比较涉及语音、词法、句法、词汇、修辞等各层面,其中句子形态的比较显得尤为重要。由于西欧语言的句子形态种类少,俄语句子形态变化多,似乎很难进行全面比较。其实,只要依据历史形态比较学的原理,挖掘俄语句子内在的规律,深入研究句子的词法形态与句子句法意义的联系,就可以对变化多样的俄语句式进行合理的解释与简洁的归类,建立合理的俄西句式比较体系。 印欧语系语言的基本句式为五种: 1.S-V(主-动) 2.S-V-P(主-动-表) 3.S-V-O(主-动-宾) 4.S-V-O-O(主-动-宾-宾) 5.S-V-O-C(主-动-宾-补) 或者可以把这五种句式归纳为一个句式树: P S-V-| O O-| C 俄语作为印欧语系的语言,其基本句式应同总的印欧语基本句式一致。根据这样一个假设观察俄语句子,则可发现,俄语句式同西语句式比较过程中的最大障碍首先来自俄语的单部句。印欧语总体上以主谓双部结构为句子的基础,而俄语同时以双部结构和单部结构为句子的基础。这一点说明,如果我们把俄语的单部句看作特殊的双部句,而且这种处理是合理的,那么俄西句式比较问题就变得简单得多。 可不可以把俄语的单部句看作特殊的双部句呢?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先讨论俄语传统语法形态结构分类中的不定人称句和泛指人称句。这两种句式的共同点是,句中不出现结构上的主语。其次,谓语动词分别采取复数第三人称、单数第二人称或其它人称的形式。例如: .(不定) .(泛指) , , ,.(泛指) 我们完全可以认为,这两种句式在形态上采取零主语的形式,即它们的主语的意义转移到了谓语上,一个谓语的意义相当于主语加谓语的意义。用公式表示则是: S + V = + (S + V) = + V1这里 和 V1 分别表示单部句的零主语和动词。 这一点如果同英语的不定人称句或泛指人称句进行比较,则更明显。例如: They dont allow us to smoke here.这儿不许吸烟。(不定人称句) You should keep calm even when you are in danger.即使在危急时刻也要保持冷静。(泛指人称句) 那么,俄语无人称句的情况如何呢? 现代俄语无人称句具有十分明显的形态结构特点: 1.句中动词谓语或静词谓语的动词部分取中性单数第三人称形式; 2.句中不出现语法主体第一格名词或代词主语; 3.感受主体通过名词或代词的间接格或前置词短语形式得以表现;例如: . . . 俄语无人称句形态上的这些特点极易使人想到:无人称句在本质上是不是相应中性单数第三人称代词主语缺省的句子?我们可以从当代俄语中尚存的语言现象考察无人称句的原始形态。 有些无人称动词有时能带上自己的语法主语。例如: .() 这些事实表明,正如苏联语法学家 . .尤尔钦科所明确指出的那样,现代俄语中的规范无人称句是原始无人称句长期发展的结果,是表物主体的意义转移到动词谓语上,而其形态逐渐从句子中完全消失而形成的终极的无人称句。 尤尔钦科指出:“人们对这种现象很少予以注意,而这种现象却有助于我们弄清无人称句的真谛,具有很大的理论价值。 这种结构是外观的无人称结构, 而 则是内隐的无人称结构。” 关于俄语中出现无人称代词 的问题,苏联语法学家 .在自己的著作 ,.,1953中明确指出:俄语无人称代词 处于胚胎状态,没有得到发展,因而在言语中很少见到。但它的存在是事实,所以把它看作语气词是不恰当的。 这就表明,把这一类无人称句看作相应语法主语转载到谓语中去而形态上造成主语缺省,但意念上仍然存在主语的句子,是完全合乎道理的。也就是说,定义了零主语以后,俄语的真实无人称句也同双部句一样地进入 S-V 系列基本句式中去。这一点通过与其它印欧语的历史形态比较可以看得更清楚。 印欧语有一个共同点:在以主谓句的形式构成无人称句的情况下,充当无人称主语的是中性单数第三人称代词,如 英语中:It is cold.- ()()() 法语中:Il est temps de partir.- ()()()( ) 德语中:Es dammert schon.- ()()() 这种无人称主语或形式主语并不是在每一种当代印欧语中必须出现。多数印欧语以出现为符合规范,如英语、法语。