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炉煤气锅炉运行操作规程 目 录第一章 锅炉机组的简要特性 1第一节 锅炉设备简况 1第二节 燃料特性 1第三节 锅炉结构简述 2第四节 设计规范 4第二章 DCS操作系统概况 10第一节 DCS系统简介 10第二节 DCS操作说明 10第三节 DCS 保护项目 13第三章 锅炉机组检修后的验收和试验 14 第一节 大修后的验收 14第二节 漏风试验 15第三节 风机试运行试验 15第四节 锅炉上水 15第五节 水压试验 16第六节 过热器反冲洗 17第七节 安全门校验 17 第八节 煤气系统的隔绝措施 18第九节 煤气系统的吹扫和置换 19第四章 锅炉的启动 21 第一节 点火前的检查 21第二节 冷态启动 21第三节 锅炉升压 22第四节 锅炉并汽与带负荷 22第五节 滑参数启动 23 第六节 热态启动 24第五章 锅炉运行调整 25第一节 锅炉运行调整任务 25第二节 正常运行中各项参数的控制 25 第三节 水位的调整 26第四节 汽温、汽压的调整 26 第五节 燃烧的调整 26第六节 低负荷运行 27第七节 锅炉的排污 27第八节 主要辅机的运行 27 第九节 分离式热管锅炉煤气换热器的运行 28第十节 液压站的运行 28第六章 锅炉的停运 30 第一节 停炉前的准备 30第二节 正常停炉 30 第三节 紧急停炉 30 第四节 停炉的安全注意事项 31第七章 锅炉机组事故及事故处理 32第一节 事故处理原则 32第二节 锅炉灭火 32第三节 炉膛及烟道爆炸 32第四节 炉前煤气管爆炸 33第五节 煤气着火 34第六节 其它事故 34第八章 锅炉岗位煤气安全规定 35附表1 进水前各阀门位置 36附表2 启动操作票 38附图1 冷态启动升压曲线 39附图2 温态启动升压曲线 40 附图3 热态启动升压曲线 41附图4 停炉降压曲线 42第一章 锅炉机组的简要特性第一节 锅炉设备简况炉号项目 1#炉2#炉型号NG220/9.8Q2制造厂家编号制造年月投产年月第二节 燃料特性一、高炉煤气特性:(干质、体积比)序号成分单 位设计数值1CO%24.52CO2%20.43H2%1.94N2%52.25CH4%0.26O2%0.87QdwkJ/Nm333728含尘量mg/ Nm3109机械含水量g/ Nm35二、焦炉煤气特性:(干质、体积比)序号成分单 位设计数值1CO2%2.02H2%54.463CO%8.64N2%3.65O2%1.26CH4%23.47C2H4等%2.08QdwkJ/Nm316538三、转炉煤气特性:序号成分单 位设计数值1CO2%202CO%35553N2等%24444O2%18QdwkJ/Nm3第三节 锅炉结构简述本锅炉为单汽包、自然循环、集中下降管、倒“U”型布置的全燃高炉煤气锅炉。它采用露天布置,锅炉前部为半开式结构炉膛,全膜式水冷壁。炉顶、水平烟道及转向室设顶棚管和包墙管,尾部竖井烟道中布置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锅炉构架采用双框架全钢结构,按七度地震烈度设计。炉膛、过热器和上级省煤器为全悬吊结构,下级省煤器和尾部空气预热器为支承结构。 本锅炉主要燃用高炉煤气,点火、启动用焦炉煤气,燃烧器前后墙布置。1、汽包及汽水分离装置 汽包外径为1800mm,壁厚为100mm,汽包全长为13194mm,设计材料为19Mn6。汽包为全焊接结构,厂内整体退火以消除应力,汽包及其内部装置总重约61t。 汽包正常水位在汽包中心线下180mm处,报警值为50mm,报警值为75mm,报警值为250mm。 汽包采用单段蒸发系统,汽包内布置有旋风分离器,清洗孔板、顶部波形板分离器和顶部多孔板等设备。其中,清洗水来自低温省煤器出口(未沸腾水)。 汽包上配置了2只就地双色水位表,1只电接点水位表,3只供自动调节用平衡容器接口。4#炉汽包接一路脉冲安全阀进汽管。5#炉在甲乙侧各装一台全量程安全门。 此外,为保证蒸汽品质良好,以及能及时处理汽包满水现象,在汽包内还装有磷酸盐加药管,连排和紧急放水管。 整个汽包由两组链片吊架悬吊于顶板梁上,吊架对称布置在汽包两端。 