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6课《拒绝犯罪》课件 北师大版.ppt_第1页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6课《拒绝犯罪》课件 北师大版.ppt_第2页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6课《拒绝犯罪》课件 北师大版.ppt_第3页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6课《拒绝犯罪》课件 北师大版.ppt_第4页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6课《拒绝犯罪》课件 北师大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拒绝犯罪 1 什么是违法行为 什么是犯罪 2 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和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属于什么行为 3 犯罪的特征是什么 4 什么是刑罚 它的内容是什么 5 如何避免犯罪 学习目标 想一想 分析刘某的变化过程 谈一谈他给我们留下什么教训 日常生活中的不良行为 往往是导致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因 什么是犯罪 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和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属于违法行为 严重的违法行为就是犯罪 违法和犯罪都是对法律规定的违犯 二者之间的差别只是程度上的差别 没有实质上的不同 犯罪行为是严重的违法行为 一方面 未成年人处于生长的特殊时期 心理发育尚未成熟 思想尚未定型 自我保护力极差 极易受到不良因素的侵害 从而形成种种不良的行为习惯 另一方面 这些不良行为 不良习惯往往是产生刑事犯罪的先兆 未成年人犯罪主要是财产型和暴力型犯罪两大类 不良的行为是未成年人犯罪的诱因 下面是犯罪还是违法 犯罪行为 1 导致违法犯罪的主观原因 如果不懂法 不守法 一些不良行为 会逐渐演变为违法犯罪行为 2 犯罪行为的法律后果 一切违法犯罪行为 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受到相应的处罚 3 犯罪行为的特征有哪些 1 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2 犯罪是触犯刑事法律的行为 3 犯罪应受到刑事处罚 最本质特征 犯罪的法律标志 犯罪严重危害性及刑事违法性的必然法律后果 4 什么事刑罚 指对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实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 主刑 附加刑 辨识犯罪 1 犯罪的含义 是严重的违法行为 2 什么是违法行为 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和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3 违法行为的分类严重违法行为违法和犯罪都是对法律规定的违犯 二者之间的差别只是程度上的差别 没有实质上的不同 青工胡某 利用工作之便 分三次将七台电冰箱运出厂外 出手后 获赃款5000元左右 严打中 经过激烈思想斗争 胡某到执法机关坦白交待了自己的罪行 并交出了全部赃款 人民检察院做出了对胡某免予起诉的决定 有人认为 免予起诉 就是没有犯罪 这种看法对吗 胡某的行为已经具备了犯罪的前两个基本特征 造成了严重危害性并触犯了刑法第264条 理应受到刑罚处罚 但胡某主动坦白交代自己的罪行 根据我国刑法第67条规定 犯罪较轻的 可以免除处罚 这说明胡某虽然没有受到刑事处罚 但他还是有罪的人 案例分析 一般违规行为犯罪行为 中学生走向犯罪的一般过程 主要指违反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40条 中学生一般不良行为表现 违反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的行为 严重危害社会 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 一般不良行为 严重不良行为 判断 1 校园暴力的侵害只会影响到我们的学习 2 面对可能的暴力侵害 我们的防范措施就是积极寻求他人的帮助和社会 法律的保护 3 我们应增强法律意识 学会利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 4 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首先要看他的行为是否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 5 犯罪不但触犯了刑法 而且要受到刑罚的处罚 6 青少年犯罪由于年龄小 可以不承担响应的法律责任 免予处罚 7 远离犯罪 在心中筑起法律的堤坝 是指要树立法律意识 知法懂法 了解法律的相关规定 严格按照法律办事 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我们的权利 履行我们的义务 8 法律是我们解决生活纠纷 维护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 9 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遇到其他一些特殊情况时 我们可以求助于律师事物所 公证机关和法律服务所等 10 非诉讼的途径很多 包括投诉 调解 行政制裁 民告官 等等 1 2 3 4 5 6 7 8 9 10 讨论 想一想徐某是否应该为他的行为负法律责任 1 青少年违法犯罪受法律制裁吗 青少年犯罪 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受到处罚 