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六 生物与环境课件.ppt_第1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六 生物与环境课件.ppt_第2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六 生物与环境课件.ppt_第3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六 生物与环境课件.ppt_第4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六 生物与环境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六生物与环境 一 种群的特征及种群数量的变化1 种群的数量特征 1 分析下图 填写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含义 a b c d e f 2 调查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的方法 和 种群密度 出生率 死亡率 迁入率 迁出率 年龄组成 样方法 标志重捕法 2 种群数量变化图解 1 图中曲线1产生的条件 等 2 图中曲线2产生的条件 3 图中3所代表的含义是 4 图中4所代表的是 或 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 气候适 宜 没有敌害 食物 空间有限 天敌较多 环境阻力 k值 环境容纳量 3 判断正误 1 同一物种在不同区域可以有多个种群 但一个种群内的个体一定属于同一物种 2 年龄组成只是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 但该趋势不一定能实现 3 长期自然选择使不同生物种群都有一定的性别比例 这种比例一定都是雌 雄 1 1 4 当生物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后 k值会下降 当环境改善后 k值会上升 二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1 种间关系 写出a b c d四图所代表的种间关系 a b c d 2 群落的结构包括 3 群落的演替包括 互利共生 寄生 竞争 捕食 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三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写出右图中a b d代表的成分 a b d 消费者 分解者 生产者 2 生态系统的功能 判断对错 1 直接以低营养级的生物为食将消耗生态系统更多的能量 2 假设将水稻田里的杂草全部清除掉 稻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营养级数减少 3 心猿意马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4 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 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 高频考点一种群和群落的特征1 2013 江苏高考 t10 在一段新建公路的边坡 甲 上移栽灌木和草本植物以保护边坡 另一段边坡 乙 不进行移栽 其他实验条件相同 1年后两段边坡的检测结果如下表 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 可以推测移栽植物会降低该群落结构的稳定性b 小型土壤动物的增多是移栽植物的预期结果c 边坡甲上因没有移栽乔木而不可能自然长出乔木d 边坡甲上的群落演替会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加剧 审题 解题 答题 1 题眼 甲移栽灌木和草本植物 乙不进行移栽 其他实验条件相同 2 关键 分析表中数据 得出有效信息边坡甲植被覆盖率高 小型土壤动物物种数和个体数多 土壤有机质丰富 3 必备 1 群落结构的稳定性与物种数目呈正相关 2 一般情况下 群落演替的最终状态为森林阶段 解析 选b 种植植物与不种植植物相比 生物数量及种类都明显提高 因此移栽植物会提高该群落结构的稳定性 种植植物后小型土壤动物明显增多 边坡甲实验时没有移栽乔木 但也有可能发生群落的演替自然长出乔木 群落演替过程达到相对稳定阶段后不会再继续加剧 2 2014 邯郸二模 不考虑系统内生物个体的迁入与迁出 下列关于图示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在a b段 种群的数量增长的倍数 大于1b b点后该种群的生存环境趋于稳定c b d段的数量变化可能是由于捕食关系导致的d 性别比例的变动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发生波动 审题 解题 答题 1 关键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出生率和死亡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 性别比例和年龄组成 而性别比例和年龄组成 食物 气候 天敌 疾病等会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 2 易错 不选a项 因为a b段 种群数量在增长 会误认为 大于1 其实本题中该种群属于 s 