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考历史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模块一 中国近代史 主题七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河南中考历史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模块一 中国近代史 主题七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河南中考历史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模块一 中国近代史 主题七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河南中考历史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模块一 中国近代史 主题七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4页
河南中考历史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模块一 中国近代史 主题七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模块一中国近代史主题七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阶段特征鸦片战争后 出现了魏源 严复这样的思想家 出现了近代新式教育 在科技领域里也有了一些成就 五四运动后 我国出现了一大批讴歌光明 鞭挞黑暗的文学艺术家及作品 考点1詹天佑 侯德榜 李四光詹天佑 1 成就 1905年 清政府决定修建京张铁路 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 1909年 他主持设计建造的京张铁路全线通车 这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在施工中 他打破常规 敢于创新 在险要地段设计出 人 字形走向的路轨 2 评价 中国近代杰出的铁路工程师 考点梳理 詹天佑 3 侯德榜 1 成就 撰写 制碱 一书 将制碱的奥秘公之于世 打破西方列强对制碱业的垄断 探索出领先欧洲的制碱新工艺 这种制碱法被命名为 侯氏制碱法 2 评价 侯德榜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化学家 是我国近代化学工业的奠基人 李四光 1 成就 创立地质力学理论 认为中国东部地层有丰富的石油储藏 为大庆 胜利 华北等油田的发现提供了正确的理论依据 2 评价 李四光是卓越的地质学家 侯德榜 李四光 考点2魏源 严复魏源 1 主要思想 主张设立工厂 制造舰船 枪炮 轮船 兴办民用工业 学习西方养兵练兵方法 用新式武器装备军队 强烈批判闭关锁国政策 对封建顽固派自甘落后 把西方科技视为 奇技淫巧 的愚昧言论 加以猛烈抨击 培养掌握西方技术的人才 鼓励学习科学技术 改革以科举考试取士的制度 设立翻译馆 翻译介绍西方书籍 2 成就 编成 海国图志 一书 系统介绍世界各国的历史 地理和科技发展 魏源和 海国图志 状况 著书目的 师夷长技以制夷 即学习西方的长处 用以抵抗西方的侵略 14年1题 3 影响 魏源的思想反映了鸦片战争后 地主阶级先进知识分子开始面向世界 注重研究现实问题 对于帮助人们开阔视野和了解世界有重要作用 4 评价 魏源是鸦片战争时期的地主阶级爱国思想家 严复 1 实践活动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 极力宣传维新变法 开始系统地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学 经济学 2 主要思想 效法西方 推行维新改革 自强保种 救亡图存 反对外来侵略 6 3 成就 译 天演论 提出 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的生物进化观点和 世道必进 后胜于今 的社会进步理论 认为中国若不求进步必然灭亡 4 影响 严复的思想对当时的维新变法运动起了推动作用 对处于民族危机的中国起了振聋发聩的惊醒作用 激发中国知识分子去探索西学 救亡图存 5 评价 严复是戊戌变法时期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 严复 材料速查 材料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胡适称此人为 介绍近世思想的第一人 此人翻译了被称为 达尔文斗犬 的英国著名学者赫胥黎的讲演稿 他的译著出版后 物竞天择 优胜劣汰 等词 成为当时人们的口头禅 设问 材料中 此人 指的是谁 解题思路 依据题干中 翻译了赫胥黎的讲演稿 以及 物竞天择 优胜劣汰 等词 成为当时人们的口头禅 可知 该人物是严复 严复是戊戌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 翻译了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著作 并命名为 天演论 书中提出了 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以及 世道必进 后胜于今 等观点 考点3科举制度的废除和京师大学堂的开办1 京师同文馆 京师同文馆创办于洋务运动时期 是中国近代最早的一所新式学堂 揭开了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序幕 2 京师大学堂 京师大学堂创办于戊戌变法时期 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开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先河 迈出了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一步 京师大学堂门额 3 奏定学堂章程 1904年由清政府颁布 奏定学堂章程 是中国近代第一个系统完备并付诸实施的法定学制 建立起包括初等 中等 高等三个学程的新式教育体制 4 废除科举制度 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沿用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 5 教育家 近代后期 我国出现了一批著名的教育家 如蔡元培 陶行知 徐特立等 考点4鲁迅 徐悲鸿 聂耳 冼星海等人的主要成就 聂耳 冼星海 徐悲鸿 徐悲鸿的 奔马图 拓展提升 知识归纳 1 如何评价中国近代铁路交通发展的影响 1 积极影响 加强了同世界的联系 有利于社会的转型 有利于近代科学技术知识和先进思想理论的传播 活跃了闭塞地区的经济 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推动了商业城镇的兴起与发展 有利于中国经济的近代化 2 消极影响 由于近代中国的铁路大都由外国控制 铁路交通的发展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政治 经济侵略 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城市交通堵塞 空气污染等负面影响 2 中国教育发展 1 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因材施教 兴办私学 提出 有教无类 等观点 2 教育近代化开始于洋务运动 3 1905年宣布废除科举制 4 维新运动时期创办近代第一所最高学府 京师大学堂 5 新中国成立后 1986年颁布 义务教育法 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