2、炉膛和水冷壁 考虑到高炉煤气是一种劣质气体燃料,为了保证燃烧的稳定性,炉膛设计成半开式,即炉膛下部前、后墙水冷壁弯成一个缩腰。同时燃烧器区和炉底敷有卫燃带。 整个水冷壁采用605节距为80mm的光管加扁钢焊接成膜式水冷壁。每面墙沿宽度分成四个管屏。每面墙各有94根上升管,由连接管13310和1088从水冷壁上集箱引入汽包。 集中下降管从汽包最低点引出,共4根37725的大直径管在其下部通过13310的分散下降管与水冷壁下集箱相连。每根集中下降管与炉膛的一个角构成4个结构特性相同的循环回路。 炉膛水冷壁的重量通过上集箱用吊杆悬吊于顶部梁格上,斜后水冷壁由穿过水平烟道的引出管悬吊于顶部钢架上。整个炉膛受热后一起向下膨胀。水冷壁外侧四周沿高度方向每隔3m左右设置一圈刚性梁,以增加水冷壁的刚度,满足炉膛设计压力3.92Kpa的要求。 后墙水冷壁在炉膛出口处向内凸出形成折焰角,以改善炉膛上部空气动力场。前后墙水冷壁下部内折形成15角,组成炉膛炉底。 3、过热器和汽温调节 本锅炉采用辐射和对流相结合,多次交叉混合,两级喷水调温的典型过热器系统。 屏式过热器布置在炉膛折焰角上部,两级对流过热器布置在水平烟道中。顶棚管、包墙管采用515.5mm,节距为100mm的光管加扁钢的膜式壁管。低温过热器蛇形管采用384.5mm,沿宽度方向布置74片,节距为100mm,材料为20G钢管。高温过热器蛇形管采用425mm,节距为100mm,材料为12Cr1MoVG钢管,高温过热器又分冷段和热段,冷段布置在两侧,共36片,热段布置在中间,共38片。屏过采用425mm管子,最外两圈及管夹材料为钢研102(12Cr2MoWVTiB),其余采用12Cr1MoVG,屏式过热器沿宽度方向布置12片,横向节距为600mm。 蒸汽温度调节采用给水喷水减温方式,在减温水管道上装设有流量孔板、调节阀、截止阀等。减温器分二级布置,第一级喷水点布置在低温对流过热器与屏式过热器之间,即为粗调,对屏过也可以起保护作用,第二级喷水点布置在高温过热器冷段和热段之间,为细调。经二级喷水调温,保证了锅炉额定负荷下的过热蒸汽温度。 喷水减温器由笛形喷管、混合套筒和外壳组成。 过热器所有部件均通过吊杆悬吊在顶部钢架上。 4、燃烧设备 本锅炉为全燃高炉煤气锅炉,所配置的高炉煤气燃烧器为双旋涡流燃烧器,专门用于燃烧低热值高炉煤气的燃烧器。锅炉负荷在50%100%范围内,可以不用稳燃燃料,并保证蒸汽参数。 本锅炉的煤气燃烧器分二层布置,在炉膛下部燃烧室前后墙上,二层标高分别为6000、8200mm,前后墙每层各布置三只高炉煤气燃烧器,共12只。 下层每只高炉煤气燃烧器中布置1支焦炉煤气枪和1支高能点火枪。 5、省煤器省煤器布置在尾部竖井中,双级布置,工质与烟气呈逆流。上下两级省煤器均顺列布置。高温省煤器为单管圈,低温省煤器又分上下两组,并采用双管圈。 215给水经下级省煤器加热至约290后,约20-40%的流量(由调节阀调节来实现)直接进入汽包的清洗装置,作为清洗水,其余流量进入上级省煤器,上级省煤器为沸腾式,水经加热后引入汽包内后侧旋风分离器。 上级省煤器采用悬吊结构,全部重量通过425mm的引出管悬吊在顶部钢架上。下级省煤器搁于通风梁上,通风梁穿出炉墙支承在炉墙护板上。 6、空气预热器 采用立式管箱结构,单级单行程布置。横向节距为60mm,纵向节距为40mm,管箱高度为3.6mm,烟气为管内纵向冲刷,空气为管外横向冲刷。为防止空气预热器的震动,在管箱中装有防震隔板。 7、锅炉范围内管道 本锅炉为单母管给水,给水由给水母管引入给水操作台后,通过给水操作台实现对锅炉给水的调节和控制。给水操作台分成二条管路,分别作为正常运行负荷管路和点火启动用管路。之后,给水从端部进入21925mm的分配集箱,再通过12根766mm的连接管,进入下级省煤器集箱。从下级省煤器出口集箱引出4根766mm的管子到汽包,约占20-40%的水量作为汽包清洗水,其余通过8根766mm的管子进入上级省煤器。 4#炉过热器集汽联箱上装有两套脉冲式安全阀装置,其中一个冲量取自汽包,另一个冲量取自集汽集箱。 5#炉过热器集汽联箱上装有一台全量程安全门。 集汽联箱上装有向空排汽管路,反冲洗管路和疏水管路。 在汽包至给水分配联箱间装有766mm的省煤器再循环管。 在水冷壁下联箱装有邻炉加热装置。 