型增长 不存在 j 型增长才存在 解析 选a 在a b段 种群的数量增长 但是以 s 型曲线的方式增长的 不存在 b点后该种群数量在一定范围内上下波动 说明其生存环境趋于稳定 b d段的数量变化可能是由于捕食关系导致的 性别比例的变动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发生波动 3 2014 广东高考 t6 在一稳定生态系统中 灰线小卷蛾幼虫以落叶松松针为食 幼虫摄食对松树的代谢活动有一定影响 进而影响下一年幼虫食物的质和量 幼虫密度与最大松针长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 幼虫密度呈周期性波动b 幼虫摄食改变了落叶松的丰富度c 可利用样方法调查幼虫的密度d 幼虫摄食对松针长度的影响具有滞后性 审题 解题 答题 1 题眼 灰线小卷蛾幼虫以落叶松松针为食 二者为捕食关系 2 关键 正确识图得出信息如下 灰线小卷蛾幼虫密度呈周期性波动 落叶松最大松针长度也呈周期性波动 但两者呈现出 先增加者先减少 后增加者后减少 的不同步变化 3 必备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1 植物和活动能力弱的动物 样方法 2 活动能力强的动物 标志重捕法 解析 选b 本题以坐标曲线图为依托 主要考查种群密度调查结果及物种丰富度影响因素的分析 由曲线分析知 幼虫密度呈周期性波动 故a项正确 丰富度是指该生态系统的物种种类数 而捕食关系不能使被捕食者的数量降低为0 因此没有改变落叶松的丰富度 故b项错误 样方法一般适用于植物 也可以用于昆虫卵及一些活动范围较小的动物 如植株上的蚜虫 跳蝻等密度的调查 由于灰线小卷蛾幼虫以落叶松松针为食 活动能力弱 活动范围小 可采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 故c项正确 根据题干可知 幼虫摄食可影响松树的代谢活动 进而影响下一年幼虫食物的质和量 即幼虫摄食能影响松针长度 且有滞后性 故d项正确 知识 方法 误区 1 k值对种群数量的影响 1 当环境稳定时 种群数量在k值附近上下波动 2 当种群数量偏离k值时 会通过反馈机制使其回到一定范围内 2 最大捕捞量 最大日捕捞量 1 种群数量达k 2时及时捕捞可以获得可持续利用的最大捕捞量 但不能获得最大日捕捞量 2 最大日捕捞量应该对应种群密度最大时 3 几种种间关系曲线的判断 1 同步性变化 同生共死 互利共生曲线 2 不同步变化的此消彼长 捕食曲线 3 看起点 有共同的空间或食物 最终结果 一种数量增加 另一种下降甚至为0 竞争曲线 4 大鱼吃小鱼 不一定是捕食关系 1 同种鱼 种内斗争 2 不同种鱼 捕食 高频考点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 2013 广东高考 t5 如图所示某湖泊的食物网 其中鱼a 鱼b为两种小型土著鱼 若引入一种以中小型鱼类为食的鲈鱼 将出现的情况是 a 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b 土著鱼在与鲈鱼的竞争中处于劣势c 浮游动物总量锐减后再急升d 浮游植物总量急升后再锐减 审题 解题 答题 1 题眼 引入一种以中小型鱼类为食的鲈鱼 鲈鱼捕食土著鱼 2 关键 明确在食物链中能量逐级递减 一般情况下低营养级比高营养级生物数量减少得快且多 3 规律 食物链中生物数量变化 上一营养级生物数量增加 下一营养级生物数量减少 解析 选a 由于鲈鱼以鱼a 鱼b为食 鲈鱼产量增加 但鱼a 鱼b两种土著鱼减少 根据能量传递逐级递减 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 土著鱼与鲈鱼是捕食关系 不是竞争关系 根据营养关系 浮游动物总量应该是先增加 而后减少 而浮游植物总量应该先减少后增加 2 2014 潍坊二模 2013年初 国务院下发了 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 明确指出要构建循环型农业体系 提出到2015年实现秸秆综合利用率提高到80 推进畜禽养殖清洁生产等目标 下图是某地区为实现该目标构建的农业生产体系模式图 请据图回答 1 构建循环型农业体系有效解决了两种主要废弃物的再生利用问题 实现了物质循环利用 提高了 减少了环境污染 2 图中所示生物中属于分解者的是 若牛同化的能量是akj 其中最多有kj流入蚯蚓体内 3 若农田中一种动物数量增加会导致另一种动物数量减少 则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现要调查农田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 最好采用法 4 农田生态系统弃耕一段时间后 会长出多种杂草和小灌木 其抵抗力稳定性会 原因是 审题 解题 答题 1 关键 正确识图 获取解题信息 1 常规农业生产中 秸秆和动物粪便为废弃物 2 蚯蚓和蘑菇能利用动植物遗体 粪便 它们为分解者 2 必备 1 捕食和竞争 均可引起 一种动物数量增加会导致另一种动物数量减少 的现象 2 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方法 取样器取样法 3 物种数目增多 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3 易错 第 2 小题第二个空易错答为20 a或a 5 错因是不明确蚯蚓利用的牛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牛同化的能量 而属于生产者同化的能量 解析 1 构建循环型农业体系有效解决了秸秆和粪便两种主要废弃物的再生利用问题 实现了物质循环利用 