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乡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某乡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某乡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某乡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某乡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 乡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项目 - - 1 概 述 1.1 项目基本情况 1.1.1 项目名称 乡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 1.1.2 项目地点 市及所辖县、望城县、浏阳市、宁乡市 1.1.3 建设单位 市环境保护局 1.1.4 编制单位 1.2 编制依据 (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 (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1996; (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2002; ( 4) 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 ( 5) 参考国家建设事业“十一五”规划纲 要及有关专项规划; ( 6)国家环境保护规划及有关专项规划; ( 7)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 8)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3-2020年); ( 9) . 各县(市、区)、建制镇城乡给排水专业规划; ( 10) .市环保三年行动计划( 2008-2010 年) 1.3 有关规范和标准 - -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 城镇污水处理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 CJJ31-89 城市 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排放标准 CJ3025-93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3096-93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 GB50318-2000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GB50289-98 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修订) 2001年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 (GB/T18920-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 CJ3082-1999 建筑灭火器配置规范 GB50140-2005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建筑结构荷载设计规范( 2006年版) GB50009-200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01 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DL/T5057-1996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 GB50069-20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2004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02 工业建筑防腐设计规范 GB50046-95 - -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2005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 JGJ67-89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JGJ100-98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3-94 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 GB50054-95 电力装置的 电气测量仪表 装置设计规范 GBJ63-90 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 GB50062-92 工业 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GBJ65-83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50217-94 过程检测和控制系统用文字代号和图形符号 HG20505-92 控制室设计规定 HG20508-92 仪表供电设计规定 HG20509-92 信号报警、联锁系统设计规定 HG20511-92 仪表配管、配线设计规定 HG20512-92 分散型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定 HG/T20573-95 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04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5-93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GB12348-90 1.4 编制原则 ( 1)遵守国家对环境保护及环境治理的有关规范、标准和规定。 ( 2) 污水治理工程必须符合保护湘江水系水体水质和生态环境的总体目标。加强对小城镇饮用水源、流域源头地区的保护,改善水生态环境,提高乡镇人居环境质量。 ( 3)结合国家建设事业“十一五”规划纲要及省政府环境污染整治行动部- - 署,立足当前需要,兼顾长远发展,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水环境状况,合理确定建设目标和工程规模。 服从区域总体规划的原则和要求,并与城镇道路、给水、防洪、环保、电力、电信、移民迁建,近期建设等工程规划相直辖市。 ( 4) 根据统一规划,分期、分阶段建设的原则,统筹兼顾近、远期工程内容,以近期为主,考虑远期的发展。 ( 5)因地制宜的根据客观实际,在保证处理效果的前提下,尽量节省工程投资,节省用地、节省能源,并降低运行成本。 ( 6)新建污水处理厂要结合建制镇污水流量、水质变化特点积极稳妥地引进和采用管理简单、运行稳定、维护方便及高效、低运行费用的先进污水处理技术、先进设备、新材料,提高运转的可靠性,适当提高自动化程度,尽可能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减少日常维护检修工作量。 ( 7)尽可能减少污染物在收集、输送、处理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不 良影响,防止二次污染。 ( 8)污水处理厂建设必须与污水管网的建设相配合,完善污水收集管网,提高处理设施利用率。 1.5 规划建设范围 根据市环境保护局委托和市环保三年行动计划( 2008-2010年)项目名单及具体责任分解表,规划编制范围为: ( 1) 岳麓区:含浦镇、莲花镇、雨敞坪镇、坪塘镇 ( 2) 县:毛塘镇(工业小区)、黄花镇 (黄花工业园 ) 、江背镇(工业园)、安沙镇(工业园)、金井镇(工业园)、双江镇 、高桥镇 ( 3) 望城县:丁字镇(工业园)、靖港镇、桥驿镇、星城镇、黄金乡 ( 4) 浏阳市:洞阳镇(生物医药园)、镇头镇( 纺织工业园)、沿溪镇 、北盛镇、沙市镇、古港镇、张坊镇、官渡镇、永和镇、七宝山乡、文家市镇、澄潭江镇 - - ( 5) 宁乡县白马桥乡(经济开发区食品工业小区) 、夏铎铺镇(机械工业小区)、 花明楼镇、灰汤镇、双凫铺镇、黄材镇、道林镇、双江口镇、龙田镇、金州乡 ( 6)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雷锋镇 本规划范围为以上镇所在地和污水设施可以覆盖的村庄。 1.6 编制内容 ( 1)污水处理厂建设规模及工艺设计; ( 2)排水管网建设与改造方案; ( 3)工程建设进度安排 ( 4)工程投资估算 2、项目区域基本情况 2.1 市概 况 市位于湖南省东部偏北,湘江下游, 和长浏盆地西缘。 地理坐标为东经 11153 114 15、北纬 27 51 28 40范围内。 市南接株洲、湘潭两市,西连娄底、益阳两市,北抵岳阳、益阳两市。东西长约 230公里,南北宽约 88公里。 全市辖芙蓉区、天心区、岳麓区、开福区、雨花区五区和浏阳市、县、望城县及宁乡县。 市土地总面积: 11819km2 市区的土地面积: 556.33km2 2007年市年末人口统计数据如下: 市年末总户数: 187.70万户 市年末总人口: 637.36万人 市城镇人口: 383.69万人 市市区人口: 273.72 万人 市近年来的人口发展情况见图 2-1。 - - 约在公元前 5000 年,就有先民定居。春秋战国,已成为楚国南部重镇和农业发达地区。公元前 221 年,秦代设置郡,汉时设置国,此后为历代州、郡、府、藩治所在地。公元 664 年设湖广布政使司驻节,成为湖南地区的首府。 1904 年成为通商口岸, 1933年设市, 1949年 8月 5日市和平解放。 2 0 5 . 8 3 2 1 2 . 5 72 1 8 . 0 72 3 5 . 6 82 7 3 . 7 2050100150200250300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图 2-1 市近几年来市区人口变化情况(单位:万人) 湘江由南而北纵贯市区,分城市为东、西两部分。十里长岛 如一叶绿洲纵卧江心。岳麓山屏峙于西,金盆岭耸立于南,浏阳河、捞刀河、靳江河自市区东、北、西三面汇注湘江。京广铁路绕行于城东南, 107 和 319国道纵横交汇于东北部。东有黄花国际机场,南有大托飞机场。 市是湖南省的省会,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地理位置优越,地质条件良好,雨量充沛,山川秀丽,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物产丰富,交通方便,适宜于城市发展建设,具有好的投资环境。 2.2 地区自然条件 市区地势由南向北倾斜,大部分为丘陵地段,地面高程在黄海高程 35 80m 之间,部分地区在 90m 以上。大部分地区地质条件属河漫滩阶地,为一、二、三级阶地与零星的四、五级阶地的第四系地层所覆盖。其上部为亚粘土及粘土,含水量一般为 20 30%,压缩系数为 0.005 0.015。其下部为砂砾石层,以中粗砂为主,细砂次之,砂石粒径一般为 1 4cm,允许承载力在 210 220kPa 之间,属中等均匀压缩性良好的天然地基,没有明显的不良物理地质现象,据史料记载,未发生过四级以上地震,根据 1990 年 6 月国家地震局出版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 1990)所示,市区的地震基本烈度划分为六度。 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春雨 、夏热、秋燥、冬寒,四季分明。