在汽包上配有充氮接口,以便锅炉长期停运时,充入氮气加以保护。另外,在水冷壁下联箱管路上配有反冲洗阀。 8、炉墙和密封 炉膛和上级省煤器前区段均采用膜式管,故此区域炉墙采用敷管式轻型炉墙,外层敷设外护板,外护板采用铝合金波纹板。下级省煤器区域采用护板框架炉墙或护板框外铺设保温材料的形式,锅炉出口连接烟道外面铺设保温材料及铝合金板。 水平炉底、折焰角、炉膛缩腰处等采用密封塞块以使前后墙与侧墙密封。炉顶及其它包墙管均采用膜式管结构,管子节距为100mm,使得穿墙密封易于处理并具良好的密封性能。过热器穿墙处的密封采用了塞块、梳形板、梳形罩等结构。鉴于上下两级省煤器支承方式的不同,为适应膨胀,减少泄漏,上下两级省煤器之间采用迷宫式沙封装置。 9、钢架和平台扶梯 本锅炉构架为双框架全钢焊接结构。按地震烈度七度设防,并考虑风载、雪载及设备荷载。第四节 设计规范一:主要设计参数序号项 目单 位#4炉#5炉1额定蒸发量t/h2202过热蒸汽出口汽温5403过热蒸汽出口压力Mpa9.84汽包工作压力Mpa11.285给水温度2156冷空气温度207连续排污率%28煤气进炉膛温度1809锅炉水容积表水压试验时(m3)运行时(m3)汽 包269水冷壁4949过热器32/省煤器1414管 道22共 计1237410热力计算单 位#4炉#5炉A:每m3燃料理论空气量Nm3/ Nm30.610.61B:锅炉损失1化学不完全燃烧损失%0.50.52排烟热损失%10.5210.183散热损失%0.550.79C:锅炉热效率%88.4388.53D:燃料消耗量Nm3/ h18.8818.86E:排烟温度158.8156.411炉膛#4炉#5炉1容积m31248.31268.42容积热负荷Kcal/h m31218531197903断面热负荷Kcal/h m22.65 E+062.65E+064理论燃烧温度1435145512炉膛基本尺寸#4炉#5炉1、炉膛宽度(两侧水冷壁中心线间距离)mm75702、炉膛深度(前后水冷壁中心线见距离)mm75703、汽包中心线标高mm351504、锅炉最高点标高(过热器连接管)mm393505、锅炉运转层标高(锅炉钢架内不设运转层平台)mm80006、锅炉钢架左右两侧柱中心线间距离mm180007、锅炉钢架前后两侧柱中心线间距离mm215008、锅炉最大宽度(包括平台)mm209009、锅炉最大深度(包括平台)mm22800二:锅炉主要承压部件及受热面名 称单 位#4炉#5炉汽 包1重量t612外径/壁厚mm1800/1003设计压力Mpa11.774总长/直段长mm13194/113705设计最高压力MPa23.2水 冷 壁1、管径mm60*52、材质20G3、节距mm80过 热 器A:顶棚/包墙1进口工质温度323.1/331.7323/3322出口工质温度325.8/335.4326/3363进口烟气温度1005/646.61013/6654出口烟气温度1005/635.31013/6535总受热面积m2/130.7/130.76材质20G20G7、管径mm51*5.551*5.5 B:屏式过热器1进口工质温度374.7382.42出口工质温度460.64543进口烟气温度1005.41013.54出口烟气温度902.7931.35总受热面积m2363283.46材质12Cr1M0VG12Cr1M0VG7、管径mm42*542*5 C:低温过热器1进口工质温度338338.82出口工质温度392397.63进口烟气温度770.5794.74出口烟气温度649.6668.45总受热面积m25935936材质20G20G7、管径mm38*4.538*4.5 D:高温过热器1进口工质温度(冷段/热段)460.6/494.8454.0/489.82出口工质温度(冷段/热段)510.6/539.9505.4/540.13进口烟气温度902.7931.34出口烟气温度772.5796.75总受热面积(冷段/热段)m2321/339318/3366材质12Cr1M0VG12Cr1M0VG7、管径mm42*542*5 省 煤 器1型式双级顺列布置2总受热面积m22934.52960.5A:低温省煤器1进口工质温度2152152出口工质温度292.8294.33进口烟气温度513.8522.94出口烟气温度347.6349.25对流面积m2204820746材质20G20G7、管径mm32*432*4 