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减少了环境污染 2 图中所示生物中属于分解者的是蘑菇和蚯蚓 若牛同化的能量是akj 其中最多有0kj流入蚯蚓体内 因为蚯蚓利用的牛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生产者同化的能量 3 若农田中一种动物数量增加会导致另一种动物数量减少 则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竞争或捕食 现要调查农田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 最好采用取样器取样法 4 农田生态系统弃耕一段时间后 会长出多种杂草和小灌木 由于生物种类增多 营养结构复杂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答案 1 秸秆和粪便能量利用率 2 蘑菇和蚯蚓0 3 竞争或捕食取样器取样 4 提高生物种类增多 营养结构复杂 知识 方法 误区 1 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 一定 和 不一定 1 自养型生物一定是生产者 反之亦然 2 腐生型生物一定是分解者 反之亦然 3 植物不一定是生产者 动物不一定是消费者 4 细菌不一定是分解者 2 能量传递效率 能量利用效率 1 能量传递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 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 100 范围为10 20 2 能量利用效率 一般指流入最高营养级 或人类 的能量占生产者固定总能量的比值 一般来说 食物链越短 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有时考虑分解者的参与 使营养结构更复杂 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从而提高能量利用效率 3 同化量 摄入量 和 粪便量 的关系 1 消费者同化的能量 摄入量 粪便中有机物的能量 2 消费者粪便中含有的能量不是该生物同化的能量 它属于该生物上一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 16分 下图为某海底世界几种生物的食物网关系 请据下图回答问题 1 图中 填 能 不能 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理由是缺乏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 如果利用图中的生物制作一个小生态缸 观察群落的演替 自变量是 要维持较长时间 注意事项 装置置于散射光下 生态缸必须透明 因为 2 鲫鱼和螺蛳的种间关系是 若由于某种原因螺蛳全部死亡 鲫鱼的种群数量在短时间内将 水温 盐度等信息影响鱼类的生殖性洄游 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功能 若鲫鱼的食物有2 5来自水草 1 5来自绿藻 1 5来自螺蛳 其食物来源的比例相等 1 5来自轮虫 假如调整鲫鱼的食物 鲫鱼的食物1 5来自水草 2 5来自螺蛳 其食物来源的比例相等 其他比例不变 若消耗相同的植物 鲫鱼同化的能量至少是原来的 押题理由 1 考情分析 纵观近五年新课标全国卷 种群与生态系统 每年必考 如2014年卷 t30 卷 t31 2013年卷 t31 卷 t32 2012年t6 t32等 所占分值一般在6 13分 主要为非选择题 2 命题角度 1 种群的数量特征及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2 生态系统的结构 功能 能量流动的计算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应用 制作生态缸 3 难度 中等偏上或稍难 4 押题指数 答题必备 1 制作小生态缸 瓶 应有的成分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 种群 s 型增长曲线中k 2 k值的应用 1 资源开发和利用 放牧 渔业养殖等 2 有害生物防治 害虫 鼠等 3 高山上不同海拔高度的植被类型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应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 4 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功能的应用 1 提高农产品和畜产品的产量 2 控制有害动物 自我评卷 本题共16分 每空2分 你的得分是 分 答案解析 解析 1 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生产者 消费者和分解者 图中缺乏生物成分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 故不能构成生态系统 制作一个小生态缸 观察群落的演替 自变量是时间 因变量是动植物的生活情况 水质变化 基质变化等 生态缸的采光用较强的散射光 防止水温过高导致水生植物死亡 生态缸必须透明 主要是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提供光能 同时便于观察 2 鲫鱼和螺蛳的种间关系是既有捕食又有竞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