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诗两首》教学设计.doc_第1页
《当代诗两首》教学设计.doc_第2页
《当代诗两首》教学设计.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当代诗两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独立品味诗歌的语言,理解诗中形象化手法所表现的具体含义,学会有感情朗读。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能仿写出有特色有韵味的句子。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味作者所表达的乡愁,增强学生的爱家爱乡爱国意识。教学重点、难点: 1、感悟诗的主题,强化学生爱家爱乡爱国的意识。2、品味诗歌语言,学会鉴赏诗歌,并能仿写出有特色有韵味的句子。教与学法:讨论、探究、提问相结合。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乡愁,是深切思念家乡的心情。是文学作品中一个历久常新、亘古不变的主题,提起它,我们的脑海里就会涌现许多有关乡愁的古诗句。如:李白的静夜思(可让学生回忆)我们现当代相当多的诗人也写过这类题材的作品,如舒兰的乡色酒和彭邦桢的月之故乡(出示课件)。可以说: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的夜晚,每阵敲窗的雨点,每声断雁的叫声 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愁,都会勾起故乡之思。诗人把那种难以排遣的思乡之愁诉之于笔端。于是我们便欣赏到那一首首凄婉哀伤的诗歌,感受到诗人那绵绵柔美的思念与哀愁。今天,我们来看两首台湾当代诗人的思乡之作。(出示课题)二、简介作者余光中,当代诗人和诗评家,祖籍福建,生于南京,现居台湾。席慕蓉,当代诗人和散文家,祖籍内蒙,生于四川,现居台湾。两位的祖籍都在大陆,也都出生在大陆,后来都定居台湾。他们都是在大陆有较大影响的诗人。一方面他们对祖国的传统文化古典文学一往情深,他们继承了传统文化中乡愁这一永恒的主题,写出了新意;另一方面,大陆与台湾长期阻离,而诗人又流浪于海外,游子思乡之情就自然流露出来了,他们的不少诗作都弥漫着乡愁情绪。同学们课下可以读读余光中的春天,遂想起、乡愁四韵和席慕蓉的出塞曲。(出示课件)三、朗读并赏析课文1、找四位同学分节朗读余光中的乡愁。2、指导朗读:语调:深沉 语速:舒缓 感情:深挚3、分组朗读,共同点评朗读效果。4、品味余光中的诗作 (词句不强求一致,意思对即可。)(要点:共四节,以时间变化组诗,概括了人生的四个阶段;又以空间上的阻隔作为这四个阶段的共同特征,描绘了四幅画面:母子别夫妻别生死别故国别。诗人分别为人生的这四个阶段各自找到一个表达乡愁的对应物,可见构思之巧妙。诗情层层推进,最后乡愁得以升华,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普遍的家国之思)5、找出这首诗中相同位置的字、词、句进行归类、品析。然后试用“美,美在”这一句式把品析的结果说出来。(教师先做示范,引导学生。例如“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名词美,美在它们选取了代表漂泊、隔离、诀别的具体事物来承载抽象的难以捕捉的恋国思家的乡愁。)学生发言,共同完成6、全体背诵诗作,体会诗人情感7、指名读席慕蓉的乡愁,请同学点评朗读效果8、品味诗作(意思对即可)(要点:更为短小,三节七行,别出心裁,大致按时间顺序来写;三节诗三幅画面,用新奇的比喻说明:乡愁在作者心中永远挥之不去,把一缕乡愁传给了读者;长短句交错。)9、全体读席慕蓉的乡愁,体会诗人情感四、仿写练习这两首诗,都不自觉地用了“乡愁是”这一句式,第一首诗中乡愁是“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第二首诗中乡愁是一支清远的笛,是没有年轮的树。请大家仿照诗中的“乡愁是”这一句式也来写一写乡愁,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多句。学生发言,共同完成五、拓展延伸,布置练习1、请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