有关资料数据如下: - - 极端最高气温 43 极端最低气温 -12( 1972年 2月 9日) 年平均气温 16.9 年平均相对湿度 81% 年平均降水量 1422.4mm 最大日降水量 224.5mm 年平均风速 2.7m/s 最大风速 20.7m/s 全年日照时数 1600 1700小时 年平均大风日数 5.2天 年平均雾日数 21.2天 年平均雷暴日数 43.8天 年平均降雪日数 13天 年平均积雪日数 7.1天 年平均霜日数 20.9天 最大冻土深度 5cm 主导风向 西北风(冬季)南风(夏季) 最大风力 七级 2.3 项目区规划基本情况 项目区为市岳麓区、浏阳市、县、望城县、宁乡县及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雷锋镇。 在 改革开放 初期发展速度相对较慢,逐渐落后于沿海城市。经过 90年代中期开始的迅速发展, GDP 总量由 1998 年的 542.85 亿元上升到 2004 年的 1108.85 亿元,约占全省的五分之一;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 18296 元;农业生产总值 172.07亿元,工业总产值 1006.06 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 11029.06 元,在中西部城市中最高。根据第一次经济普查调整后的计算方式, 2005年 GDP达到 1519.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743.43亿元,首次超过郑州列中部第二位。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12434元,同比增长 12.8%。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881.44亿元,同比增长 31.93%。经济 体制 继续保持较快、平稳增长 的 势头。 2007 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2190亿元,地- - 方财政收入达 266 亿元。工业总产值达 2100 亿元,年均增长 23.3%;产业集群和支柱产业发展壮大,新引进 12家世界 500强企业,与国内外 6个城市缔结为友好城市,实现引进外资银行零的突破。 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 236 亿元,占全市 GDP的 18%,在华东和中部地区名列第一。 8 1 1 . 2 6 9 2 2 . 7 71 0 7 7 . 2 21 2 9 6 . 6 61 5 1 9 . 91 7 9 0 . 6 62 1 9 0 . 2 5030060090012001500180021002400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图 2-2 市近几年 GDP增长情况( 单位:亿元 ) 4 4 . 7 842.165 5 . 0 046.077 9 . 3 359.893 7 . 6 080.661 3 9 . 3 8108.062 0 5 . 2132.462 6 2 . 5 2174.580501001502002503002001 年 2002 年 2003 年 2004 年 2005 年 2006 年 2007 年地方财政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图 2-3 市近几年来 财政收入情况 ( 单位:亿元 ) - - 第一产业占比6.3%第二产业占比48.7%第三产业占比45.0%图 2-4 市 2007年三次产业占比情况 随着 “ 十一五 ” 的来临,市要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不断扩大经济总量,增强经济实力,到 2010 年,地区生产总值 将 突破 2500 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将达 240亿元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累计达到 6700亿元。对于未来的 5年,市工业的整体素质和辐射带动能力将不断增强,城市建设更加优美,农 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传统商贸业和现代服务业全面提升,三次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各项改革顺利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基本确立,民营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更大;城乡差别、地区差别不断缩小,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显著提高。 项目主要城镇基本情况 望城县: ( 1)丁字镇,丁字镇总面积 91.2 平方公里,地处湘江东岸,东与桥驿相邻,西与县城隔河相望,南接市开福区新港镇,北壤铜官、茶亭,全镇辖 8个行政村、 2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 4.37万人。 镇域内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距市区 10公里,距绕城高速 6 公里,距黄花机场 38 公里,是新编规 划都市区、卫星城。 2007 年,全镇实现国民生产总值 4.32亿元,工业总产值突破 8.6亿元;财政收入突破 5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 530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7000元以上。 ( 2)黄金乡,于望城中部,南与市岳麓区接壤,北与县城紧邻,距市政府八公里,交通十分便捷,雷锋大道、雷高公路、许龙线贯穿南北,长常高速、黄金大道、三环线连接东西。全乡辖 6个行政村、 3个社区,总人口 32750人,总面积 71.43平方公里。 - - 2007年底全乡国民生产总值达 13亿元,年均增长 12%;财政总收入达 2520万元,年均增 长 1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5844 元。 