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22 旧民主主义革命课件 人民版.ppt_第1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22 旧民主主义革命课件 人民版.ppt_第2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22 旧民主主义革命课件 人民版.ppt_第3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22 旧民主主义革命课件 人民版.ppt_第4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22 旧民主主义革命课件 人民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讲旧民主主义革命 对应学生用书p13 一 太平天国运动1 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 1 太平天国兴起 金田起义 1851年初 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率众起义 建号 永安建制 太平军攻占永安后 分封诸王 初步奠定了的基础 定都天京 1853年占领南京 改名天京 建立了与对峙的革命政权 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政权 清王朝 2 太平天国的全盛时期 北伐 北伐军经两年奋战 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在的统治 西征 为太平天国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和物质基础 天京突围的战斗 打垮了威胁天京的清军江北 大营 太平天国进入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北方 根据地 江南 2 天朝田亩制度 1 内容 土地分配原则 凡天下田 无处不均匀 产品分配原则 天下人人不受私 每户留足口粮 其余归国库 2 目的 建立一个 有田同耕 有衣同穿 有钱同使 无处不均匀 的理想社会 3 评价 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的愿望 是农民平均主义的空想 天下人同耕 物物归上主 有饭同食 无人不饱暖 封建土地所有制 3 资政新篇 1 目的 1859年 为振兴太平天国 提出 资政新篇 2 内容 主张向学习 进行经济 政治和文化改革 主张中央集权 反对结党营私 提倡广开言路 主张仿效西方的某些制度 主张中外 平等往来 主张兴办学馆 建立医院 设立社会福利机构 洪仁玕 西方 资本主义 自由通商 3 评价 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的一个改革方案 未能真正推行 4 从天京事变到天京陷落 1 天京事变 原因 领导集团内部为了太平天国的展开了激烈争夺 经过 1856年秋 先是韦昌辉杀了杨秀清 继而韦昌辉被诛杀 石达开负气出走 影响 严重削弱了太平天国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成为太平天国由鼎盛走向衰微的 资本主义色彩 军政大权 转折点 2 天京陷落 1864年 病逝 天京不久陷落 3 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及历史意义 性质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 历史意义 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的腐朽统治 打击了外国侵略者 洪秀全 农民 战争 清王朝 二 辛亥革命1 武昌起义 1 背景 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清政府反动卖国的本质逐渐暴露无遗 2 条件 组织基础 1894年后 等革命团体建立 1905年成立 军事基础 同盟会发动等武装起义 1911年保路运动兴起 思想宣传 湖北革命团体和文学社在新军中的努力 兴中会 中国同盟会 中国同盟会 共进会 3 爆发 1911年10月10日 革命党人发动起义 4 结果 成立 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5 影响 各省纷纷响应 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2 中华民国的建立 1 建立 1912年1月1日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宣告中华民国成立 随后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2 颁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内容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 按照立法 行政 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 实行责任内阁制 湖北军政府 国民全体 意义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 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政体的确立 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3 辛亥革命的评价 1 结局 1912年3月 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窃取革命果实 2 性质 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资产阶级 民主共和 反帝反封建 3 功绩 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政体 建立了资产阶级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是中国社会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君主专制 共和国 近代化 2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以法律的形式否定封建制度 主权在民 否定封建社会 君权神授 的理论 三权分立 责任内阁 否定封建社会帝王的世袭制和终身制 国民的自由和权利 否定了封建社会 溥天之下 莫非王土 的思想 对应学生用书p14 一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反清斗争异同点有哪些 1 相同点 都以推翻清王朝为主要斗争目标 都带有反封建的性质 都制定了革命纲领 前者制定了 天朝田亩制度 后者提出了 三民主义 都采取了暴力革命的方式 都建立了新的革命政权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辛亥革命在南京建立了临时政府 最终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2 不同点 领导阶级不同 前者是农民阶级领导的 后者是资产阶级领导的 指导思想不同 前者是宗教 后者是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三民主义 革命性质不同 太平天国仍是旧式的农民战争 辛亥革命是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结果不同 太平天国没有推翻清政府 而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的统治 解析 选a 太平天国的 凡天下田 天下人同耕 体现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 孙中山的 平均地权 体现了资产阶级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改革要求 二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体现的精神是什么 1 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其意义在于 政治上 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推动了历史的前进 经济上 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辛亥革命后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高潮 思想上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和整个民族的觉醒 生活习俗上 人们生活习惯 生活方式 语言习俗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法制上 颁布了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用 主权在民 彻底否定了 君权神授 的思想 促进了法制现代化 国际上 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起了推动作用 2 体现的精神 舍身为国的高尚品质 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 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 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 振兴中华的远大理想等 所有的精神本质是爱国主义 这也成为促进国家统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解析 选a 辛亥革命尽管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但是民国徒有虚名 人民并没有获得更多的民主与自由的权利 而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却是实际的效果 对应学生用书p15 a 列强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b 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c 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代理人d 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高考揭秘 题干可以提取的有效信息是清政府向各国宣战懿旨 地方督抚大员并不支持 而是积极维持现状 这不能得出列强势力受到遏制 亦不能得出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的代理人 排除a c两项 虽然地方督抚大员不支持清政府宣战的决定 但还未到分庭抗礼的程度 排除d项 因此b项是最合适的答案 答案 b 活学活用 1 如果基督教国家参与镇压这场运动将是很悲哀的 因为起义者们抱着一种争取进步的激情和作全面改革的意向 目前显得较可取的唯一政策 避免与内战双方发生任何政府层面的瓜葛 这则材料反映出 a 太平天国运动初期英国采取中立政策b 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避免介入c 北伐战争时期英国奉行中立政策d 辛亥革命时期英国采用外交孤立政策 解析 选a 本题考查外国侵略者对中国民主革命中重大历史事件的态度和立场 从材料刻意强调 基督教国家 这一信息入手 分析此运动应为太平天国运动 再者在义和团运动和北伐战争中英国都采取了武装干涉 可排除b c两项 在辛亥革命中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d项错误 从材料最后一句可以看出所持态度为 中立 高考揭秘 本题考查孙中山的革命活动 意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 反映了1905年同盟会的成立 体现了1894年兴中会的成立 是1912年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后 致力于民生事业时的言论 反映的是1918年护法运动的失败 答案 c 2 解题思路 常规办法是首先确定每个事件的时间 然后进行排序 采用首尾结合法 即首先找出最早事件的序号 找出备选项的代码 再找出最晚事件的序号 结合首尾序号 选择正确选项 若存在相同的备选项 则要再比较其他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 通过分析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 确定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 3 启示 扎实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