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第一框感受文化影响 情景导入 问题 1 你知道这些礼仪的意义吗 2 各民族交往为什么会存在礼仪上的不同 提示 1 在西方 特别是欧美国家 拥抱礼是十分常见的见面礼与道别礼 在人们表示慰问 祝贺 欣喜时 这种礼仪也十分常用 握手礼流行于许多国家 在交往中最常见的一种见面 离别 祝贺或致谢的礼节 作揖礼即拱手礼 是华人中最流行的见面礼 主要适用于过年时举行团拜活动 向长辈祝寿 向友人恭喜结婚 生子 晋升 乔迁 向亲朋好友表示感谢 以及与海外华人初次见面时表示久仰之意 2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不同时代 不同民族 不同地域以及不同阶级 阶层的人们 价值观念不同 风俗习惯 文化程度不同 进行社会交往的方式也就不同 学习目标 课标内容 评述文化生活对人们交往方式 思维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影响 知识重点 1 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 2 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自学新知研学教材一 文化影响面面观1 文化对人的影响 来自于特定的 来自于各种形式的 2 文化影响人的表现 1 文化影响人们的 和交往方式 2 文化影响人们的 活动 认识活动和 文化环境 文化活动 交往行为 实践 思维方式 思考探究1 如果一个小针掉在了地上 中国人会低下头 弯着腰 身子转过来转过去地找 而德国人会在地上用粉笔画圈 把找过的地方画一个圈 直到找到为止 中国人和西方人为什么会产生上述文化差异 这体现了什么文化生活道理 提示 不同国家 不同地域的人们 进行各种社会交往的方式 都带有各自的文化印记 这说明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二 潜移默化的影响1 文化对人的影响 具有 的特点 一般不是 潜移默化 有形的 强制的 2 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 能够使人得到精神上的 情操上的 提高人的 思想道德素养 3 文化对人的影响 即使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生的 也不都是 地接受的 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 往往是 文化熏陶的过程 愉悦 陶冶 审美水平 消极被动 无目的 自觉学习 主动接受 思考探究2 我们处在同一个班级 为什么有的人能在课堂上专心致志听讲 成绩突飞猛进 有些人却萎靡不振 昏昏欲睡 过一天算一天 提示 1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生 但又需要人们自觉学习 主动接受文化熏陶 2 不同的人对待学习的态度存在较大差异 如果把学习看成是负担的话 不自觉主动接受 良好的文化氛围也难以发挥作用 三 深远持久的影响1 文化对人的影响 无论表现在交往方式 思维方式上 还是表现在生活方式上 都是 的 2 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 和标志 它们一经形成 就具有确定的 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 的影响 深远而持久 核心 方向性 深远持久 思考探究3 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万丹省文登县的华人尽管与当地人数代通婚 却仍保留着中国传统的结婚习俗 这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什么特点 提示 这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经年累月形成的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对人的影响是难以抹去的 无法短时间改变 简要回顾 探究提示教材p13 探究问题 提示 1 第一幅是中国人合餐的饮食习惯或文化 第二幅是西方人分餐的饮食习惯或文化 从图中可知 中西方不同的文化环境 不同的价值观念等文化因素 影响到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中西方文化不同还有若干表现 如中西方传统节日不同 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不同等 2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由于美术家 将军 冶金学家的文化素养 价值观念 文化环境不同 所以对同一事物往往有不同的看法或认识 而他们的认识有共同之处 这是因为一个民族在实践上有相通之处 其文化也会有交融 其认识也相近 教材p14 探究问题 提示 1 这些礼节都用来表示友好 欢迎和祝福 献哈达是藏族人民最普遍的一种礼节 是向对方表达自己的纯洁 诚心 忠诚和尊敬 泰国的 合十礼 以双手合十于鼻前略躬上身互相致礼 表示问好 告别 致敬 感谢 原谅等意思 在西方 亲人 熟人之间见面多是拥抱 亲脸 贴面颊等 2 我国汉族的拱手礼 英国的吻手礼 日本的鞠躬礼 满族的打千 半蹲礼 朝鲜的尊师礼等 教材p15 探究问题1 提示 中西方国家有不同的文化渊源和背景 所以思维方式和实践方式有很大区别 具体来说 1 中国人 美国人在互换礼物时的表现既属于思维方式的差异 又反映交往方式的差异 因为 中国人表达感情时比较含蓄 而美国人则比较直接 2 中国人 欧洲人在名字和姓氏书写上的差异 反映了思维方式的不同 原因是中国人家族观念比较强 强调对祖辈的尊重 而欧洲人则强调自己的独特性 故姓在后名在前 3 中国人与欧洲人写信时地址的大小排列顺序不同 表现的是一种交往方式的差异 也反映出二者在语言 语法等思维方式方面的不同 教材p15 探究问题2 提示 游览泰山是一种文化体验 因为泰山不仅有优美的自然景观 更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和深远沉厚的历史内涵 有富有深意的石刻 有蕴涵历史文化的文物古迹等 游览泰山 可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和感染 油然产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知识得到丰富 思想得到升华 情操得到陶冶 教材p16 探究问题1 提示 可根据实际结合自己阅读的一本好书 观赏的一场好电影 参加的一次有意义的文体活动 谈谈文化对自己的影响 可从思想道德 文化水平 精神追求 价值观念 思维方式等方面谈 同时把握影响的双重性 教材p16 探究问题2 提示 过春节 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 仍保留中国婚丧嫁娶的风俗习惯 仍保留穿中国服饰 吃中国菜的生活习惯等 教材p17 探究问题 提示 结合自身特殊的经历 思想 理想等 分析说明它们对你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产生的影响 从而明确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一旦形成 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 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核心知识突破 1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1 不同时代 不同民族 不同地域 以及不同阶级 阶层的人们 进行各种社会交往的方式 都带有各自的文化印记 2 交往方式中的文化影响 有的取决于价值观念 也有的源于风俗习惯 文化程度等 3 人们交往方式的差异 