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3讲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练习 人民版一、选择题1.(2016广东惠州三模)明太祖废丞相后,曾下令:“内臣(宦官)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但不久后又制定半印勘合制度:六部所行一切都须经过内府勘合,方可施用。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a.牵制日益权重的内阁b.减轻皇帝的行政负担c.协调政府各部门的关系d.加强对六部的监察解析明太祖未设置内阁,故a项错误;限制内府和六部,只会增加皇帝的行政负担,故b项错误;内府和六部本无矛盾,明太祖的制度设计让其互相牵制,才滋生了矛盾,而不是“协调”,故c项错误;从限制内府,到利用内府牵制六部,目的是为了加强对六部的监察,故d项正确。答案d2.(2017江西南昌模拟)明朝万历皇帝时期,由于在朝会上以内阁大臣为首的文官集团经常与他争辩,给万历皇帝上书进行无端谩骂的官员更是络绎不绝。于是,他干脆长期不上朝了。这表明()a.君主专制权力受到一些约束b.内阁制是一种集体领导体制c.君主专制的观念越来越淡化d.内阁体制是朝政混乱的根源解析题干说明明代皇帝的权力受到了一定的约束,故a项正确;内阁制是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的产物,其实质是依赖于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故b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君主专制观念淡化的相关信息,故c项错误;明代朝政混乱的根源应当是君主专制制度的进一步加强,故d项错误。答案a3.明朝中后期,内阁首辅掌有对谕旨的“封还执奏”之权。至清初,内阁进本拟签,经皇帝定后,由学士照签以朱笔批于本面。这些史实反映出当时()a.皇帝疏于朝政造成大权旁落b.决策过程具有一定制衡色彩c.决策制度僵化官员拘泥规制d.君主乾纲独断专制达到顶峰解析依据材料“内阁首辅掌有对谕旨的封还执奏之权。至清初内阁进本拟签,经皇帝定后,由学士照签以朱笔批于本面”可知明朝的内阁首辅和清朝的内阁都一定程度上对皇帝有所约束,故b项正确。答案b4.(2017广东肇庆调研)明成祖朱棣后,宦官逐渐被委以重任,皇帝给予他们出使、采办、提督市舶、监军、巡视、镇守、刺探情报等大权,其结果是“相权转归于寺人。于是朝廷之纪纲,贤士大夫之进退,悉颠倒其手”。这表明()a.中央集权加强 b.君主专制加强c.宦官取代六部 d.宦官权力失控解析题目中的信息显示了明朝皇帝对宦官的重用,这不是对地方控制的加强,故a项错误;宦官代表了皇帝的意志,表明了君主专制的加强,故b项正确;宦官并没有取代六部,只是权力太大,故c项错误;宦官的权力很大,但还是听从皇帝的命令,权力并未失控,故d项错误。答案b5.(2017安徽合肥模拟)“(明代)大学士成为没有宰相名义的宰相但大学士毕竟不同于正式宰相,正式宰相可以单独推行政令,大学士便无此权。他只能依靠票拟签注意见,来窃弄皇帝的权力,只有黑市地位,没有法定地位。”作者意在表达()a.大学士权力无制度保障b.设立大学士有利于限制皇权c.大学士擅长于玩弄权术d.大学士只是没有名义的宰相解析根据材料“只有黑市地位,没有法定地位”可知大学士权力无制度保障,故a项正确;大学士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并不能对皇权起到限制作用,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大学士擅长玩弄权术与否,故c项错误;大学士不仅没有宰相名义也没有宰相实质,故d项错误。答案a6.(2017山东潍坊模拟)万历皇帝为了立郑贵妃的儿子为太子,与大臣们前后斗争了十几年,终因大臣们的一致反对而作罢,类似这样的事情在明朝时常发生。这反映了明朝()a.官僚政治运行机制成熟b.皇权专制不断削弱c.传统宗法观念日益淡化d.皇帝昏庸懒于朝政解析材料强调“万历皇帝为了立郑贵妃的儿子为太子,终因大臣们的一致反对而作罢”说明官僚政治运行机制成熟,故a项正确;皇权专制不断削弱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传统宗法观念日益淡化”没有涉及,故c项错误;皇帝昏庸懒于朝政不能体现,故d项错误。答案a7.(2016湖北荆州质检)清朝时,军机处起草的诏旨密封后往往不经内阁、部院,而直接由驿马传递地方督抚的,称为“廷寄”,直接交中央各部院的,称为“交片”,地方督抚密折奏事也可经军机处直达皇帝。材料表明清朝政治形态的特点是()a.中枢机构之间彼此牵制b.地方具有较好的自治性和能动性c.高层政治决策具有封闭性d.军机处代替内阁成为了中央官署解析根据材料“军机处起草的诏旨密封后往往不经内阁、部院,而直接由驿马传递地方督抚的”、“直接交中央各部院的”和“地方督抚密折奏事也可经军机处直达皇帝”可知高层政治决策具有封闭性,故c项正确。答案c8.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明代还是在制度之下由皇帝来当宰相。宰相废了,而宰相的职权则由皇帝兼明代制度还是和过去大体相似的。清代就更超越了这一限度清代行政反而成了私下的秘密,自然比尚有制度可循的内阁制又大大进了一步。”