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KN千斤顶液压缸及油站设计论文.doc

500KN千斤顶液压缸及油站设计【全套8张CAD图纸+毕业论文】【原创资料】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500KN千斤顶液压缸及油站设计【全套CAD图纸+毕业论文】【原创资料】.rar
定单406-500KN千斤顶液压缸及油站设计(最终)-4[1].19
500KN千斤顶液压缸及油站设计论文.doc---(点击预览)
图纸-CAD
千斤顶装配图-A0.dwg
导向套-A3.dwg
油缸杆-A2.dwg
油缸盖-A3.dwg
油缸筒-A2.dwg
活塞-A3.dwg
液压系统图-A0.dwg
缸底-A3.dwg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15页/共41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468999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524.81K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5-08-08 上传人:好资料QQ****51605 IP属地:江苏
200
积分
关 键 词:
kn 千斤顶 液压缸 设计 全套 cad 图纸 毕业论文 原创 资料
资源描述:

【温馨提示】 购买原稿文件请充值后自助下载。

以下预览截图到的都有源文件,图纸是CAD,文档是WORD,下载后即可获得。


预览截图请勿抄袭,原稿文件完整清晰,无水印,可编辑。

有疑问可以咨询QQ:414951605或1304139763



目  录

第一章  绪 论4

1.1液压技术的发展及应用4

1.2液压千斤顶的分类6

1.3液压千斤顶原理分析7

1.3.1等压特性7

1.3.2等体积特性7

1.3.3能量守恒特性7

第二章  液压千斤顶的总体设计方案9

2.1液压千斤顶总体结构方案9

2.2液压千斤顶的组成10

2.2.1动力元件(油泵)10

2.2.2执行元件(油缸、液压马达)10

2.2.3控制元件10

2.2.4辅助元件10

2.2.5工作介质10

第三章 液压千斤顶结构设计11

3. 1液压缸工作负载的计算11

3. 2液压缸工作压力的选定11

3. 3活赛式液压缸内径及活赛杆直径的确定12

3.3.1液压缸内径及活赛杆直径计算12

3.3.2活塞材料及加工要求12

3. 4液压缸的推力和流量计算12

3.4.1液压缸的推力计算12

3. 4.2液压缸的流量计算13

3. 5活塞杆直径的验算13

3. 6液压缸壁厚的确定14

3. 7液压缸缸底和缸盖的设计15

3. 7.1缸底厚度的确定15

3. 7.2缸盖厚度15

3. 7.3液压缸缸底和缸盖的材料及加工要求15

3. 8液压缸缸筒的设计16

3. 8.1缸筒的尺寸确定16

3. 8.2油缸的壁厚校验16

3. 8.3缸筒材料及加工要求16

3. 9液压缸进出油口尺寸的确定17

3. 10液压缸结构设计17

3. 10.1最小导向长度的确定17

3. 10.2活塞与缸体的密封方式18

3. 11活塞杆的导向装置18

3. 12液压缸主要零件的材料和技术要求19

第四章 液压千斤顶液压系统方案选择20

4.1 油路循环方式的分析和选择20

4.2  开式系统油路组合方式的分析选择21

4.3  调速方案的选择21

4.4  液压系统原理图的确定21

第五章 液压元件的选择计算及其连接23

5.1 油泵和电机选择23

5.1.1泵的额定流量和额定压力23

5.1.2   电机功率的确定24

5.1.3  连轴器的选用26

5.2 控制阀的选用26

5.2.1 压力控制阀27

5.2.2 流量控制阀27

5.2.3  方向控制阀28

5.3  管路,过滤器,其他辅助元件的选择计算28

5.3.1 管路28

5.3.2  过滤器的选择29

5.3.3 辅件的选择30

5.4 液压元件的连接30

5.4.1 液压装置的总体布置30

5.4.2液压元件的连接30

5.5油箱及附件31

5.5.1  油箱的容积31

第六章 液压泵站的选择32

6.1   液压泵站的组成及分类32

6.2  液压泵站的选择32

6.3液压油的选用32

第七章 液压系统性能验算34

7.1系统压力损失验算34

7.2系统的总效率验算35

第八章 液压千斤顶常见的故障与维修36

结 论38

参考文献39

致 谢40




摘要:液压传动的基本原理是机械能与液压能的相互转换,液压千斤顶是典型的利用液压传动的设备,适用于起重高度不大的各种起重作业。它由油室、油泵、储油腔、活塞、摇把、油阀等主要部分组成。液压千斤顶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性能可靠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流动性起重作业,是维修汽车、拖拉机等理想工具。其结构轻巧坚固、灵活可靠,一人即可携带和操作,千斤顶是用刚性顶举件作为工作装置,通过顶部托座或底部托爪在小行程内顶升重物的轻小起重设备。

