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3课《词五首(第1课时)》课件 鲁教版.ppt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3课《词五首(第1课时)》课件 鲁教版.ppt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3课《词五首(第1课时)》课件 鲁教版.ppt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3课《词五首(第1课时)》课件 鲁教版.ppt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3课《词五首(第1课时)》课件 鲁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词五首 第一课时 望江南武陵春 课文导入 当王菲用轻灵的声音唱起 但愿人长久 当周杰伦动情地演绎 东风破 的离情别绪 当岳飞 满江红 的豪装之词被雄浑豪迈的声音唱响 我们顿时感到 唐诗宋词千年的美丽如影随形 至今犹存耳畔 今天 让我们步入词作的精美殿堂 领略它 诗苑奇葩 的独特魅力 望江南 武陵春 2 望江南 温庭筠 整体感知 研读课文 课文小结 3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 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 有韵味地吟诵词作 读出作品的情感和意蕴 赏析词作好词佳句 抒情言志句 感受诗歌意境 品味诗歌内涵 2 能够有感情 有韵味地吟诵词作 读出作品的情感和意蕴 利用想象 联想 联系比较等多种方式培养赏析感悟诗歌的能力 3 感受词作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 激发爱国之情 树立报国之志 培养积极乐观的精神 温庭筠简介 温庭筠 约812 866 本名岐 字飞卿 太原祁 今山西省祁县 人 他是晚唐有名的诗人 与李商隐齐名 世称 温李 同时他也兼工词 有 花间鼻祖 之称 整体感知 文学常识 词 词是唐五代兴起的一种配乐歌唱的诗体 它在隋唐之际已经产生 中唐后有较多文人从事创作 晚唐五代趋渐繁荣 鼎盛时期出现在宋朝 唐五代时 一般称为 曲 曲子 曲子词 后来称为 词 诗余 长短句 等 与诗相比 词的句式长短不一 能更自由地表现个人的思想感情 词有标题和词牌 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 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 词牌是一首词调的名称 如 江城子 密州出猎 江城子 是词牌 密州出猎 是题目 依据字数多少 词可分为小令 中调 长调 58字以内为小令 59 90字为中调 91字以上为长调 如 望江南 为小令 渔家傲 秋思 为中调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则为长调 宋代词坛上有豪放派和婉约派两大流派 其作品表现出不同的风格 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 意境雄浑 词中充满豪情壮志 给人积极向上的力量 婉约派作品语言清丽 含蓄 内容多抒写婉转缠绵的感情 情调或轻松活泼 或深沉幽怨 刻画精细 题材较狭窄 多是写个人遭遇 男女恋情的 也间有写山水 融情于景的 这两大流派的划分及所属的代表词人都是相对而言的 如苏轼有很多豪放派作品 也不乏情感细腻之作 我们一般是就起风格的主要方面来评价的 豪放派代表作家有苏轼 辛弃疾等 婉约派代表作家有柳永 李清照等 疏通文意 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清晨刚刚梳洗完毕 就独自一人登上望江楼 倚栏眺望 大江之上 千帆驶过 但哪一条船都不是我所等待的丈夫的船 斜阳夕晖脉脉无言 江水悠悠不尽 望着开满白色蘋花的江中小洲 失望之情涌上心头 真是愁肠寸断 结构图示 望江南 千帆 江水 希望 斜晖 白蘋洲 失望 相思之苦 返回 研读课文 1 望江南 描写的是什么内容 这首词表现了一位心上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 她清晨梳洗后登楼远眺 盼望自己的心上人早些归来 但是千帆过尽 却仍旧不见归人 她被相思折磨得柔肠寸断 2 温庭筠明明一字未写这位女子的容貌 何以见得卿本佳人呢 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不正面写女子容貌而言其梳洗装扮停当 既写出了 女为悦己者容 的女性心理 又留给读者想象其美貌的空间 美得有余地 妆容美 情态美 纤弱女子独自倚栏 姿态娇美 孤独的身影惹人怜爱 虽是写落日和江水 其实也是在写女子含情脉脉 柔肠寸断的凄美眼神 情态美 3 温庭筠几笔描画 一个望眼欲穿的柔美女子便浮现在我们眼前 独自倚栏 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直至夕阳西下 漫长无果的等待中这位女子的心境会有怎样的起伏变化 满怀希望与欣喜的期待 希望与失望交织的起伏波动 柔肠寸断的失望与惆怅 斜晖脉脉水悠悠 女子的思念与愁绪如斜晖倾泻江畔 又随江水无语流走 这是何其优美的意境 何其凄美的情愫啊 返回 这首词写一女子登楼远眺 盼望归人的情景 