既要负刑事责任 又要负民事责任 青少年要有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 要了解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法律效果 知道任何违法犯罪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如何远离违法犯罪 做遵纪守法的中学生 1 远离犯罪 要在心中筑起法律的堤坝 要树立法律意识 知法懂法 了解法律的相关规定 严格按照法律办事 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我们的权利 履行我们的义务 我们要学会用合法的手段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类问题 2 远离犯罪 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做事多考虑可能引起的后果 过分情绪化 自我控制能力薄弱 容易导致犯罪 当有人让我们参与某些不良行为时 我们需要冷静地思考一下可能引发的后果 避免因一时冲动而触犯法律 我们应该成为情绪的主人 学会掌控自己的情绪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一 个性特征是未成年人犯罪的首要内因 1 因满足私欲 贪图物质享受产生的犯罪动机 2 因满足性欲而产生的犯罪动机 3 受不良习气的感染 4 出于嫉妒心理而引发的犯罪动机 5 因好奇心而产生的犯罪动机 二 情感特征是未成年人犯罪的极其普遍的心理原因 1 爱憎分明 好恶颠倒 2 极易感情用事 3 情感极不稳定 三 意志特征也是未成年人犯罪的又一重要内容 1 在正确的方向上自卑 意志力很薄弱 在错误的方向上自负 变态地发展着意志力 2 冒险侥幸 撑死胆大的 饿死胆小的 他们的行为往往铤而走险 不考虑社会危害性的大小及行为后果的严重性 当堂训练 1 关于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的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两者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但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b 两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违法必然犯罪c 两者都具有社会危害性 本质相同d 两者都是违法行为 都要受到法律的处罚2 犯罪最本质的特征是 a 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b 犯罪是严重违法行为c 犯罪是依照法律受刑罚处罚的行为d 犯罪是违犯刑法的行为3 北京新出台的 中小学生守则 和 日常行为规范 中删除了 敢于斗争 和 见义勇为 取而代之的是 主动报告 以及 遇到伤害时善于斗争 等字眼 作为一名初中生你的认识是 a 注重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 学生要学会自我保护 在敢于斗争的同时要善于斗争b 不利于中小学生优秀品质的形成c 敢于斗争 和 见义勇为 这些行为已经过时了 不需要提倡了d 说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大人的事 中小学生的任务就是 主动报告 4 从5月1日起 国家博物馆将对国内中小学生实行免费开放政策 凡有组织的中小学生均可免费参观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各项展览 国家博物馆是继故宫博物院 中国农业博物馆之后第三家向学生免费开放的国家级博物馆 国家有关部门的这一举措 a 表明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主要靠社会保护b 说明了国家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c 说明只有国家级博物馆才有时中小学生免费开放的任务d 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社会保护只是国家级博物馆的责任5 漫画 童言无忌 中家长的行为 a 严格教子 有利于配合学校的工作b 履行了对子女教育的义务c 虽然家长的教育方法不得当 但并不违法d 属于家庭暴力行为 违反了 未成年人保护法 6 吸烟有害健康 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请你戒烟 同学小东的父亲有十几年的 烟龄 了 烟瘾上来时 不管小东在不在家 就在客厅里 喷云吐雾 作为法制宣传员的小东的正确做法是 a 和父亲怄气 不理他b 吸烟是父亲的爱好 尊重父亲的选择c 和父亲讲吸烟对自身和家人的危害 劝父亲戒烟d 自己偷偷地体会一下香烟的味道 学学父亲吸烟的样子 和好友交流吸烟的感受 1 b2 a3 a4 b5 d6 c 某校初二学生小a期中考试成绩不理想 其父在开家长会时 看到班级 成绩排名榜 上小a的成绩居第40名 父亲对小a的前途失去信心 回家后 父亲将小a毒打一顿 然后强迫她辍学到沿海地区去打工 深圳某皮鞋厂安排14岁的小a做了学徒 1 材料中的现象和行为 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对未成年人的哪几种保护 请进行分析 6分 2 在日常生活中未成年人可能会遭遇各种意外的侵害 作为未成年人我们应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6分 参考答案 答 1 违反了学校保护 分析 没有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做法 向学校 老师提出等 违反了家庭保护 分析 不得虐待未成年人应尊重 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 做法 主动与家长沟通等 违反了社会保护 分析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