本文通过对分体式液压千斤顶的分析按规定参数进行设计、校核,层层推进,步步为营,逐步阐述液压千斤顶设计的全过程包括液压系统和泵站的设计。尤其液压缸和液压泵站的设计运用已掌握的液压结构原理知识、机械设计与制造理论及计算公式、机械加工工艺,确定了整个液压系统各个零件的几何尺寸,确保了液压千斤顶的质量和强度。

 关键词: 液压千斤顶  油缸  泵站  设计  维护


   Abstract: The basic principle of the hydraulic drive is mechanical and hydraulic energy conversion, hydraulic jack is a typical use of hydraulic equipment, suitable for a variety of lifting operations lifting height. It consists of the main part of the oil chamber, oil pump, oil chamber, piston, crank, oil valve. Hydraulic jack has a compact structure, small size, light weight, convenient to carry, reliable performance, are widely used liquidity lifting operation, is the ideal tool for maintenance such as automobiles, tractors. Its structure is light, solid, flexible and reliable, one person can carry and operate as a working device, jack rigid top piece, the claws through the top of the bracket or the bottom of a small stroke lifting small light weight lifting equipment.

This paper the split hydraulic jacks analysis by the specified parameter design, checking every level to promote, at every step, a step by step description of the hydraulic jack design process, including the design of the hydraulic system and pumping stations. In particular, the design of hydraulic cylinders and hydraulic pump station use has mastered the hydraulic structure knowledge of the principles, mechanical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theory and formulas, machinery processing to determine the geometry of the various parts of the entire hydraulic system to ensure the quality and strength of the hydraulic jacks .

  Key words: Hydraulic jack  Cylinder  Pumping station  Design  Maintenance


第一章  绪 论

1.1液压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自18世纪末英国制成世界上第一台水压机算起,液压传动技术已有二三百年的历史。直到20世纪30年代它才较普遍地用于起重机、机床及工程机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战争需要,出现了由响应迅速、精度高的液压控制机构所装备的各种军事武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液压技术迅速转向民用工业,液压技术不断应用于各种自动机及自动生产线。