深入实施融城建城战略和城乡协调工农全面统筹发展的方针,以调整产业结构和项目带动为重点,着力打造“一心三带五区”(一心即桐林坳中心集镇,三带为东部融城产业带 中部产业承接带 西部农业产业带,五区为宗教旅游风景区、龙湖生态产业区、经开产业承接区、特色农业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加工区),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县委确定的“率先全面小康,进军全国百强”的新目标作出新贡献。 ( 3)桥驿镇,位于湖南省省会市近郊,区域面积 103平方公里,人口 3.8万,距 市区伍家岭 18公里,是的北大门, 建设中的桥驿新镇,是一个集旅游、商贸、交通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城镇。新镇区根据“依托老镇,发展新区”的指导思想,以新长湘线和专用大道为经济纽带,以镇政府为中心,向周围辐射发展,逐渐形成“二区、七片、一中心”的规划格局。 ( 4)靖港镇,位于市望城县西北,东濒湘江,与铜官镇隔江相望,南临老沩水,西与格塘接壤,北面毗邻乔口镇。 全镇总面积 45.38 平方公里 ,辖 7 个行政村, 1 个社区居委会, 296 个村民小组, 11 个居民小组,总人口 35749 人,其中:非农业人口 5610 人。耕地面 积 1914公顷,水面 226.6公顷。 县: ( 1)双江镇,双江镇位于县北部边寨,地处、平江、浏阳三县(市)交界的龙华山脉。全镇辖 10 个行政村、 1 个居委会、 269 个村民组、 2.3 万人口、 1.97 万亩耕地,镇域方圆 66.4 平方公里。距省会 63公里,距县城星沙 51公里。 双江是县老区镇,唯一最具原生态山水环境特色镇,海拔 604 米的龙华山为县第一高峰,座落于双江镇,神秘的龙华山瑞云峰鸡鸣三县, 双江镇盛产粮、猪、茶、果、林、竹,现已形成了万亩优质稻、万亩良种茶、年饲养量十万头良种猪、万亩杉木林、万亩油茶和五千亩楠 竹等六大农业产业。 ( 2)黄花镇,素有省门第一镇美誉的黄花镇,紧邻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 169 平方公里,人口近 8 万,为全县大镇。黄花国际机场座落于镇腹地,开- - 元东路、长永高速、机场高速、 319国道等多条要道贯穿境内。 黄花工业区 2001 年由湖南大学设计研究院高标准规划设计, 02 年开始筹备运作, 03年正式按规划启动建设,并对外招商,目前已开发土地近 4000 亩。 2006年已修编规划,详规 9.2 平方公里,全镇总体发展规划 30平方公里。到目前为止,园区共有各类企业 88家(工业企业 73家),其中引进企业 77家(今 年引进 6家),投产企业 54家(工业投产企业 46家)。通过几年的打拼, 园区 初步形成了以印刷包装为主导产业和汽车零部件、机械加工、精细化工、塑胶模具、新型建材及农产品加工的规模产业格局。 ( 3)江背镇, 县江背镇地处、株洲、浏阳金三角地带,东邻浏阳河,西靠长永高速公路, 319 国道横贯东西,距省会市和铁路枢纽株洲市各 30 公里,离黄花国际机场仅 10 公里。 全镇辖 16 个行政村(社区居委会)。总面积 178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 5.8万人。当地政府坚持走“工业共镇、强企富民”的道路, GDP 以 15%的年增长率递增,工业化进程不断 加快,是县的经济强镇,被列入湖南省首批小城镇示范镇, 2000 年被批准确定为省级工业小区,纳入县重点园区建设范围,是县两个乡镇工业园之一, 2004 年被确定为全国小城镇建设重点镇。 ( 4) 安沙镇 , 位于县北部,总面积 160 平方公里,辖 21个村 2 个居委会,总人口 49903人,有耕地 3495公顷,山林 7500 公顷。驻镇企(事)业单位 38家,外来常住人口 15000多人。 安沙镇是省会和县城的近郊,南与经济技术开发区隔河相望,西与开福区一衣带水,是湖南省核心经济圈 长株潭地区的北大门,是省会扩容和县城北延的重要战略区域 。目前安沙镇已进入市总体长远规划范围内的周边 9个乡镇之一,进入县 200平方公里经济核心圈的规划范围,是县 “1+6+3” 规划的工业六组团之一。地处毛塘的安沙物流中心进入省级物流中心规划。 ( 5)金井镇位于县东北部,与浏阳、平江接壤。是国家建设部小城镇建设试点镇,湖南省重点镇。 金井镇距省城 40 公里,距黄花机场 30公里,距京珠高速公路 15公里,省道 S207线穿镇而过,交通便捷,是湘、鄂两省的黄金通道。总规划面积为 3.5 平方公里。镇工业小区居委会负责外商投资企业项目设立,审批直至投产,并负责处理生产过- - 程中的有关问 题,实行全方位服务。 金井镇面积 144 平方公里, 4.5 万人,城镇人口 1.5 万人。辖 35 个村, 2 个居委会。为湖南省首批小城镇示范镇、县现代化农业示范镇。 ( 6) 双江镇位于县北部,东接马岭,南与荔城、大塘相连,西界花箦、蒲芦,北与阳朔毗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河谷交叉分布。镇人民政府所在地距县城 14公里。 全镇辖 11个村委会, 116个自然村, 6350 户, 29100多人,其中壮族占 12.9%。总面积 145平方公里,耕面积 25305亩,其中水田 20041亩,旱地 5264 亩。种植以水稻为主 ,兼种其他经济作物 。有林面积 7.76 万亩 ,其中松林 3.85 万亩 ,杉林 1547亩,油茶林 5980 亩 ,竹林和杂木林 3.08万亩。 ( 7)高桥镇, 县辖镇。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府 48 公里,面积 112 平方公里,人口 3.1万。镇政府驻高桥。 22个村委会和河塘、茜草塘 2个居委会。 乡镇企业有印刷、皮革、电机、农机等。农业主产水稻、生猪、楠竹、茶叶。 宁乡市: ( 1) 花明楼镇 , 位于宁东南端,是原国家主席刘少奇同志的故乡。镇域总面积112.4平方公里,辖 17 个行政村、 2个居委会,总人口 51200人。镇区现有人口 18000多人,城镇化率 达 36。近先后获得了 “ 全国文明镇 ” 、 “ 全国小城镇建设重点镇 ” 、“ 全国环境优美乡镇 ” 、 “ 湖南省最具发展潜力乡镇 ” 、 “ 市首届魅力乡镇 ” 和县“ 目标考核先进单位 ” 等十多项国家、省、市、县荣誉。 ( 2) 白马桥乡 , 下设 3个行政村、 2个社区、总人口 18470人,其中非农人口22952人;总面积 22.8 平方公里。乡党委、政府围绕 “ 经济进三强、全面奔小康 ”总体目标,坚持 “ 两个惟一 ” 不动摇,以发展为中心、稳定为重心、管理为核心,打造商贸城、生态城、休闲城,全乡实现工业总产值 2.69亿元;财政税收 1396万元,同比增长 51.1;农民人平纯收入 4672 元,同比增长 34。 ( 3)灰汤镇, 灰汤镇位于宁乡县西南,总面积 43平方公里,其中温泉区面积 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17219亩。全镇下辖 14 个行政村, 191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22124人。有镇直部门 7个,驻镇单位 17家,中小学校 11所,学生 2140人。域内有温泉,水温达 89摄氏度,为全国四大高温复合泉之一,泉水富含钾、钙、钠、碳酸盐等 27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有祛病疗伤之神奇功效,誉为 “ 神水 ” 。 - - 2003年,镇党委、政府坚持走 “ 兴工强镇,兴牧富民,旅游活镇 ” 发展道路,全力实施 “ 两个惟 一 ” 发展战略,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 1200万元,同比增长 45,农业总产值 3凹瞻万元,同比增长 13。完成财政税收 450万元,同比增长 13,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2324元 ,增长 300元,增长率 14。 ( 4) 双凫铺镇 , 位于宁乡县中部,距省会 66公里、洛湛铁路横市火车站 7公里。省道 S209线、宁横高等级公路、县道双煤线、双偕线纵横贯穿全镇,具有较强的区位优势,是国家、省、市小城镇建设重点镇之一。现辖 11个村、 2个居委会,362个村民小组, 11432 户,总人口 38315人。镇域面积 89.5平方公里,其中集镇面 积 6平方公里,年末耕地面积 39720亩。 2004 年双凫铺镇围绕 “ 突出主攻五大产业,引进扶持新生产业,奋力建设三湘名镇 ” 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抢抓机遇,奋力拼搏,取得了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全年共完成财政总收入 1292万元,成功引进项目 12个,招商引资总额 7670万元,完成年度任务的 173.4,完成项目工程投入 1.68 亿元,占年度任务的 180,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3.66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3750元,比上年增加 500元。 ( 5) 黄材镇 , 地处宁乡西部山区,距宁乡县城 50公里,位于 “ 黄祖沩 ” 旅游公路南大门的入口处,是 “ 四羊方尊 ” 等青铜器的出土地,与桃江、安化相邻。境内拥有全国第三大土坝工程,风景秀丽的黄材水库,经勘探,拥有储藏量相当丰富的锰、锑、铀、金刚石等稀有资源。 2004年村级区划调整后,辖 19个行政村, 1个居委会, 612个村民小组, 15474户, 54296人。其中非农人口 1291人,党员 2041名。总面积 168.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 2253 公顷, 山林面积 9866.7 公顷。 ( 6) 道林镇位于湖南宁乡县东南端 ,省会西南部,湘江一级支流靳江流经全镇。1993年建镇 ,1995年由原道林镇 、善山岭乡、金华乡合并成新道林镇。现全镇辖 14个村、 1个社区,总面积 135平方公里,总人口 6万人。 ( 7) 双江口镇位于县境东北,沩江下游西岸。北与望城县格塘乡、新康乡、本县朱良桥乡毗邻 :西南与本县城郊乡、赫山区的白石塘乡接壤 : 东与望城县乌山乡、本县全民乡、历经铺乡隔江 (沩江 )相望。 总面积 87.7km2,耕地 4020 公顷,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104148 亩,其中早稻 47986亩,晚稻 52675商 :旱士 3300 亩,可养水面 3500亩。 地形为平原及丘陵区、平原占 70%,东北低、西南高、平原区属洞庭湖区的新民垸 。 - - ( 8) 龙田镇是市西部边陲小镇,素有 “ 西藏 ” 之称,总面积 72.5 平方公里 , 人口 20323人,全镇 8 个村、一个居委会,水田 13331亩,旱地 2688亩,山地 57300亩,是一个山多田少的山区乡镇。平均海拔 571 米 ,年降水量丰富,平均超过 1340毫米,森林覆盖率 82.6%。龙田历史悠久,地形地貌特殊,商业发达,有宁乡 “ 小香港 ” 之称。是全省有名的 “ 药材之乡 ” ,天麻、百合、黄姜等药材已驰名省内外;同时又是名负其实的 “ 矿产之乡 ” ,矿产资源丰富,已开发利用的有锰、钨、钒、石英、萤石、花岗石等,尚待开发的石煤、云母、 钾长石等十余种,特别是锰、钒、石煤、云母和钾长石含量丰富,品位高,开发前景无限。 岳麓区: ( 1)含浦镇位于市西南,望城县南端,东抵坪塘镇,西接莲花镇,南毗湘潭县,总面积 91.8平方公里,辖 10个行政村、 2个(社区)委会, 34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 39700人。全镇共有各类企业 926家,其中规模企业 10家; 2006 年新增各类企业72家,其中新增规模企业 2家,规模以下工业企业 22家,完成企业总产值 169329万元,同比增长 15.3%,工业总产值 108827万元,同比增长 19.2%,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 6282万元 ,同比增长 37%,增加值 3874 万元,同比增长 14%,实现利润 25642万元,产销率均达 98%以上,完成技改投资 2580 万元;完成财税总收入 3406.7万元,其中国税 569.6万元、地税 2827.8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5006 元。 ( 2) 莲花镇地处望城县西南边缘,东临含浦镇,南界宁乡道林镇,西毗雨厂坪镇 ,北接白箬铺镇、雷锋镇。全镇总面积 113平方公里,人口 5.1万,农田 30910亩,山林 115394亩,水面 5912亩。村级区划调整后,全镇辖 16个村, 1个居民社区 ,258个村民小组 ,10个居民小组 ,3所中 学, 14所小学, 1家县级医院, 2家卫生院, 原 属望城县面积最大的乡镇 ,现已划入市岳麓区 。 ( 3)雨敞坪镇,地处望城县西南边陲 ,总面积 83.7平方公里 ,人口约 3.5万人 ,辖 10个行政村 ,1个社区居委会 ,262个村民组 ,耕地面积 1868公顷。 2006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26128万元 ,全年累计完成财政总收入 1653万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21元 , , 2008年已划入市岳麓区 。 ( 4)坪塘镇, 坪塘镇地处望城县南端,紧临省会,是以建材行业为主的工业重镇,交通便利,位置优越。镇辖 15个行政村, 5个居委会,总面积 112 平方公里,现有居民 16153户,总人口 58120人。全镇 2005 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为 24.87亿- - 元,工业总产值 20.82 亿元 ,农业总产值 2.8 亿元 ,镇级总收入 6390万元 ,其中工商税收完成 5132万元 ,地方财政收入突破 3000 万元 ,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5218元。 浏阳市: ( 1) 洞阳镇,位于浏阳市西北部、捞刀河中下游两岸,素有“洞天福地”之美称,东与蕉溪乡搭界,西与永安镇接壤,南与太平桥镇、葛家乡、县江背镇相连,北与北盛镇毗邻。全镇总面积 103 平方公里,有耕地 1527.8 公顷,其中水田 1480.8 公顷、 旱土 47 公顷,山林面积 6271 公顷,现辖龙洞、九溪、观前、砰山、长东、西园 6 个村和东园、南园、北园、洞阳 4 个社区,总户数11201 户,总人口 36693 人。 ( 2) 镇头 镇, 是浏阳市四个中心镇之一,是西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13个社区和行政村,总面积 158平方公里,人口 5.6万。处于长株潭融城经济圈的交叉地带,镇中心距省会 45km、株洲市区 31km、浏阳市区 34km、黄花国际机场 30km,车程均在 30分钟以内,国道 319线、省道 211 线、浏阳河花木产业带公路、即将建成的上瑞高速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地理区位 十分优越,是承接长株潭经济辐射的“ 第一站 ” 。 镇头工业形成了纺织、化工、食品加工、造船、建筑、印刷、造纸、皮革制造等多元化产业格局。 ( 3) 北盛镇,自古有“北盛仓”之美称,是原国家副主席王震将军的家乡。北盛镇地居浏阳市西部偏北,省会正东方,总面积 77.9 平方公里,距浏阳市区 30 公里,省会 38 公里,黄花机场 15 公里,毗邻浏阳市医药工业园。319 国道及至平江省道穿境而过,全镇范围内硬化村级道路 68 公里,硬化路面 35 万平方米,交通十分便捷。 全镇辖 13 个村, 2 个社区居委会, 5.2 万人口,耕地面积 4 万亩, 林地3.3 亩,水域面积 1.3 万亩。 2004 年度,完成国内生产总值 GDP3.31 亿元,实现工农业总产值 5.51 亿元,财政税收 1018.48 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593 元。 - - ( 4)古港镇,位于浏阳市东部,总面积 154 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 23282亩,其中水田 21302 亩,辖 3 个居委会和 10 个行政村,有 491 个村(居)民小组, 10655 户, 36681 人口,其中农业人口 32339 人。 2006 年,该镇完成生产总值 5.1 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 8.78 亿元,比上年增长 26.6%;农业总产值 2.18 亿元,比上年增 长 10%。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3.86 亿元,比上年增长 23%。完成工业增加值 3.08 亿元,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 1.35 亿元,比上年增长 26.5%,规模工业产销率达 99.5%。新办非花炮类规模工业企业 2 个,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 7180 万元,比上年增长 12.5%。财政总收入 3083 万元,占年度任务 100.7%,其中地方收入 680 万元,占年度任务 101.1%,全年地方收入任务按 8.33 均衡入库。完成消赤减债任务 206.5 万元,其中消化教育债务 26 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820 元,比上年增长11.6%。 古港是一个农 业大镇。依托浏阳市农业园落户古港的优势,古港农业己形成蔬菜、水稻、竹木(含花卉)、小水果四大支柱产业。古港是市重要蔬菜生产基地,现己达到年复种面积 10000 亩,产品在和周边省市享有盛誉。水稻单、双季种植面积 2.1 亩,年产优质杂交稻谷 10500 吨。林业面积 112.3 平方公里,占总面积 72%,森林覆盖率 68.7%,年生产木材 4000 立方米,年生产楠竹 30万根。小水果面积 3500 亩,年产优质水果 400 吨。 ( 5)官渡镇,位于美丽富饶、风光旖旎的浏阳河上游,湘赣交界之南侧,东连张坊,西接沿溪,南倚永和、七宝山、北邻 达浒。距浏阳市区 38 公里,区位优势得天独厚,素有“浏东重镇”之称。 