B:高温省煤器1进口工质温度292.8294.32出口工质温度353.8323.13进口烟气温度635.3653.74出口烟气温度513.8522.95对流面积m2886.5886.56材质20G20G7、管径mm32*432*4空 气 预 热 器1型式立式管箱结构(单级单行程布置)2进口工质温度20203出口工质温度286.3286.74进口烟气温度347.6349.25出口烟气温度2522526对流受热面积m259015901煤 气 燃 烧 器1型式双旋涡流燃烧器2数量只123上层燃烧器标高mm82004下层燃烧器标高mm6000减 温 器1型式喷水减温(额定负荷,给水温度为215,给水压力为13Mpa)2一级减温水喷水量t/h6.65.313二级减温水喷水量t/h3.53.54一级减温器进/出口温度392.9/374.7397.6/382.45二级减温器进/出口温度510.6/494.8505.4/489.8分离式热管换热器厂家(1)烟气侧(100%负荷)烟气流量Nm3/h31500入口温度252出口温度150换热量Kw11818阻力损失Pa980(2)煤气侧(100%负荷)煤气流量Nm3/h190000入口温度20出口温度183换热量Kw11818阻力损失Pa9761476三:辅助设备设备名称项 目名 称单 位#4炉#5炉引风机型式Y4-73-11 22DY4-73-11 22F台数22风量Nm3/h300000350000风压Pa39312830叶轮直径mm2200转速r/min960厂家电动机型号YKK5002-6YKK500-6-W容量Kw630电压V6000电流A77转速r/min990制造厂家沈阳电机股份有限公司送风机鞍山鼓风机厂型式G47311 12D(左右旋各一)台数22风量Nm3/h3430089340风压Pa42542694叶轮直径mm1200电动机型号Y315L14Y315L4W容量Kw160电压V380电流A289转速r/min14851486冷却风机型式9195919No4.5A台数22风量Nm3/h284411742504风压Pa551746034112电动机型号Y132S22Y132S1容量Kw7.55.5电压V380380制造厂家河北高碑站风机厂上海应达风机厂液压站液压泵油箱容积L50油种32#抗磨液压油电机型式100L/4R12容量Kw2电压V380电流A4.15/7.2油泵转速r/min1430定排扩容器1容积m37.52设计压力Mpa0.693耐压试验压力Mpa1.14最高工作压力Mpa0.495设计温度3506制造年月7制造厂家四:安全门规格1、#5炉安全门规格单 位汽包甲安全门汽包乙安全门过热器安全门型 号Supero 弹簧式7418F749F公称直径mm656560工作温度326326540喉部直径mm484842整定压力Mpa12.1812.0810.23起闭压差%644排 放 量t/h16110653行 程mm11119厂 家2、#4炉安全门规格单 位汽包甲安全门汽包乙安全门过热器安全门型 号PAT7414喉部直径mm64公称通径mm90公称压力VMpa12启始压力Mpa10.29启闭压差%4额定排放量1bs/hr122300开启高度mm 14.5工作介质过热蒸汽工作温度540保持时间min5制造日期2004.5厂家第二章 DCS操作系统概况第一节 DCS系统简介分散控制系统(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是七十年代出现的一种新型的控制技术。这种控制技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集成了网络通讯技术、计算机基础、过程控制技术以及CRT显示技术,体现了控制功能分散、操作管理集中的控制特点,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煤气锅炉由南京科远控制工程有限公司提供采用英国欧陆公司NETWORK6000的DCS操作系统,实现数据采集(DAS)、模拟量控制(MCS)、顺序控制(SCS)和炉膛安全保护系统(FSSS)四大功能,以CRT为中心的操作和控制方式。