本世纪60年代以后,液压技术随着原子能、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发展。因此,液压传动真正的发展也只是近三四十年的事。当前液压技术正向迅速、高压、大功率、高效、低噪声、经久耐用、高度集成化的方向发展。同时,新型液压元件和液压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测试(CAT)、计算机直接控制(CDC)、机电一体化技术、可靠性技术等方面也是当前液压传动及控制技术发展和研究的方向。我国的液压技术最初应用于机床和锻压设备上,后来又用于拖拉机和工程机械。现在,我国的液压元件随着从国外引进一些液压元件、生产技术以及进行自行设计,现已形成了系列,并在各种机械设备上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内容简介:
目 录 第一章 绪 论 . 4 1.1液压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 4 1.2液压千斤顶的分类 . 6 1.3液压千斤顶原理分析 . 7 1.3.1等压特性 . 7 1.3.2等体积特性 . 7 1.3.3能量守恒特性 . 7 第二章 液压千斤顶的总体设计方案 . 9 2.1液压千斤顶总体结构方案 . 9 2.2液压千斤顶的组成 . 10 2.2.1动力元件(油泵) . 10 2.2.2执行元件(油缸、液压马达) . 10 2.2.3控制 元件 . 10 2.2.4辅助元件 . 10 2.2.5工作介质 . 10 第三章 液压千斤顶结构设计 . 11 3. 1液压缸工作负载的计算 . 11 3. 2液压缸工作压力的选定 . 11 3. 3活赛式液压缸内径及活赛杆直径的确定 . 12 3.3.1液压缸内径及活赛杆直径计算 . 12 3.3.2活塞材料及加工要求 . 12 3. 4液压缸的推力和流量计算 . 12 3.4.1液压缸的推力计算 . 12 3. 4.2液压缸的流量计算 . 13 3. 5活塞杆直径的验算 . 13 3. 6液压缸壁厚的确定 . 14 3. 7液压缸缸底和缸盖的设计 . 15 3. 7.1缸底厚度的确定 . 15 3. 7.2缸盖厚度 . 15 3. 7.3液压缸缸底和缸盖的材料及加工要求 . 15 3. 8液压缸缸筒的设计 . 16 3. 8.1缸筒的尺寸确定 . 16 3. 8.2油缸的壁厚校验 . 16 3. 8.3缸筒材料及加工要求 . 16 3. 9液压缸进出油口尺寸的确定 . 17 3. 10液压缸结构设计 . 17 3. 10.1最小导向长度的确定 . 17 3. 10.2活塞与缸 体的密封方式 . 18 nts500KN千斤顶液压缸及油站 毕业设计 1 3. 11活塞杆的导向装置 . 18 3. 12液压缸主要零件的材料和技术要求 . 19 第四章 液压千斤顶液压系统 方案选择 . 20 4.1 油路循环方式的分析和选择 . 20 4.2 开式系统油路组合方式的分析选择 . 21 4.3 调速方案的选择 . 21 4.4 液压系统原理图的确定 . 21 第五章 液压元件的选择计算及其连接 . 23 5.1 油泵和电机选择 . 23 5.1.1泵的额定流量和额定压力 . 23 5.1.2 电机功率的确定 . 24 5.1.3 连轴器的选用 . 26 5.2 控制阀的选用 . 26 5.2.1 压力控制阀 . 27 5.2.2 流量控制阀 . 27 5.2.3 方向控制阀 . 28 5.3 管路,过滤器,其他辅助元件的选择计算 . 28 5.3.1 管路 . 28 5.3.2 过滤器的选择 . 29 5.3.3 辅件的选择 . 30 5.4 液压元件的连接 . 30 5.4.1 液压装置的总体布置 . 30 5.4.2液压元件的连接 . 30 5.5油箱及附件 . 31 5.5.1 油箱的容积 . 31 第六章 液压泵站的选择 . 32 6.1 液压泵站的组成及分类 . 32 6.2 液压泵站的选择 . 32 6.3液压油的选用 . 32 第七章 液压系统性能验算 . 34 7.1系统压力损失验算 . 34 7.2系统的总效率验算 . 35 第八章 液压千斤顶常见的故障与维修 . 36 结 论 . 38 参考文献 . 39 致 谢 . 40 nts500KN千斤顶液压缸及油站 毕业设计 2 摘要 :液压传动的基本原理是机械能与液压能的相互转换,液压千斤顶是典型的利用液压传动的设备, 适用于起重高度不大的各种起重作业。它由油室、油泵、储油腔、活塞、摇把、油阀等主要部分组成。 液压千斤顶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性能可靠等优点,被广泛应用 于流动性起重作业,是维修汽车、拖拉机等理想工具。其结构轻巧坚固、灵活可靠,一人即可携带和操作,千斤顶是用刚性顶举件作为工作装置,通过顶部托座或底部托爪在小行程内顶升重物的轻小起重设备。 