2000 年 12 月正式被浏阳市委、市政府确立为浏阳东区中心镇。全镇总面积 102 平方公里,辖 17 个行政村, 3个居委会, 366 个村(居)民小组, 7745 户, 27719 人,其中农业人口 25732人,耕地 27525 亩,其中水田 26190 亩,旱土 1335 亩。 2005 年全镇实现 GDP2.9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 6.8 亿元,农业总产值 1.1 亿元,财政收入 2746 万元,同比增长 25%,农民年人均纯收入 4760 元,增长 810 元,人口出生率 11.47,计生率 97.1%。 ( 6) 永和镇位于浏阳市东部,距城区公里,市公里,黄花国际机场公里,浏东高等级公路开通后,交通更为便利。全镇约有人口人,- - 其中农业人口约人。 永和镇物产丰富,有全国十大磷矿之一的浏阳磷矿,有享誉全球的菊花石,有被誉为 “ 植物熊猫 ” 的红桎木。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带领全镇人民致力于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红桎木,全镇红桎木种植面积已由年不足亩发展到现在的亩,存量亿元。菊花石传统产业也得到了提升,现在已开发出大类数百个品种,成为湖南省三大旅游产品之 一。年月被中国特色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委会授予 “ 中国红桎木之乡 ” 的称号。年月被文化部授予 “ 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 称号。改革开放以来,永和发挥资源优势,经济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并注重交通、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软环境的优化,成为浏阳的经济重镇。 ( 7) 文家市镇,东与江西省万载县黄茅镇接壤,南与江西宜春市、萍乡市交界。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以文市煤著名,其次还有次生褐铁矿、石灰岩等多种矿藏资源。全镇辖 11 个行政村, 1 个居委会, 46795 人。总面积平方公里,是浏阳的边陲重镇、经济大镇和文 明新镇。 耕地面积 1.31 千公顷,其中水田 1.18 千公顷,旱土 132.73 公顷。 2004 年,全镇完成农业总产值 2.8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 6200 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 4998 元。 文家市人民勤劳智慧,敢为人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亿元,财政税收万元,集镇面积达平方公里,是湘赣边界一个综合实力强,发展环境优,基础设施全的地域性中心城镇。年,文家市镇党委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光荣称号。 ( 8)澄潭江镇东邻中和、文家市,北靠荷花、高坪乡,西与大瑶镇接壤,南与江 西省萍乡市交界。镇域面积 157.83 平方公里,其中水田 1.9 万余亩,山林 18.8 万亩,辖 14 个村 (社区 ),有人口 5.9 万人。境内,南川河全长 35华里,横贯全镇。相传因南川河上至沿潭湾,下至大瑶伍家洲潭,共有大小深浅不等的 28 座水潭相串成珠,得名澄潭江。 ( 9)张坊镇,位于湘赣边境,浏阳市东陲,东北与铜鼓县排埠镇毗邻,东南与万载县仙源、赤兴、白水乡接壤,南靠小河乡,西连七宝山乡、官渡镇、达浒镇、北接大围山镇、白沙乡,距市区 130 公里、浏阳市区 60 公里,总面积 319 7 平方公里,是全市面积最大的乡镇。境内土壤肥 沃,板页岩、花岗- - 岩风化物面积各占土地总面积的 62和 34。辖 20 个村, 2 个居委会, 355个村 (居 )民小组, 3 1 万人口,有山林 40 万亩,耕地 2.9 万亩。 ( 10) 七宝山乡位于浏阳市东部,辖 9 个行政村, 125 个村民小组, 3422户, 13080 人。耕地面积 1.2 万亩,山林面积 22 万余亩,因历史上盛产铅、铁、硼砂、青矾、胆矾、土磺、碱石等“七宝”而得名。 境内土地肥沃,主要以种植水稻、中药材、花卉为主,资源丰富,拥有森林面积 11976.9 公顷,是我市松、杉、杂木、楠竹的重点产区之一:拥有丰富的地下矿藏,盛产铅 、锌、铜、硫、金、银等矿,锗、镓、锑等稀有金属和优质高岭土亦有相当储量。 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1 小城镇的重要战略意义 小城镇一般是指制建镇政府所在地 ,具有一定的人口、工业、商业和聚集规模,是当地农村、社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并具有较强的辐射能力,由于小城镇与周围村庄关系密切,所以也常简称“村镇”。 城镇化是指农村向城镇逐步转换的过程。由于产业活动的转移,小城镇交通条件的改善,居民对居住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等原因,使大城市中心区吸引力不断下降,导致经济活动和人口不断由大城市及城镇迁 移和扩散。从世界各国城市化发展趋势看,集中趋势向分散趋势的趋向越来越明显。加速小城镇建设已成为客观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 1978 2000年建制镇由 2178个增至 20312个,目前各种规模和性质的小城镇已近 48000 个。随着“新农业经济发展”,农村经济社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对小城镇建设也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党的十三届- - 三中全会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的一个大战略”国家早在“九五”、“十五”期间就将发展小城镇作为一项重大任务来实施。