第二节 DCS操作说明系统开机后自动进入主画面,系统模拟图上的操作分选定和执行命令两步,将鼠标移到可以选定的点上,其周围会出现一个方框,表示本点可以选定,单击此点,周围出现一个双层的方框,表示本点已经被选定,然后用鼠标点击模拟图右侧的实时趋势或报警确认按钮,即可实现操作目标。在系统图上点击所要操作的电动机,会弹出一开关量操作面板,用鼠标在上可进行启动(O)、停止(C)操作,同时在操作面板上有状态显示,操作完毕,可按面板右上角的“X”,该面板关闭。点击电机驱动块,可监视设备的运行状态,如检修、调试、联锁、控制电源消失、失控故障、开、关超时故障、联锁开、关动作等。操作人员可以设置设备的检修、调试状态。电动机“M”为红色时表示运行,“M”为绿色时表示停止。在系统图上点击要操作的电动门,会弹出一开关量操作面板,根据电动门的种类,可分为不可调电动门、可调电动门(点动式、二位式)。用鼠标在上可进行开(O)、关(C)操作,同时在操作面板和阀门上都会有开、关、正开、正关、开超时、关超时的状态显示,操作完毕,可按面板右上角的“X”该面板关闭。在系统图上点击要操作的PID调节面板后,根据状态显示,能了解本控制回路的信息,常用的有自动(AUTO)、手动(MAN)、强制手动(FMAN)、跟踪(TRACK)、保位(HOLD)五种运行状态。AUTO表示本控制回路处于自动状态,由DCS实施控制操作,运行人员可通过单击M按钮选择手动操作,此时黄色的MAN灯亮,控制操作由运行人员在操作面板上完成。如出现被控参数的测量通道故障或控制偏差太大,系统将自动切换到手动状态。在PID面板上的测量值表示被控参数的实际测量值,设定值表示被控参数的目标值,输出量表示PID给控制阀的输出,反馈量表示现场阀门的实际开度。面板下方的、表示5%的输出量,、表示1%的输出量。在系统图上还有软伺放的电动执行机构,机构伺服放大器的功能在DCS中由软件功能块代替,采用脉冲PID控制模块。软伺放模块具有偏置功能,它可在接受到的偏差信号加一个偏置量,然后进行软伺放运算,这种功能一般用于一个工艺对象控制两个执行机构,运行人员可通过调整其偏置功能实现该要求。 顺序控制(SCS)是实现机组启动、停止以及正常运行工况下功能组级的控制,减轻操作人员的操作量,并保证在事故以及异常状态下的控制操作,保证机组的安全。顺控面板上包括该功能组的操作流程、启停顺控过程的按钮、顺控启动条件的指示和异常退出的指示,运行人员也可根据每一步的操作提示和顺控设备的运行状态,单步执行顺控过程。一般下一步顺控执行的条件是上一步执行的结果,若上一步的执行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完成,则上一步会报警,以提示操作人员,当报警发生后,即使该步完成也不会执行下一步,需要确认该报警后顺控才会向下执行。第三节 炉膛安全监控系统(FSSS)FSSS(furnace Safeguard and supervisory system)能防止炉膛内燃料和空气混合物产生的不安全工况,必要时切除全部或部分燃料供应。其具体功能为炉膛吹扫和主燃料跳闸(MFT)以及焦炉煤气燃料跳闸(GFT)。在FSSS画面中,第一排为全炉膛吹扫条件的指示框,红色表示条件成立,绿色表示不成立,有绿色框存在时无法进行吹扫,必须全部条件成立(全红)时,才可以发出吹扫指令。在设定的时间内(35分钟)吹扫完成后,吹扫完成灯变为红色,在规定时间内任一吹扫条件不成立,吹扫会中断,需要再次进行吹扫,直到吹扫完成指示出现。一:点火前必须满足的吹扫条件:1无MFT动作信号;2烟气CO含量正常(小于1%);3高炉煤气各液压阀门关闭;4焦炉煤气气动总阀及全部气动分阀关闭;5至少一台引风机在运行,且相应档板打开反馈在5%以上;6至少一台送风机在运行,且相应档板打开反馈在5%以上;7炉膛无火(5#炉无该条件);8风量大于30%额定负荷;9汽包水位正常;10火检冷却风压力正常(5#炉无该条件);11液压站工作正常(5#炉无该条件)。 在FSSS画面中的MFT界面上,第一排为首出原因显示,红色表示是由该条件导致MFT动作,绿色表示正常。正常运行中发生MFT时只会出现一个红色,为最早发生的事件,其他再出现的将被屏蔽,这为运行人员及时找出事故原因并正确处理提供了保障。