本文 通过对分体式液压千斤顶的 分析 按 规定 参数进行设计、 校核 , 层层推进,步步为营,逐步 阐述液压千斤顶设计的全过程 包括液压系统和泵站的设计 。 尤其 液压缸和液压泵站的设计 运用已掌握的液压结构原理知识、机械设计 与 制造理论及计算公式 、机械加工工艺,确定了整个液压系统各个零件的几何尺寸,确保了液 压千斤顶的质量和强度。 关键词 : 液压 千斤 顶 油缸 泵站 设计 维护 nts500KN千斤顶液压缸及油站 毕业设计 3 Abstract: The basic principle of the hydraulic drive is mechanical and hydraulic energy conversion, hydraulic jack is a typical use of hydraulic equipment, suitable for a variety of lifting operations lifting height. It consists of the main part of the oil chamber, oil pump, oil chamber, piston, crank, oil valve. Hydraulic jack has a compact structure, small size, light weight, convenient to carry, reliable performance, are widely used liquidity lifting operation, is the ideal tool for maintenance such as automobiles, tractors. Its structure is light, solid, flexible and reliable, one person can carry and operate as a working device, jack rigid top piece, the claws through the top of the bracket or the bottom of a small stroke lifting small light weight lifting equipment. This paper the split hydraulic jacks analysis by the specified parameter design, checking every level to promote, at every step, a step by step description of the hydraulic jack design process, including the design of the hydraulic system and pumping stations. In particular, the design of hydraulic cylinders and hydraulic pump station use has mastered the hydraulic structure knowledge of the principles, mechanical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theory and formulas, machinery processing to determine the geometry of the various parts of the entire hydraulic system to ensure the quality and strength of the hydraulic jacks . Key words: Hydraulic jack Cylinder Pumping station Design Maintenance nts500KN千斤顶液压缸及油站 毕业设计 4 第一章 绪 论 1.1 液压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自 18 世纪末英国制成世界上第一台水压机算起,液压传动技术已有二三百年的历史。直到 20世纪 30年代它才较普遍地用于起重机、机床及工程机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战争需要,出现了由响应迅速、精度高的液压控制机构所装备的各种军事武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液压技术迅速转向民用工业,液压技术不断应用于各种自动机及自动生产线。 本世纪 60 年代以后,液压技术随着原子能、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发展。