有的印欧语中是两可的,如德语的某些无人称句式中可以不出现无人称主语: Mich friert.= Es friert mich.- ()()() 有的印欧语过去曾使用过无人称主语,但现在以不出现无人称主语为规范。比如,西班牙语同法语一样都是由中世纪的民间拉丁语演变而来的,但当代法语保留了无人称主语,而现代西班牙语却以不出现无人称主语为规范。例如: Llovera manana. 明天将要下雨。 Ha nevado en las montanas. 在山区已经下雪。 俄语作为一种印欧语,其句法规律应符合印欧语的总体规律。我们可以推知,俄语也经历了从使用无人称主语到不出现无人称主语的演变过程,即主语零化的过程。 谓语以静词形式出现并表示自然给予人的感觉或人在客观作用下产生的心理状态的无人称句是无人称静词句的代表,是另一类原始无人称句。例如: . . 它们和原始无人称动词句在结构特点上的共同点在于无人称形式主语 的隐现。静词表语部分的词性兼有形容词和副词的特点。这一点在相应句式的俄英对译过程中反映得非常清楚: .-It is windy. . -It is muddy outside. . -Its still far to home. .-Its very cramped here. 原始无人称句的最明显的语义效果在于突出行为发生或状态的客观因素。而这种客观意义集中表现在动词或静词谓语的中性单数第三人称形式,其次是感受主体的第三格形式或带有前置词的间接格形式上,从而达到了意义和形式的巧妙合理的统一。 现代俄语无人称句表示自然现象、人的身心状态和感受、行为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对事物和现象的肯定或否定等,赋予句子所述的内容以明显的客观意义。可以认为,它们或者是原始无人称句直接变化的结果,或者是无人称特有的语义功能与其它语法范畴相结合的产物。 基于上述观点观察俄语传统语法划定的无人称范畴,便可发现,有些句式的分类不无值得商榷之处。 俄语传统语法对无人称范围的确定完全是依据形态结构标准进行的。其标准是: 1.按现代规范俄语的习惯,句中不能出现第一格主语; 2.句子的动词只能采取单数第三人称形式。 根据这种形态结构标准划为无人称句的一些句子,如依据主语概念的内涵,根据句子的实际意义来分析,则可发现,它们实质上不是真实无人称句。这里重点讨论如下三种句式。 句式 1 : . 这一类句式中以二格形式出现的名词或代词表征的是数量概念,相当于一个词组,具体数量由后面的数量词给出,两个部分形成被陈述和陈述的关系。正由于这个原因, 将这一类句子从无人称句中分离出来,单独构成属格句,并指出句中的二格主位静词性质上接近主语。北京外国语学院编的基础俄语把这类句子归为主谓句。 句式 2 : . 这一类否定存现句在传统语法分类中是无人称句,而与之对应的肯定存现句通常是主谓句。这里被讨论的主体取第二格形式,其实是俄语第二格加强否定意义的体现,而句中存现动词取第三人称单数的形式,是符合非主格名词充当主语时的主谓一致规律的。习惯上 作动词的否定存现句,无论何时都采取强否定形式,而其它否定存现句可有强否定和一般否定两种形式:强否定时存现主体用第二格,一般否定时用第一格。例如: . . 根据上述理由,把否定存现句与肯定存现句一同视为双部句是合情合理的。我们完全可以认为,否定存现句和原来意义上的无人称句在句法意义上并无共同之处。 句式 3 : . 在谓语以无人称形式出现的现代俄语口语句式中,有时出现独特的代词 ,例如: ,! ! (). 经过分析即可发现,这里 只有形式, 它的实质内容由后面的不定式给出。这个句式同现代西欧语言中十分活跃的形式主语 + 谓语 + 不定式句式完全一致。句中不定式的句法功能是加确主语的内容,即充当主语补足语,而中性单数第三人称代词放在句首作形式主语。如,在法语中: Il est honteux de mentir.-()()() ()虽然现代俄语中以不出现无人称形式主语为规范,如 .但句子成分之间的语法关系还是不变的。因为句中的不定式实质上就是缺位形式主语的补足语,所以它是同谓语一个层级的自主成分,而不是与谓语构成不可分结构的非自主成分。在这一点上,80 年语法同传统语法相比,做了突破性的改进。 