见诸交往时使用的语言 符号 器物等 也见诸交际过程中的行为举止 2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1 不同的文化环境 不同的知识素养 不同的价值观念 都会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2 文化对认识活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以及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上 对实践活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上 对思维方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思维方式的形成和对人们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影响上 思维方式是人们在认识和实践的过程中 在一定知识 观念 情感和习惯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反过来又影响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特别提醒 不同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对人们影响不同 参加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 接受健康有益的文化熏陶 可以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培养高雅的情趣和高尚的情操 参加低级庸俗的文化活动 遭受堕落消沉的文化侵蚀 则会将人的活动引向歧途 不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2011 高考浙江卷 竖大拇指 在北美一般被认为是 做得好 的意思 但在澳大利亚就成了无礼的肢体语言 吃面条时发出声音 日本人和韩国人觉得很正常 而英国人可能感到不舒服 这类现象表明 a 各地的文化几乎没有共同性b 一种行为是否影响人们的交往取决于特定的文化背景 c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是不同的d 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文化中会有不同的含义 解析 题干显示出同样的行为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含义不同 故d项符合题意 a项错误 世界文化在具有多样性的同时 也具有共性 b项夸大了文化对人的交往的影响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有时也会相同 故c项观点太绝对 答案 d 1 潜移默化的影响 1 潜移默化就是说文化对人的影响不是有形的 强制的 而是看不见 摸不着的 是在不自觉的过程中实现的 2 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这一特点 是基于文化影响人的两种途径来讲的 无论文化环境还是文化活动对人的影响都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 3 潜移默化并非消极被动地接受 人们对文化的选择具有主动性 自觉性 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 往往是自觉学习 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4 潜移默化的特点启示我们 要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 自觉抵制低级庸俗的文化活动 通过自觉学习 主动感悟和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 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2 深远持久的影响 1 文化对人影响的这一特点 是基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内容 如交往方式 思维方式 生活方式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2 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一个人的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是在长期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 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 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一经形成 就有确定的方向性 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3 深远持久的特点启示我们 必须树立正确的 科学的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 重视文化因素对人的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的影响 为人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活动 特别提醒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 人们业已形成的观念 思维方式等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2010 高考福建卷 上海世博会福建馆茶文化的展示让许多游客叹为观止 一位美籍华人欣赏了茶艺表演后 感叹道 太精彩了 这一表演让我们享受到了美 也让我们感受到祖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这反映 a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b 优秀文化在交流与借鉴中创新c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d 优秀文化能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解析 美籍华人在欣赏了世博会福建馆茶文化展示后 深受感染 有感而发 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a符合题意 应入选 c中深远持久的特点材料体现不出 其它选项本身表述无误 但题干未涉及 故b d应排除 答案 a 易混易错点拨 易混比较 1 交往方式与思维方式的区别与联系 2 实践活动 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的区别与联系 1 区别 人类诞生数百万年以来 一代又一代地从事着两项基本活动 一是实践活动 一是认识活动 实践活动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即人类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认识活动则是人类反映客观事物即认识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活动 思维方式是人们在认识和实践的过程中 在一定知识 观念 情感和习惯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思维过程中的思维形式 思维方法和思维程序的总和 