因此,液压传动真正的发展也只是近三四十年的事。当前液压技术正向迅速、高 压、大功率、高效、低噪声、经久耐用、高度集成化的方向发展。同时,新型液压元件和液压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计算机辅助测试 (CAT)、计算机直接控制(CDC)、机电一体化技术、可靠性技术等方面也是当前液压传动及控制技术发展和研究的方向。我国的液压技术最初应用于机床和锻压设备上,后来又用于拖拉机和工程机械。现在,我国的液压元件随着从国外引进一些液压元件、生产技术以及进行自行设计,现已形成了系列,并在各种机械设备上得到了广泛的使 用。 液压传动之所以能得到广泛的应用,是由于它具有以下的主要优点: (1)由于 液压传动是油管连接,所以借助油管的连接可以方便灵活地布置传动机构,这是比机械传动优越的地方。例如,在井下抽取石油的泵可采用液压传动来驱动,以克服长驱动轴效率低的缺点。由于液压缸的推力很大,又加之极易布置,在挖掘机等重型工程机械上,已基本取代了老式的机械传动,不仅操作方便,而且外形美观大方。 (2)液压传动装置的重量轻、结构紧凑、惯性小。例如,相同功率液压马达的体积为电动机的 12% 13%。液压泵和液压马达单位功率的重量指标,目前是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十分之一,液压泵和液压马达可小至 0.0025 N/W(牛 /瓦 ),发电机和电动机则约为 0.03 N/W。 (3)可在大范围内实现无级调速。借助阀或变量泵、变量马达,可以实现无级调速,调速范围可达 1 2000,并可在液压装置运行的过程中进行调速。 nts500KN千斤顶液压缸及油站 毕业设计 5 (4)传递运动均匀平稳,负载变化时速度较稳定。正因为此特点,金属切削机床中的磨床传动现在几乎都采用液压传动。 (5)液压装置易于实现过载保护 借助于设置溢流阀等,同时液压件能自行润滑,因此使用寿命长。 (6)液压传动容易实现自动化 借助于各种控制阀,特别是采用液压控制和电气控制结合使用时,能很容易地实现复杂的自动工作循环,而 且可以实现遥控。 (7)液压元件已实现了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便于设计、制造和推广使用。 液压传动的缺点是: (1)液压系统中的漏油等因素,影响运动的平稳性和正确性,使得液压传动不能保证严格的传动比。 (2)液压传动对油温的变化比较敏感,温度变化时,液体粘性变化,引起运动特性的变化,使得工作的稳定性受到影响,所以它不宜在温度变化很大的环境条件下工作。 (3)为了减少泄漏,以及为了满足某些性能上的要求,液压元件的配合件制造精度要求较高,加工工艺较复杂。 (4)液压传动要求有单独的能源,不像电源那样使用方便。 (5)液压系统发生故障不易检查和排除。 总之,液压传动的优点是主要的,随着设计制造和使用水平的不断提高,有些缺点正在逐步加以克服。液压传动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 ,汽车随车千斤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同时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 ,用户要求的不断变化 ,将迫使千斤顶的设计质量要不断提高 ,以适应用户的需求。用户喜欢的、市场需要的千斤顶将不仅要求重量轻 ,携带方便 ,外形美观 ,使用可靠 ,还会对千斤顶的进一步自动化 ,甚至智能化都有所要求。如何充分利用经济、情报、技术、生产等各类原理知识 ,使千斤顶的设计工作 真正优化 ?如何在设计过程中充分发挥设计人员的创造性劳动和集体智慧 ,提高产品的使用价值及企业、社会的经济效益 ? 如何在知识经济的时代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 ,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等等都将是我们面临着又必须解决的重要的问题。千斤顶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建筑、铁路、汽车维修等部门均得到广泛的应用,因此千斤顶技术的发展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到这些部门的正常运转和工作。 nts500KN千斤顶液压缸及油站 毕业设计 6 1.2 液压 千斤顶 的分类 千斤顶 是一种起重高度小 (小于 1 )的最简单的起重设备,它主要用于厂矿、 交通 运输等部门作为车辆修理及其它起重、支撑等工作。其结构轻巧 坚固、灵活可靠,一人即可携带和操作。千斤顶是用刚性顶举件作为工作装置,通过顶部托座或底部托爪在小行程内顶升重物的 ,轻小起重设备它有 机械 式和 液压 式两种。