第二排为每一条件的“投/切”开关,如果某个信号出现故障,而不需要发生MFT动作时,工程师站可以通过此开关切除,即使该信号真的存在,也不会产生MFT。产生MFT的任一条件为:1燃料全部中断;2炉膛灭火;3炉膛压力高;4炉膛压力低;5汽包水位高;6汽包水位低;7全部引风机跳闸;8全部送风机跳闸;9高炉煤气压力高;10高炉煤气压力低;11火检冷却风压力低(5#炉无);12手动紧急跳闸(双按钮,硬接线,单独布置)13CO含量低于18%(5#炉无)当MFT发生后,下列动作会自动发生:1关闭高炉煤气总管液压阀;2关闭高炉煤气支管液压阀;3关闭焦炉煤气总管气动阀;4关闭焦炉煤气支管气动阀;5关闭减温水总门。6关闭4#炉高炉煤气总管电动蝶阀(5#炉为双闸板阀,该阀不参与动作)。第三章 锅炉机组检修后的验收和试验第一节 大修后的验收一锅炉设备检修后,运行人员应进行全面和重点检查。二汽包内部经有关监督人员检查合格后,封闭人孔门。汽包水位计严密,照明充足,水位指示清晰,在正常及高低极限水位处标志明显,防护罩完好。三检查燃烧室、炉本体受热面及烟道内部。 1炉墙完整、严密,无烧损现象。炉内脚手架已拆除,无其它杂物,各人孔门、防爆门、看火门完整无缺,关闭严密。 2水冷壁管、过热器管、省煤器管、空气预热器管、煤气预热器管等外形排列整齐。管子固定、吊挂、装置完整,无损坏现象。 3燃烧器完好。煤气管道、空气管道、烟气管道、保温完整。各风门和挡板完好无损,传动装置完整,开关灵活,位置指示正确。 四、CRT显示和就地各仪表、控制装置及其附件齐全完好,经校验位置指示正确,处在零位。各就地表计在额定值指示处画有红线。 五、炉本体外各汽、水管道,支吊装置完好,管道膨胀无阻。膨胀指示器焊接牢固,刻度清楚,指针指在零位,针与板面垂直,距离3-5mm,指针有足够移动空间,保温完整。 六、各电动阀门、风门、挡板经开关试验位置指示与实际阀位一致,开关方向正确,CRT阀位指示正确,阀门的密封填料应有适当的压紧间隙,填料压紧适度。全炉各截止阀严密不漏,风门、挡板开关灵活,调节阀调节特性好,安全阀及防爆门动作可靠。 七、转动机械的检查 1风机入口调节挡板(包括机械限位)及连接机构的安装位置正确,风机调节挡板就地开度指示应与DCS系统内的指示一致。 2所有安全遮栏及防护罩完整、牢固,地脚螺栓无松动。润滑油质量合格,油位在正常位置。放油丝堵严密。各油杯内有足够的润滑油。 3冷却水畅通,流量大小适中。 4电机进线,接地线良好,手动盘车灵活。 5事故按钮良好,有完整的防护罩。 八、现场照明灯齐全,具有足够的亮度:事故照明可靠,表盘照明充足,光线柔和。 九、煤气安全设施的检查 1各煤气阀门、管道及设备不应有外泄漏。2煤气报警装置齐全可靠。3空气呼吸器装置完好可用。 十、其它检查 1检修时临时拆除的平台、楼梯、围栏、盖板均恢复原状,所打的孔洞以及损坏的地面修补完整。 2在设备及其通道上,不得堆积垃圾及杂物。 3检修中更换下的设备、物品,拆下的脚手架,应全部运出现场。4消防设备、器材摆放整齐,随时可用。5火焰电视能够正常使用。6 液压站工作正常。第二节 漏风试验 该试验为在冷状态下检查燃烧室,冷热风系统、烟气系统等的严密性。并找出漏风点予以消除。漏风试验一般分正压法和负压法。 1正压法将引风机入口挡板和各炉门关闭,在送风机入口撒入白粉或施放烟幕,随后启动送风机,则白粉或烟幕被送入燃烧室和烟道中;将燃烧室保持正压50-100Pa,如有缝隙或不严密,则白粉或烟幕会从此逸出,并留下痕迹。送风机停止后,可按痕迹进行堵塞处理。2负压法启动引风机,使燃烧室保持150-200Pa的负压,然后用蜡烛或香烟等靠近各接缝处检查,如有不严密之处,则蜡烛和烟火被负压吸引。此时,检查人员在漏风处划上标记,待引风机停止后,进行堵塞处理。第三节 风机试运行试验 锅炉引、送风机检修后,须经过不少于30分钟的试运行,运转正常,事故按钮试验及联锁试验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式运行。 一检查试运行风机,应符合下列要求:1旋转方向正确。2无杂音,静止和转动部分无摩擦及撞击现象。 3滚动轴承温度正常,不得超过80;滑动轴承温度不得超过70。 4电机电流值正常,引风机不得超过77A,送风机不得超过289A。 