表现了一位因心爱之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 委婉而细腻地抒发了思妇失望和惆怅的情怀 课文小结 武陵春 李清照 整体感知 研读课文 拓展延伸 3 学习目标 课文小结 学习目标 1 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 有韵味地吟诵词作 读出作品的情感和意蕴 赏析词作好词佳句 抒情言志句 感受诗歌意境 品味诗歌内涵 2 能够有感情 有韵味地吟诵词作 读出作品的情感和意蕴 利用想象 联想 联系比较等多种方式培养赏析感悟诗歌的能力 3 感受词作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 激发爱国之情 树立报国之志 培养积极乐观的精神 李清照简介 李清照 1084 约1151 号易安居士 齐州章丘 今山东省 人 南宋女词人 北宋灭于金 举朝南渡 1127 前生活舒适安定 与丈夫金石考据家赵明诚游于艺文 南渡后 经历国破家亡的苦难 生活颠沛流离 前期词作主要反映闺中生活 自然风光和与丈夫的离别相思 后期词作主要写亡夫之痛 故国沦丧之悲以及伤时念旧的抑郁情怀 后人辑有 漱玉词 整体感知 写作背景 北宋败亡之后 李清照于建炎元年 1127 来到南方 故乡青州陷入金人之手 她家中所藏的大批书籍文物被焚毁 建炎三年 1129 丈夫赵明诚病故后 金人挥兵南侵 李清照为避兵乱而只身各处流亡 绍兴五年 1135 寓居在浙江金华时写了这首 武陵春 词 这时她已经53岁了 经历了国家败亡 家乡沦陷 文物丧失 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 处境凄惨 内心极度悲痛 这首词中所反映的正是她真实的生活片段和思想情感 疏通文意 风住沉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风停了 鲜花已零落殆尽 只有尘土里还带有落花的香气 天色已晚却无心梳洗打扮 景物依旧 人事已变 对什么事都丧失了兴趣 人未开口已是泪流满面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听说双溪的春色还不错 也打算去那里泛舟游赏 只是怕双溪上那舴艋般的小船 载不动我内心沉重的哀愁 z m ng 研读课文 1 在 望江南 中 主人公是 梳洗罢 而本词中作者却 日晚倦梳头 从中 你能体会到作何的什么心态 梳洗罢 一种信心 一种希望 倦梳头 一种放弃 一种对生活好恶兴趣的悲凉 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满怀愁绪 两首词都用同一个典型细节来反映主人公的心态 应该学习这种写法 2 闻说 也拟 只恐 这三个词说明了什么 闻说 也拟 只恐 这三个词写出了作者试图排遣愁绪的做法 前两个词给人一种希望 好像可以为作者松一口气了 而 只恐 又让人跌落到作者的万丈愁绪中 三个词真实地写出了作者心情的沉重 无奈 3 伤春 惜春却无心寻赏春天的李清照满腹愁绪 结合身世背景和词作来看 她的 愁 因何而来 又是如何在字里行间表现出来的 此时李清照的愁缘自 物是人非事事休 既为国家破裂衰败个人漂泊流离而忧 又为丈夫离世自己孤苦伶仃面对晚年生活而悲 复杂而深沉 风住沉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愁见于细节 无心梳洗打扮 失去生活乐趣 倦怠失落 愁见于情态 满腹愁情不知从何说起 唯有泪水如雨而下 愁见于抒情 舟轻而愁重 难以负载和派遣 4 李清照在 声声慢 一词结尾写到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是啊 种种感情之中 愁情最是深长 也最是难言 那么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一句又是如何表现抽象的愁绪的呢 李清照笔下的愁有了重量 小小轻舟难以负载 化虚伪实 巧妙表现了愁情的深重 5 你还知道哪些化虚为实 巧妙诉愁的诗词佳句呢 学生联系吟咏 教师归纳总结 以水喻愁 赋予愁质感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 虞美人 便做春江都是泪 流不尽许多愁 秦观 江城子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赋予愁重量 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 苏轼 虞美人 休问离愁轻重 向个马儿上驼也驼不动 董解元 西厢记 以绵长事物喻愁 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贺铸 青玉案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李白 秋浦歌 返回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比较两词 拓展延伸 诵读两首婉约风格的词作 我们感受了两位女子细腻惆怅的情怀 同样是闺中情思 但温庭筠是用一个男性的视角去代言女性情怀 而李清照则是直接抒写自己内心愁苦之情 描写更细腻 感情更深切 更具感染力 比较着两篇视角不同的作品 你还有什么发现 探究两者的异同1 风格相近 都比较婉约多情 2 写作手法相近 都运用了借景抒情和直接抒情的手法 将人 景 情水乳交融 3 抒发的感情相近 都表现了离愁别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