机械式千斤顶又有齿 条式与螺旋式两种,由于起重量小,操作费力,一般只用于机械维修工作,在修桥过程中不适用。液压式千斤顶结构紧凑,工作平稳,有自锁作用,故使用广泛。其缺点是起重高度有限,起升速度慢。 液压千斤顶分为通用和专用两类。 通用液压千斤顶适用于起重高度不大的各种起重作业。它由油室、油泵、储油腔、活塞、摇把、油阀等主要部分组成。 工作时,只要往复扳动摇把,使手动油泵不断向油缸内压油, 由于油缸内油压的不断增高,就迫使活塞及活 塞上面的重物一起向上运动。打开回油阀,油缸内的高压油便流回储油腔,于是重物与活塞也就一起下落。 专用液压千斤顶使专用的张拉机具,在制作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时,对预应力 钢 筋施加张力。专用液压千斤顶多为双作用式。常用的有穿心式和锥锚式两种。 穿心式千斤顶适用于张拉钢筋束或钢丝束,它主要由张拉缸、顶压缸、顶压 活塞及弹簧等部分组成。它的特点是:沿拉伸轴心有一穿心孔道,钢筋 (或钢丝 )穿入后由尾部的工具锚固。 近年 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同时带动 自动控制系统日新月异更新,液压技术 的应用正在不断地走向深 入。 nts500KN千斤顶液压缸及油站 毕业设计 7 1.3 液压千斤顶原理分析 液压千斤顶主要运用的是“液压传动”原理 : 如图为“液体传动”的原理简化图: 1.3.1 等压特性 根据帕斯卡定律“平衡液体内某一点的液体压 等值地传递到液体内各处”,即: P1=P2=P=F/S1=Mg/S2 1.3.2 等体积特性 假设活塞 1向下移动体积 L1,则液压缸被挤出的液体体积为 S1*L1。这部分液体进入液压缸 4,使活塞 5上升 L2,其让出的体积为 S2*L2。即: S1*L1 = S2*L2 活塞 1的速度 v1=L1/t,活塞 5的速度 v2=L2/t,则有: v2/v1= S1/ S2 1.3.3 能量守恒特性 F/Mg= S1/ S2 v2/v1= S1/ S2 F* v1=Mg* v2 等式左边和右边分别代表输出和输入的功率。这说明液压传递在不考虑损耗的情况下,可以实现能量的等值传递。 下面我们根据“液体传动”原理来分析液压千斤顶的工作原理。 nts500KN千斤顶液压缸及油站 毕业设计 8 大油缸 9和大活塞 8组成“举升液压缸”。杠杆手柄 1、小油缸 2、小活塞 3、单向阀 4 和 7 组成“手动液压泵” 。如提起手柄使小活塞向上移动,小活塞下端油腔容积增大,形成局部真空,这时单向阀 4 打开,通过吸油管 5 从油箱 12 中吸油;用力压下手柄,小活塞下移,小活塞下腔压力升高,单向阀 4关闭,单向阀 7打开,下腔的油液经管道 6输入举升油缸 9的下腔,迫使大活塞 8向上移动,顶起重物。再次提起手柄吸油时,单向阀 7自动关闭,使油液不能倒流,从而保证了重物不会自行下落。不断地往复扳动手柄,就能不断地把油液压入举升缸下腔,使重物逐渐地升起。如果打开截止阀 11,举升缸下腔的油液通过管道 10、截止阀 11流回油箱,重物就向下移动。这就是液压千 斤顶的工作原理。 当用力压下手柄时,液压千斤顶其实就是前面分析的“液压传动系统”。根据前面的分析易知: F1/S1=Mg/S2 同时,杠杆手柄 1又运用了一个杠杆原理。即: F/ F1=L1/L 所以,手的作用力 F50000 工作压力( N) 10d 时,要进行稳定性验算: PnP kk 式中,kP:液压缸稳定临界力 P:液压缸最大推力 kn:稳定性安性系数,kn取 =2-4 由活塞杆计算柔 度 il / :安装形式系数,取 0.7 l: 活塞杆长度 A:活塞杆的横截面积, 24 dA .4810)41.0(3 0 07.0 3 所以, 21 为柔度系数, 102 ,因此只需校核强度。 则按压缩强度计算: M P aPaAFCF 3 3 5102.30)4 6.10/(9 0 06 0 7/ 62 nts500KN千斤顶液压缸及油站 毕业设计 14 所以取 mmd 160 满足强度要求 活塞杆及加工要求 活塞 杆常用材料为 35、 45号钢。 活塞杆的工作部分公差等级可以取 ,表面粗糙度不大于 ,工作表面的直线度误差在500mm上不大于 0.03mm。 活塞杆在粗加工后调质,硬度为 ,必要时可以进行高频淬火,厚度 0.5-1mm,硬度为 。 3. 6液压缸壁厚的确定 一般, 低 压系统用的液压缸都是 薄 壁缸,缸壁可用下式计算: )2/( DP p 式中, 缸壁厚度 pP 试验压力 当额定压力 MPaPn 16时, %150 PnPp当额定压力 MPaPn 16时, %125 PnPpD 液压缸内径 -缸体材料的许用应力( Pa) , no / o -材料抗拉强度 n 安全系数,一般取 n=5 注:如果计算出的液压缸壁厚较薄时,要按结构需要适当加厚。 