5轴承座振动值不超过0.10mm。 6风机窜轴不大于2-4mm。 7轴承端盖无漏油及甩油,油管畅通,高低油位标线清楚,油位正常,油质良好。 8冷却水畅通。 9检查烟、风道各处无不正常的振动、漏风、漏烟现象。 二、事故按钮试验及联锁试验。 当各台风机试运行都合格,高炉煤气管道“V”型水封注水完毕安全可靠,投入液压系统,各快切阀门正常,灭火保护装置投入后,可进行事故按钮及联锁试验。 1引送风机都送试验电源,投入联锁,引、送风机合至开启位置,用事故按钮停止甲引,其余设备正常。重新开甲引,再用事故按钮停乙引,其余设备仍应正常。当再停甲引时,两台送风机跳闸,事故嗽叭响,同时高炉煤气液压总门及分门、焦炉煤气气动总门及分门、减温水总门、总管电动蝶阀(4#炉)关闭。 2用事故按钮分别停止甲、乙送风机,其余设备应正常。3送风机的停止运行不影响引风机的运行,但当引风机未开启时,送风机应开不起来。第四节 锅炉上水 一、上水要求:锅炉冷态上水为中继泵来水,水温与汽包壁温差值不得超过40。热炉补水可经Dn50的给水旁路向锅炉进水,上水应缓慢平稳,上水温度与汽包壁温差应不大于50。二、冷炉上水时,自进水至汽包正常水位,冬季不少于4小时,其它季节不少于2-3小时,若进水温度与汽包金属温度接近时,可适当加快进水速度。三、上水前的准备工作 1提前2-3小时,联系值长,准备足够的水量。2投入双色水位计,电接点水位计,投入汽包的就地压力表。 四、上水期间应有专人负责检查膨胀指示器,如有异常应及时查明原因并予以消除。五、开中继泵来水门,启动中继泵,经主给水管道的出口电动门向锅炉上合格的水。 六、锅炉上水后如不做水压试验,上水至汽包正常水位;如做水压试验,应上水至空气门急速喷水时,逐个关闭空气门,关向空排汽门。关闭中继泵来水门,停中继泵,关闭上水一、二次门。七、煤气锅炉一般采用经主给水管道的上水方式,如采用底部上水方式可参照煤粉锅炉上水操作,并按照“附表1进水前各阀门位置”进行各阀门检查、操作。八、如果水温与汽包壁温大于50,一定要延长上水时间,减缓上水速度。第五节 水压试验 一、锅炉大修或局部受热面检修后,必须进行常规水压试验,以检查锅炉的严密性及各承压部件在试验后有无破裂或残余变形。水压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保温施工。其试验压力应等于汽包工作压力(1128MPa)。 二、如水冷壁更换管数在50%以上,过热器、省煤器等部件成组更换,汽包进行了重大修理,均应进行超水压试验,其试验压力为汽包工作压力的125倍。 三、水压试验条件和操作步骤。 1汽包就地压力表和表盘压力表投入,并校对准确性。 2锅炉事故放水门送上电源,开关灵活,放水管系统畅通。 3检查与锅炉水压试验有关的汽水系统,检修工作结束,检修工作票全部总结,炉膛与锅炉尾部无人工作。 4记录各膨胀指示器数值一次。 5水压试验时,周围空气温度应在5以上,否则应有可靠的防寒防冻措施。 6水压试验时,汽包壁温度维持在3575之间,因此,水压试验用水,宜在4080之间。 7汽包水位计只作工作压力试验,不参与超压试验,安全阀不参与水压试验,届时,将安全阀压死,或关闭脉冲信号来汽阀门。 8给水电动门、调节门关闭,所有放水门、减温水总门、反冲洗门关闭。所有空气门及向空排汽门开启,待有水喷出时逐个关闭。用疏水做旁路或减温水管路升压,其升压速度03MPa/分钟,升压至08MPa,暂停升压,利用事故放水门,试放水一次。然后继续升压,升压速度减慢至01MPa/分钟,在接近工作压力时,升压速度减慢至005MPa/min,严防超压。升压到6.0Mpa时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压力升至工作压力时,关闭进水门5分钟,记录压力下降值,再微开进水门保持工作压力,进行全面检查。四、若进行超压试验,在升压至工作压力时,检查无问题后,继续升压至超压试验压力,保持5分钟。然后关闭进水门,缓缓开启过热器集箱疏水门降压至工作压力保持5分钟,记录压力下降值,再微开进水门保持工作压力,进行全面检查。锅炉本体超压试验时,汽包水位计应解列,严禁进行检查工作。 五、水压试验的合格标准 1受压元件金属壁和焊缝上没有任何水雾、渗水现象。 