小城镇已由原来的“大问题”,逐步发展成为“大 战略”、“大前途”,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3.2 小城镇污水治理的重要性及迫切性 ( 1)小城镇自身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小城镇从 1978年的 2178 个增加到迄今为止的近 48000个,村镇人口不断集中,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城镇污水排放量也不断增加,小城镇的水环境受到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我国绝大多数小城镇污水处理工程缺乏科学的规划和系统设计,由于过去“重建设、轻环境”的旧观念,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远远落后于城镇建设的发展,缺乏必要的污水收集系统和污水处理设施,污水无序乱流,不仅直接污染了小城 镇自身生态环境,而且造成了河湖水体的严重污染,已成为区域性水环境的重要污染源。同时由于小城镇紧临农村,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农药及化肥等面源污染也极为严重,均对小城镇饮用水安全和居民生存环境构成严惩威胁,制约了经济发展及城镇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瓶颈”,为了尽可能避免再走“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尽早做好小城镇污水治理工作,对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我国小城镇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明智之举。 ( 2) 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的要求 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明显的加强,设施运行效率和运营效益稳步提高。但相对城市而言,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较为落后,运行管理水平普遍不高,设施投资效益未能充分发挥。小城镇污水处理设施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不断加快其建设步伐,并实现其正常、可持续运行,对于进一步促进小城镇整体功能 的充分发挥和小城镇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3)保护湘江流域水体水质和 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 市水系以湘江为干流,湘江居湖南省四大河流之首,是水系中的主要支流。 - - 湘江流域位于北纬 24 31 29,东经 110 31 114之间,地处长江之南,南岭之北,东以幕阜山脉、罗霄山脉与鄱阳湖水系分界,西隔衡山山脉与资水流域毗邻,南凭五岭山脉与珠江水系分流,北接洞庭而汇入长江。 湘江发源于广西临桂县海洋坪的龙门界,由西南向东北经兴安、全州至下江圩斗牛岭,进入湖南省东安县,再经冷水滩、祁阳、衡阳 、衡山、株洲、湘潭、至湘阴的濠河口分两支汇入洞庭湖,全长 856km,其中湖南省境内 670km,占全长的 78.2%,流域面积为 94660km2,湖南境内 85383km2,占总面积的 92.0%,河流平均坡降为0.134,是洞庭湖水系中最大的河流,也是长江七大支流之一。 湘江在市内右岸主要支流为浏阳河及捞刀河,左岸主要支流为沩水及靳江。 近年来,湘江流域的水污染日益严重,这是不争的实事,小城镇在城镇总数中所占比例大,且呈分散型,是继大中城市污水治理后的一个新的战略目标。如果只注重大、中城市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而 忽视数量多、分布广的小城镇的污水治理,湘江流域污染防治难以达到预期目标。由此可见,小城镇的污染治理关系对配合湘江流域综合治理工作,保护湘江流域生态环境,促进整个湖南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 4)建设优美乡镇,改善小城镇人居环境的需要 村镇人口不断集中,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新建工业园工业废水、城镇污水排放量也不断增加,而大部分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远远落后于城镇建设的发展,缺乏必要的污水收集系统和污水处理设施,污水无序乱流,直接排入自然沟、马路明沟、水利排灌渠、撇洪渠,排水渠附近,卫生环境差,蚊虫滋 生,给周围居民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污水直接排入水体,给城镇附近的鱼塘、农田以及下游的农田灌溉用水、农民饮用水源都带来非常大的影响。特别是新建工业园产生的大量工业废水使得区域内水体的自然环境进一步恶化,严惩制约了乡镇区域的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建设好小城镇污水处理厂和排水管网是建设优美乡镇,改善小城镇人居环境的需要。 3.3 污水处理面临主要问题 ( 1) 、设施建设严重不足 我国正朝着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这一发展目标不断向前迈进,在这进程中,统筹城乡发展,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发展建设步伐,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 斗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