由 MPaPn 16,所以用 MPaPn 16, M P aPnP p 245.116%1 5 0 由上述已算出 D=220mm, Pano 6101 2 05/6 0 0/ mDP p 22.00)101202/(22.01024)2/( 66 为了增加安全系数,适当加厚 液压缸壁厚度为 mm40 。 nts500KN千斤顶液压缸及油站 毕业设计 15 3. 7液压缸缸底和缸盖的 设计 3. 7.1 缸底厚度的 确定 对于 油 缸底有油孔的: )(433.0)0222 mmdDDPDh 式中 h 缸底的厚度 ( mm) 2D 缸底止口内径 ( mm) P 缸内最大工作压力 )10( 6 Pa 材料许用应力 )10( 6 Pa 0d 缸底开口的直径( mm) 所以 mmmmh 30.6301035510)20220( )10220(10152220433.0 63 236 ,取 3. 7.2 缸盖厚度 缸盖厚度的设计与缸底的厚度一样: h=30mm 焊接方式:把 缸底与缸盖焊接在缸体上,这样的方法比较简单方便。 3. 7.3 液压缸缸底和缸盖的材料及加工要求 缸盖材料可以用 35, 45号钢,或 ZG270-500,以及 HT250, HT350 等材料。 当缸盖自身作为活塞杆导向套时,最好用铸铁,并在导向表面堆镕黄铜,青铜和其他耐磨材料。当单独设置导向套时,导向材料为耐磨铸铁,青铜或黄铜等,导向套压入缸盖。 缸盖的技术要求:与缸筒内径配合的直径采用 h8 ,与活塞杆上的缓冲柱塞配合的直径取 H9 ,与活塞密封圈外径配合的直径采用 h9 ,这三个尺寸的圆度和圆柱度误差不大于各自直径的公差的一半,三个直径的同轴度误差不大于 0.03mm。 nts500KN千斤顶液压缸及油站 毕业设计 16 3. 8液压缸 缸筒的设计 3. 8.1 缸筒的尺寸确定 设计 液压缸的长度一般由工作行程长度确定,但还要注意制造工艺性和经济性。 L是液压缸长度, D。:是缸体外径。 由 mmDD 30040222020 由上面可以知液压缸的长度过 LL/20+D/2 式中, H: 最小导向长度( m) L:液压缸最大工作行程( m) D:液压缸内径( m) 所以 H 0.3/20+0.22/2=0.125(m) 取 H=125mm nts500KN千斤顶液压缸及油站 毕业设计 18 3. 10.2 活塞与缸体的密封方式 活塞和活塞杆密封均采用 O形密封圈,其具体标准采用 GB3452.3-88密封沟槽设计准则和 GB3452.1-82和 GB3452.3-88液压气动用 O形密封圈。 这类密封为挤压密封,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空间小,使用范围广,适用所选系统的工作压力。 活塞与缸体的密封图如下图 3.2。 图 3.2活塞 与缸体的密封 3. 11活塞杆的导向装置 活塞杆导向套装在液压缸有杆腔一侧的端盖内,用来对活塞杆导向,其内侧装有密封装置,保证缸筒有杆腔的密封性,外侧装有防尘圈,以防止活塞杆内缩时把杂质,灰尘及水分带到密封装置,损坏密封装置。 导向套的结构有端盖式和插件式两种,插件式导向套装拆方便,拆卸时不需要拆端盖,故应用较多。本设计采用端盖式。结构见装配图。 导向套尺寸主要是指支撑长度,通常根据活塞杆直径,导向套形式,导向套材料的承压能力,可能遇到的最大侧向负载等因素确定。一般采用两个导向段,每段宽度均为 d/3 ,两段中间线间距为 .2d/3 ,导向套总长度不宜过大,以免磨擦太大。 活塞杆的导向装置如下图 2.2。 nts500KN千斤顶液压缸及油站 毕业设计 19 图 3.3活塞杆的导向装置 3. 12液压缸主要零件的材料和技术要求 液压缸主要零件的材料和技术要求如表 3.4所示。 表 3.4 液压缸主要零件的材料和技术要求 零件名 材料 技术要求 缸体 45 号无缝钢管 A.内径圆度 B.缸体与端部用螺纹连接 C.为防止腐蚀和提高寿命,内表面镀铬,层厚30 50mm 缸盖 45号 钢 A.D , D2 d3的同轴度小于 0.03mm B.导向室表面粗糙度大于 3.2um 活塞 耐磨铸铁 A.D精加工后热处理,调质硬度 HB217-255,必要时高频焠火 45 50 B. 表面直线度在 500m长上不大于 0.03mm 活塞杆 45号钢 nts500KN千斤顶液压缸及油站 毕业设计 20 第四章 液压千斤顶液压系统 方案选择 液压系统方案是根据主机的工作情况,主机对液压系统的技术要求,液压系统的工作条件和环境条件,以成本,经济性,供货情况等诸多因素进行全面综合的设计选择,从而拟订出一个各方面比较合理的,可实现的液压系统方案。其具体包括的内容有 :油路循环方式的分析与选择,油源形式的分析和选择,液压回路的分析,选择,合成,液压系统原理图的拟定。 