80 年语法中这一类句子被处理为双成素句,同时句子的合理变形是典型的主谓句: - .而且在句子变化体系中谓语的副词形式和形容词形式可以互换: / .这一点通过相应句式的俄英对译看得很清楚。例如: .-Its painful towatch his sufferings. .- It is hard for me to go upstairs. 为了便于讨论,我们不妨借鉴西班牙语语法中对类似句式的处理。例如: No es posible cumplir la tarea sin movilizar a las masas. 不动员群众而完成任务是不可能的。 Es necesario combinar la ensenanza con el trabajo productivo. 必须把教育和生产劳动结合起来。根据西班牙语语法的观点,句中的动词不定式短语是特殊的主语从句,即在主语从句动词具有泛指人称性质时,用动词原形代替虚拟式。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完全有理由把这种句式看作主谓句。 可见,导入零主语的概念,并对俄语单部句范围作合理调整,就可以把俄语单部句同西欧语句式进行合理比较: 1.一部分零主语单部句相当于西欧语言中的无人称句; 2.有些“单部句”实质上是双部句。 S-V-O-C 句式在俄语实践中也非常活跃,但由于一般的俄语语法著作或教材中通常把这种现象只作为相关动词的支配关系处理,而不从句式的角度区别宾语性补语和它的补足成分,有时造成概念不清楚,甚至理解上的错误。 (S)-V-O-C 句式的特点是,句中的宾语处在双向联系中:一方面做动词谓语的客体宾语,同时与补足语形成意义上的主谓关系。例如: We call her Kate. 我们叫她凯特。 We all found Kate very friendly.我们都看出凯特很友好。 由于宾语和补足语之间存在意义上的主谓关系,有时两者之间还可出现系动词。如上面的第二个句子还可以改写成下面的样子: We all found Kate to be very friendly. 俄语的(S)VOC 句式有如下几类: 1.动词不定式充当补足语: .大家都请她唱歌。 .命令他立刻来到。 2.名词充当补足语: .我把化学作为自己的专业。 3.形容词或形动词充当补足语: .我们认为这种意见是错误的。 4.前置词加名词短语充当补足语: .我们看见他在屋里。 5. 加与宾语同格的词(或短语)充当补足语: .我们把支持各国人民的斗争看作自己的义务。 .大家认为他的建议完全符合实际。 .他们把这个理论看作神圣不可侵犯的。 6. 加指明称谓、身分、职业的复数第一格名词充当补足语: .维克托尔被选为系主任。 由于宾语和补足语之间存在意义上的主谓关系, (S)VOC 句式往往可以转换成等义主从复合句。(S)V 部分构成主句,OC 部分构成从句。例如: 1. . , . 2. . , . 3. . , . 名词或形容词(形动词)充当补足语时,现在一般用第五格形式,但有时也用第四格形式,尤其是在较早一些的俄语作品中。例如: .在我的记忆中他还是个孩子。 .我看见她时,她健康。 这种句式的联锁特点有时造成理解上的错误。试看下例。 , , , , .(东方第六册 185 页) 如对俄语(S)VOC 句式中宾语和补足语之间的意义上的主谓关系理解得不透,则对句中 的语法功能很难做出正确判断。该句的意思是 , .曾几何时,他亲手栽了这些苹果树,那时它们还只是一棵棵小树苗。 尤其是前置词加名词短语充当补足语的句式,由于该短语的形式往往同充当状语时的形式一致,容易把补足语看作状语。例如: , , . . (东方第五册 98 页) 很容易把 理解为句子的地点状语, 即“我在举重台上看见运动员”。而实际上 是宾语 的补足语,即 .当我看见举重运动员在台上时,竟然忘记自己是一个观众。 又如, . 句中的前置词加名词短语不是句子的状语,而是宾语 的补足语,在意义上相当于它的表语,所以句意相当于 , .我们发现他时,他已失去知觉。 目前流行的几套俄语教科书和供教学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