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明朝设立的内阁制是对宰相制的继承b.内阁是公开行政,军机处是私密行政c.军机处的设置是古代政治的巨大变革d.内阁与军机处的设立加强了君主专制解析内阁始终不是法定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君主大权独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这是古代政治的巨大变革。答案c9.(2017湖南郴州模拟)清朝采用密折制度,允许和鼓励四品以上的中央和地方官员,直接向皇帝递折奏事,甚至是风闻奏事,皇帝朱批后迅速发回,既快又保密。密折制度的实行()a.意在解决决策依据与驾驭官僚队伍问题b.没有起到任何积极的社会作用c.表明奏折上报的渠道被堵塞d.目的是弥补军机处办事效率低下解析密折为皇帝决策提供了依据,是皇帝驾驭的工具之一,故a项正确;“任何”的说法太绝对,故b项错误;密折只是渠道之一,奏折上报的渠道依然运行,故c项错误;军机处办事效率并不低下,故d项错误。答案a10.(2017四川眉山、广安、遂宁模拟)清史稿感叹说:“任军机者,自亲王外,其领袖者必大学士(内阁成员),虽唐、元三公(唐设置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为正一品,宋元基本仿此制)尚不及也。”这表明清代()a.军机大臣拥有一定决策权b.军机大臣品级不断提高c.军机处获得内阁的控制权d.亲王与大学士彼此牵制解析“任军机者,自亲王外,其领袖者必大学士(内阁成员),虽唐、元三公尚不及也”说明军机大臣和唐元三公一样,拥有一定的决策权,故a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军机大臣的地位,与品级的提高无关,故b项错误;任军机大臣主要是内阁成员,并不能说明军机处获得内阁的控制权,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亲王与大学士的牵制问题,故d项错误。答案a11.(2017广东清远模拟)下表是清朝出任军机大臣人员的构成表: 满人汉人汉军旗人蒙古人总数军机大臣72人 64人3人 6人 145人军机大臣下章京16人16人32人材料说明()a.汉人能进入中央政府核心b.汉人与满人实现权力平衡c.专制皇权高度发展d.官员权力与皇帝的亲疏成正比解析军机处是清中后期中枢权力机关,于雍正1729年,为处理西北军务而设,军机处官员的职责是上传下达,跪受笔录,它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构成表中汉人占据整个军机处总人数的三分之一,故a项正确;构成表中满人88(7216)人并未与汉人83(64163)并未持平,同时,军机处的职员并无独立决策权,一切听命于皇帝,故b项错误;此表为军机处人员构成表,并未体现军机处与皇权之间的关系,故c项错误;题干只是体现军机处中汉人83与满人88,并未体现与皇帝的亲疏,故d项错误。答案a12.(2017山东滨州模拟)雍正二年(1772)对民间消费行为规定:“庶民妇女,有僭用冠帔、补服、大轿者禁,违者罪坐夫男。”该规定()a.有助于澄清吏治以稳定社会b.利于禁绝当时奢侈消费行为c.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等级制度d.切合了当时经济发展的水平解析材料与吏治无关,故a项错误;庶民妇女用“冠帔、补服、大轿”不一定就是奢侈消费,“禁绝”说法也过于绝对,故b项错误;“僭用“表明是为了防止庶民妇女超越规制,以维护封建等级制度,故c项正确;对民间消费的这种规定是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故d项错误。答案c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材料二废丞相后与丞相地位近似官职的基本职权情况表:时期职位基本职权明中叶后期内阁首辅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宰相,地位经常受到挑战清朝雍正年间以后军机大臣承旨拟写,传达皇帝旨意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分析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当时也有人称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为宰相,这种称呼是否有实质意义?为什么?(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改革的发展趋势。答案(1)明太祖认为秦朝以来宰相的专权乱政,往往危及君主的统治。(2)没有。内阁属于皇帝的顾问内侍机构,内阁首辅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的长官,其权限大小取决于皇帝;军机处是皇帝谕旨的传达机构,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不具有宰相的权力,不能对皇权形成制约,所以不是实质意义上的宰相。(3)从宰相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到相权逐步削弱最终被废除;君主权力越来越大,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发展到绝对的君主专制。