4.1 油路循环方式的分析和选择 油路循环方式可以分为开式和闭式两种,其各自特点及相互比较见下表: 表 4.1 油液循环方式散 热 条 件抗 污 染 性系 统 效 率其 它限速制动形式开 式较方便,但油箱较大较差,但可用压力油箱或其它改善管路压力损失较大,用节流调速效率低对泵的自吸性能要求较高用平衡阀进行能耗限速,用制动阀进行能耗制动,可引起油液发热闭 式管路压力损失较小,容积调速效率高对主泵的自吸性能要求低较好,但油液过滤要求高较好,需用辅泵换油冷却液压泵由电机拖动时,限速及制动过程中拖动电机能向电网输电,回收部分能量开式系统和闭式系统的比较油路循环方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液压系统的调速方式和散热条件。 比较上述两种方式的差异,再根据 千斤顶 的性能要求,可以选择的油路循环方式为开式系统,因为该 千斤顶 和液压泵要分开安装,具有较大的空间存放油箱,而且要求该 千斤顶 的结构尽可能简单,开 式 系统 刚好能满足上述要求。 油源回路的原理图如下所示: nts500KN千斤顶液压缸及油站 毕业设计 21 图 4.1 油源回路的原理图 4.2 开式系统油路组合方式的分析选择 当系统中有多个液压执行元件时,开 式 系统按照油路的不同连接方式又可以分为串联,并联,独联,以及它们的组合 -复联等。 串联方式是除了第一个液压元件的进油口和最后一个执行元件的回油口分别与液压泵和油箱相连接外,其余液压执行元件的进,出油口依次相连,这种连接方式的特点是多个液压元件同时动作时,其速度不随外载荷变化,故轻载时可多个液压执行元件同时动作。 4.3 调速方案的选择 调速方案对主 机的性能起决定作用,选择调速方案时,应根据液压执行元件的负载特性和调速范围及经济性等因素选择。 常用的调速方案有三种:节流调速回路,容积调速回路,容积节流调速回路。本千斤顶 采用节流调速回路,原因是该调速回路有以下特点:承载能力好,成本低,调速范围大,适用于小功率,轻载或中低压系统 ,但其速度刚度差,效率低,发热大。 4.4 液压系统原理图的确定 初步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如下所示;见下图: nts500KN千斤顶液压缸及油站 毕业设计 22 图 4.2 液压系统原理图 nts500KN千斤顶液压缸及油站 毕业设计 23 第五章 液压元件的选择计算及其连接 液压元件主要包括有:油泵,电机,各种 控制阀,管路,过滤器等。有液压元件的不同连接组合构成了功能各异的液压回路,下面根据主机的要求进行液压元件的选择计算 . 5.1 油泵和电机选择 5.1.1 泵的额定流量和额定压力 5.1.1.1 泵的额定流量 泵的流量应满足执行元件最高速度要求,所以泵的输出流量应根据系统所需要的最大流量和泄漏量来确定: m axpq KQ n式中: pq泵的输出流量 单位 /minL K 系统泄漏系数 一般取 K= 1.1-1.3 maxQ液压缸实际需要的最大流量 单位 /minL n 执行元件个数 代入数据: m in/51.2128.21.1 Lqp 5.1.1.2 泵的最高工作压力 泵的工作压力应该根据液压缸的工作压力来确定,即 m a xpP P P 式中: pP泵的工作压力 单位 Pa maxP执行元件的最高工作压力 单位 Pa P 进油路和回油路总的压力损失。 初算时,节流调速和比较简单的油路可以取 0.2 0.5MPa ,对于进油路有调速阀和管路比较复杂的系统可以取 0.5 1.5MPa 。 nts500KN千斤顶液压缸及油站 毕业设计 24 代入数据: MPaPp 6.165.016 为了保证系统正常运转和泵的使用寿命,一般在固定设备系统中,正常工作压力为泵的额定压力的 80%左右。正常工作时千斤顶的最大压力为 16.6MPa。所以为满足要求,泵的工作压力为: P=16.6/0.8=20.75 MPa,取 20MPa 5.1.2 电机功率的确定 ( 1) 液压系统实际需要的输入功率是选择电机的主要依据,由于液压泵存在容积损失和机械损失,为满足液压泵向系统输出所需要的的压力和流量,液压泵的输入功率必须大于它 的输出功率,液压泵实际需要的输入功率为: 776 1 0 6 1 0 ti mPqPqP 式中: P 液压泵的实际最高工作压力 单位 Pa q 液压泵的实际流量 单位 /minL iP液压泵的输入功率 单位 KW tq液压泵向系统输出的理论流量 单位 /minL 液压泵的总效率 见下表 m液压泵的机械效率 76 10 换算系数 代入数据: KWPi 29.165.010651.2102076 表 5.1 泵的总效率 液压泵类型总效率齿 轮 泵 叶 片 泵 柱 塞 泵 螺 杆 泵0.6-0.7 0.6-0.75 0.8-0.85 0.65-0.8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500KN千斤顶液压缸及油站设计【全套8张CAD图纸+毕业论文】【原创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468999.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