2锅炉本体的压力降每分钟01MPa。 3承压部件无明显残余变形。 六、水压试验检查结束后,泄压应缓慢,一般泄压速度每分钟不超过05MPa,当汽包压力降至02MPa,开启所有空气门和向空排汽门,压力降至零,方可进行放水。七、在冬季水压试验后,若短时不点炉,则应采取防冻措施,防止冻坏设备。 八、记录各联箱膨胀指示器一次。第六节 过热器反冲洗 为清洗过热器的污垢或在锅炉检修中更换较多的过热器管,以及为保证过热器不致因内壁积聚盐垢发生爆管事故需要进行过热器反冲洗工作。一般在锅炉机组大修时进行,小修时根据化学监督要求进行。一、过热器反冲洗需具备条件:中继泵能随时启动,准备足够的的水。 二、过热器反冲洗操作程序:1打开排汽一次门,关闭排汽二次门,关闭主汽一次门。 2启动中继泵经反冲洗系统向锅炉上水,水温不得大于壁温50。 3以事故放水门连续放水控制汽包水位,开启各过热器疏水门,打开定排放水门。 4取样化验,合格后打开定排疏水门,最后停止冲洗。 三、过热器反冲洗注意事项: 1维持冲洗水温不大于壁温50。2在反冲洗过程中,尽量保持较大水量,以利冲净,但不允许汽包起压。 3反冲洗结束后,应检查冲洗系统确已隔绝,冬季须防冻。第七节 安全门校验1、锅炉大修、安全阀检修或发生拒动后,必须进行安全阀校验。2、安全阀动作和回座压力应符合电力工业锅炉监察规程的要求。工作安全阀起座压力为1.08倍工作压力,控制安全阀起座压力为1.05倍工作压力,过热器出口安全阀起座压力应保证最先动作。3、安全阀校验时应由运行、检修、监察人员参加,运行人员负责锅炉的升压操作,检修人员负责校验工作,监察人员在现场监护。4、安全阀校验注意事项:(1)安全阀的校验应逐只进行,其它安全阀应有可靠的防止动作的措施,校验顺序为:先校工作安全阀,后校控制安全阀,最后校过热器安全阀。(2)准备合适的标准压力表或经校验合格的0.5级压力表安装在汽包处,校验时以汽包就地压力表为基准,校验现场与控制室之间应有可靠的通讯措施。(3)锅炉点火升压及安全阀校验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汽包上下壁温差不超过40,过热器管壁不超温。升压速度应缓慢均匀。(4)安全阀校验结束后应作好记录。5、#4炉脉冲式安全门每月试跳一次,每年校验一次。第八节 煤气系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工程风险分级管控管理清单
- 汽车维修店服务合同范本
- 机关单位文档归档与数字化管理方案
- 高中英语完形填空考点突破训练
- 会计交接流程与注意事项分享
- 企业内部廉洁承诺书模板
- CISCO路由器远程VPN配置指南
- 建筑工程款结算证明模板
- 企业领导力培训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案
- 医院科室固定资产管理流程规范
- 安徽省合肥八中2026届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5重庆西南大学招聘专职辅导员20人笔试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运动素质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浙江大学
- 2022年11月2022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原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设计研究院)招聘考前冲刺卷Ⅰ【3套】附带答案详解
- 矿山规模划分标准2019
- CNAS和CMA实验室通用质量记录表格
- 集成电路卡及集成电路卡读写机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
- 债权收益权远期收购协议模版
- 好饿的毛毛虫(绘本)
- 常暗之厢(7规则-简体修正)
- 重庆市某公司办公楼空调及冷热源工程设计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