14.(2017湖北黄冈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明朝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二月,明王朝迎来了三年一度的科举会试,朱元璋亲自选定品学俱佳的士林领袖、翰林学士刘三吾为主考。 三月初发布皇榜。然而数日内,大批落榜考生跑到礼部鸣冤告状。因为中榜的51名贡生清一色的来自南方各省,竟然没有一名北方人。因此,说主考收受钱财、地域歧视关于“科场舞弊”的传闻沸沸扬扬。 事件引起明王朝上下震撼。三月初十,朱元璋下诏成立包括饱学之士、忠直敢言的大臣在内的“调查小组”进行调查,然而调查结论认为刘三吾等人的阅卷公平公正,无任何问题。这再次引起落榜的北方学子哗然,朝中许多北方籍的官员要求重新复核,并严查所有涉案官员五月,朱元璋突然下诏,认定刘三吾为“反贼”,发配西北;朱元璋的侍读、调查小组负责人张信被凌迟处死六月,朱元璋亲自复核试卷,亲自选定51名中榜贡士,竟然清一色是北方人,无一名南方人。 该事件以后,明朝的科举录取分成了“南北榜”,即南北方的学子,按照其所处的地域进行排名,分别录取出贡生后,再统一参加殿试。 摘编自张嵌不容青史尽成灰明清卷 上述材料包含了多方面的历史信息。请你选择一个角度,确定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解析首先选择一个角度,确定明确的主题,然后选择合适的史实加以论证。如选择科考结果体现了鲜明的君主专制特征,从科考主考官的选定、科考案的最终裁定等方面分析,其是如何充分体现了皇帝决策的独断性和随意性。如选择经济状况对文化教育有着巨大的影响,从南宋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文化教育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来论证科考案中偶然现象的必然性。言之有理即可。答案【评分说明】(1)确定主题,结合所学知识阐述。 (2)阐述的内容参照如下等级评分: 等级 分等标准一等 充分、准确地运用史实;论证充分;层次分明;逻辑严密。 二等能够运用相关史实;论证比较充分;有一定的层次;逻辑比较清晰。 三等史实不准确或不能运用史实;论证不充分或没论证;逻辑混乱。 【示例1】 科考结果体现了鲜明的君主专制特征。因为: (1)科考的主考官刘三吾是明太祖朱元璋亲自选定的,充分体现了皇帝的意志。 (2)落榜考生怀疑考试的公正性时,朱元璋下诏调查,调查组的人员也是朱元璋亲自选定的。 (3)朱元璋突然下诏,罗织罪名,严厉惩处主考官和调查组的官员,一些饱学之士成为替罪羊。 (4)朱元璋亲自选定的中榜考生,完全推翻了原来的结论,全部选择北方人。 朱元璋非常清楚科考的选拔结果是公正的,可是出于“稳定”的政治需要,不惜以牺牲一些忠心耿耿的官员为代价来平息事端。这个事件的整个过程,充分体现了皇帝决策的独断性和随意性。 【示例2】 经济状况对文化教育有着巨大的影响。 (1)根据洪武三十年科举考试结果,充分反映了南方经济重心地位的加强。 (2)南方在南宋时期成为全国经济重心以后,文化教育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3)南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炼钢准备工招聘考核试卷及答案
- 露天采矿工测试考核试卷及答案
- 汽车修理工初级考试试题及答案
- 班组级安全教育培训考试题及(含答案)
- 广播电视数据员操作考核试卷及答案
- 肌内注射法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试题(附答案)
- 脂肪酸酰化及酯化操作工专业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动力设备机务员三级安全教育(班组级)考核试卷及答案
- 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培训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移动支付积分兑换系统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教师节感恩教师主题班会课件
- 2025年中国DDX58抗体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前景机遇研判报告
- (2025秋新版)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 2025年威海桃威铁路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租房合同范本下载(可直接打印)
- 创伤骨折院前急救ppt课件(PPT 50页)
- DB3302_T 1130-2022建筑垃圾运输管理规范(高清-可复制)
- 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
- 锚杆、锚索锚固力计算
- 日语话剧展演策划
- (完整版)三方协议解约函通用格式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