是一种思维框架 它本质上是对人们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反映 2 联系 实践活动 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是相互影响的 一方面 实践活动 认识活动影响和决定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是人们在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 另一方面 思维方式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 思维方式不同 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以及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就不同 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 易错警示 1 处在良好的文化环境中就一定能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提示 1 文化对人的影响 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一般不是有形的 强制的 人们总要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生活 文化氛围看不见 摸不着 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 因此 处在良好的文化环境中有利于形成一定的文化素养 2 文化影响即使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生的 也不都是消极被动 无目的地接受的 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 往往是自觉学习 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只有主动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 才会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 2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 无法选择的提示 1 文化对人的影响 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一般不是有形的 强制的 2 人们接受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 并不都是消极被动 无目的地接受的 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 往往是自觉学习 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3 人们应该提高辨别先进 健康与落后 腐朽文化的能力 自觉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 抵制落后和腐朽文化的侵蚀 中宣部设计学雷锋活动九个方面常态化项目 背景材料 链接生活实例 2012年2月27日 中宣部在京举行学习践行雷锋精神新闻发布会 设计学雷锋活动九个方面常态化项目 一是每年3月5日 围绕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 在全社会集中组织开展学雷锋实践活动 二是每年3月举办中国公民道德论坛 每两年组织开展一次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 三是注重发挥青少年学雷锋的主力军作用 四是组织开展社会志愿服务 五是重点加强辽宁抚顺雷锋纪念馆 湖南长沙雷锋纪念馆 沈阳军区雷锋纪念馆建设 六是成立雷锋精神研究的学术性社会组织 七是广大基层组织开展群众便于参与 乐于参与的学雷锋实践活动 八是加强学雷锋活动的新闻宣传 九是组织创作一批弘扬雷锋精神的歌曲 影视剧和文学作品 思维视角 打开思维之窗 视角1 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文化生活依据是什么 1 文化的作用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 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产生深刻的影响 先进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进步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 文化与经济 政治相互交融 又反作用于经济 政治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有利于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国力 可以为我国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 强大的精神动力 有力的舆论支持和良好的文化条件 3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不同的文化环境 不同的价值观念 都会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4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视角2 设计学雷锋活动常态化项目 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重要意义 设计学雷锋活动常态化项目能够创造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良好环境和氛围 对大力弘扬雷锋精神 激发人们思想道德建设 热情 倡导文明新风 匡正道德失范 矫正诚信缺失 提升社会道德水平 引导人们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 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实践者 良好社会风尚的创造者 对于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对于凝聚干部群众的意志和力量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行业学院科研管理办法
- 财务共享时效管理办法
- 讲师俱乐部管理办法
- 业务资金结算管理办法
- 2025年霍尔汽车点火系统合作协议书
- 电气实训室管理办法
- 虚拟高校分部管理办法
- 中小创业团队管理办法
- 西藏用人风险管理办法
- 规范作业管理暂行办法
- GB/T 20801.6-2020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第6部分:安全防护
- GB/T 19355.2-2016锌覆盖层钢铁结构防腐蚀的指南和建议第2部分:热浸镀锌
- 主编-孙晓岭组织行为学-课件
- 核心素养视角下教师专业发展课件
- 企业信用信息公告系统年度报告模板:非私营其他企业
- 施工员钢筋工程知识培训(培训)课件
-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中常见的不合格项
- 共用水电费分割单模板
- 《阿房宫赋》全篇覆盖理解性默写
- 学校体育学(第三版)ppt全套教学课件
- NCStudioGen6A编程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